中国资生堂和日本资生堂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区别。以下是两者不同方面的比较:
1 产地和生产标准:虽然资生堂的很多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但日本资生堂的产品主要在日本生产,遵循日本的法律法规和生产标准。而中国资生堂的产品则在中国生产,遵循中国的相关规定。
2 包装和外观:中国资生堂的产品在包装上可能有中文标签,而日本资生堂的产品则更有可能使用日文标签。另外,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中国资生堂和日本资生堂也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
3 产品质量和成分:由于生产标准和要求的差异,中国资生堂和日本资生堂在产品质量和成分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例如,日本允许使用的某些成分,可能在中国不被允许使用,这可能会导致在产品质量和效果上的一些差异。
总之,虽然中国资生堂和日本资生堂都是资生堂的品牌,但由于产地、生产标准、包装、外观、产品质量和成分等方面的差异,两者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同。
日本著名企业“资生堂”(Shiseido)取自于中文,在中国古代意为“赞美大地的美德,她哺育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价值。”这一名称正是资生堂公司形象的反映,是将东方的美学及意识与西方的技术及商业实践相结合的先锋。
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相结合,用西方文化诠释含蓄的东方文化。
资生堂以药房起家,最初并非化妆品公司。
1872年,曾留学海外攻读药剂,并曾为日本海军药剂部主管的福原有信(Yushin Fukuhara),在东京银座开设自己的药房,名为资生堂,这亦是全日本第一间西式药房。
除了卖药,福原有信也有自己制药,及至1888年,他成功研制了全日本的第一瓶牙膏,迅即取代了当时流行的洁牙粉,亦令资生堂成为日本本土为人熟悉的名字。
牙膏这概念沿自西方的,而牙膏瓶亦印上了汉字和英文字,预告一个结合着东西方文化的故事即将诞生。
直至1897年,资生堂创制出Eudermine(希腊文,是good和skin的意思)。
这是一支突破性的美颜护肤化妆水——酒红色的化妆水,为资生堂开始了踏入化妆界的第一页。
到了福原有信的儿子福原信三 (Shinzo Fukuhara)上场,资生堂经营情况才开始改变。
信三曾游历欧美多国,对当地美学和文化极有心得。
1916年,他成立资生堂的设计部门,专责产品包装和宣传。
自此,他们以富有独特装饰艺术风格的字母来设定资生堂这名字的外貌,并以山茶花作公司标志,再加上富有 色彩的花叶阔形来装饰产品瓶身。
资生堂的品牌形象,自此可算有了雏形。
虽然,时至今日,山茶花和 图纹已不复存在,资生堂的字体亦曾两度修改,但现时所见的「Shiseido」字样,亦与当年的非常相似。
1923年,资生堂开展连锁经营模式,加强作全国性的宣传,形象亦同时变得更加鲜明。
到1948年,信三逝世,由他的侄儿福原义春接手,第三代的家族继承人上场,又开拓了新的一番事业。
于1957年,资生堂开始开发国外市场,打头炮的是在1965年推出的Zen香水,而1978年推出的Moisture Mist化妆品系列,包装构思乃取材自日本红漆器。
其间,资生堂另外推出的各色化妆品、香氛及护肤系列,却彻底地国际化,选用了充满西方味道的包装。
到了近年,对资生堂形象影响最深远的,则必定是Se Lutens了。
这位出生于法国的形象设计师,自1980年开始,成为了资生堂的形象设计师,深深影响了此品牌的化妆品系列。
他创制的女性形象,都似真还假、既虚无又实在,结合了东方及西方的美,这也正是资生堂的所塑造的女性形象。
能。资生堂,是日本著名的化妆品品牌,品牌秉承了百年匠心,让美资生的理念,产品质量可靠,所以能用。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的产品。
日本人不喜欢用资生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日本女性对化妆品并不是很喜欢,她们更喜欢用药妆,因为日本女性对妆容本身就非常小心,不会轻易使用新的化妆品。
2 资生堂在日本市场上定位为二线化妆品,价格相对较便宜,可能被认为不是高品质的产品。
3 由于日本人对本土品牌的认可度较高,因此外来品牌如资生堂可能难以在日本的化妆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4 资生堂这个品牌在众多日本品牌中并没有特别突出的特点,而日本人更喜欢有特色和效果的产品。
总的来说,日本人不用资生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品牌认可度和产品特点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