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的与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的与的药用价值、天竺黄的副等,要更多天竺黄的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天竺黄简介 天竺黄与竹黄的区别 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 天竺黄的药用价值 天竺黄的药用附方 天竺黄的配伍应用 天竺黄的副作用天竺黄简介
天竺黄,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本品呈不规则的细碎片块,乳白色、灰白色或灰蓝色。乳白色者断面平滑显光泽。灰蓝色者稍粗糙无光泽。质略轻,松脆易碎裂,吸水性强,但不溶于水。投入水中可产生气泡。置舌上有吸附性粘舌感。气无,味淡,微有清凉感。以块片状,少碎屑,色乳白,光亮干燥者为佳。
天竺黄与竹黄的区别
二药同名,但为不同之药。天竺黄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功效清热豁痰,凉心定惊,治热神昏谵语、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竹黄为肉痤菌科真菌竹黄的子座,功效镇咳化痰,治中风、小儿惊风、胃气痛。
天竺黄
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
1、小儿惊风,中风癫痫,热神昏
本品清化热痰,清心定惊之功与竹沥相似而无寒滑之弊。治小儿痰热惊风,常配麝香、胆南星、辰砂等,如抱龙丸(《小儿药证直诀》);治中风痰壅、痰热癫痫等,常配黄连、菖蒲、郁金等;治热神昏谵语,可配牛黄、连翘、竹叶卷心等。
2、痰热咳喘
用本品以清热化痰,常配瓜蒌、贝母、桑白皮等药用。
3、清热豁痰
用于热病神昏谵语、痰涎壅盛者,可与犀角、牛黄、羚羊角研末冲服。
中风痰迷不语,可与牛黄、麝香、蝎尾研末冲服。
4、安神定惊
用于小儿惊风,症见抽搐,身热昏睡,喉中痰鸣,痰热盛者,可与黄连、僵蚕、朱砂、青黛、麝香研末冲服;痰盛者,可与胆星等同用。
用于小儿惊风夜啼,可与蝉蜕、僵蚕、郁金、山栀、甘草研末冲服。
天竺黄的药用价值
药名天竺黄
别名天竹黄、竹黄。
性味甘,寒。
清热豁痰,宁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壅,小儿惊风抽搐。
主治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酒浸敷。
灰指甲、鹅掌风等皮肤病患者忌服天竺黄;禁用天竺黄;服药期间忌食萝卜、酸辣。
天竺黄的药用附方
1、治小儿急惊风:青黛、轻粉各一钱,牵牛末五钱,天竺黄二钱。上为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每)二十丸,薄荷汤下。(《小儿药证直诀》利惊丸)
2、治伤风温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塞壅嗽,惊风潮搐,中暑,亦治室女白带:天竺黄一两,雄黄(水飞)一钱,辰砂、麝香(各别研)半两,四两(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炒干用)。上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皂子大,温水化下服之。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四服,五岁一、二丸,大人三、五丸。伏暑用盐少许,嚼一、二丸,新水送下;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小儿药证直诀》抱龙丸)
3、治鼻衄不止:天竺黄、芎藭各一分,防己半两。上三味捣研为散。每服一钱匕,新汲水凋下。肺损吐血用药二钱匕,生面一钱匕,水调下,并食后服。(《圣济总录》天竺黄散)
4、治小儿哮喘:蜂房6克,地龙10克,桔梗6克,苏子12克,白果10克,百部10克,天竺黄3克,诃子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蜂龙汤《丁金元方》)
5、治:板蓝根20克,黄芩10克,浙贝10克,橘红10克,天竺黄15克,元参12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轻者,日服1剂,2次服,重者,每日2剂,日服4-6次。(清肺化痰汤《郭中元方》)
天竺黄的配伍应用
1、天竺黄配半夏曲,一清一燥,清热除湿,化痰止咳力量增强,主治湿热内蕴,咳嗽吐痰不爽,呕恶,胸闷胸痛,夜寐不安等症。最宜用之于小儿痰热交炽,消化不良,或痰风将作,目睛呆滞之际。
2、天竺黄配菖蒲,竹黄以清为主,菖蒲以开为主,一清一开,相辅相佐,一寒一温,相互补充,用治热病神昏,中风痰热壅盛等症,疗效大增。
3、天竺黄配胆星,相须为用,主治痰热闭阻清窍,高热神昏谵语,惊痫等症。
4、天竺黄配朱砂,用治痰热惊风,效果甚佳。
5、天竺黄配白僵蚕,用治风热痰喘,惊痫抽搐。
天竺黄的副作用
体质虚寒者慎用,服用后出现恶心,胃部不适,呕吐,头痛,烦躁等不良反应应停止使用。
以上就是一些天竺黄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频道。
天竺黄、、天竺黄、、
天竺黄用量以及功效介绍
天竺黄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在我国很早的时候就用它来制药,治疗对应的疾病,那么平时对于不懂医的人来说,如何使用它,天竺黄用量还有功效又是如何的呢,下面我们从多方面介绍下如何使用天竺黄来入药。
天竺黄用量以及功效介绍
天竺黄的主要产地是南方,最主要在云南,广东广西一带,江南也有少量产量,外观是不规则的块状,可以轻松的变成碎片,颜色是乳白色,而且表面是十分的光滑的,有很强的吸水性能,放入水中不会溶解但是会产生气泡,味道除了清凉没有其它感觉。天竺黄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钾和硅酸钙,在功效中可以用来清热化痰,用来治疗风寒咳嗽效果显著,性寒利于肝和肺,平时最常见的是用来治疗中风,发烧咳嗽,或者小儿惊厥,经常一起使用的贝母,胆南星,还有菖蒲等。成人有时候可以利用天竺黄来清热,效果也非常不错。
那么天竺黄的用量如何呢,一般来说天竺黄的用量是6克-10克之间,多了或者少了对于病症都是不利的,多了会出现问题,少了药效又达不到,而且建议根据医生的配方来配药,单纯的天竺黄只有清热的效果。
概述: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 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秋、冬二季采收。
别名: 竹黄、天竹黄、竹膏、竹糖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密闭,置干燥处。
临床应用:
1.清肺化痰汤(《郭中元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板蓝根20克,黄芩10克,浙贝10克,橘红10克,天竺黄15克,元参12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轻者,日服1剂,2次服,重者,每日2剂,日服4-6次。
2.蜂龙汤(《丁金元方》)治疗小儿哮喘。蜂房6克,地龙10克,桔梗6克,苏子12克,白果10克,百部10克,天竺黄3克,诃子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竹黄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竹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冬季采收,砍取竹秆,剖取竹黄,晾干。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受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止咳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小儿百日咳,白带过多。有谓尚可治胃病。
天竺黄,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归心、肝经。
功效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主治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天竺黄别称天竹黄、竹黄等,为禾本科大竹节属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入药具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的功效,对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等有治疗作用,下面生活小常识我带你一起来看一看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吧!
天竺黄的药用功效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心、肝经。
功效清热豁痰、凉心定惊,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天竺黄的用药禁忌
1、灰指甲、鹅掌风等皮肤病患者忌服天竺黄。
2、孕妇禁用天竺黄。服药期间忌食萝卜、酸辣。
天竺黄的配伍应用
1、配半夏曲:天竺黄甘寒,清热豁痰,凉心定惊。半夏曲性温,燥湿化痰,健脾和胃。天竺黄突出一个清字,半夏曲侧重一个燥字,
二药伍用,一清一燥,相互促进,清热除湿、化痰止咳的力量增强,主治湿热内蕴,症见咳嗽吐痰不爽,呕恶,胸闷胸痛,夜寐不安者。天竺黄、半夏曲伍用,最宜用之于小儿痰热交炽、消化不良,或痰风将作、目睛呆滞之际。
2、配石菖蒲: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用于湿浊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用于痰热惊搐等证。二药配伍,天竺黄以清为主,菖蒲以开为主。一清一开,相辅相佐,一寒一温,相互补充,用治热病神昏、中风痰热壅盛等证,疗效大增。
3、配白僵蚕:白僵蚕熄风止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与痰热壅盛所致的抽搐惊痫等,天竺黄清热化痰,用于痰热惊搐、中风痰壅。白僵蚕辛开,
熄风止痉力强,天竺黄寒清,清热化痰力胜。二药配伍,用治风热痰喘、惊痫抽搐。
天竺黄的药用选方
1、天竺黄铅白霜丸
组成铅白霜半两,朱砂半两,马牙消半两,人参半两,天竺黄半两,山栀子1两,甘草半两(炙)。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丸,冷熟蜜汤化下。
功效主治小儿惊风,伤寒4~5日未得汗,摇头扑手,上窜,多啼叫,不睡,吃水无休。
2、天竺黄抱胆丸
组成川郁金1两,天竺黄1两,雄黄5钱,白矾3钱。
用法上为细末,用不落水猪心血捣匀为丸,如龙眼肉大,朱砂为衣。每日服1丸,以石菖蒲5分煎汤调下。
功效镇静化痰,防止抽搐。主治诸般疯狂癫痫,痰迷心窍。
3、天竺黄清痰安眠汤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5克,陈皮15克,半夏10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茯神15克,胆南星10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炒枣仁20克,柏子仁20克,合欢皮15克,夜交藤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健脾祛痰,安神定志。主治神经官能症,症见失眠,烦躁,多梦,伴头痛,眩晕,多愁善感,疑虑妄想,惊悸夜游,哭笑喜怒无常等,舌质红,苔薄,脉弦细。
4、天竺黄保婴镇惊散
组成僵蚕5钱,朱砂4钱,胆星2钱,天竺黄3钱,川贝母2钱,雄黄1钱5分,金箔10张,法夏2钱,琥珀2钱,甘草1钱5分。
用法上为细末。周岁以下每服1分,周岁以上酌增,白开水送下。脾虚泄泻忌服。
功效主治小儿急热惊风,痰涎壅盛。
5、天竺黄人参煎
组成天麻1分,人参1分,白茯苓(去黑皮)1分,天竺黄(研)1钱,甘草(生用)1钱,铅白霜(研)1钱,龙脑(研)半钱,丹砂(研)1钱。
用法上药先将4味为细末,再入研了4味和匀,炼蜜煎为膏。每服1大豆许,用金箔、薄荷汤化下。
功效主治小儿上焦风热,热渴引饮不止。
以上是我为您介绍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