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食用方式
1、泡水喝:将适量的鹿茸膏放置到干净的玻璃杯中,再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温开水,用勺子搅拌均匀后即可服用。
2、泡酒喝:将适量的鹿茸膏放置到干净的玻璃杯中,另外取适量的黄酒加热至温热后倒入到黄酒中,用勺子搅拌均匀后即可服用。
6 注意事项1、适宜人群:气血不足、月经不调、失眠多梦。
2、禁忌人群:孕妇、儿童、月经期间。
3、不宜同食:生冷刺激、辛辣油腻。
1、鹿茸片的功效与作用:补血益精,因为气血决定了一个人精力的好坏,如果气血不好的话,精力也会下降。提高免疫力,因鹿茸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物质,能促进机体健康。保护心脏,鹿茸中含有的强身健体的成分,对降低肌肉疲劳也有一定的帮助,并能显著提高脑、肝、肾等组织的耗氧量。
2、吃法:鲜鹿茸的吃法最好是泡酒,将鲜鹿茸切片,然后放入50度以上的纯粮酒中进行浸泡,可以使鲜鹿茸中很多的成分能够得以保存,特别是激素,还有一些活性物质,更好的存在于酒中,使鹿茸壮阳、提升人体免疫力、补肾等一系列功效,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来。鲜鹿茸如果不能够泡酒,也可以焙干,然后磨粉,进行口服,这种口服的方式有效成分多少会损失一部分,不如泡酒能够使有效物质析出,更好的为人体健康所用。鲜鹿茸是一个非常昂贵的药材,在临床应用中一定要少量。
鹿茸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鹿之精气完全蕴含在由角至茸之嫩芽中,气体全而未发泄,故系补阳益血之最盛,系峻补元阳、填精益髓、延年益寿的滋补要药。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鹿茸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鹿茸的功效
《本经》:"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
《别录》:"疗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痈肿,骨中热,疽痒《本草经疏》云:’痒’应作’疡’。"
《药性论》:"主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梦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炙末空心温酒服方寸匕。又主赤白带下,入散用。"
《日华子本草》:"补虚羸,壮筋骨,破瘀血,安胎下气,酥炙入用。"
《纲目》:"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
《本草切要》:"治小儿痘疮虚白,浆水不充,或大便泄泻,寒战咬牙;治老人脾肾衰寒,命门无火,或饮食减常,大便溏滑诸证。"
鹿茸的作用
生精强骨、强壮作用
鹿茸为良好的全身强壮剂,它能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食欲,并能降低肌肉的疲劳。鹿茸对脑、肝、肾等组织,能显著提高其耗氧量。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及疲劳等,口服鹿茸精有一定强壮作用。
鹿茸为骨血之精。能补肝肾,“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故有益精血、强筋骨之功,可用之治疗虚劳消瘦、目眩头晕、痿软行迟等症。
补肾壮阳
鹿茸补肾阳,强督脉,为壮阳起痿、补精填髓之要药。故临床多用之治疗阳痿早泄、宫冷不孕、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耳鸣耳聋、产寒泄泻等肾阳不足之症。
调冲任、止崩漏
鹿茸可用于肝肾不足,冲任不固,四肢厥冷,经多色黑之崩漏下血症。
温寒止带
鹿茸用于白带清稀如水、量多如注、无嗅气,小腹和四肢发冷,腰酸腿软,头晕眼花,小便清长等肾阳不足之虚寒带下病。
托毒生肌
鹿茸甘温,能补精血,性温能通脉络,故可以治疮疡久溃不敛,或阴疽内陷不起之症,以托毒生肌。
鹿茸的食用方法
一鹿茸的服用时间
秋末冬初或霜降之后是服用鹿茸最佳时令,因为这段时间气候转凉,人体气血开始收敛,生长速度也随之减慢。这个季节服用鹿茸最好。
二鹿茸片怎么吃
取茸片25-30g与鸡鸭、鹅、鸽、猪瘦肉等、枣或其它佐料置在电饭煲或沙锅内、炖3-5小时后食用,可分多次食之。
干茸片40g鲜片100泡入50°V/V以上的1000ml白酒中,浸泡二周后,每日服25-50ml,2次/日饮酒服用。
用小米或粳米煮粥,食粥时调入参茸粉白参50g、党参100g、鹿茸3g共研细末5g及红糖少许和匀服用每日一次。
用鹿茸片炮制药茶饮用,最后嚼食服下,每次05g可隔日饮用。
将鹿茸片鲜片烘干研末冲服,每次1-2g,日服一次或茸片含化嚼食服用。
用鹿茸片粉与小米或粳米熬制成粥食用,每次05g为宜
三鹿茸怎么吃
鹿茸可吞服。将鹿茸碾碎成末。以盐开水或温开水送服。每次单独服量03-05克,也可与他药合制成丸剂服。
鹿茸也可含服。将鹿茸切成薄片。每次取1-3片茸片直接放中,让唾液使之徐徐溶化,慢慢咽下溶有鹿茸的唾液最后可将余渣嚼碎吞下。此法比研粉吞食要方便得多。且有效成分的吸收率也更高,用量也较少。
最常见的吃法要数煲汤了。取鹿茸片5~10克,与鸡鸭、鹅、鸽、猪、牛、羊肉、大枣、枸杞子、莲子、百合、当归、人参等随意搭配,放入电饭煲或砂锅内炖3~5小时,之后食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