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保险公司自能成立都是国家认可,考核过实力的,只是在经营上各家略有不同,中国太平是央企!成立时间很早,信誉口碑都不错。中国平安实力略强一点。
这两家目前在国内排名和实力平安略显强一些。毕竟平安成立得早,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
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 ,“平安”,“公司”,“集团”)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中国太平:
"中国太平"是我国第一家跨国金融保险集团公司,其品牌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1929年创立的太平水火保险公司、1931年创立的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1949年成立的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太平内地客户最为集中的成员公司和中国太平最重要的市场接口,太平人寿在专注于个人寿险业务的同时,依托集团的综合性、多元化经营平台,更可间接为个人及团体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复业八年,太平人寿已连续4年实现盈利,业务发展稳健,业务结构良好,公司不仅成为新时期中国太平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力量,也是中国太平业务和盈利的主要贡献者。
孙建一:平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
经济观察报:在次级债影响尚未完全了结之前,平安收购了富通集团及其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你们会不会后悔买得太早了?
孙建一:不会。在我们和富通资产管理公司的交易合同中有几项看起来有点“苛刻”的条款,首先所有的次贷损失都被剔除在外,不在平安对其收购的交易价格中;其次,平安收购的是富通与荷兰银行合并后的资产管理公司,合并进程估计要到6月份才能完成;其三,平安的人民币资产是不由富通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
对于平安来说,收购富通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无偿获得其资产管理的技术。另外,中国目前的金融工具不多,我们希望富通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成为平安QDII产品可以借助的一个投资平台。而且,收购价格只是富通资产管理公司的12倍净资产,现在富通资产管理的现金很充足,历年的分红率一直不错,所以这个交易还是很划算的。
此外,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获得的学习机会和协同的效应,能够帮助中国市场的客户分享到他们领先的资产管理方面的服务。由于我们使用的是比较长期的保险资金,这部分资金最重要的是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所以,我们不能静态看股价的高低起落。
经济观察报:为何平安在富通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比富通集团少一股,即50%减一股?
孙建一:富通集团与平安一样,下属有银行、保险和资产管理三大业务支柱。富通资产管理公司为非上市公司,多一股财务报表并表就归富通集团。这样做保证了富通集团的完整性。
经济观察报:平安有否计划继续增持富通集团的股份至7%?
孙建一:我们有权增持到7%,但要看我们下一步的资产配置需要来定。我们已经是它的单一第一大股东了,要合作以后机会很多。
经济观察报:再融资现在暂停了,下一步平安有否考虑进行新的收购?
孙建一:我们对一切有利于公司价值增长的机会都保持开放的态度。
经济观察报:对于购并,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哪个是平安的考虑重点?对于潜在的收购目标,有没有什么样的标准?
孙建一:在资产管理,已经收购了富通,短期内进一步收购的可能性不大。关于海外投资,我们的条件是:与主营业务相关、与平安现有业务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具有良好的业务增长和回报。除了资产的价格比较合适之外,更重要的是未来持续的增长。在投资方面,我们遵循三谨慎原则,即谨慎言行、谨慎财务、谨慎决策,公司在选择项目上不会冒险。
经济观察报:在整个集团框架下共有九个业务系列,发展是有否优先顺序?
孙建一:有。近几年我们把资产管理和银行作为资源倾斜的一个重点,因为在三个支柱里,银行和资产管理目前还是偏弱一点。同时,我们也会继续确保保险业务的健康、快速增长。
经济观察报:能否做个对未来五年平安集团发展规模的预测?
孙建一:我们相信五年后的平安三大主营业务会更加均衡。我们会抓住中国市场的难得的机会窗,在继续加速保险业务发展的同时,努力增强银行和资产管理两块业务的盈利能力。同时,未来五年,我们的后援集中的效益开始体现,前端整合销售的能量会进一步释放出来,一个真正的综合经营的模式会逐步成熟。我们相信,我们会继续领先市场,并成为中国综合金融服务的最佳实践者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