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ing……我刚刚给你写了好长的关于Givechy的小熊宝宝的东东,本来也先复制了一下,结果还是没有保存上网页也没有响应!!天哪!
郁闷,我也没有心情再写了。
我跟你年龄差不多,比你大一点。我现在是用的Givenchy的小熊宝宝雪宝贝。小熊宝宝系列有很多重。我也是那种可爱风格的女孩子,原来也被问过初几……倒。
这个是清馨的淡淡的花香,很适合少女。现在不用过两年老了就不能用了,哈哈。
我哥哥说这款香水很适合我,我哥们则骂我越来越装清纯来~无所谓咯。我是天生的娃娃脸,装成熟不适合我,虽然喜欢AnnaSui,但是还是小熊宝宝适合我。
小熊宝宝系列我知道的有蓝宝宝粉红宝宝甜心宝宝柠檬派和我这个雪宝贝。国内缺货厉害,MM如果想要买可以发邮件给我我给详细讲。(kongxiaxin@gmailcom)至于其他的款,我感觉高田贤三的味道淡淡的也不错,但是都不如小熊宝宝的清新可爱好。价格也还可以接受。
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您想知道的
转帖:古代后宫化妆品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214005/
一、古代的女子的“化妆品”
(1)花钿
这种化妆方式又称花子、面花、贴花,是贴在眉间和脸上的一种小装饰。
关于花钿的起源,据宋高承《事物纪厚》引《杂五行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故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
至宋朝时,还在流行梅花妆,汪藻在《醉花魄》中吟:“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
贴花钿成风也是在唐朝。花钿是用什么做成的呢?古时候做花钿的材料十分丰富,有用金箔剪裁成的,还有用纸、鱼鳞、茶油花饼做成的,最有意思的是,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来做花钿!如宋人陶谷所著《潸异录》上说:“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可见古时妇女的化妆方式不仅丰富,而且别出心裁,不拘一格。花钿的颜色有红、绿、黄等,大家熟悉的《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一句。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十分美妙新颖。
(2)口红
古代称口红为口脂、唇脂。口脂朱赤色,涂在嘴唇上,可以增加口唇的鲜艳,给人健康、年轻、充满活力的印象,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女性的喜爱。这种喜爱的程度可以从《唐书·百官志》中看到,书中记:“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这里写到用雕花象牙筒来盛口脂,可见口脂在诸多化妆品中有着多么珍贵的地位!
口脂化妆的方式很多,中国习惯以嘴小为美,即“樱桃小口一点点”,如唐朝诗人岑参在《醉戏窦美人诗》中所说:“朱唇一点桃花殷。”
唐朝元和年以后,由于受吐蕃服饰、化妆的影响,出现了“啼妆”、“泪妆”,顾名思义,就是把妆化得像哭泣一样,当时号称“时世妆”。诗人白居易曾在《时世妆》一诗中详细形容道:“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近似含悲啼。”这种妆不仅无甚美感,而且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所以很快就不流行了。
唐宋时还流行用檀色点唇,檀色就是浅绛色。北宋词人秦观在《南歌子》中歌道:“揉兰衫子杏黄裙,独倚玉栏,无语点檀唇。”这种口脂的颜色直到现代还在流行着。当然,无论是朱赤色还是檀色,都应根据个人的不同特点,不同条件来适当加以选择使用,千万不能以奇异怪状的时髦为美。
(3)傅粉
傅粉即在脸上搽粉。中国古代妇女很早就搽粉了,这一直是最普遍的化妆方式。据唐书记载,唐明皇每年赏给杨贵妃姐妹的脂粉费,竟高达百万两!对于傅粉的方法,清初戏剧家李渔的见解颇为独到,他认为当时妇女搽粉“大有趋炎附势之态,美者用之,愈增其美”,“白者可使再白”,“黑上加之以白,是欲故显其黑”,鲜明地道出了化妆与审美的关系。更值得深思的是,古人还把傅粉等化妆方式同道德修养相联系,指出美容应与自我的修身养性结合起来,如东汉蔡邕认为:“揽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粉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这种观点,不仅颇有见地,而且寓意深刻。
(4)额黄
额黄,又叫鸦黄,是在额间涂上**。这种化妆方式现在已不使用了,它起源于南北朝,在唐朝盛行。据《中国历代妇女妆饰》中记:这种妆饰的产生,与佛教的流行有一定关系。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进入盛期,一些妇女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成**,渐成风习。南朝简文帝《美女篇》云:“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这里说的约黄效月,就是指额黄的化妆方式。唐朝额黄盛行时,温庭筠在诗中吟出“额黄无限夕阳山”之句,李商隐也写道:“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唐朝牛僧孺在《幽怪录》中还专门记述了神女智琼把额头化妆成**的故事。至宋代时额黄还在流行,诗人彭汝励歌曰:“有女夭夭称细娘,珍珠落鬓面涂黄。”这些都反映出古代妇女喜欢额黄的情景。
(5)画眉
画眉是中国最流行、最常见的一种化妆方法,产生于战国时期。屈原在《楚辞·大招》中记:“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黛黑”指的就是用黑色画眉。汉代时,画眉更普遍了,而且越画越好看。《西京杂记》中写道:“司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这是说把眉毛画成长长弯弯青青的,像远山一样秀丽。后来又发展成用翠绿色画眉,且在宫廷中也很流行。宋朝晏几道《六么令》中形容:“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米庄台记》中说“魏武帝令宫人画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甚长,人谓之仙娥妆。”这种翠眉的流行反而使用黑色描眉成了新鲜事。《中华古今注》中说杨贵妃“作白妆黑眉”,当时的人将此认作新的化妆方式,称其为“新妆”。难怪徐凝在诗中描写道:“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
到了盛唐时期,流行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元稹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李贺诗中也说“新桂如蛾眉”。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妇女们又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称其为“晕眉”。还有一种是把眉毛画得很细,称为“细眉”,故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有“青黛点眉眉细长”之句,在《长恨歌》中还形容道:“芙蓉如面柳如眉”。到了唐玄宗时画眉的形式更是多姿多彩,名见经传的就有十种眉: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光是眉毛就有这么多画法,可见古人爱美之心的浓厚。
二、古代化妆工具
(1)古代女子的“眉笔”:
据说画眉之风起于战国,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妇女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好怪异的化妆哦,还是做现代人好)。
古代女子画眉所用的材料,随着时代的饿发展而变化。
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石黛”。
描画前必须先将石黛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为粉末,然后加水调和。磨石黛的石砚在汉墓里多有发现,说明这种化妆品在汉代就已经在使用了。
除了石黛,还有铜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
铜黛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青雀头黛是一种深灰色的画眉材料,在南北朝时由西域传入。螺子黛则是隋唐时代妇女的画眉材料,出产于波斯国,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制造,已经成为各种规定形状的黛块。使用时只用蘸水即可,无需研磨,因为它的模样及制作过程和书画用的墨锭相似,所以也被称为“石墨”,或称“画眉墨”。
到了宋代,画眉墨的使用更加广泛,妇女们已经很少再使用石黛。
关于画眉墨的制作方法,宋人笔记中也有叙述,例如《事林广记》中说:“真麻油一盏,多着灯心搓紧,将油盏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烟凝上,随得扫下。预于三日前,用脑麝别浸少油,倾入烟内和调匀,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灯花,用尤佳。”这种烟薰的画眉材料,到了宋末元初,则被美其名曰“画眉集香圆”。元代之后,宫廷女子的画眉之黛,全部选用京西门头沟区斋堂特产的眉石,至明清也如此。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西洋文化的东渐,我国妇女的化妆品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画眉材料,尤其是杆状的眉笔和经过化学调制的黑色油脂,由于使用简便又便于携带,一直沿用到今天。(2)芳泽可亲——妆粉
中国妇女使用妆粉至少在战国就开始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以米粉研碎制成,古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妆粉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也有称“铅粉”的。
两种粉都是用来敷面,使皮肤保持光洁。
关于米粉的制作方法,在《齐民要素》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制成一种洁白粉腻的“粉英”,然后放在日中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妆面。由于这种制作方法简单,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直到唐宋时期,人们制作米粉,仍然采用这种方法。
还有一种香粉,是用粟米制作,类同上,只是最后再加上各种香料,便成香粉,由于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脱落。和米粉相比,铅粉的制作过程复杂得多,从早期的文献资料看,所谓铅粉,实际上包含了铅、锡、铝、锌等各种化学元素,最初用与妇女妆面的铅粉还没有经过脱水处理,所以多呈糊状。自汉代以后,铅粉多被吸干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形状。由于它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妇女喜爱,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
除了单纯的米粉、铅粉以外,古代妇女的妆粉还有不少名堂,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宫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掺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
唐代宫中以细粟米制成“迎蝶粉”。
在宋代,则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蜡脂、壳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调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
在明代则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炼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制成玉簪之状的“玉簪粉”。
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细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
还有以产地出名的,如浙江的“杭州粉”(也称官粉);荆州的“范阳粉”;河北的“定粉”;桂林的“桂粉”等等,粉的颜色也由原来的白色增加为多种颜色,并掺入了各种名贵香料,使其具有更迷人的魅力。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大批妆粉实物相继出土,有的盛在精致的钵内,有的安装在丝绸的包里,最有特色的是从福建福州出土的南宋妆粉,被制成特定形状的粉块,有圆形、方形、四边形、八角形和葵瓣形等等,上面还压印着凸凹的梅花、兰花以及荷花纹样。
(3)姹紫嫣红话胭脂
胭脂是古代妇女常用的化妆品,历代典籍中有关胭脂的写法有很多,如“焉支”、“烟支”、“鲜支”、“燕支”、“燕脂”、“阏氏”等等。
它是一种红色的颜料,有种说法认为古代胭脂的真正产地是匈奴境内的焉支山,而“阏氏”这个名称,是对匈奴人对宫廷妇女的一种称呼,原指贵族正妻,因为这些贵族妇女常用“阏氏”妆饰脸面,所以“阏氏”成了她们的代称呼。
据说胭脂传入中原和张骞出使西域有关。所谓“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后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颜料。
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而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这两种胭脂都可经过阴干处理,使用时只要蘸少量清水即可涂抹。
到了大约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这种红色颜料中又加入了牛髓、猪胰等物,使其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脂”有了真正的意义。《红楼梦》44回中有一段关于胭脂的描写,说得非常形象。这种胭脂“也不是一张,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宝玉笑道:‘铺子里卖的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上挑上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足够拍脸的了。’平儿依言妆饰,果然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
除了红蓝外,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以及苏芳木等。重绛是一种绛红色染料,它的色彩比较浓重,不及红蓝鲜艳透明。在汉魏时常常被用来作燕支的材料。石榴花也是一种红色颜料,在隋唐时常用来炼染女裙,时称“石榴红裙”,但也可用来制成胭脂。
与石榴花相仿的是山花,山花是一种野生植物,经过提炼加工,则可为化妆材料。苏方木也名“苏木”,它的颜色虽比较黯淡,但作为染料饿历史却很长,早在魏晋时期就是一种主要的红色染料。
由于胭脂的推广流行,汉代以后,妇女作红妆者与日俱增,且经久不衰。从大量的文献记载以及形象资料来看,古代妇女化妆,往往是脂粉并用,单以胭脂妆面的比较少见,具体做法可分为三种:
1、在化妆之前先将胭脂与铅粉调和,使之变成檀红——即粉红色,然后直接抹于面颊,因其在敷面以前已经被调和成一种颜色,所以色彩比较统一,整个面部的敷色比较均匀,能给人以庄重、文静之感,所以多用于成年妇女;
2、先抹白粉,再涂胭脂,胭脂的位置往往集中在两腮,所以双颊多呈红色,而额头、鼻子以及下颌则露出白粉的本色来,中国古代传统画人技法中有“三白”之说,就是根据这种化妆方法而来(实物可见唐寅的绘画,里面大多数女性都是这样化妆的),从图象来看,这种妆式常用以青年,历史书中的“桃花妆”一词,即指这种妆式;
3、先在面部上涂抹一层胭脂,然后用白粉轻轻罩之。由于用色的程度不一,名称也不同,浓艳者称“酒晕妆”,稍浅一些称“飞霞妆”。
三、古代后宫佳丽用的化妆品
美貌,根本就是一场玫瑰战争。
话说最著名的败家昏君隋炀帝。他喜欢坐着龙舟到处游荡,每个舟上都有挑选的妙丽长白女子千人,手执着雕板镂的金楫,被称为“殿脚女”。一天,隋炀帝看上了一位殿脚女吴绛仙,迷上她的柔韧和丽质,要提升她为婕妤,却没想到她已经嫁人了,隋炀帝很扫兴,把她提到龙舟执首楫,称为“崆峒夫人”。这位皇帝的爱好真是广泛而没有原则啊,有教无类,从老爹的妃子,到地位最低的民妇,再到羞颜未尝开的小女孩,通吃,只要够漂亮。由于吴绛仙把眉毛画成长蛾眉状,后宫佳丽争先恐后地效仿画长蛾眉。司宫吏每日发放螺子黛五斛,叫做“蛾绿”。螺子黛产自波斯国,每颗价值十金。隋炀帝每每倚靠着蔽日帘看吴绛仙,许久也不离开,说:“古人说‘秀色若可餐’,像绛仙这样的真可以治疗饥饿病啊。”另一位劳民伤财的美女是孙权之子孙和的爱妃孙夫人。孙和常将孙夫人抱在膝上,一晚月色明亮,一不小心,他手里的玉如意碰伤了孙夫人的面颊,血流满面。孙和唤来御医,命令他们不得留下任何疤痕。御医说,止血容易,要不留疤,就必须用白獭髓、玉屑和琥珀屑调和在一起,经常涂抹,才能生效。孙和于是悬赏天下,有献白獭髓的,以千金酬谢。富春江上有个老渔翁禀奏说:每年祭鱼的时候,白獭们为争夺配偶将发生厮杀格斗,死去水獭的枯骨藏于石穴之中,虽然里面没有骨髓,但将骨头粉碎,与玉粉调和,也可以去疤痕。孙和听了,便命渔翁打捞一些獭骨,玉屑、琥珀粉调和,制成药膏。结果,昂贵的琥珀粉用得太多,邓夫人敷完以后,在脸颊上留下了一个赤红的斑点,看起来更俏丽了。后宫嫔妃一看,纷纷都用丹脂在脸颊上点一小斑,竟成风俗。谁在问,为什么如此。郭靖为何爱黄蓉不爱华筝?陈家洛为何爱香香公主不爱霍青桐?杨过为何爱小龙女不爱郭襄、郭芙、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耶律燕?就是因为她们不及前者漂亮。天使爱美丽,男人也爱美丽。简·奥斯丁在《诺觉兰寺》里写她的女主角凯瑟琳,“在会上她穿什么裙子,梳什么发式,就成了她的最大心事。”女人嘛,谁不是呢。蓝筹属你,红裙属我,事业陪着你,衣服缠着我,古今中外同一。
四、古代的化妆品和化妆术
(1)眼圈化妆
自古以来,人们为了保护肌体或为了修饰仪表,十分关注化妆。在原始人时期,人类习惯于在身体皮肤上涂抹动物脂肪、油类、粘土和黄土,用以避寒防暑和防止昆虫叮咬。当时,人类生活于莽莽的原始森林中,为了预防风土疾病,还热衷于搞迷信咒术来去邪除魔,每当人们举行祭典仪式时,必须化妆眼睛和面部。
在古埃及,人们为了防止炎热和皮肤干燥,常用香油和油质软膏涂抹皮肤。另外,古埃及人还喜欢眼圈化妆,即在上下眼皮上勾画绿色、黑色或蓝色颜料,据说这是为了预防砂眼、苍蝇(古代热带有一种苍蝇能飞进眼内产卵)和飞虫的入侵,也是为了遮蔽灼热的阳光和消毒。因此在配制这种涂料化妆品时,大多掺入具有杀菌作用的蓝绿色孔雀石粉末。后来人们对这类化妆品的色泽也开始讲究起来,便特别爱用淡黑色的二氧化锰调制的涂料,甚至还有选用绿色树脂的。
据人们对古代木乃伊的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古人的眼皮上部涂过黑色颜料,下眼皮涂过蓝绿色颜料,这种黑色颜料的主要成分是硫化铅,蓝绿色颜料主要成分是孔雀石(内含大量硫酸铜)。
在中东地区,妇女们很早以前就有把眼圈勾画成蓝黑色的习俗,至今,在某些伊斯兰国家里,人们仍可透过薄薄的面纱,偶尔见到那些眼圈浓妆艳抹的妇女。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先用烟黑涂描眼睫毛,然后涂上黄白色的天然橡胶浆。当时妇女还爱从指甲花萃取红色染料,涂抹嘴唇和两颊。(2)眉唇化妆
据记载,纣王爱将凝固的花汁给宠妻爱妾染指甲和化妆面容,因这种化妆品最早源于燕国,所以后人就把它叫作“燕脂”。
远在汉代,中国女子已广泛使用口红。从二千多年前的前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漆器梳妆箱中,除有发绺、梳子和香粉外、还发现有燕脂。
眉笔在古代又名“黛”,历史也颇悠久。据文献记载,侍奉前汉宣帝的京都知事张敞最爱为其妻用黛画眉。后汉初期,长安地区的女子盛行画“宽眉”,当时用的是青蓝色眉笔。到了唐代,则流行画蛾须(触角)眉。
唐代还流行“红妆”、“朱脸”和“红脸”,这是女子在化妆前先在脸部抹上白粉,再涂上红色胭脂。据传说,杨贵妃去后宫同双亲告别时,泪水纵横,临上车时,因天气寒冷,脸上的泪水竟冻结成红色的薄冰呢!……此外,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贵妃因体态丰满,每当盛夏季节便热得喘不过气来,汗水盈盈,每当她用手绢抹脸时,手绢就变成红色的了。
唐代大诗人也写过《时世化妆》一诗,诗中描述了当时长安女子流行在唇上涂黑油(称为“乌膏唇”),脸上抹白粉的化妆术。
公元601年,高丽僧把口红传到日本,所以当时的《吉祥仙女图》中的仙女们的唇上都涂有口红,但日本女子普及口红化妆还是在十八世纪初,那时的女子为了使口红抹得浓些,都爱在涂口红前先在唇上涂上墨。(3)点痣与胡子化妆
十七世纪末期,巴黎的妇女流行点黑痣的化妆术。黑痣的形状分为星状、月牙状和圆形的,一般多点缀于额、鼻、两颊和唇边,也有点于腹、肚和两腿内侧隐蔽处的,痣的色泽有黑色和红色等。
据1692年巴黎圣但尼街点痣店的宣传称:痣的含义因痣的所在部位不同而异,大有区别。比如,点于额上的痣象征女王;点于鼻孔两侧的示意不知羞耻;点于眼框上表示充满热情;嘴唇边点痣者,表示爱接吻,是个爱情不专一的女人;酒窝上点上痣示意主人是位性格爽朗的女人。当然,这些含义都是人们设想出来的。
此外,当时的男子也“不甘落后”,时兴留口胡,这种习俗曾在社会上鼓噪一时。
据说,由于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爱留胡子,所以其后那些爱赶时髦的男子便如法炮制,蓄起这种具有国王风度的胡子来了。
令人感到吃惊的是,有些男子还别出心裁爱在胡子上涂上厚厚的香发膏,使胡子变得十分坚硬,犹如铁丝。此外,还有爱在口胡两端装饰彩色假带的时髦男子,甚至还有用专门制作的胡子套的,引以为美,真是无奇不有,令人瞠目结舌。(4)香水与香油热
象古印度时代那样,古代欧、亚洲妇女,为了身体舒适和吸引人,常用化妆术来消除汗臭和体臭。据《埃及的医术》一书介绍,古代王公贵族的淑女们,常用一种添加芳香物质的油状物作化妆品,当时已发明用简单的蒸馏法来提取香油,但还未发明挥发性的香水。这种油状香油中添加了麝香、龙涎香或没药等香料,也有用茉莉花、番红花等花瓣经过蒸馏来提取香精的。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人们已把香水滴入洗澡水,并用浸透这种洗涤液的海绵来擦洗身体。古代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爱用薰香。有的妇女则在下身放入龙涎香或麝香。
到了十六世纪,由于哥伦布等人发现了新大陆,其后许多新发现的香料便源源不断地带回欧洲,如可可,秘鲁香膏和华拉尼香料等。当时,人们迷信搽香水和香油(特别是含麝香和龙涎香的)能预防梅毒,因此社会上很快便掀起一股香水和香油热潮。当时,意大利佛罗伦萨有一个商人把舶来的香料运往巴黎出售,结果发了大财。尤其是路易国王统治法国的十八世纪洛可可的时代,社会上香料的销售量极大,就连妇女的洗脚水也要掺上香水。据说当时凡尔赛宫的贵妇人还使用过一种所谓“消屁香水”,正是无奇不有。路易十四时代的化妆术
十八世纪初叶,法王路易十四统治法国,那个时代被称为洛可可时代。据说,这个国王为了美容而宁可剃掉美丽的栗金色卷发,戴上“椭圆形的假发套”,脸上也涂抹红色和白色香粉。宫廷其它王公贵族也都喜欢涂脂抹粉,戴上长及双肩的假发套。至于国王的宠妻爱妾和贵妇人更在化妆方面大下功夫,她们把香水如同浇水般地撒在身上,以吸引男子。
浴美容也是那些有钱男女们追求的目标,当时最时髦的浴美容法是用仔牛的奶洗澡以及用百合、水莲和蚕豆花的蒸馏水、葡萄汁或柠檬汁等化妆水涂擦并按摩皮肤,目的是为了使皮肤增白。因为在那个时代,只有白色肌肤的人的血统才是高贵的。
据记载,当时国王的宠妾蒙特斯邦夫人等人的每天美容日程表中,规定要有2~3小时的床上化妆时间,她们用香水、香粉和香油猛擦身体皮肤,使身上能持久保持优雅的香味,然后再在身上抹上一层厚厚的白色香粉。
不过,当时的口红和香粉是用铅丹、锡、硫黄和水银等化学药品制作的,长期浓妆艳抹地使用这种口红和香粉,就会使皮肤变硬,
五、古代女子的化妆
现在的女子个个似乎天生丽质,擦了粉不肯认,“谁都看不出我擦了粉!”(某粉底广告词)唐代女子也有这样的虚荣,把什么铅粉、研碎的米粒拼命往脸上搽,也不管会不会慢性铅中毒,或是掉下一块粉疙瘩。在这样的厚粉底上涂上稠密润滑的脂膏,其效果就是“一洗脸一盆红泥汤”。王建《宫词》记某宫女“归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里泼红泥”。
工本如此之高,所以许多人不舍得卸妆,唐诗里经常有“宿妆”一词,所谓“射生宫女宿红妆”即指此。温庭筠说某怨妇“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意思是说“你要是不回来见我,我就不卸妆”!想想一个浓妆妇女一个月不洗脸的样子,其威胁力度不逊于绝食啊!
唐代的眉形主要有两种:细长的“蛾眉”和宽阔的“广眉”(阔眉)。在唐玄宗后期,杨贵妃改用墨烟画眉,“一旦新妆抛旧样, 六宫争画黑烟眉。”全国上下都学习国母的美容新法,结果美容店的青黛和炭条大大滞销。
过了不久宫里又发明了一种“血晕妆”,即在剃得精光的眉毛上下,用红紫色涂画三四条横道,接着用手指将之涂抹至化开,看上去血肉模糊。这种在当今时尚界也只有王菲敢化的“血晕妆”,在唐代居然大大流行,逼得那些积压几十吨墨烟的卖货郎改行做卖炭翁。
到了元和年间,妆容又改了,“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圆鬟无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妆。”白居易这首《时世妆》成了元和某年夏天流行妆容的时尚发布词————脸涂赭色,黑泥涂唇,八字眉,高耸的椎髻,现在连王菲也没胆化的这种“哭丧妆”,居然又一次风靡全国。
吐蕃人每天要用赭色制土涂敷面颊,说是能辟邪,又因为高原缺氧,嘴唇总是黑黑的,并不是涂了“乌膏”。据吐蕃文献记载,文成公主到吐蕃后,认为“赭面妆”有碍卫生,实在是一项鄙俗的陋习,因此建议松赞干布下令废除这项习俗,吐蕃人甚至还十分感激文成公主为他们破除了陈规。这反映了今人的自以为是与无知,“赭面妆”在吐蕃不仅没被破除,反而从吐蕃占领下的河州流行到了长安。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唐时称“河州”,安史之乱时,河州及河西走廊被吐蕃所占领,丝绸之路因此被切断。吐蕃迫令所有唐人遵从他们的生活习惯,改换服装,披毡裘,衣襟在左边开,脸上涂赭土。经过一百余年,河湟地区的唐人外表已与吐蕃人无异。不少儿童学的是吐蕃语言,汉族的观念已很淡薄,中唐诗人司空图路过此地,看到的是“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河湟有感》)
大唐帝国视河州被吐蕃所夺为奇耻大辱,时时想着光复河州,吐蕃流行的妆容却反过来倾倒了大唐,真是没想到啊。
世界各国的国花是什么
世界各国的国花是什么,花朵的种类很多,每一个国家都会有一个象征他们的花朵,我们称之为国花,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更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那么世界各国的国花是什么呢?
世界各国的国花是什么11、荷兰国花——郁金香
郁金香的种植始于波斯,最有可能发生在10世纪和15世纪初,郁金香原产于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和中亚的其他一些地区。它也是奥斯曼帝国之王最喜欢的花。
荷兰每年生产大约900万朵花卉球,郁金香最受欢迎。
荷兰有各种郁金香产区,但著名的是荷兰北部的哈莱姆镇和南荷兰的萨森海姆。 位于南荷兰省的库肯霍夫花园(Keukenhof Gardens)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规划花园之一,每年种植的花卉种植面积超过700万株。 这个花园仅在一年中开放两个月,通常在三月到五月之间。
2、巴勒斯坦国花——罂(粟)
红罂(粟)是特指佛兰德斯红罂(粟)和阿尔卑斯罂(粟),与鸦片罂(粟)不是同一种植物。是一战停战日的纪念花。欧美国家一直保持和延用这种花纪念阵亡将士的习惯。从文化上讲,这种红罂(粟)象征着美丽、纪念,是一个关乎牺牲、爱、尊重和怀念的主题。
罂(粟)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同时其提取物也是多种镇静剂的来源,如(吗)啡、蒂巴因、可待因、罂(粟)碱、那可丁。
学名“somniferum”的意思是“催眠”,反映出其具有麻醉性。罂(粟)籽是重要的食物产品,其中含有对健康有益的油脂,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沙拉中,罂(粟)花绚烂华美,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观赏植物。
3、法国国花——香根鸢尾
法国是一个鲜花之国,它的首都巴黎有“花都”的美誉,鸢尾花被视为法兰西王国的国花。相传法兰克王路易克洛维斯接受洗礼时,上帝送给他的礼物就是香根鸢尾。法国人视金香根鸢尾为纯洁的象征,其花形像白鸽飞翔的姿势,象征着“圣灵”。
法国国王路易六世将香根鸢尾作为他的印章和铸币图案,还用来装饰他蓝袍的边缘,他穿着蓝袍去参加受任国王的仪式,因此香根鸢尾又成了王室权利的象征。法国人种植香根鸢尾除供观赏外,也是获取香精的重要原料。
4、安道尔国花——栀子
安道尔的国花是洁白而芳香的栀子花,新娘的花束中常有栀子花。它与纯洁、爱和精致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婚礼的合适选择。
栀子为灌木,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圆柱形,灰色。叶对生,或为3枚轮生,革质,稀为纸质,叶形多样,通常为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25厘米,宽15-8厘米,顶端渐尖、骤然长渐尖或短
尖而钝,基部楔形或短尖,两面常无毛,上面亮绿,下面色较暗;侧脉8-15对,在下面凸起,在上面平;叶柄长02-1厘米;托叶膜质。
5、安提瓜和巴布达国花——龙舌兰
龙舌兰是天门冬科龙舌兰属多年生常绿大型草本植物。叶呈莲座式排列,大型,肉质,倒披针状线形,中部宽15-20厘米,基部宽10-12厘米,叶缘具有疏刺,顶端有1硬尖刺,刺暗褐色。
圆锥花序大型,长达12米,多分枝;花黄绿色;雄蕊长约为花被的2倍。蒴果长圆形。开花后花序上生成的珠芽极少。原产美洲热带地区。
世界各国的国花是什么21、俄罗斯:俄罗斯的国花是向日葵,向日葵花盘随着太阳光转动,代表向往光明。
2、法国:法国的国花是鸢尾,花朵形态很像蝴蝶,能代表着光明和自由。
3、荷兰:郁金香的种植始于波斯,最有可能发生在10世纪和15世纪初,郁金香原产于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和中亚的其他一些地区。它也是奥斯曼帝国之王最喜欢的花。
4、老挝:老挝的国花是鸡蛋花,代表着高尚和美好的品格。
5、日本是菊花,虽然日本以樱花闻名,被称作是樱花之国,但是樱花只是日本民族精神的一种代表花卉,菊花才是日本的国花。菊花是日本皇室的专用花卉,在民间老百姓只有在婚礼这样的重要时刻才可以佩戴。
世界各国的国花是什么31、中国国花——牡丹/梅花(未定)
很多人说中国的国花是牡丹,其实中国的国花并不是牡丹。至今,中国的国花还没有确立。中国人还在纠结是选牡丹作为国花,还是选梅花作为国花。牡丹代表的是雍容华贵,梅花代表的是坚强不屈,这两种代表都是中国人自古就有所追求的。
2、朝鲜——天女木兰
天女木兰花的花、叶、茎均含芳香油,可提取高级香料。这种天然香料可广泛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卷烟、糖果、化妆品,是增香剂中的最佳品。
天女木兰花除具有特异芳香外,清白美丽,花期长,所以又是绿化、美化庭院的珍贵观赏树种。天女木兰花的木质也很优良,可做家具、农具和雕刻用材。
3、日本——樱花和菊花
很多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其实日本的国花是菊花。菊花是日本皇室所定的,想具体了解这段历史建议大家看一本美国作家所编写的《菊与刀》,这本书是研究日本文化十分著名的书。
4、韩国——木槿
木槿花,即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的花,又名白槿花、大碗花。木槿花多色艳,非常美丽,花似锦葵,白色、粉紫色到紫色,基部一般深红色,某些品种有重瓣花。是作自由式生长的花篱的极佳植物。因生命力极强,所以象征着历尽磨难而矢志弥坚的性格、红火、念旧、重情义。
5、老挝——鸡蛋花
鸡蛋花花语:孕育希望,复活,新生。鸡蛋花花期是五月到十月,它没有神秘的传说,没有优雅的气质,高贵的芳姿,却有着很简单的外表---
用五片花瓣组成了一个清新,充满希望的花语。在中国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鸡蛋花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而广泛栽植,故又名“庙树”或“塔树”。
6、缅甸——龙船花
龙船花原产中国南部地区和马来西亚。在17世纪末被引种到英国,后传入欧洲各国。龙船花株形美观,开花密集,花色丰富,终年有花可赏。是重要的盆栽木本花卉。广泛用于盆栽观赏。
7、马来西亚——扶桑
“扶桑”是马来西亚的国花,不过那里叫“大红花”。马来西亚人把“大红花”当作马来民族的热情、爽朗的象征,比喻热爱祖国的烈火般的激情
8、印度尼西亚——毛茉莉
茉莉花在菲律宾人民心目中是纯洁、热情的象征,是爱情之花,友谊之花。菲律宾人称茉莉花为“山巴一吉塔”,这是青年男女表示爱情的用语,意为“爱的誓言”,所以茉莉花也称“誓约花”。
俄罗斯的国花是向日葵,日本的国花是菊花,韩国的国花是木槿花,德国的国花是矢车菊,泰国的国花是金链花,芬兰的国花是铃兰,法国的国花是鸢尾花,荷兰的国花是郁金香,老挝的国花是鸡蛋花,墨西哥的国花是仙人掌,印度国花是荷花,斯里兰卡的国花是睡莲。
新加坡的国花是万带兰,马来西亚国花是扶桑,伊朗国花是大马士革月季,奥地利国花是火绒草,美国国花是月季,波兰国花是三色堇,丹麦国花是木春菊,海地国花是刺葵。
智利国花是野百合,马达加斯加国花是凤凰木、旅人蕉,塞内加尔国花是猴面包树,塞舌尔国花是凤尾兰,津巴布韦国花是嘉兰,匈牙利国花是天竺葵。保加利亚国花是玫瑰、突厥蔷薇,牙买加国花是愈疮木,希腊国花是油橄榄。
具体说明:
1、阿富汗、荷兰——郁金香
郁金香的种植始于波斯,最有可能发生在10世纪和15世纪初,郁金香原产于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和中亚的其他一些地区。它也是奥斯曼帝国之王最喜欢的花。荷兰每年生产大约900万朵花卉球,郁金香最受欢迎。
2、阿尔巴尼亚——**
红**是特指佛兰德斯红**和阿尔卑斯**,与鸦片**不是同一种植物。是一战停战日的纪念花。欧美国家一直保持和延用这种花纪念阵亡将士的习惯。从文化上讲,这种红**象征着美丽、纪念,是一个关乎牺牲、爱、尊重和怀念的主题。
3、安道尔——栀子
安道尔的国花是洁白而芳香的栀子花,新娘的花束中常有栀子花。它与纯洁、爱和精致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婚礼的合适选择。
4、安提瓜、巴布达——龙舌兰
是天门冬科龙舌兰属多年生常绿大型草本植物。叶呈莲座式排列,大型,肉质,倒披针状线形,中部宽15-20厘米,基部宽10-12厘米,叶缘具有疏刺,顶端有1硬尖刺,刺暗褐色。
圆锥花序大型,长达12米,多分枝;花黄绿色;雄蕊长约为花被的2倍。蒴果长圆形。开花后花序上生成的珠芽极少。原产美洲热带地区。
5、澳大利亚——金合欢
在澳大利亚,居民的庭院不是用墙围起来,而是用金合欢作刺篱,种在房屋周围,非常别致。花开时节,花篱似一金色屏障,带着浓郁的花香,令人沉醉。
金合欢还是一种经济树种,芳香的花可提炼芳香油作高级香水等化妆品的原料。果荚、树皮和根内含有单宁,可做黑色染料,茎中流出的树脂含有树胶,可供药用。术材坚硬,可制贵重器具用品。
水仙属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此属植物全世界共有800多种,其中的10多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水仙原分布在中欧、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地区,中国的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种名为: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Roem。种名:水仙 学名:Narcissus tazeta var chinensis; 英文名:Chinese Narsissus; 别名:凌波仙子、金银台、玉玲珑、水仙花、姚女花、女史花、天葱、雅蒜、天蒜、俪兰、女星、雪中花等; 日本名字:スイセン ; 拉丁语和英语:Narcissus,另一个常用的英文名字“Daffodil”事实上只是它的一个分类的名字。 而被中国人通常认为的水仙也只是它的其中一个在中国的大品种Narcissus tazetta v水仙花图册(14张)archinensis Roem。 科学分类: 域:真核域(Eukarya) 界:植物界(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单子叶植物纲(Liliopsida) 目:百合目(Asparagales) 科:石蒜科(Amaryllidaceae) 事实上是其一个分类之名,但早已被广大世界人民通用为水仙英文名字。 被中国人通常认为的水仙主要指它的其中一个在中国的大品种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Roem。 除了常见的白色水仙外,还有一个**的品种叫喇叭水仙。形态特征鳞茎卵状至广卵状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叶狭长带状,长30—80cm,宽15—4cm,全缘,面上有白粉。花葶自叶丛中抽出,高于叶面;一般开花的多为4—5片叶的叶丛,每球抽花1—7支,多者可达10支以上;伞房花序(伞形花序)着花4—6朵,多者达10余朵;花白色,芳香;花期1—3月。 水仙多为水养,且叶姿秀美,花香浓郁,亭亭玉立,故有"凌波仙子"的雅号。水仙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温暖、湿润地区,福建漳州、厦门及上海崇明岛最为有名。水仙是草本花卉,又名金银台、玉玲珑、雅蒜等,原产于我国浙江福建一带,现已遍及全国和世界各地。水仙花朵秀丽,叶片青翠,花香扑鼻,清秀典雅,成为世界上有名的冬季室内和花园里陈设的花卉之一。习性[1]性喜温暖、湿润,又要排水良好。以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冲积沙壤土为最宜,ph5~ph75均宜生长。喜阳光充足。 水仙花性喜阳光、温暖,白天水仙花盆要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向阳处给予充足的光照。因为植物需要通过叶绿素经过光合作用提供养分,这样才可以使水仙花叶片宽厚、挺拔,叶色鲜绿,花香扑鼻。反之,则叶片高瘦、疲软,叶色枯黄,甚至不开花。品种分类 此属植物全世界共有800多种,水仙盆景照片集锦(12张)其中的10多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水仙原分布在中欧、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地区,中国的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种名为: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Roem。 水仙并不是中国“土著”,它的老家在地中海沿岸。地中海周边属于“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和我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截然不同。对于地中海沿岸的一些植物来说,在怡人的冬天开花,当然要比在干热的夏天开花更划算,所以有不少在那里起源的观赏花卉都是在冬天开花,除了水仙,还有仙客来、风信子、番红花等等。 中国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即有栽培,深得人们喜爱,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水仙在中国野生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以上海崇明县和福建漳州水仙最为有名,在数百年前,苏州、嘉定等地也出产水仙。除了常见的白色水仙外,还有一个**的品种叫喇叭水仙。黄水仙在欧洲栽培历史悠久。19世纪30年代以来,荷兰、比利时、英国等国对黄水仙的育种和品种改良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栽培品种已达到26000个,每年还有新品种诞生。中国栽培黄水仙始于19世纪末。 2006年1月9日,中国江苏连云港市民张丙春又培育出了能开出红、黄、蓝、绿等不同种颜色的水仙,因此又叫作彩色水仙。中国水仙主要品系复瓣水仙中国水仙的主要有两品系:(1)单瓣型水仙国画照片集锦(4张)福建漳州特产,花冠色青白,花萼**,花被6瓣,中间有金色的副冠,形如盏状,花味清香 ,所以叫“金盏玉台”亦名"酒杯水仙",花期约半个月;若副冠呈白色,花多,叶稍细者,则称"银盏玉台"。(2)重瓣型(复瓣型)花重瓣,白色,花被12裂,卷成一簇,花冠下端轻黄而上端淡白 ,没有明显的副冠,名为“百叶水仙”或称“玉玲珑”,花期在二十天左右。花形不如单瓣的美,香气亦较差,是水仙的变种。 另外还根据产地分为漳州水仙和崇明水仙。通常所说的水仙常指漳州水仙,有着“漳州三宝”之称。漳州水仙又以园山麓种植的为最优,漳州早晨的太阳正好照在山脚下的花田上,下午的斜阳被圆山挡住了射线,向阳、遮阴兼而有之,是个冬暖夏凉的天然屏障。山下,九龙江支流和山谷泉涧纵横交织,水源充足;花田土壤松软,系砂质壤土;加上地质有温泉经过,即使天寒地冻的季节,也能保持适宜的地温。水仙花就是生长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下,因而品性十分优异。药用价值药名水仙 别名水仙花 来源石蒜科水仙属植物水仙,以鳞茎入药。春秋采集,洗去泥沙,开水烫后,切片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用于腮腺炎,痈疖疔毒初起红肿热痛。 用法用量 3~4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水仙根医药常识 药 名水仙根 拼 音SHUIXIANGEN 来 源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鳞茎。 功 效清热解毒 主 治治痈肿疮毒,虫咬,鱼骨哽。 性味归经①《纲目》:“苦微辛,滑寒,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寒,有毒。” 《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用药忌宜本品有毒,不宜内服。 如果较大量地食用其球茎,会有温和的毒性。有些人会将它和洋葱混为一谈--误食水仙花球茎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如果病情严重或者病人是儿童,医生会建议采取静脉滴注或口服药物的方法来减轻恶心、呕吐等病状。 处方名水仙花根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春、秋采挖较佳。将根头挖起后,截去苗茎、须、根,洗净泥沙,用开水潦后,晒干;或纵切成片,晒干。 拉丁名原植物水仙 Narcissus tazetta L Var Chinensis Roem 泡制方法《本草会编》:“五月初收根,以童尿浸一宿,晒干,悬火暖处。”考 证出自《本草纲目》。 生药材鉴定鳞茎呈圆形,或微呈锥形,直径约4~5厘米。外面包裹一层棕褐色的膜质外皮,扯开后,内心为多数相互包裹的黄白色瓣片(鳞叶)。质地轻,无甚气味。以个大、内心充实者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含伪石蒜碱(Pseudolycorine)、石蒜碱(Lycorine)、多花水仙碱(Tazettine)、漳州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水仙生物碱有一定的抗癌和抗病毒活性。 同属植物白水仙 Narcissus papyraceus Ker一Gaw 鳞茎中含白水仙胺(Papyramine,C18 H21 O4 N,为石蒜伦碱的立体异构体)、石蒜碱、多花水仙碱、雪花莲胺碱(Galanthamine)、石蒜胺碱及伪石蒜碱。
初中生物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简介:初中生物优质资料下载,适合各阶段老师教学,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定义
1香料是一种能被嗅觉嗅出香气或被味觉尝出的香味的物质,
是配制香精的原料。香料是精细化学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料又俗称大料。 2分类:主要分为天然香料和人造香料。天然香料又可分为动物性天然香料和植物性天然香料,是从天然植物的花、果、叶、茎、根、皮或者动物的分泌物中提取的含香物质。人造香料也可分为单离香料和合成香料。 3香料的应用:主要用途是用于调配香精香精亦称为调和香料植物性香料通常用于炖肉等的添加,可使食物香味浓郁。 4非常的香!
编辑本段香料的生产
1天然香料的生产:植物性天然香料的生产方法主要有8种 11蒸馏法---精油 12萃取法---浸膏,酊剂,油树脂,净油 13压榨法---精油 14吸收法---香脂 15酶法提取 16超临界流体萃取(SFE) 17分子蒸馏 18微波法提取 2单离香料的生产 21物理方法---分馏,冻析,重结晶 22化学方法---硼酸酯法,酚钠盐法,亚硫酸氢钠加成法
编辑本段香料的历史
香料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皇帝神农时代,早有采集植 香料
物作为医药用品来驱疫避秽。当时人类对植物中挥发出的香气已很重视,闻到百花盛开的芳香时,同时感受到美感和香气快感;将花、果实、树脂等芳香物质奉献给神,芬芳四溢而达到完美的宗教境界。因此,上古时代就把这些有香物质作为敬神明、祭祀、清净身心和丧葬之用,后来逐渐用于饮食、装饰和美容上。在夏商周三代,对香粉胭脂就有记载,张华博载“纣烧铅锡作粉”,中华古今注也提及“胭脂起于纣”,久云,“自三代以铅为粉,秦穆公女美玉有容,德感仙人,肖史为烧水银作粉与涂,亦名飞云丹,传以笛曲终而上升”,可见脂粉一类产品早在三代已使用。春秋以后,宫粉胭脂在民间妇女中也开始使用。阿房宫赋中描写宫女们消耗化妆品用量之巨,令人叹为观止。“齐民记要”记有胭脂,面粉,兰膏与磨膏的配制方法。 国外也有数千年的历史。公元前3500年埃及皇帝晏乃斯的陵墓于1987年发掘,发现美丽的油膏缸内的膏质仍有香气,似是树脂或香膏。现在可在英国博物馆或埃及开罗博物馆看到。僧侣们可能是主要的采集、制造和使用香料者。 埃及人在公元前1350年沐浴时,用香油或香膏,认为有益于肌肤,当时用的可能是百里香、牛至、没药、乳香等,而以芝麻油、杏仁油、橄榄油为介质。麝香用得也很早,约在公元前500年。公元七世纪埃及文化流传到希腊、罗马后,香料成为贵重物品即贵族阶级的嗜好品,为了从世界各地寻求香蕉及辛香料,推动了远洋航海,促进了新大陆的发现,对人类交通史大有贡献。 圣经<旧约>埃及记第30章记载:“请你取用香料,即苏合香、没药、枫子香、纯乳香,各种香料必须重量相同,然后按照制造香料的技术制造熏香。”文中提到的香料都是由树脂等天然物质制成的,其中有些香料至今还在使用。在同一章中还有关于制造香油的记载,所用原料是液体没药、肉桂、桂枝和橄榄油。 随着香料需求量的增加,草根树皮不便处理和运输,花类也无法四季供应。因此到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开始经营香料业,并用蒸馏法从花中提油,较著名的是玫瑰油和玫瑰水。中世纪后,亚欧有贸易往来,香料是重要物品之一。我国香料也随丝绸之路运往西方。 1370年最古老的香水即“匈牙利水”问世,这也是用乙醇提取芳香物质的最早尝试。开始时,可能只是从迷迭香一个品种蒸馏所制得,其后则含有薰衣草和甘牛至等。这时的调香比以前原始的用纯粹的天然香料植物来调香前进了一大步,已有辛香、花香、果香、木香等精油和其他香料植物精油、香膏等供调香者使用,香气或香韵也渐趋复杂。1670年马里谢尔都蒙创造成含香的粉,叫“La Poudre a la Marechale”闻名有两个世纪之久。这也视为一种新的香精配方的典范。十七世纪中发现了不但使用了天然植物精油于调香,而且还应用了天然动物香料,1708年伦 敦调香师查尔斯李利制成了一种含香的鼻烟,它含有“龙涎、橙花、麝香、灵猫香和紫罗兰”综合性的香气。1708年著名的古龙水(Eau de cologne 亦称科隆水)问世了,它原来的目的是要具有清毒杀菌性,但由于它带有令人感兴趣的而又协调的柑桔香气和药草香就很快地、普遍地被人们用作为漱用水,这种香型流行极广,药草香普及世界各地,至今仍然风行不衰,并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这确是一种极为成功的调香创作。 在十八世纪以前,调香师们所能得到的只是大自然所提供的天然动植物香料。配制的香水和香精,虽然比原始调香有所进步,但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称之为“自然派” 香料
调香。 进入十九世纪后,随着有机化学、合成香料工业的迅速发展许多新的香料相继问世,调香师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调香也逐渐由自然派→真实派→印象派→表现派→表现派+真实派,它还在不断向前发展,有待于人们继续摸索、创新。最早制造合成香料是在1834年,人工合成了硝基苯。不久人们发现了冬青油的主要成分是水杨酸甲酯,苦杏仁油的成分是苯甲醛,并且用化学方法合成了这些香料。1868年合成了干草的香气成分香豆素,1893年合成了紫罗兰的香气成分紫罗兰酮, 这些化合物作为重要的合成香料陆续进入市场。 现代形态的香水是从十九世纪后半期,在法国南部创办了香料公司以后才开始进入市场的。但香水在当时是一种价格昂贵的奢侈品,只供上层社会妇女社交时使用,香料公司得到宫廷的支持和保护。 合成香料工业、天然香料工业即精油工业、调合香料工业及食品香料工业总称香料工业。精油工业主要是处理从植物中采取的精油。采油的方法有:水蒸汽蒸馏法、压榨法、萃取法、超临界萃取法等。大部分精油作为香原料不加处理而直接使用,但有时也把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分离出来使用,并且有的主要用作合成香料的原料。 合成香料随着用量的不断增加,需要大量廉价而且能够保障供给的原料。现在合成香料工业使用的原料,在天然精油方面主要是香茅油、松节油,在化学制品方面主要是乙炔、丙酮、异戊二烯。目前新的合成香料的研制也不断取得进展。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缩合、重排、分解、酯化等化学反应来制造。在精制香料时不是单纯提高纯度就可以了,除去其中含有的微量的带有异臭的物质非常重要。 在化妆品中使用的香料并不是单独的精油或合成香料,而是由少则数种、多则数百种香料按目的香型创造而成的调合香料。这种行业叫作调香。调制符合目的的香气如绘画一样,是一项艺术创作,因此要求担负这种工作的人需要具有艺术创造力和艺术感染力。研制调香配方的人称之为调香师。培养调香师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和训练,只有在积累了相当经验之后才能胜任这种工作。正是因为香料工业是附加值非常高的行业,所以有关财团对都这个行业倾注最大的努力。
编辑本段天然香料
是从芳香植物的叶、茎、干、树皮、花、果、籽和根等,或泌香动物 香料
的分泌物等,提取的有一定挥发性、成分复杂的芳香物质。提取的方法是:①水蒸气蒸馏和水中蒸馏法,广泛应用于叶、茎、干、树皮、籽和根等的提油,如薄荷、柏木、桂皮、香根、山苍籽等。②压榨、冷磨法,主要用于甜橙、柠檬、香柠檬等柑橘果类的提油。此法因不受热,所得精油香气新鲜。③溶剂浸取法,主要用于鲜花、芳香植物树脂、辛香料的加工。所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有石油醚、乙醇、丙酮等,视不同原料而选定。自鲜花浸取后的浸液,经脱除溶剂后所得的物质称浸膏,如茉莉浸膏、白兰浸膏等:若得自树脂类则称香树脂,如防风香树脂、安息香树脂等;得自辛香料,则称油树脂,如辣椒油树脂、芹菜籽油树脂等。浸膏因含蜡质较多,溶解性能较差,常用乙醇将醇溶性香成分提出,滤去不溶性的蜡质,最后减压蒸去乙醇,而得到净油。用液态丁烷、二氧化碳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天然香料是较新的工艺,目前只应用于少数香料植物。名贵的动物香料如麝香、龙涎香、灵猫香和海狸香等,则常用乙醇将其制成酊剂后使用。 含精油的植物分布在许多科属,主要有唇形科、桃金娘科、菊科、芸香科、松科、伞形科、樟科、禾本科、豆科和柏科等,其产区遍布于世界各地。例如中国的薄荷、桂皮、桂叶、八角茴香、山苍籽、香茅、桂花和小花茉莉、白兰、树兰等;印度的檀香和柠檬草,埃及的大花茉莉,圭亚那的玫瑰木,坦桑尼亚的丁香,斯里兰卡的肉桂,马达加斯加的香荚兰,巴拉圭的苦橙叶,法国的薰衣草,保加利亚的玫瑰,美国的留兰香以及意大利的柑橘等,这些香料在国际上都素负盛名。国际上常用的天然香料约200~300种,中国生产约100种以上,其中小花茉莉、白兰、树兰等是中国的独特产品。 此外,利用发酵过程等生物技术生产的香料如丁酸、丁二酮、苯甲醛等也都归属天然香料,近年来,这类香料在食用香精中得到重视和发展。
编辑本段合成香料
包括全合成香料、半合成香料和单离香料。用化工原料合成的称全合成香料,如香豆素、苯乙醇以及自乙炔、丙酮合成的芳樟醇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从精油中分离出较纯的香成分称单离香料,如从山苍籽油分离的柠檬醛,从柏木油中分离的柏木脑等;由单离香料或精油中的萜烯化合物经化学反应衍生而得的称半合成香料,如从柠檬醛制得的紫罗兰酮,从蒎烯合成的松油醇等。单离香料和半合成香料品种大多也可用全合成法制得,但香气质量有微妙差异。合成香料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产品质量稳定、价格较廉,而且有不少产品是自然界不存在而具独特香气的,故近20多年来发展迅速。开发合成香料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天然产物的合成,如香叶醇(牻牛儿醇)、鸢尾酮等;②大宗精油原料的化学加工,如蒎烯(松节油)、香茅醛(香茅油)等;③有机化工原料的利用,如煤焦油产物、石油化工原料等。常用的合成香料品种不少于2000种,产量多少不一。 合成香料分类和结构 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烃、卤化烃、醇、酚、醚、酸、酯、内酯、醛、酮、缩醛(酮)、腈、杂环等。合成香料的分子量在50~300之间,分子量愈大,挥发性愈小,香气就减弱。分子结构的微小变化包括取代基的位置不同、几何异构、立体异构等均可导致香气差异,如香兰素(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具有愉快的香荚兰豆香气,而其异构体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则有类似苯酚样的不愉快气味;橙花醇和香叶醇是顺反式几何异构体,前者香气更为柔和而清甜;顺反式玫瑰醚是立体异构体,香气以顺式为佳。关于香料分子结构和感官性能之间的关系,是香料化学家正在积极研究的课题。 生产方法 合成方法涉及许多有机反应,主要可归为氧化、还原、酯化、取代、缩合、加成、环化和异构化等几大类。由于合成香料中只要有不愉快气味的微量杂质存在,就将破坏整体质量,因此,合成香料的精制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常用的精制手段是减压蒸馏和结晶。 中国合成香料的生产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上海、天津等地较为集中。生产所用主要原料有香茅油、山苍籽油、芳樟油、黄樟油、柏木油、松节油、蓖麻油、杂醇油、芳烃和酚类等。大小产品共600余种,其中香兰素、香豆素、苯乙醇、洋茉莉醛和人造檀香等在国际市场上已有相当声誉。
编辑本段香精
是利用天然和合成香料,凭精湛的调香术而调配成的香气和谐、令人喜爱的混合物,它不是直接消费品,而是添加在其他产品中的配套原料。加入量虽不大,但对加香产品的质量、档次关系密切。日用化妆品用香精的香型主要有花香型、青香型、醛香型、素心兰型、东方型、果香型、馥奇型、柑橘型、动物香型、木香型、草香型和辛香型等。香精在不同介质中,要求有相应的良好适应性,否则会引起变质,变色等不良后果。 食用香精通常具有不同果香、乳香、功克力香、坚果香、酒香、肉类香等香气。它是一类重要的食品添加剂,所用原料大多得自天然产品。食用香精对于食品工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编辑本段香料的应用
为了保证使用安全,不少国家对已有的各种香料,均有关于毒理方面的规定或法规。如美国香料研究所,欧洲的国际日用香料协会专门制定日用化学品用香料的规定;美国的调料和提取物制造商协会和欧洲理事会专门对食用香料安全性严格进行评定,公布一般认为安全的香料及其用量等。中国的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香料分会负责这方面安全法规的审议工作。 香料香精广泛用于香皂、洗涤剂、各种化妆品(冷霜、雪花膏、发乳、发蜡、洗发精、花露水和香水等)、护肤美容品、牙膏、空气清洁剂和杀菌剂等环境卫生用品,糖果、饼干、饮料、烟、酒、豆乳、奶制品、植物蛋白食品,以及医药、纸张、塑料、皮革、织物等的加香。规模较大的香料企业有美国的国际调味品香料公司、瑞士的奇华顿公司、联邦德国的哈尔曼-赖梅公司、荷兰的纳尔登国际公司、日本的高砂香料工业公司等。国际香精油会议是国际性专业会议,其活动内容涉及香料植物的农业与加工、精油成分分析和利用、合成香料以及贸易等多方面。一般每三年召开一次。1983年中国代表第一次参加了在新加坡召开的第九届会议。
编辑本段中国古代香料
寿阳公主梅花香
[药物] 沉香七两二钱,栈香五两,鸡舌香四两,檀香、麝香各二两,藿香六钱,零陵香四钱,甲香二钱(法制),龙脑香少许。 [制备] 上捣罗细末,炼蜜和匀,丸如豆大。 [用法] 爇之。
宣和贵妃王氏金香
[药物] 真腊沉香八两,檀香二两,牙硝、甲香(制),金额香、丁香各半两,麝香一两,片白脑子四两 [制备] 上为细末,炼蜜先和前香,后入脑、麝为丸,大小任意,以金箔为衣。 [用法] 爇如常法。
花蕊夫人衙香
[药物] 沉香、栈香各三两,檀香、乳香各一两,龙脑半钱(另研,香成旋入),甲香一两(法制),麝香一钱(另研,香成旋入)。 [制备] 上除龙脑外,同捣末入炭皮末、朴硝各一钱,生蜜拌匀,入瓷盒重汤煮十数沸,取出窨七日。 [用法] 作饼爇之
唐开元宫中香
[药物] 沉香二两(细锉,以绢袋盛悬于铫子当中,勿令着底,蜜水浸,慢火煮一日),檀香二两(清茶浸一宿,炒令无檀香气味),龙脑二两(另研),麝香二两,甲香一钱,马牙硝一钱。 [制备] 上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取出,旋入脑、麝丸之。
江南李主帐中香
[药物] 沉香一两(锉如炷大),苏合香油(以不津瓷器藏)。 [制备] 上以香投油,封浸百日。 [用法] 爇之。入蔷薇水更佳。
汉建宁宫中香
[药物] 黄熟香四斤,白附子、茅香各二斤,丁香皮五两,藿香叶、零陵香、檀香、白芷、生结香各四两,茴香二两,甘松半斤,乳香一两(另研),枣半斤(焙干)。 [制备] 上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作丸或饼。 [用法] 爇之。
韩魏公浓梅香
[药物] 黑角沉半两,丁香一钱,腊茶末一钱,郁金五分(小者,麦麸炒赤色),麝香一字,定粉一米粒,白蜜一钱。 [制备] 上各为末,麝先细研,取腊茶之末汤点澄清调麝,次入沉香,次入丁香,次入郁金,次入余茶定粉,共研细,乃入蜜令稀稠得所,收砂瓶器中,窨月余取烧,久则益佳。 [用法] 烧时以云母石或银叶衬之。
逼虫香
[药物] 茅香一两五钱,细辛一两五钱,零陵香一钱三分,山柰一两,川椒二两五钱,藿香一钱六分,千金草三钱六分,莪术一两七钱三分。 [制备] 共研成粗末。
百和香
[药物] 沉水香五两,丁子香、鸡骨香、兜娄婆香、甲香各二两,薰陆香、白檀香、熟捷香、炭末各二两,零陵香、藿香、青桂香、白渐香、青木香、甘松香各一两,雀头香、苏合香、安息香、麝香、燕香各半两。 [制备] 上二十味末之,酒洒令软,再宿酒气歇,以白蜜和,放入瓷器中,蜡纸封,勿令泄。 [用法] 冬月开取用,尤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