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工作内容都不同,我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好。这是一份让我和我的家人都很自豪的工作,欧莱雅改变了我,我改变了中国美妆的流行趋势。有时你觉得挑战太大可以随时请假去旅游甚至换个公司,像我一样,但离开这里的两年,我更加意识到这里对我意味着什么,如果你爱美,爱自己受到重视,爱自由,欧莱雅是属于你的。
从市场前景、行业发展阶段、产品趋势和增长策略对化妆品行业做个分享。
1、市场前景 - 二、四季度向好
化妆品市场依旧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虽然行业增速放缓,但长期来看其发展空间依旧广阔。对标日本、韩国2020年人均化妆品消费103、165美元,中国人均化妆品年消费额45美元,显著低于日韩。结合下沉市场美妆意识觉醒和美妆消费习惯养成,以及消费者需求持续升级驱动量价提升的行业发展规律来看,中国美妆市场仍有较大的渗透空间。但随着基数的变大以及流量红利的消减,行业也将不可避免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单就2022年行业增长来看,第一季度伴随全国多地疫情持续,美妆消费进入疲软期,叠加去年高基数,增长较弱。而随着疫情好转,消费信心恢复,以及二、四季度商家大促期来临、消费力释放,行业有望逐渐向好。
2、行业发展阶段 - 产品的打磨是铁饭碗
行业从渠道为王进入到产品为王的阶段。过去,美妆品牌的增长高度依赖线下渠道,与线上线下渠道切换带来的流量红利。但随着消费者的日益成熟,和市场竞争加剧下流量费用持续走高,企业必要回归本质、注重产品的打磨,我国美妆行业也将逐步进入产品驱动阶段。
3、产品趋势 - 加码深层次研发是关键
在国内美妆市场竞争加剧,和需求细化、升级的大势之下,品牌加码深层次研发创新提上日程。从过去的“大牌平替”、品类红利、产品外观设计创新中更进一步,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推动配方创新、原料创新、工艺创新等基础层面的创新与产品差异化打造。从产品布局上看,本土美妆企业继续向高端品牌进击。长期以来,高端市场是国际品牌的主战场,本土品牌布局有限,但今年将是国内美妆企业进击高端市场,补充品牌矩阵空缺的重要转折点。2021年,colorkey珂拉琪母公司美尚股份在完成4亿元B轮融资后,其创始人曾表示将进一步布局高端美妆市场,并计划在2022年将其品牌占有率推进市场前三。贝泰妮同样在去年反复谈及高端市场,并计划于今年推出高端抗衰品牌,价格带在1000元左右。上海家化也在去年底推出了护肤品牌“佰草集太极”,为今年冲击高端美妆市场下注。此外,丸美、珀莱雅、林清轩、华熙生物等均发布新品、聚焦高端赛道,与欧美品牌展开竞争。而国产美妆品牌在高端市场集体投入所形成的规模声量、市场教育力度,也有望推动行业的加速成长。
4、增长策略
夯实产品差异化认知
国货崛起、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之下,营销差异化成为品牌突围的关键——避开进入审美疲劳期的传统卖点,深耕Z世代需求,通过对热点的追踪与运用,对研发能力、明星成分的强调,对更加细分的购买场景量体裁衣,重塑消费者心智,并与国际品牌错位竞争。
注重品牌力的提升
社媒营销逐步进入红海市场,流量成本不断提升,ROI<1成为更多品牌的投放常态。因而品牌营销手段面临转型,在拥抱新营销方式的同时,也要基于实现品牌差异化的消费者认知的目的,从关注转化率向品宣投放平衡,并培养全链路运营能力,获取品牌力提升带来的长期综合效果。
重塑渠道价值
在注重品牌力的基础之上,美妆企业需要重新审视渠道价值。在线上流量持续分化,线下新锐美妆集合店、医美渠道等异军突起的浪潮中,调动营销资源深耕各类购买场景,在公域渠道将已有的品牌力进行传播放大,在私域渠道中坐实企业口碑和品牌力、建立用户粘性,最终实现销售额的增长。
多品牌、多品类布局
2022年,多品牌、多品类发展仍将是美妆企业的核心课题。近两年来,美妆集团上市进程加快、投资机构扶持新锐品牌,为自有孵化及并购提供了资本,美妆企业多品牌、多品类步伐加快。而随着产品与品牌矩阵的完善,企业在产品开发、渠道议价和营销资源上协同效应也将明显,进而打开中长期发展想象空间。
行业监管趋严下良性发展
化妆品行业的整体监管趋严,在产品安全性和营销宣传的合规性方面不断提高门槛,这在提升了企业产品检测的资金成本,与产品上新的时间成本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益于行业乱象肃清,为企业获得更加友好的发展环境,助力品牌健康成长。
出海开启新增长
国货美妆出海正在提速。花西子、完美日记、稚优泉、毛戈平等,或是依托平台及渠道资源实现品牌输出,或是通过收购当地品牌实现海外市场布局。随着全球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拥有成熟线上运营经验与产品力的国货品牌,有望在海外市场取得突破。
——2023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国外企业市占率较高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珀莱雅(603605)、上海家化(600315)、丸美股份(603983)、水羊股份(300740)、贝泰妮(300740)、青岛金王(002094)、华熙生物(688363)等
本文核心数据:护肤品市场规模;品牌竞争格局;企业竞争格局;护肤品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概述
护肤品是指滋润、营养、保护或美化皮肤的化妆用品,护肤强调的是清除皮肤上的油污,避免油污沉积导致皮脂堵塞,促进皮肤老化脱落;抑制外界环境和人体内在环境对皮肤不良影响的扩展;保持皮肤的自然状态一一清洁、滑爽、柔软。
护肤品按不同部位的护理可分为面部护理、眼部护理、唇部护理,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2022年市场规模突破3358亿元
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国人对外在形象要求与认知的提高以及核心消费人群结构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驱动下,国内护肤品行业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国内护肤品市场需求迅速增长,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不断提升,2022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3582亿元,同比增长815%。
——中国护肤品企业竞争格局:欧莱雅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中国护肤品行业企业竞争激烈,不仅有本土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有来自国际大企业的竞争,
2021年欧莱雅集团占我国护肤品行业的市场份额最大,占比为15%,其次为雅诗兰黛,占比为78%,宝洁集团占比为54%,位居第三。
注:截至2023年1月,Euromonitor未公布2022年数据。
——中国护肤品品牌竞争格局:兰蔻市占率最高
2021年,中国护肤品市场品牌市占率最高的是兰蔻,市占率为51%,排名第二的是雅诗兰黛,市占率为48%。排名前十的品牌中有国产品牌百雀羚、薇诺娜与珀莱雅,市占率分别为38%、17%与17%。
注:截至2023年1月,Euromonitor未公布2022年数据。
——中国护肤品发展趋势:未来发展趋势良好
随着国内居民收入和购买能力持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护肤品消费力提高,且2020年中国经济率先从疫情中恢复,成为全球唯一经济增速为正的国家。根据Euromonitor披露的数据以及中国护肤品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到2028年中国护肤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243亿元,2023-2028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为77%。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护肤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