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欧莱雅的贡献还挺多的,从朱一龙代言欧莱雅开始,我就进入了买买买的时代。
我买的第一个欧莱雅的产品就是朱一龙老师代言的欧莱雅的积雪草精华露,后来又买了欧莱雅紫熨斗眼霜。当时我明明是个干皮,根本用不到积雪草精华露,还是为了朱老师快乐地下单了三份。虽然我自己用不到,但是到了之后,我送给了我的舍友和朋友。她们用过之后觉得不错,把自己的精华都改成了欧莱雅。当时欧莱雅还送了我三张朱老师的海报,这三张海报现在还贴在我的床头。后来朱老师又代言了欧莱雅的紫熨斗眼霜,我个人本身就喜欢这款眼霜,再加上是朱老师代言的,前两天38节,下单了三份,自己囤着用。
因为代言人的原因,我喜欢上了这个品牌,成了这个品牌的忠实用户。不过在我大学的时候,就已经用过欧莱雅的产品了。欧莱雅有一款黑瓶肌底液,我用了很久,是我觉得抗老精华里性价比最高的。它很好地改善了我皮肤的敏感区域,缓和了我皮肤缺水的状况,还加速了我脸上痘印的消退。不过现在工作了,我倾向于买更贵的抗老精华,但是这款精华,我还是会推荐给我的妹妹用,我觉得学生党用这款精华来“初抗老”还是很不错的。
不仅我自己用,我妈妈用的面霜,就是我给她买的欧莱雅。欧莱雅有针对熟龄肌的产品,涂在脸上保湿补水,没有负担,我给我妈买过,她本人非常喜欢。现在她的水乳,都是价格实惠、效果不错的欧莱雅。当然我妈妈年龄大了,精华我就不让她用欧莱雅了,感觉效果不大,我会给她买一些贵妇品牌的精华来用。
大家也都看到了,欧莱雅的产品,我不光自己买,还会给家人买,还会安利给其他人。我感觉我就是欧莱雅的野生代言人啊!
欧莱雅,作为一家世界最大的化妆品集团,在近一个世纪的历程里,不遗余力地追求着美,创造着美。而其拥有的世界知名品牌如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兰蔻、薇姿、卡诗和赫莲娜等,已为众多时尚女性所钟爱。欧莱雅于1996年正式来到中国,不但参与并加剧了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同时也为跨国公司的人才争夺战增添了几分新鲜感。
与一些跨国公司靠猎头公司、高薪挖人不同的是,欧莱雅将自己的人才宝库建筑在校园招聘这块基石上。
像诗人一样富有激情像农民一样努力实干
提起欧莱雅,大概不会有人不知道她的法国血统,但欧莱雅的集团总裁是英国人,而中国分公司的总裁是意大利人,这恐怕知道的人并不多。
在欧莱雅,没有人关心你的国籍,中国人、意大利人、德国人、希腊人、法国人,都是一样的员工。在欧莱雅集团内部,也很流行互相推荐,像美国和法国员工在区域之间,在国与国之间的调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换岗的活跃是因为要资源共享。对于一直以来都在推崇“美无疆界”理念的欧莱雅来说,人才亦无疆界。
欧莱雅的发展与其人才的扩充是分不开的。与许多跨国公司一样,欧莱雅将人才招聘的着重点放在了校园,但是与已经在中国的著名大学里具有根深蒂固关系的老牌跨国公司相比,欧莱雅要想在每年的毕业生中招聘到自己满意的人才,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将诗人和农民结合在一起作为招聘人才的标准是欧莱雅的一大特色。欧莱雅中国区人事总监史晓白说,之所以提出这种口号,是因为希望招聘的人才像诗人一样富有激情和创造力,又要像农民一样勤恳、脚踏实地。
为了实现自己的招聘目标,欧莱雅的纳才计划基本上没有季节性,“根据市场的需要,随时在招人,也随时可能会裁人,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裁过人”,史晓白说。和许多跨国公司招聘要过五关斩六将不同,欧莱雅不崇尚笔试,更在乎直觉和求职者的实际能力,每次招聘就像是寻宝一样,不是说计划招几个人,而是看能找到几个合适的人。欧莱雅的纳才计划,在沿海一带主要是通过校园招聘和网上招聘来实现,在内地则更注重报纸招聘。
区别于每年毕业季节各种公司在校园的招聘会,欧莱雅对人才的物色更显示出开放的态度。2000年,欧莱雅在中国区举办“欧莱雅校园企划大赛”,受到了大学生们的欢迎,复旦和北大队员并列头奖,他们被邀请到巴黎的欧莱雅总部参观,欧莱雅相信这一系列活动一定会给学生们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
2001年底,欧莱雅推出了全球在线商业策略游戏,让参加游戏的大学生们在互联网上模拟商战,并许以重奖。中国有150多个队在网上注册报名,报名数在全世界各区排名第二。史晓白说,这是欧莱雅培育自己的后备力量的策略之一,这样一个“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吸引进公司”的策略,已经成为欧莱雅人才良性循环的法宝。
招聘会现身说法
在欧莱雅的招聘会上,现身说法总能给人最直接的印象。毕业仅仅一年的张桃,从初级实习生升为兰寇产品经理的经历吸引着每一位试图走进欧莱雅的毕业生。
“欧莱雅相信年轻人,公司给了我们极大的上升空间,从进公司开始,我们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老板手中接过一份详细的培训计划,可以说,我这一年中,就是一路的‘培训’,伴随着一路的升职。”
张桃的第一个培训项目就是实实在在地走上街头,从最开始的商场促销开始。在刚进公司的时候,张桃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竟然会是站柜台!可是张桃就是在这种锻炼中,清楚地知道了欧莱雅的顾客都是些什么人;哪些在柜台前稍做停留的人可能成为其潜在客户;哪些产品是奢侈品;哪些是大众档的牌子;各品牌的差别在哪里。张桃最直接地知道了欧莱雅的口红是什么红,香水到底是什么样的味道,这些简单的事其实就是很多复杂问题的答案。
“慢慢地,我开始感觉到,每一天我都在学习,每一天都会有新的东西在我的脑子里生根发芽,这种感觉真的很好!就是通过一层又一层的培训,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我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回头看看这才发现这一年里,我去了那么多的地方,真是不敢想像。”
在欧莱雅,张桃的经历只是其用人策略的一个缩影,人员的年轻化在欧莱雅已经初具规模。在上海地区的200多名员工中,平均年龄只有28岁,而在欧莱雅的整个公司中50%的品牌总经理不满40岁,25%甚至是不满35岁的后起之秀。
欧莱雅会频繁地提升年轻人,公司经常指派一个产品经理去其他国家锻炼,这样,一个在中国开始职业生涯的员工就会经历完全不同的市场,比如日本或意大利,这会增加这个人的创造力。
如今公司将近80%的入职员工均为应届毕业生或工作经验在两年以下的新人。这种明显倾向新人的招聘策略,不但为公司的发展储备了生力军,更不断地让年轻人的新潮观念和创意冲出公司已有的概念,给公司注入新鲜血液,带动长远的发展。
“我给自己设计的是每两年就换一家公司,所以我做过很多外企,不过,看来我的这个人生计划要为欧莱雅而放弃了。”市场部总监虞萍女士微笑着告诉应聘会上的毕业生们,“在欧莱雅虽然很辛苦,但你很充实,我们的责任是创造美,美是人的一部分,所以,‘人’在欧莱雅是一个很崇高的概念,我们尊重每个员工。”
上海欧莱雅作为一家外企,在中国市场上有着良好的声誉和知名度。作为全球知名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在中国市场上创造了一万多个就业机会,并且业务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中国市场上最知名的跨国企业之一。
关于欧莱雅的外包,一般来说,外包是指企业将非核心业务转移给外部供应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专注于核心业务。在欧莱雅,这个概念也被应用到了其业务运营中。例如,欧莱雅将其部分制造和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供应商,以更好地管理其资源和提高效率。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外包业务的品质和成功与否取决于供应商的质量和表现。因此,欧莱雅在选择供应商时,会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估,以确保外包业务的顺利完成和质量达标。
总的来说,欧莱雅作为一家外企,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非常出色,其外包业务也得到了有效的管理。
欧莱雅中国敏锐地发现,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转变为对品质的追求。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从实用性消费转变为享受型消费(如美妆产品),且更倾向于高端化、个性化、小众化和具备服务溢价的品牌和产品,这是一个全新的机遇。
维度一,令人向往的品牌和产品
这是欧莱雅致胜的根基。欧莱雅中国持续响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升级扩充品牌舰队。目前欧莱雅在中国有23个品牌,服务超1亿消费者,品牌组合互补,品类涵盖护肤、男士护肤、彩妆、护发、染发、香水、药妆、身体护理、美容仪器,而23个品牌分别来自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中国。
维度二,卓越创新
欧莱雅所做的不仅围绕满足消费者需求,更是致力创造新的需求。比如再生医学使用干细胞技术和产品来恢复皮肤和头发的再生。借助数字美妆,让智能发梳用于发质评分,提供个性化的头发护理建议。
维度三,创意新营销
欧莱雅中国通过探索颠覆性内容,借助全渠道直击目标消费者,培育超级消费者。
维度四,新零售引领线上融合线下(O+O)的渠道创新,创造贯穿整个消费路径的沉浸式体验。
除了大众市场、百货商场、药妆店、品牌零售、电商、美发沙龙这些传统的分销渠道,欧莱雅还对线下渠道进行战略性升级,策略性聚焦大型购物中心发展,加码布局品牌精品店,同时提出渠道即媒介的体验升级。
社会价值
欧莱雅集团在2013年10月宣布“美丽,与众共享”可持续发展承诺,它聚焦贯穿欧莱雅整个价值链的研发、生产、消费、企业发展四大领域,包含多项量化目标:
可持续创新:到2020年,通过创新承诺100%的产品都有益于环境和社会。
可持续生产:到2020年,承诺将环境足迹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60%,同时与10亿新消费者共享美丽。
可持续生活方式:到2020年,将赋予欧莱雅的每一位消费者做出可持续消费选择的能力,同时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通过与员工、供应商和社区分享发展成果,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欧莱雅是进口品牌,但是欧莱雅化妆品大多数是在国内生产的。
欧莱雅(法国)化妆品集团公司是一家法国的化妆品公司,也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之一,创办于1907年,总部位于法国。
2016年6月8日,《2016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公布,欧莱雅排第36名。2018年12月18日,欧莱雅入选第十五届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排87名。欧莱雅集团经营范围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283家分公司、42家工厂、100多个代理商,以及5万多名的员工。
欧莱雅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欧莱雅的中国之行始于香港,早在1966年就通过一家名为ScentalLtd.的经销办事处销售产品。当时,这个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将兰蔻(Lancome)和GuyLarches品牌的产品推销到化妆品专卖店、百货商场和各类免税商店。1979年,ScentalLtd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同时将其业务拓展到护发产品,并建立了广泛的市场渠道。
1993年初,欧莱雅向进军中国广阔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一支由中国人组成的致力于开拓大陆市场的队伍正式在香港成立,为尽快了解和把握中国市场,欧莱雅L'oreal首先在广州、上海、北京三大城市设立了形象柜台。
——欧莱雅
欧莱雅属于中档品牌。
欧莱雅化妆品集团公司,创办于1907年,旗下主要有九大不同档次的系列品牌,而同名的巴黎欧莱雅则属于欧莱雅化妆品集团下的中端档次品牌,价格比较亲民,质量却属于上乘,因此巴黎欧莱雅品牌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欧莱雅属于中高端档次的化妆品牌。
欧莱雅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旗下拥有兰蔻、碧欧泉、欧莱雅、美宝莲、薇姿等500多个品牌,曾被著名的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商业周刊》誉为“最受尊敬的法国公司”、“美的王国”,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良好的口碑。
欧莱雅经营之道
欧莱雅L’oreal是世界化妆品行业的领先者,它的销售业绩在全球范围内稳步增长。迄今为止,欧莱雅L’oreal在亚洲国家的发展势头依然迅猛,其最大动力正是来源于它把亚洲市场作为今后数年扩展的目标。
自1996年底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欧莱雅公司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和法规,依法经营积极纳税。凭借先进的营销方式及对中国消费者及市场的准确把握,欧莱雅在中国的业务突飞猛进,在全国各地创造了一万多个就业机会。欧莱雅已成为中国市场上最知名的跨国企业之一。
销售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欧莱雅在中国的业务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短短十二年间,欧莱雅从零开始,在中国市场上的地位稳步上升,已成为中国化妆品市场的领袖之一和中国最知名、最受尊重的跨国公司之一。
-欧莱雅(法国)化妆品集团公司
欧莱雅中国
自以来,欧莱雅公司凭借先进的营销方式及对中国消费者及市场的准确把握,在中国的业务突飞猛进,员工队伍也迅速发展到7000多人。目前,欧莱雅已成为中国市场上最知名的跨国企业之一。
销售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欧莱雅 在中国的业务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6年,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实现销售42亿欧元,较上年增长212%,连续六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并继续跻身欧莱雅集团全球十大市场之列,同时也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单个市场。短短十年间,欧莱雅从零开始,在中国市场上的地位稳步上升,目前已成为中国化妆品市场的领袖之一和中国最知名、最受尊重的跨国公司之一。
品牌架构日趋完整
欧莱雅集团旗下18个国际知名大品牌(占集团销售的94%)中的14个已经在中国上市,另加两个本土品牌,集团目前在中国的共有16个品牌,覆盖了大型百货商店、超市、药房、高档专业发廊和免税店等各种销售渠道。
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
随着中国在欧莱雅集团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的日益凸现,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研发中心于2005年9月在上海开业,这是继续巴黎、纽约和东京之后欧莱雅集团的又一个创造力中心,专门从事中国原材料和配方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并与设于东京的研发中心一起为中国及亚洲的消费者提供最好、最适合的产品。此举进一步表明了欧莱雅集团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也表明了中国在欧莱雅集团全球版图中的重要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