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意收购(hostiletakeover),又称恶意收购(hostiletakeover),是指收购公司在未经目标公司董事会允许,不管对方是否同意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收购活动。当事双方采用各种攻防策略完成收购行为,并希望取得控制性股权,成为大股东。当中,双方强烈的对抗性是其基本特点。除非目标公司的股票流通量高可以容易在市场上吸纳,否则收购困难。敌意收购可能引致突袭收购。进行敌意收购的收购公司一般被称作“黑衣骑士”。就恶意收购来看,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狗熊式拥抱(BearHug),第二种则是狙击式公开购买。2004年12月13日上午,甲骨文恶意收购仁科案就是一例。当天,两家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仁科同意以每股2650美元现金、合总额103亿美元的价格被甲骨文收购。从收购过程来看,从正式决定收购完成,甲骨文先后对收购价格进行了5次调整,从最初的63亿美元调整至73亿美元,然后调至94亿美元,又到77亿美元,而最后以103亿美元成交,前后历时18个月。欧洲企敌意收购准备业界最大敌意收购战,当法国制药巨头塞诺菲宣布斥资480亿欧元收购竞争对手安万特,在全球制药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的时候,却有另外两家看似与此无关的公司从中受益。它们就是石油巨头道达尔和化妆品集团欧莱雅。石油巨头道达尔(TotalSA)和化妆品集团欧莱雅(LOrealSA)这两家大型法国公司都持有塞诺菲的大量股权。不管收购结果如何,它们都能最终获利。如果塞诺菲能够成功地以480亿欧元出价收购安万特,道达尔和欧莱雅就会更容易兑现它们所持新制药巨头的股票。如果塞诺菲落败,自己就会一夜之间成为被收购的目标,那么道达尔和欧莱雅所持的塞诺菲股票就会增值。2008年7月12日早晨,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Midwest)挂出大股东中钢集团的声明,截至7月10日,中钢总计持有Midwest股份已达到213,840,550股,持股比例达到5097%,获得了Midwest的控股权。分析人士称,此项目是中国国有企业的第三次海外敌意收购尝试,也是第一宗成功的敌意收购案例,已无需澳官方再行审批。对于鼓舞中国企业开展海外并购会产生积极影响。在中国证券史上,90年代宝安、延中的控股大战以及大飞乐、小飞乐的收购案都是恶意收购的经典案例,且大多成功。在美国证券史上,此类恶意收购也层出不穷,2004年12月13日上午,甲骨文恶意收购仁科案就是一例。当天,两家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仁科同意以每股2650美元现金、合总额103亿美元的价格被甲骨文收购。从收购过程来看,从正式决定收购完成,甲骨文先后对收购价格进行了5次调整,从最初的63亿美元调整至73亿美元,然后调至94亿美元,又到77亿美元,而最后以103亿美元成交,前后历时18个月。2008年7月12日早晨,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Midwest)挂出大股东中钢集团的声明,截至7月10日,中钢总计持有Midwest股份已达到213,840,550股,持股比例达到5097%,获得了Midwest的控股权。分析人士称,此项目是中国国有企业的第三次海外敌意收购尝试,也是第一宗成功的敌意收购案例,已无需澳官方再行审批。对于鼓舞中国企业开展海外并购会产生积极影响。
[面试]拿到offer,分享欧莱雅面经
周三拿到的欧莱亚羽西的Offer,受斑竹之托,也上来写写“面经”,一拖就是三天,向斑竹诚恳道歉!从来没写过,也没想过自己会写,其实个人感觉,面经的用处并不是很大,以前也没怎么看过,不过至少也能让贸大前仆后继的XDJM们心里踏实些。
说起欧莱亚,我之前从来没有对其产生过多么强烈的感情,基于仅仅知道是个跨国公司,而且貌似挺牛,就投了。算来算去正经八百地做的网申也就这么一个,然后就拿了Offer。没什么厉害的,也没什么神秘的,由于没有笔试,就出现了我这种漏网之鱼。反倒是越往后,对其的认识和感触便愈发强烈。
一面是大家所熟知的“群殴”,11月23日上午11点。
我计划上午面完下午就坐火车回趟家,于是拎着手提电脑和一个旅行包打车到了赛特广场。身着黑色正装长裤,条纹正装上衣,外穿一件大红色的立材版型很好的瘦款风衣。当天我的着装还是比较乍眼的,但个人感觉良好,尽管吸引眼球,我还是自信地接受了大家的注目。毕竟没有穿着清一色的黑,那些传统的面试服装只能让你看起来更嫩,而非成熟。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欧莱亚的三次较量,服装都是自己挑选搭配的,而非简单的套装,那件红色的风衣也的确给我加了不少分。在这里各位千万要注意,绝对不要在里面穿着整洁的套装,外面随便披一件棉袄或羽绒服,那样非常影响整体效果,而且非常不职业。
我在西门子的老板曾经对我说过,我们在世界500强里工作,学的就是如何变得更加Professional,我的理解,Professional绝不仅仅是在工作方面,更是举手投足之间,待人接物的气质。而在欧莱雅这样的时尚行业,更应处处留意,绝不可过于平庸,过于随便。
初面同组10个人,分为两个小组,首先是个人介绍,欧莱雅的特色:抽一张卡片,根据介绍自己,没有任何准备时间。中英文皆可。
我当时看大家都很犹豫,便自愿第一个发言。我想既然无准备,所以第几都一样。我抽到的是一颗水滴跃出水面。我想既然是要联想就没有统一的答案,于是我在做完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说(千万不要过于冗长,你的所有个人经历都已经在简历上了,他们既然选择了你就一定会认真看的),这颗水滴与其说是水滴,不如说是钻石(形状的确很像钻石),然而所有的宝石都需要细心打磨与雕琢才能彰显价值本质,金子到哪里都发光,钻石更是光彩夺目,永世留传,我并非最出色,但我绝对拥有最出色的潜质,给我一个舞台,我会做到精彩……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谦虚,尽情地展现自己就好了,包括展现自己的自信。 Presentation的时候我选择了中文,虽然是学英语的,但既然没有规定必须英文,干吗要难为自己后面有人选择英语自我介绍,但多数都弄巧成拙,本来这个环节就有一定的难度,HR主要是看你的思维敏捷性与发散能力,所以没必要班门弄斧,再为自己增加难度了。
其他人有抽到水中的王冠,地板上的奶嘴,三色的冰淇淋,多面的水晶球,粉红的调色盘……抽到调色盘的女生很有趣,拿着反而一个一个问我们是什么东西,所有人都说调色盘,并加了各种各样的定语,轮到我这里的时候,我掷地有声地冒出来两个字“胭脂”,连我自己都吓一跳,不过想想很贴切,所谓前面的人说的 “五颜六色的调色盘”纯属胡扯,明明只有粉红色系的粉末与膏体……窃以为,这一创新也是给我加了些分的。所以,对于公司的文化了解,临危不惧的心态,高度紧张的思维运转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环节是,5人一组完成项目。假设你们为公司筹备一场年终晚宴,没有任何其他要求(真是够发散的)。
在这里,有必要跟大家讨论一下关于“Aggressive”的问题,很多面经里面也都提到了。我个人认为,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视情况而定,自己需不需要做一个“Aggressive”的角色。千万不要在事前就给自己定位为“计时员”或者“Leader”,HR都不是傻子。切忌为了显示自己而显示自己,而是要基于团队的合作来作出相应的定位;同时更没必要主动说“我来给大家计时吧”,简直就是有预谋地扮演傻瓜而已。如果有一个十分积极的人,你就多听听他说话,如果他说得不对,你要勇于提出自己的改进。“倾听”,“思考”,“探讨”和“妥协”四者缺一不可,重要性不分先后。这才是所谓的团队精神!
我上来首先说道“‘年度晚宴’决不能是简单的吃吃饭交流交流感情!我们要总结上一财年的工作成果,进行员工嘉奖,同时展望新一年度的工作,邀请公司的重要客户,建立良好的新财年的业务发展远景。”由于我在西门子半年的实习学到的东西非常可观,于是发言也比较有力度。这一定位立刻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我们组根本没有计时员,因为没有必要,Leader也不是我,在后期我主动放弃了Leader的角色,因为大家都很出色,想法都非常有效。我们分工也十分明确,我作为最后的总结,要提出整场晚宴的财政预算支出。准备时间有限,没有来得及在纸上画的会场设计图也被我急中生智,随便抄了支笔边讲边画出来了。我们的Presentation非常完整,包装华丽,内容丰富,功能性强。实际证明,我们才是专业的。
而对手组则设计成了一场化妆晚会,更多着眼于精神传递与细节介绍,由此看来,我们已是胜利在握。事实证明最后进入二面的我们组有两人:我和一个北大的女生;对方组一名:一个北外的女生,也是唯一一个英文Presentation没有被搞砸的。
一面时长1小时。
中午大家都到旁边的麦当劳吃午饭。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二面就定在了下午,然后果然半个小时之后接到了电话通知下午3点20面试,男朋友赶快去北京西站退票换票,折腾到3点终于把火车票改成晚上6点半的,才重又回到赛特广场找到我,原定3点20的面试一直被拖到4点才开始。
第二轮面试:一对一。面试官:新加坡女士Josephine。
本轮就跟考官狂侃就行了,根本没有小组合作的内容,是技巧性最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能让考官最大限度了解你的环节。大家主要注意几点:
首先,不要做作,尽可能地在有限时间内展示自己,千万不要伪装自己,40分钟,怎样天衣无缝的伪装都会被慢慢拆穿,相信自己既然能进入二面就是有实力。
其次,尽量多倾听考官的有限语言,这些都将是你在作答时需着重考虑的方向,他的每一句话都会带有一定的导向性,我们应当明白他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所在,投其所好。
第三,不要像挤牙膏一样被动地回答问题,而是要主动地介绍自己,顺藤摸瓜式的积极态度最可取。考官给出话题之后我们将其拓展开来,并有目的性地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既满足了他的好奇,同时又将话题转到自己所熟知的领域。不要给考官留下太多时间问问题,最好由你自己来控制安排时间,否则他很可能会突然想到一个刁钻的问题来让你解答,或者随手抄来一本杂志让你分析里面的广告设计(这种情况我在上海三面的时候,听一个清华的研究生姐姐很无奈地抱怨过,不过我个人没有遇到)。
第四,不要自以为是地说太多校内的细枝末节,也许在你看来很重要,但是走进社会你会发现,在校园里面的小风小雨,经历的那些琐碎事情实在是在玩儿过家家而已,既然走进欧莱雅二面,大家在校园里面都应当是出类拔萃的,你经历的那些学生活动啦,大家都经历过,所以尽量找几个自己的闪光点来准备,其他一带而过,或根本不提反倒体现了自己有一定阅历的成熟。如果有实习经历,一定要着重介绍实习期间的所学所想,这才是校园与社会的最佳过渡期和结合点,最能体现你对工作的适应性和可塑性的方面。
我个人主要介绍了我在西门子的半年工作经历,如何在原有的业务基础上,加入了个人才智附加值,将原有工作进一步拓展和改进,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同时强调了个人责任感与工作态度的体现方面。
我在实习期间从来不把自己当作实习生。否则将有如下两种结果:一,你事事低人一头,自己从心理上就觉得自己是个实习生而已,根本找不到那种“主人翁的责任感”。二,别人也仅仅把你当作实习生,很多工作根本没法要求同事们与你配合。有些工作无法达到目的,不要动不动就找上级去用权力给别人施加压力,而是要找合适的出口自己解决。声音洪亮地告诉他们:你是某某部门负责某某事务的XXX,现在遇到问题需要他们全力配合。
时值被卷入公司的一场小型内部斗争,感慨良多,有针对性地同时带有一定保留地向HR大概介绍了一下,显然就比其它简单实习经历略胜一筹。其他在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及校内的各种活动荣誉有的根本没提,有的一带而过。Josephine很感兴趣问我为什么这些工作经历没有谈一谈呢我说,相比之下在西门子半年才是真正的工作经历,仅此而已。其余都是让简历上好看些,无甚实际意义,顶多拓展了些人脉关系(笑)。
第五,既然一对一,就是一个平等的谈话关系,不卑不亢是重中之重,不要有考官高高在上的错觉,这样谈话效果才能最佳,在遇到一些自己没有准备好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发问才可以随机应变。试想大家在家跟父母争论某事时,从来都是语言流畅,思维敏捷吧。面试也是一个道理。
其间,Josephine问了我一些对于羽西的了解,我坦言我是今天刚刚知道羽西已经被欧莱雅收购了。但谈话期间我的一些个人创业思想与羽西的精神不谋而合。
最后面试结束,Josephine作了一个简短的总结,
她笑着说:“我们的谈话很精彩,我很喜欢你,不过我看不到你对于欧莱雅的Strong Motivation。”
我也笑,回答说:“是的,欧莱雅目前只是我眼中众多光鲜外企中的一个,我对于她的了解太少,不像在西门子半年错综复的感情,没有培养过,哪里来的 Strong Motivation呢但我就是一萝卜,扎进一坑里就老老实实长根,不太喜欢频繁变动,变动本身就带来了成本的浪费,每个员工的离开都是身负许多重要责任的,就算是变动也应当等作出一定成就来再无愧地离开,否则便是在违背我的做人原则。”
Josephine又笑,“如果你能够进入第三面,请注意面试你的将是品牌经理级别的人物,她也许会问你一些更为专业的问题,同时你也应该多多作些 Homework,在网上多作些调查哦!”我表达了感谢之后,保证一定会做充足的相关工作的,同时说,“期待我们上海再见!”起身,离开。
关于二面,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在准备进场之前的时间内,不要漫无目的地跟所有人闲聊。我个人是很讨厌那种表面八面逢缘的活跃分子,谁都知道在场的诸位都是竞争对手,那么表现得过于亲热反而虚假,也没什么意思,更不要妄图从对方嘴里套话出来,大家都是聪明人。有的学生会说两句奉承话,诸如“你们学校学生英语好呀”,“你们学校如何如何呀”云云……,我坦然接受称赞,但是绝不盲目赞美别人。拍马屁这样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妙,大家就拿实力说话。若单纯论学校而言,我们学校声誉显然不如北大,清华高。但学生水平却未必比他们差,相反和一些所谓北大清华的学生或研究生聊两句话,我就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强大的优势,根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心情受一堆叽叽喳喳等待面试的对手影响,就干脆缄口不言,坐在一旁看书,保持“神秘”就行了。
以上便是我的二面经历。时隔10天,周二的下午我接到来自上海的电话,通知我12月10日下午2点去上海三面,那个时候我的浙江神州行手机号码刚刚换成北京动感,虽然电话通知了北京欧莱雅人事,但因为是用小灵通接到的,所以由此看来北京HR们并没有将信息传递给上海,上海人事应该是翻出来我的简历查到的,推测之后对于上海总部人事的尽心负责表示感谢。
在此不说太多关于面试的事情,因为同样是一对一面,只是面对的是羽西品牌经理。我是个很懒的人,不过在最后一面之前还是拜Josephine的嘱托做了很多功课的,包括对于整个收购过程的了解,靳羽西女士本人的态度,前前后后的代言人的更换,由大众品牌向高端品牌的转型,品牌精神与公司给予的厚望等等…… 还包括前任,现任品牌经理的做事风格。
我终于发现,其实作调查并非是为了去应付面试,而是更深层次地发掘这个公司,了解这个职位到底适合不适合自己。在做了很多搜索阅读之后,我终于发现,羽西,一个转型期的高端新秀将为我的职业发展积累可遇不可求的经验,带来丰厚的回报,因为变革总是会创造机遇。在Doing homework期间,我几次深深地产生共鸣,感同身受到陈学勤先生的无奈和蒋巧龄女士的抱负。我觉得这将是一片崭新的天地等待开发,像 Josephine所说,这是欧莱雅人的一个使命,全世界的女性都有权利使用中国的羽西,而欧莱雅是在利用专业化的品牌打造理念,专业化的销售团队和销售网络在实现这一国际化使命。
“收购各种光怪陆离却代表形态各异的文化的品牌,打造一整套法国式的优雅包装,然后推向有着不同细腻需求的细分人群市场,在各种品牌精确的市场定位和不同渠道中,欧莱雅可以以不同的形象接触差异性很大的不同客户群体。而非让人感觉到是在把西方人的审美情趣强加于世界人民。”这种定义非常准确。
我的飞机原计划于10日早上9点起飞,由于赶上北京的第一场大雪,全国各地的飞机几乎全部延误,一直到12点多才缓缓离开跑道,之前给上海打过电话解释情况,拜托他们为所有北京的面试另作安排,因为料想所有北京学生都将乘坐同一架飞机飞往上海。
晚上5点半我才走进欧莱雅的面试会场,大家都在有序地办公,我们的面试只是众多工作当中在悄悄进行的一项工作而已。没有紧张的感觉,坐在沙发上随便翻阅着公司内部杂志,和几个来自北大,清华,南京大学的学生闲聊,人很少,很清静。
由于上一个学生面试的时间非常长,所有等待面试的学生都不停地抱怨,说今天“点儿背”,“天降大雪不宜出行”云云……轮到我走进办公室,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况且我们晚上还要赶9点的飞机飞回北京,所以我一进门,蒋巧龄女士就跟我说,很抱歉,我们的时间只有20分钟……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张,更不要语无伦次。面面俱到,娓娓道来是不可能了,一定要捡重点说,把不必要的废话全部删掉,一针见血切入主题。如果你的话题足够有力,吸引人的话,面试官是不会打断你的,关键是怎样把她的兴趣调动起来。
最后蒋女士的点评道:“你非常聪明,能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把我吸引,把几乎所有的重点全部涵盖,而且向我充分展示了你的职业素养和才华。”
所以,有的时候不利条件同样可以转换为有利条件。我敢很肯定地说,我给蒋女士留下的印象并不比上一个面试学生差,相反也许会更为深刻。
她最后给了我一张名片说,我给你一个机会问我一个问题。
我问出了我在飞机上思考很久的一个问题:“为何欧莱雅在签订收购协议的时候要求附加条件是‘靳羽西女士今后不许再从事化妆品行业’”我说,“靳羽西女士被视为8、9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中崛起的中国女性引领时尚的一个里程碑,这个传奇女人以及她打造的传奇品牌羽西化妆品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能把二者割裂开来羽西没有了靳羽西岂不就失去了灵魂”
这个问题其实算是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完全是我自始至终的一个必须要问的疑惑。在蒋女士的回答中我发现这个问题果然被我言中,欧莱雅在收购初期的确与靳羽西发生过一些摩擦,但现在摩擦已经消除,二者的关系逐渐升温,同时将越来越密切,一切后期转型尝试都将慢慢回归羽西本色。我感到如释重负……
送我出门之前,蒋巧龄女士跟我告别:“非常非常希望今后能在羽西团队中与你共事。”我微笑着说“希望我们下次再见。”然后差点又补一句,我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呵呵~~
9点的飞机晚点到11点起飞,半夜两点才回到宿舍。大家在上飞机前不停地抱怨,说公司应该给安排住宿一晚,改签机票……我只是听着,什么都没有说。我觉得,你要明白自己是来做什么的,抱怨如果有用我就跟你们一起抱怨,全程机票都是公司报销,难不成你打算做几个小时的火车回北京么如果是来旅游的,你大可以去投诉公司,但是你是来面试的,不说最后能不能入职,我们现在根本没有任何资格去要求公司。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不能容忍这家公司的“不以人为本”的恶劣工作方式,那么就直接告诉他们已经把他们炒掉鱿鱼,不要再给你发Offer好了。无谓的抱怨,在我看来,实在幼稚可笑。
12月13日,从上海回来两天之后我接到了Josephine的电话,她笑着说:“猜到我为什么给你打电话么”于是,我便拿到了欧莱雅羽西的口头 Offer。她问我,手里有没有其他Offer呀我很诚实:“没有,拿了一个就够了。欧莱雅开始面试后就没有再投其他的。”我真得很诚实,太诚实了……>____<
另外,也看了很多网上,BBS上大家对于欧莱雅的负面讨论,并非我拿到了Offer就有了狭隘思想感情,我只想说树大招风,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旦机构庞杂人员繁多,就会出现各式各样难如人愿之处。具体到人际关系复杂这种情况,如果作为一个走出校门准备迎接社会挑战的职场人士还疲于应付或极力回避这些的话,就只能说明你还没有做好准备步入职场。社会与校园的不同之处我已经有所感悟,因此也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去迎接那些事与愿违,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加倍努力,如果不想将就,就努力去改变。
而众口铄金,三人成虎,很多事情也许只是冰山一角,一人失意之感在网络上,众人舆论中都会被无限地扩大,几倍地脱离事实情况,最终造成一种普遍的认识偏差。我只是说有这种可能,当然,初涉世事还是小心谨慎为好,很多给我提醒的朋友我表示十分感谢,但是有一句话我很认同,就是“小马过河”的道理,做什么事情,自己先去试试水深,再决定趟不趟这条河……
没想到一写就写出了这么多话,仅一家之言,没有任何权威性,稳操胜券的成功面霸在咱们学校海了去了,单凭我一人在这里妄加评论实在难服众心。在此谨祝贸大求职大军的所有兄弟姐妹们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眼前一点点挫折不算什么,任何事情发生都是有它的道理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一本书,一门课,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公司的爱都是可以培养的。
最后感谢我的男朋友,尽管这个工作岗位是在上海,家在北京,工作也在北京的他仍然对我表示绝对的支持,二面的时候整整等了我一天,临着包跑到火车站换票,替我解决了所有困难,为的是能让我安心面试。飞往上海前又给我找了很多很多关于公司的评论文章,没有这些,我根本不可能拿到Offer。最令我感动的是,他目前也在努力寻找去上海工作的机会……
离开学校之际,很多恋人都将要面临抉择,如果你的身边也有一个能够无条件支持你,敏感话题在敏感时期暂不涉及,只全心全意对你体贴入微的人,请你一定好好珍惜,好好爱他/她。
--
一张木头的大书桌,一直是我的愿望。可以在上面放上电脑,CD唱机,音箱,酒红布面灯罩的黑铁台灯,很多木头像框,叠成一堆一堆的CD,书和笔记本。包括铅笔,尺子,蜡笔,橡皮茶杯,香水,烛台,香熏炉,放水果的磁碟……所有乱七八糟的东西,还有兰花和仙人球。
天亮了,我也就该睡了……
;
所谓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就是指投资者采用各种有效方式,直接或间接兼并、合并或收购在我国境内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然而对于什么是外资,目前似乎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国际上通常有三种做法:注册地标准、主营业地标准和资本控制标准。
根据《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2006年修订) 》第二条之规定:“本规定所称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系指外国投资者购买境内非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称“境内公司”)股东的股权或认购境内公司增资,使该境内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称“股权并购”);或者,外国投资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并通过该企业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且运营该资产,或,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并以该资产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运营该资产(以下称“资产并购”)”
根据上述规定 ,外资并购模式可以分为股权并购与资产并购两种。外国投资者股权并购的,并购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承继被并购境内公司的债权和债务。外国投资者资产并购的,出售资产的境内企业承担其原有的债权和债务。外国投资者、被并购境内企业、债权人及其他当事人可以对被并购境内企业的债权债务的处置另行达成协议,但是该协议不得损害第三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债权债务的处置协议应报送审批机关。 外部因素的推动
1、全球经济一体化
伴随着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统一的世界市场正在高速形成,生产要素的流动更为自由。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跨国公司在面对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大的市场风险。因此,跨国公司不断调整其经营战略,以全球化的视野利用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扩大自身优势,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跨国并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也为跨国公司的并购活动提供了有效的资源供给。
2、中国市场前景看好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继2003年实现了GDP100%和2OO4年的101%增长速度之后,2005年中国仍实现了102%的经济增长。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表明,2006年中国有望实现105%左右的经济增长。中国正由潜在的大市场逐步转变成现实的市场,投资预期风险小而回报高,外商都希望能从中国强劲的增长中分得一杯羹,纷纷加快了在华投资的步伐。
3、政策的调整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放松了对外资并购的限制,调整了外商直接投资制度。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和《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和办法。2006年8月,商务部又联合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六部委下发了《关于境外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规定》。新的法规有利于为外资的并购活动提供更完善的环境,外资并购的可操作性增强。目前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清除股权转移的障碍,股份可以作为并购中的支付工具,进一步便利了外资的并购活动。
内在因素的激励
1、品牌战略
运作成熟的公司都会有自己的品牌发展战略和发展计划。跨国公司通过横向并购,减少了竞争对手,市场占有率提高,巩固长期获利机会,对国际市场的控制力凸显。以日化行业为例,2003年底,化妆品行业巨擘欧莱雅经过了4年的整合收购了国内大众品牌小护士;2004年1月,又把羽西收入囊中。在金字塔式的群体品牌发展战略中,小护士的加盟帮助欧莱雅迅速进入了中国广阔的大众市场,也加强了欧莱雅原本比较单薄的深度分销渠道。作为中高档化妆品品牌的羽西,填补了欧莱雅品牌战略中该档次的空缺。欧莱雅把小护士和羽西的工厂也揽人怀中,生产能力无疑得到扩张。如此一来,欧莱雅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更加不容小觑。欧莱雅亚洲区总裁盖保罗说:“并购是获得品牌资源的快捷手段,如果有符合公司整体和长远发展战略的目标品牌为什么不考虑呢”
2、低成本进入市场
和FDI的另外一种形式——新建投资相比,跨国并购可以较低的成本进入某一市场,并获得原有企业的营销渠道等固有优势。世界第三大超市集团英国零售商Tesco通过收购台湾顶新集团旗下的乐购超市而进人中国市场。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零售业至关重要的资源——大卖场。通过收购了解中国市场的乐购超市,Tesco现已拥有25家连锁店。此外,花旗银行、渣打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通过对内地银行的参股进入了前景广阔的中国金融市场,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之前就抢得先机,初品硕果。
3、整合资源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是发达国家的夕阳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2003年9月,柯达的全球战略做了调整,由传统影像转向数码影像业务。2o03年10月,伊士曼柯达公司以4500万美元现金出资和提供一套用于彩色产品生产的乳剂生产线和相关的生产技术,换取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持有20%的国有法人股,成为上市公司乐凯胶片的第二大股东。柯达把发达国家的“夕阳产业”——传统影像业务的利润增长转向了中国,凭此,柯达可以用胶卷市场的利润支持其需巨额资金发展的数码影像业务,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通过跨国并购,跨国公司可以“博采天下之长”,提高竞争力。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再比如钢铁冶金等资产专有性高的行业中,固定资产所占比例比较大,行业退出成本较高,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往往需要巨额资金。如此一来,行业内容易囤积过剩的生产能力,资源难以得到有效配置,各企业只能占到较低的市场份额。通过并购重组,可以淘汰陈旧的生产设备和低效益企业,降低行业退出壁垒。
4、分散经营风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跨国公司虽然面临更大的风险,但与此同时,开放的市场环境也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更多分散风险、转嫁风险的手段和途径。跨国公司可以利用不同产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命周期的差异,进行多元化投资,投资区域多元化,投资行业多元化,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汇丰集团在中国政策开放之初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活动:2001年,以517亿人民币人股上海银行,占有8%的股份;2002年,以6亿美元取得了平安保险10%的股份;2004年,汇丰与平安联手收购了福建亚洲银行,改组为平安银行,汇丰和平安各持股50%(随后汇丰持股比例稀释到27%);同年,以17亿美元又购得交通银行199%的股份,成为第一家人股国有商业银行的外资银行;2005年,在已经持有平安10%的股份的基础上又斥资人民币86亿元得到了991%的股份。逼近政策允许持股上限;随后,汇丰集团积极参与了湘财证券的重组过程,预计将拿出10亿人民币与交行一起取得对湘财证券的控股地位;在基金市场,汇丰与山西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合资设立的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中汇丰持有49%的股份。至此,汇丰的触角已经深入到了商业银行、保险经纪、股票市场、基金市场等金融领域。汇丰集团亚太区主席郑海泉称。汇丰进行并购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区域经营风险。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董事会在一份报告中曾宣称:“公司政策的一个长期目的就是通过参与到具有同汽车工业相反的商业周期地区中去来确立保持长久的盈利能力。”
除此之外,获得规模报酬、争取优秀人才、达到经营协同和财务协同效应、降低交易费用等等都是外资并购的基本动因。在此不作具体阐述。从长期来看。追求利润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外资企业的并购活动最终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近年来,我国企业在进军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也不断利用并购这一方式。从对外资并购的动因分析之中,希望国内企业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和借鉴,扬长避短,师其长技以自强。 外资并购的两种方式
一、“股权并购”:外国投资者购买境内非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称“境内公司”)股东的股权或认购境内公司增资,使该境内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
二、“资产并购”:外国投资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并通过该企业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且运营该资产,或,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并以该资产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运营该资产。 外资并购的类型就并购之分类而言,常会因为分类之标准不同,而有不同之说法,以下仅就较常见之分类方式叙述如下:
1、按并购企业之间的行业关系划分
横向并购相同行业的两个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实质上也是竞争对手之间的合并。由于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故可以迅速扩大生产规模,节约费用,提高通用设备使用效率,还可以通过共用采购、销售等渠道形成产销的规模经济。由于这种并购减少了竞争对手,容易破坏竞争,形成垄断的局面,因此横向并购常常被严格限制和监控。
横向并购是出现最早的一种企业并购形式,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在西方企业并购高潮中,横向并购是主流并购形式,当前的并购浪潮也是以横向并购为主。
纵向并购企业与供应厂商或客户的合并,即企业将同本企业紧密相关的生产、营销企业并购过来,以形成纵向一体化。实质上是处于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间的并购。纵向并购可以使企业节约交易费用,有利于企业内部协作化生产。一般来说,纵向并购不会导致公司市场份额的大幅提高,因此,纵向并购一般很少会面临反垄断问题。在西方第二次并购浪潮中,纵向并购是主要并购形式。
混合兼并指既非竞争对手又非现实中或潜在的客户或供应商的企业之间的并购。混合并购又有三种形态:在相关产品市场上企业间的产品扩张型并购;对尚未渗透的地区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进行市场扩张型并购;生产和经营彼此间毫无相关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间的纯粹的混合并购。混合并购是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战略,进行战略转移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是西方第三次并购浪潮的主要形式。
2.按支付手段划分,可分为现金收购、换股并购和综合收购
现金收购是指收购公司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钱,以取得目标权益,包括资产和股权。现金收购存在所得税的问题,这可能会增加收购公司的成本。
换股并购是收购方通过向目标公司的股东发行本公司的新股票,以换取目标公司全部或大部分股票的并购方式。与现金收购不同,换股并购不需要支付现金,换股并购由于并购时增发了新股,所以并购双方股东在新合并公司的股权结构会发生变化,企业的控制权可能会发生转移。
综合收购指在收购过程中,收购公司支付的不仅仅有现金、股票、而且还有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等多种方式的混合。这种兼并方式具有现金收购和股票收购的特点,收购公司既可以避免支付过多的现金,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又可以防止控制权的转移。 外资并购程序
1、外国投资者并购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申请书;
2、投资者证件:
(1)以境外公司投资的提交公司营业执照或商业登记证、注册证书、境外公司的股东、董事构成及法定代表人证明材料;
(2)以自然人投资的提交个人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
3、外方投资者资信证明(复印件);
4、新公司投资申请表或合同(原件);
5、新公司章程(原件);
6、新公司董事会成员委派书(原件);
7、新公司董事会名单及签名备案(不设董事会的提交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名备案)(原件);
8、新公司董事会成员身份证(复印件);
9、股权并购协议书(原件)(外方投资者签名、中方企业法人签名并盖公司章);
10、外国投资者购买境内公司股东股权或认购增资协议;
11、被并购境内企业董事会或股东会转让股权决议;
12、被并购境内企业营业执照及其各方所投资企业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13、被并购企业验资报告、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复印件);
14、涉及中方是国有股权转让的,必须提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文件(原件);中方是集体企业需提交其主管部门同意函(原件);
15、新公司名称工商登记核准(复印件);
16、被并购公司职工安置计划;
17、公司场所证件(租赁合同、房产证复印件);
注:
1、新公司的经营范围、规模、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涉及相关政府部门许可的,有关许可文件应一并报送;
2、新公司经营范围应符合有关外商投资产业政策要求,不符合的,应进行调整;
3、股权并购协议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协议各方的名称(姓名)、法定地址(住所)、法人姓名、职务、国籍等;
(2)购买股权方式、价款及付款期限(规定从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三个月内付清全部对价);
(3)并购后所设立新公司继承原公司的债公和债务;
(4)协议各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争议解决;
(5)协议签署的时间、地点。
4、资产并购的,出售资产的境内企业承担其原有的债权债务,并提交通知,公告债权人的证明。
1907年,年仅30岁的法国化学家欧仁·舒莱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无毒染发剂,并由此创立了巴黎欧莱雅集团。
欧莱雅在中国的商务始于1996年设在香港的经销处。事实上,该公司1933年曾对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进行过市场调查。
欧莱雅公司聘请了巩俐、李嘉欣、张梓琳、李冰冰、李宇春、吴彦祖、范冰冰、潘玮柏、鲍春来等作为其在中国的形象代言人。
企业发展大事记
作为财富500强之一的巴黎欧莱雅集团,由发明、设计世界上第一种合成染发剂的法国化学家欧仁·舒莱尔创立于1909年,当时名为“法国无害染发剂公司”。
1920年 国际业务的形成。
欧莱雅染发剂在1910年开始进入意大利,1911年进入奥地利,1913年进入荷兰甚至远达美国、加拿大、英国以及巴西。
1939年 “法国无害染发剂公司”正式更名为欧莱雅。
1963年 欧莱雅成为上市公司,这为公司开启了新的融资渠道。
1964年 收购兰蔻,这是欧莱雅成为高档化妆品帝国的第一步。
1965年 收购卡尼尔,这让欧莱雅得到了一整套具备有机定位的辅助护发产品。
1970年 收购碧欧泉,该品牌定位独特———从温泉的可再生能量中得到有机护肤方法。
1973年 收购法国Synthélabo药物公司的大部分股份,让欧莱雅集团得到了开展皮肤病学活动和皮肤病药物学活动的途径。1973年收购彩妆品牌Gemey。
1983年 成立日本研究中心
1985年拉尔夫·劳伦Polo加盟欧莱雅,让欧莱雅在美国的高档化妆品市场和男士高档香水市场中都占据了一席之地。
1985年 碧欧泉推出男士护肤产品
1987年 薇姿推出男士护肤产品
1989年 收购美国护肤品品牌———赫莲娜,随后又与乔治·阿玛尼(GiorgioArmani)签订了一个授权协议,使欧莱雅得以在时尚界推广这个卓越的品牌。
1989年 收购高科技皮肤病产品品牌———理肤泉
1993年 收购Redken个优质的纽约风格发型品牌
1994年 推出染发界的世界级领先产品“卓韵霜”
1994年 赢取印度市场,成为第一个在印度建立全资分公司的国际化妆品集团。
1996年 收购美宝莲,确立了欧莱雅在美国无可争辩的霸主地位。
1996年 与苏州医学院合作,成立了苏州欧莱雅美容产品公司。同年,欧莱雅在苏州工业园的工厂也破土动工。
1996年 GiorgioA rm ani为男士设计的寄情香水。
2000年 收购美奇丝(Matrix)美国专业护发产品的第一品牌。
2000年 收购Derm ablend,该品牌生产的化妆品主要用于遮盖面部瑕疵,后与薇姿结合在一起。
2001年 收购美国品牌立得美,将其并入了皮肤科品牌理肤泉。
2002年 收购中国品牌羽西
2002年 进入新领域———口服美容产品。欧莱雅与雀巢共同推出了Innéov,进入了营养化妆品的市场。
2003年 收购美国高端专业护肤品牌Skinceuticals。
2003年 收购中国本土品牌小护士
2004年 在印度建立超现代化工厂
2005年 在上海浦东成立中国研发中心
2006年 收购SkinE thic、TheBodyShop和Sanoflore。
2007年 收购生态美发品牌PureOlogy,该品牌最出名的产品是不含硫酸盐的洗发香波,且可增强发色。
2012年 欧莱雅全球最大的工厂日前在印度尼西亚落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66000平方米,投资总额达1亿欧元。
2012年Clarisonic科莱丽公司被欧莱雅集团高档化妆品部收购,并于2013年1月正式来到中国。
2014年 停止卡尼尔在华业务。
网页链接
我的图书馆 留言交流 搜文章 找馆友 分享 更多 一看吓一跳,中国到底有多少企业被外资控制。 2016-05-22 赵金成0 阅 24728 转 82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中国人醒醒吧外资控制中国企业知多少?你所不知道的经济安全威胁!! 据“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一年前(2006年7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玻璃行业、电梯生产厂家,已经由外商控股;18家国家级定点家电企业中,11家与外商合资;化妆品行业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20%的医药企业在外资手中。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电脑操作系统、软包装产品、感光材料、子午线轮胎、手机等行业,外资均占有绝对垄断地位。而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外资公司的产品已占据1/3以上的市场份额。 这还仅是一年前的情况,现在外资兼并又有了新的恶性发展。 凡外国资本对我国企的兼并,其结果无一不是在廉价占有我优质资产和庞大市场份额而大发横财后将我企业品牌和技术统统垄断扼杀,并将所有债务、失业、金融风险、穷困及堆积如山的严重社会矛盾全部留给我。这方面私募基金(PE)与专业跨国公司并无实质性区别,但私募基金、投资银行的兼并却多了一个二道贩子剥层皮。 在金融业方面,2004年新桥资本(也是PE)最终控股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现已被美国花旗银行持股36%,其余各大国有银行及金融机构外资持股均已达25%(其中PE占相当大比例)。 造纸行业 我国造纸企业约3600家,产量5600万吨(2005),近10年来,生产和消费均以10%以上速度增长,产能占世界10%,消费占世界14%,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多数企业资金短缺、技术装备和原料均严重依赖国外,低档产能过剩,高档纸供不应求。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国际纸业巨头如芬欧汇川、斯道拉恩索、印尼金光集团等,纷纷以合资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如2005年,国际纸业和太阳纸业在兖州共建合资公司,投资16亿美元上30万吨液体包装纸生产线,华泰集团2006年与芬兰斯道拉恩索在山东东营合资建设年产20万吨的高级超压纸项目等。 CVC并购晨鸣案:晨鸣纸业集团为中国纸业龙头企业,原为寿光造纸厂,产能06万吨,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现总资产112亿元,拥有山东、武汉、江西、吉林、海拉尔等十几处生产基地,2005年纸产量210万吨,销售收入170亿元,连续11年保持全国第一,为中国企业500强和世界纸业50强。2006年5月,美国CVC(花旗集团与亚太企业投资管理公司共同成立的投资管理公司,管理私募基金27亿美元)与晨鸣签署了战略投资意向书,向CVC非公开发行10亿A股,募集50亿元,CVC将持有晨鸣42%股份,超过寿光国资局成为第一大股东。同年9月,此意向取消,改由国家开发银行牵头组成银团申请60亿元长期项目贷款。 日化行业 洗涤品: 全国四大年产8万吨以上的洗衣粉企业,3家被外资收购。 美国宝洁利用其品牌优势和税收优惠,基本上挤垮了国内洗涤品企业,国内十大民用洗涤剂品牌几乎全军覆没。仅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四个品牌,就占有60%以上的国内市场,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垄断线。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 在日化行业的合资中,外资通常利用中国企业原有的生产线和营销渠道,为外资品牌打工,同时冷落中方企业原有品牌。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外方口头承诺自己的“洁诺”牌和“中华”牌的投入比是4:6,但并未兑现,中华牙膏多年为联合利华贡献8亿到9亿的销售额。 中国著名商标美加净: 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跨国公司向上海家化投入巨资,实际上是将“美加净”逐出市场,为自己的品牌开路。上海家化的销售额从3亿元骤降至600万元。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失去了宝贵时机。 化妆品: 法国欧莱雅正在快速占领中国市场。2003年该公司收购小护士,2004年收购羽西。在彩妆领域排名第一,在护肤领域完成两次并购后名列第二。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已形成外资主导的局面。 跨国公司占据国内高端市场后,正在向中低端品牌发展,冲击本土企业。如联合利华从2005年加强二三级城市的布点分销。宝洁将飘柔、汰渍等产品大幅度降价、大力在全国推销玉兰油。欧莱雅收购小护士之后正寻找合作伙伴开拓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美国雅芳和日本资生堂等也蠢蠢欲动。 2007年2月,作为全国护肤品行业第一的北京大宝,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全部股权(北京三露厂国有股8342%,职工持股会1658%),3月与美国强生签订了转让全部股权的合同。2005年,大宝销售额为78亿元(占全国市场1%),在国内护肤品企业中排名第一,这样,强生就拥有了大宝遍布全国的二、三线营销网络。 化妆品企业淘汰率很高,两年前全国有5000多家,现只剩3300家,2005年外资化妆品企业有130多家,占有国内40%的销售额和80%以上的利润(外资企业销售利润率为10%以上,内资企业仅2-3%)。目前活跃于市场的本土品牌还有隆力奇、拉芳、丁家宜等20余种,随着外资企业瞄准三、四线城市,国内品牌的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 制药: 华药集团:国内最大抗生素生产基地,2004年销售收入78亿元,居全行业第二。2005年落到行业第四,亏损2千万元。公司陷入债务困境。2004年进行股权改革。将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华北制药”407亿股国有股折10亿元,另5820万国有股以2亿元卖给荷兰DSM(欧洲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一并抵偿所欠“华北制药”债务。 DSM 遂获得华北制药74%股权。2007年2月DSM再用3500万美元购得华北制药25%股权;另出资106 亿美元与华药集团的青霉素和维生素业务合作成立新公司,占49%股权。DSM成为华北制药第二大股东。 哈药集团:2005年,香港中信资本、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联合投资获得控股权()。 盖天力: 200610,拜耳医药保健(BHC)与我东盛科技之启东盖天力制药公司签署协议,以1072亿元收购后者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浆、“信力”止咳糖浆等业务和相关资产,收购金额1072亿元(108亿欧元),东盛科技仍保留部分西药OTC业务。此为医药领域最大外资并购案。 20072,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和住友商事(中国)有限公司分别购买河南天方药业集团16%和4%股权。天方药业由此从国有股份企业变为中外合资企业。 (目前国内大部分医药企业都是外资控制的合资企业) 小五金电器 法国SEB并购国内压力锅老大苏泊尔: 苏泊尔品牌销售额占压力锅市场40%。2005年全国炊具行业销售额50亿元, 2006年上半年苏泊尔主营业务收入达57亿。苏泊尔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等称号,评估品牌价值16248亿元。 2006年8月,法国SEB(世界小家电的头号品牌)以24亿欧元,购得苏泊尔5274-61%的股权(苏泊尔及相关公司以18元/股卖给SEB共25亿股1438%股权;以同等价格向SEB增发4000万A股、要约收购苏泊尔4860-6645万股),控股苏泊尔。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烹饪炊具分会的8家副理事单位中的6家,如爱仕达、沈阳双喜等,2006年8月发布声明,反对苏泊尔并购案。他们指出:苏泊尔在炊具行业销售额已过20%,根据《外国投资者并购中国境内企业规定》:并购方在中国市场营业额超过15亿的和市场占有率达20%的,并购导致一方市场占有率达到25%或者一年内连续并购10家企业的,都必须向商务部和工商总局报告。苏泊尔的并购触及四条“红线”中的三条;一旦这种垄断式的并购成为事实,行业良性竞争格局将变为以价格战、广告战等先导的恶性竞争,国内许多企业破产倒闭,将造成大量员工失业。仅在广东彩塘镇一地,炊具五金小企业就有上千家之多。商务部对此案进行了反垄断调查后,于2007年4正式下文批准。 SEB与上海电熨斗总厂合资的教训: 上海电熨斗总厂的“红心牌”电熨斗曾占有474%的国内市场份额,1993年品牌评估价值达13亿元。 1996年4月,SEB与该厂共出资1650万元(SEB出资60%)组建上海赛博电器有限公司。公司董事会5人,法方占3个名额。法方利用控股权,把红心变成加工车间,高进低出,转移利润;利用中方多年积累的销售队伍和人脉资源,使SEB的特福、好运达品牌低成本打入内地数百个商场,并实行专柜分割,贬低红心品牌,把外方品牌定在高端。由于推广力度存在明显歧视,使“红心”的市场占有率锐减到20%。中方董事多次要求引进或开发新产品或被法方拒绝,处处掣肘,董事会议冲突不断,合资公司三年累计亏损3千万,财务报表年年获通过。最后中方被迫撤出。1999年,法方全面接手并将合资公司改为独资公司,留给中方一屁股烂账。 中方总经理(前上海电熨斗总厂副厂长)告诫那些正与外资谈合作的国内企业:不可轻易让外资控股。 双喜炊具销售总经理马德桃:并购之初,外方先充分掌控被并购品牌的渠道等优势资源,嫁接自己品牌,之后就雪藏国内品牌,利用国际品牌的溢价能力,通过品牌错位,实现从高端市场到低端市场的上下通吃。通过垄断并购、品牌绞杀,外资用钱把国内企业固化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打工者角色上。 南孚电池: 南孚的前身是福建南平电池厂,最初注册资本不到200万元,生产过糊式电池。1990年代中期,电池需求猛增,公司迅速发展。21世纪初,总销量超过7亿只,产值76亿元,利润2亿元以上,在全国有300多个销售点,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五大碱性电池生产商。 1988年,南平电池厂以28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40%股权)与福建兴业银行(投90万元,15%)、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公司福建分公司(基地福建,20%)、香港华润集团百孚有限公司(基地福建的子公司,25%),合资组建南孚电池有限公司。1998年,根据《商业银行法》,兴业银行退出,将其所持15%股份卖给南孚全体职工出资组建的大丰电器。 1999年9月,南平市政府要搞“产权改革”、“靓女先嫁”,与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挂钩。该公司下属鼎晖公司联合荷兰国家投行投100多万美元,摩根士丹利投400万美元、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1000万美元,与中方各股东在香港组建“中国电池”,四家外资股东共占49%股份,中方股东将南孚69%股份作为出资,占中国电池51%股份。“中国电池”遂对南孚绝对控股。 1999年,华润百孚炒金巨亏,将其持有的“中国电池”的825%股份出让,并将另外20%股份转让给基地总公司的另一子公司。2001年,该子公司将此20%股份以7800万转让给富邦控股,富邦控股又以1500万美元转让给摩根士丹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