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数据研究机构的官网
可以去大数据公司的网站上看报告,或者去统计局看相关数据。如果要涉及到具体的品牌市场份额,就需要去相对应的数据网站上去看报告或者Blog。比如Sandalwood、IDC或者GFK这种数据公司,经常会在官网上发布一些相关行业的数据和分析报道。
2-白名单媒体
如果主要主要对行业头部品牌的市场销售数据感兴趣,还可以从白名单媒体网站上搜索行业相关的关键,比如财联社报道:据Sandalwood电商监测数据显示,“618”期间,从天猫、京东、抖音及快手平台加总的销售额来看,化妆品板块实现了个位数增长。
3-国家统计局网站
在百度搜索国家统计局网站,会定期公布相关大行业的数据,分为月度、季度年度等,数据权威且丰富,如下图:
国家统计局数据查询分类
中国美妆行业景气度高
受益于美妆人群扩容及消费升级等,我国美妆行业高景气度积极向好。2012-2019年,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逐年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化妆品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接近3千亿元,同比增长126%,高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速8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8月中国化妆品零售额为284亿元,同比增长19%。累计方面,2020年1-8月中国化妆品零售额累计达到199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
注:2013年零售额增速为2125%。
国产品牌受美妆人群关注度最高
近年来,我国本土新锐彩妆品牌逐渐崛起,完美日记、花西子、半亩花田等国产彩妆品牌受到众多消费者喜爱。2020年3月,美妆人群关注度TOP100品牌中,国产品牌关注度最高,达到37%。
此外,美妆人群品牌关注度排名前三的品牌均为国产品牌,其中完美日记受美妆人群关注度最高,占比达到163%。
注:关注度指在统计周期内,关注某品牌的用户数占关注该品类所有品牌用户数的比例。
移动APP成美妆购买重要途径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APP已经成为了我国众多美妆人群购买美妆的重要途径,覆盖了社群电商、导购分享、跨境电商等,代表性APP有微店、得物(毒)和识货等。2020年3月,微店成为了我国美妆人群购买美妆最为活跃的移动APP,活跃渗透率TGI达到258。
注:已经筛选活跃渗透率大于1%的APP;活跃渗透率=美妆人群在某APP上的渗透率/整体移动网民在改APP上的渗透率100。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美妆新零售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国外企业市占率较高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珀莱雅(603605)、上海家化(600315)、丸美股份(603983)、水羊股份(300740)、贝泰妮(300740)、青岛金王(002094)、华熙生物(688363)等
本文核心数据:护肤品市场规模;品牌竞争格局;企业竞争格局;护肤品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概述
护肤品是指滋润、营养、保护或美化皮肤的化妆用品,护肤强调的是清除皮肤上的油污,避免油污沉积导致皮脂堵塞,促进皮肤老化脱落;抑制外界环境和人体内在环境对皮肤不良影响的扩展;保持皮肤的自然状态一一清洁、滑爽、柔软。
护肤品按不同部位的护理可分为面部护理、眼部护理、唇部护理,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2022年市场规模突破3358亿元
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国人对外在形象要求与认知的提高以及核心消费人群结构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驱动下,国内护肤品行业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国内护肤品市场需求迅速增长,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不断提升,2022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3582亿元,同比增长815%。
——中国护肤品企业竞争格局:欧莱雅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中国护肤品行业企业竞争激烈,不仅有本土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有来自国际大企业的竞争,
2021年欧莱雅集团占我国护肤品行业的市场份额最大,占比为15%,其次为雅诗兰黛,占比为78%,宝洁集团占比为54%,位居第三。
注:截至2023年1月,Euromonitor未公布2022年数据。
——中国护肤品品牌竞争格局:兰蔻市占率最高
2021年,中国护肤品市场品牌市占率最高的是兰蔻,市占率为51%,排名第二的是雅诗兰黛,市占率为48%。排名前十的品牌中有国产品牌百雀羚、薇诺娜与珀莱雅,市占率分别为38%、17%与17%。
注:截至2023年1月,Euromonitor未公布2022年数据。
——中国护肤品发展趋势:未来发展趋势良好
随着国内居民收入和购买能力持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护肤品消费力提高,且2020年中国经济率先从疫情中恢复,成为全球唯一经济增速为正的国家。根据Euromonitor披露的数据以及中国护肤品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到2028年中国护肤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243亿元,2023-2028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为77%。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护肤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中国化妆品类零售总额接近3000亿元
在国内经济面临着较大增长压力的情况下,近年来我国化妆品市场仍然可以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类零售额为2992亿元,同比增长126%,高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速8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化妆品产量增长明显
2013-2016年,中国化妆品产量整体处于稳定状态,每年产量维持90万吨左右。2017-2019年,中国化妆品产量增速明显,2019年产量达124万吨,同比增长6%。我国的化妆品市场一直是一个供大于求的状况,每年过剩的化妆品要通过出口来消化掉;近几年我国化妆品行业产销率均在75%-85%之间,并在一定程度上有上涨的趋势。
护肤类化妆品细分市场规模最大
根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高达47772亿元,同比增长1384%;2010-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82%。2019年,护肤品、护发和彩妆是化妆品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三者占据中国化妆品市场份额约75%,其中护肤品市场约为244415亿元,占比高达5116%。从增长速度来看,彩妆则成为增长最快的化妆品,2014-2019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95%,远远高于整体行业增速。
中国化妆品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
2019年,我国化妆品市场CR3为238%,CR5为304%,CR10为417%。2019年,市场集中度的三项指标与前三年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我国化妆品行业CR10超过了40%的水平,CR5超过30%,说明我国化妆品市场己经由竞争型转变为寡占型。2019年我国化妆品行业企业市占率排前三的分别是欧莱雅、宝洁和雅诗兰黛,其中欧莱雅市占率为102%,宝洁市占率略低于94%,排名第三的雅诗兰黛与欧莱雅及宝洁的市占率相差较大,低于5%。
2019年我国化妆品市场份额前五的公司均为外资品牌,可见目前外资品牌主导中国化妆品市场。但近年来,由于90后消费迅速崛起,不少内资品牌及时响应年轻一代的需求,积极从品牌、成份、营销、设计等方面迎合年轻人的口味,而年轻人对于国货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根据Euromonitor 的数据显示,尽管内资企业起步发展晚,但近年来前10家中国本土化妆品公司市占率已经从2015 年的119%提升到2019年的135%,可见内资品牌在把握住机遇的情况下仍有有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行业前景分析
2019年,全球人均化妆品消费最高的是中国香港地区,达到475美元;日本紧随其后,人均消费309美元;美国作为全球化妆品消费第一大国,人均化妆品消费却不是最高的,2019年人均消费282美元。反观中国,2019年人均消费仅有50美元,与中国香港、日本、挪威和美国的差距较大。考虑到我国居民(尤其是女性居民)对自身外形重视程度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均化妆品消费水平将得到提高,行业市场规模也将持续扩大。
此外,目前化妆品市场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新的消费族群90后已经成为化妆品消费主导者。这类消费者有思想,有个性,有品位,有旺盛的消费力。相对来讲,90后随着消费实力的逐步提高,将带动行业市场进一步增长。
——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最新全球化妆品市场调查报告
一、化妆品行业整体趋势
全球化妆品行业的零售额达253亿美元,而且持续5年强劲而稳定的增长趋势,尤其从1997-2000年,以每年117%的增长率递增。另一方面,据分析家预测,虽然化妆品行业近几年来销售业绩节节上升,但就整个行业来讲缺乏革新的观念,因此无论是生产者还是销售者都面临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品位的危机。
虽然近5年来化妆品行业不断涌现新品,但大多数只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加入护肤的成分而不是在配方上有所突破,因此,在全球化妆品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生产商和销售商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各式各样女性美容时尚杂志及广告也成为推动化妆品行业革新的一个重要因妆品牌争先恐后推出其新品牌,其中脸部化妆品表现最为出众,占全球销售市场35%的份额,比较著名的品牌有露华浓的Skin
lights和Shin-brightening系列,LVMH旗下的纪梵希也准备推出两到三款星级产品以巩固其在行业中的地位。
口红又是整个脸部化妆品中占有率最大的一部分,达30%,市场投资力度的加大以及各品牌相继推出的各式口红是市场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提升销售业绩,许多生产商还选定了中老年消费群,推出抗衰老口红,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反响。使用及携带方便是另一个重要的市场因素,许多二合一及三合一的化妆品是近5年来市场的热卖品,表现出众的有妮维雅含维他命E及芦荟的三合一彩妆品。一些外形小巧的化妆品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口味,成为化妆品市场的又一类畅销品。如2000年和2001年,化妆品厂商们把目标集中在20岁以下和20-25岁的年轻顾客,如Arcancil、Debby、Bourjois等。
2001年是化妆品市场的丰收年,一些加入了植物萃取精华及清爽配方的化妆品无论在大众还是高档品牌市场都大受欢迎。同一产品在不同的地方购买,价格也会有所不同,在美国药店出售的价格为4072美元的化妆品在百货公司可能只需要2905美元,因此人们更愿意去百货公司购买化妆品。
分析家们同时还指出另外一个影响化妆品市场的因素:广告宣传中的产品意识不够强。随意翻开一本化妆品杂志,除去产品名称及广告宣传标语,都是千篇一律的美女,再加之现在的化妆品所含原料成分均是大同小异。因此消费者很难从中找出产品差异,选出适合自己的产品。
谈到产品原料,全球香精香料的供应已从原来的50%缩减到20%,因为不含香精成分的化妆品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一些生产能力薄弱的小化妆品生产企业也在这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了。
排名前5位化妆品牌美国(2001)
排名次序 品牌 市场占有率%
1 倩碧(雅诗兰黛) 103
2 美宝莲(欧莱雅) 99
3 Cover girl(宝洁) 94
4 露华浓 89
5 兰蔻(欧莱雅) 71
排名前5位化妆品牌西欧(2001)
排名次序 品牌 市场占有率%
1 Gemey/美宝莲(欧莱雅) 128
2 L'oreal Perfection 104
3 Max Factor(宝洁) 52
4 Lancome(欧莱雅) 52
5 Margaret Astor(Coty) 47
2001年是化妆品市场的丰收年,一些加入了植物萃取精华及清爽配方的化妆品无论在大众还是高档品牌市场都大受欢迎。同一产品在不同的地方购买,价格也会有所不同,在美国药店出售的价格为4072美元的化妆品在百货公司可能只需要2905美元,因此人们更愿意去百货公司购买化妆品。
分析家们同时还指出另外一个影响化妆品市场的因素:广告宣传中的产品意识不够强。随意翻开一本化妆品杂志,除去产品名称及广告宣传标语,都是千篇一律的美女,再加之现在的化妆品所含原料成分均是大同小异。因此消费者很难从中找出产品差异,选出适合自己的产品。
谈到产品原料,全球香精香料的供应已从原来的50%缩减到20%,因为不含香精成分的化妆品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一些生产能力薄弱的小化妆品生产企业也在这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了。
化妆品市场的种种不利因素促使商家们努力创新、突破,以自己的优势和独一无二的配方巩固其原有地位并吸引更多的顾客。
二、错综复杂的美国化妆品市场
2001年对美国彩妆市场而言可谓是危机四伏,除唇部及眼部彩妆品的销售额上升了37%,(其中口红上升68%,眼部产品上升1%),其余彩妆品皆呈下滑状态,指甲用产品表现平平,截止去年12月30日,脸部彩妆品已连续52周下滑,跌幅达33%。
据Information Resources调查公司资料显示,美宝莲仍保持了其眼部彩妆品全美销量第一的位置,其中Expert
Eyes是其最畅销产品,市场占有率达86%,但就眼部彩妆品整体而言,美宝莲仍有12%的跌幅。这与宝洁公司Cover
girl的情形非常相似,虽然其脸部彩妆品整体下滑34%,但它仍是该领域内销售业绩突出的品牌,市场份额达82%。
由于美国经济疲软的影响,许多彩妆品消费者开始转向在价格较为低廉的大众市场购买,虽然目前仍没有准确的数据,但这种迹象越来越明显,大众市场的彩妆品销售商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然而,并非所有的大众市场销售商都受益平均,ICN(International
Cosmetic News)杂志对目前美国市场最畅销的四种产品作了一次价格调查,分别在Rite
Aid药房和Wal-Mart百货公司,调查结果显示,Wal-Mart百货公司仍是购买这几类彩妆品的上佳选择。
另外,目前有许多彩妆品的大众市场价格与百货公司价格已相差无几,倩碧表现尤为明显。但百货公司的专柜会为消费者提供美容咨询、皮肤测试以及不定期赠送产品小样,这些都是大众产品市场无法比拟的,因此,百货公司的化妆品专柜仍是美国人的首选。针对这一现象,大众市场化妆品商家们绞尽脑汁开拓新路,他们陆续推出一些低价位的新品来吸引顾客,并把某些做得较好的品牌改为连锁经营的形式,如Duane
Reade就在纽约设立了200个药店连锁。然而,宝洁公司彩妆部副总监Marc
Pritchard指出,销售商们不能忽视大品牌的市场效应,8年前畅销的6大品牌依然是今天市场的主角,这说明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对知名品牌的认可以及这些生产企业持续多年来的努力。同时,这些较大的知名品牌也占据了相当大份额的市场,对整个化妆品市场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前段时间原可口可乐公司行政总裁杰克入主露华浓,虽然很多行业人士对这一举动表示不太乐观,但他们仍希望杰克能扭转露华浓的劣势,因为这也同样意味着扭转整个化妆品业的劣势。彩妆品与香水的比例已从原有的5:5到如今的4:1,可见化妆品在整个行业中占据的重要位置。
美国2001年5大口红品牌
品牌 市场占有率%
1、露华浓 222
2、欧莱雅 137
3、Cover girl 126
4、美宝莲 123
5、Bonne Bell 107
美国2001年5大眼部彩妆品
品牌 市场占有率%
1、美宝莲 344
2、欧莱雅 176
3、Cover girl 174
4、露华浓 100
5、Almay 81
美国2001年5大脸部彩妆品
品牌 市场占有率%
1、Cover girl 264
2、露华浓 176
3、美宝莲 130
4、欧莱 113
5、Neutrogena 75
美国2001年5大护甲产品彩妆品
品牌 市场占有率%
1、Del Labs 264
2、露华浓 176
3、美宝莲 130
4、欧莱 113
5、AM Cosmetics 75
一方面,由于美国零售集团Kmart的破产,2100家销售店关门,这对消费者及销售商都是一次重创。另一方面,许多产品在技术革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销售业绩也节节上升,以Max Factor的Lipfinity和Cover girl的outlast口红为例,截止去年12月30日,已连续52周保持销量上升,超过5200万美元。
Pritchard还指出,在产品配方革新的同时,公司同时还推出了“先试用再购买”的活动,以及通过网上互动美容教育来让顾客买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露华浓公司就曾对300多名顾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找出她们喜欢的货品摆放方式及产品介绍方式,不断进行改良来满足顾客需要。现在有许多化妆品企业放手让销售商自己去设计产品的配套设施,虽然节约了不少成本,也为销售商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缺点是千篇一律的设计会减少产品本身的市场冲击力。因此,在林林总总的化妆品牌中,如何让顾客第一眼就被产品吸引,并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产品的色彩、功效,轻松地选择到称心如意的产品已成为化妆品企业及销售商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创立化妆品行业的个性化品牌一个化妆品牌要想成功,就得为顾客提供不一样的独特感觉,它包括从产品销售的模式、外包装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类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只有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革新与创造才能在众多的化妆品牌中独树一帜。而倩碧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在保持自己原有优势的前提下,不断地出新招,显示独特的个性,因此,无论从广告、商场的专柜,还是其它销售场所,倩碧总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很多化妆品生产企业在推陈出新的同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即赋予产品与众不同的生命力。只有拥有个性的化妆品牌才能借助包装与广告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纪梵希英国市场总监David说,以口红为例,这是彩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年也有不少新的品牌出现在市场,然而真正畅销的也就那么一两个品牌,很简单的道理,那些千篇一律没有个性的品牌被逐渐淘汰了。
如今的消费者对化妆品的喜爱在不停的变化,她们关心的是每天有什么新品问世?新产品能带给她们什么样的惊喜?以纪梵希为例,公司每季都会推出一两款彩妆必备品,以满足爱美人士的需求,同时也让消费者期待着下一季的新品上市,让顾客心里永远都记着这个品牌。另外,随着新品的问世附上介绍正确化妆及选择色彩的小宣传册,也能吸引住不少爱新奇的顾客,尤其是年轻消费者。露华浓的Skin
lights系列也依靠这一点取得了非凡的销售业绩。
另外,产品的外观设计与包装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因为人们在选择色彩与质地的同时也会考虑到产品的包装问题,这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水平,只要赏心悦目,让消费者觉得好看就行。比较成功的范例有克利斯汀•迪奥的Addict口红。
顾客在挑选化妆品时通常会货比三家,花较长的时间来决定最后要买的产品,为了吸引住更多的顾客,纪梵希于今年3月推出了一项“顾客意见反馈”的活动,销售商记录下顾客所期望拥有的化妆品及对现有品牌的一些建议,然后将这些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商家,参予此活动的消费者也能获取一定的赠品。纪梵希产品经理Sambrook称,这次活动意在通过消费者调查来获取最真实的反馈信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满足消费者需求。
四、五彩缤纷的化妆笔王国
在若大的化妆品王国中,除了排名第一的口红外,各式各样的化妆笔紧跟其后,市场占有率达整个彩妆品牌的25%,而且顾客对之的需求量还在逐年上升,尤其是那些外观精美、小巧、便于携带的化妆笔更是供不应求,消费者对化妆笔的喜爱也给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全球排名前5位的化妆笔生产企业Weckerle在去年共出产了5800万支化妆笔,主要供应大众美容品市场。Weckerle全球销售总监Jean-Marie称,Wecderle在全球的生产企业主要位于巴西、美国、瑞典及德国,每6周就会推出一款新品,这种高速发展的策略使企业在化妆品生产王国从1992年以来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德国化妆品生产企业Scdwan
Stabilo的总经理Philippe称,该企业每年要花总投资的10%在化妆笔的研制及发展上,尤其是唇部化妆笔,因为用于眼部的化妆笔主要靠色彩来取胜,配方方面不会有太多改进,而唇部化妆笔就大不一样了,怎样的化妆笔才能让唇部更显饱满、丰润,怎样在与唇刷、唇彩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怎样让双唇更显柔软更滋润,都是化妆笔生产企业目前考虑的问题,许多生产商甚至在配方中加入了护肤成分以达到更精美的境界。
虽然木制化妆笔仍是目前化妆品市场的主力军,占整个化妆笔市场份额的60%,但自从1985年雅芳首先推出了机制化妆笔以后,受到生产厂商及消费者的欢迎,尤其在欧洲非常畅销。德国专业生产木制化妆笔的企业Faber
Castell近年来也开始大量生产机制化妆笔,目前占其整个生产量的12%。尽管机制化妆笔越来越走红,但部分专家也担心这种化妆笔不如木制的卫生。
从配方、色泽到质地,化妆笔生产企业正面临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希望不断增长的化妆笔能为我们的生活画上美丽的一笔。
以上所有数据及图表由Ewromonitor、Information Resources、ICN联合提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