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部彩妆市场规模
唇部彩妆市场规模,在“颜值经济”、“看脸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对化妆品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彩妆作为能够快速提升外表的工具也迅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彩妆产品创新层出不穷。
唇部彩妆市场规模11、中国彩妆市场规模增速领跑化妆品细分行业
彩妆产品主要指用于脸部、眼部、唇部的美容化妆品,其主要作用是利用色彩变化,赋予皮肤色彩,修整肤色或加强眼、鼻部位的阴影,以增加立体感,从而使之更具魅力。同时,也可用于遮盖雀斑、伤痕、痣之类的皮肤缺陷。
相较于护肤品市场规模,我国彩妆市场规模还很低,2019年仅为552亿元,远远低于护肤品市场规模,护肤品市场规模已经增长至2444亿元,是彩妆行业市场规模的443倍。
虽然我国彩妆行业市场规模还很低,但是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欧美及日韩大牌化妆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下,国内消费者的彩妆消费理念逐步增强,国内彩妆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19年全国彩妆市场规模领跑化妆品行业,达38%,高于护肤品市场规模增速。
虽然彩妆市场规模增速领跑化妆品各细分行业,但是其市场规模基数较低,在化妆品消费中的占比仍然较低,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19年我国彩妆消费在化妆品消费占比约为115%,远低于日韩的186%,美国的194%。
但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彩妆行业赛道可开发空间还很大,未来随着消费者对彩妆的消费观念达到对护肤品的同等高度以及对变美追求的提升,我国彩妆消费将蓬勃发展。
虽然目前我国彩妆消费占比还远落后于日韩美等国家,但是随着大众对于彩妆产品的熟悉,中国年轻群体的彩妆消费意愿和能力逐渐增强,我国彩妆行业渗透率不断提高。2015年彩妆渗透率仅3158%,到2019年,彩妆品类渗透率已经达到4882%,近5成,平均每2位女性中就有1人使用彩妆。
2、本土彩妆品牌打破国际品牌垄断地位
从品牌占有率来看,2019年彩妆品牌TOP 10分别为:美宝莲(MaybeIline)、迪奥(Dior)、兰蔻(Lancome)、欧莱雅(L‘oreal)、卡姿兰(Carslan)、韩束(KANS)、阿玛尼(Armani)、雅诗兰黛(Estee Lauder)、资生堂(Shiseido)、圣罗兰(YSL)。
国产品牌卡姿兰、韩束跻身中国彩妆品牌市场占有率前十,并且排名位置逐渐靠前。卡姿兰在2015年居彩妆品牌市场占有率第六位,2019年跻身前五,而韩束也从2015年的第九位攀升至2019年的第六位,尽管在彩妆领域国际品牌优势地位明显,但本土品牌正在崛起,逐渐打破国际品牌的垄断地位,消费者面临更多选择。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和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彩妆市场之一。未来,在即时性美容需求的推动下,以及对个性展现的追求,我国彩妆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唇部彩妆市场规模21、全球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已突破5000亿美元
2010-2015年,全球经济放缓导致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速明显走低,2015年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原因是欧元区需求不振及南美经济出现严重下滑。2016年以后,全球化妆品市场迎来触底反弹,扭转了此前的发展颓势。根据Euromonitor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达4880亿美元。
2019年,全球中产阶级和高收入阶层的崛起,以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寻找满足他们多样化愿望和对美的无限追求的产品,因此前瞻推测,2019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市场规模达5148亿美元。
2、全球彩妆行业市场规模已突破700亿美元
随着智能手机和各类社交、即时聊天工具的普及,自拍等消费者形象展示的'频次增加,颜值的重要性被提升到新高度;彩妆对快速提升外在形象方面的功能性被强化。2019年,全球彩妆市场规模已经达到727亿美元,约占到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的14%。
3、脸部彩妆占据大头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脸部彩妆细分产品逐渐增多,高光、修容、鼻影、腮红等,脸部彩妆占据全球彩妆最大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40%左右;其次是受益于“口红效益”,唇部彩妆占据着29%的市场份额;眼部彩妆比重约为24%。
4、欧莱雅与雅诗兰黛为彩妆两大巨头
欧莱雅集团与雅诗兰黛集团是全球彩妆市场的两大巨头,欧莱雅集团旗下品牌包括圣罗兰、阿玛尼、巴黎欧莱雅、美宝莲等;雅诗兰黛集团旗下品牌包括海蓝之谜、雅诗兰黛、芭比布朗等。
前瞻根据欧莱雅集团和雅诗兰黛集团公布的美妆业务营收情况以及全球彩妆市场规模测算出两者彩妆市场份额,2019年欧莱雅集团占据着913%的全球彩妆市场份额,雅诗兰黛集团则占据着861%的市场份额。
5、彩妆产品创新层出不穷
在彩妆界,有优秀的研发才能生产出质量过硬、功效够好、让消费者放心的产品。其次,消费者需求变化快,想要引领行业应当及时捕捉到市场的前沿以及迎合消费趋势打造热点产品。
近年来,各大彩妆产品在研发创新上层出不穷,如迪奥打破粉底液的特定使用方式,推出喷雾粉底;魅可打破传统眼线液笔头的设置,推出了滚轮眼线液;兰蔻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要求,推出定制粉底液等。
此外,各大品牌也关注到消费者在选择彩妆产品上更加追求养肤功效,因此近年来大多数国际知名品牌均推出具有保湿、修复等养肤功效的粉底,代表性产品有芭比波朗虫草粉底液、海蓝之谜的銮光焕变粉底液、ysl逆龄粉底液、香缇卡未来肌肤粉底霜、Covermark养肤粉底液等。
从短期看,全球疫情的爆发让彩妆市场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是从长期来看,颜值经济趋势明显,彩妆作为能够快速提升颜值的消费品将会更加凸显其价值,全球彩妆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
█ 新冠疫情让雅诗兰黛集团的火爆势头步入时乖命蹇的关口。同时,继承人兼董事会成员 Ronald Lauder 近来陷入的种族歧视丑闻,更是给品牌形象 “雪上加霜”。 雅诗兰黛将扭转这一切的希望寄托在了集团任命的首位女性执行总裁身上。
店铺关闭和 旅游 零售业下降使雅诗兰黛集团多年持续增长的销售额遭遇 “滑铁卢”。截至 3 月 31 日,该集团季度销售额下降 11%,至 335 亿美元,利润下降 14%。竞争对手欧莱雅的同期表现则更好,销售额仅下降 48%。
这家美国集团还面临着 5000 多名雇员,以写公开信的方式希望解雇其继承人兼董事会成员 Ronald Lauder 的要求。背后的原因是 Ronald Lauder 一直在为特朗普竞选活动捐款,被视为与 Black Lives Matter 倡议的多样性背道而驰。
今年 7 月初,Jane Hertzmark Hudis 被提升为集团的首位女性执行总裁。她专注于改革雅诗兰黛的使命,正式将这个 74 年 历史 的集团引入数字时代。她在当前的挑战中看到了机遇,并表示她的最终目标是将集团打造成 “数字化的美容巨头”。为此, 她正在制定一项战略,在扩大公司的在线营销和服务的同时,重新调整产品蓝图,以更好地吸引当今的消费者。
近年来,以雅诗兰黛为代表的大型美妆集团已在尽力追赶那些更灵活的自主品牌,新冠疫情和门店关闭是否会促进更快的变革亟待证实。
分析师看好雅诗兰黛的前景。在机构证券公司 Piper Sandler 最近的一份报告中,高级研究分析师 Erinn Murphy 指出:该公司的数字和护肤品市场份额可能会保持高位。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女性一直喜欢购买美容产品,在这 16 周内也不会改变,” Murphy 在位于纽约市的公寓里接受电话采访时说道,“改变的是你如何满足她们的需求,超越她们的期望。”
自 1946 年雅诗兰黛创立以来,消费者购买美容产品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混合搭配不同价格、品牌的产品,并在社交媒体上展示。Hudis 说:“人们购买这些品牌并不是因为一个品牌的名字,而是因为它们的明星产品。” 她进一步指出,集团下的明星产品包括雅诗兰黛的高级夜间修复产品、海蓝之谜的面霜、悦木之源的灵芝水和 Bumble and Bumble 的隐形润养发油 —— 它们能够吸引新客户,重复购买率高达 50% - 60%。
明星产品也是公司收购战略的核心。去年收购韩国药妆品牌 DrJart+ 时,其广受欢迎的 Cicapair 修复新生系列产品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卖点。 雅诗兰黛集团还希望确保任何新的收购都有精明、有创造力的创始人,并显示出全球扩张的潜力,意味着他们的产品将在国际范围内吸引女性。 Hudis 表示,亚洲护肤品牌仍然是收购的主要目标。
像 Dr Jart 的 Cicapair 修复新生系列和雅诗兰黛的高级夜间修复霜这样的明星产品,是 Hudis 战略计划中的
过去十年来,由于市场数字化和 Ulta 这类连锁中间商的兴起,奢侈品和大众美容产品之间的距离已经缩小,这使得企业必须以各种价格和接触点来满足消费者。尽管 Hudis 和她的同事们承认,品牌的声望已经和价格的亲民程度有所联系,但他们仍然有一些指导方针,将雅诗兰黛的产品和那些放在止痛药和卫生棉旁的开价美妆品牌区分开。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产品必须通过有声望的渠道销售,而且必须以高品质的体验培养客户。” Hudis 提到,DrJart+ 的产品虽然价格区间大,但坚守这一原则:比起药店货架,它选择了能够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体验的丝芙兰。
多元化仍然是价格点、品牌战略和产品类别的首要目标。这是当今跨国集团无法忽视的一个转变。她说:“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单一化经营企业。 ”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该公司期望一半以上的业务由在线销售驱动。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有望推动全球 66% 的高端美容产品的增长。因此,雅诗兰黛还计划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
数据和个性化是公司整体战略的核心,给公司带来了很多启示,包括美国女性和中国女性常用产品数量的差异,以及哪个产品在世界各地最能引起共鸣。Hudis 举例说,参考消费者调查结果,雅诗兰黛的 DW 持妆粉底液将其持久度作为在美国市场的宣传点;而在日本,该产品的营销重点则迎合该国消费者的偏好:能经受近距离观察考验的无暇感。
新冠疫情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挫折点,导致了店铺关闭和消费者支出减少。
在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最近的一份报告预测,美容行业今年将下降 30% 至 35%。但美容企业的高管们正指望该产业像 2008 年经济危机时一样,再次证明其韧性。麦肯锡的数据显示,在中国,2 月份疫情达到顶峰时,美容产业销售额同比下降 70%,但随后一个月迅速反弹,仅下降 20%。为了在美国和欧洲获得类似的结果,美容公司必须转变营销和产品策略,更好地服务于疫情带来的全新生活方式。
雅诗兰黛越来越重视护肤品类,因为它是目前美容领域增长最快的品类。“人们关心自己时间越来越多,” Hudis 解释道。在这段时间里,来自雅诗兰黛、海蓝之谜和悦木之源的护肤品销售表现也确实强劲。
但 Hudis 并没准备忽视化妆品。相反, 她认为,化妆品行业的低迷(本财年第三季度,化妆品销售额下降了 22%)是一种呼吁,要求该行业更加创新。 Hudis 表示,该公司现在专注于对戴口罩的人来说越来越重要的底妆、眼妆和持久度高的化妆品,“总有生意做,你只要去寻找就行。”
麦肯锡的研究发现,许多美容行业参与者在疫情期间的在线收入增长了 20% 至 30%。为了跟上潮流,雅诗兰黛迅速转变了面向消费者的营销方式和服务方式。Hudis 说:“以线上为主的销售方式已经逐渐成熟,一旦我们所有的商店都关门了,这是全球消费者唯一可以购买我们产品的地方。”。
Bobbi Brown 致力于 Hudis 所称的 “永远在线的艺术技巧”,在其网站和社交媒体上提供化妆课程。雅诗兰黛集团旗下各品牌店内的美容顾问也转向社交销售,继续在家推销产品。例如,海蓝之谜品牌在中国的员工可以给所有最忠诚的消费者打电话和发邮件,询问他们是否想在家里补充产品。雅诗兰黛同名品牌的美容顾问也化身 influencers,依靠 Instagram Live 和一对一视频聊天来完成店内指导。
“我们将网站看作是媒体渠道,妥善经营它们即是对品牌未来的投资,” Hudis 解释说,“品牌的线上渠道意味着什么、能够提供哪些数字化产品或服务,仍有待 探索 。”
雅诗兰黛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主要分析要点有:
1)雅诗兰黛行业生命周期。通过对雅诗兰黛行业的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研判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2)雅诗兰黛行业市场供需平衡。通过对雅诗兰黛行业的供给状况、需求状况以及进出口状况研判行业的供需平衡状况,以期掌握行业市场饱和程度;
3)雅诗兰黛行业竞争格局。通过对雅诗兰黛行业的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的分析,掌握决定行业利润水平的五种力量;
4)雅诗兰黛行业经济运行。主要为数据分析,包括雅诗兰黛行业的竞争企业个数、从业人数、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出口值、产成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负债、行业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
5)雅诗兰黛行业市场竞争主体企业。包括企业的产品、业务状况(BCG)、财务状况、竞争策略、市场份额、竞争力(swot分析)分析等。
6)投融资及并购分析。包括投融资项目分析、并购分析、投资区域、投资回报、投资结构等。
7)雅诗兰黛行业市场营销。包括营销理念、营销模式、营销策略、渠道结构、产品策略等。
雅诗兰黛行业现状分析报告是通过对雅诗兰黛行业目前的发展特点、所处的发展阶段、供需平衡、竞争格局、经济运行、主要竞争企业、投融资状况等进行分析,旨在掌握雅诗兰黛行业目前所处态势,并为研判雅诗兰黛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信息支持。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化妆品行业前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化妆品行业前景分析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美妆行业有什么发展趋势?
中国美妆行业景气度高
受益于美妆人群扩容及消费升级等,我国美妆行业高景气度积极向好。2012-2019年,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逐年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化妆品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接近3千亿元,同比增长126%,高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速8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8月中国化妆品零售额为284亿元,同比增长19%。累计方面,2020年1-8月中国化妆品零售额累计达到199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
注:2013年零售额增速为2125%。
国产品牌受美妆人群关注度最高
近年来,我国本土新锐彩妆品牌逐渐崛起,完美日记、花西子、半亩花田等国产彩妆品牌受到众多消费者喜爱。2020年3月,美妆人群关注度TOP100品牌中,国产品牌关注度最高,达到37%。
此外,美妆人群品牌关注度排名前三的品牌均为国产品牌,其中完美日记受美妆人群关注度最高,占比达到163%。
注:关注度指在统计周期内,关注某品牌的用户数占关注该品类所有品牌用户数的比例。
移动APP成美妆购买重要途径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APP已经成为了我国众多美妆人群购买美妆的重要途径,覆盖了社群电商、导购分享、跨境电商等,代表性APP有微店、得物和识货等。2020年3月,微店成为了我国美妆人群购买美妆最为活跃的移动APP,活跃渗透率TGI达到258。
注:已经筛选活跃渗透率大于1%的APP;活跃渗透率=美妆人群在某APP上的渗透率/整体移动网民在改APP上的渗透率100。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美妆新零售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化妆品行业现在前景如何
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欧美及日韩大牌化妆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下,国内消费者的化妆品消费理念逐步增强,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2011-2020年我国化妆品的市场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2011-2019年市场规模增长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我国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3318亿美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732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为922%。2020年的疫情对整体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此环境下化妆品市场规模仍能保持683%的正向增长率,充分体现了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
梯队划分较为明显
我国化妆品市场按价格和目标消费群,可以划分为高端化妆品、高档化妆品、中高端化妆品、大众化妆品和极致性价比五个细分市场。五个细分市场均处于多品牌竞争状态。
高端化妆品市场和高档化妆品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如娇兰、克里斯汀迪奥、香奈儿、娇韵诗、兰蔻、雅诗兰黛等。该类品牌主要定位于较高收入水平的少数消费者,其利用其国际品牌优势在国内大城市的百货商场设立专柜,以树立高端品牌和高端消费的形象。
中高端市场上,外资品牌化妆品和国内经典国货品牌共同竞争,外资品牌保持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国货品牌也逐步向中高端市场发展。而大众化妆品被部分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分占。该类品牌主要针对中低收入的消费群体,一般通过大卖场、超市以及专营店等渠道进行销售,目前在电商中的布局也相对最广。
高端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
国际品牌在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国际品牌注重产品营销、研发投入,产品品质有保障,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国内化妆品企业则以中小企业为主,化妆品安全问题频出,也阻碍了国内品牌的发展。
基于Euromonitor的数据来看,高端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排名前三的品牌为欧莱雅、雅诗兰黛和路易威登,市占率分别为184%、144%和88%。高端市场中,市占率排名前十品牌的国有品牌仅有广州阿道夫和云南贝泰妮,分别排名第七和第九,市占率分别为3%和23%。
宝洁欧莱雅在大众化妆品品牌市场中优势明显
在大众化妆品市场,宝洁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为121%,其次是欧莱雅,占比约为89%。本土品牌百雀羚、珈蓝集团、上海家化、和上海上美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39%、37%、23%和19%。
我国化妆品行业CR10在40%左右波动
2011-2020年,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集中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016年CR3/5/10到达低谷,分别为22%、278%和386%。2020年CR3/5/10分别为256%、322%和429%。
整体来说,目前国内的化妆品市场竞争梯队划分较为明显,高端市场几乎由国际大品牌垄断,我国本土的化妆品品牌只在大众化、平民化市场中才占有一席之地。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化妆品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中国化妆品市场是全球最大新兴市场,我国化妆品总体消费水平已超欧盟、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从业人员紧缺。虽然我国的化妆品行业起步较晚,但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化妆品行业发展的十分迅速,化妆品研发工程师属于朝阳职业,发展前景很广阔,待积累经验后可向化妆品行业其他管理岗位发展。
就业地区:我国化妆品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从事化妆品配方工艺师、化妆品营销、皮肤医学与美容等领域工作,也可以自主创业。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培养目标
该专业主要培养在化妆品原料应用、配方设计、产品制备、功效评价等方面,能从事化妆品的质量控制、产品研发、功效评价、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培养要求
该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化妆品领域的基础理论、工艺原理及工程技术等专业知识,具有相关学科知识和艺术时尚修养,具备化妆品产品配方技术开发为核心能力,兼具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生产管理等能力。
化妆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市场前景、行业发展阶段、产品趋势和增长策略对化妆品行业做个分享。
1、市场前景-二、四季度向好
化妆品市场依旧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虽然行业增速放缓,但长期来看其发展空间依旧广阔。对标日本、韩国2020年人均化妆品消费103、165美元,中国人均化妆品年消费额45美元,显著低于日韩。结合下沉市场美妆意识觉醒和美妆消费习惯养成,以及消费者需求持续升级驱动量价提升的行业发展规律来看,中国美妆市场仍有较大的渗透空间。但随着基数的变大以及流量红利的消减,行业也将不可避免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单就2022年行业增长来看,第一季度伴随全国多地疫情持续,美妆消费进入疲软期,叠加去年高基数,增长较弱。而随着疫情好转,消费信心恢复,以及二、四季度商家大促期来临、消费力释放,行业有望逐渐向好。
2、行业发展阶段-产品的打磨是铁饭碗
行业从渠道为王进入到产品为王的阶段。过去,美妆品牌的增长高度依赖线下渠道,与线上线下渠道切换带来的流量红利。但随着消费者的日益成熟,和市场竞争加剧下流量费用持续走高,企业必要回归本质、注重产品的打磨,我国美妆行业也将逐步进入产品驱动阶段。
3、产品趋势-加码深层次研发是关键
在国内美妆市场竞争加剧,和需求细化、升级的大势之下,品牌加码深层次研发创新提上日程。从过去的“大牌平替”、品类红利、产品外观设计创新中更进一步,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推动配方创新、原料创新、工艺创新等基础层面的创新与产品差异化打造。从产品布局上看,本土美妆企业继续向高端品牌进击。长期以来,高端市场是国际品牌的主战场,本土品牌布局有限,但今年将是国内美妆企业进击高端市场,补充品牌矩阵空缺的重要转折点。2021年,colorkey珂拉琪母公司美尚股份在完成4亿元B轮融资后,其创始人曾表示将进一步布局高端美妆市场,并计划在2022年将其品牌占有率推进市场前三。贝泰妮同样在去年反复谈及高端市场,并计划于今年推出高端抗衰品牌,价格带在1000元左右。上海家化也在去年底推出了护肤品牌“佰草集太极”,为今年冲击高端美妆市场下注。此外,丸美、珀莱雅、林清轩、华熙生物等均发布新品、聚焦高端赛道,与欧美品牌展开竞争。而国产美妆品牌在高端市场集体投入所形成的规模声量、市场教育力度,也有望推动行业的加速成长。
4、增长策略
夯实产品差异化认知
国货崛起、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之下,营销差异化成为品牌突围的关键——避开进入审美疲劳期的传统卖点,深耕Z世代需求,通过对热点的追踪与运用,对研发能力、明星成分的强调,对更加细分的购买场景量体裁衣,重塑消费者心智,并与国际品牌错位竞争。
注重品牌力的提升
社媒营销逐步进入红海市场,流量成本不断提升,ROI1成为更多品牌的投放常态。因而品牌营销手段面临转型,在拥抱新营销方式的同时,也要基于实现品牌差异化的消费者认知的目的,从关注转化率向品宣投放平衡,并培养全链路运营能力,获取品牌力提升带来的长期综合效果。
重塑渠道价值
在注重品牌力的基础之上,美妆企业需要重新审视渠道价值。在线上流量持续分化,线下新锐美妆集合店、医美渠道等异军突起的浪潮中,调动营销资源深耕各类购买场景,在公域渠道将已有的品牌力进行传播放大,在私域渠道中坐实企业口碑和品牌力、建立用户粘性,最终实现销售额的增长。
多品牌、多品类布局
2022年,多品牌、多品类发展仍将是美妆企业的核心课题。近两年来,美妆集团上市进程加快、投资机构扶持新锐品牌,为自有孵化及并购提供了资本,美妆企业多品牌、多品类步伐加快。而随着产品与品牌矩阵的完善,企业在产品开发、渠道议价和营销资源上协同效应也将明显,进而打开中长期发展想象空间。
行业监管趋严下良性发展
化妆品行业的整体监管趋严,在产品安全性和营销宣传的合规性方面不断提高门槛,这在提升了企业产品检测的资金成本,与产品上新的时间成本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益于行业乱象肃清,为企业获得更加友好的发展环境,助力品牌健康成长。
出海开启新增长
国货美妆出海正在提速。花西子、完美日记、稚优泉、毛戈平等,或是依托平台及渠道资源实现品牌输出,或是通过收购当地品牌实现海外市场布局。随着全球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拥有成熟线上运营经验与产品力的国货品牌,有望在海外市场取得突破。
学化妆就业前景好吗?
现在化妆涉及的领域是很广的,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在学化妆或者是给自己化妆,主要现在大众对美的要求以及自身的审美要求都有提高了,所以不论哪个年龄段的人都对化妆或多或少有些了解,同时需要化妆师人才的行业对于化妆师的需求也是比较高的;
加上大家都想着去提升自己的美感,而且学会化妆也相当于自己多了个技能,所以学化妆是可以的。分析如下:
1、在当前“颜值经济”比较盛行的时代,美妆行业必定是受益最大的产业。所以对应美妆行业从业者的发展前景肯定是不错的,女性作为行业内主流的从业者,在新一轮的技术升级后,对于能够掌握新技能和新潮流动向的那一批人。是能够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2、如果是想从事这个行业,建议不要盲目的进入这个行业,首先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再选择相应的课程系统学习,不同行业的化妆师所具备的技能和能力是不一样的。比如影楼化妆师注重的是客情能力以及对于摄影风格把控。剧组化妆师注重的是自己的能力水平和自己的应变能力。
化妆现在的主流课程有影楼新娘、影视剧组、舞台表演等这几类课程,涉及的就业领域也比较多,像广告公司、传媒公司、剧组、影楼、婚纱店等都是可以的
就业的话可以从事专职化妆师、自由化妆师、化妆讲师、或者创业开店这几方面,你可以根据你的个人情况或者是你感兴趣的就业方式进行选择
疫情原因。京东买的雅诗兰黛因为疫情原因好几天没收到的,雅诗·兰黛(ESTēE LAUDER) 全球最大的护肤、化妆品和香水公司之一,与其创始人同名。雅诗兰黛公司创立于1946年,主要面向大众人群消费者。
雅诗兰黛全球将裁员近两千人,中国市场不会受影响。
雅诗兰黛本周四发布2020财年及第四财季报告,并表示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500人至2000人。对于来自于总部的消息,雅诗兰黛中国做出回应,表示中国市场不受裁员计划的影响,同时还会继续加大在华投资。
雅诗兰黛中国表示:“雅诗兰黛集团在中国市场保持强劲增长,中国是雅诗兰黛集团全球最大国际市场,我们对中国市场承诺不变,继续加大投资。”
扩展资料
各化妆品品牌亚太地区表现亮眼:
无论是雅诗兰黛还是欧莱雅,亚太地区的业绩表现都很抢眼。对雅诗兰黛来说,亚太地区销售额增长15%,至42亿美元,这一表现超越了雅诗兰黛的核心业务地区美洲。美洲的销售额下降了20%,至38亿美元。
欧莱雅方面,得益于亚太市场率先从疫情中复苏,今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额仅下滑了39%,为同期下滑比例最少的区域。
新民晚报-雅诗兰黛:全球范围内最多裁员2000人 中国市场不受影响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珀莱雅(603605)、上海家化(600315)、丸美股份(603983)、水羊股份(300740)、贝泰妮(300740)、青岛金王(002094)、华熙生物(688363)、欧莱雅(OREP)、资生堂(4911)等
本文核心数据:市场规模、区域占比、品牌市占率、市场规模预测
1、市场规模:2021年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
根据欧睿(Euromonitor)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2020年间,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015年,由于欧元区需求持续不振以及巴西出现大幅经济衰退,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同比下滑;2016-2019年得益于大中华地区的消费增长和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带动,全球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在此期间有所回暖,2019年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达141137亿美元。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下降至139734亿美元,同比降低1%。2021年,疫情对经济影响下降,经济开始复苏,据欧睿初步核算,2021年全球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有所回升,为1552亿美元,同比上升1107%。
2、区域分布:亚太地区人口基数大,市场占比第一
根据欧睿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护肤品市场规模自2018年起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护肤品市场。
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地区是全球主要护肤品市场,根据欧睿初步核算,2021年,亚太地区护肤品行业规模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市场规模占比扩大至5548%,北美地区位列第二,占比达到1540%,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市场规模占比较少,为334%,但相比2020年有所增长。
——代表国家主要品牌情况:日本护肤品品牌众多,竞争激烈
目前,日本护肤品市场竞争品牌主要是本土品牌的竞争。且日本护肤品市场的品牌竞争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较为激烈,主要是由于日本护肤业务发展的历史更为悠久,使得其护肤品牌众多,即使是排名前10的品牌在整体的护肤品市场占比也仍然较小。
2020蝶翠诗、怡丽丝尔、宝丽在日本的市占率分别为41%,39%、38%。在日本排名前十的护肤品牌中,仅有SK-II为美国宝洁集团旗下品牌,其余九个品牌均为日本本土品牌,事实上SK-II也是在日本创立的护肤品牌,于1991年被宝洁公司收购。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市占率前十的品牌当中,怡丽丝尔和肌肤之玥两个品牌属于日本资生堂集团,苏菲娜和碧柔两个品牌属于日本花王集团,其余的六个品牌均属于不同的公司。综合来看,无论是从品牌还是企业的角度,日本的护肤品市场竞争相较于其他国家都显得更为激烈。
注:截止2022年4月, 欧睿尚未公布2021年日本护肤品行业市占率情况,上表采用2020年数据。
——代表国家主要品牌情况:韩国护肤品市场集中度较高
韩国护肤(化妆)品产业溯源于1916年日本占领时期由朴承植研发的“朴家粉”开始,历经上世纪50-60年代的小作坊生产、70年代的概念炒作、80年代以技术和质量为核心、90年代的海外拓展与竞争到2000年以后的快速发展与成熟时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韩国政府持续支持化妆品出口,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升级。总体看,护肤品是韩国化妆品中最主要的品类,且由于韩国化妆品产业的发达,护肤品的品牌及产品种类都较为丰富。
韩国本土的护肤品牌占据了韩国护肤行业的主要市场,其中以LG集团和爱茉莉太平洋两家公司为主,据欧睿公布的数据,2020年LG集团和爱茉莉太平洋两家公司在韩国护肤品市场的市占率合计已经达到了436%,企业集中度较高。但由于护肤品品牌众多,因此与企业市占率相比,韩国护肤品品牌市占率相对较低,2020年韩国护肤品品牌市占率排名前三的品牌为雪花秀、The
History of Whoo、蒂佳婷,三个品牌的市占率分别为99%、88%、46%。
注:截止2022年4月, 欧睿尚未公布2021年日本护肤品行业市占率情况,上表采用2020年数据。
——代表国家主要品牌情况:美国本土品牌竞争激烈
美国的护肤品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828年美国第一个护肤品本土品牌娇兰成立,随后1846年,著名护肤品牌雪花秀成立。随后,美国的护肤品行业便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各中类型的护肤品品牌层出不穷,以香奈儿以及雅诗兰黛等为代表的集团和品牌开始形成。目前,雅诗兰黛已占据美国护肤品主要市场。
美国护肤品竞争以本土品牌之间的竞争为主。根据欧睿公布的数据,2020年美国护肤品市占率最高的前三个品牌分别为露得清、Bath & Body
Works、Rodan+Fields,市占率分别达到47%、37%、36%。在美国护肤品品牌市占率排名前10的品牌中,除开适乐肤和兰蔻两个品牌隶属于法国欧莱雅,其余的品牌均属于美国的本土品牌。
注:截止2022年4月, 欧睿尚未公布2021年美国护肤品行业市占率情况,上表采用2020年数据。
——代表国家主要品牌情况:法国欧莱雅公司旗下品牌占据法国护肤品主要市场
目前,法国护肤品市场竞争品牌主要是本土品牌以及德国的护肤品品牌的竞争。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本土护肤品品牌包括伊夫黎雪、理肤泉、雅漾、巴黎欧莱雅等,它们极其具有市场竞争力,不仅在法国国内占据主要市场,在国外市场同样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020年伊夫黎雪、理肤泉、雅漾在法国的市占率分别为82%,67%、65%。且在法国护肤品市占率排名前五的品牌中,仅有拜尔斯道夫公司旗下的妮维雅属于德国,其市占率为49%,排名第五,其余的四个品牌均为法国本土品牌。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国护肤品市占率前十的品牌中,有四个品牌都属于欧莱雅集团旗下品牌,分别是理肤泉、巴黎欧莱雅、Mixa和兰蔻。
注:截止2022年4月, 欧睿尚未公布2021年法国护肤品行业市占率情况,上表采用2020年数据。
3、发展趋势及前景:护肤品行业发展潜力大
随着全球护肤意识普遍觉醒,且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护肤品的消费向高端产品倾斜。
近年来,欧美地区护肤品行业增速放缓,亚洲、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的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速较快,尤其是中国大陆地区增速遥遥领先,成为推动全球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影响了全球护肤品行业的生产和流通,前瞻认为,2022年,新冠疫情得到一定的控制,行业将会有小幅回暖,到2027年全球护肤品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809亿美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护肤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