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孝庄的姑姑博尔济吉特氏哲哲,嫁给皇太极之后,一直没有怀孕生子,为了维护家族的荣耀,哲哲只好安排自己的亲侄女布木布泰进宫为妃,因此孝庄嫁给了自己的姑父皇太极。刚进宫时,孝庄为皇太子接连生了4个女儿,13年之后才生下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帝。
作为蒙古族科尔沁部首领之一蒙古斯的女儿,哲哲是联姻的最佳头号人物。所以哲哲15岁时就嫁给了皇太极,但是一直没有生孩子。这可急坏了哲哲以及她的家族,为了维护满蒙联姻关系,于是哲哲安排自己的亲侄女布木布泰进宫为妃。这个布木布泰就是大玉儿,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大玉儿进宫后,果然没有辜负哲哲和家族人的期望,接二连三地为皇太极生下好几个女儿,就是一直没生个儿子。皇太极已经成为了大汉,但是还没有皇子。
为了维护自己的家族地位,哲哲和她的家人们再一次把大玉儿的姐姐海兰珠送到了皇太极的身边。由于海兰珠的到来,孝庄就不受皇太极的宠爱了。
孝庄是西宫,虽然是四妃之一,但由于皇太极很是宠爱海兰珠,所以孝庄当时在后宫的地位不算高。等到1638年,孝庄才生下儿子福临。1643年皇太极突然驾崩,经过长子豪格和多尔衮以及一众亲王大臣商议后,决定选择由当时年仅6岁的福临登基为帝,孝庄成为了皇太后。
皇太极将满蒙的关系推上至高点,也享受到满蒙政治联姻所带来的好处。孝庄皇太后又给自己的儿子顺治,选了个博尔济吉特氏皇后,不过顺治并没有像皇太极那样注重博尔济吉特氏,以至于到康熙的时候,满蒙就不再注重联姻了,关系也渐渐疏远了。
哲哲是怎么死的
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在清宁宫溘然长逝,走完了自己南征北战的戎马一生。顺治帝即位后,哲哲被尊为皇太后,并随清廷迁都到北京,住在皇宫紫禁城里,过着轻松悠闲自在的生活。顺治六年(1649年)的四月十七日,哲哲病逝,享年五十一岁。顺治帝为她举行了隆重的丧礼。恭奉她的梓棺在宫中正殿,文武百官及其夫人们都穿上了丧服,男摘冠缨,女去首饰,以示哀悼。按照皇太极去世时的规格进行了初祭、大祭、绎祭、月祭、百日祭等一系列祭奠礼仪。次年(1650年)二月,哲哲的梓棺被运回沈阳,与她的丈夫皇太极一起长眠,合葬在昭陵,即现在的沈阳北陵
皇太极的妃子哲哲生了几个孩子孝端文皇后(1599年—1649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孝庄文皇后的姑姑。生于万历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正宫皇后,居中宫。
哲哲皇后无子,生三女。分别下嫁下嫁额哲、奇塔特和巴雅思祜朗。 谢谢,望采纳! 哲哲皇后怎么死的是患病而死。
孝端文皇后(1599—1649)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后,为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后金逐渐重视与蒙古的联盟,哲哲也因蒙古受到重视,地位逐渐上升,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中宫皇后。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孝庄文皇后两宫并尊,称母后皇太后,无徽号。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顺治七年(1650年)二月,葬于昭陵。雍正、乾隆累加谥,谥号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生三女。 哲哲皇后为什么同意皇太极娶自己的侄女为妻这位知友,"哲哲皇后为什么同意皇太极娶自己的侄女为妻",这是因为清初皇帝们的婚姻,大都充满了政治色彩。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妻妾共有十四人,其中七位妻妾的纳娶,都是因为政治联盟。清初满蒙政治联姻盛行,据《清皇室四谱》第二卷记载,清太宗皇太极有蒙古妻妾七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一半左右,清世祖福临有蒙古妻妾六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三分之一。
皇太极在22岁时,,太极也受命于努尔哈赤,在1614年带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远地迎娶了博尔济吉特哲哲,也就是孝端文皇后。那么后来自己的两侄女嫁给皇太极,这姑侄三人共侍一夫,背后又有什么真相呢?
要说起这三个姑侄必须要从她们的家族说起,她们都姓博尔济吉特,那博尔济吉特是满语的音译。他还有另外一个更让人熟悉的音译便是孛儿只斤,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姓氏成吉思汗的后代。这个博尔济吉特家族在十三世纪的曾经称霸整个亚欧大陆,但到了明朝末期已经衰弱了,但却时时不忘祖宗的荣光,为了保住黄金家族的荣华富贵,他们开始广结善缘,几乎跟周围的所有强大部落都通婚。
光有政治基础是不行的,关键是孝庄的姑姑哲哲皇后,与皇太极过着浪漫的生活之后,原来她换上一种不会生育的病,和皇太极在一起七八年都无一子,七八年无子的时光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被爱情滋润的哲哲皇后,有时欢喜有时忧,喜的是有个自己深爱着的丈夫,忧的是始终不能为他生下一子。那时候婚姻并不是光靠爱情来维系的,在后金时代,是以封建领主承袭制的,倘若哲哲再不能生子,她女主子的位置是很难维持的,那么自然她的婚姻也会受到波连。更重要的是,在皇太极以后,旗主以及大贝勒,还有汗位,恐怕会由侧室所生的豪格继承。到那时,自己和背后的家族在被侧室地排挤下,最终会落得个撒手大权,名落孙山。
这种情况下,博尔济吉特哲哲没有儿子,她自己的地位是很难保证的,最重要的是,科尔沁部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如果和汗位继承人没有血缘关系,那么就很难保证科尔沁家族的利益。命十年,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子吴克善又送自己的妹妹与皇太极为妃,此女即庄妃。而这庄妃也是皇太极宫中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的亲侄女。
这位庄妃可了不得,13岁就嫁给了皇太极,一生辅佐了三个男人,培育了两个皇帝,有一个当皇帝的儿子顺治,还有一个当皇帝的孙子康熙,她就是后来的孝庄文皇后。
山河恋哲哲做皇后了吗做成了。 在第27集
皇太极听玉儿说如果小阿哥认哲哲为母亲,就即保了阿哥也能立哲哲为皇后,两全其美,心中一动有所考虑,答应祭祀让上天来决定封皇后的事。玉儿祈祷明天开始就是风平浪静,有新的开始。祭祀开始皇太极说听到上天安排要让小阿哥认哲哲为额娘,和玉儿一起照顾他,并宣布上天安排明日吉日正式封海兰珠为皇后,哲哲、玉儿、娜木钟晋封为妃。 众大臣见皇太极如此坚定也都敢怒不敢言。海兰珠身穿凤袍大笑为卓林报了仇,哲哲突然出现告诉海兰珠,杀死卓林的幕后真凶是皇太极,因为不想失去她,海兰珠大惊。 册封仪式正式开始,海兰珠却一直未到,皇太极赶去见海兰珠正在为卓林烧着纸钱,皇太极被逼承认自己是杀害卓林的凶手,海兰珠抱起儿子夺门而出。海兰珠欲抱着儿子跳楼自尽,被皇太极抢回阿哥,珠却失足掉下城楼倒在血泊之中。哲哲终于穿上凤袍,母仪天下,但册封时皇太极却回避不到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福晋为啥都叫哲哲并不是都叫哲哲,努尔哈赤的福晋叫孟古哲哲,皇太极的福晋叫哲哲。
1、孟古哲哲
孝慈高皇后(1575~1603年),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生于明朝万历三年,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之女。在万历十六年九月,十四岁时嫁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孟古庄敬聪惠,端庄贤德。婚后四年生下一子,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万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1603年10月31日)病逝,享年二十九岁,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迁葬东京陵,天聪三年(1629年)二月十三日迁葬福陵。
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尊其母为孝慈皇后,经累朝加谥,最终谥号为“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
2、哲哲
孝端文皇后(1599年5月31日-1649年5月28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朝开国皇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后。
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和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清朝首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册封)。首位皇太后。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后金逐渐重视与蒙古的联盟,哲哲也因蒙古受到重视,地位逐渐上升,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中宫皇后。
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为母后皇太后,无徽号。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葬清昭陵。全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扩展资料:
清朝早期,关外有两个出美女的地方,一个是海西女真的叶赫部,涌现出了像叶赫老女(传说中的布喜娅玛拉)这样的美女,另一个是蒙古的科尔沁草原,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庄妃)就是来自于这个地方。
早在1588年,年仅14岁的孟古哲哲便在哥哥纳林布禄的护送下来到了费阿拉城,这一年她嫁给了努尔哈赤。
孟古哲哲不但长得相貌出众,更拥有许多优点,比如说有气度、能容人,即使别人出言中伤自己也不生气,对待努尔哈赤更是始终如一,谨小慎微,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迅速征服了努尔哈赤,很快便坐上了大福晋的位子。
1592年,孟古哲哲生下了她唯一的孩子,即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她感到无比幸福,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个孩子让她在百年之后享受到了无上荣耀。
当时,努尔哈赤与叶赫部关系恶化,孟古哲哲想在临终前见一下自己的母亲,努尔哈赤立刻派使者迎接岳母,但是却遭到了拒绝,于是孟古哲哲在1603年抱憾而终,年仅28岁。
后来,皇太极继承汗位,追封母亲为孝慈高皇后,孟古哲哲由此成为清朝第一位被追封的皇后。
十一年后(1614年),年仅16岁的科尔沁草原美女哲哲远嫁皇太极,皇太极从赫图阿拉北行三百余里迎接自己的漂亮新娘,两人在扈尔奇山城喜结连理,哲哲从此成为了皇太极的侧福晋。
1624年,大金国四贝勒皇太极的大福晋乌拉那拉氏(豪格生母)因乘轿闯入汗宫,受到了努尔哈赤的训斥,皇太极趁此机会将乌拉那拉氏休弃,哲哲迅速被扶正,成为皇太极大福晋。
十二年后,皇太极于盛京称帝,建立大清国,哲哲入主清宁宫,称国君福晋,相当于皇后,由此哲哲成为清朝第一位皇帝亲自册封的皇后。
1643年8月,皇太极突然暴崩于盛京,年仅六岁的福临继承大清皇位,哲哲以嫡母的身份成为大清的母后皇太后,这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后。由是,在清朝的后妃史上,哲哲必定占据重要的地位。
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皇后在《孝庄秘史》以贤良淑德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而近期要上映的《美人无泪》由蔡少芬饰演,这角色也令人期待,在许多影视作品中都描述:哲哲作为维护满蒙和谐的工具嫁给了皇太极,但是她和皇太极的婚姻并不是有名无实,而是真正的恩恩爱爱、相敬如宾。皇太极在外征战沙场,哲哲在内用心持家。哲哲的贤惠大度,赢得了上至公爹努尔哈赤下至佣人的一致赞扬。努尔哈赤曾评价哲哲是众媳妇中最出色的一个。
皇太极登上大宝之后,哲哲更以无可替代的地位荣登皇后宝座,坐镇清宁宫,统帅六宫。说皇太极和哲哲是夫妻关系不如说他们的关系是亲人,皇太极可以把他心中的烦闷、痛苦统统告诉哲哲,甚至对其他妃子的感情也会如实地告诉哲哲,就像海兰珠和大玉儿的关系。
大玉儿从小在哲哲身边长大,哲哲对于这个侄女真是宠爱有加,大玉儿也很争气,无论德容言工还是诗词歌赋都是极为出色,而同为侄女的的海兰珠确和玉儿有着天壤之别,海兰珠心胸狭窄、飞扬跋扈,偏偏皇太极又对海兰珠宠爱到了极点,哲哲于公于私都为大玉儿鸣不平,去找皇太极理论,如果是别人,皇太极断不会把心里话说出来,但因是哲哲问,皇太极就没什么保留,他说:哲哲,你我之间的感情早已超越了夫妻之情,我把你当成可以说体己话的亲人。就这一句足可以看出哲哲在皇太极心中的地位,哲哲得到的不只是统帅六宫的权利和锦衣玉食的生活,她得到的是丈夫的尊敬和深深的爱。
同为科尔沁女子,我认为她们三个的命运都不好。哲哲一生没有得到情爱,大玉儿也是有一段感情纠葛,海兰珠更是英年早逝。
这段历史还要从清朝未入关说起,当时执政的仍然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而这三个女子纠缠一生的正是他的皇八子皇太极。三人均是皇太极的妃子,哲哲和大玉儿在皇太极还未登基继位时就嫁给了他,海兰珠则是在他登基后册封为妃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她们都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
哲哲最早嫁于皇太极,但是最开始哲哲并不受宠,皇太极对她并没有爱意。后来金蒙联姻,涉及到了政治的重要性,而哲哲身为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女子,自然会随之承受恩宠,更是一跃成为了皇太极的大福晋。可惜哲哲需要一个儿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却始终未如愿。这也就有了大玉儿的到来。
大玉儿名叫布木布泰,也就是后来的孝庄皇后,原本是为了哲哲,也就是她姑姑生个儿子,以此来维系金蒙之间政治连接的重要性。她十三岁的年纪就离开自己的家乡,到达皇太极身边做了一个侧福晋,可惜皇太极对她也没有表现出爱意。后来更是有她和多尔衮之间的恩怨纠缠,其中是是非非更是无法明了。
海兰珠应该是比较幸运一点的,科尔沁部落将她送给皇太极后,皇太极对她很是宠爱。两人好像一对刚刚遁入爱河的情侣一样,后来更是生下一子,可惜这个孩子没多久便夭折了,海兰珠更是英年早逝。
孝端文皇后哲哲,大清王朝第一位被正式册封的皇后。清朝的时候,一直将“满蒙联姻”奉为基本的国策,通过婚姻关系的缔结,不仅巩固并发展了满洲人与蒙古人之间的联盟关系,更是为大一统的大清王朝建立后,北方地区的安宁与稳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项国策也在请朝初年的皇太极和顺治时期达到了最高潮。
顺治皇帝先后迎娶了两位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皇后,而他本身也是皇太极的蒙古后妃所生;皇太极时期的后宫之中,级别最高、地位最为尊崇的“五宫后妃”更是全部来自于蒙古。在皇太极的这“五宫后妃”中,居首的便是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的女儿, 哲哲。
哲哲并不是皇太极的发妻,在他之前,皇太极已经迎娶过两任正室福晋了。皇太极的第一任正室福晋,也就是皇太极的结发妻子钮祜禄氏,她是努尔哈赤时期“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的女儿。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在努尔哈赤的主持下,皇太极迎娶了钮祜禄氏。只是钮祜禄氏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就去世了,去世时年仅二十岁。
实际上,皇太极在迎娶钮祜禄氏的同时,努尔哈赤将自己的女儿穆库什嫁给了额亦都,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联谊以确保当时建州女真内部的团结与稳定。这里特别说一下,这位穆库什公主,正是康熙朝初年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的生母,而在额亦都去世后,穆库什公主由改嫁给了额亦都的儿子图尔格,所以图尔格既是遏必隆的兄长,又是他的“继父”。
皇太极的第二任正室大福晋是乌拉那拉氏,在此之前她是皇太极的侧福晋,钮祜禄氏去世后她被扶正成为正室大福晋,史书称之为继福晋。乌拉那拉氏是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的生母,同时也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人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的姑姑,她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嫁给了皇太极。
但是在后金天命八年(1623年)的时候,由于在宫中违规乘轿,并且见到贝勒阿济格没有下轿行礼,于是引得了努尔哈赤的不满,进而勒令其与皇太极离婚并且赶出府上。虽然皇太极登基后金大汗后重新将其迎回,但是自始至终她都没有得到重新的册封,因而她不仅在后宫中没有任何的存在感,就连史书上都对其没有了记载,以至于她在哪一年去世都不为后人所知。
哲哲是在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嫁给了皇太极,成为府上的侧福晋,在乌拉那拉氏与皇太极离婚后,成为了皇太极的第三任正室大福晋。可以说,皇太极的三段婚姻都是彻头彻尾的政治联姻。迎娶发妻钮祜禄氏是为了维系建州女真内部的稳定,迎娶乌拉那拉氏是为了巩固建州女真吞并乌拉部的战果,而迎娶哲哲,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建立和发展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关系。
在此之前,努尔哈赤曾三次对科尔沁部,皆大败而归,于是努尔哈赤调整了对科尔沁部落的态度,加上此时漠南蒙古的“共主”林丹汗妄图吞并其他诸部完成统一,这也使得当时的建州女真与蒙古科尔沁部结成同盟,共同应对林丹汗。所以不仅仅是皇太极,包括努尔哈赤在内的众多女真贵族都迎娶了来自科尔沁贵族家的女儿。就这样,哲哲正式来到了后金,同时也就此登上了大清王朝的历史舞台。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年初努尔哈赤兵败宁远,随后又拖着病体亲征内喀尔喀五部,并在这一年的八月去世。而在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经由“八和硕贝勒”的推选,成为新一任的后金大汗,而哲哲作为皇太极的正室妻子,也就此成为了后金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哲哲毫无争议且实至名归的成为了皇太极的皇太极的中宫皇后。
由于在此之前,不管是在建州女真时期还是在后金时期,最高统治者并不是称呼为“皇帝”,而是被尊为“大汗”,因而后宫之主也只是被称为“大妃”或者“大福晋”,所以清朝的“皇后”便是从皇太极改元称帝后才有的,所以哲哲也就此成为了清朝历史上第一位皇后。
“一姑两侄”,共同书写了清朝后宫的一段传奇往事。皇太极的“五宫后妃”,即中宫皇后哲哲,东宫关雎宫宸妃海兰珠,西宫麟趾宫贵妃娜木钟,次东宫衍庆宫淑妃巴特玛璪,次西宫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即后来的孝庄太后,皆出自与蒙古部落之中。确切说来,这“五宫后妃”也仅仅出自于两个“家庭”。
麟趾宫贵妃和衍庆宫淑妃,在此之前都是林丹汗的妻子,林丹汗败亡青海打草滩之后,她们带领着自己的部众和财产归顺了后金,而皇太极为了更好地控制林丹汗的察哈尔旧部,选择重新迎娶了这二人,并将其纳入到了“五宫后妃”之中。而另外的三宫后妃则都出自于蒙古科尔沁部落,并且她们是亲姑侄的关系,哲哲是海兰珠和布木布泰亲姑姑,而海兰珠和孝庄则是亲姐妹。
或者大家就有疑问了,既然是政治联姻,迎娶一个就好了,为什么要从这一家一口气迎娶三个女儿回来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为了诞育一个具有科尔沁血统的继承人。皇太极迎娶哲哲后,一直没有生下儿子,于是在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的时候,在哲哲怀孕期间,皇太极迎娶了哲哲的亲侄女孝庄为侧福晋,实际上,这个时候孝庄只是哲哲的替补而已。
可是在这之后,哲哲和孝庄只生下了一众公主,并没有诞育皇子,皇太极这才在天聪八年(1634年)迎娶了时年二十六岁并且已经嫁过人的海兰珠,她是哲哲的亲侄女,也是孝庄的亲姐姐。终于在皇太极改元称帝后的清崇德二年(1637年),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儿子,皇太极喜出望外,不仅大赦天下,还将其确立为自己的接班人。皇太极之所以如此,不仅仅是出于他对于宸妃海兰珠的宠爱,也确实是因为他一直以来就想要培养一个具有科尔沁蒙古血统的接班人。
只不过天命不假,这个皇子不满周岁便夭折了,就在其死后的第三天,孝庄也为皇太极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儿子,于是皇太极为其取名为“福临”,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所以从这一点看,顺治皇帝福临的继位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因为通过皇太极一系列的婚姻安排来看,单从血统出身来说,福临确实是皇太极心中所想的接班人。
尽管这“一姑两侄”在皇太极的后宫中地位极其尊崇,但是她们并没有仗势、仗权对皇太极的其他后妃进行排挤和欺凌。特别是皇后哲哲,不仅为人宽和,处事公道,尽心平衡后宫间的关系,协调处理后妃之间的矛盾,为皇太极创造了一个安稳的后宫环境,使其在朝堂及战场上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而哲哲皇后本人也得到了朝中大臣以及后宫妃子们的一直认可与尊崇,拥有极高的声望。
哲哲的三个女儿,先后远嫁蒙古,为满蒙联盟关系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当年哲哲远嫁建州女真,为的就是巩固双方之间的同盟关系,哲哲很好的完成了这项“任务”,同时还为科尔沁蒙古争取到了巨大的政治地位,而这也让哲哲深刻的意识到了政治联姻的重要性。
因而,当哲哲的三个女儿先后远嫁蒙古诸王贝勒的时候,她非但没有反对和阻挠,而是加以配合支持,堪称“识大体,顾大局”的典范,而哲哲的女儿们也切实明白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非常出色的完成了和亲的“任务”。
皇太极第二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即马喀塔公主。马喀塔公主的和亲,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崇德元年(1636),年仅12岁的马喀塔公主嫁给了林丹汗的继承人、蒙古察哈尔亲王额哲,此举不仅是对漠南蒙古察哈尔部的极大安抚,同时也显示了皇太极对于额哲及其部众的看重,因而在此之后的数十年,察哈尔部保持了对于清朝的忠诚。后额哲去世,马喀塔公主又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嫁给了额哲的弟弟,即新一任察哈尔亲王阿布鼐为妻 ,直至康熙二年(1663年)去世,终年三十九岁。
然而,就在马喀塔公主去世后,察哈尔部就开始了与清朝的对抗。先是马喀塔公主的第二任丈夫阿布鼐僭越行事、复恩失礼,进而被康熙皇帝废黜并处死,而他的两个儿子布尔尼与罗布藏借着“三藩之乱”发动叛乱,给康熙皇帝制造了巨大的麻烦,不过最终叛乱还是被平定。而这也无疑极大的辜负了马喀塔公主为了维系清朝与察哈尔部的和平与团结所做出的了巨大牺牲与努力。
皇太极的第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为了巩固清朝与自己最为坚定的盟友蒙古科尔沁部的关系,顺治皇帝皇帝先后迎娶了两位出身于科尔沁部落的皇后,实际上,这两位皇后一位是他的表妹,一位是他的表侄女。出于同样的目的,靖端长公主则是回嫁科尔沁,她的丈夫是科尔沁部台吉索诺木之子奇塔特。奇塔特是孝庄的侄子,哲哲皇后的侄孙,所以按照辈分,靖端长公主还应该是其丈夫奇塔特的长辈,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二人之间的感情。而通过一些列的联姻,科尔沁部始终维系了与大清王朝之间的同盟关系。只是顺治八年(1651年)的时候,奇塔特就去世了。
由于此时的清朝已经沿用了明朝的法律,并且开始了更为深入而彻底的汉化,因而对于“收继婚”这样一种既违法又违制的行为开始了抵制和排斥,而这也使得靖端长公主并不能像她的姐姐马喀塔公主一样再嫁。于是在经历了三十多年孤苦伶仃的岁月后,靖端长公主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去世,终年五十八岁。
皇太极第八女固伦端贞长公主。端贞长公主同她的姐姐一样,也是回嫁到了蒙古科尔沁部,以巩固联盟关系,她的丈夫是科尔沁部土谢图亲王额驸博尔济吉特氏巴达礼之长子巴雅斯护朗。康熙十一年(1672年),巴雅斯护朗去世,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端贞长公主在度自度过二十年之后去世,终年五十九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