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怎么帮助孩子觉醒内心,才能避免再多管教都没用?

父母要怎么帮助孩子觉醒内心,才能避免再多管教都没用?,第1张

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怎么办?总不能无条件依着他,打游戏、不写作业吧?“棍棒底下出孝子”,行为或心理上控制孩子,虽然不好,但是有效的;如果不用这些方法,我们怎么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这也不对、那也不能做,这一届家长好难?

姑且先不驳斥“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论断中可能的逻辑偏差(在其复杂的作用机理中,也许是其他因素在发挥作用;也是孩子的听话孝顺,不是因为爱,而是为了得到爱),只说它的语气就透出一丝无奈。

不到举足无措、无计可施,一般正常父母都不会轻易对孩子动手,还自我安慰、自我催眠,这是对的、有效的方法。

我奇怪的是,为什么我们的教养会走到举足无措、无计可施的地步,必须动手或者PUA孩子,才能让孩子“听话”?

吃饭、睡觉、写作业、练钢琴明明都是孩子自己的事,为什么弄得我们这么累,还跟孩子像仇人似的?

“因为孩子不自觉啊!”估计99%的爸妈会脱口而出这样的答案。

然后,发愁如何激发孩子的自驱力,怎么能让孩子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积极主动、自律专注。

但真的只是孩子的问题吗?

讲两个小例子。

富士康,这家企业大家应该都知道,前几年的新闻应该都听说了。它是一个典型的集权型组织(不带任何价值判断)。在这样的企业中,特别是生产线上的工人,工作内容几乎没有任何自主权,完全是听从指令、按照流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更像是管理者操纵的“提线木偶”,或者说工具。可想而知,他们一定缺少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3M,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就是那个发明了即时贴的企业(原名叫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公司,3M的由来)。这家企业以持续创新闻名于世,它的做法和富士康天差地别。它赋予员工相当的自主权,允许他们将15%的工作时间“不务正业”,做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放任的结果,是造就了员工超高积极性、创新精神,成就了一家一百多年赤血创新的卓越企业。

对比两个例子,管理者激励下属对工作积极主动,要从放权、降低管控开始,我们面对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

控制型的父母,容易养出“空心孩子”

热播的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有一个叫齐明月的女孩,长得漂亮、家境优渥,关键学习还好,放在哪里都是人人羡慕的“白富美”。

但就是这个“天仙”学霸,骨子里却非常不自信,尤其是面对亲妈无微不至的“关心”时。

逛商场买衣服,选了喜欢的白色会被妈妈吐槽“爱弄脏衣服还穿白色”;转头去拿黑色,又被diss“年纪轻轻穿这么老气,黑色不适合你”。

最后只能“乖巧”地听妈妈的话,选了不喜欢的粉色,还被数落“没主见”。

跟同学吃饭,亲妈让她点菜,结果刚点完,妈妈又当着同学的面怼,她“每次让你点菜,就这老三样”。

当然,除了穿衣吃饭,亲妈最紧张、在意的就是天仙的学习。不仅邀请年级第一名跟天仙交流,还不顾天仙的意愿,直接替她规划好了日后的出路“做律师”。

这样的妈妈,生活中不在少数。表面上对孩子事无巨细、无微不至,是孩子生活乃至人生的规划师,本质上却是对孩子的全面管控。就像一架直升机,时时刻刻盘旋在上空,监督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这样的父母常常沉浸在付出和牺牲的自我感动中,却不曾想到,自己的控制早就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

这些孩子就像是被握在手里的沙子,父母攥得越紧,他们流得越快,越想逃离。

更可怕的是,在父母精心规划、严格监督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大多数看上去优秀、成功,但骨子里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空心人”

他们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对成功、优秀有偏执的追求;要么迷茫、无措,不知自己要做什么。

就像北大徐凯文教授在演讲中提到的一位自杀未遂的高考状元的自述: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

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

他还专门做过一个统计发现:

304%的北大新生厌恶学习404%的人认为活着没有意义,甚至会选择自杀来放弃自己。

究其原因,这些孩子想要变得优秀,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非自己的内心渴望。

他们从小就习惯性地把父母的规划当作自己的方向,机械地去努力、去靠近父母为自己设定的目标。

不会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只是为了努力而努力,为了优秀而优秀。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从小优秀到大的孩子,一上来大学生活就过得很颓、很丧,成绩也一路千丈。

离开了父母外在的管控和推动,缺乏内心原动力的孩子,就会变成一艘没有行进轨迹和方向的船,迷失在大海中。

这是一种很可怕、也很危险的信号。

提示我们:用特别手段将孩子“压”出来的优秀,可能只是一场虚假繁荣。

内心觉醒,才是教育的终极意义

The Self-Driven Kids”《自我驱动的孩子》一书中,有一句话我很认同:

外部的推力只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永远不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因为总有人替他效劳。

作为父母,我们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寥寥数年,他们的路始终要靠自己走。

所以,与其事事亲力亲为、监督管控,不如从根上唤醒孩子,让他获得最宝贵的自我驱动力,知道自己要什么、怎么为了所想所要去努力。

道理大家都懂,关键是不知道怎么去唤醒孩子的自驱力。具体做法落在每个孩子身上固然不同,但这里有一些基本原则,可供大家参考。

1 允许孩子做喜欢的事

一个人什么时候最有动力?答案一定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

让孩子做主,允许他做喜欢的事,实际上是放手他们去追求自己的需要,而只有他们自己真正“想要的”才能激发他们真正的动机、内驱力,去行动、去努力。

这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

这就好比买自己喜欢的衣服才会经常穿,选自己爱吃的菜才会一直吃。当孩子上兴趣班时,自己做主选的课程,才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而脑科学的研究更是发现,当我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大脑会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这些多巴胺,会反过来刺激大脑,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相比于物质奖励带来的短暂刺激,做喜欢的事情带来的多巴胺分泌,会使大脑进入一种更专注的“心流”状态:

孩子会全身心投入其中,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内心会获得极大的成绩感和满足感,感到非常快乐。

引导孩子发现、并享受这样的状态,他会更容易懂得“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原来是这么一件酷爽、畅快的事!

所以,我们要鼓励、允许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这些事情在我们看来是“无用”的。

2 父母退位当顾问

如果我们把“家庭教育”看做一个项目,整个家庭是一个团队,那么,当孩子成为这个团队的leader,父母就应该主动退位到顾问和帮手的位置。

估计会有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太小不成熟,很难做出“更正确”的决定。

但科学研究发现,孩子是可以和大人一样,做出明智的选择的。十几岁的孩子,甚至可以做出比大人更明智的决策。

这一两年,我们明显发现大宝真的长大了。思维清晰、逻辑分明,看待问题很有自己的见解。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出门,很多时候是他冲在第一线,照顾长辈。

我和爸爸也常感叹,有些问题他想的比我们还深入。

很多时候,孩子做的选择不够好,不是因为他们不理智、不会判断,而是因为他们掌握的相关信息太少。

所以,作为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和生活上,我们要做的从来不是事事亲力亲为的“救火队员”,而是一个可以给孩子提供有效帮助的顾问。

如同参谋一样,为决策者(孩子)提供他需要的各种信息,而不是越俎代庖代替他做决策。

当然,放手让孩子做决定、做选择,并不代表什么都要听孩子的那样只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孩子的决策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他们的长大逐渐发展的。

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划分孩子可以自主选择的范围。

范围之内:孩子的能力和认知都可以达到独立做判断,家长只需放手,鼓励孩子大胆去选择,并且告诉他“我们相信你,因为你自己最了解自己,你可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比如,让孩子自己决定每天穿什么、吃什么;选择一起玩的朋友;选择写作业的时间(但必须保质保量完成);支配零用钱;选择喜欢的运动、乐器进行学习等。范围之外: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多个备选,以及所有备选的具体信息;然后引导孩子分析各项选择的利弊,并且告诉他“我们可以帮助你一起做决定,但是我们不会强迫你做任何选择”。比如,帮助孩子一起分析“自己适合读什么样的学校?”家长需要①把所有备选学校提供给孩子;②把每个学校的优缺点告知孩子;③跟孩子一起分析上每一所学校会得到的好处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最后引导孩子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当然,不管范围内外,当孩子所做的选择出现问题时,父母也需要及时出面,跟孩子一起协调解决。

总之,父母要逐渐从高压管控的模式,过渡到孩子自主选择的模式,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从内心觉醒,产生“为自己努力”“对自己的决定负责”的自驱力。

3 帮孩子找回掌控感

想让孩子实现内心觉醒,成为一个自我驱动的人,必须满足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让孩子对自己和生活拥有充足的掌控感。

回到之前的例子。富士康的工人,因为对工作几乎没有掌控感,而缺乏工作积极性,更别提奉献精神;而3M的员工对工作有掌控力、甚至按照自己的意志“不务正业”,反而更加自觉主动投入工作,富有创新力。

《自我驱动的孩子》的作者认为,掌控感实际上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自主性、胜任感、关联性。

自主性: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来掌控自己的行动;胜任感:帮助孩子建立知道自己可以做、并且可以做得很好的自我认知;关联性:让孩子明白,从始至终最重要的都是他,是亲子关系。

这里我以大宝练琴为例来具体说一说。

坦白说,我曾经千百次想让他放弃学钢琴。虽然他的先天条件不差,但真的没有表现“超常”的钢琴或音乐天赋。

有段时间,每次练琴,他都会大哭一场,任何事情都能成为他不练琴的理由。

那时,我就知道,必须要改变了,我不能再“强迫”他学琴了。而改变就从这3个方面开始:

①掌控感——知道自己有权力

首先,我明确地跟他说,除了需要我的帮助,我不再陪他练琴了。

他开始有些不明白,以为我是生气了,不想再管他了。

我跟他这样解释:“练琴本来就是你自己的事,我不想再因为它跟你生气了,破坏我们之间的感情”。

就这样,愉快地把练琴的责任还给了他。

但我也跟他明确约定,如果他不能好好练琴,我将不再资助他学琴。我告诉他,我已经想得很清楚,虽然音乐很棒,但他从音乐受益的方式,不是必须非得学一样乐器。所以,我可以接受他的放弃,只要他自己不后悔就行。

如此,学琴的选择权也还给了他。所幸,他还是有些喜欢钢琴的,不想贸然放弃。

于是,我放手让他自己安排每天练琴的时间,只要能够在当天保质保量地练好规定曲目就行,不管什么时候练,早晨也好、晚上也罢,都可以。

我也不时刻看着他练琴了,把老师的要求跟他说清楚,更多是在他需要我帮助的时候出现。

实践了一段时候后,我发现有效果。

尽管还不能做到每天主动练琴,但他再也不哭了,很多时候不用我提醒,到点自己就去练。好几次,他还开心地跟我分享:“妈妈,今天练琴好舒服啊,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感觉有很多架钢琴和我一起弹,特别爽!”

这也让我意识到自主性对于孩子的关键意义:

当孩子有选择的自由时,他会选择自己状态更好、心里更渴望练琴的时间段来练,动机自然会更强,练起来也更专注、更轻松。

②胜任感——知道自己可以

每个孩子练琴,都会遇到学习的瓶颈期,怎么弹都弹不好,怎么练也练不会,孩子很容易陷入焦躁的情绪中。大宝练琴哭,大多是因这个原因。

他的哭,是对自己的高要求和对自己无法做到的失望之下的不知所措。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自己永远都做不到、做不好,从而产生放弃的念头。

这时,我们要做的是帮助他发展成长型思维,提高胜任感。告诉他,“你有潜力可以,只是暂时还做不到”。

多次实战经验积累,我发现有个做法很有效:援引之前成功的经历,让孩子明白:他可以做到。有时候是我的,有时候是他自己的。

用故事平复他的情绪,然后再根据当下的问题,跟他一起理性分析,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后,才能得到提高。

只有当孩子相信自己能做到时(主观上可以),他才会愿意去做一件事。

③关联性——知道有依靠

当孩子感觉到被关心,处于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中时,即他对关系有掌控力时,他的内驱力更容易被激发。

比如,孩子知道任课老师喜欢、关心他时,会更积极努力地投入到这门课的学习中。

而在家里,当我们将选择权让位于孩子,自己退居顾问,我们的核心任务只剩下,和孩子营造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孩子建造一个安全平静的避风港。

而这体现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和孩子的互动交往中。

就像我把练琴的自主权交还给大宝时,我是跟他说:“因为我太爱你,才不愿意因为练琴和你争吵了,所以,你自己决定怎么练吧。”

还是气呼呼地吼他:“天天看你练琴累死了,还要受气,我烦透了,你自己练吧!”

两种说法,孩子接收到完全不一样的信号。前者是父母的爱和尊重,而后者是父母的焦虑和放弃。

两种做法,换来的是孩子不一样的行动反馈。前者是安全的掌控感,而后者是不安的失控感。

而两种做法差异的根源,往往都是父母的情绪。

我能理解现在父母的焦虑,我也会。但我更清楚的是,父母焦虑对于孩子的消极影响。根据社会感染理论,压力、焦虑会和其他榜样作用一样,“潜移默化”地传染孩子,无论我们愿意不愿意。

当然,平静也会传染。当我们不再焦虑、平静下来,孩子也会和我们一样平静下来,家自然就成为他们感觉安全的港湾。

而感到安全的他们,更容易唤醒内心的动机。

虽然写了这么多,我还是要郑重其事地提醒大家,千万别想的那么简单容易,孩子内心的觉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想想我们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才知道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积极生活,就明白这事有多难(有人一辈子都没想清楚)。

急不得。慢慢来,啥时开窍都不晚。

‘夫妻之间难免吵架。有人越吵越怨恨,有人越吵越亲密。

我和老公都属于那种脾气很好的人,基本上很少和人吵架。但有时一些事也会让对方受不了,也会吵架。

每次吵架后,我们之间的关系都会更好,我对他也更加欣赏、感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就从最近两次他治好我的磨叽症、拖延症的事情说起吧。

前段时间,每天晚上都要折腾到很晚才睡。

大宝跟爷爷奶奶睡,小宝跟爸爸妈妈睡。由于大宝小学中午没有休息,小宝中午会午休两个小时,所以都是先让大宝洗漱。

小宝洗漱前后,往往又要画画,又要做游戏,有时还会到爷爷奶奶哥哥卧室捣乱。洗脸刷牙洗澡后,到床上还要讲睡前故事,还要准备第2天的衣服。

关键是,我还要等她,配合她,不能批评,不能强迫,如果她不高兴了,后边的程序不配合,更麻烦。

不仅是跟小宝磨叽,跟孩爸之间,也是互相等,互相拖延。洗完澡后,他看到我和小宝读书、准备第二天的衣服,一时半会很难睡觉,便拿上手机或笔记本电脑靠着床头玩。我看他有的玩,便也不着急,打发小宝上床后,有时也看会手机,或者处理些琐事,直到孩爸关掉手机或者电脑,关灯后,才准备上床。或者我的事处理完了,上床关灯,孩爸才放下手机或电脑。

这样互相拖着,往往过了十一点半才关灯,上床再聊天亲热一会,有时候就快一点钟了。

而第二天七点就要起床。我明显感觉睡眠不足,精神、身体状态都受影响。

他怪我磨叽,每次都要等我。我说,你快是因为你不用带娃;而且你在床上玩手机玩电脑,不算等我,很多时候是我等你,我先躺下,你才不玩的。

我说,只要你先躺下,我肯定十分钟之内上床。但是他不愿意:凭什么要我先躺下?

我们都想早点睡,但都不愿意做那个先躺下的人,都不愿意等对方,似乎等对方自己就亏了。

10月21日晚,在一次吵架之后,孩爸严肃地跟我说:你晚上磨叽,这事也不能全怪你,我也有责任。所以从明天起,我要做出改变,并且先向你道歉。

我正纳闷时,他说了他的计划:

听完他这番话,我内心暗暗佩服:这个办法,似乎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了,这个办法对我肯定有效;如此果决的手段,是我所不具备,也是我特别欣赏他的一个品质。

我原则上同意这个办法,当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讨论。经过讨论,常见例外情况处理方法如下:

相关问题都谈妥,比办法即日生效,当天就实施。

这个办法虽然不讲情面,让违反约定的那个人不舒服,但只有这样才有约束力。

我晚上带娃时先给小宝讲了这个约定。因为担心回卧室晚了被关门外,所以我们洗漱的程序也就减少了磨蹭。我们都知道爸爸说到做到、不讲情面,哭也没用,所以只能改变自己,符合他的规定。

孩爸把家里灯光进行了智能设定,客厅的灯光九点半变暗,大宝开始洗漱,十点钟关闭,十点后大宝和爷爷奶奶睡觉,我们靠小夜灯活动;我们卧室灯光十点变暗,10:55关闭。之后就停止一切其他活动,只能上床睡觉。

实践证明,效果确实是很好的。

有了这个约定,我和队友有了共同的目标,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不用再互相等,也就不用抱怨对方。

晚上早些休息,睡眠充足了,工作状态、身体状态也变好了。

中午休息时间不用补觉,我就有了一个小时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读书、听课、写文章,甚至锻炼身体、逛街等。

晚上早些睡,周六早些起,我们一家四口可以每周六上午出去玩一次,增进亲子关系。(周六周日下午俩宝有兴趣班,以前周五周六睡得晚,周六周日都九点多才起床,十点左右才吃完早饭,没有出去玩的时间,现在周六上午仍然七点多起床,可以出去玩三四个小时。)

因为早睡,多出来这么多可利用的时间,真好!

之前我曾经问过孩爸:完成任务重要,还是按时睡觉重要?

他说:你就不能提前规划好,既完成任务,又按时睡觉?

好吧,在他的“狠心”鞭策之下,我不得不提前规划,减少过程中的时间浪费,做到既完成任务,又按时睡觉。

最近我们又为另外一个事吵架:出门接送互相等。

因为我手指受伤,不好起骑电动车,所以这几天都需要孩爸骑车接送。

周六下午,我带大宝练琴。五点多练完琴,大宝想去同一个楼内的科学俱乐部玩。我给他爸打电话,让他六点左右到科学俱乐部楼下接,到了打电话,我们就下去。

然后我们去玩。大宝和俱乐部老板娘家的小孩玩,我和老板娘边喝茶边聊天。

我一直等孩爸电话,却一直没有等到。快七点了,接到奶奶电话,奶奶说:怎么还不回来?饭菜都冷了!

我说:一直在等他爸电话呢!

而奶奶问孩爸为什么不来接,他却说,在等我电话,我给他打电话,他再出发来接我。

晚上,我问他为什么不去接我,他说:每次去接你,你都很磨蹭——我懒得等你。

我家俩宝周日晚上有英语兴趣班,结束之后需要爸爸去接我们。我给孩爸打电话之后,一般10分钟左右他就会到。为了差不多同时到楼下,有时候我会提前打电话。

如果俩宝下课之后马上就下楼,倒也没啥问题,但是经常会遇到各种情况,例如有时候会被老师留下来复述故事,有时候要去玩具兑换那里玩一会儿,有时候下楼了忽然感觉尿急还要上厕所。这样一来很可能不能在我打电话十分钟后到达楼下,孩儿爸到了之后就要在楼下等我们。

这样的情况有过几次之后,孩爸也学聪明了,我打电话之后,他过一段时间才出发。这样就出现了新的情况:我和俩宝已经到了楼下,他还没有来,我们要等他,有时候还会等好久。

他说经常要等我,我说经常要等他,结果两个人都不满意。

怎么办呢?怎么解决呢?

孩爸提出一个方案:

嗯,这个方案好,不论他还是我先到楼下,等待时间都不会超过5分钟,都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如此,这个接送时互相等的问题也解决了。

我和队友是性格非常不同的两种人。

最近学了MBTI性格分析法。以下是课程截图:

在处理问题、做决定时,有思维型和情感型两种性格类型。孩爸属于思维型,依照理性和逻辑来处理问题,而我属于情感型,依靠个人价值观和情绪来处理问题。在关于孩子磨蹭这件事上,我会理解和照顾孩子的情绪,而孩儿爸采取的措施就是到时间就关灯,你自己不快点,后果自己承担。

在生活态度上,也有两种类型,一个是判断型,一个是感知型。孩爸属于判断型,喜欢控制,喜欢对事情有组织有规划有把握。而我属于感知型,倾向于灵活变通、顺其自然。我们出去玩时,孩爸喜欢提早规划,每一步都按计划行事,而我也经常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变化。

上次去世园会玩,里边面积非常大,有很多场馆值得看,孩儿爸会规划好路线,我们先去哪后去哪,每个地方待多久,怎样可以在预定时间内把主要场馆都看完。但是,孩子们在植物馆里边看到很多有意思的植物,很兴奋,观察仔细,走的特别慢。孩儿爸的态度是:快点走,要不后边的就没时间看了。而我的态度则是:没事儿,慢慢看,喜欢这里就多待会儿,如果没时间,后边的不看也可以。

正因为如此,他不愿意跟我出去玩,说我太磨蹭。当然,出于家庭责任,我们也会互相迁就、互相理解包容。

夫妻在一起难免观点不同,难免互相吵架。但是我们比较好的一点是,每次吵架之后,都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有很多问题,自己没有察觉,正是在与对方的磨合中,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不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没错, 好的亲密关系就是:和你在一起,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8710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5
下一篇2024-01-05

随机推荐

  • 怎样鉴别我买的妮维雅是不是真的呀

    以下是鉴别妮维雅是否为正品的一些方法:1 从包装的印刷上看,正品背面的文字印刷柔和,字体略扁,文字之间的距离均等。而大部分假货的文字印制的颜色都比较深,字体看起来细长,印刷的也不是很细致,上下行之间的距离有偏差。有的文字印制的还有重影。2

    2024-04-15
    44500
  • 妮维雅美白身体乳怎么样?它真的能美白吗?

    妮维雅美白身体乳,真的是一款平价大碗的产品,不少妹纸是因为美白的原因购入,但是没有想到居然还很滋润,香味不是很浓郁,反正用起来不怕用量的一款身体乳妮维雅美白身体乳好用吗妮维雅美白身体乳,便宜大碗好用,一百分推荐。轻薄的乳液状,吸收快不粘腻,

    2024-04-15
    42900
  • 哪一种精华的性价比更高啊?

    雅诗兰黛小棕瓶——精华界的常青树啊!说到精华怎能没有大名鼎鼎的小棕瓶。这款精华与其说是入门抗老精华不如说是一款维稳精华。看似无功无过,其实它一直在帮助你的肌肤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里面添加了一些可人的保湿、抗氧化成分:角鲨烷、咖啡因、酵母提取

    2024-04-15
    45300
  • 娇兰保湿精华液有什么功效

    精华,是护肤品中之极品,成分精致、功效强大、效果显著,所提取的都是高营养物质并将其浓缩。精华液是护肤品中的重中之重,从称呼就可以判断初精华液是所有护肤品的精华,正常来说,用再多的护肤品,如果不用精华液都是无济于事,尤其是对熟龄肌肤或者是问题

    2024-04-15
    36400
  • 你觉得有哪些书值得我们去读?类似那种“一生中必读”的推荐

    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e Le Bon(1841-1931)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自1894年始,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以本书最为著名;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著作中,最有影响的,也是这本并不很厚的《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在

    2024-04-15
    28300
  • 李佳琦直播预告清单10.21 李佳琦直播预告10.21

    李佳琦直播预告清单1021 李佳琦直播预告1021。10月21日的李佳琦直播将在16:00正式开始,那么今天会有哪些内容,这次都卖了些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佳琦2021年10月21日双十一直播的内容预告,一起来看看吧。李佳琦直播预告清

    2024-04-15
    35500
  • 清莹露和神仙水的区别

    清莹露和神仙水的区别为价格区别、外观区别、功效区别、适用人群不同、效果区别。1、成分区别:神仙水是由半乳糖酵母的发酵物过滤液组成,除了丁二醇和其它润肤成份之外,没有其它有效成份。清莹露是用水做溶剂,加入了酵母、甘油、适量的乳化剂和酸类,水杨

    2024-04-15
    282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