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在刷短视频的时候,常常能看到一些晒自家孩子的视频,其中尤以大宝和二宝的相处,更能得广大网友们的喜欢。
有年龄差小的姐弟互动,也有年龄差大的兄妹互动,让很多人看着看着,就萌生了想要二胎的冲动。
此时,就有宝妈有疑问了,大宝已经13岁了,还适合要二胎吗?
关于什么时候要二胎,当然是父母自己的事,可是大宝与二胎的年龄差不同,对孩子和父母其实也是有挺大影响的。
因此,若是能在孩子间,最佳的年龄差内生育,无论是对孩子还是父母,无疑都是最好的选择。
二胎相差这个数,对父母孩子都好
一般来说,二胎之间常见的年龄差,大致能分为这3种,分别是3岁之内,4到10岁之间,以及10岁以上。
这3种不同年龄差,其实都各有优缺点,下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
第一种:3岁之内
缺点:
父母压力大孩子同期成长,照顾所需精力、财力,同时期都是双倍,造成父母压力较大。
可能忽视对大宝的照顾因为孩子年龄差小,二胎孕期和出生时,大宝也处于年幼的时候。
二胎的存在势必要分走部分对大宝的关注,对于同样年幼的大宝来说,可能会有照顾不周的情况存在。
优点:
孩子无代沟因为两孩子年龄差比较小,所以成长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同步的,他们的心智、观念相近,沟通更畅通,不会存在代沟,很容易相处好。
孩子更容易成为彼此玩伴、朋友。
母亲重回职场机会大孩子年龄差小,母亲照顾孩子的周期也就大大缩减了,这样更有利于母亲在产后重返职场。
孩子间用品可共享二胎年龄差小,在同时期很多衣服、玩具都可以共享,相对于年龄差大的二胎家庭,已经能够省很多钱了。
第二种:4到10岁之间
缺点:
家人照顾孩子的战线拉长,没喘息时间二胎之间年龄差在4-10岁的家庭,往往是一个孩子刚能脱手,就紧接着二胎,开始重复前一轮的照顾。
这样无疑就拉长了照顾孩子的战线,家人都没有休息喘息的时间。
尤其是对母亲来说,相当于就丧失了重返职场的机会,在年复一年的顾娃生涯中,渐渐与社交、职场脱轨,彻底成为全职妈妈。
阶段式抚养更费时、费力、费财这种接力式的阶段抚养,家庭付出的精力、财力往往更大。
比如在大宝的每个升学关键点,也是二宝的升学关键点,大宝小学二宝幼儿园,二宝小学了大宝又在中学。
两个孩子永远都关键,却永远都不在同一频率,仅是接送孩子上学这一点,就足够父母费心了,更别说还有各种培训辅导费,真是费心又费财。
优点:
早期照顾孩子不必同时双倍进行因为二胎,是在大宝刚能脱手的时候出生的,因此早期可以更放心照顾婴儿,甚至大宝还能帮忙。
早期的时候,不必同时高强度照顾孩子,还是不错的。
第三种:10岁以上
缺点:
孩子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因为大孩子和二胎,年纪相差太大,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代沟,孩子之间一般都没有共同语言,更别说彼此之间能相互陪伴了。
抚养精力跟不上二胎与大宝年龄差越大,说明父母生二胎越晚,年纪越大。
一旦上了年纪后,抚养幼儿就容易有精力跟不上的感觉,加上很多大宝也是学业正紧,需要照顾的时候,父母的养育压力还是很大的。
易给大宝带来负担有些二胎和大孩子之间的年龄差,相差一个成年的距离,往往是大孩子大学了,父母才生二胎。
这种情况下,于大宝来说其实是很不利的,大宝可能要承担养二胎的责任,易增加负担。
优点:
排解大宝不在身边的苦闷很多高龄生二胎的家庭,是在大宝上大学远离父母,父母感到孤独才有的想法。
此时的二胎,在出生后,就能帮父母排解,孩子不在身边的苦闷。
隔几年生二胎更好?二胎相差这个数,父母孩子都获利
其实综合来看,还是第一种,两孩子年龄差在3岁内的情况更合适。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早起照顾幼儿比较累外,后面其实是越来越轻松的,并且两孩子也能相处很好。
二胎之间年龄相差3岁内,这是对孩子、对父母都更好的一个选择,双方都能获利!
上午带二宝去外面溜达,看到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妈妈带着姐弟俩(男孩和女孩差四五岁的样子)外出,妈妈全程都在照顾儿子,不管女孩的一切。而且,还让她帮忙拿着包。看到这一幕,想起我和宝爸带俩娃外出,好像也是照顾二宝多一些,总觉得二宝小,哥哥已经很懂事了。
其实,就现在这个社会来说,重男轻女的现象真的很少见了,而且多数父母都是更喜欢女孩一些。相信那位妈妈应该也是和我想法一样:“二宝还小,格外需要照顾。”却忘了,老大也还只是个孩子啊!父母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很难一碗水端平,但也要尽量公平,尤其是对孩子。或许这时候大宝内心会发出声音:“妈妈,你能一碗水端平吗?”我们做父母的也不要有了二胎别忘了老大。
孩子的认知能力
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安迪·梅尔佐夫通过一些实验证明,婴儿生来就具有一系列神奇的认知能力。
确实,孩子从小就对外部环境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并且逐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安全感来调整发育进程,进而让自己适应环境的成长。所以说,父母对事情的态度,孩子是能够分辨出来。就像文章开头母亲偏心弟弟,小女孩也是能感觉到的,小女孩也会通过外界的环境,来分辨母亲为什么会讨厌她,最终这个结果,对小女孩来说,也许很糟糕。
电视剧《都挺好》一出来,就引起了社会轰动。明玉的可怜,大强的可悲,明玉母亲的可恨。明玉就是没有接受公平对待的受害者。母亲从小都是对哥哥百依百顺,但唯独对明玉,是真的不待见明玉。明玉呢,也从一开始就知道母亲不喜欢她,所以对母亲也存在一定的敌意。当母亲的骨灰盒从车上掉下来的那一瞬间,或许很多人都会说是明玉的过错,但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了解明玉的经历,也许就不会这样想了。
Ps:孩子从小的接受的事物很重要,孩子们都是跟着别人一步一步的探索。公平的对待,会让孩子享受到父母更多的爱,会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孩子的模仿能力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实验也证实了,孩子是会观察学习的,他们会通过观察,来学习对自己有益的事情。
在这个实验中,班杜拉让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年龄在3~6岁之间的72名幼儿参与实验,并且在实验前把他们分成两个对照组(共四组),先把实验者的两组带到两个房间。观察孩子在成人对“波波玩偶”实行暴力行为或并无暴力干预后的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成人正确干预(安静地玩玩具)的孩子会完全忽视波波玩偶,跟着干预者的动作只是安静地看着;而有成人对“波波玩偶”实行暴力行为的一组则出现了模仿性暴力行为。
另外两组实验者儿童在视频中观看了榜样行为后, 对班杜拉设置的与视频中一样的情境,做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观看暴力行为的实验组中的儿童,模仿性暴力行为的水平远远高于观看非暴力行为的实验组。
班杜拉从“波波玩偶实验”中主要提炼出两个重要理论,一个是观察学习,一个是强化。也就是说,孩子会根据成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强化学习。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尽可能地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忽视了日常中的“坏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他们会在内心不断观察和强化学习。
再说说《都挺好》中的明玉,虽然从小受的苦成就了她的事业,可她却成了一个对别人心里有抵触的人。她始终不能相信,父母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以至于一直怀恨在心。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将来恨你,那你就要同等的对待,别让你的孩子成为现实版的“明玉”。
家有俩娃,如何“一碗水端平?”
家长要对孩子做到公平,首先就要改变自己的内心。两个孩子都是你的孩子,而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父母,这点是你无力反驳的。我常常说这样一句话:“大宝放心里,二宝放手上。”
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能有“你是老大你该让着”弟弟(妹妹)的想法。而要清楚知道,他们都是你的孩子,都一样只是孩子。
其次,在此之上做出行动。不管两个孩子是对是错,家长都不能只奖励一个惩罚一个。公平对待就要奖惩一致,尽量减少例外。
就算有例外,家长也要给出相应的理由,让孩子们信服。毕竟,孩子只有真正信服你的时候才会真正地和你成为朋友。
枕边育儿寄语:
最后,“妈妈,你能够一视同仁吗?”我相信,这是很多有了弟弟(妹妹)后孩子们的心声。在此希望父母们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能一视同仁,不要有所谓的“偏爱”。或者,你也可以像班杜拉的实验中那些好孩子一样,学习别的父母是怎样对待孩子,又换来了什么收获。当你真正公平对待孩子之后,你会发现原来孩子们都是一样可爱,都一样是你的“心头肉。”
办公室的小冰,上半年刚生完二胎,由于现在二宝还小身边不能离人,家中的婆婆就在家帮忙照看。小冰即使回来工作,也放心不下,时不时地打电话回家给婆婆嘱咐几句,一天开几次视频要见面。
大家都笑小冰简直是个“孩子奴”,小冰无奈道:“我也没办法,两个孩子年龄差距小,不仅要照顾这个小的,我家老大情绪也得顾及着,不然总吃醋。”
小冰家的俩孩子年龄差距5岁,大宝在小冰怀孕时就情绪很反常,总觉得爸爸妈妈要有新的孩子了,不要他了。
直到现在,大宝看到弟弟的出生,可能觉得是他的手足兄弟,经常摸摸弟弟的小手、小脸。但是全家人现在都围着二宝转,大宝心里难免还是有抵触情绪。
一个同事说道:“你这不错了,孩子年龄差这么大,大宝过段时间就懂事了。”另一个同事接着说道:“是呀,你说要是差3岁,小时候家里乱成一锅粥,将来一个高考一个中考,那可有你受的。”
小冰听完同事的话,仔细想想确实如此,俩孩子相差5岁已经算是比较好的年龄差了。两个孩子的年龄差距不是很大,成长的过程中还能给彼此做个伴。
父母应该怎么看待二胎间的年龄差带来的问题国家二胎政策开放后,出于喜欢孩子和想为大宝找个玩伴的想法,越来越多的家庭处于准备迈入或者正式进入了二胎家庭行列。
实际上,生育二胎并不是头脑一热就能决定的,除了经济上的压力,还有许多现实情况需要考虑。如孩子之间的年龄差就是困扰许多父母的问题。
差距太小,两个孩子几乎是从小打到大,家里不得安宁。差距太大,除了自己的精力跟不上之外,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生疏,失去了生育二胎的初衷。这就让许多父母陷入了纠结之中,不知道二胎之间最佳的年龄差是多少。
二胎年龄差不同,对父母和孩子影响各异,快来看看你家适合哪个1)相差1~3岁
①从父母的角度上来说
俩孩子年龄相差小,对父母是既“糟心”又“省心”。
糟心在于,俩人容易竞争,对父母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经常为该怎么办而烦恼。当连续生育俩孩子,父母没有喘息的机会,无论是在经济压力还是精力的投入上都是巨大的。
这会导致夫妻双方没有办法全身心投入地工作中,夫妻之间单独相处的时间也会减少,对和谐的夫妻关系也会造成影响。
省心在于,只要把二宝带到三岁左右生活可以自理,父母就可以适当放手。同时因为俩孩子可以互相作伴。孩子年龄差的小,家里很多东西可以重复利用。
②对孩子的影响上来说
从妈妈怀孕到生子这个阶段,大宝会患得患失,怕自己得到的爱分给弟弟或妹妹。生下二宝之后,俩人容易争宠打架,可谓是“相爱相杀”,好的时候宛若一个人,打起来好似仇人一般。
孩子们都爱和年纪相仿的一起玩,俩孩子年龄差异小兴趣爱好也相似,即便不出去找其他小伙伴,在家也能玩得很欢乐。
2)相差4~10岁
①从父母的角度上来说:
给父母一个缓冲的时间,可以休息几年再选择生育二胎,同时给大宝和二宝的照顾和教育更细致,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的幼年时期。
②对孩子的影响上来说:
相差这个年龄差的俩孩子,大宝一般都已经懂事,大宝会对二宝的降临更加包容和爱护。大宝会非常想在二宝面前展现自己的威风,起到榜样的作用,在此同时大宝也会严格要求自己,表现得更好。
3)相差12岁以上
①从父母的角度上来说:
为人父母的时间拉长了一段时间,时隔多年可以再次体会做父母的感觉。可能有些家庭会面临大宝去外地读书或工作的情况,这时家中再有一个孩子,就不会显得那么落寞。而且,女性生育孩子间隔十多年,大概率会成为高龄孕妇,会面临一定的危险。
②对孩子的影响上来说:
两个孩子年龄差异过于大的话,可能大宝去外地上大学或者工作时,二宝才懂事,俩人没有相处的机会,根本没有共同话题,影响两人之间的感情。
二胎之间的最佳年龄差是多少不难发现,在二胎家庭中,当大宝和二宝的年龄差距在5~10岁的阶段是最适合的年龄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的父母能够为两个孩子提供较为充分的经济支持和相应的精力投入。同时,能够让家庭关系更加的和谐。
对于孩子本身来讲,这个阶段的孩子更能理解父母的决定,同时对于弟弟妹妹的到来的期待性会更高,这样在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会进一步地减少。对于二宝来讲,哥哥(姐姐)也是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榜样,相差5~10岁的孩子也更不容易产生矛盾冲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