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宝宝都是有所不同的吧,好像我家宝宝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是在八九个月吧,但是很早就能无意识的叫爸妈了!好像一周岁之后就能知道很多称谓了,现在十六个月多了,有些称谓她叫不来,但是也知道是谁在哪的
宝宝3~5个开始认人。
通常婴儿在3~5个月处于认人初期,7~8月份后可分辨熟悉人和陌生人,时间上不同的孩子有波动。婴儿在3~5个月龄时开始有认人的情况发生,表现为见到平时接触较多的亲人,尤其是母亲或者主要养育者,会呈现出愉悦表情。婴儿愿意多进行眼神和语言交流,同时开始咿呀学语。
婴儿7~8月份时开始有认生趋势,表现为见到生人时拒绝接触,甚至用哭泣表达不满情绪。此时家长不必过分勉强婴儿接触不熟悉的人,慢慢让婴儿反复多次与生人接触,即可促进婴儿社交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婴儿的智力发展。
认人阶段能力发展
研究自己的小手3个月的宝宝能够看清大约75cm远的物体了,注视物体的时间明显延长了。这时候你会发现,当宝宝睡在小床上,家人从身边走过时,他的眼睛可以跟着人的身体转动。这个时候的宝宝已经开始了探索自身的旅程,他喜欢仔细研究自己的小手,认认真真盯着看。
当把宝宝俯卧放在床上时,宝宝能抬起头呈90度。还会努力地用手和胳膊把自己支撑起来,有时能支撑1分钟左右,可以自己从仰卧转为侧卧,头还能随视线转动。他能在稍响的声音中捕捉到妈妈的声音3-4个月的宝宝在听觉上,发展较快。他能在稍响的声音中捕捉到妈妈的声音,并具有一定的辨别方向的能力。
以上内容参考-认生期
宝宝一般会在6~8个月模仿着喊出“父亲”“母亲”什么的简易复音,但并没理解是什么意思,9~12个月会有意识的叫“母亲”“父亲”等词。宝宝语言系统发育要经过音标发音、了解和表达三个阶段,同时与人的大脑、咽喉肌肉组织及听力的正常发育相关。出生后3个月内,宝宝已会哭喊,家长可依据哭泣声的时间也、声调等差别,来区分宝宝的不同需求。出生后3~4个月,能够传出呀呀学语的声音,以单音节为重。
宝宝们在讲出第一批语汇以前,他们已经能理解一些语汇的意思了。细心的爸爸妈妈们可能会发现,宝宝也许不会说“父亲”,“母亲”,但是当你了解宝宝爸爸在哪儿时,宝宝会主动将头转为父亲,或是用手出父亲,这时候实际上表明宝宝早已能理解这一词语的意思,可是没法精确表述。当宝宝逐渐了解语汇时,间距语汇的表达可能就越来越近了。
宝宝聊天说话迟早与先天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爸爸妈妈开口说话晚,宝宝也会有一些很有可能说话晚,但是整体都会在平均内,绝大部分宝宝会到10个月到15个月中间有意识喊妈,自然也并不肯定,有一些宝宝可能早些时候一些,有一些宝宝可能晚些一些,清除某些宝宝确实存在生长迟缓问题,绝大部分宝宝都是正常的。宝宝从出生到真正意义上讲话会经过一个阶段,不一样的时期宝宝们音标发音和主要表现有许多不一样,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规律性。
如果是通过成千上万的反复练习以后,宝宝逐渐确定了一个观念,“母亲”这个词专指母亲自己,也就是这个熟悉的女性。学习的过程类似需经过几个月的练习,才能让宝宝感知到两者的训练。由于当她喊“母亲”时,父亲不会出现,小玩具不容易全自动到手上,仅有这一熟悉的女性会有。从而,宝宝也便把“母亲”和人联络在了一起。在宝宝的心态,勾起相关妈妈的意境,这种心理意境慢慢平稳并永恒不变。
每个宝宝的语言发育能力是不一样的,而且个体差异比较大,我记得我家宝宝大概是在10个月左右开始有意识的叫妈妈,但叫的不是很清楚,7个月左右的时候可以发出“mama”这个音。
1岁半前后进入语言爆发期,这期间突然学会说很多词语,新的词语基本说一次他就可以重复出来,然后能说5-9个字的短句,比如:
类似这种短句,吐字也比较清楚,基本能听懂他表达的意思,每天的话非常多,自己边玩边说,像个“话痨”。
宝宝的语言发育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宝宝更多的是在吸收词语信息,存储在大脑里。只会一些简单的发音,比如ma-ma ,pa-pa。
孩子开始学说话,会发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偶尔还会发出物品的正确读音。这个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清楚的叫爸爸妈妈了。
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吐字,说词,一般女宝宝学说话会比男宝宝快一些。
这个阶段宝宝的词汇增加速度很快,可以理解几百个词,也可以听懂一些复杂句子的意思。宝宝开始掌握语法,说话的方式开始有文法规则,和宝宝交流起来已经非常轻松了。
每个宝宝的语言发育水平受客观因素影响比较大,所以同样月龄的宝宝,有可能一个宝宝比另一个宝宝会说的话要多 。
1、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人给宝宝的语言输入词汇量 。
宝宝听到的词汇量越多,说的就越多,听到的词汇越丰富,说的就越丰富,比如双语宝宝,宝宝可以同时学习母语和另外一种语言,并且不会产生混淆。
2、另外一种原因是宝宝该阶段最重要的发育需求
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大运动发育很强的孩子说话却很晚,语言能力非常好的孩子,大运动水平却很一般。
这时因为宝宝们的大脑更倾向于分开学习不同的技能,比如现在正努力学走路,那可能就不会有太多精力去学说话。
基于这一点,如果你的孩子说话很少,说的晚,不要担心,不是孩子发育出现了问题,而是人家把学习技能分了轻重缓急。当然,如果孩子说话严重落后标准,确实需要留个心眼咨询一下医生。
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语言发育水平
1、父母大量的词汇输入
从宝宝出生开始,父母就应该有意识的给宝宝输入词汇,虽然宝宝暂时听不懂,但他能从你的动作和语气中慢慢理解,起床、按摩、洗澡、换尿不湿等系列事情都要说给宝宝听:宝宝,我们现在要换一个新的尿不湿啦。
2、抓住时机活学活用
当宝宝学会说一个新的词语的时候,父母就要在生活场景中多使用这个词,比如,宝宝学会了说桌子,接下来,父母就可以高频率的使用桌子造句:宝宝,我们把水果放在桌子上,桌子下有个玩具,我们来用积木拼个桌子吧。
3、多使用形容词
其实日常对话中的词汇是比较单调的,父母要学会写作文般的说话,让词汇丰富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形容词,比如:这是个苹果,扩充为:这是一个圆圆的,红红的苹果,闻一下香香的,咬一口甜甜的。这有一朵花,扩充为:这有一朵粉色的花,好漂亮啊,好香啊。
4、真人互动好过单纯听故事
有的家人会说,既然要增加词汇输入,那就放故事给他们听呗,每天放三四个小时,这其实是意义不大的,因为对于宝宝来说,可能只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是在认真听故事,说不定还会学着说两句,但是,时间长了,注意力就不在故事上了,大脑自动屏蔽了。
语言的目的是用来交流和表达的,所以要互动起来效果最好,父母要和孩子说话,让孩子看到你说话时的表情、嘴型,感受你说话的音调、语气,他才能够更好的模仿。
5、不要强逼孩子说话
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见到陌生人不太爱打招呼,不说你好,父母这时如果强迫孩子打招呼,甚至责怪孩子没有礼貌,那可能这个孩子更讨厌说“你好”这两个字了。
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先示范,说你好、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词,在家的时候也要这么给孩子说,他就会耳濡目染,慢慢学会了。
综上所述:孩子学习语言有客观因素影响,但更重要的还是平时家长的言传身教,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 。
宝宝1岁了还不会叫爸爸妈妈也很正常,每个孩子不一样,不需要和别人比较。
我家二宝是11个月清楚地叫爸爸妈妈,而且能够把爸爸妈妈对上号,在8个月左右时会叫爸爸,但是无意识的,不能完全对应。
宝宝的语言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
宝宝的语言能力有的发展得早一些,有的发展得晚一些,因而而已,85%的孩子具备下列的发展规律。
15个月:会发出a、u、e、o的声音。
3个月:逗引时会发出声音回答
4个月:会尖叫
85个月:会发dada、mama等声音,但是并不会进行对应
109个月:会发ba、ga等声音
115个月:会模仿大人发音 139个月:叫妈妈有所指
145个月:叫爸爸有所指
146个月:除爸妈外,会叫其他亲人2个
149个月:会称呼亲人以外还会说1-2个字
159个月:会说“我不要”
我家宝宝比这个规律要早一些,在12个月的时候,已经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等亲人,还会说车、叶、鱼等常见的单字。
注意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
平时一定注意跟宝宝多交流,开发他的语言能力。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教他说“爸爸、妈妈”这些家人的称呼,等他会真正说话的时候,自然就顺口说出来了。
平时还要给宝宝读图卡或者图画书,让他熟悉一些常见的图画和名字,熟能生巧,到了一定的月龄,当他推脱口而出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大大的惊喜。
平时多带宝宝看实际的事物,看家里的家居、食物、用具,慢慢把名字和实物对应,也是学习语言的一种方式。
总之,一般1岁左右,宝宝就能称呼爸爸妈妈了,但是确实存在有早有晚的问题,如果亲戚说孩子说话晚,可以科学地解释给他听“85%的139个月才会叫妈妈呢!不着急!”
你家的宝宝是多大开始清楚的叫爸爸妈妈的?
宝宝几个月开始清楚的叫爸爸妈妈?
一般来讲,是宝宝9~10个月前后。
前段时间有个视频,说1个月的宝宝会叫“妈妈”,实际上这种发音完全是“无所指”,也就是说,宝宝并不知道妈妈这个词指的是谁。
宝宝的语言发育,与宝宝大脑智力发展、听力系统发育、构音器官发育,以及宝宝的个人情绪,家庭语言学习环境等等以上这些因素,都有关系。
所以,有的宝宝说话早一点,有的宝宝说话晚一点,这都是可以理解的。请家长保持耐心,请给宝宝一点点时间,除非宝宝患有先天性失语症或者自闭症,宝宝总会说话的。
宝宝的语言发育规律,大致如下:
宝宝1个月:
主要是哭,用哭声吸引粑粑麻麻注意,并与大人交流。
宝宝2个月:
能发出a,o,e等元音;
宝宝3~6个月:
能够应答,能发出伊伊呀呀的元音;
宝宝7~8个月:
能够听懂“不”。能发出唇音,比如baba或者mama的声音,但是并不所指;
宝宝9~10个月:
这个时候的宝宝,能够清晰的叫出爸爸或者妈妈。并且能够将语言与某个物体,或者人物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有所指。
宝宝11~12个月:
这个阶段,宝宝能够发出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出现非常难懂的“外星语言”。
宝宝11~14个月:
能说出第1个词。
宝宝15~18个月:
会说出5个词,或者更多的词。
宝宝18~22个月:
会说双字句。
宝宝23~24个月:
会说出短语,或者句子。
宝宝24~30个月:
宝宝会用代名词,比如你、我、他(她)。
宝宝31个月~3岁:
随着孩子学习的词汇量大量增加,宝宝的语言表达逐渐变得流畅起来。然后,一不小心,宝宝就成了话唠,哈哈。
总结:
1,要让宝宝早点心话,前提是父母多与宝宝说话。从听,到宝宝说出等一个元音,再到一个词,一个短语,然后是完整的句子,这都与家长和宝宝交流分不开。
2,宝宝情绪不好,缺少爱和安全感,或者宝宝哭闹时家长没有及时回应,这类宝宝情商发育偏低,语言发育就会迟缓。
3,宝宝有唇腭裂,舌系短,这些影响构音器官发育的器质性原因,家长应该早治疗。这类宝宝说话晚一点,都是正常的。
4,先天性失语症,或者经医生诊断为自闭症的儿童,应该及时听从医生的建议,做好康复治疗。这类宝宝,我们不能歧视,而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5,宝宝说话晚,还有前庭功能刺激不够有关。比如说:过早地让宝宝学走路,宝宝爬行训练的时间少了,前庭功能刺激不够,宝宝说话也有可能会晚一些。
前段时间有个视频火了,一个出生仅23天的宝宝,能够清晰的喊出“妈妈”的声音,令人称奇,也令不少孩子尚未能够清晰发声的宝妈们羡慕和焦虑。
其实,孩子的语言发展有早有晚,有不少孩子1岁多了还不会叫爸爸妈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智力的发育,除了极个别有自闭倾向的孩子之外,绝大多数孩子并没有表现出跟那些说话早的孩子有什么差异的地方。
我们家孩子的情况
我女儿说话比较早,大概5个月左右就能清晰的叫爸爸、妈妈、奶奶了,而且有明确的人物指向性,1岁左右就能够说比较清晰的短词短句,到1岁半左右的时候,掌握的词汇量和语句表达的能力已经能够跟我们进行常规的连续性沟通了。到她两岁多去幼儿园上学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她跟老师、小朋友的沟通能力了。
二宝(元宝)的情况则显著不同,不知道是不是男孩普遍说话要晚一些,元宝7个月左右的时候开始能够叫爸爸、妈妈,但是发音很含糊,到10个月左右的时候开始会叫爷爷奶奶和一些简单的单字、双字词的发音。其后大半年的时间里面,他的语言发展基本上处于一种很缓慢的状态,直到他1岁8个月的时候,掌握的词汇量大概也就5、60个左右,不会说短句,喜欢用动作来表达诉求。当时带他去医院做过智力发育的检测,说一切正常,后来我辞职回家做全职爸爸来照顾他,每天跟他说很多话,读绘本,刺激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发展,到他2岁左右的时候,基本上能够说一些8-10个字左右的短句了,词汇量达到2、300个左右,现在2岁8个月了,跟我们正常的沟通、表达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而且喜欢模仿我们说话、念古诗,读绘本讲故事的时候会接我的话茬了。
一般是三个月以后。
1、0~2个月的婴儿还没有构成图象知觉。
2、3个月以后,宝宝接触人面孔的经历多了,亲人的面孔逐步由含糊变得明晰,他就会对熟悉的亲人表示认同、肯定、接纳和喜欢,这为宝宝对亲人产生激烈的依赖感、亲切感、归属感和平安感提供了认知根底。
3、7~8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熟悉他身边的人了,他可以分辩亲人和陌生人了,当陌生人出现时,就会出现敌对态度,而对于长期照顾他的人,宝宝会越来越依赖。这就是认人行为。
听说最早说话的孩子也就只7、8个月吧,最晚,也有两三岁的。完全因人而异,和成长环境而定。我家宝贝是8个月的时候,能喊出爸爸,让我这个做妈妈的很伤心。。。他爸爸每天出门前,回来后,都会跟他打招呼,然后对着他做很夸张的嘴型,喊爸爸。大概是因为这样,儿子能了解到发出这样的声音是怎样的一个动作,所以也能很快滴模仿起来。感觉小朋友最初对这种简单的发音,特别是爸爸,妈妈,这种叠字,都比较容易接受,也更为敏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