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发怒时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你可以生气但是不可以伤害别人或者拿别人东西,把孩子带出那种一触即发的环境并试着分散他的注意力。如果再这样交谈后孩子还是在发脾气建议不要理睬孩子,站在孩子附近但是不要介入,让您的孩子明白不会被他的怒气所控制。你也可以教孩子一些克服压力和怒气的办法,比如到操场上去打篮球和小动物玩,或者画一幅孩子生气时的模样的画给她看,转移他的注意力。家长要充满幽默感,放弃那种想全面控制孩子的冲动,制定一些条规,比如不许大喊大叫、不许用、不许说人的话等,若违反条例就做出相应的惩罚,比如取消星期天去公园的安排减少孩子零花钱等。
你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情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和毅力进行下去这对孩子今后发展非常有益处。
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对于孩子来说,他的学习的主要来源就是模仿,而模仿的对象就是来自身边的家长了,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真是太重要了。往往,孩子就是通过社会学习、榜样模仿,产生了自我强化,从而起到控制自己的行为的作用。别是自己遇到了什么事情的时候,就火急火燎地先坐不住了,见不得孩子有一丁点的小过失,自己首先能够静下心来才行。对于孩子的正向行为要及时地给予奖励
当孩子比昨天多坐住2分钟的时候,家长可以这样去鼓励孩子,你今天比昨天多坐了2分钟好棒。如果孩子每天都多坐住2分钟,就奖励他一个花朵,孩子坐不住、没耐心,情绪自控,都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慢慢改变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做家长的也要自己有耐心,不能够只对孩子讲规矩而自己不执行。
孩子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善于把握表达情绪的分寸。觉察情绪、表达情绪,以至于利用情绪被认为是情绪管理的要素。情绪是指感觉及伴随感觉而来的想法、生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同时它也蕴藏着表现某些行为的倾向。
一、帮助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首先要教孩子认识自己不同情绪的存在,比如高兴,生气,愤怒,沮丧,应该怎样表达,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来应对。
二、教会孩子适当的发泄不良的情绪,当孩子精神压抑的时候,可以寻找机会发泄,可以去跑步,爬山,放松身体,放松情绪。
三、家长要以身作则,家长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孩子。
当孩子不听家长劝阻或拒绝服从命令时,可放手让他自己去碰碰钉子。当他受到挫折时,自然会知道家长为什么不让他做的道理了。这种处理越及时越好。
5父母及家人对待孩子的态度要统一,当孩子没有道理的发脾气时,不能因孩子的哭闹而妥协。现在大多数家庭都会出现一人教育多人袒护的现象,妈妈一边教育,爷爷奶奶一边袒护。所以当孩子做错事,家长教育孩子时,全家人的态度要保持统一。
6当孩子出现打人骂人的不良行为时,应坚决制止。要使他明白自己的错误行为在别人身上所产生的影响,严肃讲清道理,并引导孩子自觉采取补救措施。要尊敬身边的每一个人,即使是父母,也不能将孩子看做是自己的私有物品,随意打骂孩子。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人,父母也应该把孩子当做优秀独立的小个人来尊敬对待,这样孩子长大才会尊敬父母,尊敬他人,长大后才不会背离人道,走上正确的道路。
一、转移注意力
小孩子,有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在面对大宝的负面情绪时,我并不会去压制大宝的情绪,不让大宝哭、不让大宝闹。过度的压制,反而会让大宝失去情绪管理的能力。而对于发脾气的大宝,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进行教育还是蛮有效果的。
当然,转移孩子并不是说要忽视大宝的负面情绪、忽视大宝的感受。而是,寻找其他的方法来帮助大宝缓解内心的不开心。比如,大宝因为不能继续看动画片而哭闹的时候,我会给大宝一个他最喜欢的玩具或者是带大宝出门遛弯、看看风景、吹吹风,可以让大宝较快的忘记之前不开心的事情。我也会利用散步、打球、看书、聊天等等积极的方法引导大宝把内心不开心的情绪发泄出来。
教导大宝学会发泄情绪也要学会控制情绪。遇到生气的事情时,先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两分钟再好好想想这件事情。而为了不让大宝成为一个被情绪控制的人,我也会给大宝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少抱怨生活、少发脾气。
二、提高共情感、当一个忠实的听众
站在大宝的角度去看待另他情绪崩溃的事情,用心地体会大宝的感受、了解大宝内心的想法,才可以更好的帮助大宝处理这些不良情绪。其实,很多时候,大宝之所以会发脾气,是因为不懂的如何与人沟通,怎么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是在向我求助。
作为家长,我需要做的是教会大宝怎么正确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当大宝不开心的时候,等大宝哭完,情绪稳定下来后,我会利用一些比较轻松的时间和大宝聊聊天,借机了解大宝为何不开心,然后在教导他处理情绪的正确方法。
不开心的时候,可以跟爸爸妈妈或者好朋友倾诉,受到委屈、被欺负的时候,也要把委屈表达出来。一味的乱发脾气并不能够解决问题。有的时候,大宝正处于一个情绪发泄期,并不会愿意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但是或许晚一点就会说出来,所以我会给大宝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默默陪伴着他。比如,当看到大宝默默掉眼泪的时候,我会上前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等到大宝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在进行下一步沟通。
1用宝宝喜欢的音乐当闹钟。 传统的闹钟铃声很机械化,让人更容易烦躁,宝宝大脑就习惯忽视这样的声音,所以,不妨用手机设置一个悦耳的闹钟铃声来叫醒宝宝吧。像莫扎特等小提琴协奏曲的类似音乐都有促进脑部氧气和血液流动的功能,让身体也跟着律动放松。
2让阳光叫醒宝宝。 科学研究发现,全光谱的阳光可以调节人体血液中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浓度,白天让宝宝所接触阳光,会加快体内血清素代谢,让晚上早一点想睡觉,隔天也比较容易起床哦。
3用食物香味诱惑宝宝。 食物的香味会刺激脑部,对吃货更有效果!让人提高知觉机能,赶走睡意和疲劳,所以,妈妈在宝宝起床时准备好烤面包和牛奶等诱人的食物,让这些香味提醒宝宝起床号就有好吃的东西。如果爱喝咖啡也可以用咖啡香味叫醒宝宝,更提神。、
4教宝宝起床深呼吸运动。 宝宝起床后无精打采,就教他做几组深呼吸,比如缓缓深吸一口气,再把气都吐出来,反复做几次,让身体充分接触早晨新鲜的空气,一天精神饱满。
5不让宝宝睡回笼觉。 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教授马思表示,规律对设定生理时钟具有很重要作用。所以即使在节假日也别让宝宝睡回笼觉,这样很容易打乱生理节奏。宝宝一睁开眼就让他起床吧。
让宝宝不睡回笼觉对策
冬天暖暖的被窝让人不舍得起床,尤其对前一晚太迟睡的宝宝来讲更是如此。如果宝宝睡眠质量好、睡充足了,醒来时就精神百倍,还送上一个大笑脸。如果睡得不好,宝宝就想缩回被窝继续睡回笼觉。怎么让宝宝不睡回笼觉呢?
1晚上按时睡觉。
早睡早起精神好,宝宝睡眠充足就会自然醒,这样也能养成宝宝定时入睡、定时起床的生物钟,一般学龄前宝宝要保证9-10小时的睡眠时间。所以,妈妈不妨在前一天晚上让宝宝8点就开始洗澡,然后准备好明天起床的衣服,然后上完厕所后,让宝宝上床睡觉。注意给宝宝营造安静的环境,别刚入睡就被声音吵醒,大人如果要看电视或者讲话,就到客厅或者另外一件房间。让宝宝在9点之后能进入深度睡眠期,相信宝宝早上7点自然就会醒来。
2提早十分钟做起床准备
在让宝宝起床前的10分钟左右做一些轻声响的事情,比如拉开窗帘,让阳光照进房间,播放一些轻音乐或新闻广播,然后收拾下房间,让室外新鲜空气和光线充满房间。这时候叫宝宝起床,妈妈也可以用唱歌的方式,让宝宝对妈妈的歌声建立起条件反射,听到妈妈唱歌就知道起床时间到了。
有的宝宝会有起床气,想要多睡一会儿,多赖床,那就和宝宝约定赖床的时间,比如5分钟后妈妈就让宝宝起床,可以用温热的手轻轻抚摸,让宝宝感到心平气和。
1、和孩子立规矩,和孩子立下一些规矩,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但规矩要从简单到复杂,不能一开始就定下很难的规矩,孩子完成不了,脾气就更大了。
2、假装不理孩子,可以假装的吓唬一下孩子,在孩子闹脾气的时候,假装不理他。或者假装走开,孩子感到害怕就会乖巧起来。
3、不和其他孩子比,不要在孩子闹脾气的时候,把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说某某同学比你听话多了这之类的话。孩子听后会很反感的。
4、好好和孩子沟通,小孩子其实是能理解大人说的话,我们就把孩子当做大人一样,和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不可以这样乱发脾气。
5、给孩子一点惩罚,如果孩子实在是太调皮了,太不听话,乱发脾气。适当的给孩子一点惩罚,也不为过的,可以打下孩子的小手心,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厉害。
6、父母管教方法要一致,父母不能这个一个意见,那个一个意见。两个人的意见一致,不然孩子都不知道该听谁的,这也加深孩子的脾气。
西卡弟弟近日发现诸多家长都在反馈,孩子在2岁的时候经常发脾气,而且还会出现“殴打”父母的情况,各位家长在试过多种方法都不管用反而适得其反!那么针对这个问题西卡弟弟给大家总结了几个可行有效的方法!
2但是有一种情况不能够置之不理!当孩子出现了咬人、伤人的情况,就必须要严厉制止,把他放在一旁让它自己思考这么做是否正确,不要当场给孩子惩罚,要给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间,让孩子自主意识到这件事情的对与错!在冷处理了近一个小时后,家长便可以采取教育措施了!切记采用体罚的方式,我们可以用她最爱的东西来惩罚孩子!比如说孩子很喜欢看电视,那么作为惩罚将有一周的时间不能看电视等不会伤到孩子的惩罚!
2在孩子哭泣的时候,多使用“我知道”来代替“别哭了”,给予孩子一定的安全感!让孩子产生一个共情的感觉,也能尽可能地拉近亲子关系,以此来缓和孩子不安的情绪!
好了!以上就是西卡弟弟总结出来的经验分享!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问我哈~
1、让孩子感受到被家长关注
有时,孩子发脾气是因为某一件事,例如零食被抢了、被别人冤枉、和同学发生冲突;
除此之外,孩子发脾气还可能是为了博取大人的关注,以改变得不到回应的现状。
如果孩子发脾气属于第二种情况,家长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当孩子提出疑问、展示作品、寻求帮助时,家长最好能够停下手中活(尤其是手机)专心回应孩子。
如果手头有紧要事情,家长不妨和孩子约定一个时间,而不是回以“没空”“嗯”“别烦我”。
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被认同,将有效减少他们发脾气的次数!
2、用对话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有的孩子,喜欢以摔东西、不吃饭、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的方式来表示不满;
还有的孩子,干脆以懈怠学习、沉迷游戏、与父母顶嘴作对的举动来表达抗议。
为避免出现此类状况,家长务必让孩子养成“用对话方式解决”的习惯。
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家长先不急着唠叨说教,应鼓励孩子用口头说、写或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要注意的是,对话的目的在于解决情绪背后的实际问题。
如果家长过分责备孩子的情绪,只会给孩子带来二次心灵创伤,使他们在日后不愿再与父母沟通。
3、数到100平复好心情再开口
大吼大叫着的孩子,只顾着为自己辩护,根本无法展开有效的沟通;
委屈啜泣中的孩子,说话断断续续,根本无法清楚地陈述事情的来龙去脉。
由此可见,给情绪一个冷静期,是孩子管理情绪的方法之一。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家长要先让孩子独自冷静下来,让他们数100个数后再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果孩子仍带着哭腔或大声吼叫,建议家长延长孩子的冷静期,等他们彻底平复后再开启对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