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短片《The Arrival》,讲述的是一个二胎家庭的故事。
短片一开始,妈妈就坐在车里在夸小宝宝:“我们的神奇宝贝今天看上去棒呆啦。”
而大宝坐在后面一脸落寞。
来到教堂,爷爷奶奶和亲戚朋友们也是先看到小宝宝,还不停夸她可爱,大宝又被晾在一边。
于是大宝主动问奶奶:“奶奶,你还有我婴儿时期的照片吗?我还是个小宝宝的时候也多可爱呢。”
但是并没有得到奶奶的正面反馈,反而怪他把照片上的油墨弄到了手上。
于是大宝对新宝宝充满了敌视和不满,甚至想让妈妈把小宝宝送走。
遭到妈妈拒绝后,他许了一个愿望,变出来一个新妈妈。旧妈妈问他:“汤马斯,你是让她来替代我吗?”
小男孩说:“不是替代你,只是多了一个妈咪而已。”
很快,新妈妈得到了全家人的认可和喜爱,旧妈妈体会到了被忽视和被嫌弃的感觉,就像当初的小男孩一样。
于是她去找爸爸理论,爸爸却说:“虽然我们爱新妈妈,但是我们也爱你呀,你永远是这个家的第一个妈妈。”
小男孩和爸爸安慰旧妈妈的话,像极了生活中二胎家庭安慰大宝时候的话:
“弟弟妹妹的到来不是替代你,只是多了一个宝宝而已。”
“虽然我们爱弟弟妹妹,但是我们也爱你,你永远是这个家的第一个宝贝。”
可说是这样说,但很多二胎家庭都反映,老二出生后,老大的生活仿佛从天堂跌落人间。
以前被全家人众星捧月地宠着,现在可能变成了全家人的“出气筒”和“小透明”。
大人们总在不知不觉中对两个孩子进行“双标”的待遇。其实小孩子对感情的观察力是很敏锐的,爸妈的偏袒与忽视,孩子很容易感受出来。
一个成熟理智的大人都难以接受被人“喜新厌旧”而抛弃的感觉,更何况是孩子呢?
01
闺蜜丽丽在长辈们“养一个也是养,养两个也是养”的劝说下,选择要了二胎。
可是因为孕期不适的原因,老二早产了,身体功能各方面没发育完全,所以抵抗力特别差,一不舒服就会哭闹,需要大人全身心照顾。
老大看到妈妈被一个空降而来的婴儿“抢走”了,也爱上了哭闹打滚。有次老大闹得厉害,缠着丽丽死活不让她抱哭闹的弟弟。
一边是撒泼耍赖的老大,一边是哭闹不止的老二,丽丽心火瞬间上窜,冲动之下就扇了老大一记耳光。
打完后,她就悔恨不已。
明明立志当个好妈妈,想要做到一碗水端平的,可却还把生活琐碎中积累的怨气,怒气全都发泄给了大宝。
其实,像朋友这样的二胎爸妈,并不在少数。
很多父母都会觉得大的就是应该让着小的,认为大的就理应懂事和谦让,还会情不自禁地喜欢小的那个。
最近热播的《三十而已》里的陈屿,他的母亲就长期将更多的关爱给了弟弟。
每次弟弟做错事,他都要替弟弟背黑锅,为此没少挨母亲的责打。
长大后,陈屿跟母亲感情很疏离,对弟弟也不太愿接触,甚至当得知自己要当爸爸的时候非常抗拒。
而弟弟陈旭长大也是不断闯祸,依赖哥哥来摆平,做事不靠谱,还是个典型的啃老族。
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一个核心观念:他认为出生顺序对人的性格有着重大影响,关键在于父母对不同的孩子态度不同,孩子为了获取关注,无形地放大了差异性。
父母对孩子的差别对待,无形中导致孩子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02
那么为什么父母养娃会存在“喜新厌旧”的心理呢?
我们一直以为孩子是“喜新厌旧”的典型,一个玩具到手,喜欢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天,一旦熟悉了一件东西,热度很快会消失。
但实际上,我们大人也会如此,因为“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
首先是“厌旧”在二宝没有到来之前,家里只有大宝一个小孩,长时间的相处,都会一些审美疲劳。
随着大宝的成长独立和求学,很多事情妈妈们都会慢慢放手。
但同时父母对大宝的要求却也越来越多,希望他成绩好,性格好,懂事,能够体贴父母。
父母们在养孩的道路上摸爬滚打,希望把大宝塑造成一个“完美小孩”。
可是现实总是事与愿违,尤其遇到处于“叛逆期”的孩子,闯祸不断,还爱顶嘴反抗。
这样的叛逆行为,大人往往会觉得他不懂事,对大宝产生“嫌弃”和“成见效应”。
父母们面对这样的大宝只能叫苦不迭,声称养老大简直就是来要命的。
其次是“喜新”这时又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二宝,很容易重新激发妈妈们潜在的母爱。
怀胎十月和养育的前三年,妈妈和二宝基本上日夜相伴,所以会不自觉地就会更偏爱这个呆萌可爱小家伙。
小宝宝因为没有动手能力,所以他会更依赖爸爸妈妈,然后那种亲密的感觉让人更加陶醉,更加沉醉,更招人喜欢。
知乎上有个网友molena也说过:“我家哥哥五岁多,弟弟刚两岁。幼崽有天生优势呀!更迷你,更懵懂,更胖乎的脸颊和手脚,更奶气的声音,更拙稚的举动。发脾气也比老大威力小多了,就像看小奶猫发威一样可爱。的确更招人待见呀!”
而且有了一胎的经验,妈妈们养育二胎的时候,更容易得心应手,也不会太过焦虑而提一些与孩子能力不匹配的想法。
对二宝的要求只要吃饱了不哭不闹就行,所以当二宝乖乖躺在怀里的时候,妈妈们会有种“二宝是来报恩”的感觉。
有人就曾调侃:“养老大要命,养老二是续命。”
这些对大宝和二宝的不同“成见效应”,导致了爸妈们看起来像是“喜新厌旧”的样子。
03
其实,在二胎甚至多胎家庭中,想要避免“喜新厌旧”的伤害也不难。
承认“喜新厌旧”,刻意“区别对待”既然知道父母们的“喜新厌旧”是有原因的,那我们要学会合理看待,并接纳这个事实。
首先真正的爱从来不是一碗水端平,需要刻意“区别对待”。
所谓的公平是看见每个孩子独特的需求,并真心给予、关注和尊重他们的不同之处。
比如在给孩子分蛋糕的时候,孩子们可能会计较谁分得多,谁分得少。
直接一句“妈妈再平均分一下就好了”,反而会让孩子下次计较得更多。
真正聪明的妈妈会说:“因为妹妹喜欢吃蛋糕,就给她多切了点,你不是喜欢吃巧克力吗,妈妈把蛋糕上的巧克力都分给你。”
这样两个孩子都会开心满意,因为妈妈能记得自己喜欢什么,证明自己在妈妈心里是同等重要。
所以,真正的公平,不是让孩子知道平均,而是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独一无二的爱。
适当给予大宝“专属的爱”娘娘孙俪曾说过:“有了第二个孩子后,真的要更多的关注老大。因为他长大,他会有自己的想法,这会影响到妹妹以后的性格。
老二还小,稍微可以忽略一点点,只要满足她吃好、喝好就可以了。反而,老大需要更多的引导。”
更多留意那个被忽视的大宝,多发现他的可爱之处,制造一些和大宝独处的机会,倾听他的心声。
当孩子觉得被冷落而产生不安全感、嫉妒心理、坏情绪时,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这种落差。
我们可以给他一个拥抱,告诉他:“妈妈这段时间确实照顾你少了一些,如果换作是我,也会不开心的,但是你不要担心,我们依然是爱你的。”
当孩子的心声能被父母听到,孩子慢慢会学会面对自己的情绪,控制失落感。
还可以时不时让大宝帮忙做一些小事,让孩子参与进来,比如帮二宝穿穿衣服、冲泡奶粉、拿尿不湿等,不但能提高老大的责任感,还能加深孩子之间的感情。
给老大表现自我的机会,告诉老大他已经是一个厉害的哥哥或姐姐,老大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会瞬间爆棚。
03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父母针对性对待,而不是同一而论,所以存在一些本能或是认知上的些微偏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必太过焦虑。
父母只要做到,不把偏爱表现得太明显,适当刻意地去多关注被自己忽视的大宝。
不要吝啬对每个孩子的爱,孩子若是从小浸润在父母疼爱的环境里,他是不会担心被冷落的,反而会用更多的爱一起去照顾弟弟妹妹。
我们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但手足血亲却可以成为他们彼此坚实的依靠。
长大后,即使有了各自的家庭,各过各的生活,但是,手足之情依然是他们温暖内心的一束光。
他们可以彼此帮衬、互相关照,欢喜的时刻有人分享,遇到坎坷的时候,有人帮忙共度难关。
余生很长,要坚信,二胎,是我们给儿女们留下的一份无价的珍宝。
在决定好要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如果大宝不同意或者是听了之后不开心。这个时候作为父母就要决定生还是不生,如果生的话,就要和大宝好好的沟通,告诉他生了第二个孩子之后,你就有了弟弟妹妹,他们就可以和你一起玩了,要多告诉他有弟弟妹妹的好处,还有的就是有了二宝之后不要忽略了大宝,这点是很重要的。
生二宝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大宝的情绪。我个人也是二胎妈妈,两个宝宝相差年龄比较小。所以大宝也是个似懂非懂的孩子。当时我也很焦虑,后来我选择先稳固大宝的情绪。从开始有二宝时,就不断的跟大宝说。妈妈马上要给你生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了,她们以后会陪伴你玩,做你最好的朋友。然后跟他说弟弟或者妹妹是他的,妈妈只是帮忙照顾。等二宝出生后、因为很多照顾二宝的工作是无法避免的,但也一定要稳固大宝的情绪。
只有对大宝更好,大宝和二宝的关系才能更加融洽。尽量让大宝参与到照顾弟弟的环节上来,哪怕只是帮忙拿个东西。也需要避免跟大宝说:弟弟或者妹妹还小,你需要让着她。其实她们完全不懂,只是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爸妈不允许她做这件事,反而更加不愿意跟弟弟或者妹妹相处了。所以 多照顾大宝的情绪,毕竟小宝宝此时只是需要喂好奶,而大宝需要更好的情感沟通。
大宝心里是怕,家里有了小宝,没有人陪伴他,他会被大人忽略。所以大人更应该多多陪他玩,陪他写作业,陪他看书。毕竟小宝还很小,啥也不懂,可以跟大宝说:“你看,小宝也来陪你看书呢,小宝很崇拜你呢。”让大宝感到受重视,他才不会有失落的情绪。家有二宝,更应该多关注大宝,大宝带好了,带小宝就更顺利。
“记得生二宝以前,大宝很乖,自己玩,不用抱,不会乱发脾气,听得进去道理。现在动不动就大声嚷嚷,二宝要干嘛大宝就来学,说什么也不听。做为妈妈我自问没有因为二宝而忽略大宝呀!怎么办呢?”
逗逗妈一口气说完摇摇头,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从表情就看出了二胎妈妈的无奈。
听到逗逗妈的述说,忽然想到了以前住我们楼上的邻居。邻居家大宝宝小的时候很乖,住在周围的人都几乎听不到他们家孩子的哭声。有时候妈妈带着孩子在小区玩,其他孩子为争玩具都会打架,他们家孩子偶尔跟其他孩子争抢玩具,妈妈只要一开口,孩子立即就乖乖地放下玩具回到妈妈身边来,在整个大院都知道他们家孩子很听话。
想不到他们家自从又生了个女儿之后,那个众人公认听话的大宝宝突然就像变了一个人。不但不如以前听话,还及其任性、固执、黏妈妈,有时候妈妈喂妹妹的时候,大宝宝就推妹妹、打妹妹,自己还硬是往妈妈怀里挤叫妈妈抱。妈妈好说歹劝就是不听,妈妈不抱就哭个不停。妈妈就不明白,为什么生了二宝后大宝宝竟然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 生了二宝大宝变得不听话的原因
1、想引起妈妈的注意
在孩子心里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以前没有二宝之前,妈妈是大宝的唯一,估计妈妈之前对大宝过于溺爱;当有了二宝之后,大宝发现妈妈很多时间都是围着二宝转,对大宝关爱的时间再减少,大宝感觉自己受到了冷落,为了引起妈妈的注意,所以就以叛逆、不听话、吼叫、哭闹的形式表现出来。
2、二宝出生后大宝失去安全感
妈妈经过十月怀胎和母乳喂养,妈妈和孩子之间有血脉联系,有的孩子只要一哭闹,交给妈妈抱孩子很快就会安静下来,就是因为孩子在妈妈怀抱就有安全感,一旦离开妈妈就失去了安全感。
二宝出生后,妈妈陪伴、拥抱大宝的时间肯定会减少很多,这样大宝就感觉没有以前安全,心里就恐慌不安,为了获得心里的安慰,大宝就会跟二宝争宠,看见妈妈抱妈妈就感觉大宝没有以前乖巧了。
❉ 二宝出生大宝表异常妈妈怎么做
1、理解并接纳
题主说没有因为二宝忽略大宝,这只是你站在自己的角度的感觉,如果换个角度为大宝想想,生了二宝以后还是和以前一样用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关爱大宝的吗?实事求是的说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二宝年龄小,没有任何能力,二宝的吃喝拉撒睡百分百的需要妈妈呵护,当大宝看到妈妈一直守护在二宝身边,处于本能就会醋意大发,争宠是肯定的。就像两个儿媳同时生了孩子,婆婆给这个带娃,那个儿媳自己带娃心里就不舒服,假如婆婆谁的孩子都不给带,两个儿媳都是自己带娃,两个儿媳心里都平衡。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大宝的争宠是人之常情,所以妈妈要给予理解并接纳。
2、多夸奖大宝
妈妈给二宝做事,如果大宝争宠妈妈切忌不能训斥和打骂,以免激起大宝的叛逆。妈妈正确的做法是,抓住宝宝喜夸的特点,用对比的方式,找出大宝的优势,说二宝没有大宝厉害,夸大宝比二宝听话,比二宝知道心疼妈妈、爱妈妈。只要这样一夸,大宝心里一高兴没有理由不顺从妈妈。
3、给大宝树立威信
提到树立威信有人可能会说,小孩子家知道什么叫威信,这样说就不妥了。给孩子树立威信就像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一样,也要从小就开始。我们家二宝小的时候,当我们抱着二宝的时候,只要大宝在身旁我们就对二宝说:“宝宝,看这个是哥哥,哥哥和喜欢你,你要乖,你乖乖的哥哥才会跟你玩;你快点长大,哥哥会教你唱歌、给你讲故事,陪你玩玩具,你一定要听哥哥的话哦!”
可别小看这婆婆妈妈的唠叨,其实这样跟宝宝唠叨好处可大了,一方面给二宝传送亲情、玩伴的信号;另一方面给大宝自律的暗示。大宝听了上述这些话,心里会想我是哥哥,我可以教弟弟很多东西,我比弟弟棒,弟弟乖要做个好弟弟,我也要同样做个好哥哥。
记得以前二胎刚刚开放的时候,有许多妈妈都摩拳擦掌准备生二胎,可是随着二胎妈妈的吐槽越来越多,有一部分妈妈就偃旗息鼓了。前几天有妈妈突然在群里问,到底生一个宝宝好,还是两个宝宝好?
其实,生一个宝宝和两个宝宝各有利弊,只要做父母的有智慧,把方方面面都想得周全处理得好,无论生一个还是生两个宝宝,日子都会过得风生水起。你说呢?
宝宝快四岁,有不开心容易打父母,怎么办
四岁不是小宝宝了,需要有基本的规矩,不能打父母是起码的要求了,告诉他不可以后果是什么,不听就管教上几次,会见到效果的。
三四岁孩子一起玩打闹对当的父母不开心怎么办你好,父母的不对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是特别正常的事情,有什么大不了呢小孩不懂事大人也不懂事吗?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你生活愉快!
宝宝去幼儿园不开心怎么办宝宝去幼儿园不开心建议试试一下方法:
首先,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必须去幼儿园,在加平时要多给孩子讲爸爸妈妈小时候也幼儿园,爸爸妈妈要上班挣钱来为大家吃饭穿衣,宝宝去幼儿园也是为了爸爸妈妈更好的工作而挣钱,宝宝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等等,通过经常性的耐心细致的与孩子交流沟通,孩子就会逐渐理解父母而不哭闹了。
其次。要与老师和阿姨搞好关系,用比较婉转且不失尊重的口吻建议多关照孩子,最好是多表扬和鼓励,随着老师和阿姨的鼓动、鼓励和表扬,孩子不愿去上幼儿园心理就能够得到有效克服。同时老师和阿姨的鼓动、鼓励和表扬,还可以调动孩子上幼儿园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实践证明,每一次成功都将会使孩子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
再次,下午接孩子的时候利用拥抱、表扬和奖励他在幼儿园的表现,使孩子在父母的鼓励和表扬中得到的快乐、自豪、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就为他逐渐喜欢去幼儿园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最后,多给孩子提供与小朋友们在一起玩的机会,父母要经常在晚饭后带孩子到小朋友出没和玩耍的场所,鼓励和支援孩子与小朋友一起拍皮球、溜旱冰、“造房子”、跳橡皮筋、爬山涉水等活动,在参加与小朋友在一起的文娱体育娱乐活动中获得幸福、愉悦和快乐的情绪体验,随着我们带孩子出去的机会增加,我们的孩子也就会习得融入集体技能和技巧,那么随着孩子在大集体的融入,自然而然也就不会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哭闹和发牢骚了。
各位妈妈,宝宝难过不开心了怎么办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分离焦虑。宝宝从6个月开始,宝宝就懂得分辨家人和陌生人了,并且对妈妈的依赖感日益增强。
四岁宝宝容易出汗怎么回事你好,4岁的小宝宝出汗多的话,你应该要给他补充一些钙,可以给孩子吃钙,尔奇的钙片。
给宝宝断奶,他很不开心,总想哭,怎么办这是断奶要经历的过程不用太担心。几天就会好了。除了坚持还是坚持不然他与你一起接触你就会自然的想去喂奶的。所以还是减少接触的次数好了
二宝降生,大宝不开心怎么办哈哈---
大宝是害怕自己失宠哦。没关系,平时要多引导。
大宝看到父母对二宝的态度,心里肯定不舒服,因为他不理解。
这个时候就应该注意多引导,告诉他,二宝小,应该多一些照顾。等二宝长和你现在一样大了,就是你的好伙伴儿。以后两个人做伴儿,多好啊。
同时注意,千千万万不要忽略大宝!
四岁孩子头发干枯容易打结怎么办是不是缺少微量元素啊?应该 考虑孩子是否缺铁、缺锌,建议去正规医院化验一下微量元素,看看是否缺少,以便对症补充。
四岁宝宝有自虐心里怎么办自虐症,通过伤害自己造成一定的精神满足感。从一定程度看,这是一种精神分裂的体现,通常我们会埋怨别人作的事如何不好,而较少反省自己,自虐症正好相反。
如果有这种自虐情形出现,建议带孩子到医院找医生咨询,看看孩子交往有无障碍,要是教育上的问题,可以自己解决。
宝宝快四岁身高不达标怎么办只要吃饭好身体健康后期会长的,有的宝宝先长,有的宝宝后长,跟遗传有很大关系
男孩子要坚强,不能掉眼泪,绝对不准哭鼻子。这是许多爸妈对儿子的期待,尤其是爸爸,大都希望儿子成为“男子汉”,而不是“鼻涕虫”。
因此,如果谁家有儿子,表现的很爱哭鼻子,别说妈妈会不开心,爸爸首先会跳出来制止。
两个双胞胎儿子,一个爱哭,一个强忍着不哭
亲戚家有对双胞胎儿子,同父同母,性格却天壤之别。
大宝一点不爱哭,有事都搁在心里。二宝却动不动就哭鼻子,受不得半点委屈。结果,俩人长大后,差距确实真挺大。
大宝不爱解释,一点不爱哭,特别坚强
大宝从小倔强,遇到不开心的事,哪怕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也从不掉眼泪。
有一回,爸爸带他去参加爷爷的“送别礼”,结果孩子却在席间表现过于“开心”,惹得亲戚十分不满意。
但其实,这孩子在家时,已经因为爷爷的离开,茶饭不思了好几天。
尽管亲人当众贬低他,指责他“太不懂事了”,大宝也不往心里去。他把眼底里的泪花,强压下去后,使劲吃饭,继续吃席。
小宝是戏精,眼泪来得快,去得更快
小宝从小特别受宠,尽管爸爸很讨厌他哭。但是,小宝还是我行我素,爱咋咋地,爸爸也拿他没办法。
小宝眼泪来得快,去得也快。看动画片感动了,小宝会哭。看妈妈哭了,小宝也会哭。受委屈了会哭,想买东西妈妈不给买,小宝还会哭。
哭,就是小宝的武器,也是他的乐趣,更是他的宣泄。 而且,这位小宝贝翻脸很快,刚刚在哭,转身就能笑出来。
一个儿子爱哭,一个儿子从不哭,长大后差距“真挺大”
长大后,大宝独当一面。工作上的他,抗压力很强,迅速升到了单位二把手。只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过得很压抑,心里面一点不轻松,身体情况下滑的也特别明显。
反观小宝,他非常玻璃心,工作里表现的不好,他就爱哭。结果,身边的人都会主动帮他一下,尽量去拉他一把。
小宝为人还不错,也挺会来事,靠着眼泪和示弱,结下了好人缘,工作还算挺顺利。小宝过得挺开心,非常自我。而且,他的身体情况也很不错,幸福指数较高。
爱哭,不代表脆弱
有的爸妈觉得,孩子爱哭,就是太脆弱了。真正坚强的孩子,从来都不哭。
其实,这样的观点有点片面。 一个孩子爱不爱哭,跟他是否真正的坚强,并没因果关系 。
有的孩子喜欢哭,但抹完眼泪,会十分坚强的面对困难,勇敢的克服挫折。这种精神可嘉,并不比爸妈眼中性格坚强的孩子表现差。
爱哭,不代表认怂
有些孩子,一旦被人批评了,就很爱哭。其实,这也不是孩子认怂,害怕被人说。很可能只是孩子被人误解了,心里不舒服,短暂的宣泄情绪罢了。孩子爱哭与否,跟性格怂不怂,也没有直接关系。
爱哭,不代表将来没发展
有一些爱哭的孩子,长大后人缘很不错。因为这类孩子很真实,可以勇敢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做作,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博得别人的信赖。
所以说,爱哭的孩子在长大后,未必过的就不如不爱哭的娃。
请把“哭的权利”还给孩子,允许孩子做个“鼻涕虫”!
哭是一种本能,就像是微笑一样,能让孩子缓解压力,释放心情。
即便是一个坚强的孩子,也有遇到难处,需要解压的时候。如果一味要求孩子必须“不准哭”,连做个“鼻涕虫”的权利都不给娃。那么,孩子该多无助,多倒霉啊!
心里的伤,身体知道。当孩子的不良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又不能释放时,孩子很容易憋出病来。
研究发现,人在悲伤时不哭,有害 健康 。
长期不流泪的人,患病率比流泪的人高一倍。男性胃病和精神方面的病,得病的人,多数都是强忍着不爱哭的人。
可见,爸妈允许孩子,偶尔做个“鼻涕虫”,会有很多好处:
①偶尔可以哭,孩子的负面情绪得到宣泄,心里更快乐。
②孩子爱哭,但哭过以后,更有助于冷静下来,发挥自己的执行力,想办法去解决困难。
③爱哭的孩子,身体 健康 程度更高,免疫力较强。
④爱哭的孩子较聪明,有奶吃,会利用手段达到目的,长大更容易有出息。
当然,我们并不鼓励孩子,无休止的哭闹,只是呼吁爸妈,把孩子哭的权利,尽量还给孩子“一丁点”。
您家的孩子爱哭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