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豪感,让孩子加入到教育二胎的工作中,可以让宝宝免除这个担忧,父母在生活中也要正确引导。
现如今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很多家庭都会选择要二胎,甚至要三胎来陪伴,大宝不过对于大宝来说会出现嫉妒心理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因为他们认为二胎出生之后会抢夺和自己的爱,如果不能及时疏导,自然而然会让宝宝出现心理上的问题。在生活中也应该注意照顾大宝的同时也要照顾二宝,这样可以让宝宝的心理更加健康。
培养孩子的自豪感。
在两个孩子面前也要向二宝灌输姐姐小时候从来不会哭,不会闹,一直很听妈妈话的语言。通过语言教育可以让孩子的自豪感更多一些,树立大宝的自信心,可以让大宝避免产生挫败感,当然在与大宝二宝相处的过程中,也应该学会一视同仁,避免产生过于溺爱,一个宝宝可以更好的避免矛盾的激发。
每天抽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大宝。
在育儿的过程中陪伴可以让宝宝的心理更加健康,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多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去陪他做游戏,给他讲睡前故事,可以让宝宝更有安全感。在陪伴大宝的同时,也应该学会去教育大宝学会分享,减少嫉妒心理产生。
让大宝加入到二宝的教育当中。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在生活中以身作则可以更好地引导宝宝,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学会去让大宝加入到二宝的教育工作当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小的时候心智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不能完全理解,包容,忍让的含义,因此他们不懂得谦让也是非常正常的,家长一定不要向他们发脾气。
大宝二宝爱争宠!怎么办? 三岁的大宝一直都很乖,二宝出生前,他还很热情地对妈咪告白:妈咪我爱你……妈咪最好了……妈咪我好爱你……。二宝出现后,大宝居然变了,开始莫名其妙地耍赖、发脾气,不开心就大哭或动手打人,搞得爸妈很生气,自己却说不出在气什么。 家里多了二宝,该如何让大宝适应,甚至手足相亲相爱呢? 二宝的出现,带给大宝压力与困惑
现代家庭生的孩子少,再加上还算宽裕的物质生活,以及较现代化的育儿观念,家长多半都在宝宝还在妈咪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花心思、花时间跟宝宝相处。宝宝出生之后,即使爸妈都在上班,但回家之后或是假日的时间,也都会带着孩子到处去玩,或是在家一起玩游戏。另外一种父母则是,因为工作忙碌,虽然能给宝宝不虞匮乏的物质生活,但平常只能送宝宝到托婴中心或是托儿所,比较少花时间陪伴宝宝。无论是哪一种父母,当二宝来临时,大宝都会面临空前的压力。
曾经有爸妈在宝宝一岁左右搬新家,结果发现宝宝在新家显得相当焦躁不安,经常哭泣,连睡觉都不安稳。单单是物理环境上的转换,就会让宝宝如此不安,更别说是二宝出生这种涉及整体生活的人事物全然变化。二宝的出现,大宝首先要面对的是妈咪外型上的改变,接着是身体距离与态度上的改变,最后出现一个新的生命在自已身边。晚上睡觉开始有一个人在旁边哭、经常被吵醒,爸妈陪伴的时间被对方大量占据,玩具也经常被拿走或乱翻、乱咬。更重要的是,妈咪心中的位置,有一半要让出来。可想而知,这个压力超级大!大宝心中的困惑更是无敌多……。
读懂大宝的心,爸妈可以这么做妈咪怎么了?为什么不能再抱抱我?他是谁?妈咪为什么不再像以前一样常常听我说话、陪我玩?为什么以前属于我的奶奶,现在却变成他的奶奶?为什么以前我一生气,妈咪就立刻来关心我,现在却有时候不理我,有时候还会骂我?妈咪是不是不爱我了?
以下,让我们用一个生活片段来了解一下大宝的真实感受。
〈场景一〉乖巧可爱的大宝不见了?大宝拿着幼稚园的图画,兴奋地跑出房间,要跟妈咪分享。讲到一半,二宝突然哭了起来,妈咪说:「大宝,你等一下喔」,然后没有等大宝的回应,就急忙走到二宝身边。妈咪尿布换到一半,突然听到大宝一声大叫,走出去一看,原来是大宝把水杯打翻得到处都是。
15岁到5岁以内的孩子,认知发展正处于前运思期,也就是说,孩子在理解事物时,多半会过度注意外观,例如:穿裙子的就是女生,有长耳朵的就是兔子。在思考与推理时,也仅仅只能注意单一个面向,例如:同样的水量,孩子会认为「高瘦水杯内的水,比矮胖水杯内的水多」。这是因为孩子只注意到水的高度,而无法同时顾及水的宽度。
因此,在〈场景一〉当中,站在大宝的立场,其实看到的是:自己正说话到一半,妈咪突然说要离开。大宝此时并不容易同时注意到二宝的哭泣声,只感觉到妈咪无论在时间上、注意力上,或是关心度上,都跟以前不一样。于是,大宝用他最简单的问题解决方式,把妈咪找回来。
当二宝出现,大宝所能注意到的,是跟以前不一样的事物,例如:自己被关心的时间多寡、玩具的分配、爸妈的表情、爸妈音调的变化等,而无法同时注意到环境中的其他线索,例如难以发现爸妈表情不耐烦的时候,是因为旁边的二宝正在大便或大哭。这时候,焦头烂额的爸妈就会更加感觉烦躁:为什么以前乖巧可爱的大宝不见了?
我们可以想像,单单只有两个人在聊天的时候,可以讲心事,可以不用想太多就说一句话,可以直接看到对方的表情,双方的互动是很单纯的一来一往,互动的箭头方向只有两个。但是,如果增加一个人,变成是三个人的聊天,事情就复杂多了。「我跟他讲这句话的时候,他会怎么想?」「现在换我说话吗?会不会抢了他想说话的时机?」「现在气氛好像有点尴尬,是不是该说点笑话?」互动的箭头瞬间增加为六个以上。而这种互动的复杂度,对五岁以内的大宝来说,真的是太困难了。
TO DO 我们可以如何帮助大宝呢?首先,要用大宝看世界的方式,速度慢一点,带着他一起观看、一起理解。例如:在〈场景一〉中,妈咪听到二宝的哭声,不是直接跳到问题解决的步骤,而是停下来问大宝「咦?这是什么声音」,帮助大宝从自己的图画分享中,先脱离出来,注意到环境中的其他讯息。等大宝注意到二宝的哭泣时,告诉大宝:「二宝哭得很大声,妈咪听不清楚,妈咪希望能认真听你说。我们先让二宝停下来,你再继续跟妈咪说,你觉得好不好?」通常大宝都会愉快地答应,甚至积极地帮助妈咪处理二宝的状况,因为他知道,妈咪很想听自己继续分享。
大宝二宝爱争宠!怎么办? 〈场景二〉想办法让爸爸妈咪回到自己身边妈咪看到大宝打翻水杯,心里很生气,觉得「我换尿布已经很忙了,你还在旁边捣蛋」,于是把大宝臭骂一顿,还处罚他到墙角罚站。「二宝来到我们家,妈咪要照顾两个小朋友,是很辛苦的,你要多体谅妈咪一些啊!」大宝一边罚站,妈咪一边在旁边谆谆教诲。
15岁到5岁以内的孩子,只能理解具体、生活中可见的事物,例如:小朋友、杯子等概念,对于抽象词汇或集合名词,顶多是跟生活经验较直接相关的,比较能够懂得,例如:捣蛋、好朋友等。然而,如果是更加抽象的概念,例如:辛苦、体谅等,孩子则是完全无法体会的。因此,妈咪所说的大道理,孩子其实是有听没有懂。
我们来看看,在〈场景二〉当中,大宝看到、听到什么?站在大宝的立场,他发现水杯打破时,立即发生的事,是妈咪回到身边。「妈咪终于回来了」、「妈咪有注意到我了」,于是,打破水杯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能够成功地让妈咪回到身边,以后值得常常使用。至于后面所发生的大道理、罚站什么的,大宝早就抛到九霄云外。
TO DO 我们要如何避免这种状况呢? 首先,爸妈要先把眼光放到「对的事情」上。当大宝用对的做法获取我们目光的时候,就要给予立即、正向、热情的回应,例如:〈场景二〉中,如果大宝也跟着走进房间,甚至帮忙妈咪,妈咪就要记得温暖地回应他,并告诉他:「妈咪很喜欢你这样做,你帮了妈咪很大的忙」,而不要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然而,如果大宝用了错误的方式,例如:哭闹或把东西弄倒,那么,建议在安全无虞的情况下,尽可能不予以回应。例如:在〈场景二〉中妈咪可以先在一旁偷看,看大宝如何处理水杯洒满地的状况,等他自己处理完毕,再现身肯定他(不是现身责备他)。并且,教导大宝下次如果想要妈咪赶快回到身边,怎样的作法比较有用、有效,比较正确、适当,避免不必要的责备,反而让大宝更加证实「爸妈不爱我了」的偏误想法。
另外,有些大宝会表现出「退化行为」,例如:又开始吃奶嘴、用哭闹的方式表达、在地上爬等。有些是因为我们前面说过的不成熟推理想法,以为弟妹之所以倍受疼爱,是因为他所做的动作,所以开始模仿之;而有些则是想用这些行为吸引父母回头像以前一样关心自己。无论原因为何,都鼓励爸妈将眼光放在「对的事情」上,尽可能忽略前述行为,以免这些行为受到错误的关注(即使处罚或责备都是关注喔)。并且,提醒父母,若是发现大宝出现这类行为,更是要在没事的时候,多向他表达爱意或多拥抱。记得,退化,只是过渡时期。
那么,在发现二宝降临时,如何及早帮助大宝明白这个过程呢?如何为他作事前的心理建设呢?
大宝二宝爱争宠!怎么办? 3方法让大宝准备角色的转换其实,目前坊间有许多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以下表格),不但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妈咪怀孕到弟妹出生的过程,也可以帮助孩子做自己角色的转换。其他还可以做的有:
1在得知怀孕初期,就带着大宝认识一些友善的哥哥姊姊,让他累积正向、愉快的被照顾经验,进而开始想仿效这些正向形象,然后问孩子:「我们来当哥哥/姊姊好不好?」并引导他觉察胎儿的细微线索、从胎儿时期开始认识弟妹,也学习如何做个小帮手,减轻父母的负担。父母压力小了,自然有更充裕的心力同时关心两个孩子。
2与爸爸沟通,增加大宝与爸爸相处的时间,以及两人在一起的愉快经验,让大宝的注意力焦点逐渐分散到爸爸身上,甚至还可以从男性身上,学习到一些他以前不知道的事物,以及不一样的特质呢!
3鼓励大宝多参加一些同侪聚会,交一些年龄相近的朋友。
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1 小小大姊姊(上谊文化)
2 小宝宝要来了(上谊文化)
3 小菲菲和新弟弟(和英)
4 我是哥哥(人类文化)
5 为什么要多一个宝宝(远流)
6 大姊姊和小妹妹(远流)
7 穿过隧道(远流)
8 分享(天下杂志)
9 分享2:当我们同在一起(天下杂志)
10 世界上最棒的哥哥(小天下)
大宝二宝爱争宠!怎么办? 避免将「长大了」当成是孩子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尽可能避免将「长大了」当成是孩子的责任,而用要求或嘲笑的口吻说话,例如:你已经长大了,怎么还耍脾气?!这样会让弟妹的出生,成为一种惩罚,让大宝开始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至于二宝呢?其实,二宝初来乍到这个世界,对于自己该被照顾多少?注意多少?是没有概念的。只要把大宝搞定,二宝就会模仿这位性情稳定、个性温和、态度温暖的兄姊,以至于情绪或行为问题都降到最低。
唯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教养手足的核心观念是什么。现代社会鼓励家长平等对待每个孩子,因此孩子最常挂在口中的是「不公平,为什么他……,可是我……」,而家长也为著自己是否有公平、是否偏心伤透脑筋。可以深思的是,真正的公平是否有可能达成?怎样的公平才对孩子最好?也或许可以思考除了公平以外的价值观,例如:长幼有序、尊长扶幼。
若是我们承认人与人之间就是不可能完全公平,教导给孩子这样的观念:先来后到要尊重,弱小的应该要被保护与被疼爱。无论发生何事都引导弟妹尊重兄姊,什么事都要先问过兄姊,对父母兄姊等长辈讲话态度要尊敬等;遇到争执的时候也引导兄姊要爱护弟妹,遇到危险对弟妹要保护。是否家庭的气氛会从「在意公平与权益」转变为另外一种氛围?
家庭价值的事,是藏在手足争宠后面,值得每位家长好好深思的!
序言:很多家庭有了二宝之后,对于大宝的关心也会减少,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及时照顾二宝也要多花一些时间来陪伴大宝,平时可以跟大宝沟通交流,这样也能够知道大宝的心理想法,如果大宝心里不平衡的话,也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所以家长在照顾小宝的过程中,也要照顾大宝的情绪。
一、陪伴大宝如果家长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照顾二宝当中,那么大宝就会非常的缺乏安全感,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家长在生二宝之前,最好是让大宝有一个心理的准备,因为孩子的心理非常的脆弱,尤其是在没有二宝的时候,大宝得到了父母所有的关爱,这个时候大宝也会觉得自己是非常幸福的孩子,但是如果没有让大宝有一个心理准备的话,就很难接受一个事实,父母把关爱和照顾都给了二宝,那么大宝就很容易出现心理不平衡的情况。
二、照顾大宝的情绪平时也要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大宝一起玩耍,可以跟大宝一起阅读做游戏,这样也能够了解到大宝的情绪。当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做出一些行为来引起父母的注意,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耐心,用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才不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灵。即使有了二宝,对于大宝的爱也不能够减少,这样大宝也会融入到这份爱中,一起去爱弟弟。
三、平等的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所以当一个家庭里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平分自己的爱,不要偏心其中一个孩子,要让大宝有一个过渡的时期,这样大宝也能够慢慢的接受,如果太过于偏爱其中一个孩子,另一个孩子就会出现心理不平衡的情况,这样在长大之后也会变得叛逆,不利于健康成长。
群里的二胎妈妈越来越多,甚至有妈妈已经怀上三胎了。妈妈们平时少不了要吐槽怀二胎后的生活,和自己想的差了很多。很多妈妈都说肚子里怀着二胎本来就已经很辛苦了,可是大宝却变得之前还要黏人:不管干什么都要妈妈;睡觉都要妈妈抱着才会睡;吃饭也要妈妈喂,不然就会哭闹……即便你跟孩子解释了无数遍:妈妈怀孕了,肚子里还有一个弟弟(妹妹),你要多多自己玩。可是才两三岁的孩子,哪里懂得怀孕是什么,该“作”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那究竟为什么有了二胎之后,大宝会变得更黏人呢?背后的原因妈妈们都要知道。
有了二胎后,大宝为何更黏人?
妈妈们在有了二胎之后,不自觉地就开始把大宝当做打大子来看待了。“有了弟弟(妹妹),你就是哥哥(姐姐)了,该懂事了。”这样的话,我们经常能听到。妈妈说这样的话是希望大宝能独立一些,懂事一些。但大宝的表现恰恰和妈妈的预期是相反,甚至还不如小时候,这其实是大宝在“求爱、求关注”。大宝可能不理解弟弟妹妹的到来是怎么回事,但是他们能够感觉到家里的氛围有些变化。爸爸妈妈有了新的关注对象,对自己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孩子通过“黏人”的表现是想告诉爸爸妈妈:你们还要像之前那么爱我。
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妈妈怀着二胎,本来情绪变化就大,也会很辛苦。如果大宝再这么黏人、折腾人的话,妈妈难免会有崩溃的瞬间,那要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
1让爸爸参与进来
其实不用问,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妈妈照顾、陪伴孩子的时间长。相对来讲,爸爸陪孩子的时间会少一些。妈妈有了二胎之后,既要保证二宝的健康发育,又要照顾大宝,难免有些力不从心。这个时候,爸爸就要参与进来,尤其是对大宝的陪伴。有些事孕妈确实没法办到的话,就需要爸爸来出头了。
2多陪伴大宝
我们前边分析了,大宝的这种“行为倒退”,表现地不懂事、不听话,其实就是想要得到爸爸妈妈更多的关注。那爸爸妈妈平时就要多陪伴大宝,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讲故事。通过日常的这些小互动,让大宝感受到爸爸妈妈还是很爱他的。不会因为有了弟弟妹妹而减少对自己的爱,这对大宝的身心发育都很重要。
3多表达对孩子的爱
我们中国家长总是羞于表达对孩子的爱,说句“我爱你”会觉得很肉麻,很矫情。其实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孩子感受到的是温暖和爱。当然了,这种表达不局限于说“我爱你”,也可以融入日常的活动。例如对孩子的关心、赞许的眼神、温柔的语气,这都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小妞的大宝比二宝刚大三岁,你说的这个问题,也是我遇到过的。
老二刚出生的时候,老大才过的三岁生日,记得当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老大说“妈妈不爱我了!”。说实话,心里特别的难受,感觉内心有愧对于老大,本来她是小宝宝,每天都能享受到妈妈的爱!现在就不一样了,还要帮忙给妹妹拿尿布。。。于是,我和老公想了很多的办法,现在真的相处的其乐融融。所以还是多用心,关爱老大的心理!下面是我们的一点小经验,希望能帮到您!
1 每次买吃的或者玩具,不能只给老二买,要买的话就得一人一个,形状和颜色最好相近的。小孩子真的很在乎这些事。
2 要抱抱的时候,一定得说“妈妈或者爸爸爱你,你是独一无二的宝宝哦”!这样的话,宝宝心里觉得会有存在感。
3 照顾老二的时候,也要拉着姐姐或者哥哥,让他懂得,自己也是家庭的成员之一,有照顾小弟弟小妹妹的爱心,为长大以后做好了铺垫。
4 老大和老二吵架了,又或者是抢玩具之类的事情,那么就要和对待大人一样,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谁做错了就要受到批评。不能心软,看弟弟妹妹小,凡事都要让着他们。
5 最好能做到每天给两个宝贝讲讲故事,故事里面可是有大道理哦!如果我们能给孩子慢慢灌输爱,灌输一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一定可以越来越好的!
这些就是我和老公的一些小经验,该爱孩子的时候就得让他知道。但是不能把孩子宠的眼里容不下弟弟妹妹,所以以上几点只要我们做好了,一定会处理好两个宝宝间的关系哦!
最后,祝大家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哦!
很多人说,老大老实,老二机灵。因为在成长过程中,老大做过的错事,老二都会学着避过,比如说,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大不想去,于是你批评了他。老二看见了,这种骂他肯定不想挨,于是等到了他上幼儿园的时候自己就去乖乖上幼儿园去了。这个时候你怎么做到公平公正,这种时间差上的不平等很难让人做到平等,尤其是做到对老大的公平,更多的时候你只有一张嘴,如果两个孩子都做了好事,你先夸谁,而且面对着一个活泼渴望老二,面对着一个老实木讷的老大。如果你一个一个夸,后夸的这个肯定不高兴。如果你两个一起夸,其中一个就会想,我做的明明就要多一些,凭什么得到的夸奖就是一样的呢。或者说买一模一样的礼物,万一有一个喜欢有一个不喜欢,不喜欢的那个又会怎么样想? 所以说进行公平对待那是对双胞胎才行,不同年龄差异的孩子公平对待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去塑造孩子不同的性格。
老大的性格、塑造要以责任担当为主,老二的性格塑造要分享、友爱为主。在你关系老大的时候,老二也会帮你关注老大,这个是责任,因为年纪大的要有哥哥和姐姐的样子。老二应该也要多多关心老大,因为老大经常照顾老二。多说多做这样性格角色的话,行为,引导,孩子们关系自然会融洽。尤其是在多问问孩子内心的想法,并且多听听孩子们声音,并且多积极评价和采纳的同时也会多问问另一个:“你觉得呢?”这个可以多参照王建博和王弈博兄弟两。
在了解孩子性格的基础上,对孩子的批评要少一些,批评要变成你应该怎么做、不应该这样做。而且每个孩子的标准要一致,这样就不会有情绪的倾斜和有失公正,因为每一次都是在教孩子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对同样做错事的孩子批评的轻重造成了不同的伤害。
在儿童早教的过程中,可以多进行一些绘本阅读,读一些孩子喜欢的形象和情节,加入自己要表达的因素在里面,或者进行一些情景的表述和代入,教会孩子在具体的情景中怎么做才对。
其实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课程,需要我自身不断的学习,遇到问题也一定要考虑周全周到,不要过于片面。
回忆一下是不是自己平时确实忽略了对大宝的照顾,因为二宝小我们的关注点会多一些给到二宝,这一点其实很正常,我们也可以直接跟大宝说,同时增加大宝的责任感,让他一起加入照顾弱小中,不要让他做一个旁观者,还觉得自己被冷落。我就是这样做的,效果还挺好,你也不妨试试!
首先、要一碗水端平,不偏向谁。 很多妈妈生了二胎后,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照顾孩子,这时候对老大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有时会拿老大作为出气筒,或许是不经意的一句责备,或许是一点小举动,都会让老大觉得妈妈更爱老二,他自己不重要了,时间久了就觉得妈妈不爱她了。在二胎家庭中一定要一碗水端平,不要觉得老大大些就应该要让着弟弟(妹妹)或者需要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务,她们都是孩子,如果老大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自然就觉得妈妈更爱小的,他就会出现叛逆行为,甚至有些老大讨厌老二,因为他们觉得如果没有老二,妈妈爱的就是她了,现在有了老二,抢走了属于她的爱。
其次、尽可能的多关心老大,多和老大沟通。 我一同事,老大八岁时生了老二,因为老大处于一个尴尬的年龄段里,每天要学很多,可他偏偏不爱学习,老大的学习不太好,教育上又不听,现在有了小的,大家的眼光自然而然的聚集到了小的身上,小的一天比一天讨人喜欢,父母平日上班忙,下班后觉得逗逗小可爱,她们也开心,就这样完全的遗忘了老大的感受,对老大每天不是催促写作业,就是责备不好好学习,后来老大彻底厌学了,有一次竟然和同学逃课了,同事说到家事很忧心,在我们的推荐下,带老大去看了心理医生,才知道不是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原来是父母越来越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之所以逃学也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现如今同事对老大的关心多了,老大也走上了正轨。所以当你有了二胎后,千万不要忽略了老大的 情感 ,一定要多关心老大。
最后、多和孩子说说老二也是我们的亲人,就如同爸爸妈妈一样,我们要一起爱他。 孩子的同理心是很重的,你不要试图通过责备和打骂让她爱老二,而是要用行动证明给她,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并不只是爱老二,有了老二后爸爸妈妈对老大的爱只多不少,通过行动表达对老大的爱,慢慢地老大也会爱老二。
这是不少二胎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确实在二胎出生后,我们会不自觉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小宝宝上,因为它更需要我们去照顾,妈妈天生的就会更偏爱处于弱势的孩子,这是母性使然,但还是尽量做到对两个的孩子的爱能公平。
在小宝出生后,要主动培养老大的责任感,让他知道家里现在有个新成员,需要我们全家人一起去爱护。
每天都有创造一个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你和大宝是单独相处的,要让大宝知道,妈妈还是很爱大宝的。
二胎家庭必不可少的就是两个孩子吵架打架了,这个时候,家长绝对不可以偏袒任何一个人,要客观的判断事情的对错。
最害怕听到“你是哥哥/姐姐,就让着弟弟/妹妹”,这句话,对老大来说,真的很伤害,虽然他们是哥哥姐姐,但他们也还是孩子,我们做父母的一定不可以对老大说。
在外购物或是买东西给小孩的时候,一定不能只给其中一个孩子买,要给两个孩子一样的待遇。
跟大宝沟通!
和大宝说:“妈妈依然是很爱你的,只是这份爱被扩大了,因为小宝宝现在还很小,所以我们要一起照顾好他哦。你也有责任要照顾好我们家庭新的成员呢。因为当初你也是那么小的宝宝哦。”
让大宝一起带着小宝,妈妈也要注意这些方面,虽然小宝需要照顾的地方很多,可是大宝也同样需要照顾,每天都跟他们说我爱你。孩子会特别喜欢。我自己就是每天都陪伴着孩子(除了工作的时间),经常跟她一起玩,讲故事,睡觉前会说晚安我爱你。
把自己的爱表达出来,孩子会感觉的到。孩子这么说都是因为他们需要安全感。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生了二胎之后大宝说妈妈不爱她了,感觉这是很多有二胎的家长都会面临的问题,因为有了二宝后很多精力都放在二宝身上了,大宝自然而然的就会这样感觉的,所以我感觉还是也要多多的关心老大的,尽量不要让她以为妈妈不爱她,这样对她以后的身心会有影响。
就像我小时候一直说我妈妈不爱我,我比较调皮,不爱帮忙,而且感觉妈妈骂我最多,小时候哪里懂得是自己的原因啊根本不懂的爸妈的辛苦
可以建立固定的亲子时光
特别是当孩子说出讨厌弟弟,或者妈妈不爱我这样的话的时候,又或者妈妈一阻止她做什么的时候,就会难过哭泣,孩子其实会因为自己的某些需求没有被满足,继而会产生这样的情绪。而在家的时候看到孩子闹腾,不讲卫生不好好吃饭,这种一反常态的行为,其实孩子也是在想吸引家人的注意,想获得家人的关注。那么我么就要给予家中老大适当的关注。
就是订立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每天的固定时间,或者每周的固定时间,由您陪伴或者妈妈全心的陪伴,让孩子知道,家人都是很爱她的,当然,亲子时光具体由谁来陪伴或者具体做什么,可以由孩子自己来决定。包括一些其他的事情,也要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权,这样也可以避免妈妈在制止做什么的事情的时候,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想去争取自己的主动权。
让家中老大参与照顾老二的过程
照顾弟弟和妈妈的过程中,也可以让老大适当的参与,让孩子通过参与感受自己小时候照顾和被照顾的感觉,并且告诉孩子,现在可能照顾弟弟的时间会多一点,因为他还小,但不代表妈妈或奶奶对你的爱就变少了,而是未来我们又多了一份来自弟弟的爱。包括再给弟弟买东西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适当的给老大带点小礼物,让她知道,妈妈奶奶全家人也是很爱我的。
回应孩子的需求
所以孩子各种各样的行为都在暗示我们,我没有安全感,我们害怕因为弟弟的到来,大家都喜欢他而不爱我了,其实可以明确的告诉她不必担心这些。也可以引导孩子正确的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我想让妈妈奶奶陪我一会儿,比如我还想做其他什么事情,而不需要用一些特别的方式引起注意来表达自己真正的需求,而对于孩子的需求我们只要给到她正面的回应就好,让孩子知道她被看见了。
《二十不惑》已经播完了,剧中人物的情感故事多次反转,观众看得十分过瘾。里面的吃货大宝性格可爱又善良,虽然是富家女但是完全没有高傲自大,十分讨喜。大宝的爱情可谓是非常坎坷,大宝和大熊两人的爱情甜到爆炸,一个厨师爱上一个吃货,搭配简直就是完美结合,后面大宝发现跟大熊的不是爱情,自己并没有心动的感觉。分手后大宝在遇见赵优秀之后,终于找到了恋爱的感觉,在很多细节中打动了大宝,会在意赵优秀和别人的接触,每次看到赵优秀脸上都充满笑容,慢慢的开始暗恋发现自己喜欢上赵优秀。大宝和大熊的分手实在是太可惜了,每次都做很多好吃的给大宝,眼神里永远都是向着大宝的,这么好的男友打着灯都找不到!大宝想跟赵优秀表白,没想到赵优秀想先一步表达自己对梁爽的爱慕,大宝把这件事情隐瞒起来了,其实赵优秀在看烟花那次已经喜欢上梁爽了,他爸妈来一起吃饭的时候也看出来,只不过是大宝不知道。青春的烦恼就是这样,懵懵懂懂的年纪遇到爱情也会变得不知所措,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就是互相信任,有矛盾就及时沟通,感情最怕就是拖着。二十岁这个年龄段美好单纯,勇敢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坚持自己的内心一定会收获幸福的。大宝觉得自己跟大熊的爱情像一谭死水,毫无波澜,想要轰轰烈烈的爱情而不是和朋友相处模式平淡无味,俗话说经得起平平淡淡的生活才会走得更远,热恋激情慢慢会归于细水长流,这个过程是每段感情的一部分,恋爱的苦和甜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珍惜,两个人在一起就是缘分,相爱很简单维持爱情很难,美好的爱情需要两个人共同用心去经营呵护,漫长岁月沉淀下来之后的感情是最美的,我们总是在怀念过去的那些美好单纯的青春时光,没有功名利益的问题,只是单纯的喜欢而在一起,人人都渴望炙热的爱情,青春啊,就是撞了南墙也会奋不顾身地勇往直前,希望大家都可以收获甜甜的爱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