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期望过生日,因为这时他们就可以索要生日礼物了。在独生子女家庭里,每年这个时候,父母都会为孩子挑选他最喜欢的礼物,那么,在不止一个孩子的家庭里,父母又应该如何给孩子挑选礼物呢?
如果孩子还很小,那么他就无法理解,每个人只有过生日才能得到生日礼物。原本,兄弟姐妹过生日是值得全家人高兴的事情,但是,他们看着过生日的兄弟姐妹拥有生日礼物,而自己却一无所有,未免会感到非常的遗憾,也会觉得内心失去平衡。对此,明智的父母会如何做呢?如何避免这种尴尬的出现呢?
尤其是对于更懂事的大宝来说,在二宝一周岁的生日上,二宝享受着众星捧月的待遇,而大宝则被冷落在一边,没有人关注,也没有得到心仪的礼物,这个时候大宝觉得简直糟糕极了。其实很多细心的父母都会关注到大宝的情绪。在二宝出生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亲朋好友来看望二宝,对此,明智的父母会友善地提醒亲朋好友为大宝准备一份礼物,因为,这个时刻二宝作为新生儿什么都不懂,但是,如果大宝看到他兴致勃勃地去给来客开门,而来访的客人只给二宝带来了礼物,他心中一定会落落寡欢。
对于大宝来说,这样的感受真的很不愉快。为此,父母善意的提醒,可以让亲朋好友也和父母一起照顾到大宝的情绪,满足大宝的情感需求。当二宝过生日的时候,父母除了给二宝准备生日礼物以外,也应该给大宝准备一份礼物。这样一来,大宝就可以和二宝一起高高兴兴地过生日。对于父母而言,也许只是多了一份礼物而已,但是对于大宝而言,这样的关注是他需要的,这样的感情满足也是他非常渴望得到的。当然,在大宝过生日的时候,父母也不要忽略二宝的情绪感受,随着不断地成长,二宝也渴望得到父母所有的爱,尽管他是家里第二个出生的孩子,但是他并不能理性地认识到在他出生之前家里就已经有了大宝的事实。所以,看到大宝拿着父母购买的礼物高兴的样子,二宝也会情不自禁地向往礼物,因此,父母应该在给大宝准备生日礼物的时候也给二宝准备一个礼物。这样的礼物未必是要与大宝的礼物价值相等或者是一模一样的,只要是二宝喜欢的,就可以让二宝得到很多的快乐。
那只是你的想法,孩子未必这么想!没准孩子内心是这样的。。。。。
你好,我小的时候我的妹妹就和我差八岁啊,所以我跟理解,都说为了让我有个伴。结果呢?我不得不在外婆家一直待到初三才和父母一起住。妹妹在外婆家的时候我和同学去玩还要被父母说宁愿陪别人不陪妹妹。可是她那么小和八九岁的我能玩到一起吗?现在我妹妹大了十几岁了,她觉得我爸妈开始变老了她会觉得特别害怕。所以,你想生就生,不要把一切原因推到老大身上,他可没有拿着枪指着你让你给他生个伴。
我是一个两个宝宝的妈妈,二宝现在1岁半。起初要二宝也是因为想给大宝做个伴儿。
我来说说要二胎后孩子的变化,给你做个参考,看到底要不要老二。
一、大宝的心理变化 有那么一段时间,孩子很想找小朋友玩孩子有那么一段时间,特别喜欢找小朋友。每次放学,都会和伙伴们依依不舍。看着孩子的小眼神儿,放学后,我们几个家长都会很默契的让孩子们聚在一起在玩一会。休假的时候,还约小朋友们出来见面。
可就是这样,回家后,孩子仍然依旧念叨我想某某某了,我想找某某某玩了。
对比下, 在外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笑脸,与回家前和小朋友们分别的愁眉苦脸,再与小朋友到家后失望的小脸。
当时心理就觉得要是孩子在家里有个玩伴就好啦。
多了个宝宝抢妈妈家里当真有了个小宝贝以后,在前1年的时间,两个宝宝以及整个家庭都是处于磨合的过程中的。
在大宝看来,小宝贝是挺可爱的,可是家里多了个小宝,不但不能陪她玩,还得让全家人都围着小宝贝转,大宝觉得有危机了。 大宝不要和其他的孩子分享她的爸爸妈妈,她想像以前一样,晚上妈妈搂着自己睡觉,不论什么时候妈妈只关心自己的所感所想。
有个小家伙缠着也不错直到二宝长到6个月:二宝会坐着,白天睡眠时间少了,一逗就哈哈大笑,大宝才开始逐渐围着二宝转。这会儿 大宝才觉得二宝就是个“大娃娃”,会哭、会笑、会吃东西,比家里“娃娃”好玩了。
带到二宝8个月后, 二宝知道找姐姐玩,大宝才觉得有个“小尾巴”挺好。
通过一年的时间适应,大宝也可以接受妈妈先哄二宝,再陪着自己睡觉。也不觉得有人跟她抢爸爸妈妈了。
二、两个孩子的关系变化其实两个孩子的关系,主要取决于大宝和爸爸妈妈。
起初,大宝不想有人跟她分享父母之爱。后来大宝懂得主动照顾二宝,陪着二宝玩二宝喜欢的 游戏 ,让妈妈休息。
起初,大宝自顾自的玩,后来,大宝不但知道 分担家务 ,还会帮忙 照顾二宝 ,更是 懂得了体谅 。大宝上学前还特意哄二宝,告诉他在家乖乖听妈妈话,等她放学回家。
当然,在学校的时候, 大宝还会跟小朋友炫耀家里有个小跟班。
三、家里的变化 生活环境虽说家里多了个小娃娃,但是 生活似乎充满了“生气”。
之前总是大宝安静的玩,现在是 屋里充满了两个宝宝的欢声笑语,以及噔噔噔的脚步声 。
当然,家里也 多了个“小大人儿” !大宝也学会了开始对小宝指手画脚了。
生活开支很多二宝家庭,可能都为难在日常开销上了。
至于早教,都已经有了一次养育经验了,这钱算是可以省了。
所以,多个小宝贝,似乎除了必备需要的东西,我们也没有额外多花销什么。
就属纸尿裤和奶粉是比较废钱的了。
父母的辛苦独子带过娃的妈妈们,都知道养娃不易。可是孩子并不能理解这份“辛苦”。孩子只知道妈妈怎么对他,爸爸怎么对他。这份苦,谁懂?
⑴父母的心理准备
想要二宝,爸爸妈妈就做好心理准备:
只有想不到的,更有意想不到的事!
⑵父母的身体准备
一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可以轮着班抱;两个孩子的时候,谁也别想歇着了,一个人一个吧!
所以得有个好身体!
尤其是晚上睡不好的时候,白天还得一个工作,一个照顾二宝。
所以, 要二宝不是儿戏,当真是很辛苦!孩子来了就是责任,父母就要尽责。
总之呢, 要不要二胎,家里人一起商量,把之后能遇见的问题都提前解决 。(比方说:孩子的日常照顾、孩子生病了怎么办、天气恶劣谁送孩子入学等等)
如果家里每位成员都同意,各尽其责,盼着家里的新成员,父母就知道是否要二宝了 。
生二胎是父母的做法,有个伴是大人的想法,在这一点上为人父母的不要把意识强加给孩子。打算要二胎了,只是国家政策允许了,自己的精力所及、财力达到了,提前和孩子做一下沟通交流。八岁的孩子不要以为人小不懂事,他们比我们小时候知道的多,了解的信息量大,都是小人精啥都明白,不要漠视孩子的思想。道理想法讲明白了,孩子理解了,你们就调理备孕吧。孩子不理解,慢慢沟通,直到接受为止。别以大压小,粗暴了事,否则,说句玩笑话,等你老了躺在病床上,决定拔不拔氧气、输液管子的是他。好自为之吧!
我是独生子,从小到大总有人说,哎呀,独生子好孤独呀!
可是有谁问过我吗?我其实很快乐呀!一点都不孤单呀。父母在侧,家里所有的都是我的,我很开心!
所以你说孩子孤单,那只是你一厢情愿,你家孩子开心的很
其实这个问题是做家长的有些想当然了。就拿我家来说吧,我家大宝3周多的时候就经常跟我说:“妈妈,给我生个妹妹吧,我想要个妹妹”。
本来以为是谁跟孩子说了什么,或者看其它小朋友有妹妹所以想要,过一段时间也就过去了,结果一直说了有半年之久。
我想,可能孩子是觉得孤独,想要有个伴,跟孩子沟通之后,要了二胎(后来才知道她们班里有对双胞胎姐妹,天天一起玩,羡慕了,其实当时她只是想找个人一起玩,是我会错意了)。
怀孕期间,大宝也是满怀期待(妹妹来了不用出门找其它小朋友也有人一起玩了,结果不是那么回事儿(^ω^))。
其实有个重要问题被我忽略了,因为孩子从小是我一个人带大的,就是怀孕期间也是一直陪伴左右的。
小宝出生之后,大宝一看这么小不能一起玩还要占用妈妈陪伴她的时间。这个时候孩子爷爷奶奶又把孩子接走了,爷爷奶奶也是想让我好好休息,可我想的是大宝可能会不开心,结果我的担心还是发生了,自从爷爷奶奶接走以后孩子一个月没有见我,打电话叫也不回家,在此之前孩子从没离开过我(爷爷奶奶家跟我家再一个小区只隔了两栋楼,接回孩子之后才知道,刚开始孩子想回家看我,爷爷奶奶说影响我休息,还要照顾妹妹,没有让孩子上楼,说了几次没有让回家之后,就不说了),爷爷还告诉我说孩子不去幼儿园,这下问题大了。
没做完月子我就去爷爷奶奶家强制把孩子接了回来,不想上幼儿园就在家休息了几天,尽可能多的抽时间陪她。有时候我就想是不是不要二胎,孩子就不会发生这些问题,不管怎么想,现在已经这样了,就只能想办法解决。有时还是觉得大宝很委屈。
大宝今年9岁了,小宝也4岁了正是淘气的时候,多数时候姐妹俩还是玩的挺开心的,大宝也很照顾小宝,这个时候的小宝也是总跟着姐姐跑,学习一些姐姐的行为习惯,完全把姐姐当成了模仿的对象٩(๑^o^๑)۶。也有不和谐的时候,每当这时大宝就说:“再闹腾就把你扔出去”,结果小宝也学会了,不管谁惹了她就要把人给扔了눈_눈
所以说这个问题,孩子已经8岁了,应该听听孩子的意见,再考虑好以后会否发生的问题,再决定吧!
孩子都八岁了,根据孩子的意愿,想要妈妈在生一个伴,要我说应该满足孩子的要求。但前提是家里经济条件还算过得去,如果负担重,等二年经济条件好转在生也不迟。我们这边有人家大孩都大学毕业了,又生二胎。不管怎么说,孩子多负担重,这是事实,但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个孩子长大后,多个兄妹遇事有帮手。互相有个照应。这些道理谁都懂,可实际情况叫进退两难。做父母的怕吃苦受罪,不想生二胎,十家九家孩孑望多个兄弟姐妹,才不孤单,国家又号召生二胎。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最后还可靠您自己做定夺,别人进得了言添不了钱。最好是顺应孩子,不留遗憾为上策。
这个问题!如果实力允许可以要二胎!不为别的,就为孩子长大以后,遇事有一个可以商量的人,现在有很多独生子,一遍照顾父母、一边抱怨父母、当初为什么多生一个孩子,造成现在的负担这么重,欲哭无泪的程度。
2016年1月1日起,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施行,其中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子女”,这就向全国人民宣告,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全面实施,也标志着1980年党中央“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全面终止。
孩子(独生子)八岁了,明显感觉他需要一个伴,该不该要二胎让他多个伴?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而定,总体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
一、要二胎的缺点1收入要求高。 现在教育难、养老难、房价高、医疗贵等一系列 社会 问题凸显,压的人喘不过气来,收入水平总是被平均,难以支撑心中的梦想。要个二胎,孩子从出生到结婚,雇佣保姆、生病住院、上学托管、结婚买房等等,这漫长的二三十年的花费在百万以上,对你的收入水平、消费承受力要求高,也是一个考验。
2抚养压力大。 现在年轻人工作普遍忙忙碌碌,996,007工作制,严重透支着精力,人们越来越变得焦虑、忧愁,缺钱成为常态和热门话题。35岁是职场天花板,随时面临失业的中年危机。要二胎对你的精力要求较高,一个人管两个孩子,就要求一个人必须牺牲职场,回归家庭,这样另一个人的压力将会更大,要做好思想准备。
3孩子责任淡。 现在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宝贝,被万千宠爱于一身,独自享有所有的优质资源,抚养质量较高,但没有兄弟姐妹,亲情淡漠,没有分享意识,自私自利,孤独,缺少玩伴,易出现心理问题,成年之后赡养压力大等。
二、要二胎的优点1有利于孩子 健康 成长。 有个二孩,小孩子有个伴侣,可以一起玩耍,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有利于孩子 健康 成长。
2分散孩子赡养压力。 孩子成年后,面对两个老人,可以互相分担赡养压力,减轻赡养负担,父母也有盼头。
3规避失独风险。 据统计,我国有1000多万失独家庭,中老年失独,对家庭的打击非常大,孩子是家庭的命根子和纽带,孩子没了,家也就散了,有两个孩子,可以很好地规避风险。
综上,生二胎有利有弊,需要你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来综合考量,金钱 社会 ,很多事都可以用金钱来解决。如果你收入水平高,工作稳定,家境殷实,有生育意愿,目前第一个孩子8岁,生二胎的话,孩子教育等大额花费基本能错开,你可以考虑。
大家好,我是@大童小爱,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孩子(独生子)八岁了,明显感觉他需要一个伴,该不该要二胎让他多个伴?
自从国家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至今关于生不生二胎的话题,还在争论不休。
我家两个孩子相差九岁。我觉得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生个二胎。
当初我也是觉得大宝一个人太孤单了,八九岁的孩子正是需要有玩伴的时候,大宝也一直渴望着能有个弟弟或者妹妹,刚好二胎政策放开,就跟老婆考虑好生了二胎。
为什么要生二胎,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好处:一、给孩子留个亲人。 生二胎既不是因为有钱有时间,也不是因为一定要生个男孩女孩,更不是非要儿女双全,凑个好字,只是因为在这个充满竞争、人情冷漠、充满功利的时代,给他留下一个血脉相连的亲人。父母终究有离去的一天,给他留个亲人有个伴,比留车留房好的多。
二、让孩子懂的感恩和分享。 现在的独生子女有父母和四个老人宠着,变得自私和霸道。自从我家二宝出生后,大宝明显变得懂事了,知道心疼妈妈的辛苦,都会主动帮忙做家务。每天放学回来,自觉地早早写完作业陪妹妹玩。有了好玩好吃的都会想到先给妹妹。
三、共同承担生活的风雨。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遇到风雨。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在医院的病房里,一个男人坐在两张病床的中间,右手拉着爸爸,左手拉着妈妈。这个男人是独生子女,父母同时生病住院,他辞职陪护。
忙的好几天都没睡觉了,所有办理住院手术的手续都是他一个人,陪护也是他一个人,身边连个商量帮忙的亲人都没有,好几次崩溃的躲在厕所大哭。如果他有兄弟姐妹,也不至于一个人忙前忙后,至少有个亲人陪他共担风雨。
总之,如果有条件的话,我还是建议生个二胎,大宝八岁了,需要个伴,生个二胎对他得成长有好处。如果没有条件,还是要慎重考虑,毕竟养个孩子的成本和精力实在是太大了。
我是 @大童小爱 喜欢我文字的朋友,欢迎下方留言评论+关注哦!
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孩子上学了也会有很多的麻烦需要处理,譬如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等等。其中有件事很多家长都经历过,就是孩子上课尿裤子。
5岁宝宝课堂尿裤子,自己说不出来原因,有苦难言
小枫今年5岁,刚上幼儿园中班。有一天上课,他忽然想小便,但又不敢和老师说,于是一直忍着。忍了十几分钟,实在忍不住,于是直接在课堂上尿了裤子。老师发现后,帮他清洗了裤子,并叫来了他的妈妈。
妈妈问她为什么不和老师说,他说他害怕,不敢和老师说,课下的时候老师提醒过小朋友去厕所,但是因为朋友新买了个变形金刚,他想和朋友多玩一会儿,就没有去。
妈妈和老师都表示以后上课想去厕所可以和老师说,小枫犹犹豫豫地答应了。可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在课堂上尿了裤子,原因还是害怕,妈妈问她害怕什么,小枫也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什么
孩子课堂尿裤子屡见不鲜,家长需从生理,心理,外部三方面找原因
▌生理原因
年龄小一些的孩子生理发育不完善,无法长时间憋尿,所以有可能出现上课尿裤子的情况。再加上孩子去学校等于从家里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作息规律都和原来不同,在生活上不能像家里一样随意自主,产生害怕怯懦的情绪不敢和老师提上厕所的要求很正常。
▌心理原因
1:害怕老师生气,受到惩罚
有些家长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总会拿老师来吓唬孩子。譬如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会说:“以后把你送到学校,让老师来收拾你。”这样的话多了,无意中就把老师塑造成严厉,可以实施惩罚的可怕形象,使得孩子从小就产生了畏惧心理,所以有了需求,也不敢和老师说。
还有就是因为在学校,老师管理的学生比较多,不能一一照顾到,就会告诉孩子们一套秩序和规则,也会强调违反这些秩序和规则的后果。孩子如果是因为个人原因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上厕所,比如像小枫一样是因为贪玩,就会担心自己因为违反秩序受到惩罚,所以选择一忍再忍,最终忍无可忍,导致尿了裤子。
2:害怕小朋友笑话,受到耻笑
美国美国埃默里大学的英语教授马克·鲍尔莱Mark Bauerlein说过: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也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你有没有经历这样的场景,就是自己摔倒了,先不关注自己疼不疼,而是先看看周围人有没有看你或者笑你,你后来好多天都不敢走到那个摔倒的地方。
孩子也是如此,上课本该是学习东西的时候,大家都在听老师讲课,如果提出上厕所的需求,其他人会不会对自己有看法,会不会笑话他,他会觉得上厕所是个让人难为情的事情,所以宁愿尿裤子也不跟老师提。
3:想吸引父母注意,得到更多关注
有的孩子明明可以自主如厕,却在课堂上尿了裤子,最后被老师叫来了家长,很有可能是想吸引父母的注意力。现在生活忙碌,家长工作一天回家比较累,没有功夫陪孩子,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冷落的感觉,时间长一点,他们会质疑爸爸妈妈是否还爱他,所以想通过这种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如今“二胎”潮迭起,很多家庭生了二胎宝宝,家长的关注力都集中在二宝身上,忽略了大宝,让大宝产生了强烈的落差感,大宝需要博得父母的关注。
▌外部原因
有的家长为了孩子以后的发展,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制定较为严苛的要求,譬如什么时间点吃饭,什么时间点睡觉,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大人说话的时候小孩别插嘴等等,孩子的生活被一系列的规则所束缚,孩子建立了强烈的规则感,对家长和老师的话也是绝对得服从,几乎不提出任何异议。
孩子自己认为上课去厕所是不被允许的,于是就出现了课堂尿裤子的情况,家长询问,孩子也不知道怎么说,只会说上课时间不允许去厕所。
针对孩子课堂上尿裤子的现象,胆小只是原因之一,家长应该与孩子好好沟通,发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再采取解决方法。
想让孩子课堂不尿裤子,聪明的家长这样做
做法一:仔细观察,把老师变温柔,把孩子变大胆
孩子课堂上出现尿裤子的现象,家长要先观察,如果只有一两次,弄清楚原因解决即可。如果次数较多,家长就要观察孩子尿裤子是集中在一个老师的课堂上,还是几乎每个老师的课堂上孩子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如果是后者,那么胆小和害怕老师一般是主要原因。家长要做的就是消除孩子对老师的畏惧感,并且告诉孩子课间要记得上厕所,遵守学校纪律,如果上课想上厕所,也可以和老师提,老师是不会因为孩子小小的需求而生气的,也不会因此惩罚他,家长也可以提前和老师们打个招呼,让孩子试着提一下需求看看效果。
如果是前者,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单独联系,说明情况。老师坐下来,温柔地和小朋友谈一谈,了解孩子对老师哪里恐惧,适当改进,并告诉孩子可以在他的课堂上提出上厕所的要求。
做法二:告诉孩子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勇于提出自己的需求
孩子日常生活中遇见困难,家长要帮忙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告诉孩子哪些是客观因素,哪些是主观因素,哪些对于孩子的发展有影响,哪些需要孩子一笑置之。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维能力,更容易让孩子判断出他人的做法动机。
对于他人的一些看法和眼光,孩子可以不用太过在意,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做的有些事情对他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他人不过是一笑置之,自己不要“庸人自扰”,弄清自己想做什么才更重要。
如果孩子太小讲很多大道理不懂,就直接告诉孩子自己的生理需求很重要,每个小朋友都是不同的,不需要和别人做一样的事情,想上厕所勇敢提出来就可以了,没有人笑话的。其他小朋友或许在某一方面就和大家不同,也没有人会笑话他。
父母在业余时间一定要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意识到他在父母眼中的重要性,建立强烈的安全感,平常的时候多跟孩子沟通,看看孩子有什么想法和需求,孩子的生活中,父母可以提供什么帮助。
有二胎的家庭,对于大宝也不要忽视,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尽量平衡好两个孩子的关系,不要厚此薄彼,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感,导致其产生胆小自卑的情绪。
做法四:制度不外乎人情,家长做好制度和人情的平衡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制度和规则,其中的家庭成员也应该遵循。不过很多规则大人适用,孩子未必适用,这就需要情与理的调整。
著名教育家爱德华说过:
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专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讲民主等因素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与人生。
家要讲情也要讲理,对于一些不合适孩子的规则,家长要适当调整,多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了解家庭的一些规则对孩子哪方面造成了不便,适当的地方放宽一些,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严格中不乏慈爱,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对于一些好的但是又暂时不适合孩子的规则,可以等孩子大一点给孩子讲明遵循的原因,再让孩子去执行,这样的效果或许会更好一点。
「链接」音频:多子女关系全靠一个“爱”字:小豆讲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
现在“三孩”政策已经放开,有不少家庭选择生“二胎”“三胎”。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现象。比如有的家庭重男轻女,在生下男孩之后不能够公平地对待女孩;还有的“大宝”排斥弟弟妹妹,甚至会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而更多的是父母疲于应对多个子女,无法处理好工作与生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在尹建莉老师的书中,有一位家长来信说,她意外怀上了二宝,但是她的工作非常忙,连大宝都没有时间照顾,现在有了二宝,如果继续工作,两个孩子都照顾不好,如果不工作,家庭的经济压力又很大,感到很矛盾。
尹建莉老师回复道:“ 家庭教育不需要全职,全职妈妈不一定比职场妈妈做得更好。反而很多全职妈妈因为时间充裕,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用力过猛,对孩子管得太多,孩子可能更不自由,反而在学业、心理方面出问题的概率更大。 ”
至于大宝的教育问题,跟什么时候要二宝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说要解决了大宝的学习问题才能有精力要二宝,那至少要等到大宝上大学。随着孩子的年级逐渐升高,学业只会越来越重,那是不是就更没有时间要二宝了?这位家长之所以感到焦虑,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孩子的学习管理及心态不对。不对的方法当然不轻松,也达不到好结果。有的家长以为要天天陪着孩子写作业才算负责任的家长,或者不上班做全职妈妈就有更多的时间管理孩子的学习。但事实不是这样的。大家如果听过我们之前讲过的“写作业到底要不要陪”和“不管是最好的管”这两节内容,就会明白, 管对了,家长和孩子都轻松;管错了,家长和孩子都紧张。即使是双职工的家庭,只要有时间就好好陪伴孩子,跟孩子玩儿,给孩子讲故事,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上学了也不要干涉孩子写作业……你会发现,不论是一个孩子还是二孩、三孩,都能够轻松地教育出好孩子。
还有一位家长来信说,自从有了二宝,就把大宝送到了奶奶家,每次接回来玩两三个小时就送回去。开始送孩子走的时候,大宝会找理由找借口不想走,后来好像知道了必须得去奶奶家似的,每次都会过来亲亲妈妈然后转身就走,看着那个倔强的小身影,做妈妈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儿。大宝在3岁之前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可自从有了二宝,为了不打扰二宝,奶奶就把大宝接走了。这位家长向尹建莉老师请教,有没有大宝、二宝一起养的方法。
其实这个问题本不应该成为问题,想想我们父母那一辈人,一家子生上六七个孩子是很正常的事。有了二宝,大宝就必须离开妈妈跟奶奶在一起,这才是“新发明”“新创造”!
大宝在家里怎么会打扰二宝呢?无非是晚上吵得二宝睡不着,打二宝,给妈妈增加负担等等,但不论哪个原因,都不足以因此而剥夺孩子的母爱。3岁,正是对妈妈十分依恋的年纪,仅仅因为弟弟或妹妹出生了,自己就必须离开妈妈,这对孩子是多么残忍!而且无形中为两个孩子之间埋下了对立的种子,这对孩子之间的感情影响是非常大的。
如果长辈非要带走大宝,做父母的一定要有主见,要坚定地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虽然可能增加一些负担,但对于成年人来说真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就是几年的事情,但对孩子来说却是足以影响一生的。
当大宝出现这些行为问题的时候,父母要帮助孩子解读行为背后的原因,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之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在小宝宝身上,是因为他现在离开了爸爸妈妈的照顾就没有办法生存。在你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也是一样地照顾你的。现在你长大了,也长了本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你很棒!而且你不仅能够照顾自己,还能够帮助爸爸妈妈一起照顾小宝宝,你是多么了不起啊!”这样的解读,有助于大宝理解父母的行为,并能让孩子感到安心。
有的家长从不跟孩子谈心,觉得跟孩子没什么好说的,或者觉得孩子还小,就是跟他说他也理解不了。其实这是小瞧了孩子的理解力,也忽视了沟通的重要性。
除了与大宝谈心,父母也要反省自己是否在生活中忽视了大宝的感受,是否让孩子产生了不安全感。不要因为生了二宝就把大宝送走;在亲朋好友来家里看望新出生的宝宝时,要注意引导大家把一部分注意力分配到大宝身上,不要所有人都围着小宝宝转。要引导大宝参与到对小宝宝的照顾中。当两个宝宝之间发生了冲突时,不要一味指责大宝。也不要事事都要大宝让着小宝。 如果大宝能够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确定无疑的爱,内心没有匮乏感,就不会把弟弟妹妹当做抢走了父母之爱的对手。天然的血缘关系和相伴长大的情谊,会自然地在孩子们之间形成牢固的纽带。
当大宝打了小宝的时候,大人们也不要反应过度。书里面讲到一个奶奶,总是在外人面前说自己的孙女妒忌弟弟,会打弟弟,对弟弟不友好。说得多了,孩子的行为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越发仇视弟弟。
心理学有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概念。负强化,就是越是强调孩子的某项缺点,孩子就越是难以克服这个缺点。因为家长早早地给孩子贴上了一个标签,比如“你就是爱嫉妒,你就是爱撒谎,你就是懒惰,你就是马虎……”当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某个标签的时候,慢慢地,他就接受了这个标签,再也无力挣脱这个标签了。
再说回大宝打小宝这件事,一方面可能是孩子由于受到冷落而心里不爽,另一方面也可能仅仅是孩子之间的小摩擦、小矛盾。 大人要用平常心看待孩子之间的打闹,要用善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要把孩子的错误上升到道德层面,别动不动就指责孩子“爱嫉妒、不友爱、心眼儿坏”等等,这种道德指责会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使孩子产生自卑、内疚、自责等不良的情绪。
要从正面强化来改善孩子的行为。比如在各种场合让孩子知道她和弟弟妹妹的关系很好,与其对别人说孩子爱嫉妒,不如说说孩子如何爱弟弟,当孩子从家长的嘴里知道自己对弟弟很友善,她会自动修复和弟弟的关系。
尹建莉老师说:“ 不要预设孩子是嫉妒的、报复的、不讲理的,这样的预设才是挑拨姐弟关系的心理基础。要坚信孩子是友善的、宽容的、懂事的。善意和恶意都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就看我们刺激和培养的是哪一种。 ”
多子女的家庭确实面临着更多的考验,但是只要父母能够做到对子女无条件的爱,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是大宝还是小宝,都能够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就一定能够收获更多的养育孩子的幸福和快乐!
在前面这三节,我们分别讲到了夫妻关系、隔代关系、多子女关系,下一节,我们将讲讲另一种人际关系,就是如何引导孩子交朋友。
读书开启智慧人生,我是小豆爱读书,陪伴你终身学习、终身成长!
01
二胎政策开放之后,很多人跃跃欲试,很多人付诸行动,很多人不置可否。
而我,站在三十岁的边缘上,没有怎么思考,随心而走,生了二胎。
生二胎的时候,是我最穷的时候。
这一年,我们整个家庭只有我每个月六七千的工资维持。
这一年,老公生意不景气,入不敷出。
但是这一年,家里特别和谐,我从怀着孕上班,到生子休产假,老公给了我足够的体贴支持和帮助。生意不景气,老公日日出门努力跑业务,抽最便宜的烟,自己啃馒头,出门跑业务,闲时开滴滴。而我,从不会打击老公,不会说任何抱怨的话,认认真真上班,一个人产检。
有人说我作死,有人说我疯了。
但只有我们知道,我们对生活心存希望。
我们坚信,会越来越好。
02
我出生在一个多子女家庭,我是家中老小,对我来说,生在这样的家庭无比幸福。
从小,哥哥姐姐都在照顾我,爸爸妈妈也因为我是最小的,格外疼爱我。爸爸不苟言笑,对我,却很温和。
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同桌欺负了我,哥哥追着同桌狠狠地收拾了一顿,从此同桌再也不敢欺负我了。
初中,我跟二姐同住一屋,我的生活起居都是二姐帮我。
高中,哥哥姐姐们离家上学,家里瞬间只剩我一个孩子,冷清了不少,爸妈把所有的关注力都放到我身上,我基本都是衣来张口饭来伸手,幸福到不行。
大学,二姐包了我所有的生活费用。
而我,在经历了高考的历练之后,也突然懂事。
我不会乱花一分钱,因为明白是二姐的辛苦钱。
我按时给亲人们打电话,我知道没有我的消息他们会担心。
我在学校规规矩矩,看书上课,好友一二,循规蹈矩的过着我的大学生活。
同学们都羡慕我的家庭,父母和气,哥姐疼我。
我也觉得自己很幸福。
03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婚恋观有深刻的影响。
深以为然。
我是多子女家庭,我倍受宠爱,哥哥姐姐都很好。所以在大宝出生后,虽然我说再也不生了,但我内心是动摇的,我深知有个手足的好处。
刚结婚的那几年,夫妻关系不怎么和谐,我基本上处于抑郁状态。大姐二姐常常打电话劝导我,我终于出门开始工作,还是哥姐常常打电话激励我。
在这样的支持下,我在事业上很快上了正道。没多久,就有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工作稳定下来之后,我要二胎的想法开始复苏。我很爱大宝,我想如果他也有一个手足,该有多好。我征求大宝的意见,大宝笑着满口答应。
我怀孕的那几个月,老公很照顾我,老公不在的日子里,大宝学着老公的样子照顾我,我觉得很幸福。
04
转眼,二宝出生。
对于大宝来说,孩子在肚子里,跟出生后完全不同,我怕大宝有失落感,跟老公细细讲了二宝家庭大宝的心理应该怎么调解,老公认真听取,也特别注意,怕大宝有失落感。
在这些过程中,我跟老公依然很穷,我们依然很忙,但过得比任何时候都开心。
因为充实,因为家庭凝聚力,突然间,我们成了拆不散的一家人,互相担心互相鼓励互相安慰,扶持着度过了最穷的这一年。
一个家庭,没有了吵吵闹闹,没有了冷漠相向,没有了抱怨指责,就变得和气多了。
一个家庭,多了互相理解,多了彼此体贴,多了和声细语,就变得有趣多了。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我们度过了最穷的这一年,大宝顺利过度了小升初,二宝顺利出生,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序章啊!
05
休产假的这段时间,最开始,我很抑郁,也许因为没有生出女儿,也许因为激素分泌变化,总之,我在坐月子的时候,常常处于抑郁状态。
姐姐们常常在群里跟着聊天,怕我抑郁。
快出月子的时候,我听了姐姐们的,开始读书。手边的书全部拿来细读,一本接一本,孩子睡着我就读,不知疲惫。当读完五六本书的时候,基本上已经不抑郁了。
接着,我又开始学思维导图,买了一堆纸笔,读一本书,做一副思维导图。做到第七八幅的时候,彻底不抑郁了,因为我很忙,没有时间抑郁。
第三个月的时候,我开始学写作。每天听课,写文,做思维导图,看书,占了我大部分时间,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抑郁了。
心态好了,身边的一切都会跟着变好。
老公的经济情况,在我们的好心态下变好了。
我也没有产后抑郁。
孩子的学习,一天天进步。
最穷的这一年生二胎,我明白了,最怕的不是金钱的穷,而是精神上的穷。精神富有,才有抵挡一切的勇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