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二宝,大宝不听话了,怎么办?有二胎的很多家长都会遇上过这个问题,经常也有人提问,大宝不好好读书写字,大宝自个儿玩,结果把房间里弄得乱七八糟等等,很让家长头疼。我也是不厌其烦的回答这些家长,直到她们学会。
有一个家长,让她头疼的是有了二宝后,大宝每天去读书,在幼儿园还能好好吃饭,回家就不吃了。我问是不是零食吃多吗?她说不是。我问是不是在学校吃得晚? 她说不是,是中午就吃了。好吧,在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饿了。我就问,那你二宝多大?她说有一岁左右。于是我迅速的问了一个问题,是不是你每天都只顾着照顾二宝?忽略了他的存在? 她说是的,我说问题就在这,曾经的独生子,曾经的关注去哪了?是你冷落了他。她说那怎么办呢?我说很好办,现在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放下二宝,或叫人给你带一会,在星期六、星期天带着大宝去公园、去逛街,让他感觉你是爱他的。爱他就要陪伴他,让他找回曾经的重心,在这段时间内千万要坚持十天半个月或者几个星期天,反正就是找机会与他单独外出,每次不需要多,一个小时、半个小时就足了。然后过几天这家长反映,孩子吃饭了,不再像以前了,从她的开心里,我能感觉她的幸福,同时,我也为她感到开心!
第二个家长就是有点暴力啊,她带着二宝,大宝在一边自个儿玩,可是,玩着玩着就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玩具扔一地,这家长说他,孩子就顶嘴,很难搞定,她气不过,一巴掌打过去,结果孩子哭了,她呢,心痛了。呵呵,我说你很厉害,以大欺小,现在哪里还打孩子的,你什么文化?她说没文化,初中没毕业,乡下过来的,他爸在这边上班。我说孩子为什么会扔玩具呢? 她说他就是调皮,不听话,故意的。我说那么对了,为什么故意呢?她说不知道。我说他这是在引起注意,你多关注他,不要一心一意只带孩子(二宝),要照顾人家一下,这是在吃醋,既然他这么大了,就应该对他多一些亲子互动,带他去玩,在他面前,不要再做一些让他吃醋的做法,看你对二宝那么爱,他就来气,不扔玩具撒气,那扔砖头给你撒气吗? 呵呵,她明白了。后来过几天说,孩子变好了。同时也是很感谢我,我说不客气,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困惑尽管问我。第三个情况也是差不多,就是不爱做作业,把作业摊在那,人坐在那,你要不监督,她可以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不写一个字,嘿嘿。于是,家长就骂她,越是骂,后来这段时间越不听话,想放弃她了,意思就是任其发展,不管她了。我听了后,很是心痛。怎么能放弃自己的孩子呢?于是我说哪有这样的父母!放弃孩子,孩子有错吗?孩子今天这样,都是你们教育无方,不会教育才形成这样的性格!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家长在白纸上写什么,就是什么!等我纠正了家长的三观后,家长有些后悔,她说,有时候还打孩子,我说那你更不应该了,叛逆期的孩子,越打越自暴自弃。后来,我说你也应该是放下现在的重心--二宝,对她多些关怀,与她一起唱歌,多留些美好记忆在她的童年记忆里,而不是骂和打的印象。平时,对她说,你是爱她的,你自己不爱她,作为生她的母亲,你都不爱她,那么她真的完了。后来我还给了家长一些方法,叫家长多单独带着孩子(大宝)出去玩,多对孩子说我爱你,爱就要告诉,你要挽救她,因为,你是她母亲。 后来也是一段时间后,她反映孩子变好了,心里那个高兴,对我的感激之情,我能感受到。所以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陪伴,大宝的教育,更多的依然还是陪伴。千万不能偏心,一偏心,孩子心里那个痛啊。所以各位有二宝的家长,不要只知道照顾二宝,要一分为二都照顾到,主要是心里的重视,不能忽略。大宝、二宝都是宝,特别是要照顾到大宝的感受,他能感受到你的爱,他就听话了,乖了。
出现这种情况呢,多数是因为家里有了二胎然后大一点的宝宝,觉得父母的关注度,对他没有以前多了,他开始心里觉得没有安全感。就会通过这种哭闹或者是抢夺妹妹玩具的这种形式来取得爸爸妈妈的关注,用此来获得安全感。所以您不要对他发脾气,因为他才三岁而已,应该多安抚,多表达对他的爱,然后教他如何做一个哥哥,让他明白即便多了一个宝宝,爸爸妈妈依然爱他
这是常见的问题,因为孩子们经常会对新生命的到来感到不安和焦虑。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帮助的建议:1 给大宝足够的关注和时间:这可以是陪伴他玩耍、读书、散步或做其他有趣的活动。让大宝知道,即使有了新生命,他仍然是被爱和关注的。2 帮助大宝适应环境:在孩子们之间分享爱和注意力时,有时可能需要改变家庭结构。这可能包括让大宝有自己的床铺和房间,以使他觉得舒适和安全。3 留出特殊时间:给大宝留出一些特殊的时间,例如每周一次的“大宝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专门与他做他喜欢的事情,如看**、玩游戏、吃零食等。4 给大宝参与感:虽然大宝可能还太小,但让他感觉自己是有责任的家庭一部分。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以帮助照顾新生儿,这可以让大宝感到自己很重要。5 接受情绪变化:大宝可能会因为新生命的到来而变得焦虑、困惑或生气。给他足够的时间来适应这种感觉,并给予他情感的支持和鼓励。总之,适应新生命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不同的,但关键是让他们知道他们仍然是被爱和重视的。与他们建立稳定的、机会均等的环境,并保持关注和关心,通常可以帮助他们适应这个新的生活阶段。
不知道家长面对孩子,有没有这种情况, 心里想的是对于孩子的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理智的解决,但在具体行动中,你的行为却完全相反,甚至有点伤害到了孩子。
近期大宝刚刚学完钟表,为了学习,就买了个钟表学具,学校不带了,就在家放着。小宝也有一个,但看到姐姐的,新鲜,总是咿咿呀呀的要拿来把玩,到这个钟表的时分秒针是装上去的,很容易就会取下来,自然小宝就总是扣下来玩,每当这时大宝就会很生气,我曾不止一次告诉大宝,要是找不到,那你就把她的拿上用,可大宝却不乐意,慢慢的,我没了耐心,昨天又被小宝拿着丢了一根针,大宝生气的说 :“她给我弄丢我怎么用?” 我明明心里在想,她还担心把那三根针弄丢没法用,爱惜物品,但我嘴里却有点不耐烦的说:“ 弄丢了我重新给你买一个,行不行? ”看到我的态度,大宝不在做声,但我知道,孩子心里一定是委屈的。
仔细想想这样的情况不止一两次,但为什么我总是做不好呢?是因为我自身的情绪没处理好吗?还是我对孩子有要求?
如何解决是确实此时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因为我还不知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