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宝爸常不在家。所以两个孩子都是由我来带。
我家二宝出生的时候,大宝三周岁。大宝没有因为二宝的出生,而交由别人来带。一个人带着两个。确实要比一个孩子的时候想的要多,面临的问题要多。在睡觉的这个问题上。我是这么解决的。
大宝和我一起面对“烦人”的二宝共同哄睡
经常会跟大宝说,我们现在开始,哄睡计划。我们要把二宝哄着,我们就胜利了。我就能好好跟大宝玩一会了。大宝要配合我哦。大宝想着能跟我玩,基本都听我指挥。
晚上尽量同步。
二宝小,觉特别多,一会一觉。大宝白天在幼儿园,晚上回来。所以尽可能的让二宝在下午的时候多睡会,最好能距大宝睡前3到4个小时。这样,基本上就能同步晚上入睡,可以关上灯就可以了。晚上醒了,只要有母乳,基本吃下就睡了。也不会怎么吵到大宝。
玩具当助手
生二宝之前我买下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玩具。并没有一次性的给大宝。而是在搞不定两宝的时候,借助玩具的力量,安抚好大宝。再去管二宝。
二宝在醒着的时候,当“观众”看着我和大宝玩,时不时的跟他说说话。
家里是地暖,还铺上了厚厚的爬爬垫。夏天不凉冬天不冷。还很安全,我经常会把二宝放在一边,让跟大宝一起玩,时不是的跟二宝说说话。二宝的很多兴趣跟大宝很相似,运动能力也非常相似。两个人的睡眠习惯也很相似。
所以宝妈一定要有耐心,尽量让自己的生活便利一些。其实一个人带的孩子也很好。当帮助他们按着我们的节奏去成长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并没有那么慌乱。
二宝妈的成长天地
育儿问答达人
宝妈辛苦了。
我也是二宝妈,二宝出生的时候,大宝两岁半,我自己带两个宝宝睡觉。
我有几点经验建议:
第一,分开哄睡。二宝小的时候,六七点就睡了,大宝这时候肯定是不睡的,所以二宝哄睡后先放爷爷奶奶床上。等大宝哄睡了,我自己准备睡了,再把二宝抱过来。一边一个。现在二宝已经快两岁了,晚上也睡得晚了,可以两个人一起在床上玩玩睡了。但大部分时候还是弟弟先睡了,先放其他床上;
第二,两个宝宝同时哭的话看先更容易先哄着。一般小的喂个奶就安静了;
第三,一定要母乳。母乳晚上省事多了,否则你半夜起来冲奶粉的功夫,小宝把大宝哭醒了,你就去哭吧。
第四,白天还是要有个帮手。你不会是想全天自己带两娃吧?
因为二宝比较小白天睡眠时间比较多,而大宝则不同了,他只有中午午休时才睡会儿,为了不打扰二宝,中午午休分开房间休息,一直在现在也是分开状态,当然得保障大宝的安全,如果大宝还特别小的家庭就要另作安排。
晚上同时休息,一个自己睡,另外一个哄睡。当然大宝与我们同床,二宝睡婴儿床,其实刚开始二宝休息的比较早,慢慢随着她年龄增大睡眠时间就比以往少些,这样就可以逐渐给两个宝宝调整时间,每晚差不多在8:30准备,9点多些就能入睡。
现在生二胎,大多都可以做到大宝带二宝的,但如果两胎生的时间间隔比较短,如一年半载的,两个孩子只能作为玩伴,就无法实现大宝带二宝了。你大宝年龄大,懂事了可能还会帮你照顾一下,但是你大宝要是年龄比较小就更不应该让他帮你照顾了,她自己都没有是非观念,都要人教导的年龄你把这样的重任交给他,你觉得靠谱吗?
总之,现在提倡生二胎,二胎的好处还是很多的,一是孩子不孤单,孩子之间有玩伴,可以更好地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二是为将来养老更有利,现在有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孩子长大后,对双方养老存在很大问题,不但是负担重,而且也照顾不过来。三是解决男女失衡的问题,以前独生子女期间,很多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都希望有一个男孩,长此以往,将造成男女失衡。
所以说允许生二胎,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既解决了家庭间要孩子的矛盾,又解决社会问题,还可以控制人口的膨胀,好处多多。
看到屋子里静悄悄的,妈妈放轻了脚步,悄悄走到卧室门口一看,发现两个宝宝睡得正香,妈妈把被子掀开了一角,瞬间就被萌化了。
只见小宝侧躺着枕在姐姐的胳膊上,两只小手圈住姐姐的脖子,腿也搭在姐姐身上,身上穿着干干净净的小睡袍,正睡得香甜。
姐姐可能是太累了,给弟弟洗完澡换完衣服后就哄着弟弟睡觉,自己竟忘记了换衣服,还穿着校服。
可即便是睡着了,姐姐也没有紧抱着弟弟,似乎生怕压到弟弟,让弟弟呼吸不畅。
妈妈看着这一幕被暖化了,觉得十分温馨。
姐姐对弟弟的爱护让她这个做妈妈的都自叹不如:出门在外,姐姐会主动带好奶瓶和纸尿裤,会在弟弟睡着时把弟弟抱在怀里,边唱儿歌边轻轻哄着“宝宝快睡觉,姐姐保护你。”会在弟弟生病时一夜不睡守着弟弟退烧。
其实大宝二宝之间和谐相处并不难,要看家长怎样引导
●尊重大宝的想法
心理学上有种现象叫做“同胞相争”,是指大宝会对妈妈腹中的弟弟妹妹产生敌意,害怕父母的爱会被弟弟妹妹夺走。
父母可以询问大宝的意见,问问他是不是想要一个玩伴?是不是想体验一下做“老大”的感觉?父母要告诉大宝,即使二宝出生了,大宝的爱也不会被剥夺,因为大宝始终是妈妈怀胎十月生下的宝贝,父母会需要大宝一同照顾小宝宝,让大宝知道责任的重要性,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
●让大宝参与到妈妈的孕育过程中
父母要分享给大宝怀孕的喜悦,告诉大宝腹中的胎儿现在是什么样子,大宝以前在妈妈肚子里又是什么样子,怀孕时妈妈有多辛苦,宝宝又是怎样的淘气。
“弟弟出生后,你要帮妈妈好好教他,不能让他像你一样调皮,明白吗?”这样的话题会把大宝带入到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中,不会觉得自己被父母“孤立”。
●生活中不要区别对待
很多二胎妈妈会把“你是大的,要让着小的”放在嘴边,虽然本意是培养大宝的责任心和谦让心,但却会让大宝对家庭疏离,觉得父母只顾二宝却忽略自己,长此以往,会心生不满,不仅不会对弟弟妹妹呵护有加,还会嫉妒和憎恶。所以,父母在生活中要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让大宝不要产生心理落差。
●堵住“三姑六婆”的嘴
记得小时候,邻居奶奶总是对我说:“还好现在每家只能生一个,要不你妈妈再生个弟弟,就不会管你了,把你送给别人养。”然后笑眯眯地看着我哇哇大哭。
现在二胎政策放开了,这类三姑六婆的说辞也变了:“你妈妈生了弟弟以后就不爱你了”,然后依旧看着大宝惊慌失措的大哭,心理上得到了欺负弱势群体的满足。不能说这种人心肠坏,但也绝对不善良,而且这样的人还总是会围绕在你身边。
我觉得父母需要多去关注自己家的大孩子,同时也需要用一视同仁的态度来对待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生了二胎以后,如果自己家的大孩子没有安全感的话,大孩子可能会做出很多任性的行为,同时也会变得非常不懂事。对孩子的父母来讲,父母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盲目责怪孩子,而需要尽可能跟孩子多多相处,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孩子的很多问题自然就能够迎刃而解,父母需要多去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问题。
父母需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如果家长想要孩子变得懂事,那么就必须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这个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氛围、家庭教育环境。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开放的家庭环境,给孩子提供一个能够让他们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同时也需要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父母可以尝试多跟孩子沟通问题。
父母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孩子变得更懂事,首先要与孩子进行沟通,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为。其次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让孩子逐渐学会自己做事,最后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使孩子在做出好的事情时能得到认可。
与此同时,当父母一方很强势时,孩子就会受到影响,不会那么听话了,也会变得越来越不懂事。如果父母可以平等地和孩子沟通交流,并且尊重孩子的想法,那么孩子也会变得更懂事。父母一方不能把自己所有的意愿都强加给孩子,要学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最近,几个闺蜜跟我诉苦,一个说:自从二宝出生后,原来很独立、性格开朗,也比较活泼的大宝,突然有好多反常行为,比如动不动就哭,还时不时的要求抱一抱,甚至会尿裤子……
另一个马上附合说:是啊是啊,自从二宝出生后,大宝刚开始还挺喜欢的,帮着一起照顾孩子,可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甚至偷偷的打二宝。二宝在哭,所以自己也没有好心情,所以一个巴掌打过去,大宝也开始哭……
自从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身边的同事、朋友和一些同学,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生下了二娃,很多都儿女双全,凑成了个“好”字。一家老小好欢喜,其乐融融。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大宝却开始出现各种反常行为,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身心疲惫,苦不堪言。
我们知道,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孩子。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以及怎么做事,是以他们怎么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为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为基础的。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孩子的行为是以他想要达到的目的为基础的,孩子们做任何事,都是为了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德雷克斯反复说过:“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孩子们丧失信心时,他们会为自己选择四个不恰当或者错误的目的。之所以称为错误目的,是因为这些目的建立在该怎样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观念之上。
四个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力——错误观念: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错误观念: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
我们继续看上面大宝因为二宝出生后的反常行为,判断一下,分别是什么样的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1、大宝发现,只要二宝一哭妈妈或者其他人就会去抱,尿裤子一家人会忙上忙下, TA觉得妈妈和其他人的注意力都在二宝身上,家人给予了二宝更多的关注。大宝是在寻求过度关注,TA想要妈妈重新关注到自己,错误地以为达到这一目的的办法就是表现的像个小宝宝,所以TA也变得爱哭,会要求抱,甚至也尿裤子……“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安全感。”
2、大宝发现,家人的注意力都在二宝,没有人关注到自己,所以TA要报复,偷偷的打二宝。通过这种行为,来补偿自己在没有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经历中受到的伤害。(大家有过这样的感受吗?我们小时候,如果父母更关爱弟弟或者妹妹,我们也会采取报复手段,欺负弟弟或妹妹,以寻求心理平衡。而我们还没有办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观念,当父母问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时,自己也说不出原因。)
……
有时候,不同孩子的同一种行为,可能会有不同的目的,这取决于孩子所处的环境。德雷克斯说:”孩子的察觉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差。”所以他们会用一些错误的行为来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最惹人讨厌的孩子,通常是最需要爱的孩子。当我们发现孩子的反常行为时,一定不要粗暴的下结论,更不能用惩罚的手段来对待孩子,随手甩一个巴掌过去,对于父母来说很容易,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答。——虽然惩罚能够立即生效,但是从长远来看,会带来更严重的负面效果。
惩罚造成的四个R
1、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Revenge)——“现在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Retreat)
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们抓到。”
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育儿是一场修行,正面管教育儿理念采用不惩罚、不娇纵地方法有效管教孩子,不仅有理念、更有拿来就可以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欢迎持续关注。
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有两个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父母常说大哥要处处放弃二胎,大哥不要总和二胎较劲众所周知,这些被父母视为真理的观念,正在伤害他的感情。
二胎政策开放后,很多人加入了准备二胎的行列。已经有女儿的小美也不例外。怀孕十个月后,小美又生了一个男孩,家里人都很开心,但是没有人注意到小美女儿的情绪。随着老二的长大,两个孩子吵架越来越多,但每次吵架,小美总是让妹妹放弃弟弟。久而久之,她的女儿,有一次,两个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弟弟和妈妈抢姐姐的玩具。姐姐告诉她,但是她妈妈让她放弃弟弟。听到这里,女儿不干了。然后她问妈妈为什么弟弟不能守规矩?为什么我总是放弃他?之后姐姐哭着跑了出去。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对于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来说,让两个孩子和平相处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怎样才能让两个孩子和平相处?我们来看看。
1让老板参与照顾二胎的过程,会让老板有成就感
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以让两个孩子和平相处,那就是让大哥参与照顾老二的过程,让大哥很容易获得成就感,这样大哥自然会让老二长大。也许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不知道妈妈肚子里的宝宝是怎么来的。这时,母亲和父亲可以为孩子普及这些知识。首先让他期待这个孩子的出生。二胎出生后,爸爸妈妈可以积极引导孩子参与二宝。比如让老板给二胎带瓶或者纸尿裤,让老板帮楼下推车晒太阳,让老板帮宝宝擦干被褥。这样的邀请无疑在大哥的参与下加强了孩子之间的精神联系,让大哥更爱老二,在实际行动中接受老二。
2关注老板的行为变化
如果在两个孩子吵架的过程中,妈妈首先要做的是保护大的,而不是小的。两个孩子同时哭着喊妈妈的时候,要抱着老大!因为很多时候妈妈们都觉得大哥那么大,不需要安慰,应该给老二更多的安慰。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和二胎相比,大哥更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因为大哥需要更多的情感,而二胎大多是生理上的。如果这个时候不理老板,让大宝留下阴影,我们就不欢迎二胎了。所以生了二胎后,父母更要注意大哥的行为变化,同时遵循大哥之前的生活规律,比如每天晚上给孩子讲一个睡前故事等等。,从而延续大哥之前的生活习惯,进而让大哥适应和弟弟或妹妹在一起的生活。这样大哥就不会觉得父母更喜欢二胎,会比二胎更好。
3建立两个婴儿之间应该遵守的规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老板、员工、老师和学生,也用于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家长可以把奖罚制度的描述适当地写在家里的墙上。比如大哥不能随意打老二,老二不能随意抢大哥的货。比如两个宝宝不能随意挑起一场“战争”,做得好的话会有很大的惊喜。这样的相处方式对青少年和孩子都有效,两个孩子都有效,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公平,自然接受这个规则。这样也有利于两个孩子和平相处,父母可以少吃零食。当然,父母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能保护任何人。
4不要把这两个孩子放在一起比较
比较,其实是所有关系中最伤人的。同样,如果把这种关系放在两个朝夕相处的孩子身上,也会产生影响,不仅是对他们的关系,对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会产生影响。比较孩子是煽动兄弟姐妹之间竞争,制造争吵的最根本原因。而且相比之下,更容易造成孩子刻意的“不当行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每个孩子也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如果把孩子放在一起比较,他们会失去原有的自信,久而久之,他们也会自卑。所以作为家长,要公平对待孩子,不要轻易拿孩子做比较,多找优点,给予有针对性的表扬和肯定。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对适当表扬的不同兴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