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纠正。三岁多的孩子对父母还是有强烈的依赖,特别是有个二胎的家庭大宝有安全感危机,需要妈妈给予安抚是非常正常的心理需求,有些表现为大吵大闹引起父母关注,有些比较温和表现为粘妈妈,要妈妈抱。这个三岁多的孩子需求的表达方式还是很温和的。二胎家庭中情感需求最强烈的其实是大宝,要给予大宝更多的关注与安抚。让他了解即是有了小宝宝爸爸妈妈对我的关注与爱也不会减少。
读了你的描述,了解到你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宝4岁,小宝快周岁,大宝从3岁多开始“脾气性格”有很大变化,主要是“听不进去道理”,以及其他“叛逆”行为。对此,你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事后又心生反悔。
作为孩子的妈妈,为此你感到担忧,希望听听大家的建议来“改变孩子目前的状况”,或者听取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方法。感受到,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你在与孩子们相处和教育中的疑惑不解;爱孩子又忍不住“管教”他;担心他有心理问题等等焦虑。说实话,要做一个好妈妈真的很不容易!
1努力读懂3-6岁的孩子。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孩子借父母而来,每个父母都以为自己很懂自己的孩子,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儿童和成人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们思考的方式、看待事情的眼光、对世界的认识存在非常大的区别。4岁的孩子在认知上尚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他看待世界是以自身为参照标准的。未能站在他人的视角,以他人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和感受。这可能是“听不懂道理”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而且孩子在生命的前几年,各方面变化非常之大,成人应该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他,而不是“倒退思路”--用以往的标准去要求长大的孩子。教育部颁发的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你可以网上找来,了解各年龄段孩子的一些心理和行为表现,以及家长教育指导。养育孩子就像种花,必须先了解花自身的属性、喜好,懂得养护的规律,才能把花养好。孩子是比花复杂千百倍的存在,更应该努力倾听和理解孩子,懂得成长的规律,这样才能轻松养育,事半功倍。
2端正对3-6岁孩子的教育认识。对6岁之前的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在模仿和游戏的行动中,获得内在的体验和感受。讲道理只是辅助的教育方法。孩子与大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语言只是其中的一种表达,且不是最主要的。他们更多是通过动作、情感、内心的体验和感受来与父母、周围的人建立联系和互动。
你说三岁前孩子“很听话”,三岁前孩子尚处于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本身对语言感兴趣。另外,在实际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交流的语言更多是一种指示性、情感性的语言。那种抽象的道理性质的对话,比如,你要听话,因为什么什么原因;如果不听话,可能会受到什么惩罚等,携带复杂因果关系的对话,孩子自然是很难听懂的。那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呢?
另外,这里还有一种情况是,小宝的出生导致你们对大宝的关注直接减少,如果处理不当,他内心会产生失落,焦虑,甚至故意用“不听话”来获得你们的关注。如何通过和两个孩子一起游戏,创造更多的快乐,满足被关注的情感需求,也是促进良好教育的关键。
3在亲子关系中,父母永远是主导的一方,孩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都可以从反思和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开始。聊到这里,你应该知道,对于大宝,我们需要的不是直接的“改变孩子目前的状况一些建议”,而是父母如何作为,然后孩子发生改变的间接方法。也就是说,先有父母的改变,才会有孩子的改变。
建议你回顾一下,小宝出生后,对家人对大宝的态度是怎样的?站在他的位置,会有怎样的感受?是否可以找一个机会跟他单独聊聊,听听他的对小宝,对父母的想法?不要怀疑,这是完全可以做的。在亲子和兄弟姐妹的关系中,大宝现在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还是显得有些多余,或者其他?作为家庭的一员,他应该是一个怎样的角色?仍然是被爸妈爱的孩子,一个好哥哥,一个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或其他,能够得到关爱关注,并有自身价值的存在。
通过这些反思,明白大人需要做什么。如通过行动去表达你的爱和一视同仁;通过创造机会让他实现自己的价值。另外,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4-7岁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自主体验目的,如果顺利过渡,则获得自主感,如受到阻碍,则发展出“内疚”。所以,多给他创造自主活动的机会。
针对您的描述,从一个老师的角度来说,我的建议如下。
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抛开爷爷奶奶的意见,也抛开你们谁是孩子监护人的问题,而是真正从孩子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三岁是一个适合入园的年龄吗?
答案是肯定的,满三岁的孩子进入幼儿园小班,对于多数孩子来说这都是一个适合的选择。如题,您的孩子可能是三岁一个月,但是三岁实际上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坎儿,三岁以下和三岁以上差一个月差距都会很大,这也是孩子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三岁入园绝对是适合的。
当三岁入园以后,同班可能有很多孩子都是上半年出生的,因此他们比您的宝宝要大好几个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出现孩子吃亏的情况呢?这个问题真的不能保证,毕竟别的孩子比他大几个月,能力上一定是有优势的,但是有一点要明确,既然我们的孩子是这个月份出生的,那么一定会面临这个问题,班级里一定会有一些上半年出生的宝宝,而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是你们面对,和你们同龄或同阶段的孩子都有可能面对,我们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就不选择让宝宝入园呢?我觉得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三岁孩子完全有进入集体活动的心理状态和能力,既然在家也是教,为什么不送到幼儿园去呢?
选择在家是不是真的要比送到幼儿园更好?
如果家长有时间有精力,并且对教育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可以在家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那么我也不反对,因为这个 社会 是多元的,每个人的选择也是多元的,重点是只要孩子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如果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忙,所做的选择就是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的话,那我认为这真的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呢,当孩子进入小班之后,最主要的还是生活能力的培养,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就是独立的去处理一些事情,因为如果在家的话想喝水想吃饭,都会有1对1的服务,而在幼儿园孩子需要通过表达来达到自己的意愿,这应该是对孩子们最大的锻炼吧。经过小班阶段,孩子在进入中班的话,应该会更加游刃有余。
选择春季插班是否比秋季入园更好?
我作为一个老师,从来都不认为春季插班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可以想象一下,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是9月份入园的,大家进入幼儿园之后一起哭,一起度过了新生适应阶段。而秋季入园的往往都是个别孩子,这些孩子进入班级之后又要开始新生入园的适应,他们的哭闹势必对别的孩子会有一定的影响,在这点上不怪孩子,但是对其他孩子来说可能会形成一个印象,他怎么那么爱哭啊?另外一个也不利于老师的管理。我想说我们的孩子并没有家长想象的那么脆弱,只要年龄适合孩子完全可以应对这一切,家长的想法真的有点多虑了。
宝宝应不应该三岁上幼儿园,因人而异吧,如果宝宝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自己可以动手提脱裤子,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那么上幼儿园是个不错的选择。 1上幼儿园可以让宝宝的生活习惯更规律,在幼儿园里宝宝的吃喝玩乐都有明确的时间表。2可以增强宝宝的表达能力、自理能力3增强了宝宝的社交能力。
虽然入园对宝宝来说好处多多,但在宝宝入园前,还是希望家长帮助宝宝做好入园的准备,毕竟宝宝是自己要到一个新环境,要独立的面对一些不熟悉的人,对宝宝来说也是个较大的考验。
如何做好宝宝入园的准备,帮宝宝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呢?
首先,让宝宝做好入园的心理准备。 向宝宝描述将要上的幼儿园的状况,并且告诉他去幼儿园做什么,讲讲幼儿园的有趣事情,让宝宝有个期待。我们大宝是三岁上的幼儿园,在这之前,每当去幼儿园附近,我都会告诉他这个幼儿园是宝宝的幼儿园,有时候还带宝宝去幼儿园玩,让他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其次,找熟悉的小伙伴一起入园。 如果有宝宝认识的小玩伴一起入园最好。因为宝宝有熟悉的人,也就不会太焦虑了。我们宝宝入园的时候就是跟朋友的孩子一起去的幼儿园,两个小姑娘在幼儿园适应的都不错。
再次,和老师做好沟通。 因为幼儿园一个班只有三个老师,而老师要照顾二三十的孩子,为了让宝宝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应主动向老师描述宝宝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和饮食禁忌,配合好老师掌握宝宝的基本情况。
最后,照顾好身体欠佳时的宝宝。 宝宝刚上幼儿园,有时候会有生病的情况,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把宝宝接回家自己照顾,因为宝宝身体不舒服,心里也会比较脆弱,更需要家人的呵护。
宝宝入园了,这是宝宝第一次独立的接触一个小范围的 社会 ,做好宝宝的入园工作,让宝宝更轻松愉快地接受幼儿园生活,快乐成长。
我是小羽妈咪爱baby,一个喜爱孩子的育婴师,一个热爱生活的两孩妈妈。
三岁宝宝一定要上幼儿园的。我们这里有规定的,满足学龄的孩子是一定要去幼儿园入学的。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去幼儿园上学呢?
第一,有利于宝宝进行同伴交往
宝宝去了幼儿园就会接触到很多同龄的小朋友。跟同龄小朋友的交往,能够促进宝宝语言能力和 社会 交往能力的提升。学会怎样更好的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流。但是在家里是无法做到这样的。
第二,有利于锻炼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
到了幼儿园以后,宝宝要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穿衣服,穿鞋子,自己上厕所,洗手,自己吃饭等。宝宝的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如果在家里,很多事情都是爸爸妈妈代办的,达不到这么好的锻炼。
第三,有利于宝宝全面发展
因为幼儿园是一个专门以培养幼儿为目的的场所。老师们都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所以对幼儿园比较了解,对于幼儿的发展也是比较专业的。孩子接受到的教育也是最专业的。虽然说父母很爱孩子,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不一定这么专业。所以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由老师来教育是最好的。
题主你好,正好家有3岁多男孩一枚,也曾纠结过这个问题,好在做出了适合自己的选择,希望也能帮助到您。
既然你问到了好不好,那就是上和不上各有利弊,没有人能给你最适合你们家的选择,我希望自己罗列的以下内容对你作出选择有帮助!
一,早上的好处
1有助于孩子养成规律作息的好习惯。
2幼儿园伙食一般较好,三餐科学搭配,小朋友们一起吃饭能形成良好的进餐氛围,有助于孩子好好吃饭!
3现在孩子多娇生惯养,有些“唯我独尊”的感觉,情绪分分钟崩溃,交际能力较差,上幼儿园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4孩子在幼儿园会学到一些简单的知识。
5有人会说上幼儿园孩子容易生病,但以我的经验及科普知识,孩子接触多菌环境,有助于孩子免疫力的完善。
6有的家庭照顾孩子的人手不够,孩子上幼儿园能一定程度解决这个问题。
7如果幼儿园名额有限,早上可以早占学位。
二,晚上的好处
1有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2孩子身心发展更成熟,更易于接受规则和学习知识。
3给孩子个机会,让孩子能有个更自由肆意的童年。
综上,看你更看重哪个方面吧,我之前也就纠结过,但狠心让孩子上后发现早上的好处更多,更大,所以我一点也不后悔!
个人经历过的,我家姑娘是三岁去的,她的生日是在每年的年初,2018年二月份开学(那时刚满三岁)我急不可待给她送去幼儿园小班的第二个学期,现在在我看来是送的太早了,当时为什么要送去, 第一个原因是我在上班,姑娘交给她奶奶带,因为家里有两个同年的另一个我嫂子家的,可想而知两个三岁的小孩一个人带,两个小朋友天天挣玩具,挣东西,什么都抢,还打架,(我家姑娘年龄大另一个四个月)然后有挣抢什么老人家就会说我家姑娘你是姐姐要让着妹妹这样子的话,一次两次还好,但总是这样我就很不舒服,我家也就才三岁,她也还是个宝宝呢,就被灌输我是姐姐要让着妹妹这样的话,所以为了避免这些一系列问题 。 第二点就是一个老人带两个同龄三岁的小孩是真的不好带,我就给送到幼儿园了,到幼儿园后我家姑娘是那种语言表达不太好的小朋友,所以第一个学期在幼儿园好多都跟不上其他小朋友,比如裤子好几次都尿湿了就那样穿回家了,还有吃饭在幼儿园也吃不好,那个学期几乎每个月都要感冒发烧的,如果在给我次机会我不会送她那么早去幼儿园,会在家给她养成自己乖乖吃饭,衣服湿了及时跟老师说,还有有事情找老师,这样她的自理能力都能完全搞定,在送她去,第三点就是,因为去的早了,中班就读了两个学期,今年九月上的大班。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真事,不带表别小朋友,自理能力超强的那种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3岁一般是宝宝进入全日制幼儿园的最佳时间。因为3岁之前的幼儿,午睡时间较长,注意力不集中不适合长时间学习上课。而3岁以后宝宝的睡眠时间减少了,饮食更有规律,表达自我需求的能力相应增强,如想如厕,肚子饿了等,此时妈妈可以放心地把宝宝送去幼儿园。
我个人认为,让宝宝进入幼儿园主要是为宝宝提供一个父母家庭之外的成长环境,培养他独立的个性。在幼儿园里,宝宝可以学习听从老师的指令,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在 游戏 中渐渐熟悉学习环境和规律。但每个孩子身心发育的进程快慢不一,妈妈可以注意观察宝宝,如果他自己已可以上厕所,会叫饿,可以自如地表达,那么就已到时间可以送宝宝去全日制幼儿园了。因此,到底是3岁送幼儿园,还是3岁半,或者是4岁都不是太大的问题。
我的大儿子Ian在 3岁半时入的幼儿园,当时在纽约,接到就近的幼儿园Chelsea Day School的通知后,我便带着孩子去做人生第一次面试。经历了我明白了,原来幼儿园的面视不是考书写,不是考知识,不是数数,而是让孩子们呆在一起尽情地玩。在最放松最自然的环境里,老师通过充分的观察,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与其他孩子的交流沟通等等,以此来判断孩子是否具备进入集体生活的各项能力,一旦录取了,这些细节也可以帮助老师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高孩子能力。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要不要送幼儿园?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个人觉得应该考虑自己家庭的特殊情况和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而定。
有的专家认为,为了加速儿童的 社会 性发展,应该让孩子进幼儿园,让孩子尽早走出家庭与更多的人相处,免得在不久的将来上小学时会产生适应不良。但也有人主张有条件的家庭不要送小孩去幼儿园。他们的理由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教学方式和配套设施都无法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
有时家庭内部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母亲会害怕孩子在外受委屈,被别的孩子欺负。怕孩子生性软弱,受不了老师的管教。而父亲则会认为应该让孩子去接触更多的同龄人,从中学习竞争和合作,也能锻炼适应环境的意志力。
听起来是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呢?那么,到底是进还是不进幼儿园好呢?这个问题该通过比较来说明问题。
综合一些研究材料发现,进幼儿园生活学习的儿童具有活动能力较强、有责任心、争强好胜、胆大适应能力强等;没进幼儿园的儿童具有善良、安静、愿意帮助人、和蔼有礼等。两类儿童各具优点,只是前者偏重于 社会 适应方面,比较积极进取;而后者偏重于自敛、自省和自我约束,属于消极防卫的优点。
最终的决定还是要出自于各自家庭的具体情况。需要提醒的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对独生子女在家中养成的任性有很好的校正作用,从这一点上个人深有体会。孩子在集体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的大方谦让、乐于助人等 社会 规范行为将使他终身受益。
我家宝宝是三岁送去的,不哭不闹
宝宝三岁了,正常来说,三岁的孩子一般都应该上幼儿园了,特别是对于信奉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从孩子很小开始,就已经到处打听哪里的幼儿园好,并提前给孩子预定好学校。
我认为孩子到三岁送去幼儿园,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生活压力无力自己照顾孩子。为了生活,大部分父母都要工作养家,孩子就不得不托付给老年人照顾。而老人精力有限,当孩子大了,明显不能适应孩子成长得需求,于是学校就成了孩子的生活地。
2 传统习俗。孩子到一定年龄,都要接受相应的教育,这个习俗古已有之。如果孩子满了3岁,还没有去幼儿园,就会被当成异类,有人甚至会认为家长耽误了孩子。
在我看来,孩子三岁,是否送去幼儿园,要看孩子是否已准备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如果没准备好,家里又有人照顾,完全可以晚一点去。
我来说说我自己及周围邻居孩子的状况吧:
我家大宝是下半年11月生的,因为现在规定是必须满六岁了才能读一年级,那我家孩子就要将近七岁才能读一年级,所以我就在她将近四岁的时候才送去读小班,而周围邻居家有几个孩子都才三岁,也一起送去了同一个班。
第一天上学的时候,三岁的小盆友们基本都在嚎啕大哭,这种现象大概持续了一周左右,而稍微大点的像我们家的直接给我丢了句拜拜就自己玩去了,下午接她放学的时候还嫌我去早了,真是哭笑不得,一天都白担心了。
然后老师会经常会拍一些小盆友在学校的小视频,然后发到家长群里,手工了,唱歌跳舞,做操等,明显大孩子学的快,表现好。
所以我想表达的是虽然三岁可以上幼儿园,而且现在基本都是三岁上幼儿园,但是有的小盆友这时候还是很缺乏安全感的,所以大一点去也没关系,顺其自然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当然有的小盆友虽然小也马上能适应,那当然就没啥问题了。
然后现在的幼儿园都可以试读一个月,宝妈不如先试读看看。
我认为孩子都应该午睡的。三岁孩子的活动量大。中午的休息时间可以让孩子补充体力。让下午的精神更加充沛。如果三岁已经上幼儿园的话,他们幼儿园老师中午都会组织孩子一起睡觉。
我的大宝3岁以后就不太爱睡午觉了。孩子玩心大很正常。周末的午觉间我会带他上床讲一会儿小故事,过一会儿他就睡着了。但是遇到那种实在不爱愿意睡觉的孩子。我觉得家长也不要勉强。给孩子营造一个中午睡觉的氛围即可。大部分孩子到中午往往都是很想睡觉了。但是还在强打精神在玩耍。我们可以把他的玩耍地点转移到床上,我们在旁边陪着即可。
有时候还可以家长还可以发出轻微的鼾声来引诱他,他自己感觉没意思了,听着鼾声的他,困倦也会逐渐袭来。都说会睡觉的孩子长得高,确实是这样的,我父母个子都不高,也不知道小时候我妈哪里听来的说睡觉长高。这下好了,我记得小学以前,晚上天都没有黑我妈就按我在床上睡觉,午休也控制得很严。现在的我按照遗传学的话是不可能长这么高的。
总的来说,孩子多睡还是好的,一个是长身体,再一个也是补充体力。不过中午的午休时间,我们应该控制在1到2个小时为宜。睡得太久孩子也会下午疲乏没精神。另外,睡前不应该吃得太饱,应该在饭后半个小时,等食物基本已经消化了再睡。
————————————————————————
关注微信公众号:二宝妈育儿经。蒙特梭利中级教师、多家平台育儿专栏作者,自媒体人。关注我!了解更多孩子在成长中的秘密。
跟你一样的情况,大宝不到三岁半,二宝在月子里,大宝一直跟我们睡。现在大宝必须和妈妈睡,连爸爸都白搭,跟着我很听话。我们的现状是我带大宝在一屋睡,爸爸带二宝睡,奶奶还是自己睡,八点就关上门休息了俩孩子都不管。等夜里听到二宝哭,我再过去喂奶,有时候天快亮了喂奶喂着我就睡着了。一开始大宝醒来发现我不在就哭,喊着要妈妈,我就跟大宝商量“妈妈一直陪着你,但是妹妹饿了妈妈得去喂奶,你小时候也是这样,所以等你醒了要是妈妈不在你就自己玩会,妈妈喂完奶就回来陪你了”,大宝答应了,我以为她做不到。第二天也就是昨天夜里三点多我起来去那边喂二宝,几分钟后听到大宝这边床和地板响了一下,接着床边的便盆响了一下,我赶紧过来看看,推开门房间依然很黑,大宝坐在便盆上尿尿呢,我问她怎么没哭,她说我大了,我在这等妈妈。尿完爬到床上,我说妈妈要去喂喂妹妹,让爸爸来陪你吧?她说“不用了,我已经睡,你去喂妹妹吧!”然后真的自己睡了!
我感觉孩子虽然只有三岁,她能懂你的话,重在引导和鼓励,可以尝试一下,不一定非得强迫改变她的生活,一下子跟爷爷奶奶睡可能会让她没有安全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