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琳凯是全球知名的美妆品牌,旗下的产品大多都备受消费者认可,所以还是非常值得信赖的。据了解,玫琳凯在产品研发上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比如在2006年的时候,玫琳凯花费了超过7亿元人民币在杭州打造了占地面积达到72000平方米的亚太生产中心;此后还在2018年花费了超过1亿美元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路易斯维尔打造了R3全球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也正是凭借这样尖端的科研实力,所以玫琳凯能够一直向市场输送安心且高质的产品。不仅如此,玫琳凯在服务上也在尽可能地优化与完善每一个细节,致力于用真诚打动每一个消费者。总而言之,关于玫琳凯产品,你可以放心入手!
玫琳凯一直深耕产品研发,不仅在2006年于杭州建立了亚太生产中心,还在2018年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路易斯维尔市正式落成启用了R3全球制造与研发中心。玫琳凯产品正是基于如此强大的科研实力所研发出来的,其肤感和效果还是值得称赞的。如果你还没用过的话,建议你可以去线下面对面或者美容顾问的幸福小店——⌄微信小程序“玫琳凯顾客商城”入手玫琳凯的亮彩系列试试,其中添加了大溪地黑珍珠、OPTI-BRIGHT复合物、草绿盐角草等成分,这些成分能帮助焕活肌肤、均匀肤色。
数据分析总结范文
数据分析总结范文,现在各行各业中很多行业其实都会用到数据分析的一些理论知识。还有特别的重要的需要数据分析的有数据分析师,有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些数据分析总结的报告,来看看数据分析总结范文
数据分析总结范文1范文
企业要想合法经营直销,牌照是第一个坎,它意味着企业的合法经营资质,而直销区域审批则是第二道坎,只有通过审核,才能设立服务网点。“事实是,获牌难,获直销区域更难。”这是诸多企业的心声。
2006年8月21日,国家商务部在当年的第八次部务会议中讨论通过了《直销行业服务网点设立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于2006年10月20日开始施行。
从此,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上只公示已获得直销经营许可并完成服务网点核查备案的直销企业。这一动作表明,在中国,企业要进行合法的直销经营,除了首先要获得国家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经营许可证外,还必须在国家商务部核准通过的允许企业从事直销经营的区域市场内设立服务网点。
截止2012年2月16日,已有30家企业获得国家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经营许可证且完成服务网点的核查备案。为帮助直销业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直销区域分布的规律与趋势,《中国直销》杂志和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花费两个多月,对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公布的直销区域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撰写出如下分析报告。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近年来,为了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一些省市对所辖区域中的地级城市、县级城市(包括副地级城市)进行了调整(比如2010年7月1日,北京市将东城区和崇文区合并设立新的东城区,将西城区和宣武区合并设立新的西城区),但是这些调整后的数据,在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并没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其次是一些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管理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但却被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作为行政区列入。三是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列入的一些地级和县级城市名出现明显错误,诸如错字、怪字符、城市重复等。
为准确衡量各直销企业服务网点真正的地域覆盖范围,《中国直销》和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专门设立了一个主要考核数据――覆盖区域。所谓覆盖区域,是以不设区县的副省级城市(如上海的浦东新区、天津的滨海新区)、不设区县的地级市(如广东省的中山市、东莞市,甘肃省的嘉峪关市、海南省的三亚市)以及副地级市和县级城市为统计对象。
在以下的企业服务网点的数据统计中,我们均以覆盖区域为主要参考数据,以省级行政区为次要参考数据来衡量各大直销公司获批直销区域的真正覆盖范围。
服务网点区域分布统计
截止2012年2月16日,共有30家企业获得了国家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经营许可证且完成了部分服务网点的核查备案。30家直销企业的服务网点已遍及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除不在直销服务网点审批区域中的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内地只有西藏自治区还没有被商务部核查备案的直销服务网点。直销服务网点在内地省级行政区的覆盖率达到了9677%。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表明,目前只有雅芳(中国)有限公司通过了西藏自治区相关部门对其直销服务网点的审批,目前还在等待国家商务部等相关部门的最后核查和备案。让我们比较吃惊的是,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关于雅芳(中国)公司区域信息的最后更新时间为2007年5月24日,这说明在这之前,雅芳就已经将关于西藏地区服务网点的相关资料提交给了商务部有关部门,但至今4年有余,却仍然还在等待商务部的最后核查和备案,这似乎表明西藏自治区的直销区域核查工作已被有关部门搁置。
30家拿牌直销企业,外资企业共有20家,占到了拿牌企业总量的667%;20家外资企业服务网点的总覆盖区域数量为7389个,占30家直销公司服务网点覆盖区域总量(8066个)的9161%。内资直销公司共10家,占拿牌企业总量的333%;所有内资直销企业服务网点的总覆盖区域数量为677个,占所有直销公司服务网点覆盖区域总量的839%。
特别说明:《中国直销》杂志和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发现,在2011年12月9日已获得直销牌照且完成了服务网点核查备案的湖南炎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相关直销信息是由商务部外资司所提供,这说明商务部将炎帝列为了外资企业。不过根据我们对炎帝公司在湖南省工商局备案的企业注册信息查询,以及我们向炎帝公司的电话求证,均表明湖南炎帝公司为内资企业。因此我们在统计数据中,均把炎帝作为内资直销企业来进行统计分析。
直销服务网点覆盖区域数量最多的前10位企业分别是:雅芳、安利、玫琳凯、康宝莱、无限极、新时代、宝健、完美、如新、克缇。这10大直销企业中,排位第6的新时代公司为唯一一家上榜的内资直销企业,其余9家的情况是:5家美资公司、2家港资公司、1家台资公司和1家马资公司。
在服务网点的覆盖区域数量上,排名前3位的企业全是外资公司,它们分别是:雅芳、安利和玫琳凯。这三大直销企业的覆盖区域数量合计为5712个,占30家直销公司服务网点覆盖区域总量的7087%。与此对应的前3位内资公司分别是:新时代、哈药和安惠,它们三家的覆盖区域数量总和为461个,占所有直销公司服务网点覆盖区域总量的572%。
在省级行政区入驻数量上,排名前3位的同样是这三家外资企业,唯一的变化是安利与玫琳凯的排位顺序调换了一下,其排序为:雅芳(30个)、玫琳凯(25个)和安利(24个)。这三家公司直销服务网点所分布的省级行政区合计为79个,占30家直销公司入驻省级行政区域总量(178个)的4438%。内资公司在省级行政区入驻数量上则令人汗颜,除新时代公司入驻了12个省份外,其他的内资直销企业的省份入驻数量均为1个,即使所有内资企业的省级行政区域入驻数量的总和,也只有区区21个省份,所占比例也仅为118%。
通过以上的统计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内外资企业的数量比,还是内外资企业的服务网点数量,外资直销企业群远远领先于内资直销企业群,而且两种企业群体间的数量差距之大,令作为直销观察研究机构的我们备感吃惊。数据结果证明,在政府主导下开放了6年多的中国直销区域市场,继续被外资直销企业所完全垄断。2004年9月“厦门直销法规”研讨会议上,商务部官员提出的开放原则“内外一致、公平竞争、共同发展”正被事实证明其实是向着当时被坊间盛传、却被官方否定的“外资先行”方向在进行。中国直销经济这些年来在全球直销市场中迅速地崛起,庞大的直销蛋糕的绝大部分却被外资所瓜分。这不得不让我们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民族直销企业深感悲哀,我们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直销政策的制定者与执行者们,能让中国的直销市场不再是外资企业盛行的天下。
企业服务网点获批时间统计
自2005年12月1日《直销管理条例》施行以来,截止2012年2月16日,共有30家企业拿到直销牌照并完成了服务网点的核查备案。我们对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公布的直销企业服务网点备案时间进行了统计。
(注:由于各个直销企业在服务网点建设工作方面存在效率与范围上的差异,导致各个直销企业在服务网点核查备案方面进展不一。有的企业,其新服务网点在不断得以增加,有的则一直维持着最初的网点数量。因此我们这里提到的服务网点备案时间,是指对应直销企业最先被核查通过的服务网点的备案时间。)
通过右边的图表数据,我们发现,在2007年,无论是拿牌的直销企业数量,还是企业服务网点的核查数量,均达到了一个巨大的峰值。
新兴直销企业已经很难像2007年前获牌的直销企业那样,一下子获得上百个县级直销服务网点的核查备案。2008年后的拿牌直销企业,还没有哪一家的直销服务网点的覆盖区域分布数量能超过100个(2008~2011年中,2009年2月拿牌的克缇获得的直销服务网点的覆盖区域分布数量最多,但也只有89个)。
虽然中国直销开放已经6年多,但相关管理部门对拿牌企业服务网点的报批越来越谨慎和小心。我们也注意到,2011年3月2日,商务部下发的“商务部关于直销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审核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商资函[2011]97号),重新制订了新的服务网点设立的审批流程,整个审批流程已经从原来的6个程序增加到了8个程序。变得复杂化的审批流程也直接加大了直销企业服务网点的获批难度。
全国各省份直销企业入驻数据统计
目前全国有30个省份对拿牌的30家直销企业实行选择性的开放。这种选择性,也造成了各省份入驻直销企业在数量上的差异。“全国各省份直销企业入驻数量统计图”显示,入驻直销企业最多,直销开放程度最高的前10个省份分别是:广东(13家)、北京(13家)、天津(12家)、江苏(11家)、上海(11家)、辽宁(10家)、山东(9家)、四川(9家)、浙江(8家)、福建(8家)。这10个省份共入驻直销企业的数量总和为104家,占直销企业入驻全国各省份总量(178家)的5843%;10个省份2011年的GDP总量为28597325亿元,占全国各省GDP总和的5514%。
通过“10大直销省份地理分布图”,我们惊讶地发现,10大直销省份中,除四川省深处内陆腹地外,其他9个省份沿着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一线排开。看来这些一直走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沿海省份,对于像直销这样的新兴事物,接受程度也是最高的。
根据直销企业进入数量的多少和参照“全国各省份直销企业入驻数量统计图”,我们将全国各省份分为四大直销市场梯队:10家及以上为第一梯队,分别是广东、北京、天津、江苏、上海、辽宁;6~9家为第二梯队,分别是山东、四川、浙江、福建、湖南、河南;4~5家为第三梯队,分别是黑龙江、重庆、安徽、广西、贵州、河北、湖北、江西、内蒙古、山西、陕西;3家及以下的为第四梯队,分别是海南、吉林、云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
从四大直销市场梯队相关数据比较中我们发现,四大梯队无论是直销企业的总拥有数量、GDP的总和及所占的份额百分比,还是直销企业的平均拥有量及GDP的平均值,均呈下降趋势,而且下降趋势越到后面越明显。
数据分析总结范文2范文
王者之争
在我们分析报告的总表“内外资企业覆盖省级行政区个数及覆盖区域总数”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全国直销区域的分布范围(即获得直销经营权的省份数量),还是直销市场的纵深度(即获得直销经营权的覆盖区域总数),雅芳都名列第一。
而在直销区域分布范围的竞争中,我们很意外发现玫琳凯居然领先安利一个省份而成为亚军,安利则位列第三。不过在直销市场的纵深度上,安利则展现出他们的强大优势。落后雅芳整整6个直销省份的安利,在市场的纵深度方面仅落后雅芳30个县级城市,而领先第三名玫琳凯703个覆盖区域。
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的纵深度比全国直销区域分布范围更能反映出一个直销企业所获得的允许进行直销经营城市的真正实力。可以说,安利在全国直销区域分布范围上的短板,通过其在市场纵深度上的精耕细作获得了极大的弥补,在极大地缩小了与领先者的差距的同时,拉大了与竞争者们的距离。
为更详细地了解中国直销企业的巨头们在直销大省和经济发达省份中的直销市场数据,我们仍然引入覆盖区域这个考核标准,分别对开放程度最高的10大直销省份(广东、北京、天津、江苏、上海、辽宁、山东、四川、浙江和福建)和2011年GDP前10强省份(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辽宁、四川、湖南)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详细的统计。GDP前10强省份只有河南、河北、湖南三省不在开放程度最高10大直销省份之列,因此我们将这三大省份和对方开放程度最高的10大省份合称为“13大直销省份”。
安利真正的区域之王
在这13大省份中,安利均拿到了直销的经营权,是最大的胜利者。其13个省份的总覆盖区域数量达到了1181个(实际总数量为1325个)。其中除在天津位列第四、在四川和河北屈居第二外,在其他10个省市里均排名第一,显示出安利在这些省市中强大的政府公关实力与市场实力。
我们来看一下安利在领先的这10个省份中的强大实力:(1)拿全了北京、江苏、上海、浙江、河南五省市的直销经营权;(2)在广东,拿下了123个直销覆盖区域中的120个。除河源市管辖的东源县、阳江市管辖的阳东县、阳西县这三个县外,安利的直销经营权已经遍布广东全省,成为真正的广东直销企业之王;(3)在辽宁,拿下了100个直销覆盖区域中的99个。除鞍山市管辖的台安县外,安利同样拥有了在辽宁全省的直销经营权;(4)在山东省,拿下了140个直销覆盖区域中的138个。除济南市管辖的章丘市、青岛市管辖的黄岛区外,安利同样获得了在山东全省的直销经营权;(5)在福建,拿下了85个直销覆盖区域中的81个。除漳州市管辖的华安县、南靖县和平和县,泉州市管辖的金门县外(注:金门县现为台湾当局实际控制),安利已经能在福建全省开展直销业务;(6)在湖南,拿到了122个直销覆盖区域中的114个,只有8个县级城市还没有拿到。
在安利落后的3个直销省、市中的覆盖区域数据情况如下:
(1)在天津,拿到了16个直销覆盖区域中的14个,只有宝坻区、宁河县还没有获得直销经营权;
(2)在四川,安利只拿到了181个直销覆盖区域中的124个,还有57个县级城市没有拿到直销的经营权;
(3)在河北,安利只拿到了172个直销覆盖区域中的105个,还有67个县级城市没有获得直销经营权,在13个省市中表现最差。
雅芳全国数据排名第一
在全国数据中排名第一的雅芳公司,在这13个直销大省的竞争中,拿到了1096个直销覆盖区域,比安利的1181个少了85个,几乎完败于安利。从某种意义上讲,雅芳与安利的全国直销区域竞争,雅芳是赢了名声,安利则坐收了实利。
雅芳在这13个省份的直销区域的竞争中,拿到了两个省市的第一,分别是在河北省和上海市(在上海与安利并列第一);拿到了6个第二,分别是在广东、天津、山东、福建、湖南和河南;拿到了3个第三,分别是江苏、浙江和四川,不过要说明的是,雅芳拿下了江苏104个直销覆盖区域中的103个,唯一没有拿下的,是南京市管辖的高淳县。可以看到,除安利外,雅芳在这13个直销重要省份中实力强劲。雅芳、安利这两大世界直销巨头,在目前的中国直销业中同样一时瑜亮。
玫琳凯实力强劲的老三
2011年,在中国直销行业销售业绩排名第四的玫琳凯在这13大直销省份的直销区域争夺战中,成绩斐然。其获得其中12个省份的直销经营权(在河北省没有获得批准),总直销覆盖区域达到了838个,虽然这一实力暂时难以匹敌雅芳和安利,但却迅速拉大了与后面跟进者的差距,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玫琳凯拿到了北京、江苏两省市全境的直销经营权,与同地区的安利公司并列第一;其位居第二的省份有一个,为浙江省;其排名在第三的省份有五个,分别是山东、辽宁、福建、湖南和河南。
无限极四川直销之王
根据这13大直销省份的直销覆盖区域数量,我们将安利、雅芳、玫琳凯划归为第一梯队的话,那么2011年成绩排名第三的无限极则是第二梯队的领军者。其居然能在四川省的直销区域争夺战中击败安利而成为四川直销之王,完全出乎我们意料的同时,也显示出无限极公司在直销区域竞争中的强大实力。
除四川省外,无限极在北京市、上海市的直销区域数量同样与竞争者并列第一。其位居第二的省份有一个,为辽宁省;其排名在第三的省份有五个,分别是山东、辽宁、福建、湖南和河南。
在辽宁的直销区域数量,其排名第二;在其公司总部所在的广东省,无限极拿到了92个直销覆盖区域,数量排名第四,分别逊于安利、雅芳和完美。
康宝莱低调的获利者
在这13个重点直销省份中,康宝莱拿下其中了6个省份的直销经营权,其覆盖区域数量为411个。康宝莱在全国则拿到了16个省份的直销经营权,拿到了569个直销覆盖区域。与安利、雅芳漂亮的直销区域数据相比,康宝莱稍显逊色;但是与它后面的竞争者相比,康宝莱的相关数据又可圈可点。无论是在重点直销省份还是全国直销数据方面,康宝莱都表现得中规中矩,不冒头不掉队,闷声坐收实利。
完美弱势的直销区域
2011年在中国直销市场创造了115亿实际销售业绩的完美公司,居然只拿到了广东一个省的直销经营权,而且还有29个覆盖区域的直销经营权没有获批。更令我们意外的是,在江苏扬州投建了最大生产基地的完美,居然在江苏省没有直销服务网点。不知道2011年出任完美公司副总裁,负责对外事务的何凯立先生,能否改变完美公司在中国直销区域上的弱势地位?
天狮天津直销之王
2011年才拿到了行业最众望所归的一张直销牌照的天狮集团,在全国的直销区域竞争中因起步太晚而处于弱势。作为北京的战略门户,天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安利、雅芳和玫琳凯等外资公司,在天津的直销区域争夺战中全部折戟,天狮成为30家拿牌直销企业中,唯一拿到了天津市全境直销经营权的企业,成为中国直销企业中名副其实的津城之王。
新时代内资企业翘楚
新时代公司拿到了13个重点直销省份中的12个省份的直销经营权(注:新时代公司的全部直销区域均集中在这12个省份内),其覆盖区域总量为341个。无论是省份数量还是覆盖区域数量均位列内资企业第一。内资第一的新时代,在这13个省份的直销覆盖区域的数量上,仅排名第6,比排名第5的康宝莱少了97个。内外资在市场竞争中遭遇的政策不平等再次显露无遗。
罗麦在总部省份不能直销
北京市目前允许13家直销企业在京开展直销业务,其中安利、如新、宝健、新时代、康宝莱、无限极、玫琳凯、葆婴、嘉康利等9家企业拿下了北京全市的直销经营权。不过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总部位于北京的罗麦公司居然在北京没有直销经营权,这也是唯一一个在总部所在地不能进行直销经营的拿牌企业。罗麦获批的直销区域分别位于山东的济南市和聊城市,这说明罗麦应该是通过山东商务厅申请到的直销牌照。
哈药重点直销省份的观望者
总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哈药集团的直销区域仅限于黑龙江省内,成为30家拿牌直销企业中唯一一家没有在这13个重点直销省份获得直销经营权的企业。
安利与玫琳凯的区域短板
在重点直销省份全面胜出的安利公司,却只拿到了内地31个省份中的24个,还有7个省份没有获得直销经营权,这7个省份的分布情况如“安利没有取得直销经营权的省份示意图”所示(注:其中红色部分是安利没有获得直销经营权的省份)。
从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安利不能开展直销经营的区域主要在华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西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地区:贵州省和西藏自治区。
玫琳凯在省份数量的争夺战中击败安利排名第二,是我们在统计前没有想到的。拿到了25个直销省份的玫琳凯,又在哪6个省份中颗粒无收呢?我们同样绘制了“玫琳凯没有取得直销经营权的省份示意图”。与安利比较集中的空白直销区域相比,玫琳凯的直销空白省份相对比较分散,它们分别在东北地区的吉林省;华北地区的河北省;西南地区的西藏自治区;西北地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中南地区的海南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触角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纸质数据与经验信息演变为电子数据存储于相关的信息系统中,因此作为审计的主要技术和工具,数据分析将对处在信息时代的审计发挥更大的作用。
尤其是近年来,计算机审计在全国各级审计机关逐步发展。作为开展计算机审计、确定审计重点及编制计算机审计方案的基础,研究被审计单位的数据情况,编制规范的审计数据分析报告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新的审计方式条件下体现审计成果的重要手段。
玫琳凯产品还是值得放心选择的,毕竟她始终坚持科技研发,旗下的幻时5X系列、幻时护肤系列、幻时佳系列等明星产品也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认可。而且它还背靠两大科研中心,一个是在2006年建成的杭州亚太生产中心,占地面积高达72000平方米,总投资超过了7亿元人民币;另一个则是在2018年建立的R3全球制造与研发中心,投资也超过了1亿美元。由此可见,在研发实力方面,玫琳凯显然是毋庸置疑的。值得一提的是,品牌每年还会投资数百万美元用于科技研发,目前的产品专利也超过了1600项,有了它们的“保驾护航”,你完全可以放心选择啦!
时光荏苒,09过半。7月中旬,一家在业内享受较高声誉的咨询公司通过对广大网友的调查,评选出了“2009上半年中国十大网络化妆产品牌榜中榜”,欧莱雅、雅诗兰黛、兰蔻、资生堂等大牌化妆品牌毫无疑问的出现在了名单之列,国内产品也有两款产品杀入前十,丁家宜凭借其强大的广告攻势和过硬的产品进入了前十,而作为08年最大的化妆品“黑马”的可蕊儿,意想不到的闯入了前十。具体排名如下表: 产品名称 所属品牌 排名 欧莱雅(L’Oreal)雪颜美白双重精纯护理液 法国欧莱雅集团 1 倩碧(Clinique)深层特效水嫩补湿霜 美国雅诗兰黛 2 雅诗兰黛(Estee lauder)璀璨美白滋润乳液 美国雅诗兰黛 3 玫琳凯(Mary kay)美白焦点白皙精华露 美国玫琳凯集团 4 兰蔻(Lancome)智能愉悦臻白美白晚霜 法国欧莱雅集团 5 资生堂(Shiseido)真皙美白活肤精华霜 日本资生堂 6 碧欧泉(Biotherm)全新A[2]极净白洁颜胶 碧欧泉集团 7 DHC抗痘美白精华液 日本DHC集团 8 可蕊儿巅峰雪莲闪白精华 可蕊儿(Keruier) 9 丁家宜(TJOY)美白保湿乳液 丁家宜(TJOY) 10 欧莱雅是世界著名的化妆品生产厂商,创立于1909年。现在的各类化妆品畅销全世界,广受欢迎。除化妆品以外,该集团还经营高档的消费品,并从事制药和皮肤病研究。
欧莱雅公司先后邀请了**明星巩俐、李嘉欣、张梓琳、李冰冰、吴彦祖作为其在大中华区的形象代表,成功打开了中国市场。
欧莱雅的旗下产品,大多数属于国际品牌,凭借其强大的竞争力当之无愧夺得2009上半年中国十大网络化妆品牌的状元。 1946年雅诗兰黛公司成立于美国纽约,主要出售四种护肤品。它就是由雅诗·兰黛和约瑟夫·兰黛建立的雅诗·兰黛公司的前身,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护肤、化妆品和香水公司,并且仍在不断拓展业务。雅诗兰黛公司底下还有其他鼎鼎大名的分支品牌,比如倩碧、阿拉米斯、波比·布朗、马克、原创、简、唐娜·卡兰等等。
如今,雅诗兰黛旗下的护肤,彩妆以及香氛产品都成为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最佳范例。鉴于公司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和顾客承诺的忠实履行,标有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字样的产品受到全球100多个国家用户的爱戴。因此,雅诗兰黛摘得2009上半年中国十大网络化妆品牌的探花也是实至名归。 十余年的耕耘和奉献,使玫琳凯的品牌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依赖和国内工商界的尊重,公司荣获了“200612-200912产品质量国家免检”证书,连续两年荣获“年度最佳化妆品”大奖,多次荣获了“全国化工行业经济效益十佳企业”、“中国化工行业500大企业”、“中国轻工业500强企业”等殊荣,还连续三次被《财富(中文)》评为“卓越雇主——中国最适宜工作的10家公司”之一。
玫琳凯从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广撒网,高筑墙,以期和法国欧莱雅集团一决高下。事实证明,玫琳凯已经取得一定成效,09年上半年终于跻身网络前十。 资生堂以药房起家,最初并非化妆品公司。1872年,曾留学海外攻读药剂,并曾为日本海军药剂部主管的福原有信(Yushin Fukuhara),在东京银座开设自己的药房,名为资生堂,这亦是全日本第一间西式药房。
资生堂旗下品牌:Cle de Peau(CDP)、IPSA(茵芙莎) Ettusais(爱杜莎)、CARITA 凯伊黛 、Decleor 思妍丽、肌肤之匙(ole de peau Beaute)。
资生堂在大多数化妆品店里的位置都不是很明显,给人的感觉似乎不是什么大品牌,出乎意料的是资生堂在网络上卖得却挺火,也足以进入2009中国十大网络化妆品牌。 经20多年的萃取研发,BIOTHERM碧欧泉终于成功通过生物学专利技术提炼出矿泉有机活性因子PETPTM。现在,BIOTHERM碧欧泉已经成为欧洲三大护肤品牌之一,它针对不同女性的不同肌肤类型,护肤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不同的需要,为不同肤质适用的产品设计了不同的色彩,让每一位女性都得到纯净健康的保护。
BIOTHERM碧欧泉让获得清纯泉水爱抚的你变得更清澈,BIOTHERM碧欧泉让得到大自然拥抱的你变得更自如,BIOTHERM碧欧泉让你体味到现代最高尚的生活格调--回归清纯、回归自然! 日本DHC的化妆业务始于1983年,所有产品均以通信贩卖的形式进行销售。从基本肌肤护理开始,至化妆品、美体产品、护发用品、男士护肤品、婴儿护肤品以及健康食品。经过30年努力,DHC已经成为通信销售化妆品领域的NO1,在洁面,卸妆,保湿品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DHC的品牌产品在全球影响深广。作为日本通信销售第一的自然派化妆品品牌,DHC以“唤醒肌肤潜力的天然护肤”为目标,采用纯天然成分作为原料,不添加任何色素和香料,彻底保护肌肤不受伤害。彩妆、香水、美白防晒、护肤、瘦身等应有尽有!
DHC的护肤产品现在已经在全球引起了轰动。 湖北可蕊儿公司诞生于2007年。以研发和销售专业美容品为主,并且对纯植物高端原料作为护肤方面的研究极具特色。
07年9月,正式成立了可蕊儿公司,注册“可蕊儿keruier”商标。以研发纯植物的高效护肤品为主,以中国大陆为市场,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该公司生产基地,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力量。可蕊儿的消费人群定位在高级白领,知识女性和追求完美精致生活的女性当中。将真正完美的产品带给女性美丽与快乐,是可蕊儿永不改变的承诺。
可蕊儿在08年凭借其巅峰雪莲美白产品在淘宝网上大卖特卖,取得了惊人的销售业绩,并获得了“美白冠军”的称号。所以此产品也被纳入前十。 从“晒不黑、晒不老”,到“晒不黑、晒不老、窗体顶端、固定底端、美白不黯黄”,再到2003年的“外防晒、内美白、美白防晒一起来”;从国内SPF认证到国内SPF和国际PA认证双重防晒功效认证;从一开始的防晒概念创新,到紧跟防晒主流核心概念与自身品牌优势完美结合。丁家宜在防晒市场的拓展不遗余力,每年都紧跟防晒市场主流的产品概念,采用最新防晒技术,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推出新包装,强化终端及广告推广,力争在迅速增长的防晒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
丁家宜自95年开创品牌以来,凭借独有的生物美白专利技术——人参活性细胞,在护肤品市场的拓展中创造一个又一个销售神话。美白概念的深入传播是目前品牌的核心优势之一。市场部经过多次讨论,创意出“外防晒、内美白”这一核心概念,并计划以“外防晒、内美白、美白防晒一起来”为广告语在2003年强势推出,以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
丁家宜在国内也算是比较响的几个牌子之一了,凭借其强大的广告攻势和过硬的产品在国内取得了较大的销量,因此它进入了前十。 “没想到我在网上购买的化妆品竟会害得我变成这副模样!”指着自己的脸,20多岁的小李对中国青年报记者激动地说。暗黄的面色、干糙的皮肤、粗大的毛孔、脓疮留下的暗疤,这些不应出现在年轻女性脸上的痕迹,却呈现在小李的脸上。
小李告诉记者,自己以前的皮肤不是这样的。说着,她翻出了2008年冬天拍摄的照片,“你看,当时我皮肤算是蛮好的,完全不像现在这副被毁的样子。”
与小李情况相同的女孩还有不少,在小李的电脑前,记者又看到几名女孩面部的“惨状”。除了与小李相同的症状外,这些女孩面部还有不同程度的炎症、脓疮,有的人还明显出现了红肿。
“我们都是被同一款自称‘卖疯了’的化妆品给害了!”小李激动地说。
走下神坛的“美白冠军”
小李使用的是湖北可蕊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可蕊儿”——记者注)生产出品的可蕊儿系列化妆品。
“我们两个QQ群里有100多人都是用了可蕊儿系列化妆品后,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的,其中可蕊儿巅峰雪莲闪白精华大家用得最多。”同是受害者的小陈说。“大家一开始用的时候,美白效果非常好,见效特别快,但没想到最后却是这个样子。”说着,小陈陷入了回忆中。
与同龄人一样,爱美的小陈整天为使用什么牌子的化妆品犯愁。买好牌子,经济水平支撑不了,买“山寨”牌子的,又怕出危险。
今年3月,小陈在网上发现了一款名为“美白冠军”可蕊儿巅峰雪莲闪白精华的商品,淘宝网上如潮的好评吸引了她,“价钱不是很贵,评价又这么好,而且又是‘美白冠军’,这化妆品看上去真是不错。”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小陈购买了一瓶。
没想到这一试把小陈自己惊呆了,“简直是神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小陈依然眉飞色舞。“我用了不到3天,皮肤就开始变白,很有质感,效果好得不行!从没用过这么立竿见影的化妆品。”她庆幸自己买对了牌子,于是成为了可蕊儿的忠实用户。
之后不久,小陈偶然间在某网站上看到一个“可蕊儿分享QQ群”的群号,就想和其他使用者讨论一下可蕊儿化妆品的使用方法。但群里面的一些姐妹却告诉了她不好的消息,“有不少人在群里说,自己停用之后长了许多脓包,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对可蕊儿产品的负面评价。”但是,小陈当时认为自己使用的效果很好,就“一直固执地认为是她们的皮肤不合适的原因。”
但是事与愿违,小陈的平静生活没有持续多久,一次偶然的事件引爆了小陈脸上的“定时炸弹”。
4月底,小陈生病了,只好在家休养,自然无暇顾及“面部工作”。但令她想不到的是,一停用可蕊儿,她的脸上就起了大大小小的脓疮。又过了一天,皮肤开始变得粗糙,“摸起来跟砂纸一样。”
“难道化妆品真的有问题?”小陈产生了怀疑,去医院一问,医生回答,应该是化妆品的问题,让她暂时不要再用化妆品了。
5月4日,小陈咨询闪白精华的经销商——淘宝网上的“舒梦人”店铺。客服告诉她,化妆品本身不会有问题,不含任何激素,让她从产品之外找原因。客服还反问小陈:“您已经用了化妆品那么长时间了,现在脸上有问题,推给我们的产品,您觉得这样公平吗?”
“居然含有违禁品”
从可蕊儿分享QQ群里面,小陈得知,继续使用雪莲精华的话,皮肤的状况就会好转。虽然一开始小陈不愿这样做,怕是饮鸩止渴,但最终还是女孩爱美的天性占了上风。没几天,小陈又开始使用雪莲精华。在用的过程中,“那些白包红包就渐渐好转了”。
但小陈觉得,自己不能这么不明不白地过,至少要找出自己的“病因”,于是她请质监局的朋友去化验闪白精华是否含有什么有害物质。
一周后,小陈得知,闪白精华中含有氯霉素,对人体十分有害,长期使用会导致后遗症。“不管以后脸有多严重,我再也不敢用雪莲精华了。”
据了解,卫生部出台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明确规定,“禁止化妆品中使用包括氯霉素在内的各种抗菌素原料”。
检测结果很快在可蕊儿QQ群传开。群里面的姐妹反应强烈,“居然加违禁品,大家都既震惊又愤怒”,很多姐妹也彻底停止了可蕊儿产品的使用,“结果一时间,不少人纷纷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
为避免更多的人遭受相同的悲剧,包括小陈在内的可蕊儿分享QQ群中的不少姐妹在网上发帖,公布她们所掌握的雪莲精华效果神奇的真相,并劝许多用户“停用一周,看看情况”。但无论在哪个贴吧上,他们的帖子很快就会被莫名其妙地删除。小陈和她的姐妹们这才知道,怪不得之前看不到关于可蕊儿的负面评价,原来好评如潮的效果是这样出来的。
尽管小陈及其姐妹们发的帖子寿命很难超过5天,但所幸的是,短暂的爆料也引来不少可蕊儿用户的共鸣,原先的“可蕊儿分享QQ群”已经演变出两个“可蕊儿受害群”。
当中国青年报记者想采访QQ群外的可蕊儿买家情况时,却发现在“舒梦人”店内,所有买家的信息均变为了匿名。在可蕊儿受害群的群友演示下,记者才发现,当在“舒梦人”店内购买可蕊儿产品时,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其大意为购买者必须匿名,否则无法完成交易。“在有的姐妹呼吁买家停用可蕊儿一段时间后,我们就发现‘舒梦人’店将买家的信息变为了匿名。”
当然,在此期间,可蕊儿的受害者们始终没有停止向可蕊儿网络经销商讨说法,可对方给的说法无法令她们满意。“经销商每次都说好好解决,但最后总说不是他们的责任。”小陈无奈地说,“而且可蕊儿化妆品的经营是以网络营销为主,根本没法抓到一个现实的经销点去与其交涉。”
直到有一次,小陈以自己的调查结果来质问可蕊儿,对方称没有书面证据,不足为信。
不就是要书面证据吗?简单。于是,QQ群里就集资将另一瓶雪莲精华送至福建省中心检验所进行氯霉素检测,并于7月初得出化验报告,“可蕊儿雪莲精华中含有氯霉素,含量高达50mg/kg”。中国青年报记者致电福建省中心检验所,确认了这一结果。
讨公道却讨到了“封口费”
有了书面的证据,小陈她们却不愿意再去直接找可蕊儿理论。“面对着不断推脱责任,同时又持续公关网站,删除反对言论的公司,有谁还认为它是讲理的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购买者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既然直接沟通不成,有人就提议,是否应当找媒体来曝光此事,也许可蕊儿就不会再推三阻四了。
7月13日,一篇名为《淘宝网美白冠军“可蕊儿”遭攻伐》的报道出现在公众眼前,但是令可蕊儿众受害者失望的是,这篇报道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相反,招致了对方更为强劲的反击。
当日下午5时48分,一篇名为《美白冠军“可蕊儿”遭遇“网战门”》的文章出现在网络上,此文主要是写可蕊儿如何“网战”化妆品行业巨头。“满篇全是吹捧可蕊儿的文字。”小陈说。
这仅仅是开始,7月15日,《09上半年十大网络化妆品排行榜》在网络上“横空出世”,其中,可蕊儿力压丁家宜,在排行榜居第九位。这个排行榜是谁做的呢?文中写的是:“一家在业内享有较高声誉的咨询公司”,到底是什么公司?文章中未提到。而该文的作者名字,文中也未提及。
这期间,可蕊儿受害群也过得不安宁,不时有“间谍”潜入,“甚至有一次,我发现一名刚与我沟通过的可蕊儿工作人员的QQ号竟然出现在群里,搞得大家很多话都不在群里说了。”小李说,不仅如此,一些敢说话、敢做事的受害者不时受到自称是可蕊儿工作人员的骚扰,并被劝说不要做“出头鸟”,“烦死了!”这是小李的切身感受。
最让可蕊儿受害者伤心的是,自己竟被安上了“敲诈”、“竞争对手雇用的托”等莫须有的罪名。“我们都有各自的工作、生活,为了讨一个公道,为了让可蕊儿使用者了解事实,我们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没想到这些努力还是白费了。”
随后,可蕊儿公司拿出了两份化验证明,一份显示可蕊儿没有检测出化妆品违禁添加物,另一份显示,闪白精华里不含有任何氯霉素。“我们对于权威机构的检测还是很信任的,但问题在于检测的方法。”小陈指出,两份报告都是由委托人送检的,可蕊儿受害者便提出了质疑,厂家自己拿产品做的化验可信吗?“我想,不会有商家笨到拿着有问题的商品去化验。”
7月20日,可蕊儿在淘宝“舒梦人”店铺上发表了一则客户沟通函,上面写道,“……2009年2月25日至6月5日,相关批次的巅峰雪莲精华所含的保湿类原料比例偏重,导致部分人会堵塞毛孔引发长痘……”,看到这则消息,受害群的群友又是高兴,又是恼怒。高兴的是可蕊儿终于肯承认自己的问题了,恼怒的是,“可蕊儿避重就轻,想把事情弱化。雪莲精华是否含有激素是最关键的一点,然而可蕊儿只字未提,只是拿‘保湿成分’过高做挡箭牌,试问有哪种保湿成分能导致在停用的时候堵塞毛孔、不停用的时候不堵塞呢?再说了,第一次我拿去化验的雪莲精华,生产日期是2月份之前的。”
两天后,这则客户沟通函被删除了。
而可蕊儿之后的举动,让一些受害者觉得受到了更大的伤害。“7月末,可蕊儿终于发布了一个比较有诚意的退款协议,但里面的内容让我们很震惊。”小陈将退款协议展示给了中国青年报记者。这份协议不仅需要申请退款者提供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外,还要求在此段话下签名:“我承诺,收到退款后,不再追究可蕊儿公司及相关人员的任何刑事、民事、行政等责任,保证不再对可蕊儿公司进行负面宣传,也不得向任何媒体或任何第三方披露本事件。否则,由我承担违约责任……还要赔偿其他损失。”
“这哪里是退款协议?明明是‘封口费’合同啊。”小陈笑了。 “其实以现在的形势来说,企业方才是真正的弱者。”对几位受害者的叙述,可蕊儿新闻发言人齐渊博先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当然,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可蕊儿的某些产品在一定时间内有较高的过敏率。对过敏的消费者负责,是可蕊儿企业的义务。而现在的问题是,有很多我们无法认定为‘过敏’的消费者,向公司索要赔偿。这些人既不退货,也不提供相应的过敏照片,让企业陷入了一个很难办的境地。”齐先生介绍,可蕊儿方面一直在尽力与自称是“过敏者”的人沟通,“当然,这包括可蕊儿受害群的那些人,但效果很不理想。”他说,在群里,大约有八到九成左右的人“不说话”,这让企业对于“过敏者”的认定及补偿构成了很大的阻碍。“我就经常去群里聊天,但是许多人都不和我沟通。”
当问及可蕊儿是否与删帖之事有关时,齐渊博表示并不知情。
那么,可蕊儿的产品到底是否含有激素呢?
“首先要声明一点,假如企业的产品真的有问题,那么,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前提是必须有证据。”齐渊博说。“现在的情况是,没有相应的证据证明可蕊儿的产品确实有问题。”
对于可蕊儿受害群群友所出示的鉴定报告,他回答道,“只听说过,但从未见过,许多自称是‘受害者’的人,也没有拿出这个鉴定报告的任何版本。”
“从现有的证据来看,我认为可蕊儿的产品没有激素。”齐渊博明确表明了自己的观点,“首先,从企业方面提供的材料来看,是没有问题的。其次,7月,我买了几瓶巅峰雪莲精华去做化验,最后得出的结果也是没有任何氯霉素成分在内。就算是一些人拿出了你所说的检测报告,它的真实性也是很值得怀疑的,开过封的化妆品作出的化验结果有多少法律意义呢?”
最后,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群友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的确,也许我们无法完全证明可蕊儿的产品有问题,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就像以前我们在论坛上所说的那样:只要停用一周可蕊儿雪莲精华,就能看出真相到底是什么。”
“无论可蕊儿事件谁对谁错,双方其实都‘不合法’,因为现在网络消费无明确法律可依。”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荆林波对记者开了个玩笑。
但在玩笑的背后,荆林波点出了网络消费者与网店纠纷的深层原因。
监管成了“隐身人”
网络消费发展至今,已在全国总消费中占了不小的份额,以2008年为例,网络消费就占到了总零售消费的1%。但在蓬勃发展的背后,网络消费的种种缺陷,却不禁让人捏一把汗。
众所周知,除了便宜快捷外,网络消费者对网络上商品认可的最高标准,便是在购物平台上的信用度评分和其他买家的留言。但遗憾的是,“好评”是可以伪造的,而在网络上泛滥的“刷好评”现象,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淘宝网公众与客户沟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刷好评”,就是指一个人在某家网店进行多次虚拟交易,每次交易过后,对这家网店的评分都打到最佳,而交易所花费的金钱却由网店以私下或者其他形式交还给此人。“实际上就是用假交易来换得真好评。”也许虚假的好评让网络消费者买到了并不满意的商品,但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货。可在售后保障方面,网络消费者却遇到了更大的难题。
最近,在某家网络商城上购买了笔记本电脑的杨先生便遇到了这样的难题。“电脑送到了我单位,我本想开机检查一下,但送货的小伙子告诉我,还有很多货要送呢,他等不及。”杨先生如是说,但等送货的人走了以后,杨先生才发现电脑开不了机,联系到网络商城,对方告诉他,需要找厂家直接联系,简而言之,“我们不管了。”最后,杨先生只得花费许多工夫去修理电脑。
当然,许多网络平台也有自己的售后保障系统,例如淘宝网的“货到评分”,以及“7天无条件退还”等模式。
“但这些系统无法从根本上弥补网络购物的售后缺陷。”中国社会科学院电子商务研究室研究人员赵京桥告诉记者,“在评分以及无条件退货期限内,网络消费者可谓当之无愧的上帝,没有一家网店会怠慢他们,但这些期限一过,网店的热情便‘人走茶凉’。但消费者不是显微镜,不是化验机,对于一些短期内无法看出效果的商品,如化妆品、食品、药品等,短短7天之内,消费者能看出什么呢?在这7天之外,商品若是出了问题,消费者该怎么办?”
“或者是商家牌子硬,态度好,在消费者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后得到了一定的补偿;或者是商家态度强硬,双方各执一词,最后闹上法院。”荆林波教授说,“无论是哪种情况,网络消费者实际上都是吃了亏。花费时间才能得到补偿的算是小亏,而闹出纠纷的消费者吃的是大亏。因为,无论在金钱、人力、组织等方面,商家都是占有优势的,网络消费者最多只能是发发贴、组组群,就算告到了法院也不一定有结果,所以这种纠纷往往是在消费者精疲力尽后不了了之。”
“其实,网络消费的缺陷还有不少,但是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非网络消费体制本身,监督管理的缺失是混乱产生的直接诱因。而在监管缺失的背后,相应的政策法律的空白更让人紧张。”荆教授补充道。
政策不应变为“限制”
似乎也是意识到了监管缺失的问题,今年7月初,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加强电子商务检查管理的意见》,要求北京市范围内利用互联网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营业执照。
家住外地的网店店主王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不禁眉头一皱:北京要这样了,全国是不是都要如此呢?真是这样的话,自己在淘宝上的网店还要不要继续开下去呢?“网店最多是给我带来一些工作外的‘零花钱’,要是必须去工商局排队的话,那我还是不要‘零花钱’了。”
良好地发展,如果监管的后果是限制了发展,那么这种监管的存在是否还有意义?”
荆教授认为,政府进行监管的尝试是一项值得赞许的行动,但监管政策不能以粗暴的方式进行,否则,便违背了监管的初衷。
对此,赵京桥补充道,政策尝试切忌以“生搬硬套”入手,“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A地网络消费者投诉,产品的生产商在B地,产品的经销者在C地,按照现实消费中的维权途径,他应当找相关部门投诉,那么,这位消费者该向哪一地的部门投诉呢?哪一地的部门有权受理?哪一地的部门作出来的判断,才是有法律效力的?此外,向哪个部门投诉,似乎也是个问题。”
“网络消费看似便捷,但实际上牵扯的环节比现实消费更多、更杂,权责更不明确。假如把现实消费中的监管方式挪到网络消费监管中的话,那么,不是监管体系把网络消费管得毫无活力,就是网络交易想方设法绕开监管体系。”荆教授意味深长地说,“不能新瓶装旧酒啊。”
“这样分析完,时下的问题就好解释多了。纠纷源于不规范,不规范源于少监管,少监管源于缺政策,缺政策源于没法律。”荆教授分析说,随着网络交易不断发展,其本身的自律功能也已被带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淘宝网7月末开始进行的诚信自查行动,就清除了许多“假好评”。
“但事实证明,仅靠网络销售平台、网络商家的自律行为,很难完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所以,一部电子商务法的确立,势在必行。”荆教授最后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