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家有二娃,长女九岁,次女两龄。生二宝之初衷是让大宝有伴,让家庭氛围更热烈。如愿以偿,二宝出生了,大宝有伴了,家庭气氛也的确相当热烈。随着二宝一天天长大,她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告诉我们:她是一个全新的个体,需要我们全心全意去发现、理解和照顾她。于是乎,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个屋檐下的两个孩子发生了许多故事,有的让人啼笑皆非,有的让人怒发冲冠,有的让人潸然泪下,有的让人欢欣鼓舞。曾经从事教育行业的二宝妈在陪伴俩娃的过程中,觉得有必要记录下这些成长故事,并启发自己思考,让家有俩娃的生活乐趣无穷!
第五章 大带小
这几天,天气一下子变冷了。妈妈微信传来家乡下雪的照片,看起来雪下得不小,积雪很厚,已经有不少人家的房前屋后堆起了形态各异的雪人。大宝看到雪人照片十分兴奋,憧憬着来年她到外婆家时也能与一场大雪相逢。可爱女孩的小心思!
二宝午睡醒来,已经下午四点半了。小家伙刚起身就往外钻,我一把抱住她,用小被子把她围起来。她咧着小嘴想哭,又没哭出来,红扑扑的小脸上五官皱成一团,嚷嚷着“走!走!”我问她:“你要去哪?”“去外面。”我明白她的意思,她要去看看大宝有没有放学回家。我帮她穿好鞋,抱着她去姐姐的房间。大宝在做作业,回头跟二宝打了个招呼。二宝咧着嘴笑了。她挣扎着从我怀里下来,跑到姐姐身边看姐姐做作业。我急忙跑到房间里取来二宝的外套。恰在此时,电话响了,是我尊敬的一位长辈打来的,我不得不接这个电话。我把二宝的外套递给大宝,让她帮忙给妹妹穿好。大宝欣然领命。我走到客厅里接电话。
房间里,大宝要给二宝穿衣服,二宝不肯穿。大宝耐心劝说,告诉她刚睡醒一定要穿好外套,容易感冒,感冒了特别难受,还会打针吃药。“来,快穿好吧,姐姐来帮忙。赶紧的,会感冒,快来快来!”大宝苦口婆心,二宝无动于衷。大宝终归还是个未满十岁的孩子,耐心极其有限,不到三分钟,她就急眼了。“哼,不穿拉倒,我去告诉妈妈。”接着我就看到了怒气冲冲的大宝出来了。我迅速结束了通话,对大宝说:“你试试先把自己的外套穿上,然后让她也穿上。”本来急躁的大宝一听,立马知道有戏。返回房间,拿起自己挂在椅背上的外套穿起来,边穿边说:“看,姐姐穿上了外套。毛毛也穿上呗!”二宝顿了顿,看着大宝穿好并且拉好拉链,才拿起自己的外套往身上穿,可惜她折腾了好一阵子只套进去一只袖管,就怎么也穿不好了。急得转圈圈的同时,大叫:“姐姐来帮忙!”大宝眉开眼笑走过去帮二宝把衣服穿好拉好拉链。“谢谢姐姐!”一向很有礼貌的二宝道谢。大宝的任务圆满完成,向我做出一个胜利的手势。
这件小事让我联想到“言传身教”这四个字,特别之处在于,此处的言传与身教都是由九岁的姐姐进行的,我并没有参与其中,或者说我是姐姐的“军师”,在她有困难的时候帮她出谋划策,任务的执行与完善都由她独立完成。个人觉得,家有俩娃,调动大娃的积极性参与到带二娃的活动中,十分有意义。
第一,大带小可以锻炼大宝的耐心、细心和爱心。九岁的大宝经常抱怨:“妹妹好烦人!”我知道她的抱怨是有充足依据的,比如,大宝在折小星星,二宝也要加入,两岁的二宝就一条一条破坏大宝的星星纸,一会儿要粉色,一会儿要蓝色,星星一个都没折出来,纸条揉搓得惨不忍睹。大宝也是个孩子,忍耐力极其有限,但我发现,自从开始带二宝,大宝的耐心在一天天增加,不仅仅体现在带妹妹的时候,更加体现在她的学习中。以往,遇到数学里的B级题,最初根本不会自己去思考就叫我帮忙,现在她都会自己思考,即使花费很长时间她也会努力自己找到方法和答案,实在做不出也会先告诉我她的思路才会让我启发她正确的思路。大宝的这种变化让我欣喜万分!身为人母,我们都知道带小孩子的琐碎与辛劳,那么身为长姐的大宝在带二宝的过程中是否也得到了磨砺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依稀记得小时候看《三毛流浪记》漫画书,有一页是三毛在人家家里帮忙带两个孩子,一个孩子摔倒了,三毛把抱在怀里的孩子放下来去扶摔倒的孩子,弯腰撅屁股的时候却把刚放下来的孩子也撞到了,本来只有一个孩子在哭,现在却是两个孩子同时哇哇大哭,害得三毛被那家的女主人痛骂。这里姑且不论三毛多可怜,只是想说孩子照顾孩子本来就不是特别靠谱,因此必须拿捏一个度。首先,不能时间长,短暂的十几分钟一般没问题,时间长了肯定不行。其次,要在大宝乐意的情况下去带小宝,如果大宝心情不咋地不愿意,还是不要大带小为好。
第二,通过带小宝,大宝会自觉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我家大宝一向不喜欢收拾东西,自己的东西放得乱七八糟。一次,我让她带小宝玩儿一会儿,她俩竟然撕餐巾纸玩儿。把餐巾纸斯得粉碎,满屋子撒,说是下雪啦。等我忙好去找二宝,发现满地碎纸,告诉她们要扫干净。二宝兴高采烈去拿自己的小扫帚,大宝坐到书桌旁去看书了!二宝拿着小扫帚独自扫了一会儿,很郁闷地发现怎么扫都弄不干净,抬头看姐姐在看书,就跑过去拉拉姐姐的衣襟,“姐姐,扫地!”大宝不动。二宝想了想,一本正经地说:“姐姐,扫地。不干净,下次妈妈不让玩儿了。”大宝听听这话有道理,赶紧起身去拿大扫帚和簸箕过来一起清扫,不一会儿也就干干净净了。从那以后,大宝通过与妹妹的相处,逐渐修正这自己的行为习惯,譬如做事不再拖拉、不乱发脾气等等。因为,大宝私下里对我说:“如果没有好习惯,就不能做妹妹的好榜样。”今天晚上,睡觉前姐俩在搭积木,当我招呼她俩洗漱准备睡觉时,我听到姐俩的对话:
“毛毛,咱俩一起收拾玩具好吗?”
“好的。”
“你把积木装在桶里递给姐姐,姐姐把它们放进箱子里好不好?”
“好的。”
于是,我探出头看到姐俩合作收玩具,心里暖暖的。
第三,大带小,让小宝明白除了父母,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人还有她的姐姐。去年曾经发生过一件事,让我狠狠地批评了大宝。小宝在大宝的作业本上划了几道划痕,大宝非常生气,竟然动手打小宝,把小宝吓坏了。我安抚好小宝后,决定跟大宝好好谈谈。我问大宝:“如果你的书包和妹妹同时掉进水坑里,你先管哪个?”大宝嘟囔着回答:“先捞书包。因为书包里有书本和作业。这些东西对我很重要。”跟我预料的回答一样。于是,我严厉地对她说:“妈妈必须告诉你,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人,而不是任何东西。如果是妹妹和你的书包掉进水坑,你要做的是第一时间救你的妹妹,不是任何东西,明白吗?这个世界上,人没了,就再也回不来了,东西没了,人还在,就还可以创造出来,明白吗?”大概是被我凌厉的态度吓坏了,大宝嘤嘤哭了。我搂着她的肩膀告诉她:“不管是你,还是你的妹妹,都是妈妈最珍爱的宝贝,其它任何物质的东西对妈妈而言都无所谓。你也是一样,记住了,对你而言,你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珍爱亲人的生命和健康,跟人的生命和健康相比,一切都可以靠后站。”这个有关生命的话题很沉重,我不知道大宝能够明白到哪种程度,但我希望,她能在这个年龄记住这句话,在紧要关头能实践这句话,从而明白此言非虚。大宝和二宝,血脉相连,如果父母暂时缺席,大宝一定是二宝最亲的亲人和伙伴。
第四,大带小,让忙碌的二宝妈得以休息一下,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了解和观察两个孩子的成长。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家庭事务凌乱繁杂千头万绪,常常让二宝妈疲惫不堪。面对两个活蹦乱跳、思维敏捷的孩子,经常会有黔驴技穷的挫败感。因而在大宝帮忙带小宝的间隙,我会得闲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两个孩子,了解孩子的语言、孩子的心理、孩子的行为,继而惊讶地发现一直自诩比孩子明白世事的大人是多么无知,从而更加坚定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决心。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从两个孩子那里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无知,也会继续学习和思考,为了他们,更是为了自己。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宝妈倾诉:
孩子晚饭后,不肯去写作业,催了他半天也没动静,有时候写作业进进出出好几遍卧室,我苦口婆心说了好多次,也没见他改过来。该怎么办?求各位妈妈支招!
下面这样一条回复引入注目:
“我家宝贝以前也是这样,做事情拖拖拉拉,写作业一点也不积极,后来我告诉他,如果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坚持一星期,就可以实现一个小愿望。
自从这样做后,效果很明显,写作业什么的根本不用我催。”
那么,家长用物质奖励孩子,真的好吗?对于孩子来说,得到奖励是件再开心不过的事情了,它意味着肯定与赞许。
而奖励有两种方式,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无论哪种方式,父母都要注意奖励的限度和策略。
奖励得当,会让孩子往积极的方向发展。若奖励成孩子追求的目标,会让努力变得更有功利性。
换言之,物质奖励不当,会让孩子成为“白眼狼”!
(1)助长孩子的贪婪
有位爸爸曾这样吐槽:他有两个孩子,小的有3岁,大的有6岁。有一天她和妻子在厨房忙着做饭,听到了卧室二宝的哭声,于是他便喊在客厅看电视的大宝去照顾下弟弟。
可是万万没想到,大宝说,我照顾弟弟爸爸会给我什么奖励,没有的话,我才不去呢!
以前我们也是通过物质奖励激励孩子去做一些事情,然而现在当物质奖励不能立刻实现的时候,便成了孩子拒绝帮忙的理由。
(2)为了得到奖励而努力
一位妈妈抱怨说,孩子的成绩一直上不去,有一次考试后,她便和孩子订下规矩。如果下次考试进步5-20分,就会获得零花钱的奖励。果然,孩子有了学习动力,接下来的一次考试,成绩进步了10分。
但是第三次考试的时候,我却被老师告知孩子考试作弊的消息。经一番查问才知道,孩子说进步越多就会获得更多零花钱,于是就为了这个目标想到了作弊获得高分。
奖励本身是一种正向反馈机制的,但是运用不恰当就会有反作用。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物质奖励的确在有时候能起很大的作用,但却不是长久之计。
02
奖励孩子的正确方式
(1)使用恰到好处的物质奖励
每逢节假日,孩子的生日等,父母可以通过物质奖励的方式让孩子有被尊重,被关爱的感觉。
比如在孩子生日的时候,带她去一次游乐园,给孩子买她喜欢看的漫画书,满足孩子想要一个玩具的愿望。
把孩子平时希望得到的礼物,在他完成一次小目标后作为奖励送给他。
这种不定期的奖励,更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惊喜。
(2)奖励要能及时兑现
人无信,无以立。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最值得他们相信的,因此承诺孩子的奖励,一定要及时兑现。
比如和孩子有了约定,期末考试多少分,或者考到第几名。孩子一旦达到了,就必须要兑现。做父母的如果没有兑现承诺,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就会跌落几分。
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个例子,6岁的小磊和弟弟去姑姑家玩,调皮捣蛋的孩子吵得姑姑没法做家务,姑姑便告诉小磊,如果你能乖乖睡觉,你醒来了我就带你去买变形金刚。
听了姑姑的承诺,小磊乖乖睡觉了,但其实小磊并没有睡着,他一直在等姑姑忙完带她去买玩具。
可是姑姑忙完后完全将这件事情抛之脑后了,小磊觉得姑姑骗了他,便不停地说“姑姑骗人,姑姑是个大骗子”,这件事在小磊上初中后还记忆犹新。
所以,作为父母不能轻易许诺,一旦说出来了就要尽量满足对孩子的奖励。
(3)注重精神方面的奖励
真正能够激励孩子进步和成长的是父母的爱、关注、认可和沟通。
精神激励孩子的方法有语言和行为两种,比如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就有可能让孩子铭记一辈子。
孩子在按时完成作业后,在帮助家长做完家务后,在考试成绩进步后,都可以采取精神奖励的方式。
二胎前后大宝的心里历程
大宝两岁的时候曾经跟爸爸狠狠的闹过几次,让爸爸给他买一个宝宝(笑哭),理由是小宝宝可以陪他玩。其实我觉得这是要二宝的好时机,因为他还不是很懂得“独占宠爱“的好处,对小宝的期盼大于抵触。可是二宝不是我想要,想要就能要啊。
一年多后我怀上了二宝,给大宝做心理建设的时候,开始的时候他是有点抵触的。他怕二宝分他的玩具、分他的好吃的,但是孕期对他来说很长,前七个月看我对他没什么变化也就慢慢的接受了要有一个弟弟(妹妹)的事实。
孕28周至39周6天二宝生产,这期间身体就很不舒服,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卧床休息或者住院的保胎状态。大宝的陪伴就渐渐的转移给了爸爸,爸爸平时比较忙,又没有陪伴孩子的方法和耐心,让他受了很多委屈。
生了二宝出院后他可怜巴巴的依偎在我身边,轻轻的告诉我“妈妈你不要再大肚子了?”我问他为什么啊,他回答“因为时间太长了”。我想他应该是想表达,我太长时间不能陪伴他。那一瞬间有些泪目。
小宝大些后我对大宝的关注比生小宝之前更多,原因有以下几点:
1,小宝一岁以内忽视了大宝
小宝两个多月的时候受了凉,得了肺炎。感觉一岁以内体质都不是很好,恰好那年冬天流感比较严重,发烧、肺炎、喉炎、中耳炎轮流发作,小宝住院的时候会好几天不回家,在家的时候也更多的照顾小宝。这期间大家都不是很关注大宝,导致他养成了很多的坏习惯和暴脾气。
小宝大些后体质比较好了,就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在培养他的好习惯上。
2,生完小宝更有耐心,为前两年对大宝不当的育儿方法愧疚
一般情况下,宝宝婴儿时期,父母更有耐心些,无论他怎样都舍不得发脾气。等长到两岁多,他开始小叛逆的说“不”,父母在陪伴他时的耐心会逐渐减少。我也是这样的。
生了二宝之后,因为二宝处在婴儿期,处于妈妈的本能,陪伴他的时候我更有耐心一些。耐心让我发现了更多的不足,想起从大宝两岁起就变的不太友好的脾气,就很是内疚。越发的想要温柔的对他。
3,带大宝在摸索阶段,带小宝有经验得心应手
“大宝照书养,二宝照猪养”我是典型的奉行了这个观点。带大宝一切都是在摸索,他的小叛逆该怎么处理?他生病了怎么办?他有坏习惯了该怎么对待?都要去寻找方法然后试验磨合,寻找和他合适的相处模式。
二宝带着就相当的得心应手,睡反觉了,不着急,慢慢的纠正就是。生病了,不慌张,观察两天再说。有小叛逆了,嗯~不过分理会,不发脾气不急躁,他高兴就好。因为对他的所有行为都没有过激的反应,感觉二宝很好带。
再加上大宝处在六岁这个比较暴躁的年龄,所以在家里,同时陪伴两个宝宝的时候更多的注意力在大宝的身上。
4,二宝是大宝的跟屁虫,带好大宝后二宝更好带
二宝一岁多后他就成了大宝的小跟班,大宝去上学不到中午就问“哥哥哪里去了?”中午午觉睡醒了“妈妈,接哥哥去”
让我头疼的两岁来了,可是碰到了六岁的哥哥乖乖收起了“不”的小刺。
我跟他说“弟弟,玩完玩具了来我们一起收起来”“不”
那边哥哥躺沙发上喊“弟弟,哥哥想喝奶”颠颠的跑我身边“妈妈,拿奶”
哥哥喝着奶喊“弟弟,哥哥饿了,给哥哥拿个面包”又颠颠的跑我身边“妈妈,面包”。
我带他读绘本,各种扭动,不愿意。哥哥在那读绘本,哥哥读什么他学什么。现在每天会从嘴里猛然的跳出来一些话。比如“唐,李白”“Are you ready”“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三字经背的还挺长。
但是真心不是我教的(笑哭),所以带好了大宝,连二宝的语言启蒙都省了。有一个习惯比较好的哥哥是很重要的。
5,如果我不多关注他,没有人真正的关注他想要什么
其实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关爱弱小。月子里我没有多关注大宝,他白天上幼儿园,晚上爸爸带着出去玩,然后把他哄睡在自己的房间里。有一天周末他在看电视,我从房间里出来,看见沙发上的大宝,眼睛大的吓人,脸颊瘦削,颧骨几乎要凸出来。一下子我眼泪就出来了。
奶奶也好,爸爸也好都只顾小宝宝和我,而对大宝是饿不着就行,在视线以内就行。没有人真正关心他吃的饱不饱,习惯好不好。
有了二宝我们要注意什么:
1小宝一岁以内不能忽视大宝,让大宝用欺负弟弟来博取关注
小宝一岁以内更需要妈妈,因为这一年多比较少的陪伴,大宝可能觉得妈妈不关心他了,会伤心。有时候发脾气说“你们不要我了”,会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小宝身上。这时候家长需要反思,是否太忽视大宝。要多跟大宝沟通,让他明白爸爸妈妈依然很爱他,给于他充分的关爱。并注意不让大宝伤害到小宝。
2小宝两到三岁更不能为了大宝忽视小宝,让小宝为了争取权益欺负哥哥
一岁半到三岁的小宝相对来说是比较好带的,而大宝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跟小宝争宠。
妈妈每天的时间和精力是很有限的,给了大宝更多的关注就会一定程度的忽视二宝。
小宝在这个阶段已经有了很强烈的“我”的意识,他会想办法的捍卫自己的玩具、吃食以及妈妈陪伴的时间。通常情况下会哭闹或着拿着手边的工具打哥哥。
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敏感的发现哪个地方忽视了小宝的需求和感受,比如亲子阅读时间,跟大宝一起读绘本的时候二宝也会掺和,但是大宝想要知道一个故事而二宝更喜欢某幅画上的某个点。通常我会揽着小宝,给大宝讲故事,给小宝的关注点有回应。结束后单独跟小宝读一个绘本。这样两个宝宝都可以满足。
3让大宝明白他如果想要一个温柔乖巧可爱的弟弟(妹妹),那么就需要他温柔的对待小宝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是人与人之间长期的相处之道,一家人也不例外。每个大宝都希望自己有一个乖巧听话的弟弟(妹妹),那么就要他温柔的爱护二宝,在二宝需要的时候帮助他、保护他。
4孩子长大后让他们自己解决矛盾,不偏心
孩子间的矛盾家长怎么处理都会让他们觉得父母偏心另外一方,让他们自己解决之间的矛盾,有助于加深他们之间的感情,又不会影响跟父母的感情。
5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美好的地方,不过分的夸哪个孩子,不对比两人的优缺点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过分的夸某个孩子,让另一个孩子生活在他的阴影下。不拿两个孩子比较,因为没有可比性。
就像我家,大宝活泼,运动细胞比较好。而二宝内敛,语言能力发展较快。两个孩子擅长的不一样,完全没有可比性。
6父母一人带一个不可取,但有一个好的队友很重要
通常有了二宝之后,家里会有分工,妈妈更多的照顾小宝,其他人的重点照顾大宝。
这时大宝会忽然感觉自己没有了妈妈的关心,很不可取。最好的就办法是爸爸妈妈轮流的带大宝小宝,让两个孩子都能感觉到爸爸妈妈的爱,不会一个宝宝只粘一个人,造成一个阶段孩子生活里另一个人的缺失。
如何做好父母,是我们一辈子都需要学习的课程。但愿孩子成长过程中,带给他们的快乐多一点,长大后遗憾少一点。
这种一二年级孩子考试都是100分,首先这个问题就不一定。不同学校差异还不小。
昨天我女儿回来,一进门就美滋滋的,一问才知道,语文考了97分,全班就没有考100分的,最高考了98分。
而我女儿现在在上的是二年级第一学期。
再往前看,从二年级到现在的成绩来看,考过一次100分,也考过一次低于90分只得了89分的情况。班级的同学间,差距拉开了,像昨天我女儿所在班,最高98分,最低已经去到了60多分。
我们所看到的情况,会存在地域、学校和资源上的差异,我女儿所在的,是全市重点小学,所在的班是级长做班主任的重点班。带来的结果就是,作业量和考题量是其它普通小学的好几倍。因为要留大量时间用来做考题,不仅上课时间压得很紧凑,而且还占用不少原来的音乐、 体育 课等。
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要在这个阶段养成和打下,有远见的家长,或许在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开始有意的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习惯是什么呢?
简单这么一梳理,你会发现,这几年的时间,要培养孩子习惯也真的没那么简单。那么,我们还只是把眼光盯着那些分数吗?
能力说起来玄乎,我们说些接地气的,这几种能力一定要培养出来
如果你只盯着成绩,那你会被成绩所绑架,因为成绩会波动,为了达到语文数学双一百,你会要求孩子满分,不然会失望,并且责怪孩子。
你的焦点是:100分必须达到,达不到就是犯了错,犯错要惩罚。
所以你和孩子都会很紧张。
如果你的焦点,是放在成绩背后,是习惯的养成,是能力的培养,那么你会明白,这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爱心来陪伴的过程。你会把焦点放在哪一项能力、习惯的提升上面。
如果以时间来分析:成绩,只是某个点,某个时间点得到的反馈;而能力与习惯,是某个阶段的积累与打造,是综合下来的素质。
我家两个孩子,老大,儿子,18岁,今年大一;老二,女儿,9岁,今年3年级;加上个人从事中小学文化课辅导9年,接触过不少的学生,所以有一些发言权。以下分析,仅供参考:
一般,一二年级时候,因为孩子学习的知识比较简单,再加上老师反复的重复讲解、重复练习,所以孩子们之间的成绩区别不大;
但是到三年级下或者四年级,孩子之间的成绩区别就出来了,这是因为老师讲的越来越快,不再像一年级时那样反复的重复讲解,知识点、知识量也多了起来,这时候那些养成了一些好习惯(自主学习、自主作业、上课认真听讲,能进行预习和复习)的孩子就开始冒尖出来了;
在小学阶段,女生的成绩普遍好于男生,这是因为男生大多贪玩,手懒,不爱做笔记,不爱背诵等,相比较来说,女生的学习习惯更好一些,所以女生的成绩普遍好于男生;
到了初二开始,由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而大多数女生在这方面不是很强,再加上到了青春期以后,女孩子更爱美,更在意自己的形象与容貌等方面的分神,而相比较来说男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相对强一些,这时候开始一直到高中,男生的成绩逐渐的开始超过女生了。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大宝一二年级成绩很不错,可是上高年级后,和学霸级的同学差了很远。那么一二年级要怎么培养才能拉开距离呢?
阅读是我们和孩子一生受益的好习惯 。我们家周一到同五孩子们是不准玩手机的。大宝12岁,已经养成好习惯,一有时间就会看书。二宝才5岁每天坚持亲子阅读。我有空也经常年学习 育儿 知识和亲子课程,影响和引导孩子,有时候朋友们都好奇我们两个孩子都懂事可爱,我想他们读过的书,能融入他们心里,他们才会更懂事体谅父母的不易,也能引领他们以后的人生路更顺畅。
我们家的周末,都是全家一起爬山运动。多运动身体好,孩子很少生病,我们很省心。现在二宝正在长身体,我每天晚上都会陪他打球,大宝有时也参加。
周末我们全家最爱去的地方,还有图书馆,陪孩子们的时候,我一般都不看手机,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他们交流遇到的问题,让他们有选择权力,然后和他们一起处理问题。
大宝一二年级的时候,就过度的宠爱,现在感觉真是害了他。二宝才五岁,每晚的垃圾和鞋柜都是他整理。现在还经常和哥哥一起洗碗。培养孩子多做家务,不但增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也能感受到妈妈的辛苦。从而更加尊重妈妈。多做家务,也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哟。
培 养生 活好习惯:自己的书桌、书包等地方学会自己整理,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对老师要尊重;尊重父母和长辈;出门或者有事,需要提前和父母交待;有问题和困难,要及时和父母沟通;要学会助人为乐,和同学友和相处,对人要有礼貌等等一些生活好习惯。
学习好习惯:孩子要养成的学习好习惯有,早读,上课认真听讲,提前预习课文,做好课堂笔记,上课积极发言,作业及时认真,学习态度要认真,用心对待每一次考试等好习惯。
如果能把以上这些事情做好,就算孩子到了高年级,成绩依然都会很好。希望有用,欢迎有不同意见。
我想说一二年级想考满分并不容易,但是经常做卷子是很容易考高分的,我女儿一年级,以前幼儿园同学现在的小学每天作业很多,而且天天考试,平均分都95以上,95以下叫家长,没有低于90分的,我女儿学校平时作业少,偶尔考一次,期中考试语文很多不及格,原因:以前老师都读题,这一次没有读题。然后老师要求每题要至少读3遍,导致时间不够很多孩子没写完,所以不是孩子不会,原因是第一次读题耽误时间太长,对时间控制上没有概念,但是奇怪的是全班都考砸了老师都没叫家长开家长会,然后这一次后我开始担心了,没事就买点卷子回来给孩子做,现在考试都95以上,扣分也就是看图写话,数学因为是班主任教的所以整体还可以,但是考试也不多,很多高分和多做题多考试是有关系的
您好,一二年纪的孩子学习知识有限,最高也只能是一百分,都是在打基础,想甩别人还是很难的,我记得我小时候,考试得满分的老师会奖励一支彩色铅笔,一盒二十多支很快就就被分完了,而且小学一二年纪孩子还小都是在打基础的时候,只要让孩子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就好,能不能甩开别人反倒其次,孩子最好是跟自己比。
一二年级的孩子,考试都得100分的应该也不是大多数,即使孩子的知识都掌握了,也可能会因为审题不清、粗心大意等等扣掉几分,但必须承认,考100分的孩子也是有的。这个问题想问的,是不是说一二年级的孩子考试都能得高分,差距是如何拉开的?
因为我家孩子还没上小学,现在的小学生成绩我没有发言权,但我上小学的经历特别能回答这个问题,虽然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但规律应该是普遍存在的。
我上小学早了一年,是班里岁数最小的,我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最好的成绩是第三名,没考过100分,但班里有两个女生总考100分。但到三年级以后,她们的成绩就有点退步了,我的成绩越来越好,最后成了班里的第一名,她们俩成绩滑到班里的十几名,二十几名。
为什么会这样呢?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很简单,语文也主要是写字认字,没有写作文,没有看图说话。但到三年级以后,数学有了应用题,难度有点上去了,语文也有了很多需要理解的,需要发挥的内容。她们的优势逐渐减弱,我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因为我从小就跟着姐姐读他们高年级的课本,阅读量比较大,而且我每天都和姐姐一起写作业,看书,复习功课。在80后几乎都是放养的时代,我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完成作业才开始看电视,玩,从来没有间断过。
差距的拉开,主要得益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写作业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天学的知识,通过写作业巩固,检测自己学没学会,顺便再复习一遍,这样才能把知识牢牢掌握。就跟我们看书一样,如果看完一本书,不做笔记,这本书的内容可能没多久就忘光了。
因为有小学这段经历,我想在孩子上小学之后,我可能会比较淡定,不会太在意孩子的成绩和排名。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才是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
一二年级学习的内容很简单,几乎很难难倒人,学生都可以得100分,因为数学不要说,就是加减乘除,而语文呢,无非就是默写、解词什么的,基本是课本内容,学生只要会背、会默写,就可以了。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从三年级开始,五六年级开始拉大,到了初中之后,差距会越来越大。
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考试也得100分,和别人的没有差距呀,为什么后来差距越来越大了呢?就在于很多家长早早就开始给孩子打基础了,一二年级多认字、多背古诗,多看书,琴棋书画舞,都要让孩子学个一两样,更重要的是锻炼孩子的智力。
一二年级虽然很难拉开差距,但是家长仔细观察孩子,看看孩子计算是否仔细,速度是否快,思考问题是否思路明晰,回答问题是否有条理?等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家长不要紧盯着孩子的成绩,没有太大意思,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好品质,这个比多得几分重要得多。不然,没有好习惯,还会慢慢地被别人落下。
才上小学一二年级,先不要急着拉开距离。到了小学高年级,或者到了中学,学生们之间的距离自然会拉开,不但能拉开,而且拉的很开。
小学一二年级,由于知识点比较少,特别是一年级,知识点更少,有很多都是幼儿园时期就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在一年级,有许多班级都没有低于90分的,双百分的能占30%多。看看这距离能拉的开吗?
在小学一二年级,只要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学习成绩差距并不明显。我认为这个时期,最主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行为习惯。
一、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包括很多方面,最主要的要培养好以下几方面。
1、书写习惯。都说字如其人,我认为说的不单单是形,而是内在的东西。如果一个孩子很浮躁,没有耐心,肯定写不出很工整的字。从孩子的字体上,往往能够看出他(她)对学习的态度。所以,家长要有舍得花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
字体写的好,在将来的考试也不会吃亏。
2、认真听课的习惯,现在很多孩子,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孩子,认为老师讲的都会了,课堂上就不认真听讲了。这个坏习惯一旦养成,到时候想改都难。所以,一定要和老师保持良好沟通,注意孩子在学校的听课习惯。
3、独立思考并独立完成作业。这个重要性不用说大家肯定都知道。
4、课前会预习。此习惯在低年级作用不是太明显,但一定要培养,因为到高年级或者中学,会预习很真的重要。
5、阅读习惯。现在中学语文进入大语文时代,不会阅读或者阅读量小的孩子,将来肯定要吃亏。不但要多阅读,而且最好能会思考,这个可能需要家长做好引导,比如说从这本书或这篇文章里,孩子能得到什么启发、或者明白了什么道理等。
6、有求知欲。这个习惯往往会被很多家长所忽略,其实求知欲对孩子学习来说,很重要。现在很多孩子过早接触电子产品或者经常看电视,导致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这样的孩子,在初中阶段就会被淘汰。
二、生活行为习惯。
1、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有些孩子晚上玩到很晚,早上起不来。这样的坏习惯一定要改正。
2、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比如说上学期。让孩子自己检查书本、作业、文具等是否带齐。
3、饮食方面。不能过多吃垃圾食品,不挑食。饮食搭配要合理。一二年级的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饮食看似与学习没有关系,实则也有很大关系。学习,本就是脑力劳动,大脑发育所需的营养跟不上的话,智力会受影响。
4、其他的生活行为习惯还包括:举止文明、遵守秩序、尊重他人、懂得感恩等。
总之,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孩子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不差就行。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才是最重要的。要想笑,就做一个笑到最后的家长吧!
一二年级的笔头作业不是特别多,试卷的难度和量也不是很大。到了三年级,试卷出得没有那么“客气”了,难度和量突然就上去了,孩子跟孩子的差距突然之间就明朗了。
那么为什么到了三年级,孩子会之间差距一下子拉开来了呢?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可能原因。
有的孩子看起来有认真学习,但考试结果差强人意。可能就会归因为“前背后忘”。
记忆力的差距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大,排除生理原因,“前背后忘”的原因往往就是孩子当时在背的时候就没有全身心地投入。
如果孩子的态度是端正的,学习在他的记忆当中存留的时间会比较长久,所以优秀的学生学得快,学得好,学得牢,这其实是跟他当时的态度是有直接关系的。
不管是哪一个阶段一定要认真对待,而且全力以赴,不能觉得因为是一二年级就可以松懈,到高年级就来不及了,家长再想扭转可能就不行了。
要想成为学霸,必须先要习得学霸的良好学习习惯。
1、学霸们的书写一定是非常工整的。
学霸交出来的作业是很潦草,老师不能够辨认的,这样的情况是少之又少的。
2、学霸上课一定是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的。
会把自己的不清楚的地方,已经掌握的地方,很完整很详细地分类记录。
有的孩子的书上是乱涂乱画的,有的孩子在书上是清晰的标记。很多掌握的知识用一种颜色来标注,自己搞不清的知识用另一种颜色来标注,下了课之后要去问老师。今后要复习的重点,他会用第三种颜色来标注。
3、学霸的作业一定是定时的。
定时不是说语文做30分钟,数学做30分钟,不是这个意思。
而是指,孩子已经养成了,到了家之后哪个时间段是要专心致志的做作业的。
不是做一会儿去吃会东西,做一会又去看一会电视,做一会爸爸妈妈又来跟我聊天了。
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一定会有固定的做作业的时间。吃完饭几点到几点用来复习,每天的课外阅读的也会有自己的一个时间规定。
4、学霸们一定是从小爱好阅读的。
按照现在中高考的改革政策,一直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得语文者得天下”。
这个得语文者,绝对不是到了初三、高三才得了语文。而是从小就养成了阅读习惯。
到了三年级,孩子开始要正式的写成篇的作文了。他怎么来表达?
一二年级,孩子有大量的输入,到了三年级,他才能够自然地输出。
所以,如果一二年级,孩子还没有去看大量的课外书,就要快点了,不然以后和别人的差距就非常大了。
5、学霸一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作业是断断续续的,做一半就来问你了,你一定要拒绝!
1、优秀的家长,一定是重视孩子的生活习惯的,而不光是学习习惯。
生活习惯也很重要,比如说早睡早起,有没有科学安排孩子的时间等。
这个科学,包括了孩子碎片化的时间是不是安排好,双休日的时间是不是科学的安排好,假期的时间有没有劳逸结合等等。
2、优秀的家长,会去研究我的孩子的兴趣是什么地方?
培养的基础上,找到孩子的真正的兴趣所在。然后就这个兴趣点,进行规范的着力的培养。而不是随便找一个机构。
当发现孩子有某方面的特长和爱好,要找正规的地方给孩子进行专业上的培养。
3、优秀的家长会研究 育儿 方法。
从哪里研究?老师的传经送宝,优秀家长的经验分享,包括一些非常优秀的期刊、文章、网络推荐,包括一些外国的一些书籍。
4、优秀的家长,懂得身教重于言传,有效陪伴。
有效陪伴,不是说坐在孩子旁边就好。孩子在那做作业、背课文,家长坐在旁边刷手机、追美剧。这是没有用的。
有效陪伴,指的是你要以身作则,比如说。孩子那里练字,家长在也在那里读课外的书籍,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也是学习上进的人。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的氛围当中,孩子也会想要做一个爱读书的人。
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各方面都比较慢,没有办法,但是我心态很好,我相信有一句话叫静待花开,我不催我不急,我等着孩子慢慢的成长可以吗?
可以,“静待花开”那句话的原文是这样子的。
先默默耕耘,在你耕耘了之后的基础上,然后静待花开。他重视的是过程,在经历之后,我不强求。
并不是说,一二年级的家长,等着它花开当中,无所作为。
我们的孩子,一定要在一二年级养成端正的学习习惯,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再配上我们家长优质的家庭教育,那么为我们的孩子一定能为中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二年级的题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有很多是在幼儿园学过的,相当于只是复习一遍,所以很容易取得满分。 孩子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分数不是最重要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是关键。 即使一二年级经常考100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学习能力到后面也是很困难的。
一,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阅读对每一门学科都很重要,一二年级考试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课本的,加上孩子们的记忆力好,满分是不难的。到了三年级就有课外阅读理解的题目,如果没有一定量的阅读积累,不管是从速度还是识字量,理解能力等方面,要想拿到高分就不容易了。如果在一二年级有阅读习惯的孩子,这时候就能顺利通过考试,很好的适应下来,也比较容易拿高分。
所以,从小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十分重要。 我家孩子一直有阅读的课外书的习惯,虽然现在二年级也没有经常拿高分,但是他老师说他的词汇量和课外知识是班上最多最好的人。在分数上,我也没有特别的计较和在意。放学回家总是鼓励他要多阅读。我相信这个差距会在以后越来越明显。
二,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是好成绩的必要条件。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三,学习要细心,有耐心
从很多考试中可以发现,孩子并不是不会做题,而是出现粗心的毛病才掉了分。所以细心也是孩子拉开差距的一个关键因素。
综合我家孩子的情况,我认为以上几点是拉开差距的主要因素,从小要重视起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