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有很多的别称,如《孙武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吴孙子兵法》等,它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广博深奥的内容、精邃丰厚的思想、缜密严谨的逻辑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宫本武藏的《五轮书》被并称为世界三大兵法奇书。
《孙子兵法》是现存的中国乃至世界军事理论史上最早形成战略体系的一部兵学专著,共分13篇。虽然全文只有5000余言,但内容涉及广泛、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中包括了战争规律、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天文、地理等多方面内容,堪称古代兵学理论的宝库和集大成者。在世界军事史上形成了长久且深远的影响。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由孙武草创,后来经其弟子整理成书。
其中,《谋攻》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形》、《势》讲的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在《虚实》篇中,孙武论述了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最后以多胜少的方法。
《军争》篇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中,孙武论述和指出了,将军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并对具体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解释。
作者在《行军》篇中告诉我们“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地形》篇中,作者从6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入手,提出了应多多变地形的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中作者以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9种作战环境为基础,论述了相应的战术要求。
《火攻》篇中,孙武强调和论述了以火助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用间》篇中,作者详细地讲解了5种间谍的配合使用。整部书以简洁的语言,富有哲理性的内容,影响着后世无数的中外军事家和理论家。
《孙子兵法》被置于《武经七书》之首,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书中探讨了许多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害等。《孙子兵法》正是在研究这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的。这当中体现的辩证思想,在中国辩证思维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孙子兵法》谈兵论战,集“韬略”“诡道”之大成,被历代军事家广为援用。《孙子兵法》以其缜密的军事、哲学思想体系,深远的哲理、变化无穷的战略战术,常读常新的探讨韵味,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孙子兵法》
作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璀璨的瑰宝,《孙子兵法》不单是一部兵书,也不仅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遗产,它更是华夏智慧与朴素思想的象征。现如今,《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已经被许多商业人士用到了商业竞争中,成为了发展经济事业、应对瞬息万变的商业状况的指导思想和指路明灯。《孙子兵法》以其宽泛的实用性受到了现代人的追捧和喜爱。
孙武石像
西安碑林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从历史价值来说,许多碑文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有的可藉以补充和订正史书记载的遗误,有的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和地方史宝贵资料。如从陕西周至县出土,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移入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通高353厘米,宽103厘米,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用中国和叙利亚两国文字记载了唐时基督教中一派的景教由中亚传入我国的情况。
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历经400余年才建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座,也是北魏时期的另一代表洞窟。古阳洞中有很多佛龛造像,这些佛龛造像多有题记,记录了当时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缘由,这些都是研究北魏书法和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龙门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碑体,字体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还有一个药方洞,刻有140个药方,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这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
龙门石窟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龙门二十品是珍贵的魏碑体书法艺术的精品。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
泰山石刻,根据其用途、目的、手段的不同,又形成了不同的门类。一是碑碣石刻。即在石碑石碣上刻有文字、花纹,如秦始皇及秦二世所立的《泰山刻石》等。二是画像石刻。就是在墓室和石祠堂的四壁石块上,用阴线刻、浅浮雕等雕刻技法,镌刻出人物、车马、屋宇等生活画面及神仙灵异、奇禽怪兽等,如建于一世纪时期的长清县孝堂山上传说为汉代孝子郭巨的墓祠。三是佛教造像石刻。大都刻于石龛、石窟之中,有佛、菩萨、金刚、力士等,也有佛教故事或供养人的造像。如泰山周围所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及其题记等。四是摩崖石刻。就是在山崖上刻出图画或文字。这类的石刻在泰山及其周围留存遗迹非常多,著名的有刻于南北朝时期的经石峪《金刚经》,经文刻在约三千平方米的大石坪上,隶书,原有2500多字,现尚存1067个。字大达半米,笔力刚健有力,历代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是泰山佛教文化的瑰宝。此外还有在岱顶大观峰崖壁上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由唐玄宗御制御书的《纪泰山铭》摩崖石刻等。五是典籍石刻。如位于泰山斗母宫东北部溪流中大石坪上刻于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金刚经》等。六是墓志墓塔铭石刻。主要镌刻死者生平、德行和所任官职等内容,泰山周围留存有大量汉代以后官员和名僧的墓碑和塔铭,如《房彦谦碑》,此碑记载了房玄龄之父徐州都督房彦谦的生平和德行,由虞世南撰文,欧阳询楷书。七是题咏石刻。泰山及其周围,历代皇帝和文人名士如苏轼、蔡京、康熙、乾隆等留下的题字题诗数量众多,仅乾隆皇帝就在泰山及其周围留下了几十首御制题诗。八是建筑石刻。泰山石刻中石雕的人物、动物,浮雕的人物、车马、屋宇、禽兽等图像,石刻的文字等,既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有哲学、文学、史学、礼仪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古代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同时,泰山石刻中的汉画像石,反映出汉代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又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集中体现。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 “泰山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2001年06月25日,泰山石刻作为北齐至唐时期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河南南阳是诸葛亮的躬耕地,这里出产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独山玉、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烙画,以及民族英雄岳飞手书的《出师表》碑刻。它们是南阳人引以为自豪的特产和文化遗产,所以将它们称为“南阳三大宝”。
在文人鉴藏墨等绘画用材风气日盛的时代,文人书画用纸、墨、笔、砚等材料、工具均受到空前重视。据记载,李后主所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石砚三者为天下之冠,称"文房三宝",后苏易简著《文房四谱》,专论笔、砚、纸、墨,遂有将此四者称为"文房四宝"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