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马的毛色命名: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见《穆天子传》卷一)
(小注):
赤骥:火红色的马;
盗骊:纯黑色的马;
白义:纯白色的马;
逾轮:青紫色的马;
山子:灰白色的马;
渠黄:鹅**的马;
华骝:黑鬃黑尾的红马;
绿耳:青**的马。
2、以速度命名:“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宵,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形;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扶翼,身有肉翅。”(见《拾遗记周穆王》所载)。明胡应麟则认为王嘉所载,皆一时私意诡撰,不足为证,见《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四。
后亦用以泛指骏马。
二
明成祖的八匹骏马。
三
指皇帝的车驾。
徐悲鸿的八骏图
徐悲鸿以画马见长 是新中国第一批到苏联列宾美院学习的画家,集国画的写意风格与西画的严谨结构于一身,画出的马不但有中国画的意境,也有西画的严谨结构关系。代表作八骏图
马的品种:蒙古马,哈萨克马,河曲马,云南马,三河马,伊俐马,千里马,汗血宝马
马的名字:一个叫绝地,足不践土,脚不落地,可以腾空而飞;
一个叫翻羽,可以跑得比飞鸟还快;
一个叫奔宵,夜行万里;
一个叫超影,可以追着太阳飞奔;
一个叫逾辉,马毛的色彩灿烂无比,光芒四射;
一个叫超光,一个马身十个影子;
一个叫腾雾,驾着云雾而飞奔;
一个叫挟翼,身上长有翅膀,象大鹏一样展翅翱翔九万里。
3、传统寓意纹样。周穆王之八匹骏马。一说《穆天子传》:“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皆因其毛色为名。另说《拾遗记》:“(穆)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行十影;七名胜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则以其行迹而名。民间传统木雕、砖刻上常见有八骏图案。
“昭陵六骏”分别名为“拳毛騧(guā)”、“什(shí)伐赤”、“白蹄乌”、“特勒骠(biāo)”、“青骓(zhuī)”、“飒(sà)露紫”。
昭陵六骏是陕西礼泉县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刻于贞观十年,各高25米,横宽3米,皆在青石平面上起图样,雕刻人马形状的半面及细部,并使高肉突起,称之浮雕,也叫“高肉雕”。姿态神情各异,线条简洁有力,威武雄壮,造型栩栩如生,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成就。
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扩展资料
昭陵六骏
昭陵六骏这组石刻分别表现了唐太宗在开国重大战役中的所乘战马的英姿。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1914年被打碎装箱盗运到美国,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块也曾被打碎装箱,盗运时被截获,现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
罗振玉在其著作《石交录》中记载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令文物商人将昭陵六骏运往洹上村,文物商因石体重大不方便,将“飒露紫”、“拳毛騧”二石剖而运之。之后被驻京美国文物商购得运往美国。
昭陵的这些石刻在品类、造型及题材上,既不取生前仪卫之形,也不用祥瑞、辟邪之意,独具一格,所有石刻都是写实,富有政治意义的不同凡响之作。
——昭陵六骏
——昭陵——昭陵六骏
“昭陵六骏”分别名为“拳毛騧(guā)”、“什(shí)伐赤”、“白蹄乌”、“特勒骠(biāo)”、“青骓(zhuī)”、“飒(sà)露紫”。
昭陵六骏是陕西礼泉县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刻于贞观十年,各高25米,横宽3米,皆在青石平面上起图样,雕刻人马形状的半面及细部,并使高肉突起,称之浮雕,也叫“高肉雕”。姿态神情各异,线条简洁有力,威武雄壮,造型栩栩如生,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成就。
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扩展资料
昭陵六骏
昭陵六骏这组石刻分别表现了唐太宗在开国重大战役中的所乘战马的英姿。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1914年被打碎装箱盗运到美国,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块也曾被打碎装箱,盗运时被截获,现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
罗振玉在其著作《石交录》中记载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令文物商人将昭陵六骏运往洹上村,文物商因石体重大不方便,将“飒露紫”、“拳毛騧”二石剖而运之。之后被驻京美国文物商购得运往美国。
昭陵的这些石刻在品类、造型及题材上,既不取生前仪卫之形,也不用祥瑞、辟邪之意,独具一格,所有石刻都是写实,富有政治意义的不同凡响之作。
——昭陵六骏
——昭陵——昭陵六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