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花一世界”,出自唐蜗寄题庐山东林寺三笑庭联,意思是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
2、佛说:“众生平等”,“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不管是佛,菩提,人,修罗,饿鬼,畜生,乃至花花草草都是平等无相的一只花和一个世界一样大,一个小小的木头也有菩提注意,菩提是梵语菩提就是智慧的意思,然般若也是智慧的意思不过般若是佛的智慧,菩提是非佛的智慧菩提意译为觉道,觉是觉悟,道是佛道般若指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
一花一木一坦途是歌曲《桃花诺》。
歌曲《桃花诺》是邓紫棋演唱的歌曲,亦是电视剧《上古情歌》的主题曲,由张赢作词、罗锟作曲,收录于2017年发行的音乐专辑《上古情歌电视剧原声带》。《桃花诺》MV由邓紫棋幕后录音画面及百人欧洲交响乐团演奏画面剪辑而成。
《桃花诺》是邓紫棋自出道以来首次为电视剧献声并尝试演绎的中国风歌曲。录制期间,看完剧情的邓紫棋颇为触动,带着丰富的情感和画面演唱该曲。该曲在好莱坞完成乐团录制、缩混、母带等后期制作流程。
歌曲歌词:
初见若缱绻誓言风吹云舒卷,岁月间问今夕又何年。
心有犀但愿执念轮回过经年,弹指间繁花开落多少遍。
这一世牵绊纠结触动了心弦,下一世不知可否再见。
留一片桃花纪念了却浮生缘,眉目间还有我的思念。
一寸土一年木一花一树一贪图,情是种爱偏开在迷途。
忘前路忘旧物忘心忘你忘最初,花斑斑留在爱你的路。
这一世牵绊纠结触动了心弦,下一世不知可否再见。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
这是佛学中的一句禅语。菩提指菩提树,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有一句诗是这样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禅宗讲大我小我,一花一草和宇宙万物都是一体的,你与我,人和物在浩瀚宇宙之中也就像沙砾一样微小。万物本是一体,那么仇恨,权力,金钱,地位又算得了什么呢?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差不多也就是表明了这样的佛家道理。“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就是一朵花和一个世界都是同等的,一草一木都是佛。
字面上的意思是,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任何一棵树都可以作为悟道的菩提树。
全句所含的深层意思是说:在一件很小的东西里也可能隐藏着很大的道理,一件很平凡的事情里也会隐藏着大智慧。
:
南怀瑾师简说:
“华严经”的重点是讲“一真法界”,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所有的佛经,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脱;都认为这个世界是缺陷的、悲惨的。唯有“华严经”所讲的,认为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这也就是所谓的华严境界。
《俗语佛源》:
〔花花世界〕佛教关于“世界”的说法很多。如《华业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梵网经》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担树。生俗语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如俗语花花之界源于此。花花之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如《说岳全传》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夺取宋室江山。”又《何典》第一回:“中界便是今日大众所住的花花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是佛教的一种理论,意思是每个事物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每个个体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世界。
具体来说,这个理论意味着在一个看似简单的事物中,可以发现许多复杂的事物和规律。例如,一朵花中包含了花蕊、花瓣、花萼等多个部分,而每个部分又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小的世界,其中包含了更多的细节和复杂性。
此外,这个理论还可以被用来形容自然界的生命。例如,一棵树可以看作是一个世界,它有自己的生命、生长、变化和繁衍。而一片叶子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小的世界,它有自己的生长、变化和代谢。
总之,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的意思是每个事物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每个个体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世界,其中包含了无数的细节和复杂性。这个理论可以被用来形容自然界的生命和现象,也可以被用来指导人们思考和理解人生和宇宙的意义。
谜底是太阳。
以形象的比喻太阳为花,从东面一直牵藤到西面,太阳出来,人们出来工作,太阳下山,人们回家休息。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⁶)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³⁰千克(地球的330000倍)。
参考资料:
太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