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剑始于商代。
那个时候,它的剑身一般较短,形状就像柳树的叶子,制作也比较粗糙。
春秋晚期以后,青铜剑的制作达到成熟,“越王勾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此时的青铜剑,剑身普遍被加长到五六十厘米。
一把青铜剑主要由剑身和剑茎两部分组成,所谓剑“茎”就是剑的把手。
在剑茎和剑身之间还有一块凸起来的隔板,叫做“格”。
比较讲究的青铜剑,“格”的上面都有一些装饰物,以此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
这些装饰通常使用玉质材料,所以这种剑也叫“玉首剑”。
战国后期,随着铁器的兴起,青铜剑逐渐走向了衰落。
西汉以后,铁制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铜兵器,青铜剑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那个时候没有皇帝,只有王,王喜欢玉,从玉字的造字结构就可以看出。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
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青铜具有熔点低、硬度大、可塑性强、耐磨、耐腐蚀、色泽光亮等特点,适用于铸造各种器具、机械零件、轴承、齿轮等。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
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
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
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
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
中国在此基础上发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传播而来之说。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
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
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冶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
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文化体系。
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
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礼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等重要场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编辑本段]一、形成期
距今4500~4000年龙山时代,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
古文献上纪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形成期的铜器有以下特点:
1、红铜与青铜器并存,并出现黄铜。
甘肃省东乡林家遗址,出土一件范铸的青铜刀;河北省唐山大城山遗址发现两件带孔红铜牌饰;河南省登封王城岗龙山城内出土一件含锡7%的青铜容器残片;山西省襄汾陶寺墓地内出土一件完整铜铃,系红铜;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两件黄铜锥;山东省栖霞杨家圈出土黄铜残片。
发现铜质制品数量最多的是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齐家文化,有好几处墓地出土刀、锥、钻、环和铜境,有些是青铜,有些是红铜。
制作技术方面,有的是锻打的,有的是用范铸造的,比较先进。
2、青铜器品种较少,多属于日常工具和生活类,如刀、锥、钻、环、铜镜、装饰品等。
但是应当承认当时人们已能够制造容器。
此外,在龙山文化中常见红色或**陶鬶,且流口,腹裆部常有模仿的金属柳钉,如果认为这时的铜鬶容器与夏商铜鬶,爵、斝容器功能一样的话,当时的青铜器已经在或开始转向礼器了。
3、一般小遗址也出土铜制品,一般居民也拥青铜制品。
此外,这个时期的青铜制品多朴实无饰,就是有纹饰的铜镜也仅为星条纹、三角纹等等的几何文饰,绝无三代青铜器纹饰的神秘感。
[编辑本段]二、鼎盛期
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
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
礼器是古代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使用的,它带有一定的神圣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场合使用的。
所有青铜器中,礼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
礼乐器可以代表中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礼器种类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类。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装饰最为精美,文饰种类也较多。
青铜器最常见花纹之一,是饕餮纹,也叫兽面纹。
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山东龙山文化继承了这种纹饰。
《吕氏春秋·先识》篇内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故此,一般把这种兽面纹称之为饕餮纹。
饕餮纹在二里头夏文化中青铜器上已有了。
商周两代的饕餮纹类型很多。
西周时代,青铜器纹饰的神秘色彩逐渐减退。
龙和凤,仍然是许多青铜器花纹的母题。
可以说许多图案化的花纹,实际是从龙蛇、凤鸟两大类纹饰衍变而来的。
蝉纹,是商代、西周常见的花纹,到了春秋,还有变形的蝉纹。
春秋时代,螭龙纹盛行,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把其他花纹差不多都挤掉了。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制作工艺的精巧绝伦,显示出古代匠师们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
用陶质的复合范浇铸制作青铜器的和范法,在中国古代得到充分的发展。
陶范的选料塑模翻范,花纹刻制均极为考究,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非常成熟。
随后发展出来毋需分铸的失蜡法工艺技术,无疑是青铜铸造工艺的一大进步。
在青铜器上加以镶嵌以增加美观,这种技术很早就出现了。
镶嵌的材料,第一种是绿松石,这种绿色的宝石,至今仍应用在首饰上。
第二种是玉,有玉援戈,玉叶的矛,玉刃的斧钺等。
第三种陨铁,如铁刃铜钺,铁援铜刃,经鉴定,铁刃均为硕铁。
第四种是嵌红铜,用红铜来组成兽形花纹。
春秋战国时也有用金、银来镶嵌装饰的青铜器。
著名的越王剑也是由青铜铸造的。
东周时代,冶铸技术发展较高,出现了制造青铜器的技术总结性文献《考工记》。
书中对制作钟鼎、斧斤、弋戟等各种器物所用青铜中铜锡的比例作了详细的规定。
由于战争频繁,兵器铸造得到了迅速发展。
特别是吴、越的宝剑,异常锋利,名闻天下,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铸剑的匠师,如干将,欧治子等人。
有的宝剑虽已在地下埋藏两千多年,但仍然可以切开成叠的纸张。
越王勾践剑等一些剑,其表面经过一定的化学处理,形成防锈的菱形、鳞片形或火焰形的花纹,异常华丽。
中国青铜器还有一特点,就是迄今为止没有发现过任何肖像。
不少的青铜器用人的面形作为装饰品,如人面方鼎、人面钺等,但这些人面都不是什么特定人物的面容。
更多的器物是人的整体形象,如人形的灯或器座;或者以人的整体作为器物的一部分,如钟架有佩剑人形举手托住横梁,铜盘下有几个人形器足之类,这些人形大部分是男女待从的装束,而且也不是特定婢奴的肖像。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立体像、人头像,大小均超过正常人,均长耳突目,高鼻阔口,富于神秘色彩,应是神话人物。
商周青铜器中数以万计的铜器留有铭文,这些文字,现在一般叫金文。
对于历史学者而言起着证史、补史的作用。
中国青铜器的铭文,文字以铸成者为多。
凹入的字样,称为阴文,少数文字凸起,称阳文。
商代和西周,可以说铭文都是铸成的,只有极个别用锋利的工具刻字的例子。
西周晚期,开始出现完全是刻成的铭文。
战国中期,大多数铭文已经是刻制的,连河北省平山中山王汉墓的三件极为典重的礼器,都是契刻而成,其刀法异常圆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古人认为青铜器极其牢固,铭文可以传流不朽,因此要长期流传的事项必须铸在青铜物之上。
因此,铭文已成为今天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材料。
[编辑本段]三、转变时期
转变时期一般指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这一时期。
经过几百年的兼并战争及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具有中央集权性质的封建社会最终建立,传统的礼仪制度已彻底瓦解,铁制品已广泛使用。
社会各领域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器物大多日用化,但是具体到某些青铜器,精美的作品还是不少的。
如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掘获的两乘铜车马。
第一乘驾四马,车上有棚,御者为坐状。
这两乘车马均为青铜器铸件构成,大小与实际合乎比例,极其精巧。
车马上还有不少金银饰件,通体施以彩绘。
第二乘马,长317、高106米,可以说是迄今发掘到的形制巨大、结构又最复杂的青铜器。
到了东汉末年,陶瓷器得到较大发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从而把日用青铜器皿进一步从生活中排挤出去。
至于兵器,工具等方面,这时铁器早已占了主导地位。
隋唐时期的铜器主要是各类精美的铜镜,一般均有各种铭文。
自此以后,青铜器除了铜镜外,可以说不再有什么发展了,因而本网对中国古代铜器发展的研究,至隋唐为止。
[编辑本段]青铜器上的纹饰
一一动植物形象纹
“蟠虺纹”因图形为盘绕成组的蛇形得名,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虺是上古典籍记载的剧毒蛇,所谓似蛇而小。
“蟠虺纹”仅见于春秋时期。
“象纹”与“象鼻纹”也是青铜器上的常见纹饰。
象,通相。
既是一种温顺的大型动物,又常作为太平吉祥的象征,还有就是“出将入相”的辉煌。
“兽面带纹”过去亦称“狩带纹”,是青铜器上一种变形为带状装饰纹的动物面部形象组合。
这种纹饰带出现于西周晚期,流行于春秋战国。
一一几何图形纹
几何图形指菱形、三角形、圆形及其他相连成组的变形图案等。
比较典型的有:“圈带纹”或称“串珠纹”,多为辅助纹饰,流行于商周时期;“三角云纹”常交错其他纹饰,流行于战国时期;“菱形斜格纹”多见杂以“涡纹”和“S”形图案,流行于战国;“环带纹”,旧称“公字纹”,表现为连续的“S”形波浪带图案,上下充填“窃曲纹”或环纹,流行于西周晚期;“窃曲纹”很早就见于《吕氏春秋》的记载,“窃曲纹”的变化很多,如蜷曲若双环而其中之一有目形者,有两端内曲呈一如意头状者,不一而足。
朝代 年代(公元前) 积年数 标准器
夏代 2070—1600 470 菱纹鼎、乳钉纹斝、乳钉纹角、爵1、爵2
商代 1600—1046 554
·商前期 1600—1450 150 兽面扁足鼎、兽面纹方鼎、兽面纹簋、云纹扁足鼎、兽面纹单柱爵、兽面涡纹斝
兽面纹爵 兽面纹觚、兽面纹盉
·商中期 1450—1300 150 龙虎纹尊、兽面纹尊、兽面纹牛首尊、兽面纹鼎1、兽面纹鼎2
·商后期
(盘庚迁殷后) 1300—1046 254
盘庚、小辛、小乙 1300—1251 50
武丁 1250—1192 59 龙纹盉、好鉴、妇好盉、侯簋、妇好三联甗、司母辛觥、妇好鸮尊、妇好方尊
妇好偶方彝、 司母方壶 、妇好方斝、司母斝、妇好爵、妇好鼎
司母辛方鼎、 妇好鼎、兽面纹鼎
祖庚、祖甲、廪辛、康丁 1191—1148 44 涡纹鼎、子渔尊、龙纹觥、兽面纹壶、大禾人面方鼎
武乙 1147—1113 35
文丁 1112—1102 11
帝乙 1101—1076 26 二祀邲其卣、四祀邲其卣、小臣艅犀尊、戌嗣子鼎
帝辛(纣王) 1075—1046 30
西周 1046—771 276
武王(姬发) 1046—1043 4 天亡簋、利簋
成王(诵) 1042—1021 22 保卣、保尊、伯矩鬲、德方鼎、何尊、康侯簋、小臣单觯、鲁侯尊、方鼎
康王(钊) 1020—996 25 大盂鼎、厚趠方鼎、成王尊鼎、史簋、宜侯夨簋
昭王(瑕) 995—977 19 鼎、令方彝、旗觥、旗斝、作册令方鼎、员方鼎
穆王(满) 976—922 55 簋、班簋、伯饮壶、长甶盉、方鼎、伯簋
共王(繄扈) 922—900 23 史墙盘、倗生簋、五祀卫鼎、趞曹鼎、十三年壶、永盂
懿王(囏) 899—892 8 师虎簋、卫盉
孝王(辟方) 891—886 6 三年壶、善夫克盨
夷王(燮) 885—878 8 不簋、大师簋
厉王(胡) 877—841 37 多友鼎、簋、钟、散氏盘、敔簋
(厉王)共和 841—828 14
宣王(静) 827—782 46 大克鼎、虢季子白盘、逨盘、毛公鼎、师簋、四十二年逨鼎、四十三年逨鼎、颂壶、晋侯稣钟
幽王(宫涅) 781—771 11 三年柞钟、师兑簋
东周 770—256 515
秦公钟
楚王子午鼎
秦公簋
齐洹子孟姜壶
吴王夫差鉴
牺尊 、绦索龙纹壶、 鸟兽龙纹壶、 嵌兽纹壶
曾侯乙楚王镈
陈侯午敦、陈侯午簋
中山王鼎、中山王方壶
中山王壶
梁十九年鼎
·春秋时代 770—476 295
平王(宜臼) 770—720 51
桓王(林) 719—697 23
庄王(佗) 696—682 15
厘王(胡齐) 681—677 5
惠王(阆) 676—652 25
襄王(郑) 651—619 33
顷王(壬臣) 618—613 6
匡王(班) 612—607 6
定王(瑜) 606—586 21
简王(夷) 585—572 14
灵王(泄心) 571—545 27
景王(贵) 544—520 25
敬王(匄) 519—476 44
·战国时代 475—221 249
元王(仁) 475—469 7
贞定王(介) 468—441 28
考王(嵬) 440—426 15
威烈王(午) 425—402 24
安王(骄) 401—376 26
烈王(喜) 375—369 7
显王(扁) 368—321 48
慎靓王(定) 320—315 6
赧王(延) 314—256 59
周 亡, 续 秦 为 正 统
(秦昭王51年即公元前256年)
昭王 306—251 56
孝文王 250 1
庄襄王 249—247 3
秦王政
(后改称始皇帝) 246—221 --
秦朝 221—206 16
蒜头壶、双诏椭升、北寖壶、弦纹鍪
错金云纹博山炉、马超龙雀、镂空云纹壶、楚大官壶
弦纹鎏金熊足樽 、长信宫灯、阳信家鼎、兽钮熊足鼎
始皇帝(嬴政) (246)—
221—210 37
二世(胡亥) 209—207 3
子婴 206 1
西汉 206—公元8 214
高祖(刘邦) 206—195 12
惠帝(盈) 194—188 7
高后(吕稚) 187—180 8
文帝(恒) 179—157 23
景帝(启) 156—141 16
武帝(彻) 140—87 54
昭帝(弗陵) 86—74 13
宣帝(询) 73—49 25
元帝(奭) 48—33 16
成帝(骜) 32—7 26
哀帝(欣) 6—1 6
平帝(衍) (公元始)
1—5 5
孺子(婴) 6—8 3
新(王莽) 9—24 16
东汉 25—220 196
光武帝(秀) 25—57 33
明帝(庄) 58—75 18
章帝(炟) 76—88 13
和帝(肇) 89—105 17
商帝(隆) 106 1
安帝(祜) 107—125 19
顺帝(保) 126—144 19
冲帝(炳) 145 1
质帝(缵) 146 1
桓帝(志) 147—167 21
灵帝(宏) 168—188 21
少帝(辩) 189 1
献帝(协) 189—220 32
汉 亡
1青铜
铜矿石→纯铜→青铜,锡+铅(合金)
2青铜时代(Bronze Age)
最早 公元前4000年代 初期的两河流域
中国 公元前2000年 夏朝
3青铜使用的意义:a青铜冶炼术的发明和应用,使金属冶炼业得到大力发展,促进社会大分工。
手工业得以从农业中分离。
b青铜冶炼术在农业工具制造领域的作用: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C用青铜制造武器提升了军队战斗力。
D青铜器在人类生活中的使用,使人们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并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中国古代有“十八般武艺”之说,其实是指十八种兵器。至于究竟是哪十八种,历来说法不一,一般是指弓、弩、枪、棍、刀、剑、矛、盾、斧、钺、戟、殳、鞭、锏、锤、叉、钯、戈。在这十八种兵器中,有的已被淘汰,像殳、戈;有的已经演变,像钺,原是古代的一种大斧,现在却变成一种小巧兵器,有刃有钩,双手可各持一个,如子午钺。 实际上,中国武术中的兵器远不止十八种,如果加上各种奇门兵器和形形色色的暗器,其总数恐不下百种。我们在这里只介绍一些常见的长短兵器,而于暗器介绍稍多一些,以供读者了解中国武术的一个重要侧面。
短兵器
所谓短兵器,是指其长度一般不超过常人的眉际,分量较轻,使用时常单手握持的兵器。最常见的短兵器是刀和剑。 刀的套路有单刀和双刀两种,均以劈砍为主。单刀要求勇猛迅疾,多有缠头撩花动作。双刀更富于观赏性,好手舞起,犹如团雪滚滚,不见人影。清乾隆初年,安徽宿州人张兴德以双刀著称,人称“双刀张”。当时山中多狼,为害行旅,张兴德携刀而往,三日之内连杀九狼,传为佳话。同治年间,捻军中有一**名刘三姑娘,也以双刀闻名,但后来率众投降清军。 剑为双刃,以撩刺为主,风格轻灵潇洒。剑术也分单剑与双剑两种,以单剑为多。清咸丰、同治年间,河南开封有一**杜宪英精于剑术,曾因事乘船于长江,群盗乘夜色登船抢劫,杜宪英挥剑格斗,连杀三盗,群盗 鼠窜而去。更早一些,江苏宜兴有一位名叫周济(1781年-1839年)的著名的词人,武功卓绝,曾击杀盗匪多人。有两个大盗衔恨不已,必欲除之而后快。周济因事北上,路过山东,两盗尾随其后,准备在旅店下手,而周济毫无察觉。当夜,两盗扑入周 室,举刀便砍,周济仓猝应战,手无兵刃。正危急间,一位少女执双剑飞步而入,双剑“夭矫若长虹”,片刻之间,已将二盗刺死。周济见此女武功远胜自己,拜问姓名,才知是旅店主人之女,名叫红蛾,原来她早就认出这两个强盗,于是暗中加意提防,在危急之际出手救人。 有的剑在剑柄上配有剑穗(又称“剑袍”),称为“文剑”。无剑穗的剑称为“武剑”。剑穗长者较为难练。有人又在剑穗上串有铁珠,随剑穗飞舞,可击人致伤。 武当剑、达摩剑、太极剑、青萍剑、龙行剑等都是比较著名的剑术套路。 斧在今天也是一种短兵器。古代作战时用的斧多是长柄,俗称“大斧”,属于长兵器,今武林中已极少有人练习。另一种短柄斧,俗称“板斧”,即《水浒传》中李逵所用之物。清代时,江西九江某公子精于此术,曾以双板斧震慑群盗。至今仍有板斧套路传世,以抡劈为主。 鞭有软硬两种。硬鞭为钢制,共十三节,俗称“竹节钢鞭”,末端尖锐,以劈砸为主,亦可挑刺。软鞭俗称“九节鞭”,由九节细钢棒或细铜棒连缀在一起,长度略次于身高,其动作以缠绕和抡圆为主。九节鞭便于携带,目前仍很流行,演练者多在鞭的两端系上绸块,抡动时可呼呼作响,以增添观赏性。 锏为长条状钢质兵器,多为四棱,无刃,末端无尖,长约08米,也属劈砸兵器。另有双锏,每根长约06-07米。 钩是一种多刃器械,其身有刃,末端为钩状,护手处作月牙状,有尖有刃。武术中常见的是双钩,比较难练。相传清代中期河北献县人窦尔墩曾以双钩闻名。 拐是一种木质兵器,有短拐、长拐两种,短拐长约07米,长拐长约13米。拐的特点是在木棒靠近末端处置一横柄,成“丁”字形。拐可用来击砸,又可用来钩拉锁拿对方兵器。 杖与拐相近,但其横柄置于木棒末端尽头,亦成“丁”字形。杖长约12米,可单手使用,也可双手使用,其技法有钩、挂、崩、点、拨、撩、戳、劈、扫、击等。少林武功中有“达摩杖”一路。 鞭杆是一种木质短棒,长约13米,杆梢略细,据说是从马鞭杆衍化而来。鞭杆短而无刃,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流行于西北地区。 古代还有一种短兵器叫“铁尺”,长约06米,细长而扁,无尖无刃,以劈砸点戳为主,清代时还比较流行,目前已极为罕见。
长兵器
武林中最常见的长兵器是枪、棍、大刀三种。 在武林中,枪被誉为“百器之王”。俗语说“枪扎一条线”,要求扎出平直,即所谓“中平枪,枪中王,当中一点最难防”。枪法以拦、拿、扎为主,兼有劈、崩、挑、拨、带、拉、圈、架诸法。唐末名将王彦章擅使铁枪,人称“王铁枪”。宋代名将岳飞、杨再兴均是枪术名家。南宋时,山东潍州(今莱州市)人杨四娘以枪法纵横南北,自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但戚继光曾指出杨家梨花枪的缺陷。明末清初,峨眉枪法又曾冠绝一时。清咸丰年间,江苏无锡人陶某善枪,人称“陶家枪”,不料竟败于无锡守备蒋志善手下,陶某拜伏求教。蒋志善持枪起舞,“闪闪成白光”,犹如直径数丈的车轮在飞转。蒋志善令陶某向他泼水,谁知竟水泼不进,反弹如雨,将陶某全身淋湿,而蒋志善身上毫无水迹。 棍是历史最悠久的长兵器,最早被叫做“殳”(古时的殳有棱无刃)。棍有多种,从形制上分,有 冷兵器 长棍、齐眉棍、三节棍、梢子棍等;从质地上分,有木棍、铁棍、铜棍等,以木棍最常见。 早期的棍多以枣木制成,取其坚实沉重。后来改用白蜡杆,取其有韧性,较轻便。棍法以威猛快速为上,多有旋扫及舞花动作,打击空间较大,故称“棍打一大片”。少林棍、昆吾棍都是比较著名的棍法。 三节棍是将三节短木棍用铁环连在一起,可收可放,夭矫多变。梢子棍是在棍之末端以铁环连一短棍,在应敌时可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三节棍和梢子棍都比较难练,稍有不慎,容易伤着自身。 大刀是将刀身后装上长柄,又名“春秋大刀”、“偃月刀”、“长刀”。唐代大刀全长达3米,重75公斤,两面有刃,称为“陌刀”,当时军中专门组建有陌刀队。如今武林中所用大刀皆是一面有刃。另有一种朴刀,其刀柄比大刀的短些,刀身窄长,也是双手使用。朴刀套路目前仍有流传。 在长兵器中另外还有几种。戟在南北朝以前是一种流行兵器,有长柄单戟和知柄双戟两类。短柄双戟属于短兵器。长柄单戟又分两种:在末端置有左右两个月牙的,叫“方天戟”;仅有一侧有月牙的,叫“青龙戟”。东汉末年,吕布是使戟的能手,曹操善于使短戟。目前武林中仍有演练者。 叉是一种常见的兵器,古代多为猎户所用。末端分两股的,名“牛角叉”;末端分三股的,名“三头叉”或“三角叉”,俗称“虎叉”。叉法本于枪法,重在中平一势,也可锁拿对方兵器。晚近以来,练叉者多在叉身上套上若干铁环,演练时可哗哗作响。也有人能使叉在全身上下滚动,俗称“滚叉”,颇具观赏性。 冷兵器 铲是一种不多见的兵器,最早是农村用的除草工具。铲杆的前后都装有兵刃,前端是一个弯月形的铲,内凹,月牙朝外;尾部是一个斧状的铲柄,末端开刃。相传铲最初是佛门兵器,又名“方便铲”或“月牙铲”,演练时身法轻盈而别致,有推、压、拍、支、滚、铲、截、挑等击法,其招式命名也多与佛教有关。 钯也是从农具演变而来的兵器,其末端装九齿铁钯,齿锋利如钉。钯全长24米左右,重25公斤,可拍击,亦可防御,在明代抗倭战争中曾为军中利器。 镋属于罕见兵器。其形制如叉,末端正中有尖头,称为正锋,长约05米。正锋靠后处横一月牙,月牙朝外,月牙上嵌着一排利刃。镋柄长达25米,尾端装有棱状铁钻,称为 “钅尊”。镋可用于击刺架格。由于这种兵器过于长大,分量又重,所以只有身高力大者才能使用。
暗器
所谓“暗器”,是指那种便于在暗中实施突袭的兵器。暗器大多是武林中人创造出来的,它们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大多有尖有刃,可以掷出十几米乃至几十米之远,速度快,隐蔽性强,等于常规兵刃的大幅度延伸,具有较大威力。在千军万马厮杀的战场上,暗器很难发挥作用,所以古代战将很少有练暗器的。武林中讲究的是一对一的打斗,双方距离很近,于是暗器就派上了用场。中国武术中的暗器至清代而集其大成,达于鼎盛,在武林中使用极为普遍。直到清末火器盛行以后,暗器才逐渐被冷落,但至今武林中仍有人习练此技。 所谓暗器,是指那些乘敌不备暗中施发的武器,特点是短小灵活、隐蔽性好。暗器起源于原始社会,史前时代原始人猎杀野兽所用的武器许多就是暗器的祖师爷,如澳大利亚土人所用的“飞去来器”及加那利人和藏人所用的抛石皮囊都是暗器的一种。华夏民族先秦时期在娱乐时的“投壶”所用的短箭也是抛掷武器的变种。专诸刺杀吴王所用的“鱼肠剑”及荆轲刺秦王的匕首更是中国古代暗器使用的著名例子。秦以后,暗器的使用有所扩展。三国时代手戟也是一种很厉害的暗器,董卓曾“拔手戟掷布”,幸亏吕布躲闪迅速,差一点被击中。这种手戟很短小,在直刃一侧有一个横出的斜枝,手柄缠绕细绳,单手掷击,“严锋劲枝,擒锷耀芒”,威力确实很大。东吴名将孙策就精于用手戟击敌。 暗器的广泛发展,是在宋元以后。北方女真、契丹等游牧民族在对宋战争中,骑兵相逐,长兵使用不便,因此发明了很多马上使用的暗器,如飞抓、背弩、犁花枪种种。蒙古人的到来更将暗器进行了充分发挥,如短标枪、套索、飞刀及乾坤圈等兵器,在征宋、西征等战争中,这些暗器得到了广泛运用,效果明显,穆斯林和欧洲骑士的长枪弯刀对付这些灵活的武器特别力不从心,在其历史记录中大多对此心有余悸。 明清两代是中国武术发展的高峰期,也是暗器由军队作战进入民间的开始。特别是清代,暗器更加盛行,士农工商多以暗器相炫耀。清代暗器大约可分四个类别:手掷、机射、索系、药喷。 手掷暗器,如标枪、飞镖、掷箭、飞刀及乾坤圈等。标枪,也叫投枪。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作为通用的武器装备。但那种标枪很长很重,与现今体育竞技中的标枪差不多,尚不属于暗器范围。中国的标枪来源一是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梭枪,也称梭标,大多为竹制。另一种是蒙古人在马上使用一种短标枪,一米多长,数杆插于马侧囊袋中,在近战搏斗中较弓箭更加灵活。这种兵器后来到清代更加短小精悍。一般侠客所用大多重不过一斤半,长不过一米。枪杆用木制成,尖端用铁打制,也有用通身用纯铁打制的,但也不会重过三斤,一般人可身带四枝,技艺高超者可在50步内击中目标,威力很大。 在手掷暗器中,镖久盛不衰。镖有脱手镖、金钱镖等多种。脱手镖分三棱、七棱等,是镖客常用的暗器。一般长10厘米,重四两半至半斤。又可分带衣镖与光膘。带衣镖是用绸布系于镶尾,掷出时绸衣如箭后的羽,起稳定飞行方向的作用。光镖则不带镖衣,更加隐蔽,只是飞行的稳定性较差,要命中目标更需技巧。镖一般系在腰间,共9至10枝,其中有一支较其他大的叫绝手膘,在镖将用尽而敌情不减时使用。另外,除脱手镖外,金钱镖也是常见的,它是以大制钱磨光边缘而成。此镖易于制造,可大量携带,使用隐蔽,可攻击敌之眼、咽喉等部位,只是此镖飞行姿态难掌握,练习较难,而且攻击距离有限。 在手掷暗器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掷箭。这种暗器有三种样式。第一种是用纯铁打成,长28厘米,前端成三角形,后面逐渐变粗,重约七两半,适于初学者使用。第二种是用铁竹混制,铁头竹杆,尾部无羽,像箭而形体稍小,长30厘米左右,重约二两。第三种是用竹制成,整体为竹,前细后粗,前端尖锐,为技艺成熟者使用。
编辑本段另类冷兵器
铜铍
铍(皮),金属元素,符号Be,灰白色,质硬而轻,用于原子能工业中,铍铝合金用来制造飞机、火箭等;铍,做长针、长矛讲,属于矛的一种变形兵器,也是一种锐利的刺杀兵器。 铜铍,首为尖锋,平脊两刃,通常长30CM左右,形制极象短剑;后端为扁形或矩形的茎,用以装柄,一般在茎的近端处开有圆孔,以便穿钉固定。它和矛的区别,除头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装柄方法不同:矛是将柄纳入矛筒中,而铍是铍茎插入木柄中,外用绳等捆绑。秦俑坑中的铜铍,其首和短剑相同,长约30厘米,后装长约35米的木柄,柄末端装有铜樽,还有保护刃部的鞘。西汉时改为铁制,西汉中期以后逐渐消失。 铍是古代长兵器之一,秦俑坑中出土的这件铜铍铸造工艺极为精致,铍身柄同模合铸,铍格分铸,格含于铍身,并有刻铭。 此种兵器似乎当时的中下级军官颇爱使用。
吴钩
铜制,长约65CM左右,宽22-25CM。其形如弯月,齐头无锋,两边有刃,是一种推、钩两用的兵器。因出现在“吴国”,故称之为“吴钩”。以前笔者一直以为吴钩是一种宝剑的别称,现在看来应该两种意思兼有。此种兵器笔者推测似乎在攻城时作用比较大,可以很方便地钩伤城头守军。
钩镶
是一种汉代常见的、钩、盾结合的复合兵器,上下有钩,上钩约长25CM,下钩约长15CM,中为后有把手的小型铁盾;盾为圆角方形薄铁板,前面有突出的尖;钩为圆柱形的长铁铤,均稍向后弯;上钩顶端为锐尖,下钩末端为小球;两钩中间连接盾后的把手;盾用以推挡,钩用以钩束。此种兵器兼具防、钩、推三种功用,一般配合环首刀使用:战斗时一般用左手的钩镶将敌方长兵器钩住(对戟头横出的小枝特别有效),同时右手环首刀挥向敌面门。有的武侠小说中将它描述为护手钩类的兵器,则纯属无稽之谈了。
戚
戚,俗称小斧子,属于体形比较窄小的钺;其体窄长,钺刃略成弧形,后有方形的内,比钺体略窄,在钺体与钺内之间有微凸的阑(横挡),因其刃较长而常用于做斩首的刑具,有时做仪仗用,但它在格斗中的效果不如戈、矛(实战中的钺通常称做斧)。戚还用作乐舞时的道具,《礼记·文王世子》中说:“大乐正舞干戚”,又《祭统》:“朱干玉戚以舞”(干指盾)。
钺戟
近年来,河南考古出土了汉代一些顶上带刺的铁钺,形制和西方斧矛一体的“戟”非常相似,但古文献中从无记载,故专家暂定名为“钺戟”。现一般认为这是一种铍与钺结合的铁兵器,属于戟类;它刺长25CM、钺宽10CM、钺长 15CM左右,可劈可刺,而以劈砍为主要功能。
铩
由铍演变而成,与铍的区别是铩在茎与刃之间加有两端上翘呈锐尖状的、具有格架功能的镡。铩有长柄也有短柄,流行于汉代,铩长一般25-30CM,镡宽约10CM,东汉以后绝迹。铩也属于矛类兵器。
啄
属于戈类兵器,主要流行于先秦时期的西南地区,仅具有啄击功能,晋代未见记载,但唐代又成为骑兵的制式兵器之一。先秦时期为青铜质地,用銎孔装柄,啄体较戈援窄,长约25CM。
鋋
音“蝉”,形似小型矛,铁柄,属于矛类兵器,《埤苍》云“鋋,小矛铁矜”。其形制较一般矛头稍微细长,身扁平,两侧有刃,下有铁柄,柄下再接积竹矜,流行于西汉,刃长25-30CM,柄长120-180CM,笔者窃以为其战斗作用应如标枪。
镰:
属于戈类兵器,具有钩割功能,镰身微曲,平顶、双刃,长约40CM、宽约3CM,下有椭圆形的銎孔用来装柄。战国及唐时称为“长镰”,主要用于守城战,钩击攀登城头的敌人,似乎与吴钩的作用相反。
戣
于戈的一种变形兵器,商周时期主要流行于四川等西部地区,青铜制,也称为戳,援部较宽,呈等腰三角形。
中国最顶级的六大文物分别是:司母戊鼎、五牛图、《祭侄文稿 》、越王勾践剑、战国石鼓、曾侯乙编钟。
这六大文物分别代表各个领域里的顶尖工艺和技术,其保存完整,流传时间长,具有很强的华夏文化基因。它们都是中华文明流传几千年的重要代表。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高峰,该鼎铸造于商朝末期,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体积最大,重量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王室的祭祀用鼎,出土于河南安阳,这个地区正是几千年前商朝的重要都城。司母戊鼎出土后经历坎坷,1939年被发现后就受到了侵华日军的注意,在当地村民的保护下才得以保存。
《五牛图》
唐朝韩滉创作的黄麻纸本设色画的《五牛图》,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代画作,它可以说是宫廷画的鼻祖。《五牛图》对中国古代绘画技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无论是从技法、布局、留白各个方面都开创性的将宫廷绘画与民间国画想衔接。《五牛图》作为绘画作品能够流传近2000年,非常的不容易,图上留有多位历史名人的题、跋、章,该图不但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人文价值。
《祭侄文稿 》
《祭侄文稿 》是颜真卿流传至今为数不多的真迹,这副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其实艺术风格的主要表现在于行书与草书在唐代就已经逐渐融合表达,该文物展现的艺术成就非常的高,真正的将中国文人的精、气、神通过书法作品完美的表达出来。《祭侄文稿 》的著名还因为一段忠义、爱国的故事有关,颜真卿为了祭奠为国而死的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 所写的祭文。这副作品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 。
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是中国春秋时期兵器铸造的顶峰,该文物的出土让所有的专家都非常的震惊。越王勾践剑不但在春秋时期远超中原其他诸国,甚至在现在有很多的技术都可以说是“先进”,其中的镀镍、镍铝合金技术的在上个世纪70年代才出现。
战国石鼓
战国石鼓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流传最悠长,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石刻文物。这批石鼓雕刻于先秦时期,流传至今,被称之为“中华第一古物”,9个石鼓鼓身用“石鼓文”,也就是大篆刻着先秦时期的诗文,其文字被称之为篆书之祖。战国石鼓在唐代就被发现,一直受到了官方的保护,在动乱时期石鼓曾经消失过很长时间,其经历坎坷波折。现在这9个石鼓存于故宫博物馆,被当作镇馆之宝。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的发现开创我国在音乐方面古代实物发现,此件文物制作精美,迄今连它的底座都无法复制。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在曾侯乙编钟收藏于湖北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