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的耳朵主要写的是大宝。
《大宝的耳朵》主要内容是大宝的耳朵很奇妙,会长出许多东西。因为大宝不注意个人卫生,一粒种子被风一吹,吹进了他的耳朵。最后大宝的耳朵里长出了一棵小草。这篇小文章主要是告诉我们一个人要经常洗头洗澡,注意个人卫生。
《大宝的耳朵》原文:
有个小朋友,名字叫大宝,他从来不洗耳朵,那耳朵里的泥土足有半寸厚。
一天,大宝正在田边走,一边走一边踢小石头。突然,一粒种子被大宝踢了起来。风一吹,吹进了他的耳朵。
春天到了,种子发芽了。大宝的耳朵里长出了一棵小草。一头小牛看见了,向大宝跑去,吓的大宝捂着耳朵拼命逃跑……
二胎政策放开以来,很多妈妈纷纷加入二胎大军,在迎来新生命的同时,你是否提前给大宝做好了心理建设?这篇文章出自二胎宝妈佳音妈妈之手,希望她的经验,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我家宝宝的情况:大宝儿,女孩,4岁半;二宝,男孩,马上就6个月。我是剖腹产,大宝儿3岁的时候怀的二宝。医生一般建议剖腹产妈妈间隔2年再怀孕,孕前最好做个检查,看看疤痕厚度如何,听听医生的怀孕建议,这样怀孕更保险些。此外,第一胎剖腹产≠第二胎也要剖腹产,如果没有第一胎剖腹产的原因,疤痕厚度比较理想,胎位及大小都合适的话,也是可以尝试顺产的。
越来越多的妈妈关注宝宝的心理健康,担心生了二胎对大宝的心理健康有什么影响,其实这种担心是有必要的。可能老人会说,过去生了那么多孩子,没见哪个孩子有什么心理问题。我只能说,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很敏感,不像我们小时候,有吃的,有玩的,高兴就行了。除了基本的物质需求,现在的孩子需要爸爸妈妈更多的爱和关注。佳音妈妈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朋友们分享二胎前需要和大宝做哪些准备,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希望能够给即将生二宝和准备怀二宝的宝妈们,一些小小的经验和借鉴。
帮助大宝做好心理建设
有了生二宝的打算,一定要趁早给大宝做引导,比如和比他小的宝宝一起玩,让他有当大哥哥大姐姐的成就感,带他一起看小婴儿小宝宝,引导他小宝宝可爱吗?你小时候也是这样子哟给孩子看他小时候的照片,让他对小朋友好奇、喜欢。
1、通过绘本引导
我家里有一套《不一样的卡梅拉》,里面有一本《我想有个弟弟》,在我怀孕期间就给她看了,故事情节是小鸡卡梅利多想要个弟弟,但是他妈妈每次下完蛋都会被主人拿走,所以永远也不会有弟弟和妹妹,于是他去要别人的弟弟,别人都不给他,他很伤心难过,后来他趁主人不注意藏了一个妈妈的蛋,最后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妹妹。
这个绘本会让孩子觉得有个弟弟妹妹是件好事,而且是件非常得意的事。我们告诉她,很多人都想要弟弟妹妹,可他们的妈妈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帮他们生一个。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引导宝宝,你也想要一个自己的小弟弟小妹妹吗?你可以和妈妈一起照顾他,看他长大,让他也像你一样好不好?
等宝宝生出来,还可以继续引引导宝宝:你看,妈妈终于帮你生一个小弟弟(小妹妹)了,多好呀!其他小伙伴一定很羡慕呢!小时候你来保护他,等他长大了,他就可以保护你了!记住哦,咱们要保护好你的小弟弟,不能让别人抢走了。
可以给宝宝看一些关于怀孕生宝宝的绘本和二胎的心理绘本,我给佳音看的是《我是怎么诞生的》,让她有个大概了解孕育的过程,知道妈妈以后的一些变化。二胎的心理绘本,我给她选的是《我当大姐姐了》(也有《我当大哥哥了》),让她知道,家里有了小宝宝可能面临的问题,比如要妈妈陪你玩的时候,刚好小宝宝饿了哭了,妈妈要先喂饱小宝宝,安抚好小宝宝才能跟她玩,需要她耐心的等一等,帮助她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2、通过游戏引导
除了看绘本,还可以玩小游戏。比如玩照顾小宝宝的游戏,这是我们家里到现在还经常玩的小游戏。小宝宝因为不会说话,所以饿了,拉了,困了,都会哭。让孩子扮演宝宝,假装哭,妈妈给模仿给小宝宝换尿布,喂奶,安抚,然后妈妈再和宝宝角色互换,让宝宝当妈妈,妈妈当小宝宝,也模仿着换尿布,喂奶,安抚…给等小宝宝真正出生了,她会知道妈妈可能会怎么做。
有时候玩游戏的时候,她假装哭表达想吃奶,我却故意给她“换纸尿裤”,她看我做的不对,着急地奶声奶气嘟囔“我要吃奶,我要吃奶”,我就回应她:你现在是小宝宝,不会说话,只会哭,妈妈要猜猜你想要什么,所以有时候会猜错。从侧面引导她:你是大宝宝了,会说话了,要想让妈妈知道你想要什么,一定要用说的方式表达出来。
我家宝宝每次上学的时候,经常会提醒奶奶或者妈妈,满满饿了要给他吃奶哦,不要饿到他!哭的时候,会问,是不是饿了呀?妈妈你该喂奶了吧?是不是拉了尿了,妈妈你快看看!有时候他也会小大人似的逗小宝宝玩,满满你别哭啊,姐姐在这呢!
3、爱意表达和关注
我们小时候经常被大人逗:你妈妈有了小弟弟就不喜欢你了,好吃的全给弟弟吃!这种话一定不要和孩子说,也要提前和家里人沟通好,避免给宝宝心理带来阴影。如果在外面玩,有别人这样对宝宝说,不方便制止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回应:才不会呢,爸爸妈妈最爱大宝贝了!
有了小宝宝之后,大家不由自主的把目光集中到小宝宝身上,切记也不要忽视对大宝宝的关注。这个时候小宝宝的需求更多的是吃喝拉撒睡,情感需求不像大宝宝那么高,一定要多陪伴大宝贝,跟她游戏,画画,讲故事,看书之类的,每天要抱抱亲亲她,告诉她你们有多爱她,给小宝宝买东西的时候,别忘了也送大宝宝一个小惊喜,哪怕只是一张贴纸,一块橡皮泥,一支好看的笔都可以。这样就不会让大宝宝觉得有了小宝宝爸爸妈妈就不像以前那么爱我了。
帮助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我非常看重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希望他们从小就彼此相爱,互相扶持。有时候家里因为担心大宝宝会伤到小宝宝,就把他们俩隔离,或者大宝宝在小宝宝边上会特别紧张,不许大宝宝碰小宝贝。我觉得这样就特别不好,对二宝的过度紧张,可能会引发大宝的不满情绪,阻碍两个孩子建立亲密关系,为此我也和老公、婆婆沟通了这件事。
让两个孩子适当接触,对孩子的情感和关系建立都有帮助。我们可以告诉她:你轻轻的摸摸他小手小脚,亲亲他的小脸蛋,在有安全的情况下,让大宝宝抱抱小宝贝。把小宝贝咿呀嗯啊的话翻译一下,向大宝表达爱意:弟弟说他好喜欢姐姐呀,姐姐好漂亮啊!
有时候,大宝宝可能会因为情绪不好,做出要打小宝宝的动作,或者捏他的时候稍微重了点,这个时候,不要着急责备大宝贝,给她扣上“打弟弟”的帽子,可以引导她,你是不是想摸摸他,要轻一点哟,要不然他会疼的。
前几天我家二宝的额头上出现一个红红的手指印,是趁我们刚好不在身边的时候,大宝贝按的,我们问她,弟弟头上怎么有个手指印呀?大宝宝说:我觉得弟弟特别乖,给他点个赞!我相信孩子不是恶意的,也没有批评她,只是告诉他,这样弟弟会疼,你没听刚才他哭了一嗓门吗?下次轻一点哦!
如果当时我就冷下脸来,骂孩子一顿,或者打她一下,对孩子无疑一个不小的伤害。她本身是无恶意的,而是出于喜欢。当孩子说“我是给他点赞呢”,即便是有火气,是不是也烟消云散了呢?这件事也提醒我们,两个孩子关系要亲密,但是毕竟是孩子,有时候没深没浅,尽量不要让两个孩子单独在一起,当然不要太过于紧张了。
爱是可以传递的
当我们足够多的表达对大宝宝的爱,或是通过行为,或是通过语言,大宝宝心理的负担就轻了,不再担心有了弟弟或妹妹以后,爸爸妈妈就不爱我了,她会确信爸爸妈妈对她的爱,而且还会多一个人爱她(弟弟妹妹的爱)。
大宝贝心理有这些确信之后,她也会把爱流露传递给弟弟。我家小宝宝刚出生的一段时间,别人问她:把弟弟给我好不好?她会干脆的回复:好,拿走吧!现在别人再问她要弟弟,她就说:不给,给你我就没有了!让你妈妈自己生一个去吧!
大宝宝常常对小宝宝左亲亲右亲亲,常说的一句话是:大满满怎么这么可爱呢,姐姐都喜欢不够了,都亲不够了!
其实这些话都是我们平时对大宝贝说的,经常说:妈妈(爸爸,奶奶)好喜欢你啊,怎么亲也亲不够!现在她把这些话套用在弟弟的身上,从眼神,肢体语言都透露出真心的喜爱和亲昵。
可能出现的小问题
虽然我们家里很注意大宝宝的心理建设,还是不可避免出现了小问题。在应付这些小问题时,真的需要费些脑筋。
1、怀疑
比如有时候佳音做不好什么事情,把责任推给其他人,“冤枉”别人,有时候还会打自己的头,说自己笨这些行为并不是二宝出生以后发生的,在我怀孕期间就发生了。
当时我的处理办法并不好,她冤枉别人的时候,我给她讲比诺曹说慌话长长鼻子的故事,她听完就摸鼻子问长了吗?然后就大哭。后来咨询了心理医生,医生告诉我这些行为在暗示宝宝开始有压力了,怕自己做不好妈妈就不喜欢她了,也有可能受到外界不好的言语的影响。医生给的建议是父母一定要多包容孩子,淡化处理就可以了。她再冤枉你,怪你把她的东西弄乱了,可以说:好吧,那妈妈和你一起收拾整理好不好?
对于她的打自己头说自己笨的行为,我是这么处理的:再发现她打自己说自己笨的时候,我会把她揽在怀里,亲亲她:大宝贝,妈妈最爱你了,打自己多疼啊,妈妈会很心疼很心疼的。或者像闹着玩一样,抓住她的手对手说:不许你打我的大宝贝,我会心疼的!类似这样的方式纠正宝贝的打自己的行为,很快就见效了。因为她知道妈妈会心疼,妈妈很在意她。现在她摔了跟头,手破了,被蚊子咬个包都会跑过来问我们:你心疼我吗?当我们回应:特别特别心疼,她的神情都充满幸福得意的感觉。
2、嫉妒
有时候跟大宝宝亲亲,说我爱你的时候,她会忽然问:那你爱满满吗?我会说当然爱!你和满满都是妈妈的宝贝,你是大宝贝,他是小宝贝啊!有时候孩子嘴里会忽然冒出来:你不爱我,你爱满满(弟弟)。
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孩子的,她可能觉得,妈妈抱着弟弟吃奶,也不跟他发火,觉得妈妈更爱弟弟多一点。这种情况,我们会通过交流和互动的方式解决。比如在孩子状态好的时候,多跟孩子交交心,告诉妈妈有多爱她,告诉她妈妈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会说她批评她,在孩子情绪好的时候,她是能听进去也能理解的。
大宝贝有时候也会流露出一些好奇心,甚至嫉妒心。比如小宝宝的什么东西都想要,都想试试,比如安抚奶嘴,纸尿裤,母乳等等等等,我的处理方式是一一让她尝试,比如小宝宝吃奶的时候,她也吵着要吃,我们会倒一些给她喝,有时候我们就主动邀请她喝弟弟的奶,甚至把她搂在怀里吃奶,让她体验小宝宝吃奶的感觉,给她讲她小时候也是这样吃奶的,告诉她长大了就不吃妈妈的奶了,因为可以吃更多好吃的东西,现在满满小还没有牙齿,别的好吃的吃不了,只能吃腥气巴拉的奶了。。她马上就会流露出长大真好的神情,弟弟吃奶,也不再争着要喝了。
关注大宝宝的情感需求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对孩子的管教,不能因为有了二宝就对大宝放任不管,或是觉得有了二宝对孩子的关注少了,感觉亏欠孩子,就毫无原则的什么都满足她。把握好这个度,其实也不容易呢!我也是在不断摸索和学习中前进。
结束语
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爱!说出来容易,做到很不简单!二胎宝妈们,为了孩子们的幸福健康成长,我们一起努力吧!
把区域内主要的几家下线代理商请过来吃顿饭再玩一玩,然后介绍一下你代理的产品,给出一点现金订货的优惠政策。
约经销商要请区域内比较有影响力的经销商帮你去约。
另外推介产品时最好让厂家自己的人来。
老话说:家有两宝欢乐多!其实现实生活中家有两宝,经历是心惊肉跳、鸡飞狗跳。
母慈子孝都是假象! #爱是个动词#
响应国家二胎政策,我家男宝两枚,小宇8岁,小九2岁半,因婆婆要去照顾老公弟弟家的孩子,我把小九临时送到了我妈家,故两人分开了80天,但是一见面,小宇抱着弟弟,弟弟一直不停的喊着哥哥,很和谐的一幕。
3分钟热度,听见小宇说,你怎么这么烦人,我拿什么都是好的,什么都跟我要。小九在后面跟着小宇,哭着说我的我的。我想让小宇和小九自行解决,我就没有阻止。我妈看不下去了,对小宇说到:“小宇,你都这么大了,还不懂事,你让让弟弟,别让他在后面跟着哭了。” 我爸也竟然赞同我妈的观点。
是不是在老人和父母的观念中,不管什么事,大宝都要让着小宝。有没有考虑过大宝的感受哪?其实这是父母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
孩子无条件选择我们为父母,故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要成长,不要用老一代的思想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作为父母的我们做到如下3点,孩子们一定会亲密无间!
1引导大宝最关键,多一个人爱他。
1) 让孩子知道他在父母心中的地位
记得我怀二宝时,朋友和大宝开玩笑说,你妈妈生了小弟弟,就不要你了。只听大宝回复到,你骗人,妈妈说她和爸爸更爱我,我要当哥哥了,妹妹也爱我。
很庆幸我经常和大宝沟通:不管妈妈生的弟弟或妹妹,妈妈都不会不要你,弟弟或妹妹出生后,会和爸爸妈妈一样爱你,你是他的小哥哥,是爸爸妈妈的小男子汉。另外妈妈也有弟弟和妹妹,你外公外婆也没有把我扔掉啊,你小姨和舅舅对妈妈好,又疼你,是不是?大宝是无条件信任我。
既然孩子无条件信任我们,作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顾及到孩子的感受,不要用“我以为”的观念来对待他们。
2)尊重和信任大宝,树立孩子的自信
两个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要认为你眼睛看到的就是全部,不要马上做结论,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归为是大宝的错误。一定要听孩子们解释,做个高情商的父母,保护小宝的同时,也要给大宝更多的信任和尊重,这样的环境下,大宝成长的更快,也不会留下什么心理阴影。
2散养的二宝,也要有原则遵循
大宝照书养,精细。二宝照猪养,壮实。但教育二宝时,要让其知道尊重大宝,知道犯错了就要承担责任,不要用他还小作为借口,助长他欺负大宝的气焰。而且,二宝习惯了之后,就会觉得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越发以自我为中心,狂妄不讲道理。
二宝也要学会尊重人,学会分享,学会和哥哥一样有担当。
3、父母公平对待孩子们,是最基本的保障
1)对待孩子要平等对待,不偏不向
“弟弟还小,你应该让着弟弟,”
“弟弟先咬我,我很疼”
“我不是让你离他远些吗?咬你活该”。
这样的对话情景,在我家经常上演,老公对待老大和老二的态度,让我及周边很好的朋友都看不下去了。因为这,我经常和老公沟通,但一点效果都没有。
有次,大宝趁我们不注意时,一巴掌打在小宝的头上,听到小宝哭时,我看了看大宝,大宝首先向他爸爸解释,他不是故意的碰了弟弟一下,大宝其实很怕他爸爸责怪他,选择了撒谎。我制止了老公,让他哄小宝,我拉着大宝去了别的房间。大宝很紧张,他知道我看到了,我没有说话,想等着他先开口,终归是孩子,
大宝首先开口说:妈妈我错了。
我笑着说“错哪了?我怎么不知道”。
“我不该撒谎”。
“还有吗?”
……………
大宝疑惑的看着我,他打弟弟他不认为错了,他在回本,谁让他弟弟经常没事打他那。
通过这件事情,证明了我作为妈妈很不合格,二宝出生前顾及大宝的感受,但是出生后,忙于工作,忽略了大宝的感受,还有我老公的做法也不对, 对待孩子要平等对待,不偏不向,不然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健康 。孩子心里会认为,爸爸妈妈是不是真的不爱我?在爸爸妈妈心里,我不重要了是不是?
2)孩子们之间不要做比较
周姐是我的好朋友,对我家的情况比较了解,有次带小宝去她家玩,她开玩笑说我对小宝太偏心了,如果是大宝,你早就生气揍人了。有吗?我扪心自问。可能真有,因为我在心中做了比较, 俗话说:七岁、八岁人人烦,连狗都嫌弃。大宝8岁,正是叛逆期,你让他去西,他偏去东, 我不免对大宝少了很多耐心,有时生气时,还会说:你是哥哥,不听话,爱哭,爱撒谎。你弟弟就比你听话,懂事。
作为父母,不应该带着有色眼睛来评价孩子们,不然造成的后果很严重。
历史 上曹丕加害弟弟曹植就是很明显的例子。曹佩当然知道弟弟曹植比他聪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一直把弟弟视为眼中钉,最终为了使自己心安,到底害死了弟弟。
3)作为爸爸妈妈,教育观点要一致
老公说:我不管了,你对,你管。
我说:不管我对,还是你对,你不能打孩子。
打孩子是最无能的父母! 前两天了,看了大侠老师的一篇文章,说她轻轻拍下儿子,儿子警告到,再有一次,就找警察了。那我家大宝不知道要找多少次警察了。在教育孩子的观点上,我和我老公一直不一致,导致孩子胆小,没主见。
奉劝朋友们在教育孩子的观点上,作为爸爸妈妈一定要一致,培养出来的孩子自信、有担当、有主见!
大家好,我是育有两枚男宝的郭巴家,欢迎大家谏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