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豪感,让孩子加入到教育二胎的工作中,可以让宝宝免除这个担忧,父母在生活中也要正确引导。
现如今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很多家庭都会选择要二胎,甚至要三胎来陪伴,大宝不过对于大宝来说会出现嫉妒心理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因为他们认为二胎出生之后会抢夺和自己的爱,如果不能及时疏导,自然而然会让宝宝出现心理上的问题。在生活中也应该注意照顾大宝的同时也要照顾二宝,这样可以让宝宝的心理更加健康。
培养孩子的自豪感。
在两个孩子面前也要向二宝灌输姐姐小时候从来不会哭,不会闹,一直很听妈妈话的语言。通过语言教育可以让孩子的自豪感更多一些,树立大宝的自信心,可以让大宝避免产生挫败感,当然在与大宝二宝相处的过程中,也应该学会一视同仁,避免产生过于溺爱,一个宝宝可以更好的避免矛盾的激发。
每天抽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大宝。
在育儿的过程中陪伴可以让宝宝的心理更加健康,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多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去陪他做游戏,给他讲睡前故事,可以让宝宝更有安全感。在陪伴大宝的同时,也应该学会去教育大宝学会分享,减少嫉妒心理产生。
让大宝加入到二宝的教育当中。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在生活中以身作则可以更好地引导宝宝,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学会去让大宝加入到二宝的教育工作当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小的时候心智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不能完全理解,包容,忍让的含义,因此他们不懂得谦让也是非常正常的,家长一定不要向他们发脾气。
大孩子不一定要让着小孩,一味地教孩子让或者不让都是不对的,无论什么年龄,我们都应尽力去平等对待每个孩子的需求,保护每个孩子的权利。
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尊老爱幼成为我们的基本行为规范之一,很多时候家长要求大孩子让着小孩子完全是一种不假思索的礼貌谦让行为,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文化直觉。
不可否认,尊老爱幼的礼仪本身是值得提倡的,要一个10岁的孩子让着不懂事的2岁宝宝完全在情理之中,可问题是,有时候年龄明明只差几个月或一两岁,两个孩子都还处于懵懂状态时,却要求大的一定要让着小的,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
硬要一个正处于强烈物权意识发展期的两岁孩子让着要抢自己玩具的一岁宝宝,对两岁宝宝的伤害就犹如割肉一样疼。
处于物权意识发展期的孩子会对自己东西的所属权尤为敏感,他们相信自己应该对自己的物品拥有绝对掌控权(事实上孩子确实有这个权利),一旦不经孩子允许就拿走他们的东西,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不安和被剥夺的感觉。
让孩子学着谦让分享也要看时机,前提是先要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保护孩子的心理需求,强行逆规律而上,结果很可能是家长与孩子两败俱伤
大宝总是打二宝,这时候该怎样去教育大宝?大宝只有两岁。在大人眼里,可能是因为大宝想亲近大宝,但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大宝想亲近大宝。因为大宝太小,无法控制力度,在大人眼里就变成了 "打人"。我妹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也是两岁没到妹妹就出生了,刚开始的时候妹妹还说大女儿总是去打小女儿,整天让小女儿哭。有一次看到大女儿又打了妹妹的脸,妹妹又哭了,她忍不住骂了大女儿,大女儿也很委屈的哭了,断断续续的说 "不要打妹妹,摸,要摸,摸妹妹"。
听到这句话,妈妈想也许这次真的是大女儿不理她了,从第一次见到她到现在,自己 "打 "妹妹,她一直以为孩子是在玩,也没有要求孩子骂她,主观上认为是大女儿在欺负妹妹,听到孩子现在这么说,耐心地问孩子,才知道她只是想摸摸可爱的妹妹,想亲亲她;只是因为自己还小,控制不了摸的力度,可能就成了大人眼中的 "打"。是真皮的,当然也有孩子,真的打了哥哥姐姐,觉得哥哥姐姐抢了父母的爱,这时要和孩子耐心沟通,告诉他爸爸妈妈都很爱他,现在多了一个小弟弟或妹妹,但哥哥姐姐也很爱他,如果他能帮妈妈照顾哥哥姐姐,小弟弟或妹妹就会很开心,他长大了就会和你玩。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爱他,哥哥姐姐也爱他,他长大了就会喜欢哥哥或姐姐。如果孩子想摸弟弟或妹妹,要教孩子 "轻轻地",并拿孩子的手做示范,控制好力度,告诉他弟弟妹妹喜欢轻轻地摸,力度太大会疼。稍微练习一下就能上手。二宝出生时,在大宝看来,多出来的孩子只分他原来的一份。而我们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尽管我们认为他们已经过了最需要照顾的时候。
但是大宝的心理感受却常常被忽视。他觉得自己被二宝抢走了父母的关注和爱。如果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大宝的心理,有时可能会告诉他,爸爸妈妈还是爱你的,但是孩子还是会感觉到比以前更少的关注。那么这些情绪他就不会表达出来,所以只能积压在心里,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爆发出来,从而出现开始打人的情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