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乾隆皇帝的裕陵地宫中,一共葬有六个人,一位是乾隆皇帝本人,还有五位,是生前极受宠爱的妃子。其中包括两位皇后,以及三位皇贵妃,她们有的是生前所封,有的是死后追封,可无一例外,都是乾隆最宠爱的妃子。
说起乾隆皇帝的墓地也是了不得的,这个墓地叫做清裕陵。墓地宏伟壮大,格调非凡。是大量能工巧匠花了很多年时间建造而成的,耗资巨大。所以能和乾隆皇帝一起随葬在这里的妃子身份也是非常厉害的。
陵墓规模非凡,虽然这个陵墓规模很大,但实际上的穴位却很少,仅仅只有六个(乾隆帝与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能葬在这里的人身份地位都是很尊贵的。
令贵妃是在死后被晋升为孝仪纯皇后,因此乾隆的合葬墓内是有两位皇后陪伴。另外三位妃嫔就是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乾隆一生,风流成性,他的伴侣可不仅仅是这五个女人,后宫佳丽共有四十一位。但是毕竟墓室中的空间有限,乾隆肯定只选自己生前最喜爱的几个女子。
在剩下的三十六个妃嫔中,有个人曾经是皇后,却未能与乾隆合葬。这个人就是娴妃,她活着的时候已经是皇后了,但是后来惹怒了皇帝,被废了皇后的身份。因为这次恩怨,皇帝对她非常厌恶,直到最后,就算她死了,不仅不能与皇帝葬在一室,更是连一个自己的墓室都没有,还要与其他嫔妃共享一个墓室,而且自己的位置还是侧位。皇后做成她这样的,也是千古少有。乾隆的第一个真爱,孝贤纯皇后,她本身就是名门世家,满洲镶蓝旗人,被称为上三期之首,往上数三代都是清朝的忠诚良将,而孝贤皇后自然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才有德,贤惠大方,不过她却先一步离开了乾隆。
在乾隆死前也很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去见她魏佳氏,如今大火的电视剧魏璎珞的原型,出生于包衣世家,长得非常的漂亮深得乾隆喜爱,替乾隆生下了数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死后被追封为孝仪纯皇后。高佳氏,乃是贵妃,和魏佳氏的出身是一样的,但是他的父亲后来成为了朝廷重臣,而她也在后来成为了贵妃,也是收到乾隆深爱的妃子。金氏,也是贵妃,她来自朝鲜,当时的异域女子,地位比较特殊,乾隆自然也是对她十分的喜爱。富察氏,同样是贵妃,她是最早陪在乾隆身边的女人,但是很可惜的是,她没有陪到乾隆登基就去世了,乾隆为了纪念她追封她为皇贵妃。
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寝,地宫内葬有乾隆本人、两位皇后和三位皇贵妃。
以顺治的孝陵为轴心,清孝陵以西的胜水峪就是乾隆的裕陵。乾隆皇帝弘历继承父祖之业,励精图治,奋发有为,武功十全,拓疆两万里,使清王朝达到了极盛时期。他的皇陵,工精料美,富丽堂皇,雄伟与豪华程度已不必多言。
陵前神路上石像生的数量超过了康熙的景陵,单是这座陵寝门前小小玉带桥的奢华与精美,在历代皇陵中可谓独树一帜。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乾隆十七年(1752 )告竣,历时9年,耗银203万两。
扩展资料:
裕陵妃园寝是乾隆皇帝的妃园寝,位于裕陵西旁,始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续建,二十七年完工。 裕陵妃园寝初称妃衙门,建有一孔拱桥及平桥、东西厢房、东西值班房、大门、燎炉、享殿、琉璃花门、宝顶,环以红墙。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因乾隆帝的宠妃纯惠贵妃薨,乾隆帝下令改建妃园寝,增建了东西配殿(各五间)和方城、明楼、宝城;把三座园寝门及两侧的面阔墙拆除,改建到享殿两旁。改建工程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告竣,直接动用白银134004303两。
裕陵妃园寝从乾隆十七年(1752年)葬入仪嫔起至道光三年(1823年)葬入晋妃止,前后达七十一年之久。裕陵妃园寝室是清代妃园寝中规制较高的一座,显现了有清一代鼎盛时期的特色。
参考资料:
1、与乾隆帝合葬裕陵的是孝贤纯皇后(弘历皇后)。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月二十七日奉安胜水峪裕陵地宫。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2、康熙十三年五月,孝诚仁皇后去世,其时正值三藩之乱,圣祖康熙皇帝惟恐外省各官举哀服丧,“有惑观听”,引起更大的惊恐混乱,遂降旨各省一切丧仪皆免。
扩展资料:
1、裕陵位于孝陵以西的胜水峪,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十七年(1752年)告竣,耗银170多万两。裕陵明堂开阔,建筑崇宏,工精料美,气势非凡。
2、1928年,弘历去世近一百三十年后,军阀孙殿英看准了弘历后及慈禧太后陵墓的珍贵财宝,藉演习之名,率其部下盗掘弘历后及慈禧太后之陵墓。
3、弘历后遗骸四散在地,情况奇惨,及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派人前往收拾,亦只能找回部份遗骸,勉强砌回主体,并将帝后遗骸合葬一棺,重新安葬。
--爱新觉罗·弘历“陵寝墓地”
与乾隆皇帝合葬裕陵的是清高宗孝仪纯皇后,孝仪纯皇后姓氏为魏佳氏,是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也是嘉庆帝的生母,内管领以及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后来脱颖而出,成为了皇帝的嫔妃,其后来被封为皇后。
扩展资料:
其在乾隆三十年皇后那拉氏断发的四个月之后,乾隆帝晋封魏佳氏为皇贵妃,皇贵妃魏佳氏已经成为后宫中名分最高的人。
此外,虽然魏佳氏生前没有成为皇后,但她的一生已经很圆满了,她出身不高却受到皇帝的宠爱,由贵人逐步晋封到皇贵妃,但是她的儿子永琰在她生前已经被秘密立储,也许魏佳氏弥留之际,乾隆帝已将此秘密告知于她。
参考资料:
乾隆:只与孝贤皇后富察氏是合葬,其余人只是如奉生存的从葬
中国历代后宫的丧葬待遇各有不同。在清朝,顺治“眷之特厚”的董鄂妃,是历史上第一位生前身份为嫔妃而葬帝陵的。清史稿谓:“康熙二年,合葬孝陵,主不祔庙,岁时配食飨殿。”
其后,雍正将康熙的敏妃追封为皇贵妃,葬于康熙帝景陵,开创了嫔妃从葬帝陵的先例,其后雍正帝的敦肃皇贵妃年氏、乾隆的慧贤皇贵妃高氏、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淑嘉皇贵妃金氏、令懿皇贵妃魏氏皆援例以皇贵妃身份葬帝陵。
宠冠后宫的孝献皇后董鄂氏的确是史书明载的合葬,而康熙、雍正、乾隆的皇贵妃们可以说是合葬吗?细看史料,是不能的。
先来看看官方史书清史稿、清会典对于以上诸位的描述:
《清史稿》
敦肃皇贵妃,年氏,巡抚遐龄女。……谥曰敦肃皇贵妃。乾隆初,从葬泰陵。
《钦定大清会典例则》
(乾隆)二年奉世宗宪皇帝梓宫安葬于易州永宁山㤗陵宝城地宫孝敬宪皇后同日合葬敦肃皇贵妃从葬
《乾隆御制诗》
十月二十七日永安孝贤皇后于万年吉地宫,以慧贤、哲悯二皇贵妃附
令懿皇贵妃为皇后教养者今并附地宫。
令懿皇贵妃为子皇帝生母,从前殡入地宫即令近祔孝贤皇后之侧,今伊子绍登大宝晋册为孝仪皇后,正春秋母以子贵之义也
《昌瑞山万年统志》
是日并移慧贤皇贵妃金棺、哲悯皇贵妃金棺祔葬
《皇朝通典》
乾隆二年三月奉移敦肃皇贵妃金棺从葬泰陵十年正月慧贤皇贵妃薨是日谕皇贵妃高氏著晋封慧贤皇贵妃礼部遵旨议准照册谥敦肃皇贵妃之例行册谥礼一应丧仪皆与敦肃皇贵妃同是月哲悯皇贵妃薨谕皇长子生母哲妃富察氏著追封皇贵妃又谕皇贵妃富察氏著追封哲悯皇贵妃一应典礼与慧贤皇贵妃同十七年十月奉移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金棺从葬孝贤皇后陵寝
可见提到皇贵妃,从未有合葬字眼,而是“从葬”“附葬”“祔葬”,只有皇后属于合葬,皇贵妃属于帝后陵的附属物。乾隆自己的御制诗里使用最多的“附葬”,很明显是附属品的意思。即使是祔葬,在清朝官方也不属于墓主,也不是高级的丧葬形式,譬如康熙的早夭庶子全部祔葬在顺治与董鄂妃的爱子荣亲王园寝:
康熙年间定凡皇子初殇皆备小式朱棺袝葬于荣亲王园寝惟开墓穴平葬不封不树(《钦定大清会典例则》)。
乾隆的裕陵在乾隆未葬入之前,称为孝贤皇后陵,定义的墓主显然只有孝贤皇后,并非称孝贤皇后陵、哲妃陵、慧贤嘉妃陵,主奴之分很是明确。而康熙的景陵,在康熙葬入之前叫仁孝皇后陵、孝昭皇后陵、孝懿皇后陵,这三个女人并没有明显的附属与主奴关系。
那么乾隆的皇贵妃从葬帝陵的原因和意义又是什么。这在嘉妃、令妃奉安地宫祭文中可以找到答案。
《淑嘉皇贵妃金棺奉安祭文》:惟孝贤皇后温恭天授,仁厚性成……妃素娴礼教,久荷音徽,昔年分兰馆之勤,曾资襄赞,此日共云车并之驾,如侍生存……
《令懿皇贵妃金棺奉安祭文》:昔年参近御之班,曾资悔迪;此日侍升仙之驾,如奉生存。
祭文中只字未提乾隆与她们的夫妾关系、帝妃情深以及对于她们生育子嗣的肯定,只是提及了她们生前死后的对于皇后的侍奉义务,“如奉生存”,像生前那样,继续服侍皇后。
慧贤、哲妃与皇后同日葬,所以也不存在告祭皇后。侍奉义务仍旧很明显。
所以,以清朝官方和上层的记录和定义来看,乾隆的几位皇贵妃不能属于合葬,只是从葬,且葬入的含义是继续侍奉皇后,并没有现代人想象的宠爱。历数清朝官书野史,均未有史书记载她们得宠,也是情理之中。
除了侍奉皇后以外,清朝官方没有任何其他解释。而历史上万历也曾经想让自己的皇贵妃陪葬帝陵,所给出的理由是:“皇贵妃李氏伺候敬谨,诞生皇子,准葬于寿宫右穴”,也就是万历满意李氏的侍奉并且念她的生育之功,让她陪葬在定陵,并不是为了让她去侍奉自己的皇后。
并且像乾隆这样的实权皇帝,赏赐自己的宠臣一份好的待遇,也毫不掩饰是因为自己的宠爱,比如
《护理福建巡抚印务伊辙布奏报雨水收成分数诗以志慰》李侍尧历任总督,素称能事。上年因剿捕台湾逆匪,调任闽浙,驻札厦门办理军储,一切俱能迅速周妥;随即加恩赏还伯爵,以示宠眷。
而乾隆既未提及皇贵妃对于自己对她们的宠爱,也没有承认侍奉的满意、也未提及她们的生育之功,只留下了一句皇后多了几位“如奉生存”的人。作为一个实权皇帝,即使不提对她们的宠爱,提一句满意她们的侍奉又有何不可呢。
除了如奉生存的义务之外,皇贵妃即使从葬帝陵,从梓宫、移棺、祭祀方方面面都与帝后有着巨大的差距。
比如帝后的神主可以祔太庙享受祭祀,而皇贵妃则无此待遇。而帝陵的神牌,帝后的在中暖阁,皇贵妃的只能在西暖阁。顺治的孝献皇后董鄂氏按理来讲被封为皇后,会把神位放在太庙享受祭祀,可是她的牌位却被放进了皇贵妃专属的西暖阁。
皇后之棺称梓宫,以枏木为之漆49次,而皇贵妃的则称金棺以枏木为之漆35次,根据徐广源的微博,令妃即使是追封皇后,金棺也未进行刷漆,仍旧是35次。皇后梓宫饰以金寳牀以杉木为之髤,以黄黄糚龙叚套,而皇贵妃金棺髤以黄绘金云龙文大牀髤,以黄黄云叚。这只是皇后梓宫与皇贵妃金棺差距的冰山一角而已。
清朝皇后享有被皇帝亲自送葬的待遇,比如康熙帝曾亲送三位皇后的梓宫至景陵、乾隆也说自己效仿爷爷亲自为皇后送葬、并目视奉安地宫的过程,而皇贵妃们只是在金棺送走前,皇帝临送一下而已,奉安礼仪则派皇子或者大臣主持,比如令妃的金棺,只是是由皇子送到孝贤皇后陵寝。帝后的梓宫奉安仪式,无论是在京大臣还是各省高官,都要上奏折表示想亲自参加帝后的梓宫奉安仪式,皇贵妃则不用臣下如此上奏折。
清朝除帝后陵、端慧太子园寝在清明、中元、冬至、岁暮行四时钦派王大臣亲祭外,其余人等不得逾制,其祭祀也不会出现在官方实录记载中。
即使是祭祀,帝后和皇贵妃也不能在一个案上。 高宗纯皇帝、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三位案前,膳房、饽饽房应用:各镀金银器共105件,各共重一千四百七十两九钱;各镀金银镶牙筋二支;外镀金银有盖耳碗一件,重二十两系皇帝位前用。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三位案前,膳房、饽饽房应用:各镀金银器共二十四件,各共重三百六十两;各银器共六十五件,各共重七百六十七两四钱九分;各镀金银镶牙筋二支。
在历朝历代的皇帝陵墓中,最为常见的是帝后合葬墓,其他的妃子通常有独立的妃园寝作为葬地。在雍正元年,雍正帝开创了帝陵内附葬皇贵妃的先河,乾隆时期,与皇帝合葬的妃嫔竟达到了5人之多。
乾隆帝是历史上有名的多情帝王,他的后宫有妃嫔43人,在各种野史正史、文学影视作品中,乾隆到底最钟爱哪位妃子,也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虽说皇帝讲究"雨露均沾",但在43名妃子里,有着特殊待遇的也仅有5人,这5人是乾隆帝死后亦想要与其同穴的5个妃嫔,比起其他葬在妃园寝的妃子,可以说亲疏立现。
孝贤纯皇后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的结发妻子,也是他惦念了一生,始终放在心上的女人。富察皇后娴静贞淑、深明大义,是一位有名的贤后。她与乾隆是年少夫妻,感情极为深厚,只可惜逝世得太早,成为了乾隆心上永远无法替代的"白月光"。在她去世后,乾隆每年都要亲往拜祭,为其写下了无数首感情真挚的悼亡诗。
孝仪纯皇后
孝仪纯皇后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令懿皇贵妃魏佳氏,去世之后被追封为皇后。她是嘉庆帝的生母,也是清朝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之一,10年间一共生育了4个儿子和2个女儿。在令贵妃成为皇贵妃时,继后那拉氏已经等同于废后,她就成为了后宫最尊贵的女人,如果说乾隆最爱孝贤皇后,那么最宠的一定是孝仪纯皇后。
慧贤皇贵妃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在荣宠程度上可排第三位。她和孝仪纯皇后一样是包衣出身,却一路扶摇直上,成为了乾隆朝的第一位贵妃,又晋为第一位皇贵妃。正是因为她在乾隆登基时即为贵妃,所以比后来的嘉贵妃、娴贵妃具有更高的地位和资历,乾隆甚至特许她得享公主王福晋大臣命妇的叩头,其他贵妃则没有这个特权。
哲悯皇贵妃
哲悯皇贵妃与孝贤皇后一样为富察氏,只不过哲悯皇贵妃来自噶哈里富察氏,孝贤皇后来自沙济富察氏(沙济是富察氏最显赫的分支)。哲悯皇贵妃虽然不及前三位受宠,但她也占了一个特殊地位——她是第一个为乾隆生育子女的人。作为皇长子的母亲,哲悯皇贵妃理所应当地受到了后宫的尊敬。
淑嘉皇贵妃
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她在影视作品里常常作为反派出现,但实际上金佳氏是一位低调温驯的女子。她为乾隆生下了4个儿子,很得乾隆的看重。在孝贤皇后、慧贤皇贵妃鹅哲悯皇贵妃皆下葬裕陵后,乾隆曾经特地带还是贵妃的金佳氏前去巡视地宫,而在敬事房记载的淑嘉皇贵妃朝冠中,她使用的珍珠规格已经超出了规定,很明显是按照皇后规格来制作的。
在裕陵地宫之中,葬入的5位后妃都有其过人之处,但从地位和乾隆挂念的程度来看,富察皇后还是他最爱的女人。不过也许正是因为皇后去得太早,为他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才成为了"白月光和朱砂痣",而不是"饭黏子或蚊子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