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人言道,聪慧莫过诸葛亮,勤学可比苏季子。翻开每一页被尘封的历史,似乎都能找到一面可以学习的镜子。我们能想到的所有境遇,都可以从先贤的足迹里找到可以追寻的痕迹。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王安石更是用伤仲永的实例来告诫后人。
这些名言警句,我们似乎都读懂了,但还是固执地走上了一条错误的路,再一次用事实来验证这其中的道理,等到明白,才发现一切都化作烟云,为时已晚。
多年前被米卢夸赞的“足球神童”周了了,也走过了一条相同的路。
01米卢眼中的神童
路走得多了自然成了真正的路,看过的风景多了,也就喜欢上了每一处的独特,经历的人生多了,也才愿意相信事实。
人生而为人,但总有生下来就被苍天宠爱,有的人则似乎一生下就被上天抛弃,但对于未来,究竟还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去丈量。
周了了的故事还要回到多年以前,那时候的祖国足球虽然也是被国人唾弃的对象,但那时候的我们多少还是有些追求,总想踢进世界杯与世界强队去较量,然而今天连冲出亚洲都成了不小的奢望。
回想当年,刹那间已经是近20年的岁月。我也从一个少年郎,到了而立之年,不过在那时候,我记住了一个人名,被称之为“神奇”教练的米卢。
不可否认,在国足过去的20多年里,米卢将中国足球带到了一个时代的巅峰,虽然在中国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但他让我们从国足的眼中看到了一丝的希望。
02年的世界杯,我们以一球未进的经历止步于世界杯的小组淘汰赛,那似乎是一种耻辱,但今天更像是一种奢望,因为我们再也没有迈进过世界杯的大门。
那是米卢来到中国的第二年,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男足终于拿到了进入日韩世界杯决赛的门票,全国的球迷热情空前的高涨。
被视为三大球的足篮排上,国家女子队都已经在世界的最高领奖台上证明了自己,而男子国家队却终究是浑浑噩噩的毫无建树。全国球迷都希望男足能够证明自己,证明中国人可以。
在国足的颁奖典礼上,一个小男孩上演了一段精彩的花式足球的表演,这段表演让米卢看在了眼里。也许是米卢说的官话,也许米卢是发自内心。在孩子的身上,他似乎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希望。
至少在这个小男孩的身上,看不到中国足球落后于他国的原因。米卢对这个小男孩的印象深刻,并在媒体面前对这个男孩夸奖了一番,这个孩子就是周了了。
02汗水攒出来的天分
足球之所以能够让人喜欢,不仅是因为它是一场体育运动,更是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它和其他的团队项目一样,在这个团队当中不仅需要能力突出的个人,也讲究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足球在某一方面说,它需要实力,但有时候它又包含了幸运的成分,特别是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哪怕是吹哨前的最后一秒,都有可能发生奇迹。
周了了的父亲也是一位资深的球迷,或许是爱屋及乌吧,他把对于足球的爱倾注到了孩子的身上。
当周了了还是个懵懂的小孩时,父亲便把足球摆在了他的面前,让足球成为了他最亲密的伙伴。等到周了了刚刚大一点,就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孩子。
据说周了了还是个四五岁的小孩时,就能连续颠球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还在父亲的培养下学会了职业球员才有的盘带、射门技术,一副专业球员的架势。
然而这些对于一个球员来说,都是最基本的,还需要更加专业的训练,无论是从技术、对抗能力、体能上都要进行专业的指导和专业的培训。
转眼之间周了了到了上学的年龄,周了了一边学习知识文化,一边进行更加专业的体能和技术训练。在同龄人中,他绝对是足球运动当中的佼佼者,这让他有了一丝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周边的人经常给周了了投来赞赏的目光和夸赞的语言。
特别是被米卢夸奖之后,周了了成为了不少媒体追逐的对象,频繁地曝光在聚光灯下,成为舆论当中的“足球神童”。
然而,对于一个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来说,突如其来的赞誉打破了他以前平静的生活,也打破了他坚持了多年的训练习惯。
适当的骄傲是一种自信,超越了适当便是自满,随之而来的则是不进则退。
03泯如众人的悲伤
媒体的聚光灯可以照亮舞台上所有的美,却也将别人藏在了暗处的角落当中。周了了的父亲也看到了自己儿子身上的种种优势,并没有阻止这种频频曝光的行为。
作为一名父亲,看到儿子如群星围绕一般,心中也是充满了些许的满意和骄傲。毕竟小小年龄的儿子,能够引来如此多的关注,里面凝结了他不少的心血和汗水。
周了了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即便是一个心智成熟的普通人,也很难拒绝这种突如其来的诱惑,而这种诱惑不仅是简简单单的成名,而是背后蕴含着的金钱和利益。
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长年累月的坚持,也需要克制和努力,但学会一个坏习惯只是一瞬间而已。
年纪轻轻的周了了怎能抵抗住美食、慵懒和被人追捧的诱惑。他就像小时候的仲永一样每天都忙于应付手中的琐事,而渐渐地忽略了坚持了多年的努力和曾经付出的汗水,等他再明白过来,已经迷失在了当下,而找到曾经为之努力的方向。
02年的日韩世界杯,中国男足以一种极其失落的形式完成了世界杯对于自己的洗礼。
周了了也失去了媒体和世人追逐的目光,逐渐回归到了平静。但他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自信和骄傲,和他的同龄人不再有太大的区别。
04结语
这终究是谁的错,众说纷纭。有人说周了了的落幕是媒体的责任,因为他们捧杀了一个巨星的成长之路,有人说责任归于周了了,因为他没能抗拒来自于周边的诱惑,也有人归咎于他的父母,没有正确的引导。
这与王安石笔下的仲永似乎是走过了同样的路,而这条路总是以悲伤结尾。这似乎是中国式的习惯,也是中国式的悲哀,也是中国人该自省的地方。
很多原因吧,一个是水平原因,不可否认武磊是国内最好的球员,但是不得不承认武磊水平在日本队内也是至少有五六个这样的球员,所以武磊很难发挥!
其次就像孙兴慜一样,没有足够的支援依然发挥不佳,中场支援也是太少!
经常听到有人说现在的国家队一届不如一届,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以往的国家队再不济,要倒也是倒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的最后阶段,或者亚洲杯的决赛圈。而现在我们的国家队,要想打进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的最后阶段或者亚洲杯决赛圈都成了难事。
由于中国队在2002年打进了日韩世界杯,那届国家队留给球迷们的印象格外深刻,所以,球迷们在评估之后的历届国家队的实力时,常常把2002世界杯预选赛和正赛阶段时,米卢旗下的那批国家队员拿来当做参照。
拿李铁这届征战12强赛的国家队去和02那批比较,数来数去,你会发现一个可悲的事实,那就是如果把现在的国脚放到2002年,没有一个人有被米卢征召的可能,尽管做出这样的认定对信心打击很大。
这届国家队里有几人也曾非常出色,但奈何年纪已大,早过巅峰。可以进一步把现在的国家队和02国足比较,细分为几类:
1 巅峰时期有绝对实力入选02国家队的:艾克森、阿兰、蒿俊闵、张琳芃
如果这4人处在巅峰期,是能够进入02国家队大名单的。艾克森和阿兰两名攻击手不用多说,蒿俊闵的能力也不会受到太多质疑,可能很多人会对张琳芃持有异议。
其实,张琳芃巅峰时期的能力挺强的,身体素质出众,防守拦截凶狠,助攻果断坚决,能打中后卫和右边后卫,至少能够顶掉02那批里的杜威。只是张琳芃的巅峰期实在太短了点,也就3年左右,之后的状态就迅速滑坡,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的年龄是篡改过的。
2 巅峰时期能进入02国家队考察范围的:吴曦、洛国富
巅峰的洛国富得分能力没有艾克森和阿兰强,但效率也要好于大多数国产前锋,而且野牛的防守意识和反抢能力非常符合现代足球对于高位逼抢的要求。
吴曦被很多人低估,他的巅峰时期能在后腰位置上的攻防两端打出外援级别的表现,是近年来国内球员中在这个位置上攻守最平衡的。
这二人在巅峰时期有实力进入米卢教练组的考察范围,最后用与不用在于两可之间。
3 有特点但不足以进入02国家队考察范围的:王大雷、颜骏凌、蒋光太、尹鸿博、韦世豪、张稀哲、高准翼、池忠国、刘彬彬、金敬道、李昂、武磊、王刚
这些人在各自的位置上算是有一定的技术特点,拿到02时期的甲A联赛里也算得上是人物,但综合能力不足以入选02国家队。
比如:
武磊跑位世界级,但盘带和临门一脚不行;
王大雷的反应速度、脚法和快攻发起意识都非常强,但缺乏稳定;
尹鸿博传控有些灵性,一人撑起了困难时期的河北中场,但对抗和体能不足;
这里面最被高估的就是蒋光太,踢过英冠的他身体确实强悍,对抗上基本很少吃亏,但他的选位和上抢时机经常把握不好,而且没有继承中国中卫的带刀和助攻传统,几乎没有进攻能力。
范志毅、张恩华、李玮锋等人的直接得分能力,冯潇霆式的突然持球插上,打破局部攻守平衡,这些闪光点在他身上一点也没有。蒋光太能被捧得这么高,只能说是因为现在中国足球真的没人了。
4 泯然众人的:董春雨、刘殿座、王秋明、李磊、于大宝、吴兴涵、王燊超、徐新、巴顿
这些人和02年时期的国家队球员相比,就太普通了,即便放在当年的甲A联赛里也算不得出众,自然不会和国家队沾上边。
一球成名的巴顿就是典型的例子,类似他这样凭借一个精彩进球的瞬间高光表现就入选过国家队的还有不少,比如以前的张池明、冯劲等等。这不是荒唐,而是真的找不到人了,只有病急乱投医,先网起来试试,说不定好用呢。
5 年纪尚轻说不清的:张玉宁、朱辰杰、郭田雨
这3人都还年轻,未来还有成长空间,特别是更年轻的朱辰杰和郭田雨,但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还得看他们自身努力程度和机遇,现在还不好说。
我们现在这批国足的能力就是如此,没有一个人能进入02世界杯那届国家队,12强赛真的没法打。被二十年前假赌黑盛行摧毁的足球热情,需要时间去重塑,被金元足球摧毁的青训体系,需要时间去重建。
现在的国家队就是这个水平,何谈没有发挥出水平?当然,如果主帅能力强一点、经验丰富一点,场面上会好看点,但带不来质的变化。
是自身原因,我们只是在国内范围内看武磊行,但是放眼亚州,象武磊这样水平的球员多的是。武磊要在韩曰也只能打替补,若在西亚沙特,卡塔尔,伊郎恐怕连国家队都进不了。因为我国足球水平也就是亚州三流。与东南亚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队有一拼。从技术素养到体能全面落后,武磊只能在门前接传球射门,他盘带球技术差很多,为什么武磊许多单刀球都不能成功,就是个人技术不行,门前应变能力不行。这在12强赛完全暴露出来,包括武磊在内,国内球员都不如归划球员技术水平高,他们之间快速准确的配合国内球员是做不到的。因为中国联赛球队配合都是慢节奏的,没有高速奔跑当中的快配合。所以一遇韩国队就败,一遇西亚队就败!到12强赛就开败了,哪个队员也都不行了,再加上教练水平低下更加雪上加霜!中国队让人看不到希望!
是本来就没有啥东东好吧,武磊,不可否认在这一届国家队中是最好的,但放在亚洲,一流都算不上,至于其他球员,只能呵呵了……
和一群无斗志无球商的队友怎么踢?武磊是要靠强大的中场支持才能发挥水平!我感觉李铁都不了解武磊的特点!
自身的水平问题
足球是一个整体运动,所以在好的球员,若果没有其他人的支持,足球天才也没有用。
不管什么原因多了不说就一条,没人给你喂球,在好的前锋都得歇菜。
能力问题!没有好的中后卫喂球!他什么都不是!
前言:房子是现在大部分人都比较在意的一种家庭财产,我们时常能够听到,结婚买房或者工作之后买房,所以房在人们心目当中也占有一定的位置,很多人买房是为了投资,而有一些人他们买房是为了安家,可是这样的安家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那些有能力买房的人来那就是一件小事,他们卖房卖得顺手,买房也毫无压力。今天我们要说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当年米卢在卖房,董路用55万买下他在北京的别墅,如今挣了多少钱?
一、米卢
说到米卢,就不得不要说到中国足球。在米卢来到中国之前,中国足球的成绩非常的不尽如人意,踢出的成绩也不够看,在米卢来到中国之后,中国足球队接受他的指导,在很多方面得到了改进,同时也提高了中国足球队的成绩相比较之前的成绩,那可是有了极大的改观,所以米卢在中国做足球教练的时候所赚取的收入虽然不高,但是足够他在北京买下1套房子。
二、急着卖房
买下房子之后的米卢对房子并没有太多的想法,毕竟他是一个外国人,终归不能够在中国长久的住下去,在他买下自己那1套房子之后,只住了半年,他就想要把这一栋房子卖出去,其实当时没有多少人知道米卢想要卖房,而是在一次记者发布会上,米卢提出自己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卖房问题,这样的卖房消息传播出去之后,跟他关系非常好的董如直接将他的房子买了下来,所花费的价格是55万,那个时候的55万非常值钱,没有多少人能够拿出55万买下一整套房子,米卢当时卖的开心,董如也买得开心。
三、现在值多少?
随着北京经济不断增长,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房价自然也是呈现的上涨的趋势,想想现在那些在北京工作的年轻人,他们想要在北京买下一套房子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董如在买下米卢的这一套房子之后,就一直没有卖出去,直到现在有人估计了一下董路的这一套房子大概有1100万,更何况这套房子的空间有154平方多米。想想现在要买下100多平方米的套房,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样的数目跟董路之前花55万买下的价钱相比,足足是给董路翻了不知道多少。
结束语:当今时代,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房子似乎是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一种钱财和地位的象征,同时房子也是处在一个升值的行列当中,只要当地经济发展的好,房子就是人需要的一种物品,正是因为有需要它的价值,也会随之受到波动,同时在房子越来越受人欢迎的时候,很多有关于房子的问题就争相出现这些问题,其实在生活当中非常常见。
十、张稀哲
有一说一,张稀哲确实没有能力在德甲立足、亦没有在国家队展现出足够多的十号大将之风,只不过在中超联赛层面,威胁传球数字在本土球员里长期在联赛排名前列的他,其实已经拥有比绝大多数同辈球员更成功的生涯、是北京国安当代球员的翘楚。
作为中场大将,自2009年以新秀球员身份随队夺冠以来,他前后已经为国安出战超过300场赛事。在2020年8月的京津德比战中,张稀哲打入了自己在北京的第41个入球,超越了前辈陶伟、加盟国安队史射手王,之后就是一直在刷新和巩固自己的该项纪录。

九、杨智
在北京国安队史上,杨智是非常特别的一位名宿。出生于广州的他,早年效力于广东青年队、真正出道于深圳科健俱乐部,当时和他一起在年少岁月中一起打出鹊起声名、在低级别联赛摸爬滚打的年轻小伙伴,是后来成为广州两支球队主力的吴坪枫、吴伟安。
时间来到2005年,深圳科健解散,队伍成员各奔东西。在那一个南北风格差别明显、气氛对抗浓烈的时间点,不同于绝大部分广东优秀年轻球员的选择,杨智一路向北,在北京国安一呆就是十四年的光阴。
期间,他曾在高洪波入主国足的时间段里成为中国国家队的国门、帮助国安拿下中超冠军、刷新李雷雷保持的队史最长不失球时间,个人在徐云龙之后更接任过球队队长袖标。
在区楚良及彭伟国那一代南派球员退役之后,在同样是北京国安名宿的高洪波一手提携下,成名多年的杨智成为了重新打上国家队主力的广东人,而广东球员也成为了北京队长,这两点想起来其实是颇有趣。

八、曹限东
司职中场的曹限东,可以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足球圈的偶像球星,个人实力不俗,与高峰、谢峰、高洪波三人合称为京城四大名捕,是一代国安球迷的经典回忆了。
赛场方面,曹限东球风优雅、灵气十足、一脚出球能力强,享有金左脚的名号,实力在人才济济的九十年代也有入选国足的荣光履历、曾两次入选联赛年度最佳阵容;长相也是玉树临风、一表人才、深受女球迷的喜爱。
根据知名演员高圆圆的回忆,她在读书时候曾和许多当时北京喜爱足球的女孩一样,给俱乐部寄过送给曹限东的情信。可惜的事情在于,曹限东在生涯当打在1997年球队重建换血之后就离开北京国安、先后在青岛海牛、北京宽利驻足,个人状态也是因为伤病因素下降很快,于2001年挂靴退役。

七、高峰
高峰,足坛人送外号快刀浪子,知名歌手那英的前锋,活跃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强力边锋,职业生涯先后效力于北京国安、前卫寰岛、沈阳海狮、天津泰达等球队,全盛时期以速度快、单兵突破能力出色闻名中国足坛。
进入甲A时代之后,高峰与其余队友一起缔造了北京国安队史上第一个高峰期。因为飘逸的球风、非凡的实力、火爆的个性,再加上场外的花边新闻,个人辨识度很高的高峰,在当时可以说是中国足球圈内讨论度很高的名将。可惜的事情在于,球员时代的高峰就不太自律、巅峰期结束得很早,在退役之后更是成为瘾君子、好名声因为管不住自己而早早败光。

六、谢峰
出生于上海的谢峰,自3岁开始随父母搬迁到北京生活、早早进入北京足球的青训系统,父母都是运动员出身,父亲练足球、母亲练田径。
可以说,谢峰是活跃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到新世纪初期的经典前锋国脚,个人职业生涯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度过,末期阶段离队在深圳效力。
全盛时期,谢峰是中国足坛首屈一指的快马,据说个人百米时间大约在11秒2左右,与队友高峰撑起了一段绿色狂飙的国安岁月。此外,谢峰以巨人杀手的属性著称、职业生涯里面对强队更容易取得入球。
遥记得,谢峰与高峰谁更快,曾经是甲A老球迷讨论得津津有味的经典话题。借用老队长韩旭的评价,相比之下,谢峰的快更体现在启速之后、是加速越跑越快的类型,而高峰在短距离下的启动爆发之快则更明显。

五、高洪波
作为北京国安自产自养的初代名将,高洪波在北京国安待的时间并不长,但他期间所做的贡献足以压过许多效力年资更长的国安名将。
回到九十年代初期,在职业化还没完全开启的时候,高洪波先以甲B金靴的身份带领北京国安冲入甲A联赛,之后在接下来的两个赛季里一次拿银靴、一次拿金靴,是当时北京队的王牌球员。
可惜的事情在于,在1994年职业化元年开启之后,因为强制体能测试通过才能注册球员的做法出台、体能不占优的但却能在当时足坛里球员排名前列的冷面杀手高洪波,不得不远走新加坡联赛淘金一年,等到1995年之后做法取消才回归球队。在后续回顾这样的经历时,高洪波也是很无奈地表示:我不是一个特别能跑的人,我是在门前解决问题的人。
在1995年重回球队之后,高洪波再稍微延续了一下巅峰表现,甲A打入11球,仅次于15球的范志毅,在当年射手榜排名第二。在次年的1996赛季里,高洪波在足协杯发挥出色、带领北京国安拿下了职业化年代以来的第一个锦标。冲甲A的功勋射手、队史第一个职业锦标冠军的功臣、北京国安队史上培养的第一个本土标王,光是这三个头衔,足以令高洪波在北京队史享有靠前地位。

四、陶伟
作为昔日健力宝”青年队的一员,来自北京的陶伟可以司职左后卫和前腰两个位置,职业生涯里都在北京国安队度过,个人球风组织能力强、还有一脚相当出色的任意球和定位球处理功夫。
在1998年到2010年期间,陶伟合计为球队出战了270场赛事打入40球,曾经是国安的队史射手王。作为球队的大脑与指挥官,陶伟多次帮助球队打入联赛四强的水平,是2009年夺冠的功勋球员之一。
在2009年夺冠之后,完成了梦想的陶伟就宣布过退役的决定,不过最后选择多踢一年再退役。此后,陶伟转型教练,前往西班牙学习并在著名的足球教练穆里尼奥身边待过一段时间。学成归来之后,陶伟在北京国安长期担任助教,继续将自己的上半人生留给家乡球队。

三、杨璞
杨璞,出生于北京,是大名鼎鼎的国安三少之一,亦有拼命三郎的美名,也是当年得以征战2002年世界杯的北京国安队员、新世纪初鼎盛国足时间段内的常备国脚。
在职业生涯之中,杨璞能胜任中场所有位置及左右边后卫、多年来为球队任劳任怨、哪里缺人就去哪里顶上。从1998年入队一直踢,再到2009年终于夺冠后宣布退役,再到之后长期在俱乐部梯队从事青少年球员培训工作,可以说杨璞把自己的上半人生都献给了自己最爱的家乡球队。

二、邵佳一
出道于北京国安俱乐部的邵佳一,是中国足球史上少有能在五大联赛球队担任主力的杰出球员。回到1998年,时年18岁的邵佳一加入了北京国安俱乐部,开始在中国顶级联赛亮相并快速展现出了自己的能耐、成为当时国内联赛一流中场球员&出现在世界杯舞台的国家队国脚,与队友杨璞、徐云龙被球迷并称为国安三少,成为京城足球新一代偶像球员。
在2003年,邵佳一离开北京国安,以先租借后加盟的形式前往当时的德甲球队慕尼黑1860队发展,此后陆续辗转于科特布斯、杜伊斯堡,在德国度过八年黄金岁月。回到2011年年底,邵佳一结束了漂泊9年的留洋岁月凤还巢、回到北京国安再踢了四个赛季。
在重新得到邵佳一的四年里,北京国安两次成为中超第三、一次成为中超第二、一次成为中超第四、成绩都在年度四强。可以说,邵佳一虽然没有把足球最美好的黄金期给到北京国安,但最早的纵马轻狂和最后的黄昏余光,他都留在了家乡球队这一个应许之地了。

一、徐云龙
出生于北京一个文艺世家、父母都是专业舞者的徐云龙,自小钟情于足球运动,选择了一条与父母截然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因为强壮的体格、出色的爆发力,徐云龙在少年时代于足校里很快就脱颖而出。
在选择青年队时,当时的八一队和北京国安都向徐云龙伸出了橄榄枝,而后者选择了家乡球队北京、开启了一段一人一城的漫长足球之旅。在职业生涯中,徐云龙司职中后卫、右后卫、右前卫、前锋等多个位置,是典型的国足万金油名将。
国家队方面,徐云龙从米卢蒂诺维奇到朱广沪任主教练时期一直是国家队主力后卫&京系球员的代表、生涯合计出战72场贡献7球,是2002年世界杯大名单里的一员。
俱乐部生涯,徐云龙1999年开始为北京国安一线队登场比赛,之后一直在北京国安效力,2016年挂靴退役之后在球队管理层任职,联赛合计出场415次贡献28球,算上各项赛事合计出场超500次,长期以来都被球迷视作是球队队魂级的人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