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婴儿肠管的长度约为身长的6倍(成人为4倍),有利于营养的吸收。但婴儿的肠道的神经支配功能尚未完善,肠壁肌肉不发达,肠管内容易充气,调节功能和消化功能都较差。因此,一般婴儿大便次数也就比较多。但随着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也就逐渐减少。1个月的婴儿每天大便可多达7~8次,而到了3个月末时大便次数可减少到每天1~2次。吃母乳的婴儿比吃牛奶的婴儿大便次数要多些,且大便也稀些,这与母乳的成分有关,但并不影响婴儿对营养的吸收,因此,家长不必有所顾虑。也有的婴儿在进入2个月后,会出现便秘,每2~3天大便1次,甚至间隔的时间还要长些,多见于吃牛奶的小儿,但吃母乳的小儿也会出现这种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对母乳喂养儿首先应考虑是否为母乳不足;对用牛乳喂养儿则要考虑是否每天吃进的水分太少了。如果婴儿排便很困难、排便时哭闹疼痛,可先给予服用浓缩鱼肝油每天3~4滴,也可口服蜂蜜,对吃鲜牛乳或奶粉者同时应多喝一些水。经过这些处理,大多数小儿大便可恢复正常。如经上述处理大便仍未好转,就需要请医生治疗了。如果大便不硬,排便顺利,小儿无腹胀等不适,精神食欲均好,尽管2~3天排便一次,一般也不用去管它。 也有用母乳喂养的小儿,在进入2个月后,大便次数反而增多。出现种种情况,首先应想到是否是母乳分泌量增加了,使婴儿的进食量增加所致。这时可观察小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如果现在平均每周体重增长值较以前增加了(如以前体重每周增重150克而现在却每周增长200克),就不必多虑了。
祝宝宝健康成长哦
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
如果婴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或土**,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较多,大便可能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较多。有时大便里还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不要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轨迹,孩子不同,每日大便次数也不相同。但要注意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
肠道也小 吃的次数多拉的次数也多。 观察拉的粑粑颜色 有没有奶瓣 稀不稀也有可能是因为消化不良或者肠胃不好引起的 要从各方面考虑!有的孩子三个月已经攒肚子了,那就会一天到四五天才一次大便,有的还没有攒肚子,会两三次,三四次的,只要孩子大便形状正常,便次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就可以不管的孩子不是吃奶挺好的,
如果宝宝排便次数过多,且发白奶瓣,说明是消化不良。如果大便干燥结块就是便秘了,建议用活菌调理宝宝肠胃。可能肠胃消化不好,可以苹果或者胡萝卜煮水给孩子喝,护肠胃治拉稀的
超过4天就让用开塞露,我没敢用,就带她去医院了。去医院检查也没检查出个所以然来,就只是说宝宝消化吸收不好,说的些话我们自己都能想到,反正就是没有任何用,还给开了开塞露和
正常情况下每天拉三四次大便也算正常的,只要没有发烧和拉水样大便就没关系的。多给宝宝喂开水,注意观察宝宝各方面的情况。
焦麦芽,焦山楂,苹果煮水喝随着月龄的增加,他的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所以重点是大便形态是否正常。正常宝宝大便应该是**糊状或膏状,颜色和形态上稍有差异与母乳或奶粉不同喂养方式有关。但总体上应该是较均匀,水分不多,
会相对的多一点,大便也会偏软烂。每天可能两三次到五六次不等,如果大便现状是正常的宝宝的胃口也好,那就不必太过于注重大便的次数。
一般喂母乳的宝宝拉的次数多,观察宝宝有没有不舒服哭闹之类,如果有正常喝奶睡觉,体重身高也正常长的话,一般没有太大问题,三个月宝宝消化吸收系统都还没发育完善,宝妈也不用太担心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