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了怎么办?如何快速退烧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如何快速退烧,第1张

宝宝免疫力比较低下,所以宝宝获得感冒发烧的症状比正常人要高一些,如果在生活当中宝妈不加以注重护理的话,那么宝宝的现象就会更加的严重,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当孩子发烧之后家长应当怎么办?

一、孩子发烧之后,家长应当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知道宝宝的身体各个器官未发育完全,所以这个时候是不能够给宝宝服用药物的,药物的副作用非常的大,同时宝宝对于药物会产生一种耐药性,当宝宝轻微的发烧可以多给宝宝喝一些开水,注意保暖,这样都能够有效的缓解发烧症状,如果是中度的发烧,就可以给宝宝采取一些物理降温措施,可以用湿毛巾贴在宝宝的额头上,或者是用退烧贴贴在宝宝的额头上都是可以的,另外打一盆温水用温水将宝宝的全身擦拭几遍,这样也能够帮助宝宝散热,但是宝宝的发烧程度比较严重的话,就需要带宝宝去医院看医生了,然后大医生查明病因之后,遵医嘱进行治疗。

二、结语

由此可见,宝宝的生长发育一直以来都是让家长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家长在生活当中应当格外的注重宝宝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到换季的时候要及时的注意给宝宝保暖,一定要让宝宝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如果睡眠不足够的话,也是会导致自身的免疫力下降,从而会遭到一些细菌的侵袭,引起发烧感冒症状的出现,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另外还要注重宝宝的饮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给宝宝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多带孩子运动,运动也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同时还能够促进宝宝的骨骼发育成长,多带宝宝晒晒太阳都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

我就建议尽量不要用药物来降烧,因为这种方式就是降低孩子的免疫力,而是要想办法吃一些能够快速提升免疫力的食物和营养素,孩子就恢复得很快,而且免疫力会变得越来越好,不会反反复复,这是我们多年的经验。

发烧是身体的一种免疫反应,就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对抗细菌病毒的一种反应。身体把体温提高起来,为的就是控制细菌病毒的繁殖,这需要消耗身体很多的能量。发烧不超过39度都是低烧,不要随便用药降烧,只有体温升高到392度以上才能控制细菌病毒的繁殖,也才能好得快,即使体温升高超过39度,如果没有出现重症,都可以自己处理。只有出现重症才去找白大褂。

身体发烧可以吃一些能够快速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或者是营养素,和补充一些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果蔬汁,比单一的等身体自愈更好,而且恢复的时间更快。可以吃以下的食物,有助于免疫力的提升。

1、吃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高蛋白质食物,像酸牛奶,鲜牛奶,鸡蛋等等。蛋白质是制造抗体的主要成分,只有身体有充足的蛋白质,免疫力才提升得快。对于发烧后身体很虚弱的人,就要吃那种含有50多种营养成分的代餐奶昔,才能快速补充能量,恢复得也会更快。

2、吃一些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比如猕猴桃,鲜枣,山楂,樱桃,草莓等。维生素C能够激活身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免疫水平。如果身体的反应比较大,就要想办法额外的做维生素C的营养补充,每次500—1000毫克,两个小时用一次,我们已经运用了十多年了,效果很不错。同时也可以用蔬菜水果榨汁喝补充水分和矿物质,可以用胡萝卜,莴笋,柠檬,青瓜组合榨汁喝,每一个小时榨一杯喝。

3、用一些生姜,大蒜,葱头来煮水喝,也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因为这些食物当中也含有很多提升免疫力的植物因子。也可以用这些食材加上鸡蛋做成蛋花汤来喝,有增加能量,祛寒散热的作用。

如果想做得更好一点,就直接全部补充能够快速提高免疫力的营养素,我们经常用到的就是蛋白质粉,多种营养素片,维生素C,松果菊。

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让孩子舒服一些。民间的各式降温方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什么盖厚被子的,泡热水澡的,还有跑步运动的,采用哪种方式是可取的呢?

1、补充水分多通风,合理增减衣物

当体温超过385℃后体液异常损失非常大,对于氧气的需求也明显,每高于正常体温1℃,对氧气的需求就提高13%,这两点都与热性惊厥的发生密切相关。一定要多补充水分!这不是孩子愿不愿意,而是必须!穿衣的多少以孩子的感觉为依据。如果觉得冷甚至打寒战,积食发热也要多加衣物,把袜子、帽子和围巾都穿上;觉得热就脱,出汗则尽快擦干,不能吹风,衣物要吸汗透气。

2、温水擦浴降温

温水擦浴是发热时常用的一种物理降温方式,能够暂时降低体温缓解不适。但正确的擦浴方式,家长们一定要认真掌握。

准备:三块毛巾(一块敷额头,一块擦浴,一块擦干),热水袋或暖宝宝贴敷于孩子足底,面盆装水约七分满,水温在35℃左右,不能让皮肤有寒凉的感觉。

环境:关好门窗,勿使风直接吹入。

不能擦拭的部位:心前区与肚脐。

擦浴方式:将浸湿的毛巾挤干至不滴水,擦拭孩子全身皮肤表面。过程中尽量少暴露身体,擦哪里则露出哪里,防止受寒。擦拭顺序由上至下(颈部上肢背部下肢),在颈部、腋下和手肘内侧等血管丰富的地方可以多停留片刻以增加热量散出。

另外,网络还流传过一种据说源自德国妈妈的看似神奇的“湿毛巾绑腿退热法”。这种方法的原理其实与温水擦浴类似,但小腿上没有大血管分布,用温毛巾绑小腿,退热效果有限。

3、小儿推拿&无痕刮痧泻热

疏通经络能够让外周血管扩张,让热量通过皮肤释放出来。5岁以下儿童,沿膀胱经捏脊;而5岁以上儿童适合用无痛刮痧,用无痛刮痧梳沿膀胱经疏通经络,由下而上轻轻敲打肺经。

低热:用发汗解表的按摩法

推三关,揉外劳宫,太阳穴,拿凤池,清肺经,掐揉二扇门,天河水。

高热:用清热凉血的按摩法

退六腑,打马过天河,蘸水捏脊,捣小天心。

4、足浴发汗退热

准确地说,发汗不仅仅只是降温,更是一种退热的方式。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感冒发热,肢体酸痛,头闷腹胀可一旦汗流出来,体温就会逐渐下降,全身难受的感觉也会开始消退。发汗,是身体降温最自然的方式。

当汗出的时候,血管舒张,毛孔开放,这样有利于体热发散,同时汗水的蒸发也能够带走大量热量。家长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孩子吃退热药起效后,就会开始发汗,温度也就退下

首先家长需要定时给宝宝查体温,看一下宝宝身体的温度是多少,如果是38度以下的话,就给宝宝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就可以了。可以给宝宝贴一些退热贴,或者是用一些湿毛巾敷在宝宝的额头上,进行物理降温。

如果宝宝身上非常烫的情况,家长可以脱掉过多的衣物,用温水给宝宝擦拭全身,帮助散热,还可以让宝宝舒服一点。

在宝宝发烧的时候是不会出汗的,会让身体不能够正常的排泄,所以就需要给宝宝多喝一些温开水,这样可以促进身体内的循环。

如果发现宝宝发烧38度以上一直不退的话,最好带着宝宝看医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0930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0
下一篇2024-01-20

随机推荐

  • 国产护肤品谷雨真的好用吗?,,

    挺好用的。水看起来里面有水珠,上手试了一下,出来的液体并没有我想象的黏,因为大家说很油腻很稠,我以为会是那种啫喱感,但是并没有,自我感觉很清爽不油腻,涂开之后完全就是水,很快就吸收了味道呢,刚打开瓶盖是那种植物的清香,还有点像芦荟的味道,但

    2024-04-15
    50100
  • 有什么平价好用的男士水乳推荐?求推荐?

    男士平价乳液排行榜10强:  1、悦诗风吟  2、CeraVe  3、百雀羚  4、妮维雅  5、FANCL  6、高夫  7、相宜本草  8、欧莱雅  9、吾诺  10、资生堂  一、悦诗风吟青竹男士控油润肤乳  产品介绍:悦诗风吟的这款

    2024-04-15
    43000
  • 送什么礼物有关1314的的含义的?求救啊?(以知道13是一件外套)求解14有礼物?求创意、时尚、前卫的?

    真想不出这个14是什么,不过您的问题倒让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可行否:来这里买两盒正版的星期袜(选一盒带数字的一盒带爱心的,然后两盒打开,把带数字的那盒数字是2567的袜子拿掉,然后把另外一盒带爱心的袜子放进去凑成七双一盒),这样

    2024-04-15
    45700
  • 有没有适合女生用的护肤品,油性皮肤,套装的?

    呼吸惊喜水分套盒SU:M37呼吸惊喜水分补水保湿三件套套盒,主要功效:给肌肤高效供应补充水分,保湿,镇定和收缩毛孔成分:竹子树液、红三叶草花、木槿花、金银花 使用感受:化妆水是轻薄的水状 啫喱是凝露质地 气味清新不像雪

    2024-04-15
    48700
  • 什么补水喷雾好?

    1 妮维雅娇柔爽肤水(粉)49元:的确是很好用的一款 拍到脸上 润润的 不含酒精 也很耐用呢 不错不错(摇后泡沫细腻丰富,厚厚的一层而且经久不消。泡泡少说明营养成分少,泡泡多但大说明含有水杨酸,洁肤效果好但敏感肌肤尽量不要用,泡泡多且细但很

    2024-04-15
    37300
  • 有谁用过妮维雅的防晒产品?进来说说啊

    用过的感觉油油的。比较好的有兰蔻,迪奥,资生堂,建议买三个15ml中样,不到200元,差不多够用了我觉得防晒霜一般比较油腻,涂在脸上有不透气的感觉。其实防晒指数越大对皮肤的副作用也就越大,而且防晒霜不是一劳永逸的,要定时的补涂,效果才会最好

    2024-04-15
    43500
  • 唇膏品牌的十大排行榜

    排名在前十的唇膏品牌有:资生堂MOILIP修护润唇膏、伊丽莎白·雅顿经典润唇膏、NIVEA妮维雅天然型润唇膏、Blistex百蕾适小蓝罐、Burt'sBees伯特小蜜蜂润唇膏、曼秀雷敦天然植物润唇膏、Vaseline凡士林玫瑰润唇

    2024-04-15
    375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