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开放后,有一部分家长总是在纠结到底要不要二胎的问题,一方面担心大宝会不接受,另一方面也怕自己精力有限, 无法同时照顾两个孩子。
但是也有一部分宝妈发现,自家大宝在要二胎这件事情上比父母都积极,天天追在爸爸妈妈后面问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有弟弟妹妹,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在网上看到一位宝妈晒出了家里四个小宝贝的有趣日常,宝妈是这样描述的,三个妹妹一到哥哥快要回家的时候就会特地排队等在门口, 想迎接哥哥回家 ,儿子每天放学后的场景都相当热闹,有时候令自己这个老母亲都羡慕不已。
这位宝妈说,自己有了大宝以后,每次看到别人家父母领着两个小宝贝出门都特别羡慕,虽然想要二胎,但还是 担心儿子有些接受不了, 只能将这个计划放在心里。
可有一次,大宝放学回家的时候,特别郑重其事地跟她说自己想要个妹妹,这可正中宝妈下下怀。
不久之后,妹妹出生了,不过这可不只是一个妹妹,因为宝妈一次生了仨小宝宝,这下子家里彻底热闹了起来。等孩子们逐渐长大,也 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相处方式, 而哥哥每天放学回家都要挨个抱一下妹妹就是其中之一,这样温馨又有爱的场景,也着实是令不少人羡慕了。
我们身边不乏有家长本身是想要二宝的,但基于大宝的态度不明朗,于是踌躇不前。
这样的行为在一部分父母眼中是难以理解的,在他们的心目中,大宝是自己的孩子,是自己赋予他们生命将其带到人世间,现在自己只不过想再要一个孩子,怎么就非得征求大宝的意见了呢?
可是父母要明确一点,大宝也是家庭里的一份子, 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 两个孩子长期呆在同一个屋檐下也是无法避免的,想让孩子们相处和谐,就需要大宝从内心里去接纳二宝。
即便是母爱也有一个从“0”开始的过程,更别提一个是三观尚未完全树立,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宝了,那么如何让大宝接受二宝就需要父母用点“小心思”了。
小孩子性格敏感,更容易感知到父母的注意力在不在自己身上。
父母如果真的决定要二胎,可以提前给孩子打好“预防针”,给孩子做好铺垫,让他们知道弟弟妹妹的到来不是分走他们的宠爱,而是多了一个人爱他。
孩子的认知能力是逐步提升的,在二宝尚未出生时,家长就可以让大宝帮忙照顾自己,并且 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让两个孩子产生联系。
比如让孩子知道这个还没有出生的小家伙在日后会成为他的小伙伴,两个人可以相互扶持着长大。
不少二胎宝妈在二宝出生前想的都是两个孩子和谐相处的画面,然而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一个玩了很久的玩具、一个不知道哪来的纸飞机……都能让两个小家伙挣半天,这样的矛盾虽然在生活中不可避免,但也有家长没有做好引导的缘故。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二宝出生后难免会有照顾不到大宝的时候,与其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冷落,不如让大宝帮忙一起照顾孩子, 并且在适时的时候“弱化”二宝, 让他们承担起当哥哥或者姐姐的责任。
总结一下:两个孩子如何相处是门学问,但这其中也需要父母的引导。
文 | 上官妈(高级母婴护理师)
二孩政策开放后,很多家长都选择再要一个孩子,于是一些和二宝年龄相差太大的大宝,成了带孩子的“主力军”。不过,大宝带二宝,容易出现问题。
小罗大儿子已经8岁了,小女儿才刚刚两岁。小罗平时忙不过来的时候, 大儿子会给妹妹喂饭、逗妹妹开心、哄妹妹睡觉。
一天,小罗做饭的时候,发现家里的米不够了。她有些犯难,平时她都是等孩子的爷爷奶奶在家时,才出去买菜,如今爷爷奶奶有事。可现在家里的米又没了。
把两个孩子放在家里,小罗实在不放心,但饭总不能不煮。 这时贴心的大儿子看到了她的纠结,自告奋勇地说:“我在家照顾妹妹就好了,妈妈你快去买米吧。”
小罗想到大儿子平时照顾妹妹也很用心, 自己就出去一二十分钟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于是急忙出门买米。
可是回家后, 小罗一阵后怕,两个孩子坐在地上大哭 ,桌上的保温壶倒在地上,开水也洒了一地。
原来大宝想给妹妹倒水喝,结果没拿稳水壶,摔倒了地上,大宝的手被烫红,吓得哭出来了,妹妹看到哥哥哭,也吓得哭出来了。
于是,小罗决定以后不让儿子单独照顾妹妹很长时间。对此,网友也纷纷表示,这位妈妈心真大。
大宝照顾二宝出现差错,是很多二胎家庭常有的事情,父母让大宝帮忙照顾二宝时,也要注意几个问题。
1、照顾二宝,不是大宝必须要做的事情
照顾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大宝可能因为血缘的关系,主动帮父母照顾一下,但如果在照顾的时候出了问题,父母不应该只是责备大宝,而且要对他的主动照顾,给予奖励。
2、父母需要时刻注意
对于大宝而言,弟弟妹妹就像一个玩具,他可以陪弟弟妹妹玩,但照顾的时候,可能不周全,所以,父母也要在一旁守着。
不过,大宝愿意照顾二宝,对一些二孩家庭而言,是一种奢望,他们的两个孩子,相处的情况太糟糕,恨不得一见面就掐架。
1、不要轻易比较两个孩子
将两个孩子作比较,是二胎家庭常出现的情况,一旦大宝的行为不受父母的控制,他们就拿弟弟妹妹说事。
父母需要让孩子意识到,他与弟弟妹妹都是很特别的存在,都有自己的优点 ,才能让孩子更自信。
2、不忽视大宝的感受
刚刚出生的小孩确实很难照顾, 很多父母因此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二胎身上,很容易就忽视了大宝 。
但对于大宝而言,父母的变化是巨大的,曾经的他受到父母百分百的关注,但是弟弟妹妹一出现,他可能觉得自己连关注都没有了。
二孩出生后,对大宝的爱也不能减少。妈妈晚上可以先哄大宝睡觉,再去照顾二宝,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父亲也要参与二宝的照顾。
3、不偏袒任何一方
他会觉得父母更爱弟弟妹妹,时间长了孩子会缺乏安全感。而对二宝太过溺爱,以后二宝会经常性地欺负大宝,很不利于家庭和谐。
因此, 父母要就事论事,不能偏袒弱的一方 ,遇到无法判断的事情时,可以和两个孩子一起商量,父母公正了,孩子之间的相处可能更和谐。
有的父母真的是 育儿 高手,大宝和二宝之间相处得太和谐了,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当初看综艺节目时,很多观众都有被诺一暖到吧,他真的是一个宠妹狂魔,去哪里都要牵着妹妹的手,贴心喂妹妹吃饭,随时安慰妹妹,特别让人羡慕。
姐姐弟弟一起搞怪的家庭,也很有意思,生活中一定充满他们互怼的欢声笑语。
兄弟之间也可以很和谐,虽然平时会打架,但腻歪起来毫不含糊。
希望每个有二胎的家庭,都能如此和谐幸福!
前阵子,我组了一次家庭聚会,闺蜜正好也是二胎家庭,她带着一家来这边吃饭。当时,我们几个大人聚在一起聊天和烧菜,4个孩子就在客厅里玩玩具。
不一会儿,就听见了啼哭声,走过去一看,是朋友的2个孩子因为争夺一个玩具吵架了,二宝没有抢到,就开始哭。
朋友走过去劝架,就苦口婆心地劝说:“大宝,你是姐姐呀,要让着弟弟知道吗?你看旁边有那么多玩具,你可以和敏宝、仪宝一起去玩别的嘛。”
在劝说下,姐姐终于把玩具让给了弟弟,但是脸上一直很委屈,兴致也没有刚开始高了。
不仅仅是朋友会这样说,在二胎的家庭里,或者身边有2个以上的孩子在一块的时候,我们时常就会听到这样一些言论:
你是姐姐/哥哥,你要给弟弟/妹妹做个好榜样;
你是姐姐/哥哥,要照顾好自己的弟弟/妹妹哦;
你是姐姐/哥哥,要懂得谦让,弟弟/妹妹还小;
乍一听,好像没啥问题,因为在我们所接受到的传统观念里,一直都有一句俗语就是“长兄如父、长姐如母”。
1
纪录片《姐姐》
纪录片《姐姐》,几乎就是一部典型的“长兄如父、长姐如母”的观念片。
这是一个四口之家,爸爸是一名警察,妈妈在家全职带娃,他们有一对龙凤胎,大的是姐姐,小的是弟弟。
这个纪录片时间不长,只有20分钟,但就在这20分钟里,但却活生生演出了作为长姐的无奈的辛酸。
姐姐和弟弟下国际象棋,但刚开始,弟弟就开始耍赖,姐姐一气之下不想下了,转而去画画。
不曾想,弟弟喊来了妈妈,妈妈张口就说:“你是姐姐,让着点弟弟怎么啦?”
还有一幕,姐姐和弟弟都想看电视,弟弟想看足球,姐姐想看少儿频道,而作为姐姐,最好当然是她妥协,陪着弟弟一起看球。
整部片子里,“你是姐姐要懂事”是妈妈的口头禅,“你是姐姐嘛不是”是爸爸的常用语。
但是随着影片的讲述,我们发现,姐姐并不就是姐姐,而是在剖宫产的时候, 得知了是龙凤胎的情况下,人为决定让女孩先出来,强行赋予了她“姐姐”的身份。
因为父母觉得,老大就是要照顾老二的!
因为是姐姐,所以就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因为是姐姐,就要被强加一个“照顾者”的身份,因为是姐姐,就要谦让弟弟,这才是懂事的表现,不顾自己的委屈,没有错也要低头认错,才能得到妈妈的一次摸头
作为父母,我们无比心疼姐姐,当看着里面爸爸妈妈和弟弟开心的笑容的时候,也感觉有一把把刀,直插姐姐的心房,且凌厉无比。
2
“长兄如父,长姐如母”
畸形的教育观念
传统的长幼观念根深蒂固,老大意味着稳重成熟,担起重任,老二则理所当然被保护,被偏爱。
“长兄如父、长姐如母”,其实是对老大最大的伤害。作为家中的哥哥/姐姐,从小就被灌输这种观念,其实是在剥夺他们部分追求自我幸福的权利。
电视剧《爱的厘米》里面,姐姐关雨晴 (佟丽娅饰) 作为姐姐,就一直在承担着很重的责任。
“从小到大,他出去打架是我没看好他,他考试不及格是我没辅导好,他早恋时是因为我听歌把他带坏了,为什么他所有的过错都是因为我的问题。”
不仅如此,弟弟娶妻需要买房,是姐姐的责任;买车,要让姐姐把自己的车让给弟弟;弟弟做生意需要启动资金,还是姐姐的责任
长期的不受重视和一直被赋予的作为姐姐的“责任”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让她不得不接受心理治疗。
好不容易遇到一位优秀的医生徐清风 (佟大为饰) ,也不能勇敢追求的自己的幸福,害怕带给对方压力。
也有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爸爸作为哥哥所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他说,自己的爸爸是哥哥,下面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
当年六七十年代,爷爷因为意外,导致丧失劳动能力,奶奶一介妇人,也没有丝毫主意。虽然爸爸当年才18岁,但是没有办法,作为哥哥,他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为了家庭、弟弟妹妹,爸爸放弃了上高中的机会,受尽苦难,想尽办法赚钱,先后给2个弟弟和妹妹盖楼成家,而这位网友的叔叔和姑姑们却是安逸享受的主儿
即使现在时代不同,“长兄如父、长姐如母”这句俗语在新世纪依然有新的解读方式。
在很多二胎家庭中,大宝仍然一如既往地扮演着父母“贴心棉袄”的角色。
TA们要陪弟弟/妹妹一起看书、写字、做 游戏 ;帮弟弟/妹妹刷牙、洗脸、洗脚,带着弟弟妹妹出去玩;不能和弟弟/妹妹抢玩具,要知道谦让……
3
手足之间的最好关系:
爱的平行线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论文中写到:
自古以来,“长的一方”倾向于责任取向、家庭取向、利他取向、劳动取向,“幼的一方”倾向于权力取向、个人发展取向、利己取向、享受取向。
“哥哥”“姐姐”,这个词一旦被赋予“身份”或者“责任”,放在任何一个孩子身上都太沉重了!
而一旦对“哥哥”“姐姐”赋予较大的使命和责任感,必然会对“弟弟”“妹妹”给予特别的偏爱和减免不必要的义务。
这对每个孩子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好的,尤其对于较大的宝宝,又是不公平的。
在综艺节目《我们长大了》里,一对混血姐弟的相处模式就得到了大家的称赞。
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有手足之情,姐弟之爱,父母也没有强加给姐姐一种“长姐观念”,利长幼关系对姐姐进行道德捆绑。
在洪佐伊、洪浚文姐弟俩的相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姐姐不会很特意地去照顾弟弟,甚至大部分时间都不管他;而弟弟呢,也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特权,在超市和姐姐走散之后也不会急得大哭,责怪姐姐没有照顾好自己。
但是当弟弟在沙滩上被别的小朋友“围攻”,孤立无援的时候,姐姐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前保护弟弟;而要互送礼物的时候,弟弟也能坚定地知道姐姐喜欢什么。
就像节目中华少说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就像两条平行线,成长的道路上相互陪伴,但始终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我们父母都应该意识到,在家庭里,每一种角色和关系,都有它无可替代的属性、职责和权利。
也该明白,一个和谐的家庭,应该是各归各位的关系,孩子的身心 健康 成长,也绝不是靠某些牺牲。
手足之间存在的是爱,而不是传统观念的束缚,哥哥/姐姐也不用被赋予某种职责,充当爸妈的助手。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爱,我们希望并期待的也是:
在将来,孩子们之间能够互相帮扶、彼此帮衬,各自朝着自己的方向,快乐成长。
二胎政策放开,有马上实施响应的,有持续观望的,也有坚决不要的,对于70后、80特别是70后的老母亲来说,赶上了末班车,有的如愿以偿地了二胎。即使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和看孩子的经验,俩娃的生活仍然让父母措手不及,大宝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家长再累也要及时关注。
1、感觉失宠低落
原来是爸爸妈妈独宠,现在多了一个弟弟妹妹,尤其是二宝年龄小,身体抵抗力弱,需要精心呵护,全家的重点都放在了照顾小宝宝上,时间精力有限,难免照顾不周,有的事情不得不让大宝自己处理。我生二宝时因为父母年龄都大了,没办法照顾大宝,住院时不得不将大宝托管到公寓,住了一星期。
大点儿的孩子,如果你问孩子:“你自己能行吗?”孩子可能说:“没事,”心里小难过,情绪低落,只是不想表达出来,独自消化这种情绪。如果有条件,当父母没有精力管大宝的时候,一定让家人爷爷奶奶姥娘姥爷比较亲近的人帮忙照顾孩子的起居生活,让大宝顺利度过这段时期。
2、行为倒退
大宝的行为倒退有时是无意识的自我保护,原来自己穿衣吃饭,忽然不想自己做了,什么都让爸爸妈妈帮忙做;这是一种潜意识地想得到父母的更多关注,大宝看到弟弟妹妹什么都不会做,爸爸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寸步不离,便也效仿得到家长的更多关怀。
记得二宝刚出生几天,从医院回家,大宝看见妹妹整天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让大人照顾,心生羡慕,自己也躺在床上,说:“整天让人照顾真好,自己什么事也不干,也没有烦恼。”我开玩笑说:“小宝宝大小便还都在床上呢?”大宝听闻此言,腾地从床上坐起来。
年龄大点儿的孩子可能会做些调皮捣蛋的事,学习不用功,和同学朋友交往过密,情感外求,频繁花钱购物等等,以此来吸引父母的注意,父母如果不了解孩子这种心态,往往会着急上火,心想“原来很乖的孩子怎么成这样了?”
3、吵架争抢
二宝一出生就有姐姐哥哥,在月龄小时,和大宝争抢的意识并不强烈,大宝却很敏感,以为二宝是来跟自己抢东西的,经常护着自己的。等到二宝再长大一些,如果大宝和二宝年龄相差几岁,俩宝在一起争抢东西也是常有的事。
别以为大宝年龄大些,一定会让着弟弟妹妹,俩人谁也不让谁,但是一会儿就会和好如初。一个亲戚家有两个女儿,相差9岁,姐姐经常照顾妹妹,也经常教育妹妹,即使这样,俩宝在一起也经常小吵,妹妹总觉得受姐姐的“压制欺负”。
4、宠妹小哥哥
有些男孩子有了妹妹后,特别宠爱妹妹,经常抱抱妹妹,亲亲妹妹,给妹妹换尿布,逗她玩儿,关系非常融洽,这让爸爸妈妈欣慰不已,一个小暖男,一个小萌妹,生活如此美好,累并快乐着。
有了弟弟妹妹,父母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面对大宝的变化呢?有几点建议:
1、不要总说“要让着弟弟妹妹”
传统的观念认为,大的就要让着小的,年龄大点儿就该懂事了,好吃的好玩的先给弟弟妹妹,不要争抢。其实这样对大宝是不太公平的,会让孩子更有失落感,如果原本是大宝的东西,二宝抢着玩,父母依靠家长的威严一味地让大宝礼让,会让大宝的性格比较懦弱怕事,长大了也不敢竞争。
让二宝友好地征求大宝的意见,同意后再玩,大宝会感受到重视,“老大”的意识萌发,也会慢慢地增强责任感,学会更好地照顾弟弟妹妹,做好榜样。
2、坚持原则,不随便宠溺大宝
还有一种情况,有了二宝,对大宝照顾不周,爸爸妈妈总有一种愧疚感,想多做些补偿,对于大宝的一些要求总是尽可能地满足,尤其是物质上的,尽管有些是不合理的。长期以往,大宝抓住了父母的弱点,会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性格也变得越来越自私任性。
孩子小,性格塑造要趁早,面对大宝不合理的要求或者学习生活中一些缺点,爸爸妈妈要坚持原则,讲清道理,学会拒绝,避免大宝利用父母的软勒钻空子,塑造良好的性格。
3、多和大宝沟通交流
有了俩娃,在照顾二宝的起居生活的同时,再累也要关心大宝的情感和情绪,多和大宝交流沟通,了解思想动态,对于生活和学习上的事情多加关注,碰到困难给予帮助,也就是说大宝有了弟弟妹妹,福利待遇、关心照顾不能减少,大宝会深切体会到爸爸妈妈的爱。
4、明确告诉大宝“爸爸妈妈爱你”
有了弟弟妹妹,大宝会时有时无地泛起这样一种情绪:“爸爸妈妈还爱我吗?如果爱我为什么还要生一个呢?”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要二胎的理由大部分是想给孩子做个伴,有个手足之情,如作家钱钟书先生拒生二胎的理由是“怕分走女儿的爱”,在那个以求多子多福的年代,为了对子女专一而只生一个孩子的,怕是不多见。
大宝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焦虑,担心失宠,爸爸妈妈要明确地告诉孩子:“我们仍然象以前一样爱你,可能时间精力有限,对你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但一定要相信爸爸妈妈爱你!”做好大宝的心理疏导,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属于心理敏感期,更要加强对孩子的关注。
5、赋予责任感 做好榜样
可以让大宝参与到照顾和教育二宝的任务中,赋予责任感,当爸爸妈妈忙不过来的时候,让大宝照看一会儿弟弟妹妹,一起玩耍学习,慢慢地两个孩子的手足之情也会越来越深,也更有“老大”风范。
二宝小的时候对于大宝来说,象是一个“大玩具”,可以没事儿的时候逗着玩儿,随着弟弟妹妹的长大,会走路了,会说话了,新的本领越来越多。看到这神奇的变化,大宝会有一种思考:“我也应该成长进步,给弟弟妹妹做个榜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