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的广告词:
1: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2:大宝明天见!大宝啊,天天见!
3:天天都滋润!
4:女声:哎,你老公最近脸色不错呀。女声:他呀,尽用我的大宝SOD蜜了。
5:男声:又用我的呀男声:我……我那瓶都让我老爸用了。
6:女声:感觉怎么样女声:吸收特别快。女声:挺舒服的。
7:男声:我跟我媳妇说呀,你也弄瓶贵点儿的呀,可人家就认准大宝了。
8:女声:大宝,明天见。男声:大宝,天天见!
9: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10:嘿,还真对得起咱这张脸!
11:挣钱不容易花钱节省点。
妈妈!快把妹妹弄走!
妈妈妈妈!她又抢我东西了!
妈妈妈妈妈妈,你快骂一下她!
我家每天这样的尖叫都会出现N遍。来自于5岁多的大宝哥哥,而1岁多的二宝妹妹说话还没周全,只会肢体语言加哦哦哦叫。
生二胎不是没有准备的,内心总希望儿女双全,凑成一个“好”字。大宝4岁的时候,我的肚子像个快要成熟的大西瓜。大宝总是趴在我肚子上好奇地问:“妈妈,Ta在里面干嘛呢?妈妈你给我生个妹妹吧,因为弟弟会抢我玩具。”如他也如我所愿,上苍果真赐我一个小姑娘。大宝荣升为哥哥,但他面临的还真不是一个乖巧懂事不会抢他玩具的妹妹。
妹妹刚出生的时候,我们把更多的关爱还是给了大宝,因为考虑到孩子内心的敏感脆弱,从独宠和分享,总要有个过程。家里亲戚都是比较心照不宣,来看二宝的时候,都首先抱抱夸夸大宝,在这点上我充满感激。
我坐月子的时候,大宝刚上幼儿园,每次放学回来我都第一时间放下二宝去抱抱大宝,有次大宝回来了二宝还在使劲撮奶,我赶紧弄下她放在床上,去迎接大宝归来。回头看见她仰着头使劲撮着被子一角,哭笑不得。
大宝是个善良敏感的孩子,他不欺负妹妹但也不搭理妹妹,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失落和不适应。有时候我们弄着妹妹的时候,他会各种找各种理由想办法支开我或者他爸爸:爸爸我需要你的帮助,妈妈给我讲这个故事。他的小心思真的让人好笑又心疼。
但生活并不能两全其美,爸爸妈妈的`爱是从一份变成两份,但精力只能是除以二。有次妹妹拉臭臭了,我和他爸手忙脚乱在弄,大宝把腿磕疼了,喊我们没空搭理他,他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一边哭一边自己揉。还有的时候,他拿着书要我讲故事,妹妹看到书就上来撕扯,他只好放下书一个人默默地去玩玩具。
二宝大概从一出生就处在一个“争宠”的环境,所以与身俱来充满了斗志。慢慢长大一些有了自己的意识开始,为了抢妈妈抢玩具真是不遗余力。如果发现我抱着哥哥,连推带爬往我身上挤。我给哥哥洗脸涂香香,她就在旁边嗷嗷叫着把脸拍得啪啪响。柔弱的哥哥有时候生气起来,哭着跑到房间关上门:妈妈不爱我了!
然而有一次,哥哥又哭着关上房门,二宝生气地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不吭声。我在外面好言相劝,大宝终于同意我一个人进去。在我关上房门的一瞬间,二宝在外面哇地一声放声大哭。原来在我安慰哥哥的时候,这个小人儿尽收眼底,憋了一肚子委屈。我这才意识到:那个因为小被忽视的小小孩,也是一个有思想有情绪的小姑娘了。
当时我的做幼师的发小给我寄了一套书《查理和劳拉》,“讲述的就是大哥哥查理和妹妹劳拉之间有趣的家庭故事。大宝特别喜欢这套书,看完了他总念叨开头那句:我有个妹妹叫劳拉,她是个有趣的小人儿。感觉他在慢慢接受家里多了一个妹妹。
我看到大宝学会了等待:他会拿着书等我,等妹妹不闹腾了见缝插针让我讲故事。他会在妹妹睡着后,从床那头跑过来抱着我脖子。
懂得了分享:有好吃的知道留点给妹妹,虽然有时候一块饼干咬一大口还剩一点点塞给妹妹。
学会了负责:看到妹妹爬高会叫大人或者吃力地把她抱下来。知道了帮忙:开车带他们出去,知道在后面照看妹妹,逗她开心,不许他挣开安全带。
懂得了体贴:自己在幼儿园的牛奶舍不得喝,带回来给我,说我要给妹妹喂奶,要补充营养。
二宝似乎慢慢也适应了在家里的“生存规则”。她能明白哥哥拼好的玩具谁都不能碰,知道蹒跚着脚步绕道走。她拿着哥哥玩具,哥哥来要,还没伸手,她动作更快地自觉还回去。有一次,二宝跌跌撞撞从房里跑出来,一脸惊慌,拉着我手跑到房间一看:原来她不小心把哥哥的积木上的小人弄倒了。
随着二宝的翅膀略微硬了些,大宝的磨合期基本也度过。我终于不用再想着如何平衡了。通常他们干起仗来我都充当一个佛系裁判:打吧打吧,爱谁谁赢。但毕竟胳膊还是扭不过大腿,最终以老二四脚朝天哇哇叫而告终。
有次二宝生病了,我们摁着她喂药,因为药太苦,二宝全吐了,然后哇哇哭。在一旁的大宝忽然眼圈泛红,眼泪也跟着掉下来。我们问他怎么了,他抽泣着说:“我看妹妹难受,我很难过。”
大宝其实还是很爱护二宝的。有时候大人逗他抱着妹妹说要带走,大宝什么事也不干就抱着妹妹脚往回拖:虽然拖回家我还是不愿意搭理你,但把你放家里我就安心了。
而二宝居然也很仗义,有次邻家小小孩来家里玩。大宝想睡觉就说你走吧我要睡觉我要睡觉,小小孩根本听不进去。走路还不稳的二宝踉踉跄跄地冲过去,抓起小小孩衣服就往外拖。然后挥手再见。这一刻,二宝男友力Max 、哥哥从学校回来,拖着鞋光脚,妹妹拿起鞋追在哥哥后面。虽然哥哥不肯穿,二宝生气地往地上一扔。但下次还是继续拿。
原来,亲兄妹大概就是相爱相杀的,谁也没法解释血缘的神奇力量。虽然你们经常一起哭一起叫,前一秒还打作一团,后一秒已经破涕为笑。
我的成长里有你,你的童年里有我。我们可以一起闯祸一起挨骂,一起玩耍一起欢笑。这也是一种幸运吧。
很多人不愿意生二胎,因为不希望大宝受委屈。在生二宝之前我也这样想。我甚至发誓我对大宝的好要超过二宝。也有人觉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确实是,因为另一个小天使的来临,生活质量肯定会有所下降,但爱是不会的,它甚至更多更圆满。因为除了父母爱,他们又多了手足情。
希望你们也会领悟到,爸爸妈妈的爱不会减少,我们愿意陪着你们,慢慢,慢慢地成长,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这些混乱的日子,已经远去。而父女母子一场,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但是我已经给了你们最好的礼物,就是可以相知相伴,携手成长的手足。
若干年后,当我们老了,无力再为你们遮风挡雨。一个心有所累时,另一个会给他温暖的怀抱,告诉他:别怕,你还有我。这就是生二胎的意义吧。
老话说:家有两宝欢乐多!其实现实生活中家有两宝,经历是心惊肉跳、鸡飞狗跳。
母慈子孝都是假象! #爱是个动词#
响应国家二胎政策,我家男宝两枚,小宇8岁,小九2岁半,因婆婆要去照顾老公弟弟家的孩子,我把小九临时送到了我妈家,故两人分开了80天,但是一见面,小宇抱着弟弟,弟弟一直不停的喊着哥哥,很和谐的一幕。
3分钟热度,听见小宇说,你怎么这么烦人,我拿什么都是好的,什么都跟我要。小九在后面跟着小宇,哭着说我的我的。我想让小宇和小九自行解决,我就没有阻止。我妈看不下去了,对小宇说到:“小宇,你都这么大了,还不懂事,你让让弟弟,别让他在后面跟着哭了。” 我爸也竟然赞同我妈的观点。
是不是在老人和父母的观念中,不管什么事,大宝都要让着小宝。有没有考虑过大宝的感受哪?其实这是父母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
孩子无条件选择我们为父母,故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要成长,不要用老一代的思想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作为父母的我们做到如下3点,孩子们一定会亲密无间!
1引导大宝最关键,多一个人爱他。
1) 让孩子知道他在父母心中的地位
记得我怀二宝时,朋友和大宝开玩笑说,你妈妈生了小弟弟,就不要你了。只听大宝回复到,你骗人,妈妈说她和爸爸更爱我,我要当哥哥了,妹妹也爱我。
很庆幸我经常和大宝沟通:不管妈妈生的弟弟或妹妹,妈妈都不会不要你,弟弟或妹妹出生后,会和爸爸妈妈一样爱你,你是他的小哥哥,是爸爸妈妈的小男子汉。另外妈妈也有弟弟和妹妹,你外公外婆也没有把我扔掉啊,你小姨和舅舅对妈妈好,又疼你,是不是?大宝是无条件信任我。
既然孩子无条件信任我们,作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顾及到孩子的感受,不要用“我以为”的观念来对待他们。
2)尊重和信任大宝,树立孩子的自信
两个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要认为你眼睛看到的就是全部,不要马上做结论,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归为是大宝的错误。一定要听孩子们解释,做个高情商的父母,保护小宝的同时,也要给大宝更多的信任和尊重,这样的环境下,大宝成长的更快,也不会留下什么心理阴影。
2散养的二宝,也要有原则遵循
大宝照书养,精细。二宝照猪养,壮实。但教育二宝时,要让其知道尊重大宝,知道犯错了就要承担责任,不要用他还小作为借口,助长他欺负大宝的气焰。而且,二宝习惯了之后,就会觉得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越发以自我为中心,狂妄不讲道理。
二宝也要学会尊重人,学会分享,学会和哥哥一样有担当。
3、父母公平对待孩子们,是最基本的保障
1)对待孩子要平等对待,不偏不向
“弟弟还小,你应该让着弟弟,”
“弟弟先咬我,我很疼”
“我不是让你离他远些吗?咬你活该”。
这样的对话情景,在我家经常上演,老公对待老大和老二的态度,让我及周边很好的朋友都看不下去了。因为这,我经常和老公沟通,但一点效果都没有。
有次,大宝趁我们不注意时,一巴掌打在小宝的头上,听到小宝哭时,我看了看大宝,大宝首先向他爸爸解释,他不是故意的碰了弟弟一下,大宝其实很怕他爸爸责怪他,选择了撒谎。我制止了老公,让他哄小宝,我拉着大宝去了别的房间。大宝很紧张,他知道我看到了,我没有说话,想等着他先开口,终归是孩子,
大宝首先开口说:妈妈我错了。
我笑着说“错哪了?我怎么不知道”。
“我不该撒谎”。
“还有吗?”
……………
大宝疑惑的看着我,他打弟弟他不认为错了,他在回本,谁让他弟弟经常没事打他那。
通过这件事情,证明了我作为妈妈很不合格,二宝出生前顾及大宝的感受,但是出生后,忙于工作,忽略了大宝的感受,还有我老公的做法也不对, 对待孩子要平等对待,不偏不向,不然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健康 。孩子心里会认为,爸爸妈妈是不是真的不爱我?在爸爸妈妈心里,我不重要了是不是?
2)孩子们之间不要做比较
周姐是我的好朋友,对我家的情况比较了解,有次带小宝去她家玩,她开玩笑说我对小宝太偏心了,如果是大宝,你早就生气揍人了。有吗?我扪心自问。可能真有,因为我在心中做了比较, 俗话说:七岁、八岁人人烦,连狗都嫌弃。大宝8岁,正是叛逆期,你让他去西,他偏去东, 我不免对大宝少了很多耐心,有时生气时,还会说:你是哥哥,不听话,爱哭,爱撒谎。你弟弟就比你听话,懂事。
作为父母,不应该带着有色眼睛来评价孩子们,不然造成的后果很严重。
历史 上曹丕加害弟弟曹植就是很明显的例子。曹佩当然知道弟弟曹植比他聪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一直把弟弟视为眼中钉,最终为了使自己心安,到底害死了弟弟。
3)作为爸爸妈妈,教育观点要一致
老公说:我不管了,你对,你管。
我说:不管我对,还是你对,你不能打孩子。
打孩子是最无能的父母! 前两天了,看了大侠老师的一篇文章,说她轻轻拍下儿子,儿子警告到,再有一次,就找警察了。那我家大宝不知道要找多少次警察了。在教育孩子的观点上,我和我老公一直不一致,导致孩子胆小,没主见。
奉劝朋友们在教育孩子的观点上,作为爸爸妈妈一定要一致,培养出来的孩子自信、有担当、有主见!
大家好,我是育有两枚男宝的郭巴家,欢迎大家谏言
大宝的真实身份其实是神庙苦行僧首领大红袍。
《庆余年》中的林大宝真实身份是长公主和庆帝的儿子,另外一层身份就是领袖大红袍。
林大宝是庆帝之子不能公之于众的原因在于长公主和庆帝两人是近亲,按照庆国的礼仪两人是不能在一起的。
但是长公主暗恋庆帝,而庆帝爱上的是叶轻眉,后来叶轻眉死后长公主趁机和庆帝发生了关系,最后怀孕了。为了不损害皇室的颜面和权威最后长公主利用林相便嫁给了他,目的是为了掩盖和庆帝的这一段丑闻。
因为庆帝和皇家公主是兄弟姐妹,现代人很难接受他们生了孩子。其实林大宝傻是伪装的。真实身份是领袖大红袍。因为他必须深深地伪装自己,他只能以一个傻瓜的形象展示给人们,但这个把戏真的管用。
即使是智商很高的范闲,在与他相处时都没发现真实的面貌。范闲向林大宝展示了他内心的真诚,所以林大宝对范闲也保护他周全,多次帮助范闲摆脱困难和危险。一句话:因为从心底里把他当作好朋友,所以没有辜负与范闲的真诚友谊。
虽然林大宝在剧中的戏份不多,但是每次出现都能让剧情变化莫测,其实这个人物出现可有可无,但是他的关系能让很多人联系在一起。
需知:
《庆余年》是首发于起点中文网的一部架空历史小说,作者是猫腻,小说讲述了叫范闲的年轻人的成长路程,庆国几十年起伏的画卷慢慢地呈现出来。
我觉得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家庭,里面不可能一碗水端平,可能有的时候你明明做的已经很公平的情况下,孩子还会以认为对他们不公平,有偏向的这样的一种行为,所以如果说家里有两个孩子,还是应该多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陪伴他们
家里有两个孩子,怎么去相处
一、公平对待,凡事讲道理
公平对待两个孩子成长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才会让孩子内心觉得家长不偏心,觉得家长的话语和做法都是有说服力的。在孩子的心中,他们会把公平公正看的十分重要,他们会通过在他们犯错误时所采用的惩罚和做表现好所得到的奖赏方面去认真衡量家长对他们是否是一视同仁的,比如当孩子们都考了全班第一名时,家长对一个孩子进行物质奖励,而对另外一个孩子只是口头表扬,那很容易让另一个孩子内心失衡,认为家长偏心。
二、遇到无法决定的事,用掷硬币解决
当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时,而家长又不能果断地给出谁对谁错的判断时,不妨采用最古老的掷硬币方法去决定谁向谁道歉,或谁向谁妥协。虽然这种方法带有随机性,但在孩子们看来,这是一种公平的决断方式,无法作弊,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不会迁怒于家长。并且掷硬币的方式带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爱玩的心理,也许在掷硬币的过程中孩子们就会将刚才的争执抛在九霄云外,重新玩闹起来。
三、对表现好的孩子,及时表扬
两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为了孩子们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要发扬向好的看齐的教育方法。比如家中成员中某个人的优点,大家要一起学习。而对于争强好胜的孩子们而言,家长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教育他们,而不是一味地重复着“二宝还小,你得让着他”,或者“大宝比你大,什么事儿,你都得听大宝的”等等。这种家长制的做法很容易让孩子们反感。家长应该在某个孩子表现好时,当着另外一个孩子的面进行表扬,让孩子们在相互学习中变得越来越好,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无论哪个孩子表现好,都要及时表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