唵嘛呢叭咪吽是藏传佛教的咒语,又称六字真言。汉语音译为唵、嘛、呢、叭、哞、吽。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 读音为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咪(mēi)、吽(hōng) 。
藏传佛教的手印及咒语等,常令人感到十分神秘而深不可测。我们常常听到观音的咒“唵玛呢啤咩吽”,但各人有各人的读音,令人混淆。 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是观世音菩萨慈悲的咒语,三昧是正定正受。
在《圆觉经》中说,有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 ,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得圆觉。那就是奢摩他、三摩钵提(犹三昧)、禅那。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而修持六字大明咒就是属于三昧法门的范畴。
那么,六字大明咒的修学就必须有正确的见解,通过正见的原则使得心中贪、嗔之念消灭无余,这是清净意业的功夫。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话伤害到众人,这是清净口业的功夫。确的行为,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
不作杀生、偷盗、邪*等恶行,这是清净身业的功夫。身口意业的清净正是三昧正定的表现。 毫不懈怠地修行以达到涅盘的理想境地,系念正道,不起邪念,即是以持念六字大明咒方法,摄心制心,使之不受外物欲念所动摇,专心致志地修习三昧正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
从修学六字大明咒进入三昧境界,自然拥有无量福德可以施济万方,以慈悲心施财、施法门、施宝、施智慧于无数众生,行解并重,就能达到进入菩萨果地,那是六字大明咒三昧法门经典之功。
每个人对于咒语的持念,不管是藏传的,或汉传的译音。只要你感觉念得顺口舒畅,就选择与自己磁场契入的念法来念即可。因每个人的因缘是不一样的,只要法喜即可。
虚空藏菩萨咒为世间法宝。每晨空心焚香,于一切功课前,至诚虔诚诵念七遍或四十九遍,能开智慧,增加记忆力;日久功圆能达他心通之境。
以下提供一些资料给你参考,共同分享!
虚空藏菩萨简介:
虚空藏,梵音名 ākāśagarbha (音译阿迦舍嘎合婆),密号库藏金刚。汉译又作虚空孕、虚空库、虚空光等。
佛教八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金刚手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之一,与代表大地的地藏菩萨相辅相成。虚空藏菩萨在众多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其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如愿满足世人的需求,使众生获得无穷利益,故有此名。
虚空藏菩萨为三世诸佛第一辅臣,功德浩荡遍满虚空,智慧无边恒沙难喻,忍辱心如金刚,精进猛如疾风,具足一切三昧。为一切众生无上福田,一切人天所应供养。当知一切佛子学佛无不由戒入门,而戒律之考程胥为虚空藏菩萨所专司。大抵六尘不梁,日问尚易,梦中难免。而梦中犯戒即为菩萨考试。诗至梦中无犯,戒斯成矣。
世尊对虚空藏菩萨极为赞叹,世尊云:“是菩萨,具诸三昧犹如大海,住菩萨戒如须弥山,忍辱之心犹如金刚,精进勇猛犹如疾风,智如虚空,慧如恒沙,诸菩萨中如大胜幢,向般涅盘之大师……,一切众生无上福田,三世诸佛第一辅臣,能护法城,已具庄严十八不共诸佛密藏,满足成就佛之智慧,一切人天所应供养,唯除如来,余无者。”虚空藏乃胎藏界虚空藏院本尊,大日经疏曰:虚空不可破坏,一切物不能胜他。藏则有大宝自在取之,不受到品困。所以被人为是掌理大日如来的福智二德。虚空藏菩萨在众多菩萨中是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的。因其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尽量满足世人的需求,使众生获益,故名。
虚空藏菩萨咒:
南无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三称)
阿袮逻阇鞞钤,浮娑阇鞞耶。
婆奈阇鞞。博厕,娑迷波吒。
逻阇鞞。他奈婆逻鞞。
萨多逻伽逻泥。休磨休磨。
摩诃,伽楼尼迦。娑婆诃。
虚空藏咒注音:
ā nǐ luó shé pí qián,fú suō shé pí yē。
pó nài shé pí。bó cè,suō mí bō zhà。
luó shé pí。tuō nài pó luó pí。
sà duō luó qié luó ní。xiū mó xiū mó。
mó hē,qié lóu ní jiā。suō pó hē。
成就所愿咒
我都找哭了 你是知道的 佛家对咒是不解释的 只告诉你名字至于你说了什么 你自己体会吧
所以 你的发心和你的咒得对上 其实咒 说白了 就是跟我们说话一样 只不过象这样
GOOD MORNING
古德 毛宁
但是一般都是对应梵语的 就是印度语 我曾经想学来的 但是那种语言属于印度古语 就是印度的文言文 现在估计也没有什么教材了
这个咒主要的意义 我理解的就是 你发了一个心愿 然后念它 就会实现
不过这个心愿不是私欲 不是欲望不是一切 而是大空愿 这样佛才能帮你 才能看见你
顺便你自己研究一下点灯的意义吧 我也承蒙师兄启发 研究一下
本来是不建议的,你听过这么多讲经,其实也知道,一门深入,长期熏修。
念佛最忌讳的就是夹杂,因为夹杂就是不信,觉得念佛还可能不太够,要加一点,加一点禅,加一点密。
净土法门,信、愿、行,为三资粮。具足信愿行,才能往生极乐世界。
除非你是有特别因缘,有特殊原因,哪个为主,哪个为辅。
自己真要分清楚,不要两头大,两头大,两头都不到岸。因为你对两个都不是完全相信,始终有保留。
念佛、念咒都是希望念到烦恼轻,智慧长,清净心现前,夹杂的心,摇摆的心,最终都念不到清净心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