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时间12月26日上午消息,聚美优品(NYSE:JMEI)发布了2016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未经审计的财报。该季度,聚美优品净营收为人民币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上半年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412亿元,去年同期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012亿元。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净利润为人民币1636亿元,去年同期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284亿元。
2聚美优品前有淘宝、京东等几大综合电商的渗透围剿,后有贝贝网、宝贝格子等新起之秀的步步紧逼,加上自身假货影响,市场份额大幅萎缩。2013年聚美优品在B2C网络零售市场中221%的份额,到2016年只有07%。这一垂暮之势体现在了聚美优品2016年的业绩中。财报显示,其2016年上半年自营业务营收同比只有36%的增长,上一年116%的增长一去难复返。在资本市场,如果一只股票既没有亮点,又没有好看的财报,还没有可观的预期,就会被判死刑。
3三点兼备的聚美优品,毫无悬念地遭到评级机构的抛弃,将其股票降至D级“卖出”级别,其股价继续下滑,跌破10美元。去年2月17号,陈欧和管理层及投资人提出以7美元作价,将聚美优品私有,退出美国股市。
聚美优品的股价又在集体失望中继续下跌,持续新低,到6月22日,已跌至不足25美元,总市值不足4亿美元。聚美优品四年时间走上神坛,两年从神坛跌成一地鸡毛。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
一、文化:
坚持只从品牌厂家、正规代理商、国内外专柜等可信的进货渠道采购商品,并在采购部专门设置自己的质检员。让消费者拥有良好的服务体验,进而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从2010年3月成立至今,凭借口碑传播,短短一年半就从月销售额不足10万元发展到当月销售上亿元的规模。聚美优品拥有5000万注册用户,占女性化妆品团购市场份额的80%以上。
二、历史:
2010年03月,聚美优品前身团美网上线。
2010年07月,聚美优品搬家到新办公室、第二次搬迁库房、运营和物流能力再次提升。
2010年10月,聚美优品月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2010年12月,第三次搬迁库房,超过3000平米现代化库房。
2010年12月,上线在线退货系统。
2011年02月,第100万位用户注册聚美优品,收货短评超过50万条。
2011年02月,第三次搬新家,1800平米办公室孕育更多梦想。
2011年03月,总销售额突破1年5亿。
2011年04月,聚美优品一周年庆,宣布签约亚洲超人气偶像韩庚。
2011年04月,推出口碑中心,当月口碑报告达到1万篇。
2011年05月,销售额突破3000万,每月库房发出超过20万件包裹。
2011年06月,聚美优品商城上线。
2013年01月,聚美优品线下店上线却成为了瞩目的焦点,北京各大地铁站,广告语都是“对不起,我知道,你在等”。
2013年12月,全年销售额突破60亿元。由资深早期风险投资人、华兴资本和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创始人联合发起。
2014年05月,聚美优品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JMEI”。
2014年06月,聚美优品低调上线海淘网站海外购,9月,聚美全面发力海外购,并在首页开通独立频道。
2015年04月,聚美优品推出了母婴频道,主推跨境母婴业务。
2016年2月17日晚间,聚美优品宣布收到每份ADS 7美元的私有化报价,私有化价格比最近10天均价高27%,买方财团包括陈欧、戴雨森、红杉资本,买方财团占投票权90%以上。
2017年7月,聚美优品联合创始人戴雨森离职 ,投身基金行业。
三、简介:
聚美优品是一家化妆品限时特卖商城,其前身为团美网,由陈欧、戴雨森等创立于2010年3月。聚美优品首创“化妆品团购”模式:每天在网站推荐十几款热门化妆品。2010年9月,团美网正式全面启用聚美优品新品牌,并且启用全新顶级域名。
2014年5月16日晚间,聚美优品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JMEI”。 2014年6月,聚美优品低调上线海淘网站海外购,9月,聚美全面发力海外购,并在首页开通独立频道。
2017年7月7日,聚美优品股价210美元,总市值305亿美元。
对普通人如你我,这资产已足够庞大,但对聚美和陈欧而言,如今尘埃落定的,是苦涩的败局。
要知道聚美优品刚上市的时候,开盘价是2725美元,总市值38695亿美元,十成资产如今已然是去了九成。
陈欧曾被视为善于创造历史的“奇迹小子”,现在他又创造了一个历史:纽交所上市企业不到三年财富缩水到只剩一成,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速度,也是没sei了。
1
陈欧:始终为自己代言
实话说,能把一手建立的企业玩到崩成这样,也是很不容易滴。不信给你30多个亿试试,普通人就算穷尽办法地花,只要不嫖不赌不吸毒,能在三年内花到剩10个亿就算你牛笔拉轰啦。
聚美优品几乎刷新了证券交易所近年来的暴跌纪录,其下落速度堪堪与陈欧的网红事业上升速度持平,这大概不是聚美高层最初决定打造陈欧个人品牌时所期待的。
2016年2月17日,聚美优品宣布收到来自CEO陈欧、产品副总裁戴雨森,以及红杉资本组成的收购方递交的每美国存托股(ADS)7美元的价格私有化申请。虽遭各方炮轰,陈欧还是把这场战斗顺顺当当地打了下来。
这起聚美股权私有化事件,他树敌无数,成功薅了无数小股东的羊毛,但依然没能拯救困境中的聚美。
个性鲜明,强烈的自信,令无数人联想到江湖传言跑路的贾跃亭贾老板,难道陈欧也会和贾老板一样,快要被自己一手打造的事业拖入泥沼?
2
跨界玩耍:陈欧为聚美选择的路
如今聚美早就遍体鳞伤,而陈欧依旧活的漂亮,虽然业界嘲笑“陈七块”终于变了“陈两块”,但他始终还在自信满满地为聚美奔走。
也算是真情不易,痴心不改。
陈欧算是网红事业发展的有声有色的商场大佬之一啦。不过,他与王健林、马云、雷军这些同为网红的大佬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陈欧的网红事业,被他定位为救命稻草。
而为了让自己濒临崩盘的事业满血复活,他也为聚美优品选择了同样的路:人是跨界玩咖,企业要多元发展。
主营电商业务的聚美,跟随陈欧开启了“我强大所以我无所不能”模式。今年1月27日,聚美优品宣布进军影视文化行业。随后的街电共享充电宝项目3亿投资+空气净化器新品“Reemake”两连击,是陈欧领导下的聚美开始跨行进军的又一力证。
陈欧负责吸引眼球,聚美开始了对一个又一个风口的追逐。
理念棒棒哒,现实残酷哒。
没能踩中风口一夕翻盘的聚美,又被扣上了“不务正业”的帽子,今天也非常忧郁呢。
3
多元发展难道只是美丽的肥皂泡?
互联网企业的梦,永远是把自己做成平台。紧踩时代脉搏的IT先锋们,似乎有相当一部分热爱多炮塔神教,多就是美,大就是好。虽然如今业务多面手和专业高精尖都是流行趋势,但仍觉得似乎多元发展听起来就比深耕一个领域厉害得多。
尤其聚美这种已经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折戟沉沙的典型代表,更是幻想能有“外在的力量”能够打破自己如今的困境。在尝试了跨境电商等突破口依旧不能如愿之后,聚美开始漫无目的地“见风就上”。
然鹅,成效寥寥。
多元发展的策略,并不是错误的。但良药不对症,再熬百剂也是徒劳。
陈欧他们失败的华点,主要还是那一场“聚美售假”事件,对聚美自身品牌信誉的重大打击。京东遇到同样的惨剧,它挺过来了,但根基不厚实的聚美没有。
曾经只把吸引眼球和营销当成工具的聚美,因为出乎意料的奇迹般效果,如今已沉迷营销,走上了强灌鸡汤、四处搞事的网红歪路。
却忘了任你宣传得再好,没有干货也是枉然。
陈欧的聚美优品已经退市。
2020年4月27日,聚美优品正式宣布从纽交所退市,完成私有化,母公司和买家将收购聚美优品所有已发行A类普通股和美国存托股份。从上市首日的3433亿美元市值,到现如今仅剩的228亿美元,六年时间公司市值蒸发超过90%。
其实这并不是聚美优品第一次提出私有化,早在2016年,陈欧就曾提出要以7美元/ADS的价格进行私有化,但是却被否决。作为最早一批的垂直美妆电商,曾经风光无限的聚美优品,最终还是走下了神坛。
扩展资料:
超优质青年的人设,使得陈欧最初的创业之路顺风顺水。成立聚美优品后,很快便获得资本青睐,徐小平、沈南鹏等人相继向陈欧抛出了橄榄枝。这位网红CEO一路带领着聚美优品敲响了纽交所的钟声。
曾经一度被视为垂直电商标杆的聚美优品,却上演了一场“上市即巅峰”的戏码。
驶入发展快车道没多久,聚美优品就身陷丑闻危机。首先是第三方供应商被曝售卖假货,随后供应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引得聚美优品的投资者发起集体诉讼。这一些列事件导致公司股价持续下跌,在消费者当中的口碑下滑。
无奈之下,陈欧只能开始“为自己代言”,不仅频繁涉足娱乐圈,还带领微博上4000多万粉丝与各路明星高调互动,成为企业的公关发言人。陈欧凭借一己之力挽救公司声誉的同时,也因为个人身份定位带着公司偏离了发展轨道。
2015年,聚美优品出资372亿元投资宝宝树;2016年,陈欧宣布进军影视文化业,成立聚美影视。同年6月,又进军空气净化器行业;2017年,花3亿人民币收购共享充电宝企业“街电”8207%的股份,以及投资9600万元拍摄电视剧《温暖的弦》。
频繁的跨领域投资,使得聚美优品整个电商模块的营收逐年走低,到了2019年,市场份额只剩下01%。当淘宝、京东等各类综合型电商平台逐渐占领市场之后,陈欧的网红效应再也掩盖不住公司供应链、物流体系、产品类目等短板,最终错失发展风口,再也不能与行业巨头们相抗衡。
坊间有观点认为,聚美退市后可能会冲击A股或港股。
企业在国内上市需要突出主业,目前聚美能拿出手的业务除了电商就是共享充电宝。一方面,聚美的电商业务体量偏小,且随着近两年电商新模式、新平台的不断崛起,外部竞争变得尤为激烈,聚美的电商业务已不足以支撑其闯关IPO;
另一方面,当前资本市场对于共享充电宝业务的热度和盈利预期都有更理性和冷静的判断,这一业务能不能经得起资本市场的推敲依然存疑,短时间内不太可能作为上市公司主业。
不过,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由于聚美优品上市后市值缩水非常厉害,目前市值仅约2.21亿美元,属于较低市值的企业,私有化所需要募集的资金难度并不算大。要判断聚美私有化以后的公司走向,重点在于其私有化资金的构成来源。
若其私有化资金主要来自于公司创始团队,那么其退市后继续保持私有化的可能性较高。若私有化资金来源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那么其退市后回国上市的目标就基本可以坐实。
扩展资料:
截至2020年9月根据聚美优品最新发布的公告,该公司已接受以公司创始人陈欧为首的买方团提出的私有化方案。根据协议,买家将立即开始要约收购聚美优品所有非买方拥有的已发行A类普通股,价格为每股2美元或每股ADS 20美元的现金。
聚美优品表示,预计该交易在今年二季度完成,之后该公司将成为陈欧直接全资拥有的私有公司,从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退市。不过据媒体报道,与聚美优品四年前首次提出私有化时的境遇类似的是,部分中小股东依然认为该公司私有化价格过低,对方案持有异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