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1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双河镇不仅以古色古香、典雅古朴的古镇特色闻名四方,其全县八大自然美景之一的葡萄井凉糕更让人难以忘怀。双河凉糕产生时间颇早。相传汉丞相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南军败退,兵临双河古城,首领孟荻令将士进城严守四道城门。蜀军逼至古城墙下,当时天热似火,蜀军兵弱马乏。此时,魏延献计,东城有一口名曰葡萄井的奇井,冬暖夏凉,何不动员地方百姓……孔明听罢大喜,招见赵云、马岱众将如此一番。翌日,蜀营锣鼓齐鸣,原来是百姓送凉糕犒劳将士。顿时,蜀营欢声雷动,军威大振,而南军则萎靡不振,被诱人的凉糕馋得心烦意乱。两天功夫,蜀军攻进城内,全歼南军。从此, 古镇凉糕名声大振。
那一碗碗、一盘盘凉糕形同冰雪凝聚,洁白晶莹。红糖味、水果味、麻辣味……应有尽有,硬是人人见了都嘴馋。无论多热的天气,只要吃完凉糕,不仅热感全无,还让人肝脾舒畅,神思爽朗。此外,葡萄井凉糕还是一贴解酒良方呢。双河凉糕不愧为人间瑶池的美味佳肴,你看那古镇凉糕一条街,每天不分白昼总是人头攒动,比肩接踵,不仅有外地游人慕名而至,本地居民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下班或歇息时,信步来到葡萄井,或在井边,或在凉亭,或在庭院,或在草坪,随时叫来凉糕,一个二个吃得嘻嘻哈哈,其乐无穷,那世外桃源的滋味,才叫安逸哟。
1宜宾翠屏山游览路线图
宜宾真武山,翠屏山附近,因山上有真武大庙而得名。真武山是古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翠屏山,位于宜宾市西部,海拔507米。它因其高耸的山脉、青翠的树木和平坦的河岸而得名。
2宜宾翠屏山风景
,向西一半,是宝峰寺的地址。此寺始建于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慈敬和尚所建。它最初被命名为保宁大院。金鼎三年(1163年)重修,改名宝峰寺。明清扩张后,规模增大。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黄愚阁、白衣阁、天王殿、八仙阁、毕夏袁俊殿、关帝庙、灵官殿、倒影殿、歌剧院等。现在大部分已成废墟,但遗迹犹存,留下不少明清石碑。悬崖北侧有两个佛像洞,洞内雕有12尊佛像和佛像。从雕像标题来看,是唐天宝十一年卢崇祯所作。悬崖上有很多种树,尤其是刺柏。绿丛中有一块巨石,突兀而立,上下叠放,上书堆叠的祖母绿刻在它的侧面。一个洞穴诞生在石头下面,叫做银宝洞,山风吹得像哨子。在石头的缝隙里,有一棵柏树,高高地挂在天空,树干扭曲,树根像鹰的爪,冠阔,枝叶繁茂,名曰山川叠绿叶,旧称平阴八景之一。此外,还有石头门槛和试剑石在山西南部。
3宜宾翠屏山怎么去
行车路线:全程约469公里。
起点:南溪县
1南溪区驾驶方案
1)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行驶20米,右转进入北城大道。
2)沿北城大道行驶560米,右转,进入S307。
3)沿S307行驶79公里,左转朝宜宾/重庆/G93方向行驶。
4)往宜宾/乐山方向行驶380米,稍微右转走匝道。
2沿匝道行驶460米,直行进入成渝绕城高速。
3沿成渝环线高速行驶238km,往宜宾/自贡/昆明/内江方向稍微右转。
4沿匝道行驶13km,直行进入渝昆高速。
5宜宾市驾驶方案
1)沿渝昆高速行驶64公里,在宜宾北出口右转进入宜宾北立交桥。
2)沿宜宾北立交桥行驶520米,前方右转,进入宜宾北立交桥。
3)沿宜宾北立交桥行驶130米,前方右转,进入宜宾北立交桥。
4)沿宜宾北立交桥行驶710米,直行进入高速公路连接线。
5)沿高速公路连接线行驶430米,直行进入高速公路连接线。
6)沿高速公路连接线行驶90米,在第三个出口,往珠海/川南市区方向行驶,稍微左转进入五粮液大道九胜路。
7)沿五粮液大道九圣路行驶920米,面向大观/观斗山温泉,前方右转进入岷江北路。
8)沿闽江北路行驶21km,右转进入真武路。
9)沿真武路行驶710米,直行进入真武路。
10)沿真武路行驶270米,掉头,在第三个出口进入真武路。
11)沿真武路行驶70米,到达终点。
终点:翠屏山
4宜宾翠屏山景区门票
自然景观——川南竹海、石海洞乡、王波山、大峡谷西、遗忘谷、筠连喀斯特、筠连古楼山、八仙山、七仙湖、秋瑾湖人文景观李庄古镇、龙华古镇、六背池、五粮液工业园、贾茜山民居建筑群、赵一曼纪念馆、真武山古建筑群、中国长江零公里地标广场建在滨江路三条河的交汇处。广场周围保留着宜宾的古街区、古城墙、古城门。古牌坊是外国游客游览宜宾的必经之地。群山环抱,金沙江、岷江穿城而过,在和江门与长江汇合。古城宜宾,依山傍水,背靠全国第二大城市森林公园翠屏公园。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佛教胜地、文化古迹千佛寺,哪吒祖庙哪吒宫,都位于翠屏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武山古建筑群分布在公园的真武山上十里酒城之旅位于市区江北区五粮液十里酒城。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景区内有九胜山李庄游里庄镇,古镇,距宜宾市中区19公里,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四大文化馆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南方竹海风景区中国十大最美森林兴文石海风景区中国十大最美的地质公园之一嘉善风景区距南竹海15公里。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之一。博人悬棺主要分布在宜宾市的珙县和兴文县,被称为天下第一,巴蜀一绝。明代以前的古崖葬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乃至世界悬棺最多的地方。推荐的地方有竹海、大峡谷、兴文石林。来到宜宾,可以看到三江、竹海、燃面、竹海的竹晒席、李庄的白肉。
5宜宾翠屏山旅游攻略
起点:内江市
1内江市驾驶方案
1)从起点向北,沿新华路行驶70米,右侧经过雪山电器,左转进入玉溪路。
2)沿玉溪路行驶12km,直行进入双东路。
3)沿双东路行驶480米,直行进入甜城大道南段。
4)沿天成大道南段行驶680米,直行进入渝昆高速。
2沿渝昆高速行驶70米,直行进入渝昆高速。
3沿渝昆高速行驶954公里,往重庆/泸州/乐山/G93方向,稍微右转走匝道。
4沿匝道行驶12km,直行进入成渝绕城高速。
5沿成渝绕城高速行驶392公里,在夏场/江安/长宁西/S308,然后右转走匝道。
6沿着坡道行驶16公里,右转进入S308。
7沿S308行驶212公里,前方右转,进入朱杜大道。
8沿竹都大道行驶10公里,左转进入城中路。
9宜宾市驾驶方案
1)沿城中路行驶510米,右转进入安宁路。
2)沿安宁路行驶980米,前方右转,进入田坝街。
3)沿田坝街行驶210米,直行进入XQ11。
4)沿XQ11行驶105公里,直行进入X026。
5)沿X026行驶620米,左转进入XQ11。
6)沿XQ11行驶54公里,到达终点。
终点:蜀南竹海景区
6宜宾翠屏山游览路线
宜宾著名旅游景点:
宜宾市:
置地广场五粮液工厂翠屏山和江门广场
宜宾周边:珠海兴文石海大峡谷西温泉江安西家山故居、古镇悬棺、高县刘觅庙、李硕勋故居、七仙湖等。
7宜宾翠屏山游览路线图最新
路线:兰州-宜宾总距离:111031(km)总时间
G109——佛慈街北滨河中路G212——建沟岩兰公坪路G212——蓝海高速G212——北滨河路G212蓝海高速南充绕城高速沪蓉高速——吉祥立交成渝绕城高速绥内高速354
8宜宾翠屏山公园的景区导游图
南阳市西峡县主要旅游景点有:
1西峡县老界山自然保护区老界山位于县城北部,伏牛山南坡上部。以老界山为界,毗邻洛阳市栾川县、嵩县,东与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相连。
该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是南阳市最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它被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部是严阵林场,东部是黄石林场。地理坐标33o38-33o47北纬111o17-111o31东经。东西长23公里,南北宽167公里,总面积23万亩,其中严阵林场15万亩,黄石林场8万亩。自然保护区的地貌由中山山脉组成,主峰呈西北-东南走向,树枝向南延伸。
山势险峻,沟壑纵横,峰峦叠嶂,气势磅礴。最高点海拔22125米,最低点海拔600多米,相对高差1600多米。
主要山峰有:鸡脚尖,位于太平乡东北部,是西峡、栾川、嵩县三县的界山,海拔22125米。它是群峰中最高的,以其高峰而闻名,它看起来像一只向东歌唱的公鸡。
阳山是蓝紫色的,清澈而雄伟;云雾缭绕,景色壮观。
老君山,位于太平乡西北部,距西峡县城约50公里。是西峡和栾川两县的界山,海拔21921米,山顶是唐代修建的老君庙。
据明代嘉靖《南阳府志》年记载,老君山峰崖隐现云表,老子在此学道,药炉、丹炉尚存,故名。这座山方圆几十里都是原始森林区。老君庙翻新了,登山的人多了。
2龙潭沟龙潭沟生态旅游区龙潭沟自然生态景区位于河南省伏牛山腹地西峡县双龙镇,距西峡县城30公里。311国道经过此地,交通极为便利。景点集中,瀑布密集,山美、石奇、水清、林茂、潭幽,被誉为中原一绝,人间仙境。龙潭沟景区位于河南省西峡县双龙镇华山村,伏牛山西段,距西峡县城30公里。311国道穿景区而过,交通极为便利。1980年后,它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2000年被誉为河南省首家服务标准化示范景区,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景区。2011年,它成功被评为国家AAAA风景区。景区全长12公里,现向游客开放5公里,自然落差近千米。整座山像两条盘踞的龙,分别呈龙头、龙嘴、龙角、龙身。
山体两侧岩壁陡峭,花岗岩体雄伟壮观。
景区内有19个瀑布,72个水池。瀑布飞流直下,潭中满是奇石。整座山就像两条龙躺在地板上,几条小龙在飞。景点分布均匀,由密密的瀑布、奇石、幽潭、碧水、葱郁的森林构成完整的景观体系。它被称为中原第一瀑布群,天然奇石博物馆。
西峡恐龙遗址公园西峡恐龙遗址公园位于河南省西峡县淡水镇的中国西峡恐龙遗址公园内,以西峡恐龙蛋为主要展示特色。有全国唯一以恐龙蛋为主展品的西峡恐龙蛋博物馆,有世界唯一以恐龙蛋原始埋藏状态为特色的恐龙蛋遗址展厅,有中原首家动感4D影院,有展现地球主题的时光隧道年代变迁和复杂的生物进化。西峡恐龙遗址公园是一座大型恐龙主题公园,位于河南省西峡县淡水镇三里庙村,秦岭东部,伏牛山南麓。西峡恐龙遗址公园主要由地质科普广场、恐龙蛋博物馆、恐龙蛋遗址、模拟恐龙园四部分组成。西峡恐龙遗址,属于白垩纪断陷盆地沉积。恐龙蛋遗址的恐龙蛋化石层是西平-淡水盆地最高级别,有1000多枚出露的恐龙蛋化石。
其下层至少有16个产卵层,已确定卵化石分属6科9属13种。尤其是世界罕见的西夏巨长蛋和戈壁棱柱蛋,是西夏蛋化石的标志。西峡出土的恐龙蛋数量之多、种类之多、分布之广、保存之好堪称世界上最好的。最近鸭嘴兽、禽龙、原角龙、肉食性龙等大量恐龙骨骼的发现,为西夏蛋化石增添了新的内容,被誉为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的世界第九大奇迹。恐龙遗骸承载着远古时期生命科学的重要信息,期待人类解开恐龙灭绝之谜。沧海桑田,干坤迁,六千多万年过去了。中国西峡恐龙遗址公园为研究地球演化、天体演化、灾变事件、恐龙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和物种灭绝提供了理想的科研基地,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科普和旅游公园。4鹳河漂流景区,中原第一漂流鹳河,国家4A级景区。位于西峡老鹳河上游,距西峡县城42公里,311国道、豫48省道穿境而过。与龙潭瀑布群、帅官峡、老界山景区等重要景点形成黄金旅游环线。老鹳河是丹江的源头,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干流长254公里,流域面积4219平方公里,落差1340米,漂流距离480多米,漂流距离12公里。是中原地区最早、最刺激、漂流距离最大的项目。人们称之为中原第一漂。现在已经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漂流过程中,沿途有很多景点,包括鹳河第一滩。九龙滩、生动卧龙滩、龙椅滩、惊险舞滩等18个沙滩。在感受海浪停船的同时,戏水也是鹳河漂流的一大乐趣。每天都是泼水节,到处都是泼水区。不管你知不知道,见面仪式就是互相泼水。当水流缓慢时,跳进清澈见底的河里游泳,游客会觉得忘记时间,忘记身份,忘记年龄和忘记烦恼。漂流过程中,一群训练有素的漂流者为游客保驾护航,提供全套漂流者、导游、保险等服务,让人感到恐惧、舒适、快乐,也让游客感受到大自然的洗礼,体会到回归自然、挑战自然的乐趣。哪里风景最好,是中原第一。5云华蝙蝠洞云华蝙蝠洞位于河南省西峡县五里桥乡白鹤村,距县城6公里,距312国道2公里,距四山国家森林公园5公里,距关河旅游区、橡胶坝5公里,距石门湖12公里,可形成西峡县一日游的最佳路线。蝙蝠洞距南洋126公里,距西安384公里安离洛阳还有150公里。云华蝙蝠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因洞内岩壁上布满云纹,似锦似缎,气势磅礴,又因有无数蝙蝠栖息其中,故名云华蝙蝠洞。1999年5月,五里桥镇党委、政府决定对云华蝙蝠洞进行保护性开发,并于同年9月1日开工,2001年5月1日对外开放。据专家经考证,该洞穴形成于白垩纪的中生代,距今已有6500万年的历史。6伏牛山该区位于河南省西峡、内乡、南召、栾川、嵩县、鲁山等六县,面积56024公顷。该自然保护区由黑岩镇、老界山、西峡、黄石、南召宝天曼、栾川老君山、嵩县龙池曼、庐山石人六个自然保护区组成。这些si
该地区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88%。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段天然阔叶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条件和较小的人为干扰,该地区保存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该区共有维管植物2879种,其中中国特有属37种,单属5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连香树、沙枣等32种。野生动物62种,占河南省兽类总数的86%,鸟类213种,占河南省鸟类总数的71%,昆虫3000多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50多种,如金钱豹、麝、大鲵等。伏牛山还是长江、黄河、淮河部分支流的发源地,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7石门湖景区位于西峡县城北十公里八百里伏牛山深处,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源头之一。大自然的馈赠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石门湖景区像一位刚刚揭开面纱的新娘,婀娜多姿,魅力四射,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景区占地10多平方公里,青山环绕碧水,高峡出平湖,两岸峰峦陡壁,植被茂盛,鸟语花香,清水如镜,享有中原的漓江。8五道庄生态旅游区位于西峡县东北部的二郎坪乡,距县城46公里,紧邻311国道和51省道。五景峡谷奇特,岩石破碎,悬崖陡峭。中谷水清,慢如练,急如抛珠,瀑布倾泻,咆哮而下,山川相映如画;景区内,春暖花开,盛夏山青翠,金秋山红,冬季山银装素裹:北临道冷山绝壁,东临马舞寨山奇峰,西、南临黄花浮山天然韭菜园,山峦起伏,风景无限。有五个景点,每个都在秋天。景区内有40多个不同的景点。游客可以在其中参与和体验;是集探险、娱乐、观光、休闲、避暑、科教、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9西峡老君洞野人谷生态养生旅游区位于河南省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西峡二郎坪乡。景区位于西峡十大景区的中心,311国道、豫51省道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劳动野人谷景区是集道教文化、洞穴群、野人谷原始森林探险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通过历史记载和专家考证,景区老君洞的洞群已确定为老子隐居处、养生处、传经处。洞穴自然形成:老君说教,恐龙进山和观音听琴和其他景观,色彩丰富,变化多端。洞内地下河水质清澈,常年流淌,有珍稀品种盲鱼在水中漫游;洞外竹林多,小桥流水,环境优美。野人谷森林探险区,位于老君洞上部,是人们隐居探险、野外宿营(帐篷)、避暑休闲、拓展训练的理想场所。山谷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8%,夏季平均气温19-20摄氏度。它有夏天的深秋和自然空调。是河南省唯一一个旅游不用戴太阳帽的景区。野人谷大学有20多个小瀑布,水池和瀑布相连,落差最高
11离西峡县城32公里的双龙镇,莲花洞,有一个天然洞穴莲花洞,是由于特殊的地质结构形成的。莲花洞所在地区海拔860米。这里气候宜人,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区。它因洞穴中一个巨大的钟乳石而得名,酷似含苞待放的莲花。莲花洞内的景色奇妙、美丽、壮观,散落的钟乳石和溶石宛如龙宫,人间仙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孕育了奇石。步入其中,卧厩洞驼石迎面而来。它诚实的态度让人感到安全和安宁。越往前走,景色越是不同:天全石忠信,雄狮石雄伟,奇峰玉柱挺立,圣母石仪态万方;而传说中的八仙、三清、清如镜的瑶池、横岭侧峰的石帘,都历历在目,连含苞待放的莲花钟乳石也从天而降微笑着迎接朋友。莲花洞怪石嶙峋,形似万物,犹如云南的石林。四周簇簇,相互辉映,让人产生无限遐想。12让河景区位于西峡县板厂乡北3公里处,由让河景区和瓜尖多景区组成。悬一剑垛,孤峰入云,顶上花岗岩石壁全裸,从山下望去,雄伟壮观,可冒华山之险。峰下成溪,瀑布相互重叠,使两岸,绿谷、竹林、小村庄,一派田园风光。让河流景区山美、水美、石奇、人和。让河属于内乡县板厂乡,在51省道旁,向西到洛阳,距县城约50公里。让河水不受污染。充沛的降雨不断为这个古老的山谷注入活力。茂盛的植被不仅为山中的稀世珍宝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条件,也为河流储备了无限的水源。千溪成溪,水随山势,形成大小瀑布。在明媚的阳光下,它看起来晶莹剔透。让河流旅游区的杜鹃花也让河流出名。春天,山花开出红、白、紫、粉四种颜色。花期自下而上持续20多天。此外,桐花、刺梅花等。也是异彩纷呈,清秀阵阵,蝴蝶飞舞,蜜蜂飞舞,刹间妩媚动人。13四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南阳市西峡县西部,与县城仅一河之隔。312国道和宁西铁路从公园山脚下穿过,距西峡火车站仅2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公园总面积756公顷,群峰竞奇,鸟语花香,树木葱郁,溪流潺潺。红腹锦鸡、画眉、猫头鹰等野生动物不时出没。登上半山亭,俯瞰山城美景。公园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以清幽、宁静、野趣、秀丽著称。与山脚下的关河水面交相辉映。马头山、黑龙潭、瓦尊石、元好问书院遗址、燃灯寺是公园的主要景点。其中燃灯寺内有金殿梵宫、琼楼玉宇殿、大雄宝殿、燃灯殿、观音殿、地藏殿、天王殿、卧佛殿等十余座殿堂,气势磅礴,其中镶嵌的最大九龙壁更是中国特有的景观。14老界山滑雪(草)场位于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面积35平方公里,海拔1400-1800米。是中国著名的高山湿地滑雪场。区内植被完好,景色古朴,自然条件极为优越。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四季旅游模式,即夏天赏黄柳,冬天滑红叶。滑雪场春日赏黄柳,观景点。用中原第一峰,Sa
可容纳2000人同时滑雪,4000人同时进行雪上娱乐。最大的多功能滑雪馆2000多平方米,从欧洲引进了雪地飞碟、雪地滑轮等设施,形成了10多个雪地游乐项目。滑雪场夏季种植高山草坪10万平方米,形成高山草原规模,进口滑草设备600套,成为中国大型高山湿地。草原滑轮、草原越野车、草原气垫船、滑索、优博球等15个高山草原运动娱乐项目成为大型草原运动游乐园,完善和丰富了春夏秋冬旅游项目。
9宜宾翠屏山游览路线图高清
免费开放。
翠屏湿地公园是一个滨江开放的城市公园,位于石家庄翠屏山路两侧。它是一个以湿地为主题,充满自然和野趣的生态开放公园。翠屏湿地北园位于翠屏路北侧,北端的翠微山设有环山步道、绿树成荫的登山道和休息平台,方便游客游览。山顶古色古香的亭廊群,方便游客俯瞰公园全景。目前,环山步道两侧桃花盛开,吸引了众多游客在此拍照打卡。
中国白酒十大排名是:古井贡酒、西凤酒、洋河大曲、剑南春、山西汾酒、衡水老白干、泸州老窖、五粮液、茅台、鹿邑大曲。
1、古井贡酒
魏王曹操在东汉末年曾向汉献帝上表献过该县已故县令家传的“九酿春酒法”。明代万历年间,当地的美酒又曾贡献皇帝,因而就有了“古井贡酒”一美称。“色清如水晶,香纯如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说的就是古井贡酒!
2、西凤酒
西凤酒古称秦酒、柳林酒,是产于凤酒之乡的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的地方传统名酒,为中国四大名酒之一。此酒在唐代即以“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列为珍品。
3、洋河大曲
据《中国实业志·江苏省》说:“江北之白酒,向以产于泗阳之洋河镇者著名,国人所谓‘洋河大曲’者,即此种白酒也。据传,洋河大曲在唐代就已享盛名,尚可考证的历史已有四百多年,明朝时已闻名遐迩。
4、剑南春
剑南春产于四川省绵竹县。其前身当推唐代名酒剑南烧春。唐宪宗后期李肇在《唐国史补》中,就将剑南之烧春列入当时天下的十三种名酒之中。剑南春酒问世后,质量不断提高,1979年第三次全国评酒会上,首次被评为国家名酒。
5、汾酒
汾酒,中国传统名酒,属于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又称“杏花村酒”汾牌二锅头。以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
鲜为人知的宜宾赵场人赵慧深,
赵慧深(1914年5月1日-1967年12月4日),女,四川宜宾人。赵慧深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县黎汤乡大水窝(今宜宾市叙州区赵场街道)赵氏书宦之家。她的祖上是宜宾的名门望族,父亲赵锡名曾任河北永年县知事、江苏东台县长等职,又颇得书香传承。她从小随父离川去天津,就读于天津女子师范小学,南京教会中学,青年时期在上海南方大学攻读文科。
在良好的家风家教熏陶下,赵慧深自幼聪明过人,耳濡目染,酷爱读书,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喜欢阅读《小说画报》《安徒生童话》,尤其喜欢阅读小说。年仅十二岁就参加话剧演出。她是个才女,天资聪颖,爱好学习,会吟诗填词,写剧本,又能言善辩,豪爽风趣,且具有组织能力。夏瑜在《一代名导陈鲤庭的悲欢恋事》一文中回忆道:“她那间斗室像一块磁铁,吸引了满座的高朋,从她的门缝里,经常会飘出笑声话语声。有时是为新的创作和剧目安排而争论……她是个侃女,天南地北无所不知,和吕恩、秦怡都很谈得来。”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赵慧深在上海南方大学攻读文科。1929年军阀混战时,她来到北平,随堂兄赵景深演出《泼妇》等戏。1932年,18岁的她就到山东省立实验剧院担任戏剧干事,并组织演出了《父归》《湖上的悲剧》等进步话剧。
1934年,赵慧深的堂兄赵景深将她引荐给中国旅行剧团的掌门人唐秋槐。生活中的赵慧深大大的眼睛,薄薄的嘴唇,齐肩直发,平时打扮朴素大方,穿士林蓝或者黑色、灰色的旗袍,从来不着颜色鲜亮的衣服,始终是一副清纯的学生模样。而这份天然去雕饰的美丽,让唐秋槐一眼看中。那时正值唐槐秋领导的中国旅行剧社第一次把曹禺的新创剧本《雷雨》搬上舞台,这是国内职业话剧团第一次上演该剧目。赵慧深就与演周朴园的唐槐秋、演周萍的陶金、演鲁侍萍的唐槐秋女儿“中旅台柱”唐若青等同台演出,赵慧深饰演繁漪。1935年10月8日,天津新新影院邀请中国旅行剧团前往演出。10月12日,《雷雨》正式开演,长达五个多小时的《雷雨》获得空前的成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繁漪是《雷雨》中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赵慧深以深沉含蓄,充满内心激情的表演,淋漓尽致地演绎了繁漪的复杂心理,受到曹禺的特别推崇。那时,赵慧深仅有21岁。
1937年,袁牧之编导的影片《马路天使》,这是我国早期社会问题片的集大成者,中国**艺术发展高峰的标志性作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年中国**的压轴之作。赵慧深在《马路天使》中扮演妓女小芸。她对角色寄以极大的同情,并把这种同情深深地融化在对角色凄凉身世的准确细腻的理解和体验之中,有生的努力和放任,有爱欲的向往与挣扎,有压迫但没有沉沦,有屈辱但没有轻贱,有朴素者的卑微,但腾达着宁折不屈的光彩,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都市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她以自己精湛的演技,成功地塑造了善良而又不幸的妓女小芸的艺术形象,深得各界好评。因而,赵慧深以一部话剧《雷雨》,一部**《马路天使》;一个繁漪,一个小云,享誉艺苑影坛。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赵慧深加入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实验剧团,成为上海滩上的著名**制片人和表演艺术家陈鲤庭的秘书。她随剧团奔赴沪、杭、汉口等全国各地进行抗日宣传演出活动,与赵丹、陶金、顾而已、魏鹤龄等成立职业剧团。她不仅负责组织剧本,还编写宣传稿、联系演员和作家等。夏衍的《上海屋檐下》,曹禺的《原野》等都是赵慧深亲自组织,第一次搬上舞台的佳作。1938年初,在重庆、成都的多场演出,轰动远近。
1941年,赵慧深在重庆加入***领导的中华剧艺社,任干事,协助社领导负责组织剧目和宣传工作,曾在赵丹导演的《清明前后》中任副导演,参演《面子问题》中的**角色等。后剧团改组,她又到中央青年剧社陪都实验团从事戏曲工作,参加了《屈原》《天国春秋》等40多台话剧的演出。她还替演过《屈原》《天国春秋》等剧里主要角色,被誉为“百代公司”,什么角色都可以“代”。在此期间,赵慧深演出过《秦良玉》等剧,并担任众多剧目的群众角色。赵慧深写过剧本《自由魂》《三不满意》《不怕鬼的故事》均获得佳评,还参与以大连海港工人为主人公的五幕十七场话剧《穷汉岭》的创作。
剧团辗转到西北演出时,赵慧深与陈鲤庭日久生情,慢慢地走到了一起,结为夫妻。抗战年代后期,她与陈鲤庭聚少离多,感情渐渐淡出。1946年回到上海不久,失业的赵慧深跟着进步人士前往苏北解放区,后又转移到山东解放区。1948年3月,她又跟随东北文工团到了滨城大连,她历任旅大教育厅社教团戏剧指导、旅大文协艺委会副主任、东北戏改处编审科长、东北戏曲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东北戏曲学校校长等职。赵慧深到了大连,陈鲤庭心里割舍不下这段感情,他赶到大连去看赵慧深,要求与她重归于好。也许赵慧深的心已经死了,她清楚地意识到,他们两人会互相思念,却不可能再生活在一起,所以她没同意陈鲤庭的建议。陈鲤庭带着遗憾离开了大连,这大概就是他们这对冤家相见的最后一次,她与陈鲤庭的婚姻就此走到了尽头。陈鲤庭和赵慧深,都是圈内公认的“怪人”。他们走到一起是因为“怪气相投”,他们分开可能是因为“怪不相容”。他们一个出身贫寒;一个是书宦门第之后,但都属于宁折不弯的那种倔人。这对璧人分道扬镳,时圈内朋友都深深为之惋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赵慧深作为进步艺术家从东北调到北京,担任中国戏曲研究院编剧,中央**局剧本创作所编辑及“北影”编辑部副主任等职。1960年,她作为文艺界代表参加全国第3次文代会。
1、孟起安
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9岁进私塾读书。1939年冬结婚后,在蒋垛处馆教书。1940年10月,参加减租减息斗争,成为蒋垛农抗***之一,后任五抗会主任。
1941年加入中国***,任蒋垛区委组织干事、组织科长。1942年春,以塾师身份到江村发动抗日救亡工作,培养了一批青年干部,建立了江村乡党支部。1943年夏,任姜南区区委书记,组织“二五”减租,开展惩奸运动。
1945年8月,调任蒋垛区委书记,组织发动了对地主的清算斗争。1946年秋主力北撤,领导群众开展游击斗争。由于关节炎发作,行动不便,组织上让他暂时离职休养。1947年2月,在邱西乡西后港,不幸被捕。
关押期间,敌人软硬兼施,透过其亲友诱他自首,他宁死不屈,坚持狱中斗争。
2月21日,在姜堰东场上,他被绑在电线杆上,敌人用铁丝穿过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敌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广场(现姜堰中学内),一个地主举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几个家伙一齐扑过去用刀乱戳,他昂首高呼:“***万岁!”倒在血泊中。
2、王璞
王璞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王璞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做到会认、会写、会讲、会用。
为了对付鬼子扫荡,民兵大搞地雷战,王璞不仅仅学会了布雷,还学会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个汉奸,还协助民兵抓住了两个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扫荡到王璞的家乡,王璞和乡亲们躲进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围了王璞和乡亲们。鬼子拿着汉奸带给的名单,让村干部、干部家属和军烈属站出来,王璞和他妈妈张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
鬼子把刀架在王璞的脖子上,威逼他说出八路军兵工厂的枪和藏在哪里。王璞勇敢地推开鬼子的刺刀,带领在场的二十多名儿童团员高呼:"我们不能忘记五不誓约,我们至死不当汉奸"。
残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场的群众开了枪,制造了又一齐杀人惨案——野场惨案:118名无辜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4岁的王璞、王璞的母亲、弟弟和奶奶。
为了纪念牺牲群众,晋察冀边区政府召开了追悼大会,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荣称号,并立了纪念碑。解放后他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十大少年英雄"的称号。
王璞生前学习时用过的石板,站岗时用过的红缨枪,以及牺牲时压在身下,被鲜血染红的石块,陈列于中国革命博物馆。
3、刘传文
原名刘坚,罗浮徐东乡笠石人。他为人勇敢刚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亲刘观英,母张氏,有两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贫苦,难以度日。
他在小学读至十三岁时,因家贫辍学,尔后,跟他叔父刘镜渊(军刘志陆部下当副官)在部队当勤务员,经过三年的部队生活,看出政治腐败,军心涣散,感到长此下去,没什么前途,便离开部队,回家耕田。
农闲磨豆付,做付竹出卖。以后,又在徐田村谢自瑶手下当民团,因谢在徐田村设卡抽税,苛捐繁重,传文对重税甚感不满,对客商则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经抽税的客商给予放行。后被谢自瑶发觉,即把他开除,于是他私带驳壳一支,愤然离去。
当时,革命烈火已燃烧到大信,而且已成立了大信苏维埃政府。传文与共村的刘王妹、刘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苏区跟从刘光夏、刘霭环等参加革命工作。传文参加革命队伍后,英勇善战,用心工作,经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门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后提升为驳壳队排长。
1927年间,由于谢自瑶在徐田村设卡抽税,勒索群众,早已使传文不满,他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心抱不平。因此,有一天指晓,他亲自持枪到谢自瑶家,当场打死谢自瑶、谢泉芳、谢泉深三人。以后,他又到罗岗霞岚把练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参”,解决当时革命活动经济困难的问题。
1928年,他带领红军、赤卫队攻打岩前地主赖乾古的新屋和罗浮义兴当。是年冬,又攻打岭峰丹竹楼的民团,缴获枪弹后,又率领赤卫队攻打罗浮桥云当。他以前带领红军攻打罗浮有三四次之多。
他经常对战士说:“打仗不要怕,俗话说:耕田吾怕屎,当兵吾怕死,我们为穷人翻身闹革命,就不怕杀头,万一为革命而牺牲,也是光荣的。”因此,他屡建战功,提升为连长。出征时,他经常骑马或骡子,身先士卒,有个医生王森雄也骑骡子跟随同行。
自从传文同志参加革命后,兴宁的反动头目,对他又怕又恨,如陈尧古两次带领部队到笠石村,扬言放火烧屋,抓走他的邻居,结果人将传文老屋内的赏田三斗种卖掉,赎回被捉去的八人。传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仅存两间烂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苏区红军由营长张国标率领,联合赤卫队共约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罗岗。刘传文连长带领赤卫队从左翼镰子寨进发,但当时陈尧古的部队联合由罗岗顽畲上的敌人,已赶到镰子寨,阻击我左中两翼部队
前进,由于敌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仅有粉枪、炮等,结果在无法取得胜利时,我军下令撤退。当进,刘传文同志为了掩护赤卫队后撤,阻止敌军追击,他使用两支驳壳枪靠在大松树下与敌人激战,结果,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却壮烈牺牲了,那时他年仅22岁。
4、周银海
1947年1月18日清晨,对侯河地区进行“扫荡”。周银海发现敌情后,立即通知乡干部,为了掩护这些乡干部撤退,周银海挺身而出,将敌人引开,自己却英勇被捕。敌人逼他供出谁是***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坚定地说:“我不明白!”。
敌营长命令士兵把周银海按倒跪在地上,一边压杠子,一边要周银海说出谁是***,直至把周银海压昏过去。敌人又舀来一盆冷水泼向周银海。周银海透了口气,一字一句地说:“你们这些狗东西,就是打死我,我还是不明白!”
敌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银海绑在凳上,脚后跟下塞进一块块大砖,上到四块,他又一次晕厥过去。从上午直到深夜,敌人还在对这个钢铁般的少年不断用刑。
在敌人的酷刑下,周银海一次次昏迷过去,但是始终没有屈服。敌人将全村乡亲集合在晒场上,把周银海带到人群面前,要他当场指认谁是***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环视四周,大声喊:“乡亲们,解放军必须会打败反动派!”
敌人见无计可施,就放出狼犬,将周银海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地咬下来周银海始终没有屈服。敌人一无所获,就将周银海拖到晒场枪杀。刚满14周岁的周银海壮烈牺牲!
5、江竹筠
江竹筠在她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与游手好闲的父亲不能相处,便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江竹筠10岁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11岁时,她又进了重庆的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
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江竹筠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同时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她在上学时十分用功,记忆力超群。之后据同牢难友讲,在狱中,她背诵和默写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和《论***员的修养》,供难友们学习。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
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系,翌年转入农艺系。1946年,她毕业后回到重庆,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1947年春,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只几个月的时间,报纸就发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
1948年4月,《挺进报》的发行机关被伪装进步的特务打入,以顺藤摸瓜的方式破坏了重庆市委,6月间,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庆的码头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经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东地委书记涂孝文,立即机智地大声呵斥叛徒,使得叛徒无法再伪装害人。
江竹筠被送到重庆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渣滓洞”监狱后,惨遭手指钉竹签等毒刑的残酷折磨,仍坚贞不屈,并领导狱中的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务秘密枪杀,然后被用镪水毁尸灭迹,时年29岁。
据近代考古学方面的成果,远在史前时代,人类就已经懂得从自然界中的物质,例如蜂蜜、鲜果等之中获取甜味食物了,但这些甜味食物还只能算自然物质而不能算人类的加工制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糖业发展基本经历了早期制糖、手工业制糖和机械化制糖等三个大致阶段,这是世界糖业发展总的趋势,而我国则是这个总趋势的典型国家。早期的制糖工艺在我国的起源很早,据考证,早在殷商末年,我们的先民们就知道用谷物来制造甜味食品了。在西周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之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的诗句,诗的意思是在西周远祖的古公亶父时代,周人西迁到了周原(今陕西岐山),这里的土地十分肥沃,即使野菜也象饴一样的甜蜜。据此我们可知,至少在西周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知道饴这种东西了。所谓饴,就是一种以谷物为原料制成的淀粉糖,现在一般叫麦芽糖,也称饴糖。史实证明,早在蔗糖问世之前,作为甜类食品,饴糖的食用已经很普遍了。饴糖的制造是以谷物的淀粉掺和麦芽再经过醣化熬煮而形成的粘稠状制品,民间流传十分广泛,从西周至唐代之间的史籍中都有许多食用和制作的记载,其中,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饧哺》中记叙最为详尽,乃至直到今天,一些家庭式作坊仍然沿用古老的传统工艺进行生产并供应市场。
在甜味食品之中,蔗糖比饴糖更为重要。世界上蔗糖的发源地有两处,一处是古代的印度,这在其古籍《吠陀经》中可以知道;另一处就是古代的中国,最早的文字资料见于战国末年爱国诗人屈原(也有人认为是宋玉)所作的《招魂》,其中有"腼鳖炮羔,有柘浆些"句,意为在烹煮鳖鱼和煎炸羊羔这些美味食品的时候,还要淋上一些"柘浆"调味。所谓柘浆,也就是指甘蔗榨出来的甜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至少在战国末期,位于南方的楚国不但已经有了甘蔗的种植,而且人们已经能够懂得榨出其中的甜汁来作烹调食物时的调味品;又由于《招魂》一诗通篇描写的是民间常见的招徕亡魂的风俗礼仪,与之同时描写的还有稻、麦、鸡、牛等民间常用的食物,这足以说明蔗类制品的榨取与食用在当时已经相当普遍。
到了西汉时代,蔗类制品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刘歆《西京杂记》曾述及"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 ,所谓石蜜,即是指以甘蔗为原料制成的固态制品,这与战国后期的液态"柘浆",应该是一个技术上的进步。高帝即是指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可知汉初的蔗糖制品尚是稀罕之物,否则就不会作为贡品上献于皇帝。当然,汉代之际柘浆依然存在,不过功能又有了进展。元鼎五年(前112)十一月辛巳朔旦,汉武帝祀于甘泉宫,令司马相如等数十人赋诗称颂,共同制作了《郊祀歌》十九章,中有"泰尊柘浆析朝酲"之句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甘蔗汁可以解去贵人们早上犹未退去的宿酒。由此可见,至迟在西汉中期,人们使用甘蔗汁,不但是一种常用的调味食品,还往往用来作解酒之用。
同样也是这个司马相如,他的名作《子虚赋》,其中在描述楚国的物产如何丰富时,也有"诸蔗猼且"的文字表述,其中"猼且"即是古代的芭蕉,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畴,而"诸蔗"就是甘蔗。这可以说明,大致在司马相如在世时的西汉中期这两百余年之中,对于蔗汁的食用已经成为社会上层人物比较常见的事情。
我们可以认为,在西汉中期的汉武帝时代,蔗糖的制取与食用应该是相当普遍的事情,这不但在司马相如的文赋中屡有出现,同时也见于同时代的其它人,例如东方朔的《神异经》:"南方有之林促节多汁,甜如蜜,咋啮其汁令人润泽多则伤人。是甘蔗能减多益少,凡蔗亦然。 """一词,后来逐渐写成了"甘蔗"。它不但指出了蔗类植物的产地,甚至还指出了"多则伤人"这样科学论断,这与当代医学之中认为糖类制品不宜多吃是相一致的,笔者据此认为,如果不是因为蔗糖食品的相应普及,当时的人们是不可能知道其"多则伤人"的医学知识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近代的考古成果。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所出土的简牍中有"糖一笥"的记载,笔者认为,其物能放置于竹笥之中,当是固态的制成品而无疑。这不但与战国时期液态的"柘浆",在技术上可说是大大地进了一步,而且与汉初越国王献与高皇帝的贡品石蜜,在其普及性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到了东汉的张衡着《七辨》,其中有"沙饴石蜜"的称谓。所谓"沙饴",即是指结晶状糖类制品。我们知道,淀粉糖呈粘稠状,而要想得到结晶状糖类食品,除了蔗糖是不可能有第二种取代物的。应该说,最起码在东汉时期,人们已经能够食用到具有砂糖雏形的蔗糖制品了。西汉末年刘向作《杖铭》说:"都蔗虽甘,殆不可杖,佞人悦己,亦不可相。 "在铭中,刘向将甘蔗的特性用作人们常识的类比,可见甘蔗在当时已经相当普遍。
三国时期至唐代以前的食糖简况
《三国志·吴志》中记载:吴主孙亮曾使黄门(宦者)取交州所献"甘蔗饧"食用。所谓甘蔗饧,也就是蔗糖。如果说战国时代屈原所知道的"柘浆"还是一种稀薄的液体蔗糖的话,那么三国时代的"甘蔗饧"则已经已经是真正意义上蔗糖了,它的形态是一种特意为之的粘稠状,其软柔的特性更能适应人们的食用,其意义就象今天的人吃软糖远多于吃硬糖一样,这与战国时代相比确实进了一大步。此外,这则记载还明白地告诉了后人"甘蔗饧"的产地是交州,也就是现在的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一带。由于甘蔗是一种热带、亚热带植物,三国时期的"甘蔗饧"来自于交州,这是合乎甘蔗生长特点的。
晋代嵇含是"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孙子,其所着的《南方草木状》说:"诸蔗一曰甘蔗,交趾所生者围数寸,长丈余,颇似竹。断而食之甚甘。笮(榨)取其汁曝晒数日成饴,入口消释,彼人谓之石蜜。 "这则记载明确地说明了当时甘蔗的产地和蔗糖的生产方法。与之同时期的古《南中八郡志》(今已佚,唐宋之际尚存)有这样的记载:"笮(榨)甘蔗汁,曝成饴,谓之石蜜。"这与《南方草木状》和记载是基本相同的,"南中"一词,古代泛指南方的的广大地区,最早出现在《魏书·李寿传》中:"封(李寿)建宁王,以南中十二郡为建宁国",今考当时的建宁国,即为今天云南的曲靖地区。至于它的具体生产过程,则是借助于太阳的曝晒。这样的生产方式,也许受到了食盐生产方式的影响。液态的蔗浆在太阳曝晒的光合与蒸发作用下,形成了固态的结晶体,这与后世以蒸煮方式制糖,在生产原理上还有其本质上的差别。
东晋卢谌着《祭法》一书,其中有"冬祀用甘蔗"的记载 ,这是中国古籍中第一次使用"甘蔗"这一名词,它与西汉时代的"诸柘"一样,都是由嚼食甘蔗时的嘴部动作"咀咋"一词变化而来的。与卢谌同时代的着名画家顾恺之嗜食甘蔗,但吃的方式与众不同,总是从尾吃到头,每逢有人因惊讶而相问时,他的解释是"渐入佳境" 。顾恺之的吃法我们今天虽然无可非议,但却使我们知道东晋时期人们对甘蔗的直接食用也相当普遍。
另一位东晋大学者陶弘景着《名医别录》,其中有这样的记载:"蔗出江东为胜,庐陵也有好者。广州一种数年生,皆大如竹,长丈余,取汁为沙糖,甚益人。"这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最起码在公元六世纪的古代中国,已经能够制作"沙糖"了。所谓沙糖,即是指外表呈砂砾状的结晶糖,这与今天我们日常食用的砂糖在本质上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
到了唐代,蔗糖的生产出现了新的格局。由于甘蔗的大量种植和消费的广泛普及,原来用日光爆晒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于是人们将目光移向国外,寻求更好的生产方式。《新唐书》载唐太宗于贞观二十一年(647)遗使至"摩揭它国"求取熬糖法,然后下诏令扬州上贡当地种植的甘蔗进行试生产,其成品的色、味均远胜于摩揭它国 ,当时人们称之为"沙糖",又称为"霜糖"。"摩揭它"(Magadha)为古印度时代的奴隶制城邦,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曾一度统一印度全境,孔雀王朝时最为强盛,至公元四世纪的笈多王朝时仍为印度强国。中国晋、唐僧人法显、玄奘等都曾到此。摩揭它蔗糖的生产方式相对先进,它是利用火的热能作为蒸发方式来进行生产的,因而有更快的生产周期。唐太宗不惜远离数万里之遥而派人前往,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来说,甚至比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更具实际意义。
当摩揭它的制糖法取来之后,扬州生长的甘蔗成了制糖的最好原料。但应该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扬州,并不是今天地理上的扬州地区,而是指唐初属于扬州管辖范围下的岭南东西两道,即今天的广东与广西。由于岭南甘蔗味甜而多汁,其质量远比西域摩揭它国的好,所以生产出来的蔗糖在味与色的方面都远胜于摩揭它国产品。
"沙糖"一词,从上文可知,出自于唐初,由于其呈河砂状,故名。今天一般写作"砂糖"。又由于其色泽为白色霜状物,因而当时又称为"霜糖"。我们知道,今天的砂糖有白砂糖与赤砂糖之分,从制作工艺上来说,白砂糖远比赤砂糖复杂,既然唐代的蔗糖已被冠以"霜"名,其色当为白色或接近的白色,因此可以认为,唐代的制糖工人们已经掌握了一整套的蔗糖提纯及脱色工艺,其生产流程应该与今天的现代法生产流程相去不远,在没有一定的化学工业知识为前提基础下是不可能生产出来的。"霜糖"的生产关键是脱色,据《新唐书》载,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674),国内的制糖工匠发明了"滴漏法"为蔗糖脱色。其法是将蔗汁熬至相当浓度后倒入一个叫"瓦溜"的漏斗形陶器之中,从上淋入黄泥浆,以现代技术观点而言是把黄泥浆作为吸附式脱色剂来制取白糖。这种办法的出现,标志着我们古代的蔗糖生产已经能够采用接近于现代化学脱色的生产方法而进行生产了。
综上所述,我国的蔗糖生产,源于战国而定型于唐初,这是史有明文的记载,应该成为基本的定论。
宋代以后人们对于蔗糖的食用及生产
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载:"沙糖中国本无之,唐太宗时外国贡至至此中国方有沙糖。"此后一些述及中国蔗糖历史的人,往往以此为据,认为中国的砂糖始于唐初。但此论其实并不确切,早在汉代以前,"沙糖"一词就已出现了。东汉名医张仲景曾以"沙糖"调制"青木香丸";而南北朝是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又有"取(蔗)汁为沙糖甚益人"之语,可见远在唐初之前中国已有了原始的结晶状砂糖,只不过唐太宗派人从西域摩揭它国学习相对较先进的制糖技术后,使中国的砂糖生产得到了一个比较大的跃进罢了。
可以认为,中国蔗糖的生产,真正取得较大发展的是在唐、宋两朝之际,其中宋代的成就可能更大一些。据宋代洪迈所作《容斋随笔》载,宋代蔗糖的产区主要在福唐(今福建福清县东南)、四明(今浙江宁波)、番禺(今属广东)、广汉、遂宁(均属今四川)等五个地区,其中就质量而言以遂宁所产的为最好。远在唐代大历年间,有个姓邹的和尚来到遂宁(今属四川)北二十里的繖山居住,教当地的居民黄氏制造霜糖。到了北宋时期,繖山一带民众广植甘蔗,致使这一带居民以种植甘蔗为生的占十分之四,而以制糖为业的占十分之三,也就是说,宋代遂宁的居民中,绝大部分的居民就业都与蔗糖有关。遂宁所产的蔗糖当时称为糖霜,可知当为白色结晶状。
在遂宁当时所种的甘蔗之中,主要有四个品种,其名称分别是杜蔗、西蔗、艻蔗和红蔗。其中,红蔗又称为"昆仑蔗",主要用于生吃;艻蔗又称为"获蔗",可以用来制作沙糖;西蔗能够制作糖霜,但由于颜色并不纯白而略带浅色,因而在当地价格并不高;只有杜蔗最好,味甜而厚,用来制作糖霜,颜色雪白而似霜雪,因而价格最高。
在种植甘蔗方面,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甘蔗的种植最损耗地力,因而凡头年种过甘蔗的田地,第二年一定要改种五谷,用以休息地力,否则便得不到好的收成。
在蔗糖生产方面,据记载已经有了专业化较强的生产工具:削砍甘蔗的有蔗削和蔗镰;堆垛甘蔗的有专用的蔗凳;榨甘蔗汁的有蔗碾、榨斗和榨床;每一种工具都有其特定作用。
北宋宣和初年,王黼创应奉司,专门管理各地上贡朝廷的贡品,其中遂宁就以糖霜为主,每年要进贡数千斤。宣和末年应奉司停办,当时的京城汴京才不太见到遂宁所产的糖霜产品。
宋代遂宁所产的糖霜,在当时有极高的知名度,这可以从宋人的诗作中得到反映。北宋苏东坡有一次游润州(今江苏镇江)金山寺,有遂宁僧名圆宝者为寺中住持,于是东坡作诗赠之云:"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盖因东坡知圆宝为遂宁人,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遂宁的特产糖霜,由于可见当时遂宁糖霜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与苏东坡同时代的黄庭坚也有一首极具风趣的糖霜诗,这是诗人在戎州(今四川宜宾)时因品尝到遂宁糖霜,感觉到其味极其鲜美而特地给好友梓州雍熙长老寄去一包并在信中所作的一首诗:"远寄蔗霜知有味,胜于崔子水晶盐。正宗扫地从谁说,我舌犹能及鼻尖。"在这里,黄庭坚采用了极具夸张的修饰手法,用舌尖舔舐鼻尖的描写,突出了糖霜的美味。
到了明代,宋应星作《开工开物》,其中的《甘嗜》篇也详尽地记叙了种蔗和制糖的各种方法,某些地方的叙述甚至比王灼的《糖霜谱》更为详尽。例如其中的牛拉石辘多次压榨取汁法,与现代制糖业所采用的多重压榨原理是相一致的;此外,在蔗汁澄清方面,书中所叙的石灰法,其生产原理在现代制糖中仍然沿用。
至迟在唐宋之际,中国的蔗糖生产技术开始向海外传播。据日本鸟仓龙治所作《冲绳一千年史》载,公元754年鉴真和尚东渡扶桑,为日本带去了制糖技术。而元代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也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中国的福州、泉州一带制糖业十分发达,远销至海外。又隔了大约二、三百年,大约在明代中期,从中国移居海外的侨民将制糖技术传到了东南亚的菲律宾,然后再传至远隔重洋的夏威夷等地。至于西欧各国的蔗糖生产技术,则是公元七世纪时由印度经阿拉伯人所传入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 。
西方各国对于糖的研究,据记载始于十六世纪中叶,1747年德国化学家A·马格拉弗首次从甜菜中分离出单糖,但并受到重视;直到1786年,马格拉弗的学生F·阿哈尔德由于其在柏林近郊试种甜菜获得成功,才促使他利用其老师的科研究成果而实现了从甜菜中提取单糖成为现实。从化学结构而言,这种单糖与蔗糖是相一致的,是以人们认为,阿哈尔德从甜菜中提取到了蔗糖。1799年,阿哈尔德正式发表论文,宣告了这一消息。到了1802年,阿哈尔德在西里西亚的库内恩建成了第一座甜菜糖厂。1822年,法国化学家佩恩采用脱色吸附剂用于甜菜糖的精制 ,也就是说,直到此时,国外才开始用自己发展起来的生产工艺制造糖类制品,与中国唐代初年就能生产纯白的蔗糖相比,在时间上晚了一千多年。
至于中国近代的机械化制糖,基本上沿袭了一条拿来主义的道路。清光绪四年(1878),英商怡和洋行在香港设中华精糖公司,这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化制糖企业,机器购自英国,以土糖为原料生产精炼糖,每天能处理土糖4000担。第三年,该公司又在广东汕头的角石镇开设精糖分厂,以适应内地的需求。除此之外,由英国商人管理的香港太古洋行也创办了太古炼糖公司,其后美、日等国商人相继来中国建厂制糖,但由于社会动荡等多方面原因,这些糖厂不久都相继倒闭。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中国的东北开始有人种植制糖用甜菜。光绪三十四年,阿城糖厂建成投产,能日加工甜菜350吨,这是中国第一座近代机械化制糖的民族企业。1915年,另一座同等规模的呼兰糖厂建成。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前,可以认为不论是甜菜制糖厂,还是甘蔗制糖厂;不论是外资兴办,还是民族资本,都没有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而国内土糖寮、土糖房、小作坊式的制糖方式仍是遍布城乡。
从30年代开始直到建国之前,广东、广西等地的军阀企图通过创办糖业,充实自己实力,对兴办机械化制糖业不遗余力。仅以广东一省而言,就能日产蔗糖7000吨,但由于时局动荡,再加上民族工业基础薄弱,多数糖厂都最后走向破产的归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