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聚美麻烦死了,前几天团购the face shop的眼霜,没抢到,交易失败,可是钱已经从支付宝到了聚美的账户,找客服,我截图给她,说是帮我查,结果说是2个工作日会返回支付宝,结果等到地4天,还没到,又找客服,说是再帮我查,又让我等2-3天,最后还打电话给我,说是支付宝名字不符,我已经被搞晕了,幸亏钱不多,钱只要到了他们的账户,那就是只能进不能出,而且非常麻烦,不像支付宝,可以转账、充值,可是他们只会扣钱,看遍整个页面,没有一个转出的功能,其意义不明,你们懂得!而且看了那么多评价,洋洋洒洒,像是在写作文,也太虚假!还有我的钱转到他们的账户里,好像已经成了他们的,已经不是我的了!要转回,还要通过他们财务,折腾这么久也没转回来!我实在不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网站?!!!!!!!!!!!!!!!!!!!我自己的钱,已经没有了自主权,别人不知道怎么样,反正我是不会再在他们网站买东西了!太坑爹了!一时愤慨,写了这么多,发泄一下,对于那笔钱,我已经没什么指望了,就当一个教训,网购有风险,大家需慎重!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这句话似乎从古至今都在应验。互联网的发展促成了无数新兴产业,也捧出了一大批“电商玩家”,甚至你拿起手机刷个朋友圈,朋友圈里每天都不会缺卖货的人。但在激烈的竞争下,真能在电商行业笑傲群雄的人,少之又少。
陈欧因为独特的语录走红网络,一句“我为自己代言”不仅让广大年轻人记住了他的个人风格,也记住了他的长相和他的事业。陈欧的名字和“聚美优品”紧紧联系在一起,也和年轻人创业联系在一起。
但如今可以明显感觉到,和其他电商平台比起来,“聚美优品”似乎完全从我们的生活中“隐退”了。陈欧作为其创始人之一,也算是经历了事业的大起大落。当年“陈欧体”走红的时候,不少年轻人都被陈欧的个人魅力打动,但有个人魅力,不代表就能把事业做强。
简单看一下陈欧与聚美的起落,很容易产生一种“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的不真实感。从2014年到2017年,聚美经历了从市值最高578亿美元到仅298亿美元的变化。
3年时间里,陈欧经历的一切很难用几句话说清。但毫无疑问,当初的假货风波影响了大众对聚美的印象,2017年北京市消协在聚美购买的12种比较样品超过半数不达标,而陈欧的团队在此期间又没有处理好危机,冲着品牌去买货的消费者受到欺骗后,自然会恼怒不已。
甚至团队成员之间也出现了很多分歧,陈欧的私有化方案更是引发了股东们强烈不满。事实证明创始人的人气是没法为企业保驾护航的,陈欧本人因为3年创造上市神话,3年又经历股价大缩水败光120亿,收获的评价远没过去那么好了。
如今的陈欧其实仍然在探索自己的事业,并没有放弃。他几次跨界,让众人对聚美的定位感到十分模糊,三大创始人之一的戴雨森也因为理念分歧与陈欧说了再见。陈欧尝试了影视文化行业,拍摄电视剧,结果收获一波差评。
不少网友评价说,聚美开山之作《温暖的弦》主角完全找不到精英感,不够接地气,剧情脱离现实,纯属披着职场外衣讲玛丽苏……陈欧还尝试智能家居,想卖空气净化器,但最后也没翻起什么大水花,只让人听到了宣传,真正的好产品并没拿出手。
在很多人看来,现在的陈欧,或者说一直以来陈欧都有点“网红”范儿,他热衷于在微博上进行抽奖、关注名人恋爱、评论热播剧、夸赞公司员工素质等一个都没少,不像一个专注事业本身的企业家。
陈欧已经丢掉在美妆电商领域的优势,把注押到共享充电宝这一领域,有人称赞他不抛弃不放弃,失败之后继续努力,也有人不看好他的选择,认为他对新方向的预估太乐观,对自己太自信。总之陈欧虽然没有了以前的风光,但目前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刻,接下来他的发展只能拭目以待了。
陈欧,在大学里面其实是个比较低调的人物,爱玩游戏,但是为人比较有想法,也比较孤傲。他出去创业的事情,其实学校里面知道的人不多,这是正常的,正因为不一定合乎规矩,高调了反而容易惹麻烦。但是后期他和职业经理人的矛盾,倒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因为当时GG game在东南亚做的已经颇大,在这个事情上,中国学生们还是颇同仇敌忾的。最后陈欧忍痛退出,一方面是没有选择,其实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想法更高一点。总体来说他在同龄人中是非常优秀的,有想法,有能力,有执行力,也很懂得抓住机会。年轻人少许毛躁那是自然的,作为认识他和刘辉的故人,看到他们在沉沉浮浮之后的展翅高飞自然是非常的高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