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聚应用开发的技术门槛较低,有经验的开发者可采用传统Web编程构建混聚程序。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的开发环境可以帮助开发者以更快捷、更简单的方式进行混聚程序的设计、开发、调试与发布,如Google Mashup Editor、Yahoo Pipes、Microsoft Popfly,此外,还有一些面向企业用户开发,用于构建组织内混聚生态系统的开发环境,如IBM Lotus的Mashups、Mashup Hub等。
Google Mashup Editor 是Google于2008年上半年推出的一款在线混聚开发软件。它提供了一个Ajax编程框架和混聚开发专用标记语言,此外还提供了在线测试与应用托管服务(阮高峰,2008)
Pipes是Yahoo推出的在线混聚开发平台,提供了可视化的混聚开发、测试与托管服务,并提供了开发者社区,因而用户可以自由地借鉴、学习优秀作品并与作者进行交流,正是如此,Pipes也是互联网上规模较大的混聚开发者社区与作品集散地之一。与GME相比,Yahoo Pipes对开发者更为友好,技术门槛更低,有关使用Yahoo Pipes进行混聚开发的实例,将在下文述及。 混聚程序的开发一般包括资源收集与逻辑流程设计、资源混聚与流程架构、调试与发布等三个步骤,以下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介绍。
案例背景:2008年,我国四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造成了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的巨大损失。G市某小学打算在这一事件背景下对在校学生开展一次地震知识与防护常识的专题教育,为配合这一活动,学校还制作了一个专题网站。其中某一专题内容要求向学生展示最近一周我国境内发生的里氏25级以上的地震区域,并在地图上显示相关信息。G校的教师经与指导课题开展的S高校专家讨论后,决定使用混聚的方式进行专题栏目的开发。
221资源收集与逻辑流程设计。考虑到本案例所需显示信息的动态性,显然不宜采用手工更新最新地震源信息的做法。为保证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经查询比较后,开发者采用了美国内务部地质勘测局网站提供的过去1周内25级以上地震的数据源。
为将这一数据源中形如“Sichuan-Yunnan border region, China”的文本信息转为可标识于电子地图服务的位置(Location)信息,开发者又引用了Geonames网站提供的名为“RSS-to-geoRSS”的Web服务。
222 资源混聚与流程架构。
本例基于Yahoo Pipes进行混聚程序的开发。具体思路是将USGS的最新地震信息数据源经RSS-to-GeoRSS服务转换为包含位置信息的新源,并并Yahoo地图API解析与显示。
223调试与发布。
利用Pipes提供的在线调试功能,设计完毕后运行(Run)当前作品,此时Pipes会依次调用外部资源,并将源文件“编译”为在浏览器中运行的Web程序。如果相关功能已经实现,就可以发布(Publish)作品了,此时系统会针对你的混聚作品提供一个URL和外部调用I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