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历十一年(776年)置县。北宋初,永川县仍属昌州。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四川分益、利、梓、夔州路,永川县隶梓州路;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昌州永川县隶属之。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昌州废,永川、昌元、大足等县辖地并合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隶重庆路合州。元末,明玉珍起义(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建都重庆(国号“夏”),复置大足县辖永川县地。明洪武六年(1373年),复置永川县,属重庆路。康熙元年(1662年),省璧山县入永川县。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璧山县,永川仍专治。嘉庆时,永川县属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
辛亥革命时,永川县属(重庆)蜀军政府。民国元年(1912年)3月12日,成渝两军政府合并成立四川都督府,设重庆镇抚府,永川属之。6月,重庆镇抚府撤销,永川县直属四川都督府。民国2年,废府设道,永川县属四川省川东道行政公署,民国3年6月,改为东川道行政公署,后更名为东川道道尹公署,永川均属之。民国18年撤道,永川县直属四川省政府。民国24年,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永川县。民国30年专员公署迁巴县,永川县仍属之。
解放初,永川县属巴县区行政专员公署。1949年12月20日,专署迁璧山县,改名璧山区行政专员公署,永川县属之;1951年4月,专署迁江津县,更名江津区行政专员公署,永川县属之;1952年9月,江津专署迁永川县;1969年9月,成立四川省江津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5月,改为四川省江津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7月更名四川省永川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4月,永川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并入重庆市,永川县改隶重庆市人民政府。(以上摘自“永川市政府网站”)
1992年3月9日,民政部(民行批[1992]25号)批复:撤销永川县,设立永川市。
2000年,永川市辖中山路、胜利路、南大街3个街道办事处;大安、石竹、陈食、临江、双竹、何埂、松既、朱沱、仙龙、五间、来苏、宝峰、永荣、红炉、双石、三教、板桥、青峰、黄瓜山、金龙、聚美、张家、吉安、王坪、永隆、茶店、莲花、大河、万寿、花桥、寿永31个镇;涨谷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98473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胜利路街道 98502 中山路街道 79248 南大街街道 36681 大安镇 27207 石竹镇 26891 金龙镇 23820 茶店镇 18914 陈食镇 35435 莲花镇 13160 临江镇 38112 双竹镇 38058 何埂镇 43506 松既镇 14954 聚美镇 13256 朱沱镇 41593 大河镇 17275 仙龙镇 27366 张家镇 22251 五间镇 22937 吉安镇 13701 来苏镇 34104 王坪镇 24952 宝峰镇 20265 双石镇 30882 永荣镇 17499 红炉镇 30740 万寿镇 21546 三教镇 35477 板桥镇 26027 花桥镇 13477 青峰镇 24318 永隆镇 15241 黄瓜山镇 9941 寿永镇 14244 涨谷乡 13150
2002年,永川市辖3个街道、31个镇、1个乡,93个居委会、631个村委会。年末户籍总人口1060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48万人。
2003年,永川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详细情况待补充)。
永川市辖19个镇、3个街道,631个村委会、76个社区,4602个村民小组、477个居民小组。面积157266平方千米。
2005年6月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2005〕116号)批准同意永川市松既镇更名为松溉镇:“溉”通常读为“gai”,作地名有时读“ji”,此读音在《康熙字典》中有专门注解;在1990年1版《汉语大词典》中,也将“溉”专门注释为“溉读为既”。根据松溉镇的历史由来和相关历史记载,为尊重历史,尊重群众的意愿,充分挖掘松溉镇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该镇的发展,重庆市政府同意将永川市松既镇更名为松溉镇,其管辖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永川市辖3个街道、19个镇:中山路街道、胜利路街道、南大街街道、青峰镇、大安镇、金龙镇、陈食镇、临江镇、双竹镇、何埂镇、松溉镇、仙龙镇、吉安镇、五间镇、来苏镇、宝峰镇、双石镇、红炉镇、永荣镇、三教镇、板桥镇、朱沱镇。
2006年10月22日,国务院(国函[2006]110号)批准:撤销永川市,设立重庆市永川区。以原永川市的行政区域为永川区的行政区域,永川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路街道。
永川区
概况
永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北岸、重庆西部,东距重庆市主城区63千米,西离成都276千米。地理坐标东经105°54′,北纬29°22′。幅员面积157568平方公里,交通条件便利,成渝高速公路穿城北而过,是成渝两市交通之要冲,东距重庆63公里,西距成都276公里,南达泸州70公里,北至大足石刻50公里,是三峡-重庆-大足黄金旅游线上的新兴旅游城市。永川于唐代大历11年(776年)置县,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经是江津专区专员公署、永川地区行政公署驻地,经国务院批准,1992年撤县建市,总人口103万人,城区人口20万。永川市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南北两线,以"茶、竹、石"三大特色旅游资源最引人注目。城北有风光旖旎的茶山竹海旅游区;城南有山清水秀的卫星湖、花娇果香的桃花岛、百里优质水果长廊和中国最大的野生动物园--重庆野生动物世界。
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路街道,邮编:402160。区号:023。拼音:Yongchuan Qu。
行政区划
永川区辖3个街道、19个镇:中山路街道、胜利路街道、南大街街道、青峰镇、大安镇、金龙镇、陈食镇、临江镇、双竹镇、何埂镇、松溉镇、仙龙镇、吉安镇、五间镇、来苏镇、宝峰镇、双石镇、红炉镇、永荣镇、三教镇、板桥镇、朱沱镇。
历史沿革
唐大历十一年(776年)置县。北宋初,永川县仍属昌州。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四川分益、利、梓、夔州路,永川县隶梓州路;宋徵宗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昌州永川县隶属之。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昌州废,永川、昌元、大足等县辖地并合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隶重庆路合州。元末,明玉珍起义(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建都重庆(国号“夏”),复置大足县辖永川县地。明洪武六年(1373年),复置永川县,属重庆路。康熙元年(1662年),省璧山县入永川县。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璧山县,永川仍专治。嘉庆时,永川县属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
辛亥革命时,永川县属(重庆)蜀军政府。民国元年(1912年)3月12日,成渝两军政府合并成立四川都督府,设重庆镇抚府,永川属之。6月,重庆镇抚府撤销,永川县直属四川都督府。民国2年,废府设道,永川县属四川省川东道行政公署,民国3年6月,改为东川道行政公署,后更名为东川道道尹公署,永川均属之。民国18年撤道,永川县直属四川省政府。民国24年,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永川县。民国30年专员公署迁巴县,永川县仍属之。
解放初,永川县属巴县区行政专员公署。1949年12月20日,专署迁璧山县,改名璧山区行政专员公署,永川县属之;1951年4月,专署迁江津县,更名江津区行政专员公署,永川县属之;1952年9月,江津专署迁永川县;1969年9月,成立四川省江津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5月,改为四川省江津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7月更名四川省永川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4月,永川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并入重庆市,永川县改隶重庆市人民政府。(以上摘自“永川市政府网站”)
1992年3月9日,民政部(民行批[1992]25号)批复:撤销永川县,设立永川市。
2000年,永川市辖中山路、胜利路、南大街3个街道办事处;大安、石竹、陈食、临江、双竹、何埂、松既、朱沱、仙龙、五间、来苏、宝峰、永荣、红炉、双石、三教、板桥、青峰、黄瓜山、金龙、聚美、张家、吉安、王坪、永隆、茶店、莲花、大河、万寿、花桥、寿永31个镇;涨谷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98473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胜利路街道 98502 中山路街道 79248 南大街街道 36681 大安镇 27207 石竹镇 26891 金龙镇 23820 茶店镇 18914 陈食镇 35435 莲花镇 13160 临江镇 38112 双竹镇 38058 何埂镇 43506 松既镇 14954 聚美镇 13256 朱沱镇 41593 大河镇 17275 仙龙镇 27366 张家镇 22251 五间镇 22937 吉安镇 13701 来苏镇 34104 王坪镇 24952 宝峰镇 20265 双石镇 30882 永荣镇 17499 红炉镇 30740 万寿镇 21546 三教镇 35477 板桥镇 26027 花桥镇 13477 青峰镇 24318 永隆镇 15241 黄瓜山镇 9941 寿永乡 14244 涨谷乡 13150
2002年,永川市辖3个街道、31个镇、1个乡,93个居委会、631个村委会。年末户籍总人口1060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48万人。
2003年,永川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详细情况待补充)。
永川市辖19个镇、3个街道,631个村委会、76个社区,4602个村民小组、477个居民小组。面积157266平方千米。
2005年6月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2005〕116号)批准同意永川市松既镇更名为松溉镇:“溉”通常读为“gai”,作地名有时读“ji”,此读音在《康熙字典》中有专门注解;在1990年1版《汉语大词典》中,也将“溉”专门注释为“溉读为既”。根据松溉镇的历史由来和相关历史记载,为尊重历史,尊重群众的意愿,充分挖掘松溉镇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该镇的发展,重庆市政府同意将永川市松既镇更名为松溉镇,其管辖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永川市辖3个街道、19个镇:中山路街道、胜利路街道、南大街街道、青峰镇、大安镇、金龙镇、陈食镇、临江镇、双竹镇、何埂镇、松溉镇、仙龙镇、吉安镇、五间镇、来苏镇、宝峰镇、双石镇、红炉镇、永荣镇、三教镇、板桥镇、朱沱镇。
2006年10月22日,国务院(国函[2006]110号)批准:撤销永川市,设立重庆市永川区。以原永川市的行政区域为永川区的行政区域,永川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路街道。
作为优秀的企业公民,海信不仅在推进产业技术进步与发展上承担着中国企业的主体责任,而且始终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把自己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牢牢连在一起。据不完全统计,海信累计向社会捐赠总额近亿元。近10年海信主要捐助项目:
2009年9月,海信继长达9年设500万元青岛专项教育基金后又把额度追加到1380万元,用于奖励和资助辛勤耕耘的优秀中小学教师;
2009年8月由海信定向捐助援建的北川县海信陈家坝小学(海信定向捐款600万元)落成并投入使用,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参加揭牌仪式并给孩子们带去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
2009年5月,海信出资1亿元设立“银屏惠老”基金,解决山东省17地市特困低保老人没有电视看的老大难问题;让低保老人也能看上60周年的国庆阅兵和大型文艺演出。
截至2009年,海信集团每年一次的“慈善一日捐”活动累计捐款近400万元。
2008年捐助湖北麻城市黄金桥中心学校;
2008年5月,海信集团通过青岛市残联,向残奥会运动员捐款150万元;
2008年5月18日,海信向北川48所中小学捐助50台最新开发具有无线接收功能的地面波数字电视,作为节日礼物,让身处灾区的孩子们也能清晰地看到外面的世界。
2008年5月13日上午,海信定向捐赠地震灾区教育事业600万元人民币;并组织全球员工募款,累计捐赠达838万元。
2008年,海信又提出“海信科技 奉献2008”的口号,正式签约成为“微笑北京”2008志愿者的家电行业唯一合作伙伴,以实际行动实现对社会责任的承诺。
2008年2月,海信集团向南方受雪灾地区捐款113万元;
2007年捐助顺德区容桂街道教育基金、文化事业、体育等项目建设等;
2007年捐助贵阳市小河区第五小学等;
2006年向湖北燕矶嵩山小学捐赠教学设备、文具等;
2006年捐助燕叽希望小学;
2006年捐助南非红十字儿童医院近50万;
2006年支持青岛艺术发展向赞助青岛市歌舞剧院400万;
2005年向分布在西部地区的30所海信希望小学捐赠海信首批信芯彩电;
2005年捐建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孜热甫夏提乡希望小学;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向红十字会捐款53万;
2000年捐助永川市聚美镇海信希望小学等;
2000年,海信在兰州正式启动“环保教育工程”,支持西部儿童基础教育,特别是儿童的环保教育。与西部9省区具有代表意义的400多所小学签署了为期3年的资助协议,耗资额达千万,西部地区的20多万名学生直接受益。之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2000多所小学也随之参与到这一宏大工程。
1999年出资500万元为青岛设立了“海信教育专项基金”,青岛市每年教师节优秀教师的表彰奖励均来自海信专项教育基金。
1998年12月向山东省希望工程捐资援建5所希望小学;
1998年向遭受洪涝灾害的湖北、湖南、河南等地捐建希望小学15所,让万名失学儿童重返课堂;
1998年在新疆捐建希望小学3所
同时,开放式科普教育成为海信支持小学教育的一个新路径。海信数字家庭体验馆接待了来自近百所学校学生的参观,对培养孩子们学科学、爱科学、开发智力起到了重要的实践作用。
作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海信也参与到国外的慈善与公益事业,如捐助南非红十字儿童医院等项目,帮助解决南非、北非、中东、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和就业问题。
多年来,海信屡获“中国最受尊敬企业”、“最佳企业公众形象奖”、“尊师重教特别贡献奖”、“最具爱心捐赠企业”、“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等荣誉与称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