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几年前陈欧体广告词大火,另一方面也将当时发展相当快的聚美优品又向上推了一把。其前身团美网正式全面启用聚美优品新品牌,并且启用全新顶级域名。聚美优品的宗旨为“聚集美丽,成人之美”,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优质专业的服务,让变美更简单。聚美优品在纽交所上市,31岁的陈欧打破了纽交所历史上最年轻CEO的记录。聚美优品上市后,当天开盘价是2725美元,市值达到565亿美元,陈欧的身价跨越13亿元,跻身亚洲十大年轻富豪之列。
然而应验了“站得高,摔得惨”这句话,从今年开始,聚美在网络上不间断地遭受着冷嘲热讽,而相对于昔日风光,今天的聚美优品股价屡创新低!陈欧概略做梦也想不到,仅仅三年往后,聚美优品遭遇重重的坚苦和危机,股价跌至232美元。
这是一家首创“化妆品团购”模式的垂直电商,截止目前,聚美优品股价为当年的十分之一左右,换句话说就是与上市之时相比,聚美缩水得只剩一成。发展到如今聚美几乎刷新了证券交易的各项记录,下落速度堪称可以与陈欧的“网红事业”上升速度持平,无论其微博粉丝数量还是单条微博转发评论,数字都巨大,曾有业内人士称,聚美此前的成绩一大半靠的是陈欧的“网红经济”。
逆境挣扎,陈欧能否再度登顶?
面对这些所谓正常的“人才流动”和股价的颓势,聚美不断调进行业务调整,在过去三年内已有五次,除两次在电商领域资外,其余均为跨界行为,如影视文化业、空气净化器、共享充电宝等。对于聚美优品的投资行为,业内人士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迎合市场发展趋势的投资,会有新的突破;而另一种声音则认为聚美优品的频繁调整正是在向外界传达一种示警信号,影响股民信心。
聚美优品三年时间缔造奇迹成功上市,三年时间也创下市值缩水九成的“壮举”。
“创业的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这是陈欧当年“为自己代言”广告中的话语,而如今的陈欧的确面临着无数的质疑。
质疑首先来自于聚美惨不忍睹的股价。截至7月10日,聚美优品股价收报202美元。这样的价格意味着聚美从市值最高时的578亿美元,下滑到目前的298亿。三多年时间,大约54亿美元市值就此蒸发。
其次,近日聚美优品内部的高管离职问题也被曝光。有消息称聚美优品联合创始人戴雨森和高级副总裁刘惠璞早已于今年年初离职。
而根据工商信息显示,聚美优品的法人于4月24日由戴雨森变更为陈欧,戴雨森的聚美执行董事、经理职位也由陈欧接替。随后,高级副总裁刘惠璞在朋友圈回应称自己并未离职。
对此,聚美优品方面表示:戴雨森目前确实在看一些聚美上下游的产业,“属于内部孵化的那种”,并没有离职。同时,陈欧、戴雨森、刘惠璞三人也在微博互动,以此来证明戴、刘仍“身在曹营”。
尽管聚美进行了“辟谣”,但是,如今公司仍深陷不断亏损的泥潭是不争的事实。与不断下跌的业绩跟股价相比,更为严重的情况来自老板陈欧——目前依旧没有拿出有力的举措来拯救颓势,而是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主业之外的副业中。
新三年,旧三年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争夺的热点、风口,2010年的风口是团购,陈欧抓住了这次风口上线了团美网(聚美优品)。随后,聚美成功转型,一举从混乱的团购市场脱身,摇身成为自建渠道、仓储和物流的B2C电商。
紧接着,陈欧那支广告“为自己代言”亮相,并爆红网络,一时间“陈欧体”成了各方竞相模仿的标准,陈欧本人也随之爆红,同时为聚美优品带来了极高的曝光率。
这三年多时间,聚美和陈欧顺风顺水。
截至2014年,聚美优品实现了连续8个季度的盈利,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陈欧和聚美优品创造了一个奇迹,而此时,当初“团购大战”的幸存者们还在靠着不断烧钱,发放补贴来吸引用户。
从转型电商,到敲钟上市,陈欧和聚美优品仅仅花了三年多的时间,之后公司股价一路走高。上市当年的8月份,其股价达到了3945美元的历史最高值,一时间陈欧可谓是风光无限。
不过,这位纽交所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没有想到,这个最高股价竟然是聚美优品最后的辉煌。同样是三年后的今天,聚美优品市值疯狂缩水近90%,股价仅剩2美元。
暴跌为何来得如此突然,如此势不可挡,外界有过很多的分析。然而面对颓势,陈欧的做法令人扼腕。
陈欧先是在去年2月份提出私有化,但由于其提出的7美元私有化价格,相比当初IPO时的发行价22美元相差甚远,使得陈欧遭到股东们的不满和炮轰,最终导致私有化失败。
为了换回败局,陈欧再度出山,重新拍摄了一组为“为自己代言”的新广告。不过,此时的陈欧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纽交所“220余年史上最年轻上市公司CEO”了。
就像他上一版广告中所说的那样,面对他的是舆论的质疑和嘲笑,还有下跌不止的股价。所以,陈欧的为“自己代言”也被愤怒的股民修改成“为无耻代言”。股民愤怒的是什么呢?是对一位CEO无休止的不务正业。
兄弟阋墙,不务正业
如今,面对一片衰败景象,股东们也开始四散离去。
聚美优品的几位联合创始人包括陈欧、戴雨森、刘辉,以及首席战略官高孟、首席财务官郑云生均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是要好的校友。但是一年前(2016年4月),联席CFO高孟、郑云生同时离职。随后,今年也传出戴雨森已离职的消息……
不仅是一起打拼的兄弟们,连资本方也开始越发的不信任聚美优品。2017年5月上旬,根据聚美优品向美国SEC递交的20-F文件显示,徐小平和险峰长青也从聚美优品主要股东名单中消失,这意味着,两者已经大幅减仓甚至已全部清仓套现离场。
根据易观千帆所提供的数据显示,聚美优品APP的活跃用户数量也在大幅下滑:今年4月份月活用户为5933万人,相比去年同期的106282万人暴跌了44%。
作为公司CEO,陈欧在面对这一系列困境时并没有选择将工作重心放到主业方面,而是试图通过多元化的发展来挽救下滑中的聚美。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聚美分别选择了建立聚美影视、自主研发空气净化器、投资无人机、共享充电宝等等一系列项目。不过,尽管每一次阵仗都很大,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项目均没有获得成功。
聚美影视的第一部剧《温暖的弦》从去年宣布投拍,一直到今年6月份才正式确定了男女主角;宣布自研空气净化器,以及投资无人机则都在高调宣传后就不见了踪影,两者至今也未见量产产品。
至于,曾经一度让陈欧与“万达公子”王思聪之间立下“吃翔”赌注的共享充电宝,在聚美入资之后也出现了管理层动荡,另外街电公司原股东海翼与原街电开发负责人于海斌在网上隔空怒怼更让外界疑虑。
“网红”陈欧的“网红店”
现在,拥有高达4500万微博粉丝,被网友戏称为最前排吃瓜群众的陈欧,绝对可以称得上企业家里面的头号网红。而陈欧本人似乎也很享受这种身份,微博上卖货成了其最常用的促销手段,尽管陈欧的微博下面依旧能看到有用户抱怨在聚美买到假货……
如今的聚美优品在网红老板的包装下越来越像一个网红店。忙于开疆拓土的陈欧似乎已经忘记了他的主业,面对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股价,似乎越来越难以见到有效的作为。
陈欧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担起一个企业家的责任,为投资人和股民负责,设法挽救电商主业的颓势,而不是拿着投资人的钱去做他认为“靠谱”的事。
面对目前的两美元股价,这些举措恐怕只能是令其更加见底。
未来,经历了大起大落的陈欧已经无须再为自己代言,因为追逐所谓的风口、寻求多元化发展,只能让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聚美越来越“不美”。
路聘没有出事。路骋,2012年进入聚美。4个月后,从以前单天销售额最高时3万元飙涨到现在单天销售额达152亿人民币,一飞冲天。但是他没要聚美的一亿股权,选择去清华读MBA。然后他又放着百万年薪的京东副总裁不做跑去创业。现在已经变成知识付费界的网红。
1迅雷。在那个QQ还在靠卖Q币赚第一桶金的年代,混沌时期的中国互联网,迅雷在用户的持有量上已经很巨大,且拥有不错的口碑。黄金时期的迅雷,还没有会员这一说,更没有乱七八糟的弹窗广告,下载速度几乎就是你网速的极限,百分百的良心产品。这些年来,迅雷在网络游戏、手机软件、安全助手、游戏加速、在线视频等领域均有涉猎,但鲜见成功。从2010年以后,智能手机发展迅速,各大软件公司纷纷在手机端跑马圈地,迅雷再次措施这一良机,也是为后面的没落奠定了基础。
2聚美优品。2010年3月,陈欧创立团美网,2010年9月,团美网正式全面启用聚美优品新品牌,并且启用全新顶级域名。2014年5月,聚美优品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此时的聚美走向了高光时刻,市值一度达到55亿美元。2020年4月15日,聚美优品官方宣布完成私有化。此时聚美优品的市值仅剩289亿美元,较巅峰缩水了超过90%。距离聚美优品上市,仅仅过去了6年,如此境遇也是令人唏嘘。
3凡客诚品。2007年,由卓越网创始人陈年创办。2009年,凡客诚品用29元短袖打响了品牌。凡客在那一年,卖出了3000万件衣服,销售额突破了20亿。但是凡客此后陷入了疯狂扩张的“路子”。质量无法跟进,造成大批量退货,风评变差。2016年底,凡客诚品因生产不合格凡客内裤冒充合格产品,被责令停止生产。凡客的衰落也在情理之中。
4锤子科技
相对于锤子公司它本身,我们更加关注锤子公司的创始人罗永浩,在很多人的关注点上锤子公司远远比不上罗永浩这个人,而网络讨论最多的也不是锤子手机,而是罗永浩那近乎疯癫一样的营销。也是因为他的这种营销,才使得锤子手机走进了我们的关注点里面,但是在前段时间作为锤子手机的领航员的罗永浩已经从锤子公司的法人栏消失,所以到了现在我们几乎可以说锤子已经消亡。
锤子是什么时候开始没落的呢?也许有人会说是在那一台号称“重新定义电脑”的TXT工作站开始的,也有人会说是从罗永浩离开“聊天宝”开始的,但是现在回头看去,锤子从选择做手机就已经注定了锤子会消失在手机行业里面。成为罗永浩败也罗永浩,锤子因为罗永浩近乎疯狂的营销而崛起,却也因为罗永浩对营销太过重视而忽视了技术开始没落。身为一家科技公司,归根结底还是技术为王,如果TXT工作站真的重新定义了电脑,那么下一个中国首富或许就是他了。
5ofo
ofo绝对是乘着风口飞上天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但是从上天到下地ofo只是经历了几年的时间,让它下地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从风口吹出来的风已经吹完了,没有力气继续让它飞在天上。我们回头看去,ofo发展的经历完完全全的就是依靠投资砸钱而飞起来,在它的运行模式里面所蕴含的技术并没有多少,前期通过一个共享的概念获得投资,然后花钱开括市场吸引来更多的投资者,最后在这个区间里面一直循环。
这样依靠市场来吸引投资者的做法让ofo在短短的时间里面就飞起,但是在这个过程之中,ofo却是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于是投资者就不再投资到ofo里面,本来只是这样的话,ofo还是能撑几年的。但是有一个问题却是将ofo打入了谷底,几年时间过去,那些曾经遍布大街小巷的小黄车已经老旧到不能使用。而在这个时候ofo已经没有资金,所以这就又陷入了一个循环,只不过在这一次的循环中ofo不再飞起而是下地,虽然现在ofo还在勉强支撑,但看起模样已然是时日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
6熊猫直播
熊猫直播之类的直播平台和ofo几乎一样,也是顺着风口而飞起,他们的背后一样有着资本在支撑,而熊猫直播这个平台更加是由“国民老公”创立,可以说的得天独厚了。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存在,熊猫直播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的快,但是它衰败的速度也是令人膛目结舌,在短短的时间里面,熊猫直播就已经消失,而原因也是因为背后的资本投资不足。
做直播行业的是一件非常烧钱的的事情,因为其对于宽带和服务器的要求高,所以在这一方面的投资会很大。然后为了留住在直播平台的网红们,平台又要花费一大笔的签约费和工资,这样的不停的支出,最终使得熊猫直播变成了入不支出的状态。最后在经历了3月8号疯狂的一天之后,熊猫直播彻底的消失在了直播界里面,这或许是现在的互联网大企业消失的最为彻底的一个企业了吧。
现在创业者们都在等待着一个风口让自己趁风而起,成为在互联网里面某个行业的领头羊。但是又有多少人看到风口背后的危险,多少人是因为在风口中选错了方向而倒下,所谓借着风口一飞冲天,那还不如说是踩着无数人的尸体站在山峰的顶端一飞冲天,而这些能飞上天的人只有那些几个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