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4 Cup Cake Flour (1又3/4杯低筋面粉)
1/2 Cup Unsweetend Cocoa Powder (原味可可粉)
1 tsp Baking Soda (1小勺小苏打)
1/4 tsp BAKING POWDER (1/4小勺泡打粉)
1/4 tsp Salt (1/4小勺盐)
1 Cup Sugar (1杯白糖)
1/2 Cup Room Temp Butter (113g) (1/2杯室温的黄油)
2 Extra Large Eggs (2个鸡蛋)
1 tsp Vanilla Extract (1小勺香草精)
1 Cup Water (1 杯水)
1/2 tsp Crisco All-Vegetable Shortening (1/2 大勺酥油)
做法
1,准备一个9英寸直径2英寸高的金属烤盆,薄薄抹上一层酥油后再铺一张剪好的烤纸在盘底,再抹酥油在纸上然后均匀撒一层面粉在表面,把多余的面粉抖出去烤箱预热华式350F
2,找一个中碗混合低筋粉,可可粉,小苏打,泡打粉,盐
3,用个座式的搅拌机先把鸡蛋高速打发,然后调到中速一点点加入糖,然后加入切成小块室温的黄油丁,至少三分钟,直到全部打发(Fluffy)搅拌机再调到低速, 分几次倒入2 的混合物,并同时分几次加入水我用橡皮刀帮忙,把面糊充分混合直到很光滑把面糊倒入准备好的烤盘里,面糊很稀,很好倒
4,用350F烤35分钟,再降成325F烤10-15分钟各人烤箱不一样,只要看到蛋糕边缘跟烤盘分开想中间稍微缩点,用牙签插进去再拿出来是干的就 可以了取出来后让蛋糕在盘里晾10分钟,用小刀把蛋糕周围划一圈,用个金属网架盖着翻过来,让蛋糕在网架上休息用薄刀把蛋糕底的一层粘了酥油的壳子修掉等彻底凉后移到蛋糕盘上我一般先在盘上垫几张蜡纸(Wax Paper),然后再放蛋糕上去
然后再把蛋糕盘放到转盘(Lazy Susan)上,如果没有转盘那就蛋糕不转人转:)
下面说说表面的巧克力酱:
1 Cup Semisweet Chocolate Chips (1杯微甜巧克力碎丁)
2 Tbsp Butter (2大勺黄油)
3 Tbsp Half-and-Half (3大勺加了一半鲜奶油和一半牛奶的混合液)
2 Tbsp Maple Syrup(我没有Corn Syrup,就用两大勺枫糖汁了,更好!)
把巧克力碎片,黄油放到Double Boiler 里,隔水融化巧克力用橡皮刀搅拌使之完全润滑再加入Half-and-Half和糖浆,搅拌均匀后趁热倒到蛋糕上,一边转着下面的转 盘一边用大的有角度的金属抹刀抹平,做完以后等巧克力酱凉下来定型然后小心的抽掉蜡纸条(蜡支最好只放在蛋糕底部边缘,否则不容易从底部抽出来),剩下 来的就看各人发挥了:)
另外我还用一方块(1 Ounce)Semisweet Chocolate 和1 tea spoon Shortening在Double Boiler里隔水融化后摊在大理石板上薄薄一层,还嫌凉得不够快,放进冰箱冷藏了几分钟,拿出来后用铲蛋糕的平头铲子一刮就出来一个卷,拿来做装饰用
一寻根溯源
(一)少皋曾孙台骀之后:台骀是少皋的曾孙,因治水有功,颛顼封他到山西汾水流域,国号黄。周初,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二)伯益之后: 伯益为嬴姓之祖,因治水有功受到帝舜的赐封。后裔有封於黄国。
(三)陆终之后:一陆终长子樊的长子南陆公,食采江夏,赐姓为黄。二陆终次子惠连受封於黄国,以国为氏。
(四)仲衍之后:陆终长子樊被夏禹封於昆吾。昆吾君隐於夏末去其封地,居古岳州,生子高。商中宗子太戊时高为车正,号曰仲衍,伊尹嘉其贤,以孙女妻之,是为开姓始祖。至十三世石妣姬氏,周赐姓黄。
二迁徙分布 黄姓最早的发源地应在金河南省潢川县西部一带。黄国灭于楚之后,黄姓族人散居四方。有地北逃至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今河北境),今黄冈、黄陂、黄安、黄梅等地,据说均因黄人迁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江陵、荆州),又有一支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东南一带)。秦汉之时,黄姓已称盛于长江中游及以北河南、安徽等地。黄姓大举南迁始于西晋末年,因中原士族大举南迁,使黄姓在南方的分布更广泛。与此同时,黄姓已同胡、林、陈、郑、丘、何、曾等八族迁入闽(福建),成为后来入闽的"八大姓氏"之一。经过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不断迁徙和繁衍,黄姓形成了今河南、湖北、四川、江苏、福建、广西等地望族。宋代有黄潜善,其九个儿子散处广东各地,以梅州居多,后发展成为广东大姓。北宋末,金兵功入开封,河南固始人黄建联南徙杭州,后成为杭州著姓,支分漳浦、饶平、陆丰等地。宋元之际,黄氏称盛于闽粤,至明末清初,开始移居台湾,后来又有不少人播迁至海外。黄姓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黄氏有一些人融入壮、瑶、侗、水、布依、蛋等少数民族。唐代以前黄氏已在岭南、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中扎根。其中,为蛋民者,居于广州沙南;迁到广西黄洞者,叫黄洞蛮,大多为壮族;融入瑶族者,分布相当广泛,居于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的许多县、乡,以广西居多,上海浦东也黄姓也很旺!
三郡望堂号
(一)郡望
江陵郡:西汉旧族,为黄尚之族所建,唐初已废。
江夏郡:兴於汉之世,为黄香之族所建,今为全球黄姓郡望。
江夏黄氏义城堂源流考
一世 黄香 字文强 ,出世东汉,名列天下二十四孝之一, 时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香公儒学入仕初任中书郎,后拜尚书令永元四年(公元九二年)任左丞相,两年后为尚书令和帝去世安帝即位出任魏郡太守后,不数年去世,葬于江夏云梦安陆源口香公夫人四位生八子长子琼乃郑夫人所生
二世 琼公 汉顺帝永建年间入官拜议郎,后为尚书仆射,历任尚书令桓帝年间又任太尉,封为分乡侯役赠车骑将军,谥为忠侯享年七十九,葬江夏夫人三位生子十余四子储乃陈夫人所生
三世 储公 德配吴氏,生子三长子琬
四世 琬公(公元141年) 字子琰,才思敏捷,名于京师初任五官中郎将,后拜议郎升青州刺史,侍中,少府,太仆,豫州牧等职董卓部李催等攻陷长安时殒命夫人五位生子十余长子松寿乃赵夫人所生
五世 寿公 字延年,德配刘氏生子远
六世 远公 德配李氏,长子文
七世 文公 德配严氏,生子期
八世 期公 德配杨氏,生子三,长子积
九世 积公 东晋三年任新安郡太守葬此郡之姚家墩(后改为黄家墩),德配张氏,生子二,次子芯
十世 芯公 徙居金华郡浦阳县(浙江金华),官至金陵安察金华之始祖德配吴氏,生子二,长子居中
十一世 居公 字畅外,官至侍讲学士原配赵氏继张氏生二子,长子梦祥
十二世 祥公 长子铨
十三世 铨公 子商英
十四世 英公 长子沦
十五世 沦公 生子四,长子文
十六世 文公 子知(黄门侍郎)
十七世 知公 子三,长子腱
十八世 腱公(黄门侍郎),八子均入仕为官长子畦
十九世 畦公 子二长子大正
二十世 大正(庐州太守),娶周氏夫人生二子
二十一世 福公
二十二世 瑚公
二十三世 说公
二十四世 亿公 官蕲州节度使生子荣
二十五世 荣公 后晋官任承事郎,娶董氏,生子二次之浩
二十六世 浩公
二十七世 汜公
二十八世 瞻公 子元绩
二十九世 绩公 生子三,中孚 中浼中宴
三十世 中孚公江夏义城堂始祖唐肃宗二年任兵马司副使,节度军头官因劾
奏李辅国,程元振罪状忤旨,贬谪江西吉州,葬吉水县六十二都菰塘鹧鸪洞娶应氏夫人生子四:文、行、忠、信(行忠信不详)
三十一世 文公 字显升,娶王氏,从父避居庐陵县四十九都菰塘生子四:梗 楠 杞 梓
三十二世 梗公 讳嵩字高仲,唐文宗太和壬子六年徙居四十四都菰塘黄家坊德配王氏生子整
三十三世 整公 字叔齐,又字绍泰葬四十九都菰塘德配张氏,生子璠
三十四世 璠公 字国琛后唐昭宗宝应年间,李义兴寇江南,乡邑骚动公倡议集兵筑城备御,民赖以安因德之遂以所居之城曰义城其时楚王马殷聘留麾下屡立战功后弃官求归,太祖嘉焉,特授本州团练使,老辞归殁赠卢水郡侯,将卢水封为义城,故名义城侯我宗后代立祠始有江夏义城堂之称也,并进荐中孚公乃吾族开基始祖
江夏义城堂新刻派字文
兆(忠)孝允若 业纪崇伦
继志昭本 天佑新群
宪令功举 荣耀华英
同辉先烈 远振家声
本派序:谨承忠孝传家之人伦史,德能善行之人生观,以自尊自强爱国发家为宗旨而成立,望吾家族后昆钧遵之
义城堂三祠联宗理事会
一九九六年秋月
江夏黄氏各祠堂派序对照表
(均从东汉江夏黄香数起)
一 昌忠孝允若 业纪崇伦
二 典兆孝允若 业纪崇伦
三 植忠孝允若 业纪崇伦
四 景行先达仰 慕贤哲伦
五 兴朝治理茂 修纪立伦
六 昌吉可徽诗 礼克继善
七 明昌毓风文 发祥支友本
八 道进德必友 仁世文章
九 正宗秉国钧 谨言超齐家
十 明久道化城 诗书联甲
会稽郡:兴於东汉之世,为黄昌之后所建,唐初已废。
零陵郡:兴於三国吴之世,为黄盖之族所建,唐初已废。
巴东郡:兴於三国蜀之世,为黄权之后所建,唐初已废。
西 郡:兴於三国魏之世,为酒泉黄衍之后所建,西魏时废。
晋安郡(南安郡):晋安郡兴於西晋之世;南安郡兴於唐之世,为黄元方之后所建,宋初已废。
洛阳郡:兴於南北朝东魏之世,为江夏分支,隋初已废。
濮阳郡:兴於唐之世,宋初已废。
东阳郡:兴於唐之世,为黄苾之后所建,宋初已废。
松阳郡(缙云郡):兴於唐之世,宋初已废。
(二)堂号 宽和堂:汉代黄霸为河南太守。当时的官吏都很严肃,黄霸为政独尚宽和。宣帝时,他任廷正(司法官),因事被关在监狱。从官到民一齐为他呼冤,终于平反昭雪。 江夏堂:后汉黄香,小时死了母亲,他对父亲最孝,夏天用扇子把父亲的席子扇凉,冬天把父亲的被褥暖热。人夸他的孝:"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黄姓堂号还有"思敬"、"逸敦"、"敦睦"、"炽昌"等。"炽昌堂"以黄峭山公外八句诗末"炽昌"二字为名。
(四)历史名人
黄歇:《史记》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顷襄王以歇为辩,使於秦。秦昭王使白起攻韩、魏,败之於华阳,禽魏将芒卯,韩、魏服而事秦。秦昭王方令白起与韩、魏共伐楚,未行,而楚使黄歇适至於秦,闻秦之计。当是之时,秦已前使白起攻楚,取巫、黔中之郡,拔鄢郢,东至竟陵,楚顷襄王东徙治於陈县。黄歇见楚怀王之为秦所诱而入朝,遂见欺,留死於秦。顷襄王,其子也,秦轻之,恐壹举兵而灭楚。歇乃上书说秦昭王曰:天下莫强於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獘,不如善楚。臣请言其说:臣闻物至则反,冬夏是也;致至则危,累棋是也。今大国之地,遍天下有其二垂,此从生民已来,万乘之地未尝有也。先帝文王、庄王之身,三世不妄接地於齐,以绝从亲之要。今王使盛桥守事於韩,盛桥以其地入秦,是王不用甲,不信威,而得百里之地。王可谓能矣。王又举甲而攻魏,杜大梁之门,举河内,拔燕、酸枣、虚、桃,入邢,魏之兵云翔而不敢捄。王之功亦多矣。王休甲息众,二年而后复之;又并蒲、衍、首、垣,以临仁、平丘,黄、济阳婴城而魏氏服;王又割濮磿之北,注齐秦之要,绝楚赵之脊,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单矣。王若能持功守威,绌攻取之心而肥仁义之地,使无后患,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也。王若负人徒之众,仗兵革之强,乘毁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其有后患也。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易曰「狐涉水,濡其尾」。此言始之易,终之难也。何以知其然也?昔智氏见伐赵之利而不知榆次之祸,吴见伐齐之便而不知干隧之败。此二国者,非无大功也,没利於前而易患於后也。吴之信越也,从而伐齐,既胜齐人於艾陵,还为越王禽三渚之浦。智氏之信韩、魏也,从而伐赵,攻晋阳城,胜有日矣,韩、魏叛之,杀智伯瑶於凿台之下。今王妒楚之不毁也,而忘毁楚之强韩、魏也,臣为王虑而不取也。诗曰「大武远宅而不涉」。从此观之,楚国,援也;邻国,敌也。诗云「趯趯毚免,还犬获之。他人有心,余忖度之」。今王中道而信韩、魏之善王也,此正吴之信越也。臣闻之,敌不可假,时不可失。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何则?王无重世之德於韩、魏,而有累世之怨焉。夫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於秦者将十世矣。本国残,社稷坏,宗庙毁。刳腹绝肠,折颈摺颐,首身分离,暴骸骨於草泽,头颅僵仆,相望於境,父子老弱系脰束手为群虏者相及於路。鬼神孤伤,无所血食。人民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仆妾者,盈满海内矣。故韩、魏之不亡,秦社稷之忧也,今王资之与攻楚,不亦过乎!且王攻楚将恶出兵?王将借路於仇雠之韩、魏乎?兵出之日而王忧其不返也,是王以兵资於仇雠之韩、魏也。王若不借路於仇雠之韩、魏,必攻随水右壤。随水右壤,此皆广川大水,山林溪谷,不食之地也,王虽有之,不为得地。是王有毁楚之名而无得地之实也。且王攻楚之日,四国必悉起兵以应王。秦、楚之兵构而不离,魏氏将出而攻留、方与、銍、湖陵、砀、萧、相,故宋必尽。齐人南面攻楚,泗上必举。此皆平原四达,膏腴之地,而使独攻。王破楚以肥韩、魏於中国而劲齐。韩、魏之强,足以校於秦。齐南以泗水为境,东负海,北倚河,而无后患,天下之国莫强於齐、魏,齐、魏得地葆利而详事下吏,一年之后,为帝未能,其於禁王之为帝有余矣。夫以王壤土之博,人徒之众,兵革之强,壹举事而树怨於楚,迟令韩、魏归帝重於齐,是王失计也。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手。王施以东山之险,带以曲河之利,韩必为关内之侯。若是而王以十万戍郑,梁氏寒心,许、鄢陵婴城,而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此而魏亦关内侯矣。王壹善楚,而关内两万乘之主注地於齐,齐右壤可拱手而取也。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燕、赵无齐、楚,齐、楚无燕、赵也。然后危动燕、赵,直摇齐、楚,此四国者不待痛而服矣。昭王曰:「善。」於是乃止白起而谢韩、魏。发使赂楚,约为与国。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於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於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孰虑之。」应侯以闻秦王。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黄歇为楚太子计曰:「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歇忧之甚。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应侯曰:「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秦因遣黄歇。歇至楚三月,楚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后十五岁,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於江东。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春申君既相楚,是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以相倾夺,辅国持权。春申君为楚相四年,秦破赵之长平军四十余万。五年,围邯郸。邯郸告急於楚,楚使春申君将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归。春申君相楚八年,为楚北伐灭鲁,以荀卿为兰陵令。当是时,楚复强。赵平原君使人於春申君,春申君舍之於上舍。赵使欲夸楚,为玳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春申君相十四年,秦庄襄王立,以吕不韦为相,封为文信侯。取东周。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至函谷关,秦出兵攻,诸侯兵皆败走。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客有观津人朱英,谓春申君曰:「人皆以楚为强而君用之弱,其於英不然。先君时善秦二十年而不攻楚,何也?秦逾黾隘之塞而攻楚,不便;假道於两周,背韩、魏而攻楚,不可。今则不然,魏旦暮亡,不能爱许、鄢陵,其许魏割以与秦。秦兵去陈百六十里,臣之所观者,见秦、楚之日斗也。」楚於是去陈徙寿春;而秦徙卫野王,作置东郡。春申君由此就封於吴,行相事。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进之,甚众,卒无子。赵人李园持其女弟,欲进之楚王,闻其不宜子,恐久毋宠。李园求事春申君为舍人,已而谒归,故失期。还谒,春申君问之状,对曰:「齐王使使求臣之女弟,与其使者饮,故失期。」春申君曰:「娉入乎?」对曰:「未也。」春申君曰:「可得见乎?」曰:「可。」於是李园乃进其女弟,即幸於春申君。知其有身,李园乃与其女弟谋。园女弟承闲以说春申君曰:「楚王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二十余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后将更立兄弟,则楚更立君后,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得长有宠乎?非徒然也,君贵用事久,多失礼於王兄弟,兄弟诚立,祸且及身,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而进妾於楚王,王必幸妾;妾赖天有子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罪乎?」春申君大然之,乃出李园女弟,谨舍而言之楚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为太子,以李园女弟为王后。楚王贵李园,园用事。李园既入其女弟,立为王后,子为太子,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春申君相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余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尹、周公,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园必先入据权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毋望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人?」对曰:「君置臣郎中,楚王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此所谓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不用,恐祸及身,乃亡去。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於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於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是为楚幽王。是岁也,秦始皇帝立九年矣。嫪毐亦为乱於秦,觉,夷其三族,而吕不韦废。
黄霸:《汉书》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以豪杰役使徙云陵。霸少学律令,喜为吏,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坐同产有罪劾免。后复入谷沈黎郡,补左冯翊二百石卒史。冯翊以霸入财为官,不署右职,使领郡钱谷计。簿书正,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於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自武帝末,用法深。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守丞相长史,坐公卿大议廷中知长信少府夏侯胜非议诏书大不敬,霸阿从不举劾,皆下廷尉,系狱当死。霸因从胜受《尚书》狱中,再逾冬,积三岁乃出,语在《胜传》。胜出,复为谏大夫,令左冯翊宋畸举霸贤良。胜又口荐霸於上,上擢霸为扬州刺史。三岁,宣帝下诏曰:“制诏御史:其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颍川太守,秩比二千石居,官赐车盖,特高一丈,别驾主簿车,缇油屏泥於轼前,以章有德。”时,上垂意於治,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太守霸为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置父老师师伍长,班行之於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去食谷马。米盐靡密,初若烦碎,然霸精力能推行之。吏民见者,语次寻绎,问它阴伏,以相参考。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於道旁,乌攫其肉。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霸与语,道此。后日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曰:“甚苦!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以霸具知其起居,所问豪DA3E不敢有所隐。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猪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其识事聪明如此,吏民不知所出,咸称神明。奸人去入它郡,盗贼日少。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务在成就全安长吏。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於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坐发民治驰道不先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前后八年,郡中愈治。是时,凤皇神爵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天子以霸治行终长者,下诏称扬曰:“颍川太守霸,宣布诏令,百姓向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田者让畔,道不拾遣,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吏民向於教化,兴於行谊,可谓贤人君子矣。《书》不云乎?’股肱良哉!’其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而颍川孝弟有行义民、三老、力田,皆以差赐爵及帛。后数月,征霸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五凤三年,代丙吉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户。霸材长於治民,及为丞相,总纲纪号令,风采不及丙、魏、于定国,功名损於治郡。时,京兆尹张敞舍鶡雀飞集丞相府,霸以为神雀,议欲以闻。敞奏霸曰:“窃见丞相请与中二千石博士杂问郡国上计长吏、守丞为民兴利除害、成大化,条其对,有耕者让畔,男女异路,道不拾遗,及举孝子贞妇者为一辈,先上殿,举而不知其人数者次之,不为条教者在后叩头谢。丞相虽口不言,而心欲其为之也。长吏、守丞对时,臣敞舍有鶡雀飞止丞相府屋上,丞相以下见者数百人。边吏多知鶡雀者,问之,皆阳不知。丞相图议上奏曰:’臣问上计长吏、守丞以兴化条,皇天报下神雀。’后知从臣敞舍来,乃止。郡国吏窃笑丞相仁厚有知略,微信奇怪也。昔汲黯为淮阳守,辞去之官,谓大行李息曰:’御史大夫张汤怀诈阿意,以倾朝廷,公不早白,与俱受戮矣。’息畏汤,终不敢言。后汤诛败,上闻黯与息语,乃抵息罪而秩黯诸侯相,取其思竭忠也。臣敞非敢毁丞相也,诚恐群臣莫白,而长吏、守丞畏丞相指,归舍法令,各为私教,务相增加,浇淳散朴,并行伪貌,有名亡实,倾摇解怠,甚者为妖。假令京师先行让畔异路,道不拾遗,其实亡益廉贪贞*之行,而以伪先天下,固未可也;即诸侯先行之,伪声轶于京师,非细事也。汉家承敝通变,造起律令,所以劝善禁奸,条贯详备,不可复加。宜令贵臣明饬长吏、守丞,归告二千石、举三老、孝弟、力田、孝廉、廉吏务得其人,郡事皆以义法令捡式,毋得擅为条教;敢挟诈伪以奸名誉者,必先受戮,以正明好恶。”天子嘉纳敞言,召上计吏,使侍中临饬如敞指意。霸甚惭。又乐陵侯史高以外属旧恩侍中贵重,霸荐高可太尉。天子使尚书召问霸:“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如国家不虞,边境有事,左右之臣皆将率也。夫宣明教化,通达幽隐,使狱无冤刑,邑无盗贼,君之职也。将相之官,朕之任焉。侍中乐陵侯高帷幄近臣,朕之所自亲,君何越职而举之?”尚书令受丞相对,霸免冠谢罪,数日乃决。自是后不敢复有所请。然自汉兴,言治民吏,以霸为首。为相五岁,甘露三年薨,諡曰定侯。
黄宪:《后汉书》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世贫贱,父为牛医。颍川荀淑至慎阳,遇宪於逆族,时年十四,淑竦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谓宪曰:“子,吾之师表也。”既而前至袁阆所,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阆曰:“见吾叔度邪?”是时,同郡戴良才高倨傲,而见宪未尝不正容,及归,罔然若有失也。其母问曰:“汝复从牛医儿来邪?”对曰:“良不见叔度,不自以为不及;既睹其人,则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固难得而测矣。”同郡陈蕃、周举常相谓曰:“明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及蕃为三公,临朝叹曰“叔度若在,吾不敢先佩印绶矣。”太守王龚在郡,礼进贤达,多所降致,卒不能屈宪。郭林宗少游汝南,先过袁阆,不宿而退,进往从宪,累日方还。或以问林宗。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诸B239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友人劝其仕,宪亦不拒之,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征君”。
黄香:《后汉书》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也。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大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初除郎中,元和元年,肃宗诏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召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常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善之。永元四年,拜左丞。功满当迁,和帝留,增秩。六年,累迁尚书令。后以为东郡太守,香上疏让曰:“臣江淮孤贱,愚F8D5小生,经学行能,无可算录。遭值太平,先人余福,得以弱冠特蒙徵用,连阶累任,遂极台阁。讫无纤介称,报恩效死,诚不意悟。卒被非望,显拜近郡,尊位千里。臣闻量能授官,则职无废事;因劳施爵,则贤愚得宜。臣香小丑,少为诸生,典郡从政,固非所堪。诚恐F8D5顿,孤忝圣恩。又惟机密端首,至为尊要,复非臣香所当久奉。承诏惊惶,不知所裁。臣香年在方刚,适可驱使。愿乞余恩,留备冗官,赐以督责小职,任之宫台烦事,以毕臣香蝼蚁小志,诚瞑目至愿,土灰极荣。”帝亦惜香乾用,久习旧事,复留为尚书令,增秩二千石,赐钱三十万。是后遂管枢机,甚见亲重,而香亦ECF3勤物务,忧公如家。十二年,东平清河奏訞言卿仲辽等,所连及且千人。香料别据奏,全活甚众。每郡国疑罪,辄务求轻科,爱惜人命,每存忧济。又晓习边事,均量军政,皆得事宜。帝知其精勤,数加恩赏。疾病存问,赐医药。在位多所荐达,宠遇甚盛,议者讥其过幸。延平元年,迁魏郡太守。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农’,《王制》’仕者不耕’,伐冰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课令耕种。时被水年肌,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於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於家。所著贼、笺、奏、书、令、凡五篇。
黄琼:《后汉书》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魏郡太守香之子也。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就。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於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先是,徵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於琼,乃以书逆遗之曰:闻已度伊、洛,近在万岁亭,岂即事有渐,将顺王命乎?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诚遂欲枕山栖谷,拟亦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常闻语曰:“嶢嶢者易缺,E825E825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近鲁阳樊君,被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