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湖文化·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遗存

两湖文化·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遗存,第1张

两湖文化·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遗存

两湖地区地处长江中游,这里不仅有秀丽的山川,丰饶的物产,还有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留下的许多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遗存,使人们在饱览山川之美时,也能纵情领略历史文化之精华,发思古之幽情,叹前人之造化,同时也激励我们为今日两湖之奋飞,忝作奉献。

两湖地区的名胜古迹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部分。其中自然景观发展到今日已增添了不少人工的建造。

武昌黄鹤楼 黄鹤楼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三国时期。公元223年,占据长江中下游的孙权,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在长江南岸的武昌黄鹄矶上建了一座瞭望楼,这就是最早的黄鹤楼的基址所在,但准确地说那时还没有建楼。黄鹤楼之名的出现,最早是在南北朝时。南朝梁武帝天监十三年(514),安成康王萧秀在郢州任刺史,因夏口这个地方经常成为战场,尸骨常暴露于此,萧秀把尸骨收拢起来,埋于黄鹤楼下。可知此时黄鹤楼已建立。自唐代诗人崔颢、李白、顾况、白居易等人反复歌咏黄鹤楼后,它的名声开始远播。黄鹤之名原是没有的,原本应为黄鹄,因它建于武昌黄鹄矶上。但因诗人们自相延袭,使用黄鹤一词,于是黄鹤楼便成定名。

北宋年间,江夏黄鹤楼杂诗碑刻有唐代十九位诗人的三十七首诗,其中李白一人就占了十三篇,但写得最好的当推唐代诗人崔颢的七律,诗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世重修的黄鹤楼,代有创新,各具神韵。宋、元时期黄鹤楼风格隽永,明楼被誉为“全楚胜览”。清代黄鹤楼再次重修,楼为三层,外圆内方,有的史书说它其形正方,四望如一。民国初年,最后一座黄鹤楼毁于一场大火。直到1981年重建黄鹤楼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985年落成。

重建的黄鹤楼有五层,高达51米,当代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的楼名临江高悬。新黄鹤楼的建造兼具宋、元、明、清古楼的特色,古朴典雅,重檐舒翼。楼前配以坊、亭、轩、廊,使黄鹤楼更显得雍容华贵,超尘拔俗。楼的各层大小屋顶,皆用龙头鱼尾式的翘角装饰,楼的第一层为大厅,两旁朱红圆柱上书有一幅清楼旧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千古愁。”二楼再现了黄鹤楼初建时的情形,三楼大厅嵌满书画诗联,着力表现历代名人咏黄鹤楼的佳作和诗人神态。四楼备有文房四宝,可供游人尽兴挥毫,黄鹤楼的顶层可供游人鸟瞰大江波涛,三镇风光,并挂有九十平方米的《长江万里图》,使人们尽情感受长江的壮阔,气势磅礴,激励人心。

汉阳古琴台 汉阳龟山山麓,月湖之畔,有一幽静的处所,里面亭台楼阁,建于一小丘之上。紧傍月湖,有一红柱碧瓦、雕龙画凤的古式建筑,这就是琴台纪念馆。在馆的左前方有一汉白玉的方台,这便是流传千古的古琴台。古琴台又名伯牙台,相传是战国时楚国的俞伯牙弹琴的地方。古书上记载伯牙的琴弹得非常好,以致“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但苦于难寻知音,后砍柴樵夫钟子期听了伯牙的琴,领会了伯牙的琴音,二人从此成为莫逆之交。钟子期死后,伯牙失去知音,便把琴摔破,终身不再抚琴,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后人为纪念此事,便在二人相会之处修了这座琴台。琴台始建年代大约早于北宋,南北朝时梁简文帝萧纲就写过《登琴台诗》,诗曰:“芜阶残昔径,复想鸣琴游。音容万春罢,高明千载留。”千余年来,琴台毁建交错,至清嘉靖年间又重建和续建,辛亥革命时,起义军总司令黄兴的司令部就设在琴台,抗日战争时琴台半毁于兵燹。解放后,对琴台进行了全面重建。修建后的琴台,楼台亭阁,错落相间,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琴台左面一个六角亭,玲珑精致,站在亭中,可饱览月湖风光。每逢夏日,满湖荷花可使人们领略“九夏芙蓉”之美景。

东湖 位于武汉市东郊。风景区面积约八十七平方公里,是市区内最大的湖泊,仅湖面就有三十三平方公里。东湖原来是一个敞水湖,滨临长江,经青山港与长江相通,在江湖之间有一道河泥淤积的自然堤防。堤内靠湖这一面原是一片淤积凹地,每当长江汛期,水位高于地面时,凹地积水无法外泄。于是湖面逐年扩大。以致形成现在的东湖。它原是受长江水位涨落制约的天然湖,后来修建了青山港武丰闸后,它就变成由人工控制的内湖。东湖风景区根据自然环境,分为六个游览区,即听涛区,磨山区、落雁区、白马区、吹笛区和珞洪区。

在听涛小区内,有一座二层楼的水云乡临湖而建,楼前楼后湖水环绕,登楼远眺,放眼几十里水面的东湖,使人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听涛区的另一座建筑为听涛轩,建于湖西岸长山上,松竹掩映,清幽雅静,在此听涛,如入山水画景之中。在听涛区的中心,有一座三层楼阁,耸立在“荷风”和“落羽”两桥之间的湖岛上,这是为纪念楚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建的行吟阁。阁前有屈子全身塑像,昂首视天,飘然行吟。此阁取《楚辞·渔父》“行吟泽畔”之意命名,由郭沫若手书“行吟阁”三字匾额。湖西岸还有沧浪亭、濒湖画廊、展览馆、长天楼等景点,这里是整个东湖游览的中心。湖的东南边是三面环水、山峦重叠的磨山,磨山上有老一辈革命家朱德题诗的“朱碑亭”,诗曰:“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如今磨山经过大规模重建,已建成为一座具有两湖地区特色的楚文化风景名胜点,建有仿楚郢都复原所建的纪南城,有楚式建筑风格土家吊脚楼的“楚市”,有楚人始祖祝融观天的“观天台”,有代表楚文化特色的巨大铜铸凤凰,立于观天台之下,还有众多楚国的名相、名将、名人的大型浮雕,以及屈原纪念馆,将 青年时手书的楚辞的《离骚》篆刻在一块巨石上。

归元寺 归元寺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原距汉阳古城约二里,东望晴川阁,北对古琴台,南濒鹦鹉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明末浙江霅川(今苕溪)有两兄弟,双双出家为僧,一名白光,法号德明,一名主峰,法号德昆。他俩云游至汉口、汉阳,见到一些寺庙所藏经卷多半残破,甚感不安,于是动手修补,费时三年,补好了全部经卷。人们对此深深感动,纷纷捐资在明代王章甫葵元旧址兴建新寺。白光、主峰均信奉佛教禅宗教派,故将寺庙命名为归元禅寺。“归元”二字出自佛经《楞严经》:“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归元寺从兴建时起,时兴时衰,直到光绪十六年(1890),罗汉堂建成后,归元寺的主体建筑才算完成。寺内有韦驮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王殿、罗汉堂、藏经阁、大土阁等。罗汉堂内释迦牟尼、观音大士、文殊、普贤等佛像形体高大,神情肃穆。特别是五百罗汉,起伏坐卧,喜怒哀乐,各具姿态,各有特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技艺极为精湛。藏经阁建筑绚丽,装修典雅,其中保存着贝叶真经、藏经及象牙玉石雕刻和铜铸造像等佛教经典与珍贵文物。藏经阁自成一院,院内有翠微峰、翠微井,还有小亭、花坛等,使归元寺成为一座具有园林特色的佛寺。

东坡赤壁 原名赤鼻矶,石壁垂直,颜色纯赤,故名。它位于湖北省古城黄州古汉川门西面。这里有二赋堂、酹江亭、坡仙亭、挹爽楼、留仙阁、问鹤亭等古迹。二赋堂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因纪念苏轼著名的赤壁二赋而得名,是东坡赤壁主要建筑之一,前人称它是赤壁八景中的第一景。不知是先有墨客骚人的附会,还是先有民间口头讹传,人们把这黄州赤壁当作三国赤壁鏖战的赤壁了。到了唐代,这种讹传已进入诗文。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任黄州刺史时,明确地把黄州赤壁当作三国赤壁写入诗篇。在他的《赤壁》一诗中更是写得有眉有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的第三年,苏轼在赤壁矶下泛舟,情凝笔端,先后写下了“留传万口中”的《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才使得黄州赤壁名声大震,成为湖北五赤壁之冠——翰墨飘香的“文赤壁”。清康熙年间,在书画方面颇有造诣的郭朝祚知黄州府便正式将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书门额悬于正门之首。

玉泉寺 位于当阳市城西十五公里的群山中。寺后有玉泉山,历史上素有“三楚名山”和“荆楚丛林之冠”的美称。据《当阳县志》和《玉泉志》记载,东汉建安年间(196—200),普净和尚结茅于玉泉山下,隋开皇年间(581—600),智��禅师也在此讲法。宋朝明肃皇后信仰佛教,在此大兴土木,使寺院规模达到“为楼者九,为殿者十八,三千七百僧舍”,占地前后十里,左右各五里,寺内常住和尚千人,集会三千。抗战时期,大部分殿阁被毁,古玩书画等珍贵艺术品被劫。解放后多次修葺,使千年古寺面貌一新。寺内有珍珠泉,又名“珠泉跳玉”,为玉泉胜景之首。泉水清澈见底,冬暖夏凉,水泡像珍珠般冒出水面,玉泉山,玉泉寺也由此而得名。珍贵古物有:隋朝的铁镬,吴道子所画石刻观音像和玉泉铁塔等。铁塔位于三园门外,略朝北倾斜。此塔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的铁铸佛塔,显示了祖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冶金技术的高超成就。

武当山 在湖北丹江口市境内。方圆四百公里,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七一洞,九泉,八宫、二观等胜迹。主峰天柱峰海拔1613米,鹤立于重峦迭嶂的群峰之上,被誉为“一柱擎天”。天柱峰上建有金殿,因而峰顶俗称“金顶”。武当风景之奇美,首先在于宏伟。七十二峰千姿百态,各有其雄,但有一个统一的趋势,就是以天柱峰为核心,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观。南岩是武当三十六岩中最美的一处,在紫霄宫西约25公里处。金殿在天柱峰极顶,是铜铸构件,通高55米,面宽58米,进深42米,外鎏赤金,金光一片,毫无铸凿痕。殿内供奉的“真武祖师大帝”铜像重达十吨。武当山还是一座道教名山,以其珍贵的道教建筑群驰名中外。武当山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唐贞观年间均州太守姚简即在此建五龙祠,至宋代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山上保留的多为明代所建。从北端的净乐宫到天柱峰顶的金殿共七十余公里,建成一批雄伟壮观,风格不一的建筑,计有房宇两万多间,建筑面积达一百六十多万平方米,拥有八宫、二观、三十六庵、七十二岩庙、十祠等庞大的道教建筑群,其中紫霄宫是武当现存的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道教建筑群,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三游洞 位于宜昌市西北十公里的西陵山腰,为一天然溶洞。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著名诗人白居易调任忠州刺史,偕其弟白行简同往,途中遇诗人元稹,三人同游此洞,赋诗作序,刻于洞壁上。“三游洞”由此而得名,俗称“前三游”。宋代时,大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进京应试途中,也到此一游,题诗洞壁上,人称“后三游”。洞深约三十米,宽约二十三米,高约九米,是一个石灰岩溶洞。洞内三根石柱把它隔成前后相通的两室,前室内外有唐宋以来游人所作诗文的壁刻、碑刻四十余幅。后室幽奥,洞顶有钟乳石,以石投之,声如钟鸣,石子落地,响声如鼓,叫做“天钟地鼓”。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坝址位于宜昌西北部的长江上,上距长江三峡出口南津关23公里,下距宜昌市西约五公里。因坝址穿过江中小岛葛洲坝而得名。是万里长江中第一座具有发电、通航、调节水利和观光游览等综合效益的大坝。大坝全长2561米,高70米,由一座二十七孔泄水闸,两座电站厂房,三座船闸,两座冲沙闸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坝之一。坝顶设有公路和铁路,既有用于大坝的运行管理,又能沟通大江南北的交通。大坝一、二号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三号船闸可通过三千吨以下的客货船。电站装机二十一台,总容量为2715万瓩,年平均发电量为141亿量;整个大坝完工后,将形成风景秀丽的水上公园。

三峡风光 在祖国的锦锈山河中,长江三峡以其雄、险、奇、美的自然风光闻名古今,饮誉中外。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西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瞿塘峡居西,巫峡居中,西陵峡居东,在湖北秭归、宜昌县内。三峡全长193公里,其中在湖北境内134公里。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峡。北宋欧阳修曾盛赞:“西陵山水天下佳。”西陵峡之险,险在滩多水急。穿峡东下,青滩是第一个著名的险滩,又叫新滩。顺流而下,前面就是牛肝马肺峡;转过九畹溪口,便是气势磅礴的崆岭峡;出崆岭峡,便进入庙南宽谷。在陡然空阔的江面上,浮起一座引人注目的江心绿洲——中堡岛。楚国先民曾在岛上栖居。刚过中堡岛,一座耸入云天的高山便映入眼帘。这就是“一江万里独当险,三峡千峰无此奇”的黄牛岩。两岸群峰对峙,十分壮观;峰下溶洞很多,洞洞藏着奇景。长江劈开崇山峻岭,冲过急流险滩,出南津关口,三峡结束。

隆中 隆中在今襄樊市西十五公里处,因一山“隆然冲起”而得名。它濒临汉水,风景优美,三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曾隐居于此。诸葛亮从十七岁到二十七岁在这里“躬耕”,“苦读”了整整十年。公元207年冬刘备第三次登门求教时,他纵论天下大事,向刘备提出了“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抚夷越,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山中名胜古迹有“古隆中”石牌坊、诸葛武侯祠、三义殿、三顾堂、抱膝亭、梁父岩和躬耕田等。从晋朝以来人们便在隆中建祠立碑凭吊诸葛。隆中的主要建筑武侯祠庄严地屹立在隆山东山梁上,为清朝康熙年间所建:砖木结构,飞檐叠瓦,前后三进,中有庭院,殿内有汉武侯像,为明万历年的雕刻。武侯祠两边有三义殿和三顾堂,这是当时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访孔明处。 >岳麓山 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山间森木葱郁,流水潺潺,风景秀丽。岳麓山的爱晚亭是一所两重飞檐的亭子,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原名红叶亭,又叫清枫亭,枫叶亭,后来人们根据唐朝诗人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1952年重修。四根朱红色的圆柱支撑着亭子内部,四根花岗石方柱挺立于外面,正前方屋檐下衬着一块红匾,上有 同志题写的“爱晚亭”三个大字。岳麓山名胜古迹颇多,有岳麓学院、麓山寺、舍利塔、道乡台、白鹤泉、蟒蛇洞、李邕碑、禹王碑等,它们都有美丽的风景和神话般的故事。

天心阁 位于长沙古城的东南角上,本属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它碧瓦飞檐,朱栏画栋,颇具古色古香。天心阁由三座楼阁组成,三楼之间联以复道,崇楼飞檐,气象万千。天心阁距今约有三百多年以上历史。清朝时官府派兵把守,列为禁地。抗战时期,长沙大火,高阁焚于一炬。长沙解放,天心阁又获新生。天心阁的旧址已扩建为公园,面积三十八亩,广植树木,有高阁、凉亭和阅览室。

岳阳楼 它座落在岳阳市西门城楼上。“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真可谓名不虚传。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时吴国鲁肃训练水兵时构筑的阅兵台。公元716年,唐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阅兵台旧址建一楼阁,定名为“岳阳楼”。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曾先后在此吟诗作赋,留下千古佳句。宋庆历四年重修岳阳楼时,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邀,写下了《岳阳楼记》,岳阳楼从此名声大震。现存岳阳楼是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的,保持着宋代建筑风格。岳阳楼主楼三层三檐,高1972米,建筑精巧,气势雄伟。下瞰八百里洞庭,烟波帆影,风景如画。岳阳楼全系纯木结构,未用一钉一铆,且坚固异常,造型也很奇特,楼顶四条垂脊,微弯、下垂、翘起,作将军盔状,乃别处少见。主楼平面呈长方形,楼上挂有郭沫若手书的“岳阳楼”金字巨匾,主楼两侧有两座辅亭,右侧叫三醉亭,左侧称仙梅亭,皆因美丽动人的神话而得名。

衡山 位于湖南衡山县境。古称南岳,素有“五岳独秀”之美称。衡山群峰巍耸,山势雄伟,绵延数百公里,著名山峰有七十二座,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禀五峰最为有名。古时候,封建统治者在衡山筑殿建庙,称衡山为“神”,给其封号,按时祀典。唐玄宗曾在南岳建“真君祠”,元至元二十二年修南岳庙,明正统三年修复了南岳祠。衡山是南方佛、道教活动场所之一。前山、后山、山上、山下,大小寺庙、道观数百处,可惜多有毁损,其中以福严寺、南台寺、祝圣寺、上封寺、南岳大庙以及黄庭观、九仙观、高贞观较为著名。衡山名胜古迹甚多,南岳大庙是我国五岳寺庙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它位于衡山下南岳镇上,前有寿水涧,后枕朱明峰,左右有络丝潭水缠绕,前后深410米,占地面积98000平方米。大门上写着“天下南岳”四个大字。正殿高二十二米,内外七十二柱,象征着七十二峰。祝融峰、水帘洞、方广寺、藏经阁号称衡山四绝。

洞庭湖 位于湖南省北部,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澧四水,面积2820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洞庭”,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战国时已有洞庭之称。洞庭湖烟波浩渺,港叉纵横,渚清沙白,芳草如茵,千百年的名胜岳阳楼、慈氏塔、鲁肃墓、二妃墓、君山、柳毅井等散布在湖畔,更增添了其诱人的魅力。

桃花源 位于湖南桃源城西南十五公里的水溪附近。因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而得名。桃花源三面临山,山上古木参天,翠竹深邃。进牌坊之后,一片桃林,红艳奇丽。向山峡中伸展,溪畔有八角亭,亭周菊花丛丛,菊香扑鼻。沿石阶上山,树荫修篁中有一石拱桥,称遇仙桥。过小桥山路更加窄小陡峭,流水瀑布,小鸟鸣叫,别有一番情趣。再向上攀登,可见一清澈池潭,名“古桃花潭”,附近有一幽深古洞,有泉水自此流出。山顶桃花观为桃花源之中心建筑。观左为延至馆,右为息机别馆、蹑凤亭。观内楼阁清秀,殿宇雅静,大有清高之气,亮节之风。

屈子祠 它座落在湖南汨罗市汨罗江边的玉笥山上,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建。屈子祠建于汉代,原在汨罗江边,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移建于此。它建在山的正中央,占地约七八亩,墙壁全用坚实的青砖砌成,屋顶上盖的是金**的琉璃瓦。屈子祠一共三进正屋,中、后两进之间有过亭。在过道的墙壁上镶嵌着介绍修祠经过和歌颂屈原爱国精神的石碑。骚坛、独醒亭、望爷墩,加上桃花洞、濯缨桥、绣花墩、寿星台和剪刀池,都被称为玉笥山八景,它们都与屈原事迹有关,各具情趣。

开福寺 位于湖南长沙市湘春街外,是一座历经千年的佛教古刹。它创建于五代十国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其寺址原为楚王马殷的故居。马殷当年曾在此设立会春园、嘉宴堂、祓禊亭等,后以部分建筑布施给沙门保宁改成寺院。不久,马殷之子马希范又扩建了会春园,并筑了紫微山、碧浪湖、白莲池、龙泉井、鸳鸯井、放生池、木鱼岭、回步桥等十六景。今存开福寺为民国所建。琉璃光彩的开福寺依紫微山而立,背靠碧浪湖,古樟环抱其间,碧水如带萦绕,风景幽美宜人。寺庙为宫殿式建筑,现有面积一万六千平方米,恢宏壮观。殿宇为黄绿色琉璃瓦顶,由多根圆石柱支撑。主要建筑有三圣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及山门。大殿周围还有客堂、斋堂、禅堂、说法堂、摩尼所、紫尾堂及藏经阁,重重叠叠,清幽深邃。寺内收藏的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多毁于十年动乱。

神农架 位于湖北神农架林区,横卧于三峡以北的长江和汉水之间,方圆325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700米,3000米以上的高峰有六座,被称为“华中屋脊”。最高峰神农架顶海拔31054米,号称“华中第一峰”。相传是神农氏搭架登峰,采尝百药之处,故名神农架。神农架林区为原始森林,稀有野生植物和珍禽异兽十分丰富,号称“绿色宝库”和“天然植物园”。神农架还因“野人之谜”而举世瞩目。

曾侯乙墓 该墓位于湖北随州市城郊擂鼓墩东面的团坡东端。墓主为战国初期的曾侯乙约葬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前443)。序列擂鼓墩一号墓1977年9月发现,出土文物七千余件,各种铭文刻字在一万以上。大量的出土文物为金、玉、漆、木器等。其中钟、磬、鼓、瑟、琴、箫、笛诸乐器,类全量多,制作精巧,保存完好。曾侯乙墓青铜编钟六十四件,分为钮钟、甬钟两种。深埋地下两千四百余年,出土后仍能演奏古今乐曲,音色优美。

荆州古城 位于湖北荆州。相传城墙为三国关羽所筑,后经历代增修,现存的砖城是在清朝依明朝时的旧城基重建的。城墙高近九米,厚约十米,周长九点三公里,东西长,南北短,呈多边形。城墙、城门、敌台、堞垛等均保存较好,起伏曲折,状若游龙,气势雄伟,古色盎然。六座城门之上曾建有城楼,可惜大部废圯或改观。唯道光十八年(1838)重修之景龙楼尚存古朴之制,屹立于拱极门城头。城外护城河宛如玉带环绕,岸柳轻拂,颇富诗情画意。

辛亥首义旧址 武昌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公园北边,座落着一座富有西欧古典风格的红色建筑物,人称“红楼”。刻着“武昌起义军 旧址”九个金色大字的白色大理石,镶嵌在红楼门前的红墙上。当年起义军的十八星大旗插在门楼两旁,迎风猎猎。红楼原是清末湖北咨议局。1911年10月11日,即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第二天,起义的革命党人咨议员及绅商代表齐集红楼,开会讨论组织革命军 ,会议决定实行共和制,定中国为中华民国,宣布成立湖北军 ,推选黎元洪为军 都督,汤化龙为民政总长。军 成立后,发布《中华民国军 鄂军都督布告》,宣布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成功。辛亥革命的领袖,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全身铜像矗立在红楼门前。

韶山 位于湖南湘潭县城西四十公里处。这里群山起伏,气势磅礴,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传说虞舜南巡时,曾在此山奏过韶乐,因此得名。山上建有凤音亭,其南有东台洞和桃花洞。山麓有 故居,1893年12月26日, 同志诞生在这里。解放后建有 旧居陈列馆,为便人们前往参观,瞻仰,1967年修建了韶山铁路。此外,还有 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1925年创办的农民夜校,以及1927年考察湘潭农民运动的旧址等等。如今新建成的 诗词碑林是这里的又一大景观。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位于武昌黉(红)巷13号。原是清末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学堂,后为湖北省甲种商业学校。1927年1月,国民 由广州北迁武昌后,在 同志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下,于同年3月在此举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骨干。 负责领导所务并讲授一些主要课程,曾向学生演讲《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此授课的还有瞿秋白、恽代英等人。旧址自前至后有四栋旧式房屋,现已辟为纪念馆,除恢复当年原貌外,还增设了史料陈列馆。门上匾额,系周恩来同志亲笔所书。

八七会议旧址 位于汉口鄱阳街139号(原三教街41号),是一幢三层楼房。这座公寓式楼房是英国人在1920年修建的,当时叫怡和新房。北伐军占领武汉后,原苏联援华农业顾问洛卓莫夫住在这个公寓的二楼。1927年“八·七”会议就是在二楼房间里召开的。参加大会的大约有二十多人。瞿秋白代表 中央临时常委在会上做了简明扼要的报告。会议坚决地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投降主义错误路线,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屠杀的总方针,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还决定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的任务。会议选出瞿秋白、苏兆征等九人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 、周恩来等七人为候补委员。现在这里已开辟为“八七”会议纪念馆,作为“八七”会议会址的二楼那间房子,已大体复原了当年会议召开时的陈列;一楼为陈列室,展放着“八七”会议参加者的相片及文献资料。

  中国出色的军事家实在太多了。除了我选的十个外,像孙膑、吴起、李牧、刘裕、拓跋焘、李靖、阿骨打、伯颜、戚继光等,随便拿出一个,在世界上都是响当当的,所以只好本着以下的原则选出了十个。

  1每个人都能代表一个时代,在同时期的军事家中,他们都是最出色的(因为同时期的人物可以相比,谁优谁劣大家一看就明白,所以很容易选。不同时期的人物只能通过他们的事迹和统帅的特点相比较);

  2每个统帅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3按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西夏、元、明、清几个时期进行选拔。

  孙武:最伟大的军事理论家;白起:最善于野战围歼;韩信最善于灵活用兵,以少胜多;曹操:最善于纳谏;李世民:最善于后发制人,疲敌制胜;李光弼:最善于防御;岳飞:最为全面的统帅;成吉思汗:不用多说;朱元璋:最卓越战略家;努尔哈赤:其事迹与成吉思汗差不多。

  春秋时期

  最优秀的统帅无疑是孙武,即使在世界上,他也是最伟大的军事理论家,我曾说过,只要《孙子兵法》存在,世界上一切伟大的兵书都只能是第二流的。《孙子兵法》是无与伦比的。孙武同样也擅长指挥,柏举之战就是中国战争史上灵活用兵,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的统帅有很多是非常出色的,其中白起、孙膑、吴起、李牧、廉颇是其中的代表,好在他们都是同时期的人,很好选择,孙膑、吴起都很优秀(孙膑指挥过马陵、桂陵之战,吴起指挥过阴晋之战),但和孙武相比,还是逊色了一些。李牧、廉颇(指挥过鄗代之战)也同样优秀,他们和白起生活在同一时期,遗憾的是他们没有交过手,几次机会都擦肩而过,而且他们的战绩也都不如白起。

  这里我要提一下李牧,他的军事思想和白起非常相似,都以打歼灭战为主,他指挥的赵破匈奴之战、肥之战、番吾之战都是歼灭战。在战国后期李牧是唯一能与白起相抗横的人,他们本来是可以站在一起打上一仗的,那将是无与伦比的一次会战,但历史却和我们开了个玩笑,他们都能没活到战争的结束,他们不是被敌人击败的,而是被自毁长城的。李牧如果活在别的时期,我是可以把他考虑进去的,遗憾的是他和白起活在了一个时期,他被白起巨大的光环给挡住了身影。另外李牧在军事理论方面不如孙膑、吴起,二个皆有兵法传世,而且吴起还进行过著名的军事改革,所以在这里我选择了白起。

  白起征战沙场达37年之久,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歼敌百万,未尝败绩。史学家司马迁称赞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方针对敌人发起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等。白起最突出的军事思想是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他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作战的无与伦比的统帅。是中国战争史上三个最善于打歼灭战的军事统帅之一(另外两人是成吉思汗和粟裕大将)。但白起能够在二千多年前便主张打歼灭战,这是非常难得的。其指挥的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西方的汉尼拔指挥了一个以少胜多的围歼战——坎尼战役,歼敌8万人,就被西方军史专家推崇的无以复加,但他的战绩在白起面前,简直就是小莱,当时西方的一个国家恐怕也没有100万吧!长平之战即使放在今天也豪不逊色,拿二战来说,能超过长平之战的(必须是围歼战),只有德军的基辅战役,像斯大林格勒战役也只歼灭了33万。

  秦汉时期

  著名的统帅有秦始皇、项羽、张良、韩信、卫青、霍去病和刘秀。

  秦始皇统一天下主要靠的是他的武将和谋臣,以及前世秦国君主打下了良好基础。就象秋天的桃子,你不去摘,他也会落下来的。

  项羽的勇猛精神,的确无人能及,但项羽有勇无谋,是难成大事的。韩信在被刘邦拜大将后,曾与刘邦谈论天下大势,自己也承认论兵力的英勇、强悍、精良都不如项羽,项羽一声怒喝,千人会吓碍胆战腿软。但韩信还说,他不能放手任用贤将,这只算匹夫之勇。项羽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是妇人之仁。后来的事实证明了的确如此,唯一的谋士范增一怒而走。汉军用计谋把耍项羽的团团转,刘邦正面与项羽相拒,韩信千里迂回,彭越在项羽后院打游击,项羽没头苍蝇一样疲于奔命,按了葫芦起了瓢,最终被汉军合围,其霸业以失败而告终。在有些时候,项羽还不如张飞,张飞虽猛,但也有粗是有细的时候,项羽就象白痴一样,只知用蛮力。

  张良与项羽正好相反,因为身体不好,张良一直没有亲自统率过军队,作为谋士,他的确出了不少妙策,但有勇无谋不是最好的,有谋无勇同样也不是最好的。

  大将军卫青前后七次出击匈奴,立下不世之功,但著名的漠北之战却没有参加,而且自霍去病出世后,他的战绩一直不如霍去病。

  骠骑将军霍去病前后六次出击匈奴,作战勇猛,果敢深入,每战皆胜。但他所率的军队全部是汉军最精锐的部队,想打败仗都不容易。这点他比韩信强多了,韩信训练一批精兵,就会被刘邦要走,所以他统率的军队很多都是刚改编的。而且霍去病身上骄气太重,不恤士卒。

  后人一谈匈奴,便会谈卫青、霍去病,但是他们二人并没有灭掉匈奴,漠北之战后,也就结束他们的军事生涯。

  光武帝刘秀也是个杰出的统帅,曾指挥过著名的昆阳之战,称帝后,也曾出征过几次,而且君臣关系相当融洽。但刘秀身上缺少像秦皇汉武那种霸气,也许是书读太多的原因。刘秀手下将领很多(云台28将,还有马援、来歙等),后期的战争主要由他们来指挥的。统一战争结束后,刘秀弃武修文,这与东汉的军事成就不如西汉是有很大关系的。

  两汉最杰出的军事家当属韩信,和上述几人相比,韩信有着非常鲜明的统帅特点:就是灵活用兵,以少胜多。他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兵法上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打仗最重要的是灵活用兵。以多打少,谁都会打,以少胜多,才是最难打的,这也是林彪不如粟裕的地方,话题扯远了。此外,韩信还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孙武长于理论、白起长于野战、韩信则长于灵活用兵。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韩信的缺点不是在军事上,而是在政治上,韩信在政治上犯有严重的失误,几次关键时刻都优柔寡断,最终死于妇人之手,后人评价韩信“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实无虚言。

  三国时期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大融合的时期。三国时期的军事家多为知识分子,而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则以北方少数民族为主。

  三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当属曹操,诸葛亮和司马懿等根本不能与曹操相比。特别是诸葛亮,书中都把他写神了,但他犯了许多重大的错误,以后我会专门写关于诸葛亮失误的文章。曹操一生打了许多败仗,在我所选的十个人中,他败的最惨,所以让他入选大家一定有争议。但曹操的统帅特点也非常鲜明,他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听话的统率,这里的听话不是任人摆布,而善于、敢于听取部下的正确建议,这也是曹操手下谋士众多的原因,像第一谋士荀彧,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此外还有郭嘉、程昱、贾诩、司马懿、荀攸、许攸等,曹操的谋士之多,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人,而曹操对他们的计谋也言听计从。在在统一北方战争中,曹操深谋远虑,善纳良策;利用汉室名义,争取民心,征抚兼施;重视战略基地建设,实行屯田,发展经济,减轻民赋,安定社会秩序;治军严整,赏罚分明;善任将吏.兼收并蓄,用兵灵活,力争主动,面临危局,临阵若定,善于捕捉战机,抓住作战关键,出奇制敌,终于取得内线作战和战略性决战的胜利。特别是官渡之战,集中体现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

  曹操不但是卓越的军事家、统帅,还是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和军事理论家,像曹操这样全面的,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家中是找不出第二个的。

  南北朝时期

  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军事家有两个,一个是宋武帝刘裕,一个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辛弃疾在他的词中称刘裕北伐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但刘裕称帝三年后便去世,没能等到拓跋焘。魏太武帝拓跋焘也是雄才大略之人,承道武帝和明元帝的基业,先二次率军进攻夏都统万城,长途奔袭漠北,掩其不备,大破柔然,威服高车,为稳定北方创造有利条件。然后灭北燕、北凉,统一了北方,但他和曹操一样,都被长江所阻,只能望江兴叹。如果他们二人有一个能统一中国,我会毫不犹豫地将其选中,但他们都没能做到,而且无论和三国的曹操相比,还是和唐太宗相比,他们都有一些不如他们的地方。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特别是唐朝,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军事上也不例外。这一时期著名的军事统帅有隋朝的杨素、唐朝的李世民、李靖、李绩、李光弼、郭子仪、李晟、黄巢、后周的柴荣等。其中最有代表的是李世民、李靖和李光弼。

  李世民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而且还是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对历史了解不多的人,包括当初的我在内,只知道贞观之治、敢于纳谏和以史为镜这些,很少知道李世民还是个军事家。毛泽东在评价中国帝王时,说李世民是中国帝王中最善于用兵的。李世民最鲜明的统帅特点是:后发制人,疲敌制胜,这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家中也是最突出的。他在统一在战争中迫降薛仁杲的浅水原之战,消灭刘武周的柏壁之战,一举击灭王世充、窦建德两大集团的洛阳、虎牢之战,击败刘黑闼的洺水之战,这几个战略决战都是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典型战例。六个主要集团,李世民就消灭了四个。李世民不仅善于疲敌制胜,而且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看法,在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多次拒绝了部将错误的建议。如浅水原之战拒绝了窦轨的建议,率兵追击,最终大胜。柏壁之战中先后两次拒绝了诸将出战的请求,在追击过程中,又拒绝了刘弘基提出的待后续部队和粮草到来之后再行决战的建议,继续追击,终于大获全胜。洛阳、虎牢之战中又拒绝了刘弘基、李渊撤兵的建议,力排众议,并派人说服了李渊,对战役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这与其善于纳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李世民还胆量过人,智谋超群。在五陇阪之战和泾阳之战中,都是用计谋智胜突厥军的。李世民即位后,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被各民族称为“天可汗”。

  和李世民生活在同一时期的李靖,指挥了平萧铣和辅公祏的作战,消灭了六大集团中另外的两个,后来又指挥了灭东突厥之战、击吐谷浑之战,他和李世民相比,他的特点就不如李世民。

  李光弼是与安史之乱联系在一起的,但一提安史之乱,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李光弼,而是郭子仪,是李光弼不比郭子仪吗?我可以肯定地说,郭子仪是不如李光弼的,其中的原因与二人的性格有关。二人同为唐代中兴名将,唐朝之所以能廷续百余年,在某种意义上说,全靠此二人,史书上说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这一点都不假。郭子仪治军宽,做人圆滑,从不得罪人。而李光弼则个性较强,治军严肃,手下畏惧,经常得罪人。这就造成了一个风光、一个寂寞了。

  李光弼的统帅特点也非常鲜明:他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善于防御的统帅,这毫不夸张。他指挥的太原之战,是古代城邑保卫战中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一个典型战例,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光弼智谋超群,在作战中采用顽强坚守与不断寻机出击相结合的战法,灵活运用地道、石炮等守城战术和技术,出奇制胜,不满万人的兵力一举歼敌10万余人。此外,像常山之战、九门之战、嘉山之战、河阳之战等,都是著名的防御战,像常山之战、河阳之战更是令人拍案叫绝的战役。唐军九节度使围邺,大败,唯李光弼与王思礼全军而还。李光弼在邙山之战中,也有过失败,但失败的原因并不在于李光弼,唐肃宗重用宦官监军,对他们言听计从,在决战时机尚未成熟时强令决战,仆固怀恩又挟私报复,违抗军令,因而导致了邙山之败。

  在李世民、李靖、李光弼三人,李靖的特点不如李世民和李光弼那样鲜明,也没能超过前面的孙武、白起、韩信和曹操,所以只能将其忍痛舍去。

  宋辽金西夏时期

  在宋辽金西夏这一时期中,岳飞是最出色的统帅,一般人只知道岳飞是个英雄,并不知道岳飞的军事才能。但对军事有一定了解的人便会知道,岳飞是古代名将中,最为全面的,善于野战、城邑攻坚战、山地攻坚战、防御战、水战、以步制骑等。名将宗泽称其:“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岳飞不但在战术上善于指挥,而且在战略上更为突出,当时南宋对金国采取的是防御战略,唯岳飞不受当时战略思想束缚,主张进攻战略,并组织多次成功的反击作战。所以这一时期的将领在战略、战术上都没有人能够达到岳飞的成就。

  蒙元时期

  蒙古(元)时期最杰出的无疑是成吉思汗,这就不必细说了,此外还有一些著名的将领要提一下,比如速不台、哲别、木华黎、托雷、拔都、忽必烈、伯颜、阿术等,特别是速不台和伯颜,速不台曾两次西征,先后在迦勒迦河、赛约河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老毛子们,威震欧洲。伯颜蒙宋战争中,先后郢州之战、鄂州之战、丁家洲之战、临安之战中,一路势如破竹、以少胜多,歼灭了宋军主力,从而结束了长达45年的蒙宋战争,统一了中国。

  成吉思汗的霸业在其死后不但没有随之消亡,反而是刚刚开始,这与亚历山大等西方著名的统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不仅是蒙古有一批速不台和伯颜那样的统帅,而且成吉思汗的子孙也都是善于征战的将领。像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孙子蒙哥、忽必烈、拔都、旭烈兀等。所以蒙古帝国才得以横跨欧亚数百年。

  明朝

  明代有代表性的军事家有朱元璋、徐达和戚继光。

  朱元璋和李世民一样,其军事才能鲜为人知,但他的军事才能却和李世民一样出色,毛泽东说朱元璋的军事才能在帝王中仅次于李世民。朱元璋的统帅特点非常鲜明,他是一个卓越战略家,在这方面能与朱元璋相媲美的只有毛泽东。朱元璋在两淮之战,明灭元之战,明攻山东之战,明攻河北、大都之战,明攻闽广之战,明灭夏之战,明攻云南之战,明太祖北征沙漠之战中,都亲自制定作战方针,而最终的战争进程和朱元璋所欲料则完全一至,每言必中,堪称用兵如神,其驾驭战争的能力也堪称无与伦比。

  戚继光的军事才能在抗倭战争中已显露无疑,台州之战灵活用兵、以少胜多,堪称经典,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戚继光进行的改革。明代时期,火器有较大发展,中期时,火器手即占到全员的一半以上。此时,火力战斗已成为战斗的首要阶段;指挥使用各种性能火器的兵种协同作战,成为指挥官的主要职责,仅仅身先士卒已难当重任。进攻时,首先充分发扬火力,再利用火力战果实施冲击的战术,防御时,诱敌至预定的火袋或火制地带实施火力突袭的战术,利用炽盛火力或地雷阵迟滞、阻止和杀伤敌人的战术等,均成为常用战法。戚继光正是在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他所练的新军(戚家军)最为典型,以队为基本建制单位,每队12人,基本队形为二路纵队的“鸳鸯阵”;战斗时,根据敌情、地形,可变为二等分的两路纵队并列的“两仪阵”,或变为近似二列横队的“小三才阵”及基本上为一列横队的“三才阵”。可惜名额有限,无法将其列入。

  相比之下徐达就要逊色一些,这并不是说徐达在军事上不如二人,而是没有鲜明的特点。在明灭元的战争中,徐达都是按着朱元璋制定的战略方针去作战,虽然也屡有佳作,但和朱元璋、戚继光相比,还是逊色。

  清朝

  清朝和以往的时期相比,杰出的的军事人物不多,只有努尔哈赤、多尔衮和近代的曾国藩、左宗棠很有特点。曾国藩、左宗棠因为是近代人物,所以就不多说了。多尔衮是个出色的战略家,但和朱元璋相比,还是逊色一些。

  这里主要说一说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与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两个少数民族统帅,在他们身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虽然努尔哈赤的成就不如成吉思汗,但并不代表他没有这个才能。金庸先生曾说过,努尔哈赤是继成吉思汗后,世界历史上400年间最卓越的军事天才。虽然这话有些过,但不难看出努尔哈赤的过人之处。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战争的战争中,先后在兆佳城之战、浑河之战、古勒山之战、叶赫城之战中(特别是浑河之战,创造了以4人击败800人的奇迹),凭着坚强的意志、超人的智慧、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外交争取与军事进攻相结合,采用远交近攻、分化瓦解、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等策略,仅以遗甲13副起兵,经过36年的艰苦征战,最终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赢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堪称奇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用了21年)。

  努尔哈赤在明与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在抚顺之战、清河城之战、萨尔浒之战、河西之战获胜,取得大片土地。特别是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作战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经5天激战,明军东、西、北三路全军覆没,唯南路军逃回。损失杜松、刘綖以下将领310余人,士卒45870余人,马、骡、驼28600余匹,以及大量武器装备。像这样的战役(包括台州之战等以少胜多的战役),在西方战史上,只有拿破仑的奥斯特里茨战役能与其媲美(在西方国家很少有灵活用兵、以少胜多战役,他们认为那是不可想像的。包括二战在内,也找不出几个以少胜多的战役来。所以当斯大林听说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以60万打败80万,歼敌55万的战报后,连说奇迹)。

  努尔哈赤最终在宁远之战中败给了袁崇焕,主要原因并不是才能上的,而是火力上明显不如明军,明军用的是西洋大炮,努尔哈赤虽然人多,但无济于是,后来耿仲明降清,带去了大量的红衣大炮,清军才得以所向无敌。努尔哈赤和成吉思汗一样,死的时候仅仅是其霸业的开始。而且努尔哈赤的子孙也是世代为将,其子褚英、代善、阿巴泰、德格类、皇太极、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其侄阿敏、济尔哈朗,其孙博洛、豪格、杰书、萨哈璘、尼堪、图赖、岳乐、岳讬,从孙勒克德浑、康熙,曾孙勒尔锦都是著名的将领,清朝的天下,几乎都靠努尔哈赤的子孙打下来的。后来八旗子弟逐渐腐败,清朝也逐渐走向没落。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用兵奇才 文章来源: 德意志帝国 TOP10:李舜臣 是朝鲜历史唯一一个拿得出手的人物。 他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海战奇才。 很难相像在朝鲜壬辰卫国战中没有了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鸣梁海峡之战中,他以十二艘战舰击退倭舰三百三十余艘更是创下了世界海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用兵奇才第十位 ——李舜臣(朝鲜)

  TOP9:隆美尔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隆美尔这个名字。 当时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人,因为他有一个美丽的外号“沙漠之狐”。 他是二战中最出色的将领之一。 法兰西战役中他率领的第七装甲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该师歼灭敌人之多、自身损失之少、运行速度之快、挺进距离之远都让人无法相信。 在北非的战争中,他更是屡屡以弱胜战,创下无数辉煌战绩。 他强悍勇猛,如同下山之虎;他狡诈多智,如智,如同机警之狐。 他是勇敢和机智的梦幻组合。 丘吉尔曾这样评价隆美尔:“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撕杀,请准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用兵奇才第九位 ——隆美尔(德国)

  TOP8:卡立德 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的英雄。 阿拉伯民族也不例外。 在公元七世纪阿拉伯民族的扩张中涌现出了无数的名将。 卡立德便是其中之一。 他被阿拉伯人骄傲地称为“安拉之剑”。 他率阿拉伯大军在雅穆克战役中大破东罗马军。 他使得当时另一杰出人物东罗马皇帝希拉克悲哀地和叙利亚告别:“美丽的叙利亚,永别了!”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用兵奇才第八位 ——卡立德(阿拉伯)

  TOP7:苏沃洛夫 苏沃洛夫,俄国历史上的第一名将。 他是西方战争史上罕见的用兵奇才。 他在俄土战争中屡建奇功,他在远征意大利时大败法军。 他是拿破仑时代唯一一个能于拿破仑相匹敌的统帅。

  可历史却遗憾地没有能给他们正面交锋的机会。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用兵奇才第七位 ——苏沃洛夫(俄罗斯)

  TOP6:古德里安

  你知道坦克战么?你知道闪电战么? 如果是,那你一定听说过古德里安这个名字。 因为他是坦克之父,因为他是闪电战英雄。 古德里安,堪称二战中陆地上最优秀的统帅。 初战波兰,闪电战粉墨登场,一举击溃了坚强的波兰人。 再战法兰西,他在两周之内横扫法国。他的进攻速度不仅令对手,甚至令他的上级和希特勒都感到心惊胆寒。 三战苏联,他更是将闪电战发挥至极诣。在五个月内,连战连捷,兵锋所指,挡者披糜,战车直逼莫斯科城下,俘虏苏军几达两百万人。 虽然德国战败了,但请你记住这个人的名字——海因茨DangerCode;威廉DangerCode;古德里安。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用兵奇才第六位 ——古德里安(德国)

  TOP5:凯撒大帝 凯撒大帝,古罗马的象征。 同时他也是一位极会用兵的人物。 他征战高卢,积累了足够的实力。 后来,他与庞培争雄,在法萨罗一战以弱胜强,一举击溃庞培。 其后兵锋指处,无人能敌。 小亚细亚、北非、西班牙,一次次战争中,凯撒几乎成了胜利的代名词。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用兵奇才第五位 ——凯撒(古罗马)

  TOP4:拿破仑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有谁能和拿破仑相提并论? 拿破仑,这个差一点就成了全欧洲大皇帝的人,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大奇才。 土伦战役拿破仑初露峥嵘。之后,他在军事上的成就简直让人无法相信。 试问有谁还能像他那样取得那么多场辉煌的胜利? 试问有谁能像他那样让整个欧洲都为之颤栗? 他是法国人心中永远的骄傲。 “整座阿尔卑斯山都在我的脚下!”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用兵奇才第四位 ——拿破仑(法国)

  TOP3:成吉思汗 这个世界上有人不知道成吉思汗的名字么? 没有。 成吉思汗,冷兵器时代闪电战的英雄。 他的蒙古骑兵让东方的儒家世界、欧洲的基督教世界、西亚的伊斯兰教世界全部心惊胆寒。 他生平争战无数,灭国百余,兵威之胜无人能及。 他的他的子孙建立起的蒙国帝国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人们称他们为“世界的征服者”。 成吉思汗,轻骑兵之王。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用兵奇才第三位 ——成吉思汗(蒙古)

  TOP2:汉尼拔 如果有人问我在世界历史上你最喜欢的将领是谁? 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出汉尼拔这个名字。 他是一个孤胆的英雄。 在与罗马的战争中,他率领六万人插入罗马境内,孤军奋战,屡创奇迹。坎尼一役更是把他的生命推上的巅峰。 但是,愚蠢的迦太基的权贵们却断送了这个上帝赐给他们的天才。 汉尼拔最终成了一个失败者,但是,他的名字比任何一个胜利者都让人尊敬。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用兵奇才第二位 ——汉尼拔(迦太基)

  TOP1:亚历山大 一直感觉亚历山大是个传说中的神话人物。 因为他在他的远征中取得的战绩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伊苏斯一役,他以四万余人对抗波斯大流士的十六万人。以五千人伤亡的代价击毙敌军十万。 在高加米拉之战中,更是一举打败波斯军20余万人(有史料称:大流士集结了来自24个部族的军队约100万人),而自己仅伤亡数百。 这一切都太让人无法相信了。 他的战争的触角一直到达印度。 有时候想一想,如果那个时候,他的军队继续前进,前进,最终到达中国,将会是怎样一副情况。 中国的战国名将能敌得过他么?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用兵奇才第一位 ——亚历山大(马其顿)

一、分析:

1、他具有深远的政治眼光和杰出的军事才能。

周瑜曾指挥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这些战役的胜利,表现了他的杰出军事才能。 但最能体现的莫过于赤壁之战了。当曹操率领近三十万水步兵而号称八十万要与孙权决战时,孙权的谋士张昭等人,被曹操的气势吓破了胆,极力主张投降曹操。在这种紧急关头,周瑜与鲁肃力排众议,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从而坚定了孙权的抗曹信心。接着,周瑜又亲统精兵五万,大破曹军于赤壁。曹操逃回北方以后,一直无力再次南下。这就使孙权的势力得以巩固和发展,并终成帝业。赤壁之战的胜利充分说明了周瑜是一个政治上高瞻远瞩,军事上有雄才大略的英雄。这就是周瑜的主要特点。

2、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艺术处理,不可当真,“三气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周瑜最后是病逝于出征途中的。

周瑜精通音律,雅量高致,即使在喝醉时也能听出曲中的谬误,因此史书记载民谣云:“曲有误,周郎顾”、“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二、简介: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今合肥庐江舒县)人。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不是~凶手是翠川尚树~高明被击昏后治好了~~~赤壁——原来墙上红漆喷的是用片假名写的杀了我的人是NAOKI,日语里NAOKI可以翻译成尚树,也可以翻译成直木,然而被害人死了之后直木进了那个房间,看见墙上的字,以为说的是自己,所以把墙喷成红色,然后警察到他那里去盘问以后他知道真凶是尚树,所以就勒索他,然后他也被尚树杀死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中吕·卖花声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

战火曾烧赤壁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赤壁歌送别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

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江夏赠韦南陵冰 李白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君为张掖近酒泉,

我窜三色九千里。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宁期此地忽相遇,

惊喜茫如堕烟雾。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

昨日绣衣倾绿尊,病如桃李竟何言。昔骑天子大宛马,

今乘款段诸侯门。赖遇南平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人闷还心闷,

苦辛长苦辛。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头陀云月多僧气,

山水何曾称人意。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

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

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齐安郡晚秋 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夕次旧吴 骆宾王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维舟背楚服,振策下吴畿。盛德弘三让,雄图枕九围。

黄池通霸迹,赤壁畅戎威。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

行叹鸱夷没,遽惜湛卢飞。地古烟尘暗,年深馆宇稀。

山川四望是,人事一朝非。悬剑空留信,亡珠尚识机。

郑风遥可托,关月眇难依。西北云逾滞,东南气转微。

徒怀伯通隐,多谢买臣归。唯有荒台露,薄暮湿征衣。

赠王二十四 杜甫

往往虽相见,飘飘愧此身。不关轻绂冕,俱是避风尘。

一别星桥夜,三移斗柄春。败亡非赤壁,奔走为黄巾。

子去何潇洒,余藏异隐沦。书成无过雁,衣故有悬鹑。

恐惧行装数,伶俜卧疾频。晓莺工迸泪,秋月解伤神。

会面嗟黧黑,含凄话苦辛。接舆还入楚,王粲不归秦。

锦里残丹灶,花溪得钓纶。消中只自惜,晚起索谁亲。

伏柱闻周史,乘槎有汉臣。鸳鸿不易狎,龙虎未宜驯。

客则挂冠至,交非倾盖新。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浪迹同生死,无心耻贱贫。偶然存蔗芋,幸各对松筠。

粗饭依他日,穷愁怪此辰。女长裁褐稳,男大卷书匀。

漰口江如练,蚕崖雪似银。名园当翠巘,野棹没青苹。

屡喜王侯宅,时邀江海人。追随不觉晚,款曲动弥旬。

但使芝兰秀,何烦栋宇邻。山阳无俗物,郑驿正留宾。

出入并鞍马,光辉参席珍。重游先主庙,更历少城闉。

石镜通幽魄,琴台隐绛唇。送终惟粪土,结爱独荆榛。

置酒高林下,观棋积水滨。区区甘累趼,稍稍息劳筋。

网聚粘圆鲫,丝繁煮细莼。长歌敲柳瘿,小睡凭藤轮。

农月须知课,田家敢忘勤。浮生难去食,良会惜清晨。

列国兵戈暗,今王德教淳。要闻除猰貐,休作画麒麟。

洗眼看轻薄,虚怀任屈伸。莫令胶漆地,万古重雷陈。

过南岳入洞庭湖 杜甫

洪波忽争道,岸转异江湖。鄂渚分云树,衡山引舳舻。

翠牙穿裛桨,碧节上寒蒲。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无。

壤童犁雨雪,渔屋架泥涂。欹侧风帆满,微冥水驿孤。

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苍梧。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

圣朝光御极,残孽驻艰虞。才淑随厮养,名贤隐锻炉。

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莫怪啼痕数,危樯逐夜乌。

投寄韦右丞 罗隐

赤壁征文聘,中台拜郄诜。官资参令仆,曹署辖星辰。

幞被从谁起,持纲自此新。举朝明典教,封纳诏书频。

禁树曾摛藻,台乌旧避尘。便应酬倚注,何处话穷鳞。

赤壁翻译

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

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

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

赤壁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用诗来写历史,诗人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时作。诗人通过一支断戟,写三国时孙刘二家联合抗曹的赤壁之战。并且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可谓别出心裁。

诗人在黄州(治所黄冈)任刺史,游览黄冈赤壁后感而作。而真正的赤壁古战场是在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不管战场在什么地方,这首诗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是必然无疑的。所以它仍然不失为怀古咏史之千古名作。

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当时,曹操揣率军号称一百万大军,击败刘表,占领荆州,挥师东南,与孙、刘联军会战赤壁。在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的指挥下,孙刘联军击败曹军,周瑜成了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从赤壁大战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开始,向我们述说了在沉没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后,还没被销蚀。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战役的遗物,引起了诗人“怀古之幽情”。这件折断的古戟,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这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也就是发出感叹的原因。

后两句是感叹,同时也是发表自己的议论,这议论表示了诗人自己的历史观。我们知道,赤壁之战中,周瑜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已方的曹兵。而决定火攻能够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风向,是当时刮起的强劲东风。诗人是用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不可能象小说家,史学家那样用比较长的篇幅来表现,所以攫取了使战争能够取胜的一个因素--“东风”写入诗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诗人并不从正面来说周郎如何得到东风帮助取得了胜利,却从反向假设:如果不是在这次大战中的东风,带给了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就将重写。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原文

赤壁

[ 唐 ] 杜牧

原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

⑴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⑵销:销蚀。

⑶将:拿起。

⑷磨洗:磨光洗净。

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⑹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044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9
下一篇2024-02-09

随机推荐

  • 露伊薇丹白金套盒怎么样好不好用

    比较好用。露伊薇丹白金套盒采用贵重的白金粉末作为主要成分,同时还含有丰富的多肽、胶原蛋白、海洋活性物质等丰富的保养成分。这些精华成分均富含小分子活性物质,可以深层渗透肌肤,保护肌肤,增强肌肤弹性,提升皮肤保水能力。这套化妆品价格是300多,

    2024-04-15
    54000
  • nivea妮维雅水感防晒乳真假辨别对比图

    nivea妮维雅水感防晒乳我是代购买的,担心自己买到了假货,想学习下如何分辨真假。那么nivea妮维雅水感防晒乳真假怎么辨别下面我为你提供妮维雅防晒乳对比图。真假辨别瓶身正面:正品的瓶身正面下方是有一行日文文字的,而假货的该位置却是

    2024-04-15
    44700
  • 身体乳哪个品牌好

    身体乳品牌消费指南除了脸部和脖子,其实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肤都不得不重视。而说到身体护肤,首当其冲的当属身体乳这个人手一瓶的单品了,那么,身体乳哪个品牌好?润肤乳什么牌子好?身体乳品牌哪些地区分布的最多?哪里产的身体乳比较好?获得大品牌、著名商

    2024-04-15
    39500
  • 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雅是哪国的品牌?

    妮维雅这个品牌大家都比较熟悉,很多人都会想到它们家的洗面奶,还经常被拿来和其他的护肤品牌做比较,比如说欧莱雅这个品牌,因为欧莱雅的护肤产和妮维雅一样也是有男士和女士的,那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雅是哪国的品牌?1、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

    2024-04-15
    40300
  • 妮维雅洗面奶适合学生洗吗 妮维雅洗面奶敏感肌可以用吗

    对于敏感肌来说在使用的时候是要特别注意成分的,这个妮维雅的洗面奶要是敏感肌使用的话会不会出现过敏的情况?这款洗面奶适合学生用的吗?妮维雅洗面奶适合学生洗吗妮维雅洗面奶适合14岁以上的人群使用。一般情况下,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女性,可

    2024-04-15
    37000
  • 林墨被一个跑过去的工作人员撞倒,一时起不来,他的体质是否太弱了?

    林墨的体质并不是很弱,他只是长时间的练习跳舞导致他腰部受伤,与他自己的体质无关,毕竟每一个爱豆都是需要长时间练习舞蹈,这样才能在舞台上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粉丝们也才会喜欢这种舞台非常棒的爱豆。林墨是原际画这个公司的一员,他是一名养成系爱

    2024-04-15
    38700
  • 白松露多少钱一斤 白松露的功效和做法

    一、白松露不论是价格还是地位都是松露界的一哥,凌驾于所有的松露之上,根据2019年年初价格汇总,价格是每千克2000美元,不过白松露的价格反差大的让人惊奇,它的价格和体积重量成正比,比如鸽子蛋一样大小的白松露在意大利的价格大概是35欧克,

    2024-04-15
    537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