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说的那个我还真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给你推荐些关于钢琴家的**!!
《莫扎特传》(阿马迪斯)(Amadeus ) ,太出名了……
《春天交响曲》(舒曼传)
《梦幻曲》克拉拉和舒曼……
《舒曼情史》
《爱情之歌》(Song of love)克拉拉和她丈夫罗伯特舒曼及和她的密友勃拉姆斯的关系。
《不朽真情》,也叫《永远的爱人》(Immortal Beloved)(贝多芬传)
《复制贝多芬》,说不上来……贝多芬晚年
《安娜日记》(巴赫传)
《狂恋大提琴》,又叫《她比烟花寂寞 》(杜普蕾传)
《指挥家的抉择》(富特文格勒传)
《悲情俄罗斯》(柴可夫斯基传)
《音乐恋人》(Music Lovers)讲的是柴可夫斯基
《翠堤春晓》(约翰·施特劳斯传)
《反对斯大林》(肖斯塔科维齐传)
《没有终止的歌》(Song without End):讲述李斯特同伯爵夫人的恋情
《一曲难忘》(A Song to Remember)也叫《蓝色乐章》,介绍肖邦生平的
《法利内里》,主要是介绍17世纪阉人歌手的影片,兴趣因人而异
《钢琴师》,《钢琴家》THE PLANIST 钢琴战曲 ,描写二战时的优秀**。
《红色小提琴》THE RED VIOLIN ,记载了一把极具传奇色彩的小提琴曾经历300年的风霜
《海上钢琴师》 the legend of 1900's,经典的不用介绍
《闪亮的风采》(Shine)钢琴家大卫·海尔夫戈特真实的一生
《钢琴课》(Piano Lesson) 又称《钢琴别恋》,一部几乎堪称完美的女性**
《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 **版
《作曲家埃尔加》
《夜半歌声》
《音乐之声》
《音比天高》
《乐鼓热线 》
《梦幻女郎》《追梦女郎》以60年代美国的女子三重唱组合-The Supreme作为蓝本而改编的
《放牛班的春天》
《贝隆夫人》(艾薇塔),描写阿根廷国母贝隆夫人的音乐剧。
《野狼俱乐部》(妹力四射),主题曲很好听啊~
《玫瑰人生》描写法国著名女歌手伊迪丝·琵雅芙坎坷而璀璨一生的传记片
《交响情人梦 》动漫。
《想飞的钢琴少年》
《黑暗中的舞者》冰岛歌手比约克演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
《松子不幸的一生》**版
《红磨坊》超古老
《雨中曲》,经典的不用说
《Deep Blues》一部关于布鲁斯音乐的记录片
《雷》……这是关于美国灵魂乐之父雷查尔斯(Ray Charles)的人物传记影片。
《发胶》hairspray
《金牌制作人》(producers)
《歌舞青春》两部
《理发师陶德》
EMI公司2006年发行了一套科拉尔(Jean-Philippe Collard)演奏拉赫钢协和钢琴曲的CD,共5张,其中第4张是这17首音画练习曲。 科拉尔,1948年生于法国香槟省,在当代法国钢琴家中名列前茅,除了法国作曲家的作品,也经常弹拉赫玛尼诺夫、舒伯特等浪漫派的作品。他去年9月曾随马来西亚爱乐来华演出,在京沪分别演出了一场拉二钢协,但反响一般。据说 rubato 弹得太随心所欲,乐队跟不上,以致配合欠佳。 拉赫的《音画练习曲》,共两集,每集9曲,编号分别是Op33(作于1911年)和Op39(作於1916~1917年)。Op33正式出版时去掉了3首(第3、4、5曲),后来人们根据手稿补上了第3曲和第5曲,因此共17首。 拉赫玛尼诺夫的大部分钢琴独奏作品,例如这些音画练习曲,都带些忧郁、沉重。在这些曲中有很多旋律变化,有的曲子如流水湍急,但更多时候,他都用一种类似第二钢琴协奏曲那样的风格在写这些练习性的曲子。比如作品33的第2曲和第3曲,特别是作品39之第2曲,这些作品所体现的情感完全是细腻、温柔和忧郁,缓慢中透露出无穷的不安,据说特别适合在空旷而寂静的秋天去欣赏。这些练习曲不像李斯特的超技练习曲那样难,而着重在诗情画意的抒发。虽然没有标题,其实都有标题性内容。拉赫自己曾说过:作品39之第2曲描写海洋与海鸥的故事,第4曲描写集市景色,第6曲描写小红帽与朗的故事,第7曲描写送葬的行列,第9曲是东方进行曲
曲目: Etudes-tableaux Op33
01 No1 In F Minor: Allegro Non Troppo
02 No2 In C: Allegro
03 No3 In C Minor: Grave
04 No5 In D Minor: Moderato
05 No6 In E Flat Minor: Non Allegro - Presto
06 No7 In E Flat: Allegro Con Fuoco
07 No8 In G Minor: Moderato
08 No9 In C Sharp Minor: Grave Etudes-tableaux Op39
09 No1 In C Minor: Allegro Agitato
10 No2 In A Minor: Lento Assai
11 No3 In F Sharp Minor: Allegro Molto
12 No4 In B Minor: Allegro Assai
13 No5 In E Flat Minor: Appassionato
14 No6 In A Minor: Allegro
15 No7 In C Minor: Lento
16 No8 In D Minor: Allegro Moderato
17 No9 In D: Allegro Moderato
沈文裕
开放分类: 音乐、人物、名人、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
前不久,一个捷报自美国洛杉矶传出:沈文裕,一个年仅18岁的中国小伙子,凭借弹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一举摘下了蜚声世界的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的冠军,并获得在美国音乐殿堂卡耐基音乐大厅举行独奏音乐会的殊荣。中国目前能在卡耐基音乐大厅表演的钢琴家只有殷承宗和郎郎,沈文裕是第三位获此殊誉者。
9岁小男孩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
沈文裕1986年出生于重庆市万州区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一位邮递员,母亲是家庭妇女。
1991年5月的一天晚上,母亲安排文裕睡下后,开始看录像片《楚留香传奇》。第二天下午,5岁的沈文裕却用一根指头在母亲花20元钱为他买的玩具钢琴上将《楚留香传奇》的主旋律连贯性地弹了出来。文裕的父亲一听,觉得不可思议,儿子是不是对音乐很有天赋?看到儿子喜欢音乐,父亲东挪西借给儿子买了一架钢琴,并请了当地最好的钢琴教师——万县音乐家协会主席、四川音乐家协会理事刘建平给他上课。跟刘老师学习钢琴不到1年,沈文裕第一次参加钢琴考级,便轻松考过了钢琴6级。看到沈文裕悟性这么高,刘建平便把沈文裕举荐给了当时的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郑大昕教授。
7岁师从郑大昕教授后,沈文裕先后弹完了大量世界大师名曲。
1995年10月的一天,9岁的沈文裕突发奇想要在四川音乐学院举办一场独奏音乐会,沈文裕的想法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
果然,所有的票都卖完了。11月10日那天晚上,挂着“沈文裕九周岁钢琴独奏音乐会”巨大横幅的四川音乐学院演奏厅里,800个座位座无虚席。沈文裕在音乐会上演出了巴赫的第一法国组曲G大调作品816号、斯卡拉蒂D小调、F小调和E大调四首、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肖邦的B大调夜曲作品32之一等作品,优美的旋律通过他的手指流了出来,在音乐大厅里回旋、流淌,他的出色表演赢得了满堂喝彩,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0岁中国钢琴神童风靡南非
1996年12月5日,正在家里看书的沈文裕被一阵轻轻的敲门声打断。打开门之后,他看到了三张慈祥的脸正朝着他微笑:恩师郑大昕教授、音乐学院的李明珠教授,以及一位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外国老太太。
原来这位外国老太太是前来四川音乐学院讲学的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钢琴教育系的艾娜教授,艾娜是世界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专家。当她听说了音乐神童沈文裕的故事后,就直接上门来访了。
沈文裕高兴地为客人弹奏了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肖邦的《玛祖卡》等曲目,从晚上7时许一直弹到10时,让艾娜听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才学琴5年的孩子,却能将大师名作弹奏得如此得心应手,真是奇迹啊。
艾娜说,数月之后,世界著名钢琴教育家亚欣斯基将到南非讲学,如果沈文裕愿去南非听大师讲课的话,她将为他力促此行。
1997年2月3日,沈文裕与李明珠教授一起飞往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艾娜女士热情地接待了他们。2月7日,李明珠带着他去听了世界钢琴大师亚欣斯基的课。亚欣斯基曾任肖邦国际钢琴大赛评委主席,是钢琴大师齐墨尔曼的老师。一个大学生正在亚欣斯基的点拨下弹奏肖邦的《玛祖卡》,也许紧张,这个大学生反复几次都没按亚欣斯基的要求将其弹好。沈文裕大胆地站了起来,对亚欣斯基说自己想尝试一下。
一个小孩有如此勇气,亚欣斯基微笑着同意了。沈文裕上台坐定后,一曲优美的《玛祖卡》便从他的指尖飘了出来,在演奏大厅里回荡,在场的老师和学生们都被其流畅完美的琴声深深地吸引住了。亚欣斯基惊奇地注视着这个中国男孩,演奏完成后,现场出现了短暂的沉默,继而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亚欣斯基接着又考了沈文裕即兴模仿、即兴创作以及视奏新谱的能力……而后抚摸着沈文裕的手说:“你不光手指弹得好,心中也有音乐啊,你是上帝的宠儿,坚持下去必成世界级钢琴大师!”
一个10岁男孩得到了亚欣斯基的高度赞扬和特别厚爱,这一消息在比勒陀利亚这座酷爱钢琴音乐的城市传开了,南非国家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段为沈文裕做了一期专访。节目播出后,沈文裕在比勒陀利亚大学、约翰内斯堡大学、开普敦大学等地连续举办了8场钢琴独奏音乐会。
那段时间,《南非日报》、《比勒陀利亚新闻报》等报刊纷纷以“10岁中国钢琴神童风靡开普敦”、“中国小天才让大师惊奇不已”、“钢琴神童世界级的独奏表演”为标题对沈文裕作了报道;南非的电视台播放了沈文裕的节目,他的传奇经历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
他要做世界十佳钢琴大师
沈文裕回国后,他一边跟郑大昕教授学习,一边又先后在重庆、沈阳、成都和日本、香港等地演出,他的水平不断提高,各种赞誉接踵而至。但是,郑大昕告诉他,要成为真正的世界级钢琴大师,最好到德国深造。“拉三”是俄罗斯钢琴大师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的简称。“拉三”被视为世界钢琴协奏曲之王,乐曲中闪电般快速且连续不断的和弦,稠密而错综复杂的装饰音等使此曲成了一支检验弹奏水平的高难度曲子。“拉三”自诞生后犹如一匹狂暴不羁的野马,很难有人能将之驯服……一个11岁的儿童能弹好“拉三”,简直是天方夜谭,因而爱才的考官们破例给了沈文裕这个中国小学生读大学的机会,他成了著名钢琴教育家、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音乐大学豪尔教授的学生……
2001年4月,中国著名钢琴教育家,被誉为中国钢琴教育界泰斗的中央音乐学院周广仁教授出任乌克兰一个国际钢琴大赛的评委期间,向她的好朋友、同任该大赛评委的德国汉诺威戏剧与音乐大学钢琴系主任哥兹特教授提到沈文裕。哥兹特早就知道了沈文裕,他很喜欢这个难得的音乐天才,他当即建议周广仁劝说沈文裕到汉诺威戏剧与音乐大学读书。
在哥兹特教授的帮助下,2001年,沈文裕进入德国汉诺威大学,成了李云迪的校友,师从著名的卡沫林教授。卡沫林是哥兹特的老师,在德国享有极高的声望,被视为德国钢琴界的教父,想成为他的学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2001年8月,波兰肖邦协会为了纪念肖邦举行了第56届音乐节,沈文裕和李云迪、陈萨、王羽佳一起有幸被特邀参加音乐会。在音乐节上,四个青年钢琴家都分别举行了独奏音乐会。
2003年6月,经过5个多星期的激烈角逐,第14届伊丽莎白王后国际钢琴大赛揭晓,在这次比赛中,年龄最小、被破例允许参加比赛的沈文裕凭舒伯特的《D784奏鸣曲》、《梦》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打败来自世界各国的100多位优秀钢琴选手,夺得了比赛的第二名,也成了大赛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2005年6月18日,18岁的沈文裕一举摘下了蜚声世界的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的冠军,并赢得了高达3万美元的奖励。德国著名音乐评论家霍尔维茵曾公开说,他听过60多个不同的“拉三”版本,沈文裕的版本是最好的。
沈文裕虽被誉为天才神童,可他自己却并不满足于“神童”和“天才”的称谓,他要做的是世界级的大师,因而在鲜花和光环面前,他比以前更刻苦了
不能用级数来衡量他了,要说中国钢琴过了10级的大有人在,为什么都没朗朗出名 我也才疏学浅对钢琴也略知皮毛而已,很多过了10级的人都没朗朗那么把感情和激情配合的恰到好处,这是有些过了10级人员都没办法做的那么好的地方,所以已经不能用级数来衡量朗朗的钢琴水品了~
你还真是问对人了,那破玩意老子正好弹过。拉赫玛尼诺夫的曲子对技巧性要求都很高,我弹过大概三首。但你试试这玩意你就知道了,无法言说的恶心。我都不知道当初我考过了九级以后老师是怎么想的让我弹这破玩意。单说指法,就给人一种不停在弹半音阶的感觉。唉,我说一万句不如你亲自试试,别弹不好砸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