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人获得过诺贝尔奖金?请写出十个获奖者名字、

有哪些人获得过诺贝尔奖金?请写出十个获奖者名字、,第1张

1901年 JHvan't Hoff范霍夫荷兰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的规律

1902年 EFischerE费歇尔德国合成糖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 SArrhenius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电离学说

1904年 WRamsay拉姆塞英国发现惰性气体

1905年 Avon Baeyer拜耳德国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 HMoissan莫瓦桑法国制备单质氟

1907年 EBuchner布赫纳德国发现非细胞发酵现象

1908年 ERutherford卢瑟福英国提出放射性元素蜕变理论

1909年 FWOstwald奥斯特瓦尔德德国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

1910年 OWallach瓦拉赫德国研究脂环族化合物

1911年 MCurieM居里德国发现钋和镭

1912年 VGrignard格林尼亚法国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被称为格式试剂)PSabatier萨巴蒂埃法国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催化氢化反应

1913年 AWerner维尔纳瑞士提出配位化学理论

1914年 TWRichards理查兹美国精确测定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Willstater威尔施泰特德国研究植物色素,特别是叶绿素

1916年 未颁奖

1917年

1918年 FHaber哈伯德国发明合成氨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Nerst能斯特德国研究热化学,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

1921年 FSoddy索迪英国首次提出同位素概念,并证明了位移定律

1922年 FWAston阿斯顿英国发明质谱仪,用它测定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1923年 FPregl普雷格尔奥地利发明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Zsigmondy齐格蒙迪奥地利阐明胶体溶液的多相性,创立胶体化学的现代研究方法

1926年 TSvedlberg斯维德伯格瑞典发明超离心机,用于研究分散体系

1927年 HWieland维兰德德国研究胆酸组成

1928年 AWindaus文道斯德国研究胆固醇的组成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Harden哈登英国阐明糖的发酵过程以及酶和辅酶的作用

Hvon Euler-Chelpin奥伊勒-凯尔平瑞典

1930年 HFischerH费歇尔德国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

1931年 CBosch波施德国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

FBergius贝吉乌斯德国

1932年 ILangmuir兰米尔美国研究表面化学和吸附理论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Urey尤里美国发现重氢

1935年 FJoliot-CurieF约里奥-居里法国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

IJoliot-CurieI约里奥-居里法国

1936年 PDebye德拜荷兰提出偶极矩概念并利用它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分子结构

1937年 WHaworth霍沃斯英国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

PKarrer卡雷瑞士研究类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A和B2的结构

1938年 RKuhn库恩德国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1939年 AButenandt布特南特德国研究性激素

LRuzicka卢齐卡瑞士研究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

1940年 未颁奖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GHevesy海维西匈牙利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过程

1944年 OHahn哈恩德国发现重核裂变现象

1945年 AVirtanen维尔塔宁芬兰发明饲料贮藏保鲜法

1946年 JBSumner萨姆纳美国分离和提纯结晶蛋白质酶

LHNorthrop诺思罗普美国制备纯净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WMStanley斯坦利美国

1947年 RRobinson鲁宾逊英国研究生物碱

1948年 AWKTiselius梯塞留斯瑞典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发现血清蛋白的组分

1949年 WFGiauque吉奥克美国研究超低温下物质的特

1950年 ODiels第尔斯德国发现双烯合成反应

KAlder阿尔德

1951年 EMMcMillan麦克米伦美国 人工合成超铀元素

GTSeaborg西博格美国

1952年 AMartin马丁英国 发明分配色谱法

RSynge辛格英国

1953年 HStaudinger施陶丁格德国 提出高分子概念

1954年 LPauling鲍林美国 阐明化学键的本质以解释复杂分子结构

1955年 VDu Vigneaud杜·维尼奥美国 研究生物化学中的重要含硫化合物,合成多肽激素

1956年 NSemyonov谢苗诺夫前苏联 研究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

CHinshelwood欣谢尔伍德美国

1957年 ARTodd托德英国 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

1958年 FSanger桑格英国 测定胰岛素的分子结构

1959年 JHeyrovsky海洛夫斯基捷克 发明极谱分析法

1960年 WFLibby利比美国 发明放射性碳素测年法

1961年 MCalvin开尔文美国 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

1962年 MFPerutz佩鲁兹英国 测定血红蛋白结构

JCKendrew肯德鲁英国

1963年 KZiegler齐格勒德国 研究乙烯聚合的催化剂

GNatta纳塔意大利 研究丙烯聚合的催化剂

1964年 DCHodgkin霍奇金夫人英国 测定维生素B12等大分子结构

1965年 RBWoodward伍德沃德美国 人工合成维生素B12、胆固醇、叶绿素等复杂有机物

1966年 RSMulliken马利肯美国 创立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

1967年 RGWNorrish诺里什英国 发明测定快速反应技术

GPorter波特英国

MEigen艾根德国

1968年 LOnsager翁萨格美国 创立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理论

1969年 DHRBarton巴顿英国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象

OHassel哈塞尔挪威

1970年 LFLeloir莱洛伊尔阿根廷 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1971年 GHerzberg赫茨伯格加拿大 研究分子光谱学,特别是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

1972年 CBAnfinsen安分森美国 研究核苷核酸酶的三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蛋白质的折叠链的自然现象

SMoore莫尔美国

WHStein斯坦美国

1973年 EOFischerEO费歇尔德国 制备和测定了夹心面包结构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1974年 PJFlory弗洛里美国 研究长链高分子及高分子的物理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1975年 JWCornforth康福斯英国 研究有机分子和酶催化反应的立体休学

VPrelog普雷洛格瑞士 从事有机分子及其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Lipscomb利普斯科姆美国 研究硼烷和碳硼烷的结构

1977年 IPrigogine普里戈金比利时 研究热力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Mitchell米切尔英国 研究生物系统中的能量转移过程

1979年 HCBrown布朗美国 在有机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

GWittig维蒂希德国 发现维蒂希重排反应,提供了新的制烯方法

1980年 PBerg伯格美国 操纵基因重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

WGilbert右尔伯特美国 用化学方法决定脱氧核糖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

FSanger桑格英国

1981年 福井谦一日本 创立前线轨道理论

RHoffmann霍夫曼美国 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则

1982年 AKlug克卢格英国 以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1983年 HTaube陶布美国 研究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机理

1984年 BMerifield梅里菲尔德美国 研究多肽的合成

1985年 HAHauptman豪普特曼美国 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JKarle卡尔勒美国

1986年 DRHerschbach赫希巴赫美国 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和化学反应动力学

李远哲美籍华人

JCPolanyi波拉尼美国

1987年 CPedersen佩德森美国 合成能模拟重要生物过程的有机化合物,为超分子化学奠定基础

J-MLehn莱恩法国

DCram克拉姆美国

1988年 JDeisenhofer戴森霍弗德国

解析了细菌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阐明了其光合作用进行的机制

RHuber胡伯尔德国

HMichel米歇尔德国

1989年 SAltman奥尔特曼美国 发现核糖核酸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TRCech切赫美国

1990年 EJCorey科里美国 提出有机合成的逆合成分析原理

1991年 RRErnst恩斯特瑞士 发展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学方法

1992年 RAMarcus马库斯美国 创立溶液中的电子转移过程理论

1993年 KBMullis穆利斯美国 发明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

MSmith史密斯加拿大 发明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技术

1994年 GAOlah欧拉美国 研究碳正离子化学

1995年 PCrutzen克鲁岑德国 阐述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MMolina莫利纳美国

FSRoweland罗兰美国

1996年 HWKroto克罗特英国 发现富勒烯

RFCurl,Jr苛尔美国

RESmalley斯莫利美国

1997年 PBBoyer博耶美国 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JEWalker沃克尔英国

JCSkou斯科丹麦

1998年 WKohn科恩奥地利 提出密度泛函理论,开辟处理复杂多电子体系的新方法

JPople波普英国

1999年 AZewail兹韦勒美籍埃及人 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飞秒化学)

2000年 艾伦·黑格美国 有关导电聚合物的发现 白川英树

1901年 JHvan't Hoff 范霍夫 荷兰 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的规律

1902年 EFischer E费歇尔 德国 合成糖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 SArrhenius 阿累尼乌斯 瑞典 提出电离学说

1904年 WRamsay 拉姆塞 英国 发现惰性气体

1905年 Avon Baeyer 拜耳 德国 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 HMoissan 莫瓦桑 法国 制备单质氟

1907年 EBuchner 布赫纳 德国 发现非细胞发酵现象

1908年 ERutherford 卢瑟福 英国 提出放射性元素蜕变理论

1909年 FWOstwald 奥斯特瓦尔德 德国 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率

1910年 OWallach 瓦拉赫 德国 研究脂环族化合物

1911年 MCurie M居里 德国 发现钋和镭

1912年 VGrignard 格林尼亚 法国 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被称为格式试剂)

PSabatier 萨巴蒂埃 法国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催化氢化反应

1913年 AWerner 维尔纳 瑞士 提出配位化学理论

1914年 TWRichards 理查兹 美国 精确测定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Willstater 威尔施泰特 德国 研究植物色素,特别是叶绿素

1916年 未颁奖

1917年

1918年 FHaber 哈伯 德国 发明合成氨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Nerst 能斯特 德国 研究热化学,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

1921年 FSoddy 索迪 英国 首次提出同位素概念,并证明了位移定律

1922年 FWAston 阿斯顿 英国 发明质谱仪,用它测定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1923年 FPregl 普雷格尔 奥地利 发明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Zsigmondy 齐格蒙迪 奥地利 阐明胶体溶液的多相性,创立胶体化学的现代研究方法

1926年 TSvedlberg 斯维德伯格 瑞典 发明超离心机,用于研究分散体系

1927年 HWieland 维兰德 德国 研究胆酸组成

1928年 AWindaus 文道斯 德国 研究胆固醇的组成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Harden 哈登 英国 阐明糖的发酵过程以及酶和辅酶的作用

Hvon Euler-Chelpin 奥伊勒-凯尔平 瑞典

1930年 HFischer H费歇尔 德国 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

1931年 CBosch 波施 德国 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

FBergius 贝吉乌斯 德国

1932年 ILangmuir 兰米尔 美国 研究表面化学和吸附理论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Urey 尤里 美国 发现重氢

1935年 FJoliot-Curie F约里奥-居里 法国 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

IJoliot-Curie I约里奥-居里 法国

1936年 PDebye 德拜 荷兰 提出偶极矩概念并利用它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分子结构

1937年 WHaworth 霍沃斯 英国 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

PKarrer 卡雷 瑞士 研究类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A和B2的结构

1938年 RKuhn 库恩 德国 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1939年 AButenandt 布特南特 德国 研究性激素

LRuzicka 卢齐卡 瑞士 研究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

1940年 未颁奖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GHevesy 海维西 匈牙利 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过程

1944年 OHahn 哈恩 德国 发现重核裂变现象

1945年 AVirtanen 维尔塔宁 芬兰 发明饲料贮藏保鲜法

1946年 JBSumner 萨姆纳 美国 分离和提纯结晶蛋白质酶

LHNorthrop 诺思罗普 美国 制备纯净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WMStanley 斯坦利 美国

1947年 RRobinson 鲁宾逊 英国 研究生物碱

1948年 AWKTiselius 梯塞留斯 瑞典 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发现血清蛋白的组分

1949年 WFGiauque 吉奥克 美国 研究超低温下物质的特性

1950年 ODiels 第尔斯 德国 发现双烯合成反应

KAlder 阿尔德

1951年 EMMcMillan 麦克米伦 美国 人工合成超铀元素

GTSeaborg 西博格 美国

1952年 AMartin 马丁 英国 发明分配色谱法

RSynge 辛格 英国

1953年 HStaudinger 施陶丁格 德国 提出高分子概念

1954年 LPauling 鲍林 美国 阐明化学键的本质以解释复杂分子结构

1955年 VDu Vigneaud 杜·维尼奥 美国 研究生物化学中的重要含硫化合物,合成多肽激素

1956年 NSemyonov 谢苗诺夫 前苏联 研究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

CHinshelwood 欣谢尔伍德 美国

1957年 ARTodd 托德 英国 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

1958年 FSanger 桑格 英国 测定胰岛素的分子结构

1959年 JHeyrovsky 海洛夫斯基 捷克 发明极谱分析法

1960年 WFLibby 利比 美国 发明放射性碳素测年法

1961年 MCalvin 开尔文 美国 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

1962年 MFPerutz 佩鲁兹 英国 测定血红蛋白结构

JCKendrew 肯德鲁 英国

1963年 KZiegler 齐格勒 德国 研究乙烯聚合的催化剂

GNatta 纳塔 意大利 研究丙烯聚合的催化剂

1964年 DCHodgkin 霍奇金夫人 英国 测定维生素B12等大分子结构

1965年 RBWoodward 伍德沃德 美国 人工合成维生素B12、胆固醇、叶绿素等复杂有机物

1966年 RSMulliken 马利肯 美国 创立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

1967年 RGWNorrish 诺里什 英国 发明测定快速反应技术

GPorter 波特 英国

MEigen 艾根 德国

1968年 LOnsager 翁萨格 美国 创立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理论

1969年 DHRBarton 巴顿 英国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象

OHassel 哈塞尔 挪威

1970年 LFLeloir 莱洛伊尔 阿根廷 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1971年 GHerzberg 赫茨伯格 加拿大 研究分子光谱学,特别是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

1972年 CBAnfinsen 安分森 美国 研究核苷核酸酶的三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蛋白质的折叠链的自然现象

SMoore 莫尔 美国

WHStein 斯坦 美国

1973年 EOFischer EO费歇尔 德国 制备和测定了夹心面包结构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1974年 PJFlory 弗洛里 美国 研究长链高分子及高分子的物理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1975年 JWCornforth 康福斯 英国 研究有机分子和酶催化反应的立体休学

VPrelog 普雷洛格 瑞士 从事有机分子及其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Lipscomb 利普斯科姆 美国 研究硼烷和碳硼烷的结构

1977年 IPrigogine 普里戈金 比利时 研究热力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Mitchell 米切尔 英国 研究生物系统中的能量转移过程

1979年 HCBrown 布朗 美国 在有机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

GWittig 维蒂希 德国 发现维蒂希重排反应,提供了新的制烯方法

1980年 PBerg 伯格 美国 操纵基因重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

WGilbert 右尔伯特 美国 用化学方法决定脱氧核糖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

FSanger 桑格 英国

1981年 福井谦一 日本 创立前线轨道理论

RHoffmann 霍夫曼 美国 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则

1982年 AKlug 克卢格 英国 以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1983年 HTaube 陶布 美国 研究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机理

1984年 BMerifield 梅里菲尔德 美国 研究多肽的合成

1985年 HAHauptman 豪普特曼 美国 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JKarle 卡尔勒 美国

1986年 DRHerschbach 赫希巴赫 美国 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和化学反应动力学

李远哲 美籍华人

JCPolanyi 波拉尼 美国

1987年 CPedersen 佩德森 美国 合成能模拟重要生物过程的有机化合物,为超分子化学奠定基础

J-MLehn 莱恩 法国

DCram 克拉姆 美国

1988年 JDeisenhofer 戴森霍弗 德国 解析了细菌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阐明了其光合作用进行的机制

RHuber 胡伯尔 德国

HMichel 米歇尔 德国

1989年 SAltman 奥尔特曼 美国 发现核糖核酸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TRCech 切赫 美国

1990年 EJCorey 科里 美国 提出有机合成的逆合成分析原理

1991年 RRErnst 恩斯特 瑞士 发展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学方法

1992年 RAMarcus 马库斯 美国 创立溶液中的电子转移过程理论

1993年 KBMullis 穆利斯 美国 发明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

MSmith 史密斯 加拿大 发明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技术

1994年 GAOlah 欧拉 美国 研究碳正离子化学

1995年 PCrutzen 克鲁岑 德国 阐述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MMolina 莫利纳 美国

FSRoweland 罗兰 美国

1996年 HWKroto 克罗特 英国 发现富勒烯

RFCurl,Jr 苛尔 美国

RESmalley 斯莫利 美国

1997年 PBBoyer 博耶 美国 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JEWalker 沃克尔 英国

JCSkou 斯科 丹麦

1998年 WKohn 科恩 奥地利 提出密度泛函理论,开辟处理复杂多电子体系的新方法

JPople 波普 英国

1999年 AZewail 兹韦勒 美籍埃及人 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飞秒化学)

2000年 艾伦·黑格 美国 有关导电聚合物的发现

白川英树 日本

艾伦·马克迪尔米德 美国

2001年

野依良治 日本人 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研究

威廉·诺尔斯 美国人 发现和制造手性催化剂

巴里·夏普莱斯 美国人 手性催化反应的研究

2002年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2年10月9日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以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贡献。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分别表彰了两项成果,一项是约翰·芬恩与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将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另一半的奖金。

2003年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他们研究的细胞膜通道就是人们以前猜测的“城门”。

2004年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年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

2006年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一份声明中说,科恩伯格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而理解这一点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年 JHvan't Hoff 范霍夫 荷兰 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的规律

1902年 EFischer E费歇尔 德国 合成糖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 SArrhenius 阿累尼乌斯 瑞典 提出电离学说

1904年 WRamsay 拉姆塞 英国 发现惰性气体

1905年 Avon Baeyer 拜耳 德国 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 HMoissan 莫瓦桑 法国 制备单质氟

1907年 EBuchner 布赫纳 德国 发现非细胞发酵现象

1908年 ERutherford 卢瑟福 英国 提出放射性元素蜕变理论

1909年 FWOstwald 奥斯特瓦尔德 德国 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率

1910年 OWallach 瓦拉赫 德国 研究脂环族化合物

1911年 MCurie M居里 德国 发现钋和镭

1912年 VGrignard 格林尼亚 法国 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被称为格式试剂)

PSabatier 萨巴蒂埃 法国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催化氢化反应

1913年 AWerner 维尔纳 瑞士 提出配位化学理论

1914年 TWRichards 理查兹 美国 精确测定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Willstater 威尔施泰特 德国 研究植物色素,特别是叶绿素

1916年 未颁奖

1917年

1918年 FHaber 哈伯 德国 发明合成氨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Nerst 能斯特 德国 研究热化学,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

1921年 FSoddy 索迪 英国 首次提出同位素概念,并证明了位移定律

1922年 FWAston 阿斯顿 英国 发明质谱仪,用它测定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1923年 FPregl 普雷格尔 奥地利 发明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Zsigmondy 齐格蒙迪 奥地利 阐明胶体溶液的多相性,创立胶体化学的现代研究方法

1926年 TSvedlberg 斯维德伯格 瑞典 发明超离心机,用于研究分散体系

1927年 HWieland 维兰德 德国 研究胆酸组成

1928年 AWindaus 文道斯 德国 研究胆固醇的组成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Harden 哈登 英国 阐明糖的发酵过程以及酶和辅酶的作用

Hvon Euler-Chelpin 奥伊勒-凯尔平 瑞典

1930年 HFischer H费歇尔 德国 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

1931年 CBosch 波施 德国 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

FBergius 贝吉乌斯 德国

1932年 ILangmuir 兰米尔 美国 研究表面化学和吸附理论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Urey 尤里 美国 发现重氢

1935年 FJoliot-Curie F约里奥-居里 法国 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

IJoliot-Curie I约里奥-居里 法国

1936年 PDebye 德拜 荷兰 提出偶极矩概念并利用它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分子结构

1937年 WHaworth 霍沃斯 英国 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

PKarrer 卡雷 瑞士 研究类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A和B2的结构

1938年 RKuhn 库恩 德国 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1939年 AButenandt 布特南特 德国 研究性激素

LRuzicka 卢齐卡 瑞士 研究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

1940年 未颁奖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GHevesy 海维西 匈牙利 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过程

1944年 OHahn 哈恩 德国 发现重核裂变现象

1945年 AVirtanen 维尔塔宁 芬兰 发明饲料贮藏保鲜法

1946年 JBSumner 萨姆纳 美国 分离和提纯结晶蛋白质酶

LHNorthrop 诺思罗普 美国 制备纯净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WMStanley 斯坦利 美国

1947年 RRobinson 鲁宾逊 英国 研究生物碱

1948年 AWKTiselius 梯塞留斯 瑞典 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发现血清蛋白的组分

1949年 WFGiauque 吉奥克 美国 研究超低温下物质的特性

1950年 ODiels 第尔斯 德国 发现双烯合成反应

KAlder 阿尔德

1951年 EMMcMillan 麦克米伦 美国 人工合成超铀元素

GTSeaborg 西博格 美国

1952年 AMartin 马丁 英国 发明分配色谱法

RSynge 辛格 英国

1953年 HStaudinger 施陶丁格 德国 提出高分子概念 1954年 LPauling 鲍林 美国 阐明化学键的本质以解释复杂分子结构

1955年 VDu Vigneaud 杜·维尼奥 美国 研究生物化学中的重要含硫化合物,合成多肽激素

1956年 NSemyonov 谢苗诺夫 前苏联 研究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

CHinshelwood 欣谢尔伍德 美国

1957年 ARTodd 托德 英国 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

1958年 FSanger 桑格 英国 测定胰岛素的分子结构

1959年 JHeyrovsky 海洛夫斯基 捷克 发明极谱分析法

1960年 WFLibby 利比 美国 发明放射性碳素测年法

1961年 MCalvin 开尔文 美国 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

1962年 MFPerutz 佩鲁兹 英国 测定血红蛋白结构

JCKendrew 肯德鲁 英国

1963年 KZiegler 齐格勒 德国 研究乙烯聚合的催化剂

GNatta 纳塔 意大利 研究丙烯聚合的催化剂

1964年 DCHodgkin 霍奇金夫人 英国 测定维生素B12等大分子结构

1965年 RBWoodward 伍德沃德 美国 人工合成维生素B12、胆固醇、叶绿素等复杂有机物

1966年 RSMulliken 马利肯 美国 创立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

1967年 RGWNorrish 诺里什 英国 发明测定快速反应技术

GPorter 波特 英国

MEigen 艾根 德国

1968年 LOnsager 翁萨格 美国 创立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理论

1969年 DHRBarton 巴顿 英国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象

OHassel 哈塞尔 挪威

1970年 LFLeloir 莱洛伊尔 阿根廷 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1971年 GHerzberg 赫茨伯格 加拿大 研究分子光谱学,特别是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

1972年 CBAnfinsen 安分森 美国 研究核苷核酸酶的三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蛋白质的折叠链的自然现象

SMoore 莫尔 美国

WHStein 斯坦 美国

1973年 EOFischer EO费歇尔 德国 制备和测定了夹心面包结构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1974年 PJFlory 弗洛里 美国 研究长链高分子及高分子的物理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1975年 JWCornforth 康福斯 英国 研究有机分子和酶催化反应的立体休学

VPrelog 普雷洛格 瑞士 从事有机分子及其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Lipscomb 利普斯科姆 美国 研究硼烷和碳硼烷的结构

1977年 IPrigogine 普里戈金 比利时 研究热力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Mitchell 米切尔 英国 研究生物系统中的能量转移过程

1979年 HCBrown 布朗 美国 在有机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

GWittig 维蒂希 德国 发现维蒂希重排反应,提供了新的制烯方法

1980年 PBerg 伯格 美国 操纵基因重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

WGilbert 右尔伯特 美国 用化学方法决定脱氧核糖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

FSanger 桑格 英国

1981年 福井谦一 日本 创立前线轨道理论

RHoffmann 霍夫曼 美国 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则

1982年 AKlug 克卢格 英国 以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1983年 HTaube 陶布 美国 研究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机理

1984年 BMerifield 梅里菲尔德 美国 研究多肽的合成

1985年 HAHauptman 豪普特曼 美国 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JKarle 卡尔勒 美国

1986年 DRHerschbach 赫希巴赫 美国 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和化学反应动力学

李远哲 美籍华人

JCPolanyi 波拉尼 美国

1987年 CPedersen 佩德森 美国 合成能模拟重要生物过程的有机化合物,为超分子化学奠定基础

J-MLehn 莱恩 法国

DCram 克拉姆 美国

1988年 JDeisenhofer 戴森霍弗 德国 解析了细菌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阐明了其光合作用进行的机制

RHuber 胡伯尔 德国

HMichel 米歇尔 德国

1989年 SAltman 奥尔特曼 美国 发现核糖核酸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TRCech 切赫 美国

1990年 EJCorey 科里 美国 提出有机合成的逆合成分析原理

1991年 RRErnst 恩斯特 瑞士 发展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学方法

1992年 RAMarcus 马库斯 美国 创立溶液中的电子转移过程理论

1993年 KBMullis 穆利斯 美国 发明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

MSmith 史密斯 加拿大 发明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技术

1994年 GAOlah 欧拉 美国 研究碳正离子化学

1995年 PCrutzen 克鲁岑 德国 阐述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MMolina 莫利纳 美国

FSRoweland 罗兰 美国

1996年 HWKroto 克罗特 英国 发现富勒烯

RFCurl,Jr 苛尔 美国

RESmalley 斯莫利 美国

1997年 PBBoyer 博耶 美国 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JEWalker 沃克尔 英国

JCSkou 斯科 丹麦

1998年 WKohn 科恩 奥地利 提出密度泛函理论,开辟处理复杂多电子体系的新方法

JPople 波普 英国

1999年 AZewail 兹韦勒 美籍埃及人 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飞秒化学)

2000年 艾伦·黑格 美国 有关导电聚合物的发现

白川英树 日本

艾伦·马克迪尔米德 美国

历届诺内尔物理学奖得主

1901年:伦琴(德国)发现X射线

1902年:洛伦兹(荷兰)、塞曼(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

1903年: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人)发现并研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1904年:瑞利(英国)气体密度的研究和发现氩

1905年:伦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年:约瑟夫·汤姆生(英国)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并发现电子

1907年:迈克尔逊(美国)发明光学干涉仪并使用其进行光谱学和基本度量学研究

1908年:李普曼(法国)发明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

1909年:马克尼(意大利)、布劳恩(德国)发明和改进无线电报;理查森(英国)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

1910年:范德瓦尔斯(荷兰)关于气态和液态方程的研究

1911年:维恩(德国)发现热辐射定律

1912年:达伦(瑞典)发明可用于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调节装置

1913年:昂内斯(荷兰)关于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和制成液态氦

1914年: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

1915年:W·H·布拉格、W·L·布拉格(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

1916年:未颁奖

1917年: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次级X辐射特性

1918年:普朗克(德国)对确立量子论作出巨大贡献

1919年: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

1920年:纪尧姆(瑞士)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1921年:爱因斯坦(德国)他对数学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

1922年:玻尔(丹麦)关于原子结构以及原子辐射的研究

1923年:密立根(美国)关于基本电荷的研究以及验证光电效应

1924年:西格巴恩(瑞典)发现X射线中的光谱线

1925年:弗兰克、赫兹(德国)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

1926年:佩兰(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

1927年:康普顿(美国)发现康普顿效应;威尔逊(英国)发明了云雾室,能显示出电子穿过空气的径迹

1928年:理查森(英国)研究热离子现象,并提出理查森定律

1929年:路易-维克多·德·布罗伊(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

1930年:拉曼(印度)研究光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

1931年:未颁奖

1932年:海森堡(德国)在量子力学方面的贡献

1933年:薛定谔(奥地利)创立波动力学理论;狄拉克(英国)提出狄拉克方程和空穴理论

1934年:未颁奖

1935年:乍得威克(英国)发现中子

1936年: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射线;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

1937年:戴维森(美国)、乔治·佩杰特·汤姆生(英国)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

1938年:费米(意大利)发现由中子照射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并用慢中子实现核反应

1939年:劳伦斯(美国)发明回旋加速器,并获得人工放射性元素

1940年:未颁奖

1941年:未颁奖

1942年:未颁奖

1943年:斯特恩(美国)开发分子束方法和测量质子磁矩

1944年:拉比(美国)发明核磁共振法

1945年:泡利(奥地利)发现泡利不兼容原理

1946年: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强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

1947年:阿普尔顿(英国)高层大气物理性质的研究,发现阿普顿层(电离层)

1948年: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

1949年:汤川秀树(日本)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论并预言介子的存在

1950年:塞索·法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并发现π介子

1951年:考克罗夫特(英国)、沃尔顿(爱尔兰)用人工加速粒子轰击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

1952年:布洛赫、珀塞尔(美国)从事物质核磁共振现象的研究并创立原子核磁力测量法

1953年:泽尔尼克(荷兰)发明相衬显微镜

1954年:玻恩(英国)在量子力学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及研究方面作出贡献;博特(德国)发明了符合计数法,用以研究原子核反应和γ射线

1955年:拉姆(美国)发明了微波技术,进而研究氢原子的精细结构;库什(美国)用射频束技术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创新了核理论

1956年:布拉顿、巴丁、肖克利(美国)发明晶体管及对晶体管效应的研究

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中国)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衡,从而导致有关基本粒子的重大发现

1958年:切伦科夫、塔姆、弗兰克(苏联)发现并解释切伦科夫效应

1959年:塞格雷、张伯伦 (Owen Chamberlain)(美国)发现反质子

1960年:格拉塞(美国)发现气泡室,取代了威尔逊的云雾室

1961年:霍夫斯塔特(美国)关于电子对原子核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发现原子核的结构;穆斯堡尔(德国)从事γ射线的共振吸收现象研究并发现了穆斯堡尔效应

1962年: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特别是液氦的开创性理论

1963年:维格纳(美国)发现基本粒子的对称性及支配质子与中子相互作用的原理;梅耶夫人(美国人)、延森(德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

1964年: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为微波激射器、激光器的发明奠定理论基础;巴索夫、普罗霍罗夫(苏联)发明微波激射器

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施温格、费曼(美国)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取得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

1966年:卡斯特勒(法国)发明并发展用于研究原子内光、磁共振的双共振方法

1967年:贝蒂(美国)核反应理论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能源的发现

1968年:阿尔瓦雷斯(美国)发展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发现大量共振态

1969年:盖尔曼(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发现

1970年: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物理富有成果的应用;内尔(法国)关于反磁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

1971年:加博尔(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

1972年:巴丁、库柏、施里弗(美国)创立BCS超导微观理论

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发现半导体隧道效应;贾埃弗(美国)发现超导体隧道效应;约瑟夫森(英国)提出并发现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即约瑟夫森效应

1974年:赖尔(英国)发明应用合成孔径射电天文望远镜进行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赫威斯(英国)发现脉冲星

1975年:A·N·玻尔、莫特尔森(丹麦)、雷恩沃特(美国)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提出核结构理论

1976年:丁肇中、里希特(美国)各自独立发现新的J/ψ基本粒子

1977年:安德森、范弗莱克(美国)、莫特(英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研究

1978年:卡皮察(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彭齐亚斯、R·W·威尔逊(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979年:格拉肖、温伯格(美国)、萨拉姆(巴基斯坦)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的贡献,并预言弱中性流的存在

1980年:克罗宁、菲奇(美国)发现电荷共轭宇称不守恒

1981年:西格巴恩(瑞典)开发高分辨率测量仪器以及对光电子和轻元素的定量分析;布洛姆伯根(美国)非线性光学和激光光谱学的开创性工作;肖洛(美国)发明高分辨率的激光光谱仪

1982年:K·G·威尔逊(美国)提出重整群理论,阐明相变临界现象

1983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美国)对恒星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的物理过程进行的理论研究;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化学元素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反应所进行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

1984年:鲁比亚(意大利)证实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矢量玻色子[[W+]],W-和Zc的存在;范德梅尔(荷兰)发明粒子束的随机冷却法,使质子-反质子束对撞产生W和Z粒子的实验成为可能

1985年:冯·克里津(德国)发现量子霍耳效应并开发了测定物理常数的技术

1986年:鲁斯卡(德国)设计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比尼格(德国)、罗雷尔(瑞士)设计第一台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

1987年:柏德诺兹(德国)、缪勒(瑞士)发现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

1988年:莱德曼、施瓦茨、斯坦伯格(美国)产生第一个实验室创造的中微子束,并发现中微子,从而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

1989年: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原子钟中的应用;德默尔特(美国)、保尔(德国)发展原子精确光谱学和开发离子陷阱技术

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尔(美国)、理查·爱德华·泰勒(加拿大)通过实验首次证明夸克的存在

1991年:热纳(法国)把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

1992年: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用于高能物理学的多丝正比计数管

1993年:赫尔斯、J·H·泰勒(美国)发现脉冲双星,由此间接证实了爱因斯坦所预言的引力波的存在

1994年:布罗克豪斯(加拿大)、沙尔(美国)在凝聚态物质研究中发展了中子衍射技术

1995年:佩尔(美国)发现τ轻子;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

1996年:D·M·李、奥谢罗夫、R·C·理查森(美国)发现了可以在低温度状态下无摩擦流动的氦同位素

1997年:朱棣文、W·D·菲利普斯(美国)、科昂–塔努吉(法国)发明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

1998年:劳克林、斯特默、崔琦(美国)发现并研究电子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1999年:H·霍夫特、韦尔特曼(荷兰)阐明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

2000年:阿尔费罗夫(俄国)、克罗默(德国)提出异层结构理论,并开发了异层结构的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杰克·基尔比(美国)发明集成电路

2001年:克特勒(德国)、康奈尔、维曼(美国)在“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本性质研究”方面取得成就

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小柴昌俊(日本)“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的成就。”

2003年: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安东尼·莱格特(美国)、维塔利·金茨堡(俄罗斯)“表彰三人在超导体和超流体领域中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2004年:戴维·格罗斯(David J Gross,美国)、戴维·普利策(H David Politzer,美国)和弗兰克·维尔泽克(Frank Wilczek,美国),为表彰他们“对量子场中夸克渐进自由的发现。”

2005年:罗伊·格劳伯(Roy J Glauber,美国)表彰他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约翰·霍尔(John L Hall,美国)和特奥多尔·亨施(Theodor W Hänsch,德国)表彰他们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2006年:约翰·马瑟、乔治·斯穆特(美国)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

这总够了吧

历届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1901年~1930年

1、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 德国 “对血清疗法的研究,特别是在治疗白喉应用上的贡献”

2、1902年 罗纳德·罗斯 英国 “研究显示了疟疾如何进入生物体”

3、1903年 尼尔斯·吕贝里·芬森 丹麦 “在用集中的光辐射治疗寻常狼疮方面的贡献”

4、 1904年 伊万·巴甫洛夫 俄罗斯 “在消化的生理学研究上转化和扩增” 

5、1905年 罗伯特·科赫 德国 “对结核病的相关研究和发现”

6、1906年 卡米洛·高尔基 意大利 “在神经系统结构研究上的工作” 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 西班牙

7、1907年 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 法国 “对原生动物在致病中的作用的研究” 

8、1908年 伊拉·伊里奇·梅契尼科夫 俄罗斯 “在免疫性研究上的工作” 保罗·埃尔利希 德国 

9、1909年 埃米尔·特奥多尔·科赫尔 瑞士 “对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 

10、1910年 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 德国 “对包括细胞核物质在内的蛋白质的研究” 

11、1911年 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 瑞典 “在眼睛屈光学研究上的工作” 

12、1912年 亚历克西·卡雷尔 法国 “在血管结构以及血管和器官移植研究上的工作” 

13、1913年 夏尔·罗贝尔·里歇 法国 “在过敏反应研究上的工作” 

14、1914年 罗伯特·巴拉尼 奥地利 “在前庭器官的生理学与病理学研究上的工作” 

15、1919年 朱尔·博尔代 比利时 “免疫性方面的发现” 

16、1920年 奥古斯特·克罗 丹麦 “发现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理” 

17、1922年 阿奇博尔德·希尔 英国 “在肌肉产生热量上的发现” 奥托·迈尔霍夫 德国 “发现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之间的固定关系” 

18、1923年 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 加拿大 “发现胰岛素” 约翰·麦克劳德 加拿大 

19、1924年 威廉·埃因托芬 荷兰 “发明心电图装置” 

20、1926年 约翰尼斯·菲比格 丹麦 “发现鼠癌” 

21、1927年 朱利叶斯·瓦格纳-尧雷格 奥地利 “发现在治疗麻痹性痴呆过程中疟疾接种疗法的治疗价值”

22、 1928年 查尔斯·尼柯尔 法国 “在斑疹伤寒研究上的工作” 

23、1929年 克里斯蒂安·艾克曼 荷兰 “发现抗神经炎的维生素” 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爵士 英国 “发现刺激生长的维生素” 

24、1930年 卡尔·兰德施泰纳 奥地利 “发现人类的血型” 

1931年~1960年

1、1931年 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 德国 “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2、1932年 查尔斯·斯科特·谢灵顿爵士 英国 “发现神经元的相关功能” 埃德加·阿德里安 英国 

3、1933年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美国 “发现遗传中染色体所起的作用” 

4、1934年 乔治·惠普尔 美国 “发现贫血的肝脏治疗法” 乔治·迈诺特 美国 威廉·莫菲 美国 

5、1935年 汉斯·斯佩曼 德国 “发现胚胎发育中的组织者效应” 

6、1936年 亨利·哈利特·戴尔爵士 英国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的相关发现” 奥托·勒维 奥地利 

7、1937年 圣捷尔吉·阿尔伯特 匈牙利 “维生素C和延胡索酸的催化作用” 

8、1938年 海门斯 比利时 “发现窦和主动脉机制在呼吸调节中所起的作用” 

9、1939年 格哈德·多马克 德国 “发现百浪多息(一种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效果” 

10、1943年 亨利克·达姆 丹麦 “发现维生素K” 爱德华·阿德尔伯特·多伊西 美国 “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 

11、1944年 约瑟夫·厄尔兰格 美国 “发现单神经纤维的高度分化功能” 赫伯特·斯潘塞·加塞 美国 

12、1945年 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 英国 “发现青霉素及其对各种传染病的疗效” 恩斯特·伯利斯·柴恩 英国 霍华德·弗洛里爵士 澳大利亚 

13、1946年 赫尔曼·约瑟夫·马勒 美国 “发现用X射线辐射的方法能够产生突变”

14、 1947年 卡尔·斐迪南·科里 美国 “发现糖原的催化转化原因” 格蒂·特蕾莎·科里 美国 贝尔纳多·奥赛 阿根廷 “发现垂体前叶激素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15、1948年 保罗·赫尔曼·穆勒 瑞士 “发现DDT是一种高效杀死多类节肢动物的接触性毒药”

16、 1949年 瓦尔特·鲁道夫·赫斯 瑞士 “发现间脑的功能性组织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 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 葡萄牙 “发现前脑叶白质切除术对特定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17、1950年 菲利普·肖瓦特·亨奇 美国 “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效应” 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 美国 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 瑞士 1951年 马克斯·泰累尔 南非 “黄热病及其治疗方法上的发现” 

18、1952年 赛尔曼·A·瓦克斯曼 美国 “发现链霉素,第一个有效对抗结核病的抗生素” 

19、1953年 汉斯·阿道夫·克雷布斯 英国 “发现柠檬酸循环” 弗里茨·阿尔贝特·李普曼 美国 “发现辅酶A及其对中间代谢的重要性” 

20、1954年 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 美国 “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各种组织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 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罗宾斯 美国 托马斯·哈克尔·韦勒 美国 

21、1955年 阿克塞尔·胡戈·特奥多尔·特奥雷尔 瑞典 “发现氧化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22、1956年 安德烈·弗雷德里克·考南德 美国 “心脏导管术及其在循环系统的病理变化方面的发现” 沃纳·福斯曼 德国 迪金森·伍德拉夫·理查兹 美国 

23、1957年 达尼埃尔·博韦 意大利 “发现抑制血管系统和骨骼肌的作用” 

24、1958年 乔治·韦尔斯·比德尔 美国 “发现基因功能受到特定化学过程的调控” 爱德华·劳里·塔特姆 美国 乔舒亚·莱德伯格 美国 “发现细菌遗传物质的基因重组和组织” 

25、1959年 阿瑟·科恩伯格 美国 “发现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机制” 塞韦罗·奥乔亚 美国 

26、1960年 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爵士 澳大利亚 “发现获得性免疫耐受” 彼得·梅达沃 英国 

1961年~1990年

1、1961年 盖欧尔格·冯·贝凯希 美国 “发现耳蜗内刺激的物理机理”

2、 1962年 佛朗西斯·克里克 英国 “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生物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詹姆斯·杜威·沃森 美国 莫里斯·威尔金斯 英国

3、 1963年 约翰·卡鲁·埃克尔斯爵士 澳大利亚 “发现在神经细胞膜的外围和中心部位的离子机理” 艾伦·劳埃德·霍奇金 英国 安德鲁·赫胥黎 英国

 4、1964年 康拉德·布洛赫 美国 “发现胆固醇和脂肪酸的代谢机理和调控作用” 费奥多尔·吕嫩 德国 

5、1965年 方斯华·贾克柏 法国 “在酶和病毒合成的遗传控制中的发现” 安德列·利沃夫 法国 贾克·莫诺 法国 

6、1966年 裴顿·劳斯 美国 “发现诱导肿瘤的病毒” 查尔斯·布兰顿·哈金斯 美国 “发现前列腺癌的激素疗法” 

7、1967年 拉格纳·格拉尼特 瑞典 “发现眼睛的初级生理及化学视觉过程” 霍尔登·凯弗·哈特兰 美国 乔治·沃尔德 美国 

8、1968年 罗伯特·W·霍利 美国 “破解遗传密码并阐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哈尔·葛宾·科拉纳 美国 马歇尔·沃伦·尼伦伯格 美国 

9、1969年 马克斯·德尔布吕克 美国 “发现病毒的复制机理和遗传结构” 阿弗雷德·赫希 美国 萨尔瓦多·卢瑞亚 美国 

10、1970年 朱利叶斯·阿克塞尔罗德 美国 “发现神经末梢中的体液性传递物质及其贮存、释放和抑制机理” 乌尔夫·冯·奥伊勒 瑞典 伯纳德·卡茨爵士 英国 

11、1971年 埃鲁·威尔布尔·苏德兰 美国 “发现激素的作用机理” 

12、1972年 杰拉尔德·埃德尔曼 美国 “发现抗体的化学结构” 罗德尼·罗伯特·波特 英国 

13、1973年 卡尔·冯·弗利 德国 “发现个体与社会性行为模式的组织和引发” 康拉德·洛伦兹 奥地利 尼可拉斯·庭伯根 英国 

14、1974年 阿尔伯特·克劳德 比利时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组织方面的发现” 克里斯汀·德·迪夫 比利时 乔治·埃米尔·帕拉德 美国 

15、1975年 戴维·巴尔的摩 美国 “发现肿瘤病毒和细胞的遗传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罗纳托·杜尔贝科 美国 霍华德·马丁·特明 美国 

16、1976年 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 美国 “发现传染病产生和传播的新机理” 丹尼尔·卡尔顿·盖杜谢克 美国 

17、1977年 罗歇·吉耶曼 美国 “发现大脑分泌的肽类激素” 安德鲁·沙利 美国 罗莎琳·萨斯曼·耶洛 美国 “开发肽类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 

18、1978年 沃纳·亚伯 瑞士 “发现限制性内切酶及其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应用” 丹尼尔·那森斯 美国 汉弥尔顿·史密斯 美国 

19、1979年 阿兰·麦克莱德·科马克 美国 “开发计算机辅助的断层扫描技术” 高弗雷·豪斯费尔德 英国 

20、1980年 巴茹·贝纳塞拉夫 美国 “发现调节免疫反应的细胞表面受体的遗传结构” 让·多塞 法国 乔治·斯内尔 美国 

21、1981年 罗杰·斯佩里 美国 “发现大脑半球的功能性分工” 大卫·休伯尔 美国 “发现视觉系统的信息加工” 托斯坦·维厄瑟尔 瑞典 

22、1982年 苏恩·伯格斯特龙 瑞典 “发现前列腺素及其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 本格特·萨米尔松 瑞典 约翰·范恩 英国 

23、1983年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 美国 “发现可移动的遗传元素” 

24、1984年 尼尔斯·杰尼 丹麦 “发现单克隆抗体产生的原理” 乔治斯·克勒 德国 色萨·米尔斯坦 英国 

25、1985年 麦可·布朗 美国 “在胆固醇代谢的调控方面的发现” 约瑟夫·里欧纳德·戈尔茨坦 美国 

26、1986年 斯坦利·科恩 美国 “发现生长因子” 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 意大利 

27、1987年 利根川进 日本 “发现抗体多样性产生的遗传学原理”

28、 1988年 詹姆士·W·布拉克爵士 英国 “发现药物治疗的重要原理” 格特鲁德·B·埃利恩 美国 乔治·希青斯 美国 

29、1989年 迈克尔·毕晓普 美国 “发现逆转录病毒致癌基因的细胞来源” 哈罗德·瓦慕斯 美国 

30、1990年 约瑟夫·默里 美国 “发明应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器官和细胞移植术” 唐纳尔·托马斯 美国 

1991年~2014年

1、1991年 厄温·内尔 德国 “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通道的功能” 伯特·萨克曼 德国

2、1992年 埃德蒙·费希尔 美国 “发现的可逆的蛋白质磷酸化作用是一种生物调节机制” 埃德温·克雷布斯 美国 

3、1993年 理察·罗伯茨 英国 “发现断裂基因” 菲利普·夏普 美国 

4、1994年 艾尔佛列·古曼·吉尔曼 美国 “发现G蛋白及其在细胞中的信号转导作用” 马丁·罗德贝尔 美国 

5、1995年 爱德华·路易斯 美国 “发现早期胚胎发育中的遗传调控机理” 克里斯汀·纽斯林-沃尔哈德 德国 艾瑞克·威斯乔斯 美国 

6、1996年 彼得·杜赫提 澳大利亚 “发现细胞介导的免疫防御特性” 罗夫·辛克纳吉 瑞士 

7、1997年 史坦利·布鲁希纳 美国 “发现朊病毒——传染的一种新的生物学原理”

8、 1998年 罗伯·佛契哥特 美国 “发现在心血管系统中起信号分子作用的一氧化氮” 路易斯·路伊格纳洛 美国 费瑞·慕拉德 美国 

9、1999年 古特·布洛伯尔 美国 “发现蛋白质具有内在信号以控制其在细胞内的传递和定位” 

10、2000年 阿尔维德·卡尔森 瑞典 “发现神经系统中的信号传导” 保罗·格林加德 美国 艾瑞克·坎德尔 美国 

11、2001年 利兰·哈特韦尔 美国 “发现细胞周期的关键调节因子” 蒂姆·亨特 英国 保罗·纳斯爵士 英国 

12、2002年 悉尼·布伦纳 英国 “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遗传调控机理” H·罗伯特·霍维茨 美国 约翰·E·苏尔斯顿 美国 

13、2003年 保罗·劳特伯 美国 “在核磁共振成像方面的发现” 彼得·曼斯菲尔德爵士 英国 

14、2004年 理查德·阿克塞尔 美国 “发现嗅觉受体和嗅觉系统的组织方式” 琳达·巴克 美国 

15、2005年 巴里·马歇尔 澳大利亚 “发现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 罗宾·沃伦 澳大利亚 

16、2006年 安德鲁·法厄 美国 “发现了RNA干扰——双链RNA引发的沉默现象” 克雷格·梅洛 美国 

17、2007年 马里奥·卡佩奇 美国 “在利用胚胎干细胞引入特异性基因修饰的原理上的发现” 马丁·埃文斯爵士 英国 奥利弗·史密斯 美国 

18、2008年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 德国 “发现了导致子宫颈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 法国 “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 吕克·蒙塔尼 法国 

19、2009年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澳大利亚 “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 卡罗尔·格雷德 美国 杰克·绍斯塔克 英国 

20、2010年 罗伯特·杰弗里·爱德华兹 英国 “因为在试管婴儿方面的研究获奖”

21、 2011年 布鲁斯·巴特勒 美国 他们对于先天免疫机制激活的发现 ,    朱尔斯·霍尔曼 法国 拉尔夫 ·斯坦曼 美国 他发现树突细胞和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 

22、2012年 约翰·格登爵士 英国 “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写成多功能细胞” 

23、2013年 詹姆斯·E·罗斯曼 美国 发现了细胞囊泡交通的运行与调节机制。

24、2014年 约翰·欧基夫(John O'Keefe)美国、英国国籍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的发现梅-布里特·莫泽(May-Britt Moser) 挪威爱德华·莫索尔(Edvard I Moser)挪威

2000年为止,全世界有467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有162人。

在这467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四位曾两次获奖。

其中,波兰裔法国女物理学家、化学家Marie Sklodowska Curie(玛丽‧居礼)(即居礼夫人)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与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物理学家John Bardeen(约翰‧巴丁)获得1956年与197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有三对夫妻共同得奖。

法国物理学家Pierre Curie(皮耶‧居礼)和Marie Sklodowska Curie(玛丽‧居礼)夫妇获得1903年物理奖。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包含有5对父子。共同得到1915年物理奖的是William Henry Bragg & William Lawrence Bragg(布拉格父子);分别得到1906年物理奖和 1937年物理奖的是Joseph John Thomoson & George Paget Thomson(汤姆逊父子);分别得到1922年物理奖和1975年物理奖的是Niels Bohr & Aage Niles Bohr(波尔父子);分别得到1924年物理奖和1981年物理奖的是Karl Manne Georg Siegbahn & Kai Manne Borje Siegbahn(赛格巴恩父子)。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有10位女性科学家。其中得到物理奖的是1903年得奖的Marie Sklodowska Curie(玛丽‧居礼)与 1963年得奖的Maria Goeppert Mayer(玛丽雅‧梅耶)。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有6位是华裔科学家。分别是1957年物理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1976年物理奖的丁肇中;1986年得化学奖的李远哲;1997年得物理奖的朱棣文;1998年得物理奖的崔琦。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时间 姓名 中文译名 国别 获奖原因

1901年 JHvan't Hoff范霍夫荷兰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的规律

1902年 EFischerE费歇尔德国合成糖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 SArrhenius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电离学说

1904年 WRamsay拉姆塞英国发现惰性气体

1905年 Avon Baeyer拜耳德国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 HMoissan莫瓦桑法国制备单质氟

1907年 EBuchner布赫纳德国发现非细胞发酵现象

1908年 ERutherford卢瑟福英国提出放射性元素蜕变理论

1909年 FWOstwald奥斯特瓦尔德德国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

1910年 OWallach瓦拉赫德国研究脂环族化合物

1911年 MCurieM居里德国发现钋和镭

1912年 VGrignard格林尼亚法国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被称为格式试剂)PSabatier萨巴蒂埃法国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催化氢化反应

1913年 AWerner维尔纳瑞士提出配位化学理论

1914年 TWRichards理查兹美国精确测定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Willstater威尔施泰特德国研究植物色素,特别是叶绿素

1916年 未颁奖

1917年

1918年 FHaber哈伯德国发明合成氨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Nerst能斯特德国研究热化学,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

1921年 FSoddy索迪英国首次提出同位素概念,并证明了位移定律

1922年 FWAston阿斯顿英国发明质谱仪,用它测定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1923年 FPregl普雷格尔奥地利发明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Zsigmondy齐格蒙迪奥地利阐明胶体溶液的多相性,创立胶体化学的现代研究方法

1926年 TSvedlberg斯维德伯格瑞典发明超离心机,用于研究分散体系

1927年 HWieland维兰德德国研究胆酸组成

1928年 AWindaus文道斯德国研究胆固醇的组成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Harden哈登英国阐明糖的发酵过程以及酶和辅酶的作用

Hvon Euler-Chelpin奥伊勒-凯尔平瑞典

1930年 HFischerH费歇尔德国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

1931年 CBosch波施德国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

FBergius贝吉乌斯德国

1932年 ILangmuir兰米尔美国研究表面化学和吸附理论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Urey尤里美国发现重氢

1935年 FJoliot-CurieF约里奥-居里法国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

IJoliot-CurieI约里奥-居里法国

1936年 PDebye德拜荷兰提出偶极矩概念并利用它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分子结构

1937年 WHaworth霍沃斯英国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

PKarrer卡雷瑞士研究类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A和B2的结构

1938年 RKuhn库恩德国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1939年 AButenandt布特南特德国研究性激素

LRuzicka卢齐卡瑞士研究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

1940年 未颁奖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GHevesy海维西匈牙利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过程

1944年 OHahn哈恩德国发现重核裂变现象

1945年 AVirtanen维尔塔宁芬兰发明饲料贮藏保鲜法

1946年 JBSumner萨姆纳美国分离和提纯结晶蛋白质酶

LHNorthrop诺思罗普美国制备纯净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WMStanley斯坦利美国

1947年 RRobinson鲁宾逊英国研究生物碱

1948年 AWKTiselius梯塞留斯瑞典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发现血清蛋白的组分

1949年 WFGiauque吉奥克美国研究超低温下物质的特

1950年 ODiels第尔斯德国发现双烯合成反应

KAlder阿尔德

1951年 EMMcMillan麦克米伦美国 人工合成超铀元素

GTSeaborg西博格美国

1952年 AMartin马丁英国 发明分配色谱法

RSynge辛格英国

1953年 HStaudinger施陶丁格德国 提出高分子概念

1954年 LPauling鲍林美国 阐明化学键的本质以解释复杂分子结构

1955年 VDu Vigneaud杜·维尼奥美国 研究生物化学中的重要含硫化合物,合成多肽激素

1956年 NSemyonov谢苗诺夫前苏联 研究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

CHinshelwood欣谢尔伍德美国

1957年 ARTodd托德英国 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

1958年 FSanger桑格英国 测定胰岛素的分子结构

1959年 JHeyrovsky海洛夫斯基捷克 发明极谱分析法

1960年 WFLibby利比美国 发明放射性碳素测年法

1961年 MCalvin开尔文美国 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

1962年 MFPerutz佩鲁兹英国 测定血红蛋白结构

JCKendrew肯德鲁英国

1963年 KZiegler齐格勒德国 研究乙烯聚合的催化剂

GNatta纳塔意大利 研究丙烯聚合的催化剂

1964年 DCHodgkin霍奇金夫人英国 测定维生素B12等大分子结构

1965年 RBWoodward伍德沃德美国 人工合成维生素B12、胆固醇、叶绿素等复杂有机物

1966年 RSMulliken马利肯美国 创立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

1967年 RGWNorrish诺里什英国 发明测定快速反应技术

GPorter波特英国

MEigen艾根德国

1968年 LOnsager翁萨格美国 创立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理论

1969年 DHRBarton巴顿英国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象

OHassel哈塞尔挪威

1970年 LFLeloir莱洛伊尔阿根廷 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1971年 GHerzberg赫茨伯格加拿大 研究分子光谱学,特别是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

1972年 CBAnfinsen安分森美国 研究核苷核酸酶的三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蛋白质的折叠链的自然现象

SMoore莫尔美国

WHStein斯坦美国

1973年 EOFischerEO费歇尔德国 制备和测定了夹心面包结构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1974年 PJFlory弗洛里美国 研究长链高分子及高分子的物理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1975年 JWCornforth康福斯英国 研究有机分子和酶催化反应的立体休学

VPrelog普雷洛格瑞士 从事有机分子及其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Lipscomb利普斯科姆美国 研究硼烷和碳硼烷的结构

1977年 IPrigogine普里戈金比利时 研究热力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Mitchell米切尔英国 研究生物系统中的能量转移过程

1979年 HCBrown布朗美国 在有机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

GWittig维蒂希德国 发现维蒂希重排反应,提供了新的制烯方法

1980年 PBerg伯格美国 操纵基因重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

WGilbert右尔伯特美国 用化学方法决定脱氧核糖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

FSanger桑格英国

1981年 福井谦一日本 创立前线轨道理论

RHoffmann霍夫曼美国 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则

1982年 AKlug克卢格英国 以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1983年 HTaube陶布美国 研究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机理

1984年 BMerifield梅里菲尔德美国 研究多肽的合成

1985年 HAHauptman豪普特曼美国 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JKarle卡尔勒美国

1986年 DRHerschbach赫希巴赫美国 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和化学反应动力学

李远哲美籍华人

JCPolanyi波拉尼美国

1987年 CPedersen佩德森美国 合成能模拟重要生物过程的有机化合物,为超分子化学奠定基础

J-MLehn莱恩法国

DCram克拉姆美国

1988年 JDeisenhofer戴森霍弗德国

解析了细菌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阐明了其光合作用进行的机制

RHuber胡伯尔德国

HMichel米歇尔德国

1989年 SAltman奥尔特曼美国 发现核糖核酸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TRCech切赫美国

1990年 EJCorey科里美国 提出有机合成的逆合成分析原理

1991年 RRErnst恩斯特瑞士 发展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学方法

1992年 RAMarcus马库斯美国 创立溶液中的电子转移过程理论

1993年 KBMullis穆利斯美国 发明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

MSmith史密斯加拿大 发明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技术

1994年 GAOlah欧拉美国 研究碳正离子化学

1995年 PCrutzen克鲁岑德国 阐述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MMolina莫利纳美国

FSRoweland罗兰美国

1996年 HWKroto克罗特英国 发现富勒烯

RFCurl,Jr苛尔美国

RESmalley斯莫利美国

1997年 PBBoyer博耶美国 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JEWalker沃克尔英国

JCSkou斯科丹麦

1998年 WKohn科恩奥地利 提出密度泛函理论,开辟处理复杂多电子体系的新方法

JPople波普英国

1999年 AZewail兹韦勒美籍埃及人 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飞秒化学)

2000年 艾伦·黑格美国 有关导电聚合物的发现

白川英树日本

艾伦·马克迪尔米德美国

历届有趣的诺贝尔奖得主

■首届诺贝尔奖得主

南方网讯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的5个奖项得主分别是: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的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德国科学家贝林。因《命运》、《幸福》、《眼睛》等散文和《论艺术》、《诗句的断想》等著作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因创立国际红十字会和因创立国际和平联盟及各国议会联盟而共同获诺贝尔和平奖的瑞士人桂南和法国人帕西。

■第一位经济学奖得主

1969年12月10日,诺贝尔经济学奖首次颁发,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荷兰经济学家丁柏根因创立计量经济学,运用动态模型分析经济活动而共同获得首次设立颁发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四人两次获诺贝尔奖

波兰裔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因发现放射性物质和发现并提炼出镭和钋而荣获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的化学奖。

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因发明世界上第一支晶体管和提出超导微观理论分获1956年和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化学家鲍林:因为将量子力学应用于化学领域并阐明了化学键的本质,致力于核武器的国际控制并发起反对核实验运动而荣获1954年的化学奖和1962年的和平奖。

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因发现胰岛素分子结构和确定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及结构而分获1958年和198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获诺贝尔奖的夫妇

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夫妇: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夫妇: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科里夫妇:194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获诺贝尔奖的父子

布拉格父子:共同荣获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汤姆逊父子:分别荣获1906年和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奥伊勒父子:分别荣获1929年和197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玻尔父子:分别荣获1922年和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西格巴恩父子:分别荣获1924年和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1年 JHvan't Hoff 范霍夫 荷兰 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的规律

1902年 EFischer E费歇尔 德国 合成糖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 SArrhenius 阿累尼乌斯 瑞典 提出电离学说

1904年 WRamsay 拉姆塞 英国 发现惰性气体

1905年 Avon Baeyer 拜耳 德国 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 HMoissan 莫瓦桑 法国 制备单质氟

1907年 EBuchner 布赫纳 德国 发现非细胞发酵现象

1908年 ERutherford 卢瑟福 英国 提出放射性元素蜕变理论

1909年 FWOstwald 奥斯特瓦尔德 德国 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率

1910年 OWallach 瓦拉赫 德国 研究脂环族化合物

1911年 MCurie M居里 德国 发现钋和镭

1912年 VGrignard 格林尼亚 法国 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被称为格式试剂)

PSabatier 萨巴蒂埃 法国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催化氢化反应

1913年 AWerner 维尔纳 瑞士 提出配位化学理论

1914年 TWRichards 理查兹 美国 精确测定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Willstater 威尔施泰特 德国 研究植物色素,特别是叶绿素

1916年 未颁奖

1917年

1918年 FHaber 哈伯 德国 发明合成氨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Nerst 能斯特 德国 研究热化学,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

1921年 FSoddy 索迪 英国 首次提出同位素概念,并证明了位移定律

1922年 FWAston 阿斯顿 英国 发明质谱仪,用它测定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1923年 FPregl 普雷格尔 奥地利 发明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Zsigmondy 齐格蒙迪 奥地利 阐明胶体溶液的多相性,创立胶体化学的现代研究方法

1926年 TSvedlberg 斯维德伯格 瑞典 发明超离心机,用于研究分散体系

1927年 HWieland 维兰德 德国 研究胆酸组成

1928年 AWindaus 文道斯 德国 研究胆固醇的组成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Harden 哈登 英国 阐明糖的发酵过程以及酶和辅酶的作用

Hvon Euler-Chelpin 奥伊勒-凯尔平 瑞典

1930年 HFischer H费歇尔 德国 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

1931年 CBosch 波施 德国 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

FBergius 贝吉乌斯 德国

1932年 ILangmuir 兰米尔 美国 研究表面化学和吸附理论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Urey 尤里 美国 发现重氢

1935年 FJoliot-Curie F约里奥-居里 法国 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

IJoliot-Curie I约里奥-居里 法国

1936年 PDebye 德拜 荷兰 提出偶极矩概念并利用它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分子结构

1937年 WHaworth 霍沃斯 英国 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

PKarrer 卡雷 瑞士 研究类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A和B2的结构

1938年 RKuhn 库恩 德国 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1939年 AButenandt 布特南特 德国 研究性激素

LRuzicka 卢齐卡 瑞士 研究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

1940年 未颁奖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GHevesy 海维西 匈牙利 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过程

1944年 OHahn 哈恩 德国 发现重核裂变现象

1945年 AVirtanen 维尔塔宁 芬兰 发明饲料贮藏保鲜法

1946年 JBSumner 萨姆纳 美国 分离和提纯结晶蛋白质酶

LHNorthrop 诺思罗普 美国 制备纯净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WMStanley 斯坦利 美国

1947年 RRobinson 鲁宾逊 英国 研究生物碱

1948年 AWKTiselius 梯塞留斯 瑞典 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发现血清蛋白的组分

1949年 WFGiauque 吉奥克 美国 研究超低温下物质的特性

1950年 ODiels 第尔斯 德国 发现双烯合成反应

KAlder 阿尔德

1951年 EMMcMillan 麦克米伦 美国 人工合成超铀元素

GTSeaborg 西博格 美国

1952年 AMartin 马丁 英国 发明分配色谱法

RSynge 辛格 英国

1953年 HStaudinger 施陶丁格 德国 提出高分子概念

1954年 LPauling 鲍林 美国 阐明化学键的本质以解释复杂分子结构

1955年 VDu Vigneaud 杜·维尼奥 美国 研究生物化学中的重要含硫化合物,合成多肽激素

1956年 NSemyonov 谢苗诺夫 前苏联 研究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

CHinshelwood 欣谢尔伍德 美国

1957年 ARTodd 托德 英国 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

1958年 FSanger 桑格 英国 测定胰岛素的分子结构

1959年 JHeyrovsky 海洛夫斯基 捷克 发明极谱分析法

1960年 WFLibby 利比 美国 发明放射性碳素测年法

1961年 MCalvin 开尔文 美国 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

1962年 MFPerutz 佩鲁兹 英国 测定血红蛋白结构

JCKendrew 肯德鲁 英国

1963年 KZiegler 齐格勒 德国 研究乙烯聚合的催化剂

GNatta 纳塔 意大利 研究丙烯聚合的催化剂

1964年 DCHodgkin 霍奇金夫人 英国 测定维生素B12等大分子结构

1965年 RBWoodward 伍德沃德 美国 人工合成维生素B12、胆固醇、叶绿素等复杂有机物

1966年 RSMulliken 马利肯 美国 创立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

1967年 RGWNorrish 诺里什 英国 发明测定快速反应技术

GPorter 波特 英国

MEigen 艾根 德国

1968年 LOnsager 翁萨格 美国 创立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理论

1969年 DHRBarton 巴顿 英国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象

OHassel 哈塞尔 挪威

1970年 LFLeloir 莱洛伊尔 阿根廷 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1971年 GHerzberg 赫茨伯格 加拿大 研究分子光谱学,特别是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

1972年 CBAnfinsen 安分森 美国 研究核苷核酸酶的三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蛋白质的折叠链的自然现象

SMoore 莫尔 美国

WHStein 斯坦 美国

1973年 EOFischer EO费歇尔 德国 制备和测定了夹心面包结构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1974年 PJFlory 弗洛里 美国 研究长链高分子及高分子的物理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1975年 JWCornforth 康福斯 英国 研究有机分子和酶催化反应的立体休学

VPrelog 普雷洛格 瑞士 从事有机分子及其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Lipscomb 利普斯科姆 美国 研究硼烷和碳硼烷的结构

1977年 IPrigogine 普里戈金 比利时 研究热力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Mitchell 米切尔 英国 研究生物系统中的能量转移过程

1979年 HCBrown 布朗 美国 在有机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

GWittig 维蒂希 德国 发现维蒂希重排反应,提供了新的制烯方法

1980年 PBerg 伯格 美国 操纵基因重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

WGilbert 右尔伯特 美国 用化学方法决定脱氧核糖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

FSanger 桑格 英国

1981年 福井谦一 日本 创立前线轨道理论

RHoffmann 霍夫曼 美国 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则

1982年 AKlug 克卢格 英国 以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1983年 HTaube 陶布 美国 研究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机理

1984年 BMerifield 梅里菲尔德 美国 研究多肽的合成

1985年 HAHauptman 豪普特曼 美国 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JKarle 卡尔勒 美国

1986年 DRHerschbach 赫希巴赫 美国 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和化学反应动力学

李远哲 美籍华人

JCPolanyi 波拉尼 美国

1987年 CPedersen 佩德森 美国 合成能模拟重要生物过程的有机化合物,为超分子化学奠定基础

J-MLehn 莱恩 法国

DCram 克拉姆 美国

1988年 JDeisenhofer 戴森霍弗 德国 解析了细菌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阐明了其光合作用进行的机制

RHuber 胡伯尔 德国

HMichel 米歇尔 德国

1989年 SAltman 奥尔特曼 美国 发现核糖核酸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TRCech 切赫 美国

1990年 EJCorey 科里 美国 提出有机合成的逆合成分析原理

1991年 RRErnst 恩斯特 瑞士 发展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学方法

1992年 RAMarcus 马库斯 美国 创立溶液中的电子转移过程理论

1993年 KBMullis 穆利斯 美国 发明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

MSmith 史密斯 加拿大 发明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技术

1994年 GAOlah 欧拉 美国 研究碳正离子化学

1995年 PCrutzen 克鲁岑 德国 阐述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MMolina 莫利纳 美国

FSRoweland 罗兰 美国

1996年 HWKroto 克罗特 英国 发现富勒烯

RFCurl,Jr 苛尔 美国

RESmalley 斯莫利 美国

1997年 PBBoyer 博耶 美国 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JEWalker 沃克尔 英国

JCSkou 斯科 丹麦

1998年 WKohn 科恩 奥地利 提出密度泛函理论,开辟处理复杂多电子体系的新方法

JPople 波普 英国

1999年 AZewail 兹韦勒 美籍埃及人 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飞秒化学)

2000年 艾伦·黑格 美国 有关导电聚合物的发现

白川英树 日本

艾伦·马克迪尔米德 美国

2001年

野依良治 日本人 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研究

威廉·诺尔斯 美国人 发现和制造手性催化剂

巴里·夏普莱斯 美国人 手性催化反应的研究

2002年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2年10月9日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以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贡献。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分别表彰了两项成果,一项是约翰·芬恩与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将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另一半的奖金。

2003年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他们研究的细胞膜通道就是人们以前猜测的“城门”。

2004年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年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

2006年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一份声明中说,科恩伯格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而理解这一点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

  萜目录

  萜的概述

  结构和生物合成

  种类

  农业中的萜类

  [编辑本段]萜的概述

  萜类化合物是一大类碳氢化合物,主要是由植物产生的,尤其是裸子植物;但有些昆虫也可以产生萜类,如燕尾蝶。萜类物质往往具有挥发性,可用水蒸气蒸馏或用乙醚提取。

  萜类物质很多都有芳香气味,是树脂、松节油、很多植物精油的主要成分。精油被大量用于食品工业、化妆品以及芳香疗法之中。

  萜类化合物种类繁多,有链形的,环状的,又有饱和程度不同的烯键。萜类经过化学修饰,如氧化,碳链重排,可以形成大量的类萜。很多人把类萜也叫做萜。

  萜类化合物中常见并重要的主要有胡萝卜素类化合物,樟脑,松香酸,薄荷醇类,冰片,维生素A等

  [编辑本段]结构和生物合成

  萜类在生物体内是从异戊二烯衍生而来的。萜类的通式是(C5H8)n,n是异戊二烯的单元数。这叫做异戊二烯规则或叫做C5规则。异戊二烯可以首尾连接,也可以成环。异戊二烯就像是这些化合物的建筑砖块。

  IPP

  但是,异戊二烯本身并不直接参与合成,而是转化成为活化的形式,也就是异戊烯基二磷酸(IPP,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和二甲丙烯二磷酸(DMAPP, dimethylallyl pyrophosphate)。IPP的生物合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甲羟戊酸途径,三个乙酰CoA分子经过中间体甲羟戊酸,焦磷酸化,脱羧化和脱水合成;另一种是甲基赤藓醇途径,由糖酵解或C4途径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和3-磷酸甘油醛,经过一些步骤,形成甲基赤藓醇,继而DMAPP形成DMAPP,再经过异构,形成IPP.此外,还有一条与植物合成萜类化合物完全不相干的途径,这是在细菌中发现的,称为MEP途径,以戊糖作为启始底物。这两种途径中,IPP通过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转化成为DMAPP。

  在萜化学发展的早期,瓦拉赫(Wallach O)认识到萜类化合物在结构上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分子可以看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戊二烯分子,以头尾相连结合起来的。例如在对孟(艹+孟)烷分子中(图1),是由一分子中的碳1和另一分子的碳4’结合起来的。后来经研究更多的这类化合物,总结并发展成为异戊二烯规则。绝大多数的萜类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目是异戊二烯五个碳原子的倍数,现在仅发现个别例外。因此萜类化合物又可以按碳原子数分类(图2)。按照碳原子的数目,萜类可以分成单萜(10C),倍半萜(15C),二萜(20C),三萜(30C)……

  异戊二烯规则不仅在测定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从结构分析上讲,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自然界的有机分子是如何从简单的有机分子结合而成的。这一问题进一步发展为近代生源理论,并借助同位素的标记方法阐明有机分子的结合方式,现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叫作生物合成。

  [编辑本段]种类

  半萜 由一个异戊二烯单元构成。异戊二烯本身被认为是半萜,但是它的一些含氧衍生物也被称为半萜,比如异戊烯醇和异戊酸

  单萜 由两个异戊二烯单元构成,通式C10H16,例如香叶醇,柠檬烯,松油醇。

  倍半萜 由三个异戊二烯单元构成,通式C15H24。例如法呢醇。

  双萜 由四个异戊二烯单元构成,通式C20H32,从牻牛儿牻牛儿焦磷酸衍生而来。例如咖啡醇,咖啡豆醇,紫杉二烯(紫杉醇的前体)。 双萜也是很多对生物体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例如视黄醇,视黄醛,植醇(也叫叶绿醇)。

  三萜 由六个异戊二烯单元构成,通式C30H48。例如角鲨烯。角鲨烯进一步反应生成固醇类物质的前体。

  四萜 由八个异戊二烯单元构成,通式C40H56。例如番茄红素 ,α-,β-,γ-胡萝卜素。

  多萜 由多个异戊二烯单元构成,天然橡胶就是多萜,其中的双键是顺式结构。也有反式结构的,如杜仲胶。

  [编辑本段]农业中的萜类

  现在的研究发现,萜类化合物可以激发植物产生天然的杀虫、防护物质。

  http://baikebaiducom/view/214302htm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 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遗嘱。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据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设置了诺贝尔基金会,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授奖仪式。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于建行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项奖同时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原则是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有重大价值贡献的人,并优先奖励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贡献者。

1990年诺贝尔的一位重侄孙克劳斯·诺贝尔又提出增设诺贝尔地球奖,授予杰出的环境成就获得者。该奖于199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的奖金数视基金会的收入而定,其范围约从11000英镑(31000美元)到30000英镑(72000美元)。奖金的面值,由于通货膨胀,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约为3万多美元,60年代为75万美元,80年代达22万多美元。金质奖章约重半镑,内含黄金23K,奖章直径约为65厘米,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不同奖项、奖章的背面饰物不同。每份获奖证书的设计也各具风采。颁奖仪式隆重而简朴,每年出席的人数限于1500至1800人之间,其中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装,女士要穿严肃的夜礼服,仪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黄花必须从圣莫雷空运来,这意味着对知识的尊重。

根据诺贝尔遗嘱,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

遵照诺贝尔遗嘱,物理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经济奖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该委员会三年一届。其评选过程为: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1000—2000人。

——具有推荐候选人资格的有:先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奖)、国际性会议和组织(和平奖)。

——不得毛遂自荐。

——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无权干涉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对被推荐的候选人。

——2月1日起,各项诺贝尔奖评委会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审定,工作情况严加保密。

——10月中旬,公布各项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这天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分别隆重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瑞典国王出席并授奖。

1989年

奥尔特曼(SAltman) (1939-)

奥尔特曼(SAltman) 美国人,因发现RNA的生物催化作用而获奖

1978年和1981年奥尔特曼与切赫分别发现了核糖核酸(RNA)自身具有的生物催化作用,这项研究不仅为探索RNA的复制能力提供了线索,而且说明了最早的生命物质是同时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和遗传功能的RNA,打破了蛋白质是生物起源的定论。

切赫(TRCech) (1947-)

切赫(TRCech)美国人,因发现RNA的生物催化作用而与奥尔特曼共同获得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独立地发现核糖核酸(RNA)不仅像过去所设想的那样仅被动地传递遗传信息,还起酶的作用,能催化细胞内的为生命所必需的化学反应在他们的发现之前,人们认为只有蛋白质才能起酶的作用他最先证明RNA分子能催化化学反应,并于1982年公布其研究结果1983年证实RNA的这种酶活动

1990年

科里(EJCorey) (1928-)

科里,美国化学学家,创建了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使有机合成方案系统化并符合逻辑。他根据这一理论编制了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程序,于1990年获奖。

60年代科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法-逆合成分析法,为实现有机合成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与化学家们早先的做法不同,逆合成分析法是从小分子出发去一次次尝试它们那构成什么样的分子--目标分子的结构入手,分析其中哪些化学键可以断掉,从而将复杂大分子拆成一些更小的部分,而这些小部分通常已经有的或容易得到的物质结构,用这些结构简单的物质作原料来合成复杂有机物是非常容易的。他的研究成功使塑料、人造纤维、颜料、染料、杀虫剂以及药物等的合成变得简单易行,并且是化学合成步骤可用计算机来设计和控制。

他自己还运用逆合成分析法,在试管里合成了100种重要天然物质,在这之前人们认为天然物质是不可能用人工来合成的。科里教授还合成了人体中影响血液凝结和免疫系统功能的生理活性物质等,研究成果使人们延长了寿命,享受到了更高层次的生活。

1991年

恩斯特(RErnst) (1933-)

恩斯特,瑞士科学家,他发明了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而获奖。经过他的精心改进,使核磁共振技术成为化学的基本和必要的工具,他还将研究成果应用扩大到其他学科。

1966年他与美国同事合作,发现用短促的强脉冲取代核磁共振谱管用的缓慢扫描无线电波,能显著提高核磁共振技术的灵敏度。他的发现使该技术能用于分析大量更多种类的核和数量较少的物质,他在核磁共振光谱学领域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一种能高分辨率地"二维"地研究很大分子的技术。科学家们利用他精心改进的技术,能够确定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以及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研究生物分子与其他物质,如金属离子水和药物等之间的相互作用,鉴定化学物种,研究化学反应速率。

1992年

马库斯(RMarcus) (1923-)

马库斯,加拿大裔美国科学家,他用简单的数学方式表达了电子在分子间转移时分子体系的能量是如何受其影响的,他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电子转移过程理论的基础,以此获得1992年诺贝尔奖。

他从发现这一理论到获奖隔了20多年。他的理论是实用的,它可以解除腐蚀现象,解释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可以解释萤火虫发出的冷光,现在假如孩子们再提出"萤火虫为什么发光"的问题,那就更容易回答。

1993年

史密斯(MSmith) (1932-2000)

加拿大科学家史密斯由于发明了重新编组DNA的“寡聚核苷酸定点突变”法,即定向基因的“定向诱变”而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奖。该技术能够改变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是生物工程中最重要的技术。

这种方法首先是拚接正常的基因,使之改变为病毒DNA的单链形式,然后基因的另外小片断可以在实验室里合成,除了变异的基因外,人工合成的基因片断和正常基因的相对应部分分列成行,犹如拉链的两条边,全部戴在病毒上。第二个DNA链的其余部分完全可以制作,形成双螺旋,带有这种杂种的DNA病毒感染了细菌,再生的蛋白质就是变异性的,不过可以病选和测试,用这项技术可以改变有机体的基因,特别是谷物基因,改善它们的农艺特点。

利用史密斯的技术可以改变洗涤剂中酶的氨基酸残基(橘红色),提高酶的稳定性。

穆利斯(KBMullis) (1944-)

美国科学家穆利斯(KBMullis) 发明了高效复制DNA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于1993年获奖。利用该技术可从极其微量的样品中大量生产DNA分子,使基因工程又获得了一个新的工具。

85年穆利斯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的技术,由于这项技术问世,能使许多专家把一个稀少的DNA样品复制成千百万个,用以检测人体细胞中艾滋病病毒,诊断基因缺陷,可以从犯罪的现场,搜集部分血和头发进行指纹图谱的鉴定。这项技术也可以从矿物质里制造大量的DNA分子,方法简便,操作灵活。

整个过程是把需要的化合物质倒在试管内,通过多次循环,不断地加热和降温。在反应过程中,再加两种配料,一是一对合成的短DNA片段,附在需要基因的两端作“引子”;第二个配料是酶,当试管加热后,DNA的双螺旋分为两个链,每个链出现“信息”,降温时,“引子”能自动寻找他们的DNA样品的互补蛋白质,并把它们合起来,这样的技术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基因工程。

科学家已经成功地用PCR方法对一个2000万年前被埋在琥珀中的昆虫的遗传物质进行了扩增。

1994年

欧拉(GAOlah) (1927-)

欧拉,匈牙利裔美国人,由于他发现了使碳阳离子保持稳定的方法,在碳正离子化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奖。研究范畴属有机化学,在碳氢化合物方面的成就尤其卓著。早在60年代就发表大量研究报告并享誉国际科学界,是化学领域里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这项基础研究成果对炼油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这项成果彻底改变了对碳阳离子这种极不稳定的碳氢化合物的研究方式,揭开了人们对阳离子结构认识的新一页,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发现可广泛用于从提高炼油效率,生产无铅汽油到改善塑料制品质量及研究制造新药等各个行业,对改善人民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1995年

罗兰 (FSRowland) (1927-)

克鲁岑、莫利纳、罗兰率先研究并解释了大气中臭氧形成、分解的过程及机制,指出:臭氧层对某些化合物极为敏感,空调器和冰箱使用的氟利昂、喷气式飞机和汽车尾气中所含的氮氧化物,都会导致臭氧层空洞扩大,他们于1995年获奖。

罗兰,美国化学家,发现人工制作的含氯氟烃推进剂会加快臭氧层的分解,破坏臭氧层,引起联合国重视,使全世界范围内禁止生产损耗臭氧层的气体。

莫利纳 (MMolina) (1943-)

克鲁岑、莫利纳、罗兰率先研究并解释了大气中臭氧形成、分解的过程及机制,指出:臭氧层对某些化合物极为敏感,空调器和冰箱使用的氟利昂、喷气式飞机和汽车尾气中所含的氮氧化物,都会导致臭氧层空洞扩大,他们于1995年获奖。

臭氧层位于地球大气的平流层中,能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损害,而正是他们阐明了导致臭氧层损耗的化学机理,并找到了人类活动会导致臭氧层损耗的证据,在这些研究推动下,保护臭氧层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环境课题,1987年签订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禁止氯,氟,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作用。

莫利纳,美国化学家,因20世纪70年代期间关于臭氧层分解的研究而获1995年诺贝尔奖。莫利纳与罗兰发现一些工业产生的气体会消耗臭氧层,这一发现导致20世纪后期的一项国际运动,限制含氯氟烃气体的广泛使用。他经过大气污染的实验,发现含氯氟烃气体上升至平流层后,紫外线照射将其分解成氯氟和碳元素。此时,每一个氯原子在变得不活泼前可以摧毁将近10万个臭氧分子,莫利纳是描述这一理论的主要作者。科学家们的发现引起一场大范围的争论。80年代中期,当在南极地区上空发现所谓的臭氧层空洞--臭氧层被耗尽的区域时,他们的理论得到了证实。

克鲁岑 (PCrutzen) (1933-)

克鲁岑、莫利纳、罗兰率先研究并解释了大气中臭氧形成、分解的过程及机制,指出:臭氧层对某些化合物极为敏感,空调器和冰箱使用的氟利昂、喷气式飞机和汽车尾气中所含的氮氧化物,都会导致臭氧层空洞扩大,他们于1995年获奖。

臭氧层位于地球大气的平流层中,能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损害,而正是他们阐明了导致臭氧层损耗的化学机理,并找到了人类活动会导致臭氧层损耗的证据,在这些研究推动下,保护臭氧层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环境课题,1987年签订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禁止氯氟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作用。

克鲁岑,荷兰人,由于证明了氮的氧化物会加速平流层中保护地球不受太阳紫外线辐射的臭氧的分解而获奖,虽然他的研究成果一开始没有被广泛接受,但为以后的其他化学家的大气研究开通了道路。

1996年

克鲁托(HWKroto)(1939-)

克鲁托HWKroto)与斯莫利(RESmalley)、柯尔(RFCarl)一起,因发现碳元素的第三种存在形式—C60(又称“富勒烯”“巴基球”),而获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斯莫利 (RESmalley)(1943-)

斯莫利 (RESmalley)与柯尔(RFCarl)、克鲁托(HWKroto)一起,因发现碳元素的第三种存在形式—C60(又称“富勒烯”“巴基球”),而获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柯尔 (RFCarl)(1933-)

柯尔(RFCarl)美国人、斯莫利(RESmalley)美国人、克鲁托(HWKroto)英国人,因发现碳元素的第三种存在形式—C60(又称“富勒烯”“巴基球”)而获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1967年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RBuckminster Fuller)为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设计了一个球形建筑物,这个建筑物18年后为碳族的结构提供了一个启示。富勒用六边形和少量五边形创造出“弯曲”的表面。获奖者们假定含有60个碳原子的簇“C60”包含有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每个角上有一个碳原子,这样的碳簇球与足球的形状相同。他们称这样的新碳球C60为“巴克敏斯特富勒烯”(buckminsterfullerene),在英语口语中这些碳球被称为“巴基球”(buckyball)。

克鲁托对含碳丰富的红巨星的特殊兴趣,导致了富勒烯的发现。多年来他一直有个想法:在红巨星附近可以形成碳的长链分子。柯尔建议与斯莫利合作,利用斯莫利的设备,用一个激光束将物质蒸发并加以分析。

1985年秋柯尔、克鲁托和斯莫利经过一周紧张工作后,十分意外地发现碳元素也可以非常稳定地以球的形状存在。他们称这些新的碳球为富勒烯(fullerene)这些碳球是石墨在惰性气体中蒸发时形成的,它们通常含有60或70个碳原子。围绕这些球,一门新型的碳化学发展起来了。化学家们可以在碳球中嵌入金属和稀有惰性气体,可以用它们制成新的超导材料,也可以创造出新的有机化合物或新的高分子材料。富勒烯的发现表明,具有不同经验和研究目标的科学家的通力合作可以创造出多么出人意外和迷人的结果。

柯尔、克鲁托和斯莫利早就认为有可能在富勒烯的笼中放入金属原子。这样金属的性能会完全改变。第一个成功的实验是将稀土金属镧嵌入富勒烯笼中。

在富勒烯的制备方法中略加以改进后现在已经可以从纯碳制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管—纳米碳管。这种管直径非常小,大约1毫微米。管两端可以封闭起来。由于它独特的电学和力学性能,将可以在电子工业中应用。

在科学家们能获得富勒烯后的六年中已经合成了1000多种新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化学、光学、电学、力学或生物学性能都已被测定。富勒烯的生产成本仍太高,因此限制了它们的应用。

今天已经有了一百多项有关富勒烯的专利,但仍需探索,以使这些激动人心的富勒烯在工业上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1997年

因斯斯寇(Jens CSkou) (1918-)

1997年化学奖授予保罗波耶尔(美国)、约翰沃克(英国)、因斯斯寇(丹麦)三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生命的能量货币--腺三磷的研究上的突破。

因斯斯寇最早描述了离子泵——一个驱使离子通过细胞膜定向转运的酶,这是所有的活细胞中的一种基本的机制。自那以后,实验证明细胞中存在好几种类似的离子泵。他发现了钠离子、钾离子-腺三磷酶——一种维持细胞中钠离子和钾离子平衡的酶。细胞内钠离子浓度比周围体液中低,而钾离子浓度则比周围体液中高。钠离子、钾离子-腺三磷酶以及其他的离子泵在我们体内必须不断地工作。如果它们停止工作、我们的细胞就会膨胀起来,甚至胀破,我们立即就会失去知觉。驱动离子泵需要大量的能量——人体产生的腺三磷中,约三分之一用于离子泵的活动。

约翰沃克(John EWalker) (1941-)

约翰沃克与另两位科学家同获得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约翰沃克把腺三磷制成结晶,以便研究它的结构细节。他证实了波耶尔关于腺三磷怎样合成的提法,即“分子机器”,是正确的。1981年约翰沃克测定了编码组成腺三磷合成酶的蛋白质基因(DNA)

保罗波耶尔(Panl DBoyer) (1918-)

1997年化学奖授予保罗波耶尔(美国)、约翰沃克(英国)、因斯斯寇(丹麦)三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生命的能量货币--腺三磷的研究上的突破。保罗波耶尔与约翰沃克阐明了腺三磷体合成酶是怎样制造腺三磷的。在叶绿体膜、线粒体膜以及细菌的质膜中都可发现腺三磷合成酶。膜两侧氢离子浓度差驱动腺三磷合成酶合成腺三磷。

保罗波耶尔运用化学方法提出了腺三磷合成酶的功能机制,腺三磷合成酶像一个由α亚基和β亚基交替组成的圆柱体。在圆柱体中间还有一个不对称的γ亚基。当γ亚基转动时(每秒100转),会引起β亚基结构的变化。保罗波耶尔把这些不同的结构称为开放结构、松散结构和紧密结构。

1998年

约翰包普尔(John APople) (1925-)

约翰包普尔(John APople),美国人,他提出波函数方法而获诺贝尔化学奖。他发展了化学中的计算方法,这些方法是基于对薛定谔方程(Schrodinger equation)中的波函数作不同的描述。他创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化学,其中用一系列越来越精确的近似值,系统地促进量子化学方程的正确解析,从而可以控制计算的精度,这些技术是通过高斯计算机程序向研究人员提供的。今天这个程序在所有化学领域中都用来作量子化学的计算。

瓦尔特科恩(Walter Kohn) (1923-)

瓦尔特科恩(Walter Kohn),美国人,因他提出密度函数理论,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早在1964-1965年瓦尔特科恩就提出:一个量子力学体系的能量仅由其电子密度所决定,这个量比薛定谔方程中复杂的波函数更容易处理得多。他同时还提供一种方法来建立方程,从其解可以得到体系的电子密度和能量,这种方法称为密度泛函理论,已经在化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因为方法简单,可以应用于较大的分子。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 (1946-)

艾哈迈德·泽维尔1946年2月26日生于埃及。后在美国亚历山德里亚大学获得理工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在宾西法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6年起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1990年成为加州理工化学系主任。他目前是美国科学院、美国哲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欧洲艺术科学和人类学院等多家科学机构的会员。

1998年埃及还发行了一枚印有他本人肖像的邮票以表彰他在科学上取得的成就。

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埃及出生的科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 HZewail),以表彰他应用超短激光闪光成照技术观看到分子中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如何运动,从而有助于人们理解和预期重要的化学反应,为整个化学及其相关科学带来了一场革命。

早在30年代科学家就预言到化学反应的模式,但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要进行实证无异于梦想。80年代末泽维尔教授做了一系列试验,他用可能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激光闪光照相机拍摄到一百万亿分之一秒瞬间处于化学反应中的原子的化学键断裂和新形成的过程。这种照相机用激光以几十万亿分之一秒的速度闪光,可以拍摄到反应中一次原子振荡的图像。他创立的这种物理化学被称为飞秒化学,飞秒即毫微微秒(是一秒的千万亿分之一),即用高速照相机拍摄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分子,记录其在反应状态下的图像,以研究化学反应。人们是看不见原子和分子的化学反应过程的,现在则可以通过泽维尔教授在80年代末开创的飞秒化学技术研究单个原子的运动过程。

泽维尔的实验使用了超短激光技术,即飞秒光学技术。犹如电视节目通过慢动作来观看足球赛精彩镜头那样,他的研究成果可以让人们通过“慢动作”观察处于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原子与分子的转变状态,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化学反应过程的认识。泽维尔通过“对基础化学反应的先驱性研究”,使人类得以研究和预测重要的化学反应,泽维尔因而给化学以及相关科学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

2000年

艾伦-J-黑格 (1936-)

艾伦-J-黑格,美国公民,64岁,1936年生于依阿华州苏城。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固体聚合物和有机物研究所所长,是一名物理学教授。

获奖理由:他是半导体聚合物和金属聚合物研究领域的先锋,目前主攻能够用作发光材料的半导体聚合物,包括光致发光、发光二极管、发光电气化学电池以及激光等等。这些产品一旦研制成功,将可以广泛应用在高亮度彩色液晶显示器等许多领域。

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 (1929-)

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今年71岁,他出生于新西兰,曾就读于新西兰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以及英国的剑桥大学。1955年,他开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他是最早从事研究和开发导体塑料的科学家之一。

获奖理由:他从1973年就开始研究能够使聚合材料能够象金属一样导电的技术,并最终研究出了有机聚合导体技术。这种技术的发明对于使物理学研究和化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他曾发表过六百多篇学术论文,并拥有二十项专利技术。

白川英树 (1936-)

白川英树今年64岁,已经退休,现在是日本筑波大学名誉教授。白川1961年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理工学部化学专业,曾在该校资源化学研究所任助教,1976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1979年回国后到筑波大学任副教授,1982年升为教授。1983年他的研究论文《关于聚乙炔的研究》获得日本高分子学会奖,他还著有《功能性材料入门》、《物质工学的前沿领域》等书。

获奖理由:白川英树在发现并开发导电聚合物方面作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这种聚合物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上去。他因此与其他两位美国同行分享了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1年

威廉·诺尔斯(WSKnowles) (1917-)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和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雷斯,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三位化学奖获得者的发现则为合成具有新特性的分子和物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现在,像抗生素、消炎药和心脏病药物等,都是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制造出来的。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公报说,许多化合物的结构都是对映性的,好像人的左右手一样,这被称作手性。而药物中也存在这种特性,在有些药物成份里只有一部分有治疗作用,而另一部分没有药效甚至有毒副作用。这些药是消旋体,它的左旋与右旋共生在同一分子结构中。在欧洲发生过妊娠妇女服用没有经过拆分的消旋体药物作为镇痛药或止咳药,而导致大量胚胎畸形的"反应停"惨剧,使人们认识到将消旋体药物拆分的重要性。2001年的化学奖得主就是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使用一种对映体试剂或催化剂,把分子中没有作用的一部分剔除,只利用有效用的一部分,就像分开人的左右手一样,分开左旋和右旋体,再把有效的对映体作为新的药物,这称作不对称合成。

诺尔斯的贡献是在1968年发现可以使用过渡金属来对手性分子进行氢化反应,以获得具有所需特定镜像形态的手性分子。他的研究成果很快便转化成工业产品,如治疗帕金森氏症的药L-DOPA就是根据诺尔斯的研究成果制造出来的。

1968年,诺尔斯发现了用过渡金属进行对映性催化氢化的新方法,并最终获得了有效的对映体。他的研究被迅速应用于一种治疗帕金森症药物的生产。后来,野依良治进一步发展了对映性氢化催化剂。夏普雷斯则因发现了另一种催化方法——氧化催化而获奖。他们的发现开拓了分子合成的新领域,对学术研究和新药研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成果已被应用到心血管药、抗生素、激素、抗癌药及中枢神经系统类药物的研制上。现在,手性药物的疗效是原来药物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在合成中引入生物转化已成为制药工业中的关键技术。

诺尔斯与野依良治分享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夏普雷斯现为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学院化学教授,将获得另一半奖金。

野依良治(RNoyori) (1938-)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和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雷斯,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公报说,许多化合物的结构都是对映性的,好像人的左右手一样,这被称作手性。而药物中也存在这种特性,在有些药物成份里只有一部分有治疗作用,而另一部分没有药效甚至有毒副作用。这些药是消旋体,它的左旋与右旋共生在同一分子结构中。在欧洲发生过妊娠妇女服用没有经过拆分的消旋体药物作为镇痛药或止咳药,而导致大量胚胎畸形的"反应停"惨剧,使人们认识到将消旋体药物拆分的重要性。2001年的化学奖得主就是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使用一种对映体试剂或催化剂,把分子中没有作用的一部分剔除,只利用有效用的一部分,就像分开人的左右手一样,分开左旋和右旋体,再把有效的对映体作为新的药物,这称作不对称合成。

1968年,诺尔斯发现了用过渡金属进行对映性催化氢化的新方法,并最终获得了有效的对映体。他的研究被迅速应用于一种治疗帕金森症药物的生产。后来,野依良至进一步发展了对映性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139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0
下一篇2024-02-10

随机推荐

  • whoo后适合什么年龄用?whoo后天气丹系列什么功效?

    我们都知道好的肌肤除了天生以外还要靠后天的保养才行,好的肌肤护理离不开好的护肤品,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品牌至关重要,那么whoo后适合什么年龄用?whoo后天气丹系列什么功效?whoo后适合什么年龄用拱辰享基础系列基础调理 特点:基础

    2024-04-15
    58900
  • 产妇可以做艾灸吗?

    艾灸可以温经通络,调补气血,驱寒祛湿,是很多养生人士非常喜欢的一种养生方式。身边也有很多人平时也在做艾灸保健,懒妈妈去年也花了好多时间去学,目前自己在家也经常做艾灸。对于产妇来说,艾灸也是同样适用的,尤其是一些有产后“月子病”的产妇,月子病

    2024-04-15
    53900
  • 小麻薯手帐离型本在哪里买最便宜

    淘宝网。小麻薯手帐离型本是胶带背面会附有一层薄薄的纸,那个纸就是离型纸,把离型纸做成本子,就是离型纸本,在淘宝网买最便宜,淘宝网是亚太地区较大的网络零售、商圈,淘宝网是中国深受欢迎的网购零售平台。1ipluso火烈鸟套装参考价格:¥188~

    2024-04-15
    56000
  • 精华液和精华乳的区别

    精华液和精华乳是护肤品中的两种常见产品,它们都具有提供肌肤营养和滋润的功效,但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一些区别的。精华液和精华乳在质地上有所不同。精华液通常是比较清爽的质地,它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能够快速渗透到肌肤深层,为肌肤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

    2024-04-15
    47400
  • 四款美白身体乳分享,温和不刺激,让你瞬间白一个度!

    今天给大家分享四款美白身体乳,让大家在夏天来临之前,都变得白白嫩嫩的,爱美的小仙女必备哦!妮维雅美白身体乳德国经典护肤品牌,偶然间撸了这一瓶美白身体乳,涂了大半个月,突然发现自己的手臂变的好白,首先要说下我是一个体毛比较旺盛的女生,小时候不

    2024-04-15
    38700
  • 保湿精华凝露 怎么用? 用在哪个步骤呢?

    精华凝露就是精华素,直接涂抹在脸上即可,在肌肤拍完水之后使用。顺序则是:洁面---水---精华凝露---乳液。精华凝露有锁水保湿的作用,凝露质地的精华液看上去就像我们平时所用的啫喱霜,这种质地的精华液通常也是不含油分的,容易推开,好吸收,锁

    2024-04-15
    37000
  • 神仙水和清莹露区别

    SK-II的神仙水从一推出就深受全球护肤爱好者的青睐,因此很多的美妆博主都极力的推荐SK-II的神仙水。因此在国内大众消费者的印象中,都觉得SK-II的神仙水是一款非常不错的产品。SK-II的神仙水是一款精华液,与SKII清莹露相比较来说,

    2024-04-15
    374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