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23之5钢琴谱,十级。
g小调前奏曲,作品23之5。中国音乐学院业余钢琴十级里有这首曲子。全曲力度变化大,连续的琶音演奏,大和弦,以及踏板的运用都是高要求。在技巧跟情感方面都有一定难度。背谱着很多好处,首先背谱能减少演奏时读谱和分析的时间,使得演奏更加流畅且生动。
可以设想,演奏的同时,还要看谱、读谱,一定会不知所措,速度力度的变化一定会僵硬,甚至会卡壳,那么情感的表达一定就显得牵强。
钢琴谱的介绍:
B段是一段柔和但充满感情的衔接,节奏非常自由。左手全部是琶音,但是很轻很朦胧,像营造了一串流水或者飘浮的云;右手大和弦组成的旋律很美,音色很丰富很rich,仿佛在拨开这一片云。
之后左手的琶音中也出现旋律线与右手的和弦旋律线连接起来,像一个低沉的声音和一个优美的女声在对话,这段比之前拨云时更有感情的起伏,非常深厚,但却又逐渐收住了,重新回到重复进行曲A段。重复A段由很轻地开头逐渐加重加速,重复高潮和弦部分;最后的结尾非常轻巧短促。
国浪漫主义作家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称他的音乐会练习曲为《音画练习曲》(Etudes-tableaux),以此标明这是一些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的钢琴曲。在他之前,李斯特的音乐会练习曲(包括六首《帕格尼尼练习曲》和十二首《超级技术练习曲》)也都是形象鲜明的作品,有些并有明确的标题:但李斯特的首要任务是突出辉煌的钢琴技术,而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则更着重于抒发诗情画意,在技术上相对地表现得比较朴素。 拉赫玛尼诺夫在世时,人们只知道他写过《音画练习曲》15首,即作品第33号6首,作于1911年,以及作品39号的9首,作于1916-1917年间。其实1911年所作原来也是9首: 第一首,f小调(作品第33号之1),作于8月11日; 第二首,C大调(作品第33号之2),作于8月16日; 第三首,c小调(作品第33号之3),作于8月18日; 第四首,a小调(作品第33号之4),作于9月8日; 第五首,d小调(作品第33号之5),作于9月11日; 第六首,降e小调(作品第33号之6),作于8月23日; 第七首,降E大调(作品第33号之7),作于8月17日; 第八首,g小调(作品第33号之8),作于8月15日; 第九首,升c小调(作品第33号之9),作于8月13日。 但出版时被作者删去了3首(第三首、第四首、第五首)。其中第四首于1616年9月27日改写后作为作品第39号第六首。第三、五首作者生前从未发表,其手稿在作者去世后才被发现,并于1948年被公诸于世,现予补充出版。 1916-1914年间所写的作品第39号包含: 第一首,c小调,作于1916年10月14日; 第三首,升f小调,作于1916年10月14日; 第四首,b小调,作于1916年9月24日; 第五首,降e小调,作于1917年2月17日; 第六首,a小调,作于1916年9月27日(改写作品第33号之4) 第七首,c小调,作于1917年2月2日; 第八首,d小调,作于1917年2月2日; 第九首,D大调,作于1917年2月2日; 1931年,意大利作家雷斯庇基(1879-1963)把作品第39号的第二、四、六、七、九等5首练习曲改变为乐队曲时,拉赫玛尼诺夫把这5首的标题内容告诉了他: 第二首描写海洋和海鸥的故事; 第四首描写集市景色; 第六首描写红帽子与野狼的故事; 第七首描写送葬的行列; 第九首是一首东方进行曲。 可以想见,拉赫玛尼诺夫在创作18首《音画练习曲》的其他13首时,也都是有成竹在胸的,只不过他没有把他们的标题内容告诉别人而已。 最有名的应是第4首 ,
拉赫玛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是十三级的曲子。
作者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时所作,题献给作曲教师阿伦斯基,钢琴独奏曲,同年在莫斯科首演,并由作者亲自演奏,本曲后由作者本人改编为两架钢琴演奏的二重钢琴曲,后人又将其改编为管弦乐曲等其他器乐形式,本曲的主题被后人誉为拉赫玛尼诺夫的命运主题,乐曲采用复三部曲式,升小调,速度徐缓,4拍,第一部分的主要主题即所谓的命运主题,庄重而有力,以慢板起奏的三个音坚定而沉着,带有宣叙调特点,接着转为行板,在较高的音区发出如众赞歌的乐。
我觉得肖邦的练习曲针对性比较强,每一首的技巧要求都不大相同,具有极高难度和极其复杂的技术手法;而拉赫的《音画》演奏技法着重为主题的旋律、力度速度、节拍节奏、音色和踏板的运用。(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