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圭多达莱佐
来源:知乎
Medieval 中世纪
Hildegard of Bingen
Leoninus 莱奥宁
Perotinus 佩罗坦
Philippe de Vitry
Guillaume de Machaut 马肖
Francesco Landini 兰蒂尼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
Guillaume Dufay 迪费
John Dunstable
Gilles Binchois 班舒瓦
Johannes Ockeghem
Josquin des Prez
Antoine Busnoys
Jacob Obrecht
Heinrich Isaac
Claudin de Sermisy
Orlande de Lassus 拉索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帕莱斯特里纳
Thomas Tallis 塔利斯
William Byrd
Thomas Morley
Thomas Weelkes
Clarlo Gesualdo 杰苏瓦尔多
Baroque 巴洛克
Jacopo Peri 佩里
Giulio Caccini
Claudio Monterverdi 蒙特威尔第
Giovanni Gabrieli 加布里艾利
Barbara Stozzi
Heinrich Schütz
Gregorio Allegri
Girolamo Frescobaldi 福雷斯科巴尔迪
Alessanro Scarlatti A 斯卡拉蒂
Salomone Rossi
Arcangelo Corelli 科莱利
Antonio Vivaldi 维瓦尔第
Heinrich Biber
Dieterich Buxtehude
Johann Pachelbel
Jean-Baptiste Lully 吕利
Francois Couperin 库普兰
Henry Purcell 普赛尔
George Frideric Handel 亨德尔
Johann Sebastian Bach JS 巴赫
Classical 古典时期
Johann Adolf Hasse
John Gay
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
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格鲁克
Giovanni Battista Sammartini 萨马蒂尼
Johann Stamitz 斯塔米茨
Domenico Scarlatti D 斯卡拉蒂
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 CPE 巴赫
Johann Christian Bach JC 巴赫
Karl Ditters von Dittersdorf
Joseph Haydn 海顿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莫扎特
Ludwig van Beethoven 贝多芬
Romantic 浪漫时期
Franz Schubert 舒伯特
Hector Belioz 柏辽兹
Fryderyk Chopin 肖邦
Felix Mendelssohn 门德尔松
Robert Schumann R 舒曼
Clara Schumann C 舒曼
Carl Maria von Weber 韦伯
Richard Wagner 瓦格纳
Gioachino Rossini 罗西尼
Giuseppe Verdi 威尔第
Franz Liszt 李斯特
Johannes Brahms 勃拉姆斯
Anton Bruckner 布鲁克纳
Antonin Dvorak 德沃夏克
Modest Mussorgsky 穆索尔斯基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柴科夫斯基
Sergei Rachmaninoff 拉赫玛尼诺夫
Gustav Mahler 马勒
Edward Elgar 埃尔加
Vaughan Williams 威廉斯
Giacomo Puccini 普契尼
Claude Debussy 德彪西
Gabriel Faure 福雷
Lili Boulanger L 布朗热
20-21th Century 20-21世纪
Richard Strauss R 施特劳斯
Igor Stravinsky 斯特拉文斯基
Arnold Schoenberg 勋伯格
Maurice Ravel 拉威尔
Erik Satie 萨蒂
Darius Milhaud 米约
Anton Webern 韦伯恩
Alban Berg 贝尔格
Bela Bartok 巴托克
Paul Hindemith 欣德米特
Sergei Prokofiev 普罗科菲耶夫
Dmitri Shostakovich 肖斯塔科维奇
Charles Ives 艾夫斯
Ruth Crawford Seeger
Aaron Copland 科普兰
Samuel Barber 巴伯
Leonard Bernstein L 伯恩斯坦
Benjamin Britten 布里顿
Krzysztof Penderecki 潘德列茨基
MIlton Babbitt 巴比特
PIerre Boulez 布列兹
Karlheinz Stockhausen 斯托克豪森
Pierre Schaeffer
Luigi Nono 诺诺
Luigi Dallapiccola 达拉皮科拉
Hans Hanze 亨策
John Cage 凯奇
Edgard Varese 瓦雷兹
Olivier Messiaen 梅西安
Toru Takemitsu 武满彻
Edward "Duke" Ellington
Miles Davis
Luciano Berio 贝里奥
George Crumb 克拉姆
Gyorgy Ligeti 李盖蒂
Elliott Carter 卡特
Steve Reich
Philip Glass 格拉斯
John Adams J亚当斯
Joan Tower
Sofia Gubaidulina 古柏杜丽娜
Kaija Saariaho
Henryk Gorecki 戈雷茨基
音乐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的最根本的特征是,音乐是一种流动的声音的艺术。它不像文学、美术、雕塑一样欣赏者可以直接欣赏到创作者的作品,而音乐艺术需要音乐表演这个中间环节来作为作曲家和听众之间的纽带。所以说,音乐表演是音乐存在的活化机制,无论在何种音乐音乐行为方式中,音乐表演都使整个音乐活动处于激活状态。因此,音乐的表演作为二度创作,就是再次赋予音响动态结构以生命的形式,即充满着丰富情态意味的音乐运动。 表演具有赋予作品生命的活化机制。正如小提琴家梅纽因所指出的:“演奏家的任务是什么?他处在作曲家和听众之间,把活的因素传给写在谱表上干巴巴的音符,把它们的生活脉动恢复起来。”表演的活化机制一方面体现在使符号形式转化为活生生的声音动态,使欣赏者感受到具体可感的听觉意象;另一方面表现在优秀的作品都是经过一代代的演奏家们不断地传播(也依靠录音手段),才使之得到保存、并在社会音乐生活中有持久的生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音乐作品的发展史就是作品的演奏史,每一次演奏的再创造都是音乐作品生命存在与发展的一部分。反之,有些杰作被演奏家忽略而渐渐失去影响成了保存于博物馆的档案,在演奏家的挖掘整理后,才得以复活。美国小提琴家考夫曼使维瓦尔第的8首遗失的协奏曲在音乐会上重放光芒,李赫特救活了舒伯特的一些被遗忘的优美的奏鸣曲就是证明。 诚然,音乐表演是一门对技巧性要求很高的艺术,表演者需经过多年的演奏或演唱训练才有可能表现好音乐,就音乐的演奏讲,能否对乐曲注以生命,往往是演奏能否成功的关键。例如在钢琴艺术中慢乐章的演奏是很见功力的,它既需要理智又需要诗人善感的气质,才能将每个乐句的表现与和声的色彩恰如其分表现出来。钢琴家鲁道夫·费尔古斯尼曾在一次访谈中说过:“我尽量避免使用技巧(technique)这个次,因为我给这个词的定义不同于大多数音乐家对它的理解。技巧通常被视为弹奏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样,人们也常常认为它与乐曲如李斯特的练习曲、肖邦的练习曲、拉赫玛尼诺夫的协奏曲有关联。但我认为:在弹奏莫扎特某乐段节奏缓慢的乐曲中某个柔和的音符时,你所需要的技巧并不少于弹奏李斯特狂想曲中某个急风骤雨般的段落。技巧是许多因素结合而成的。这些因素包括:对速度和节奏的掌握、踏板的使用、触键的轻重、段落的处理。显然,如果你要弹奏的是一些很难的乐曲,你就必须使身体各部分协调起来共同为演奏作好一切准备,此外,你还得有某些被人们视为当然的基本知识。”有时,任何一个无生命的音符或乐节都有可能会使其演奏感到无味,而这又可能是最富意味的地方。声乐表演同样如此,歌唱家必须善于把内心深处的情感传送给观众。其演唱并非只是准确无误地表现技巧,而是高度个人化的自我表现,其效果对于听众必须是有意识的。尽管在这方面,人们也都能意识到个人审美情感体验的丰富与艺术修养的完善,直接有益于艺术的表演活动,但不少人往往满足于乐音运动形态上的把握而忽视更高的艺术审美层次。 表演既可以从正面,从积极的角度来介绍某作品,并扩大其影响,检验、补充、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强化作者的审美意识与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亦会从负面、消极的角度对作品进行错误的阐释,歪曲的处理,以至于影响主体审美意识的传达,削弱作品的审美价值。 成功的再创造不仅可以准确揭示作品的魅力,还可以使之更鲜明、更完美,具有独特新鲜的感染力。前
上一篇重点写了钢琴怎么挑→我是个外行,要怎么擦亮眼睛选乐器才不会被坑?但其实辐射到其他乐器上,道理也是相通的。在我看来,外行人不管怎么做都不可能像内行人一样规避掉所有的坑,平常心、尽力而为就好。
现在的孩子是真幸福,压根不用想我要学什么,大把的兴趣班就会自动找上门来。接园的时候哪个幼儿园门口不围上几个各种机构的老师呢?
但是唯独乐器类比较特殊,基本上都是你去找它,很少有满大街随便撸孩子来试课的,也算是众多兴趣班中的高冷款了。
因为咱们不懂,所以就特别容易被带节奏,买乐器无非就是多花点钱,但老师找不好很可能就坑掉了孩子的整个童年。尤其是诸如钢琴这类,从小讲究童子功的乐器,找一个好的启蒙老师就很重要。
但是话说回来哈,选钢琴起码还有个品牌、参数、价位之类的硬指标可以考虑,可老师就真的很难有个一二三四五来评判了。
一来,好的钢琴演奏家不一定会教孩子,会教孩子的可能不一定是科班出身。
二来,就是有水平的老师,也不一定都能教出有水平的孩子,毕竟孩子最初学钢琴更需要家长坚持不懈的监督,家庭氛围得搞上去的。
第三、好的老师不一定价格高(我稍后会解释),而要价高的老师也可能是个江湖骗子,这一点跟钢琴一分价钱一份货还不一样。
因为依姐学的钢琴,所以我今天主要说说钢琴老师,对于其他乐器的老师来说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当然,每个人对好老师的看法都不一样,所以咱们 求同存异 哈,我说的不一定都对,不认同的话您也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
其实吧,在找老师之前,我们应该先问一问自己,你对孩子学钢琴的期许是什么?这决定了你要给孩子找什么样的老师,打算花多少钱、花多少功夫在弹钢琴这件事情上。
你是想让孩子走专业钢琴演奏这条路呢?还是说有个兴趣傍身,为日后学习工作找条后路?亦或只是想让孩子能巴拉两手曲子,平时演个节目发个朋友圈唬唬人就成了……
先把这个想清楚了,然后再说找老师的事情。水平太高的老师不一定适合你,符合你对孩子未来的预期、能够接受长期负担的价位、能够跟孩子有个良好的互动和教学的老师,才是适合的老师。
在我看来,买东西大体上来说就是一分价格一分货,但老师不存在的,特别是乐器老师,他们要价的标准只有一个——“我觉得我上一节课所花费的时间以及传授的技能知识就需要你用这么多钱来购买”,这就是老师的课时费。
至于你觉得值不值那不重要,嫌贵就去找便宜的啊。这是钢琴老师经常会说的一句话。
从事艺术教学的老师有时候跟数学、英语的辅导老师一样,对自我价值的认定是很强的,人家如果认定我就值这么多钱,那么你贸然砍价就是侮辱性行为。至于他究竟到底值不值这个价,市场跟口碑会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
一般来说,值100块钱一节课的老师,他可能会没羞没臊的管你要300块钱一节课,这种情况会比较常见,俗称“黑心”。但是呢,能够昧着良心管你要3000一节课的人,应该还是凤毛麟角的。
反过来说,市面上也不乏那种明明可以值300块的老师,但她可能碍于科班出身但经验不足啦、不是科班出身啦、还没毕业啦之类的,只管你要150,碰到这种情况,偷着乐吧,这就是传说中的“物美价廉”。
所以我说用价钱来衡量老师好不好,只能说是 相对 靠谱,这个靠谱主要指的是100块钱和1000块对比的时候,选1000块的那个绝对会更靠谱。
但是上千元/节的老师,基本都会挑学生的,不是随便一个白纸一样的孩子都收,就不是你给钱就教的类型了。而大多数肯下血本来培养的家长,都是坚定的要走专业道路的人。
如果你并不是想让孩子未来走专业演奏这条路,那么压根就不用费心去找这些老师,还是那句话,合适才最重要,盲目攀高家长也累、孩子也累。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大多数家长的需求来说,往往面临的问题是我是挑150的还是250的?(PS:我说的这是像西安这样的二线城市的价格,每个地区老师的价格都不一样哈~)恰好就是最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的区间。
有些老师尸位素餐,自认为我“值这个数”,但其实市场和口碑根本就不值这个数。
比如知乎上经常被拉来说的吕大师,我一个外行人听他弹都觉得差点意思,一首曲子时不时就弹错……就这样的也敢要300块一节课,普通琴行拉来一个有点经验的老师都比他弹的好。好些人还捧他捧得不行,当然有可能是他自己营销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最惯常的基础钢琴教育level里,骗子是最多的,很多不明就里的家长真的会因为他收费高一点,就被糊弄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帖子,号称是挑选了吕大师已经算是不难么难听的合集了:https://zhuanlanzhihucom/p/53598879
总之,课费虚高的也未必真才实学,但有一点肯定的是,课费特别便宜的,便宜到打破常规那种的,一般都不会是好老师。
那些号称两年让你过十级的、60分钟学会弹钢琴、X千元包学会X首曲子的,都是骗子!弹钢琴的人有点像匠人,不可能速成的,没个十年八年的功力,不可能说自己“会弹钢琴。”
当然,并不是说琴行就一定没有好老师,事实上是大多数刚毕业或者暂时没有固定收入的老师,都会选择去琴行兼职或上半年授课,所以不能单纯的以授课地点来评判老师的教学水平。而以往很多优秀的老师,都离不开在琴行教课的经验积累。
包括很多音乐学院毕业生,都可能面临这就业和生存的考验,而琴行和上门授课无疑是不得以而为之的无奈之选。我们首先不能以偏概全,全盘否定琴行。
即使是在欧洲,柏林音乐学院、巴黎国立或高师,钢琴家们为了生存,也都会去学校兼职、上门授课或者是商演,这对于年轻的艺术家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比如晚年才出名的法籍华裔钢琴家朱晓玫,成名前也是如此。
所以,并不是说琴行或者单独上门教学的老师就一定不好。当然,这是理论上的。
但我们也要照进现实来看。在中国,因为钢琴热而引发的市场乱象,大批良莠不齐的“钢琴爱好者”开始涌进钢琴教育市场,他们一进场就跟科班出身的老师抢饭碗,致使科班出身的老师的课时费被不知道在哪学了几天的突击班老师压低得不相上下,而完全不懂的家长和对于钢琴学习的种种错误观念,让整个钢琴基础教育行业变得无所适从。
这也导致了好的钢琴老师要么出国深造,要么转行去做别的,琴行的好老师流失日益严重,慢慢的,这个行业就变成了“水很深、门槛很低”的泥坑,而琴行和机构就成了争相竞价看谁更便宜的地方。
除了琴行,近年来以幼儿兴趣为主打的乐器培训班也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有的会给你直接搞个什么多媒体的噱头(其实就是用电钢练)。你会发现不管是培训机构还是琴行,普遍的价位都在160-200元每节课。
因为这种培训班太多了,有多开在家门口,价格战就打的激烈,你要太高了就没人去了。
想想看,这些地方能白给你场地和平台教课吗?都是要抽成的。学生交200块一节课,到老师手里可能就只剩下100-120,所以,水平比较高的老师是不可能长期留在琴行被剥削的,教的好自然口口相传不缺生源,自己创立工作室不比在琴行更香吗?
对于琴行或机构老板来说,他不需要老师的水平有多高,反正是教小朋友,会哄孩子、稳定不乱跳槽才是老板看重的。机构授课都是那种一节课标价200块,家长打包买多少个课时,就打个八九折,便宜下来一百五六一节课,走的就是量,压根不用在乎质。
大多数家长送孩子去学乐器,无非就是想孩子练一练能弹出个曲子,人前表演一下就行了。很多家长会因为近、便宜或者是图省事儿就决定孩子在哪学琴,要求没有那么多,就是学个兴趣而已,所以老板不需要多厉害的老师,只要水平差不多能哄孩子就成了。
到时候多教你孩子几首拿得出手的曲子,很多家长就心满意足了。毕竟家长能有几个懂行的?懂行的也不会来这里找老师了。
于是最终结果就是,钢琴课的报价高低根本不取决于老师的水平,而是取决于房租贵不贵、装修好不好、硬件强不强。相反的,作为老师——一个机构最核心的硬实力,变成了锦上添花的软装。
所以你现在机构里找到一个正经钢琴专业毕业的老师其实是很难的,大多都是业余钢琴师,比如幼师、大学音乐专业的副专业是钢琴、小时候学过钢琴的、成年后学钢琴的赚快钱的……
所以,虽然不像以偏概全,但是我还得说,琴行和机构里的老师水品都是参差不齐的,有好的,也有水的,很难辨别。
好些人会建议你说听听看这个老师弹的怎么样,会不会中间弹错音,手指跑动是否流畅,声音优美清晰,节奏稳定有张力……再有就是看她演奏的是不是技巧性乐曲,比如贝多芬、肖邦、拉赫马尼诺夫……
我得说,如果一个外行人能听得出来这些,那他就不叫外行人了。再说了,想要唬你掏腰包,谁还不会两手滚瓜烂熟的曲子了……
如实地说,试奏跟试课对于一个外行家长来说,其实没什么太大作用,因为仅凭一小段时间就能判断出一个老师的水平,那是懂行的人干的事情,我肯定不行。
因为当我自己水品不如对方的时候,就很难客观的去判断对方的好坏。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
这就好比你问我这个睡袋好不好,值不值得买,我打眼一看,大概其就知道性价比了。但你让我试一次课就看出这个健身教练专不专业,我也是不行的,外行就是外行。每一个行业领域都有不可逾越的行业壁垒,这不是我看几篇帖子就能弥补的。
而试课也挺鸡肋的,普通的英语试课一节课也看不出好坏啊?顶多就是能看出来孩子喜不喜欢这个老师而已,老师的水平、教学侧重点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这是一个外行人通过一节课能看出来的吗?
我觉得试课与试奏,只适合懂的人,像我们这种车尔尼599和849都分不清的人,试课基本就是看看跟老师有没有眼缘、老师的气质和谈吐好不好而已。
而且弱弱地说一句,我觉得免费试课这种原本就是对钢琴老师专业性的质疑,一般有追求的老师都不会同意试课。上半节也好,十分钟也好,都应该支付老师费用。
我的建议是与其一家一家琴行的试,不如找懂行的朋友推荐,或者跟相熟的学琴朋友们打听,经人介绍老师会的更靠谱一些,实在没有门路在自己城市所在的师范院校找老师,也比挨个琴行撸一遍保险。
咱们要承认,咱的耳朵就是不行,你听遍所有的琴行,挑出来的那个看似专业的老师,也很可能只是忽悠的更好的老师而已。
基于我上面说的,授课地点、课时收费、试课试奏都不怎么管用,那么有没有什么可以参照的标准呢?
对于外行人来说,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老师的教育背景,简单说就是文凭,注意是本科文凭。
虽然文凭也不一定完全代表了老师的教学水准,但起码在专业性上它是有保证的。
选择的标准: 音乐学院的老师>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有自己工作室或在专门培训机构的老师>音乐学院在读学生>非音乐学院但是钢琴演奏能力强,有经验的老师>有钢琴十级证书的老师。
当然,音乐学院里的专业其实也有差别的,钢琴专业的自然是优于音乐学专业的,因为钢琴系就是研究如何演奏好钢琴的专业,通过和科班出身的老师专业学习,走弯路可能性比较小,提高也更快。但是全国每年也就毕业那么一点点钢琴专业的学生,哪有那么多钢琴专业的老师给每年井喷式的学琴家长选择?
能碰上那么一个正规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出身的老师,你就乐去吧,跟在小区里碰见黄鼠狼的概率差不多。音乐学毕业的老师教业余10级也完全够了。
另外,我还必须要强调,一定要看本科学历,因为能考上国内正规音乐学院本科的人,不管是不是钢琴系,在演奏技术和音乐素养层面也一定是挤掉了千军万马有两把刷子的,绝大多数都是从小就被选到音乐附小,然后上音乐附中,再到科班大学的,这个水平真不是业余10级的水平能达到的。
论技术和基础,中日韩的学生最扎实,因为老外是不会给你打基础和抠手指的,所以虽然我们国家的音乐氛围不及欧洲,但论考试和技术,全世界的人都不可能比中国人强,在国内打好基础,以后出国深造,就会明白国内的严师有多么的珍贵了。
正因为国内的音乐学院竞争太激烈很难考,所以好些人都出国去考证了。近些年的出国留学热,使好些本科非专业、非艺术的人出国到外面去考音乐学院,欧洲某野鸡私立音乐学院真的就是给点钱,能弹的差不多就让你进了,然后毕业回国冒充归国音乐家的,比比皆是。
我记得在日本上语言学校的时候,同班的中国留学生好些都是放在国内根本高考不了的水平,到了日本交个高昂的学费,上个差不多的私立,就顺利拿到文凭了,比国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知道舒服多少倍。
所以不要迷信什么海外的艺术院校生,国外的很多音乐学院其实远不如北上音院选拔苛刻,国内音乐学院的本科毕业证书往往比国外不知名音乐学院的硕士证书更有含金量。
当然,并不是说音乐学院出来的学生就一定都是好老师,再好的学府也会出渣滓,但大概率的情况,他们会比其他专业的更靠谱。
但是科班出身的老师原本就凤毛麟角,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每年只招十几个人,市场上想要学琴的孩子可是千千万。我们能遇上并且价格还能合适的情况真的不多,所以如果你并不打算让孩子走专业演奏的路,那么也没必要非得去靠专业钢琴系的老师。
市场上不乏那种责任心强、教学水平和经验都很丰富的非钢琴专业的老师。还是我说的,你对孩子的期许是什么,决定了你要花多大力气找什么level的老师。
除了教育背景以外,其实还有很多衡量好老师的标准,比如说以往获过什么奖啦、从事这个行业好多年啦,教出来的学生有过什么样的成绩啦等等,这些辉煌的过往 历史 都是加分项。另外还可以问一问他的其他学生,如果这个老师带的学生大多超不过三年就换人了,那必然不是太好的选择。
除此之外,我认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一定会具备的特点就是—— 注重基本功 。
被誉为“中国钢琴教育的灵魂”周广仁曾说过:
好些家长都经常会问老师:“为什么我家孩子学了这么久,就还是弹这些基础练习曲?人家孩子都已经弹啥啥啥曲子了。”
包括郎朗爸爸也问过类似的话,当时还是郎朗启蒙老师的朱雅芬教授只回了一句:“你不要着急,将来有你快的时候。”
很多家长急功近利,总觉得进度快,教新曲子才说明这个老师能力强。事实上,耐心教基本功的老师,才是一个负责任懂方法的好老师。
市面上不乏那种草草教会孩子一点基本功就开始让他们练习各种乐曲的老师,然而因为孩子的手指还没有练到相应的程度,没有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弹起曲子来很容易歪七扭八的。特别是摊到九级十级的时候,孩子的手指基本功不行,节奏就压根跟不上。
像依姐开始学琴的时候,老师一节课只有45分钟,其中有大半的时间都在纠正她的手型和教新的指法,教她立住手指不能塌下来,而教练习曲的时间往往就那么五分钟到十分钟,回家的作业也是先以指法和控手为主。
图为老师在拉着妹妹的手教我如何帮助孩子调整手型,用指尖弹琴,第一个关节要站住,这个是弹钢琴的前提。因为琴键的发声区别,弹电子琴就不需要这些基本功,所以这两个的专业性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正因为小孩子是一张白纸,所以你最初强调什么她就会死死地记住什么,基本功不扎实,后续弹复杂难的曲子节奏就会跟不上,而当孩子已经到达“后续”这个阶段的时候,再去抓基本功就已经不可能好了。
此外, 一个好的老师不会把宝贵的课堂时间花在技术含量低的基本工作上 ,比如说挑错音、认谱子等等,这些简单的事情,是孩子跟家长下课就能做好的功课。频繁挑错不只会打断学生情绪,也会浪费宝贵的上课时间,好的老师是即使是有错音,也会在重点讲完之后有时间了再说。
作为老师,课上就是尽可能地去解决那些仅靠学生自己和家长很难解决的、需要老师指点的问题上,比如调整和矫正不良的发力习惯、如何演奏出好听的音色、指出一些可以有效突破技术瓶颈的方法等。
像依姐最近练4指的时候,指法我就怎么都觉得不对,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去纠正,在家里弹了一个星期我就是觉得怎么弹手型都不对。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大半节课都在告诉妹妹5根手指要如何发力,同时也在教我在日常练习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手势去强化和引导她对的动作。
因为四指原本就不像二指三指那么灵活,所以孩子的手就会很僵硬,发力就不对,有经验的老师就会看得出是因为4指的第一个关节没有站立好,她就会给我示范让我练琴的时候时不时地就去戳一戳看她的指关节会不会塌。塌掉就重新来。
再有就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 不会让谱子太干净 。能够在谱子上画画写写,画重点的老师,说明他对于教学是很有经验的,会提前预判孩子会容易犯的问题,尽量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和调整以及标注难点来提醒家长,注意啦,孩子这里可能会迷糊、会犯难哦!
我必须得说啊,从事艺术类工作的老师,特别是好的老师,他们很多时候是有艺术追求的,或者说是有架子的,跟不管孩子调不调皮听不听话都照单全收的托管班老师不一样。学钢琴这件事原本就不是个服务行业,很多老师从不是来者不拒的,这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所有的家长都期待能够有个好运气,给孩子找到一个好老师,基础打扎实,钢琴技艺就此突飞猛进。但是坦白说,并不是每一个家长和孩子都具备与好老师的水平和要求相匹配的素养和理念。
特别是钢琴启蒙阶段,家长才是练琴的主导,一个老师一周顶多教一节到两节课,不过一俩小时而已,剩下的全靠孩子跟家长回去练琴。如果你练的不够,指法一塌糊涂、谱子也记不住,那就是神仙老师也指点不了你。
前两天带妹妹去练琴,老师跟我说上一个孩子弹音阶弹了50分钟,这意味着一整节课没教新的,全都在给上一节课补坑。这样的教学进度就会慢,不是老师不行,而是因为孩子跟家长私底下下的功夫不够。
所以在乐器的启蒙初期,家长盯着孩子练琴是唯一的选择,我们扪心自问一下,你能不能每天按时坐在孩子身边督促她一个音一个音扎扎实实的弹对呢?郎朗在无数的场合感谢过自己的父亲,因为有了那么“狠”虎爸逼过自己,才能让有天分的孩子成为了世界前十的钢琴家。
当琴童很苦的,郎朗7岁的时候,每天就要练6个小时的钢琴了,如果你打算让孩子走专业演奏道路的话,那么一天至少要三四个小时的练琴时间,请做好心理准备。家长真的没那么好当的。
除此之外,即使是专业的钢琴老师也有自己的教学体系和优缺点,选定好一个老师,就尽量地秉承着信任和尊重对方的教学工作的原则,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要求孩子。
如果做不到认真督促孩子练琴,老师上课的时候您还聊天,批评孩子的时候找理由袒护,稍有不满就换老师,还三天两头请假……那就放弃乐器这条路吧,多好的老师也不适合您,有时间出去踏踏青游山玩水放松放松,这个更合适。
我是荣荣妈,关注微信公众号荣荣妈养儿记,看一个普通二胎妈如何哭着笑着跟带大孩子,最接地气的 育儿 干货,保证不同于一般的妖艳货色,更多 育儿 好文和超低价团购等着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