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您所说的是指技术上的难度还是感情处理上的难度。
如果从技术上来说的话肖邦的第八首可能比拉赫的更容易接受一些,因为肖邦较拉赫的作曲风格相对规整一些,这仅仅是时期的缘故,但是需要的流畅姓技巧很高。肖邦练习曲对于旋律的突出姓要求会更多一些,更多的是对基础的进阶训练。而拉赫的音画所需要的技巧建立在基础训练完备的前提上。因此在技术难度上我个人偏向于拉赫马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要难一些。
当然如果是哈农技巧完全娴熟的情况下,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情感处理了。由于拉赫处于浪漫主义晚期,通俗来讲其情感相对飘渺一些,而肖邦练习曲情感更为微妙,细节上需要重复练习才能逐渐把握。
(文中语误是由于系统词汇限制造成的,请谅解)
国浪漫主义作家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称他的音乐会练习曲为《音画练习曲》(Etudes-tableaux),以此标明这是一些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的钢琴曲。在他之前,李斯特的音乐会练习曲(包括六首《帕格尼尼练习曲》和十二首《超级技术练习曲》)也都是形象鲜明的作品,有些并有明确的标题:但李斯特的首要任务是突出辉煌的钢琴技术,而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则更着重于抒发诗情画意,在技术上相对地表现得比较朴素。 拉赫玛尼诺夫在世时,人们只知道他写过《音画练习曲》15首,即作品第33号6首,作于1911年,以及作品39号的9首,作于1916-1917年间。其实1911年所作原来也是9首: 第一首,f小调(作品第33号之1),作于8月11日; 第二首,C大调(作品第33号之2),作于8月16日; 第三首,c小调(作品第33号之3),作于8月18日; 第四首,a小调(作品第33号之4),作于9月8日; 第五首,d小调(作品第33号之5),作于9月11日; 第六首,降e小调(作品第33号之6),作于8月23日; 第七首,降E大调(作品第33号之7),作于8月17日; 第八首,g小调(作品第33号之8),作于8月15日; 第九首,升c小调(作品第33号之9),作于8月13日。 但出版时被作者删去了3首(第三首、第四首、第五首)。其中第四首于1616年9月27日改写后作为作品第39号第六首。第三、五首作者生前从未发表,其手稿在作者去世后才被发现,并于1948年被公诸于世,现予补充出版。 1916-1914年间所写的作品第39号包含: 第一首,c小调,作于1916年10月14日; 第三首,升f小调,作于1916年10月14日; 第四首,b小调,作于1916年9月24日; 第五首,降e小调,作于1917年2月17日; 第六首,a小调,作于1916年9月27日(改写作品第33号之4) 第七首,c小调,作于1917年2月2日; 第八首,d小调,作于1917年2月2日; 第九首,D大调,作于1917年2月2日; 1931年,意大利作家雷斯庇基(1879-1963)把作品第39号的第二、四、六、七、九等5首练习曲改变为乐队曲时,拉赫玛尼诺夫把这5首的标题内容告诉了他: 第二首描写海洋和海鸥的故事; 第四首描写集市景色; 第六首描写红帽子与野狼的故事; 第七首描写送葬的行列; 第九首是一首东方进行曲。 可以想见,拉赫玛尼诺夫在创作18首《音画练习曲》的其他13首时,也都是有成竹在胸的,只不过他没有把他们的标题内容告诉别人而已。 最有名的应是第4首 ,
我先来介绍一点基本信息。拉赫玛尼诺夫一共写了4首钢琴协奏曲,还有一首《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这5首曲子全都是钢琴+交响乐队的演奏。4首钢琴协奏曲里面,第1号是他早期出山之作,还是挺不错的,但毕竟是早期作品,没有其他几首成熟,非专业的听众听得稍微少一些;第2号钢琴协奏曲是最有名的,算是钢琴协奏曲当中流传最广、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旋律感比较强大众比较喜欢;第3号协奏曲演奏技术上特别难,曲子也比较复杂一些,也是众多钢琴协奏曲当中比较重要的作品;第4号是晚期写的,长度比较短,理念比较创新,有些超越浪漫主义的现代派因素在里面,旋律感比较差,不是很有名。《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很有名的,也是他后期的代表作之一,不过这是一首狂想曲同时也是变奏曲,由很多变奏组成,不像其他几首钢琴协奏曲分为3个乐章。
我不清楚你问“哪一段好听”是什么意思。你如果是新手入门古典音乐,我建议你先听第2钢琴协奏曲和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强烈建议你听完整曲子(第2钢琴协奏曲听完整的1-3乐章,变奏曲要把所有的变奏都按顺序听一遍),至于同一首曲子里面哪一个乐章好听,或者哪一段好听,你需要自己感受。我认为古典音乐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丰富,一段好听的旋律被丰富的和声所支撑,而且最终还会过渡变化,那些不好听的旋律有时候充当过渡段落,有时候就是为了和好听的旋律作对比。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有,才是完整的深刻的音乐,如果我告诉你“这首曲子里,第x分钟到第x分钟的旋律比较好听,你光听这一段就行了”,那就失去欣赏古典音乐的意义了。
对于新手而言,第一遍听某一首曲子的时候因为不熟悉它的结构,很可能听完以后觉得乱七八糟很难听,一定要多听几遍,古典音乐大型作品就算再通俗,也很少有一遍就喜欢上的。多听以后了解了结构,慢慢那些好听的段落就会在你脑子里留下印象,而且不好听的段落对比产生落差,你也会欣赏了。
不同作曲家的奏鸣曲难度各有不同,具体难度的评估因曲目和演奏者的水平而异。
总体来说,拉赫马尼诺夫、斯克里亚宾和普罗科菲耶夫的奏鸣曲难度较大,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建议轻易尝试演奏。舒伯特、舒曼、贝多芬、莫扎特和海顿的奏鸣曲难度相对较低,但仍然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练习时间才能完美演奏。
具体来说,拉赫马尼诺夫的奏鸣曲难度主要在于其丰富的情感表现力和复杂的的技术要求,尤其是和弦沉重、节奏变化多端,需要良好的手指基础和音乐感觉。斯克里亚宾的奏鸣曲难度主要在于其音形和节奏复杂多变,需要高超的技术和深刻的音乐理解力。普罗科菲耶夫的奏鸣曲则以其怪异的音形和节奏,以及大量的变化音和调号著称,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表现力。
舒伯特、舒曼、贝多芬、莫扎特和海顿的奏鸣曲难度相对较低,但仍然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练习时间才能完美演奏。其中,贝多芬的奏鸣曲是最经典的之一,被广泛演奏和欣赏。舒曼的奏鸣曲难度适中,适合中级水平的演奏者练习和演奏。舒伯特和莫扎特的奏鸣曲识谱相对简单,但是想要弹好并不容易,需要深入的理解和演绎。海顿的奏鸣曲相对简单一些,适合初学者练习和演奏。
总的来说,选择演奏哪些作曲家的奏鸣曲,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来决定。同时,需要注重技巧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手指能力和音乐理解力,才能更好地演绎这些经典之作。
这
肖邦《英雄》作品号OP53
肖邦《波兰舞曲》第五首作品号OP44
肖邦《波兰舞曲》第三首作品号OP40 No1
肖邦《波兰舞曲》第四首作品号OP40 No2
肖邦《即兴曲》第四首幻想即兴曲作品号OP66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麦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
普罗科菲耶夫《第2钢琴协奏曲》
李斯特《唐璜的回忆》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斯卡》
李斯特 超技练习曲第5首《鬼火》
巴拉基耶夫《伊斯拉美》
李斯特 帕格尼尼练习曲 第3首《钟》
贝利尼《诺玛的回忆》
拉威尔的《水妖》
伊萨克·阿尔贝尼兹《伊比利亚》
《一根烟》
俗不俗我不保证,但我保证都都不是什么特别简单的曲子,而且最高就是十级。在这之外我想跟楼主说一句,音乐永远都没有俗与不俗,就是再常见、普通的曲子也能演奏成举世无双的曲子,关键在于下的功夫,熟不熟练,当然有一些人弹得很熟练的就是不能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其实不是他们下的功夫不够只是他们不理解,不理解曲子,音乐中的每一首乐曲都是作曲家感情、思想、精神的集结,在语言、绘画无法表达的言语就只能用音乐来表达,所以想要弹好一首曲子除了熟练以外,最重要的是要理解、融入它,当你设身处地的身临其中时就能够弹出举世无双的曲子了,因为每个人对每首曲子的理解不同自然弹出的感受不同。
其实弹琴是没有一个很固定的模式和风格的,虽然这话用在大师身上比较合适,但是在学习大师的前提下,自己有自己的风格不好么?而且用语言去描述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境是一件比较愚蠢的事情。
买张CD听听,感受一下,那比较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