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省会是兰州市
二、丝绸之路路线:
沙漠绿洲丝路是北方丝路的主干道,全长7000多公里,分东、中、西3段。东段自长安至敦煌,较之中西段相对稳定,但长安以西又分3线:
①北线由长安,沿渭河至虢县(今宝鸡),过汧县(今陇县),越六盘山固原和海原,沿祖厉河,在靖远渡黄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较短,沿途供给条件差,是早期的路线。
②南线由长安,沿渭河过陇关、上邽(今天水)、狄道(今临洮)、枹罕(今临夏),由永靖渡黄河,穿西宁,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张掖。
③中线与南线在上邽分道,过陇山,至金城郡(今兰州),渡黄河,溯庄浪河,翻乌鞘岭至姑臧。南线补给条件虽好,但绕道较长,因此中线后来成为主要干线。
南北中三线会合后,由张掖经酒泉、瓜州至敦煌。中段。敦煌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或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城)。
自玉门关、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今吐鲁番),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今喀什)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黑海、咸海间)。北道上有两条重要岔道:一是由焉耆西南行,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至南道的于 阗;一是从龟兹(今库车)西行过姑墨(阿克苏)、温宿(乌什),翻拔达岭(别垒里山口),经赤谷城(乌孙首府),西行至怛罗斯。
由于南北两道穿行在白龙堆、哈拉顺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条件恶劣,道路艰难。东汉时在北道之北另开一道,隋唐时成为一条重要通道,称新北道。原来的汉北道改称中道。新北道由敦煌西北行,经伊吾(哈密)、蒲类海(今巴里坤湖)、北庭(吉木萨尔)、轮台(半泉)、弓月城(霍城)、砕叶(托克玛克)至怛罗斯。西段。葱岭(或怛罗斯)至罗马。丝路西段涉及范围较广,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历史上的国家众多,民族关系复杂,因而路线常有变化,大体可分为南、中、北3道:
①南道由葱岭西行,越兴都库什山至阿富汗喀布尔后分两路,一西行至赫拉特,与经兰氏城而来的中道相会,再西行穿巴格达、大马士革,抵地中海东岸西顿或贝鲁特,由海路转至罗马;另一线从白沙瓦南下抵南亚。
②中道(汉北道)越葱岭至兰氏城西北行,一条与南道会,一条过德黑兰与南道会。
③北新道也分两支,一经钹汗(今费尔干纳)、康(今撒马尔罕)、安(今布哈拉)至木鹿与中道会西行;一经怛罗斯,沿锡尔河西北行,绕过咸海、里海北岸,至亚速海东岸的塔那,由水路转刻赤,抵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
海上丝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海上丝路的重要起点有泉州、番禺(今广州)、明州(今宁波)、扬州、登州(今蓬莱)、刘家港等。同一朝代的海上丝路起点可能有两处乃至更多。规模最大的港口是广州和泉州。广州从秦汉直到唐宋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商港。明清实行海禁,广州又成为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泉州发端于唐,宋元时成为东方第1大港。
历代海上丝路,亦可分三大航线:
①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朝鲜、日本。
②南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东南亚诸国。
③西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三、丝路历史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要道,但为何在河西走廊上没有“丝门”而有“玉门”?早在文献记述丝绸之路之前2000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线路已经开通,但它不是为出口丝绸,而是为进口和田玉 。“丝绸之路”名称是德国学者的“发明”。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其后,德国历史学家郝尔曼在20世纪初出版的《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
传统的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数千年来,游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学术考察者沿着丝绸之路四处活动。
随着时代发展,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有西汉张骞开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丝绸之路”;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有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还有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等。
四、、丝路申遗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古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丝绸之路”是中国首次进行跨国联合申遗。
阿里 寺具有哪种风格?
萨拉丁城堡位于首都开罗东郊穆卡塔姆山脚下,是埃及苏丹萨拉丁为抗击十字军东侵在1185年建造的。原名叫“山堡”,后来人们都称其为“萨拉丁城堡”。该城堡虽历经战争,且一角已毁,但整个城堡至今仍十分坚固。1946年英国军队曾在这里向埃及军队交权。城堡内建有宏伟的 ·阿里 寺。城堡旁有面积很大的萨拉丁广场,从12~19世纪,这里一直是举行马球比赛、 和行刑的地方。穿过广场,有苏丹·哈桑 寺与城堡相对。登上城堡,可俯瞰 寺全景。城堡在法鲁克王朝时期是个大监狱,现开放为游览地。
萨拉丁城堡内的 ·阿里 寺始建于1830年,具有土耳其风格。 寺墙外层全部敷以**雪花石膏。寺院正面刻有铭文、《古兰经》经文。寺的大型圆屋顶高52米,直径长21米。两个尖塔直插云霄,塔尖距地面85米,为开罗标记之一。寺西南有一围栏,是 ·阿里的坟墓,阿里是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的埃及巴夏,1848年死后葬此。寺上钟塔的钟是法国国王路易斯·菲利浦送的礼物。
阿里赛义夫丁 寺,在哪,怎么样?在文莱的苏丹奥马尔阿里赛义夫丁 寺位于斯里巴加湾市中心,坐落于一座人工湖边,拥有精心设计维护的花园,是一座规模庞大、独具风格的 寺。这座 寺是文莱的象征,建于1958年,属于现代 建筑的代表。
漫步来到这里,看一看宣传册上面的摄影作品究竟是怎么样的。与水相连,与舟相隔,与天相接。非常漂亮的地方 这是哪里的 寺?这是埃及开罗的 ·阿里 寺
·阿里 寺建于1830年,伊历1246年,位于开罗旧城萨拉丁城堡内。整个建筑具有阿拔斯王朝时期的建筑风格。 ·阿里 寺位于开罗旧城萨拉丁城堡内。寺西南有一黄铜围栏,为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的埃及总督 ·阿里的坟墓。他于1849年卒后葬此,故 寺以其名命之。
阿富汗 共和国的旅游
赫拉特礼拜五 寺
赫拉特礼拜五 寺被当地人俗称为贾米 寺,位于阿富汗西北部赫拉特省的省会赫拉特。建于14世纪的礼拜五 寺是阿富汗最大的 寺,世界上最大的 寺之一,占地46万平方米,可容纳8万人同时祷告。 哈兹拉特阿里陵墓 哈兹拉特阿里陵墓通常被人们称为蓝色 寺,位于阿富汗巴尔赫省的省会马扎里沙里夫,是一所相当著名的 寺。哈兹拉特阿里陵墓之所以著名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一些阿富汗人称阿里的遗体葬在这里。阿里·本·阿比·塔利卜是 教创始人、先知 的堂弟及女婿,而其所在城市马扎里沙里夫的意思就是指“贵族陵墓”。 喀布尔动物园 喀布尔动物园坐落于喀布尔河的河岸,于1967年开园,建立之初园内主要生活有阿富汗的动物,为阿富汗难得的游览和休闲“胜地”,深受市民和媒体的关注。 治安形势:阿富汗各地经常发生汽车炸弹、 、火箭弹以及其他方式恐怖袭击;也曾发生袭击、绑架中国人事件。 自然灾害:阿富汗自然灾害主要为旱灾、沙尘以及地震,有感地震频繁。全年从4月至11月几乎无雨,冬季有少量雨雪;春秋季多沙尘天气。 食品卫生:建议旅阿时,携带必要的药物,以应对可能发生的腹泻及发烧状况。如不习惯,则要少食生冷食物,尽可能饮用开水或瓶装水。 阿富汗有什么旅游景点赫拉特礼拜五 寺。赫拉特礼拜五 寺被当地人俗称为贾米 寺(Jumah Mosque),位于阿富汗西北部赫拉特省的首府赫拉特。建于14世纪的礼拜五 寺是阿富汗最大的 寺,世界上最大的 寺之一,占地46万平方米,可容纳8万人同时祷告。赫拉特礼拜五 寺由帖木儿下令建造,大约始建于1404年,完工于1446年。
巴米扬大佛。巴米扬大佛坐落于阿富汗巴米扬省的巴米扬谷,是两尊最具珍贵意义的立佛像,在巴米扬谷的一处山崖凿成,最有可能约于5至6世纪时雕刻而成,是希腊式佛教艺术的经典作品。两尊巨大立佛像中的东大佛高37米,西大佛高55米,为世上最大的雕刻立佛像,它们是多年来的文化地标,当地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哈札特阿里神庙。哈札特阿里神庙通常被人们称为蓝色 寺,位于阿富汗巴尔赫省的省会马扎里沙里夫,是一所相当著名的 寺。哈札特阿里神庙之所以著名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一些阿富汗人称阿里的遗体葬在这里。阿里•本•阿比•塔利卜(Alī ibn Abī Ṭālib)是 教创始人、先知 的堂弟及女婿,而其所在城市马扎里沙里夫(Mazar-i-Sharif)的意思就是指“贵族陵墓”。 喀布尔动物园。喀布尔动物园坐落于喀布尔河的河岸,于1967年开园,建立之初园内主要生活有阿富汗的动物,为阿富汗难得的游览和休闲“胜地”,深受市民和媒体的关注。在1972年的时候园内的动物可达500多只,每年约有15万游客来访。可惜的是在1992年到1996年的内战中,动物园受到严重破坏,一些大象、长颈鹿、狮子和珍奇鸟类惨遭洗劫或杀害使得动物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目前,喀布尔动物园内生活有280多只动物,包45种鸟类和哺乳动物以及36种鱼类,在周末的时候约有10000多人参观。 (3) 寺(1)
从地图上看红利曼、穆赫拉特位于乌克兰东部,是一个人,口只有2万余人的小城镇,总面积20平方公里左右。
这个城镇虽然小,人口也不多,但是红利曼西距乌克兰首都基辅仅仅只有136公里,还是乌东地区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连接乌克兰在顿巴斯地区两大重镇斯拉维扬斯克和北顿涅茨克。
赫拉特(Herat,Harat)
今阿富汗西北部历史名城,赫拉特省首府。人口约16万。位于喀布尔西约600公里处,赫里河中游右岸。历史上为中亚、南亚同西南亚各地区交通、贸易的枢纽,战略地位重要。始建于6世纪。从7世纪后期开始,先后被阿拉伯、波斯、中亚和北印度的伊斯兰教诸王朝所占据。帖木儿以中亚为中心建立帖木儿帝国时,此城为伊斯兰文化和学术中心之一。
1405年帖木儿临终时,封第四子沙哈鲁于此,后建为首都。明永乐帝朱棣曾遣使通帖木儿帝国,沙哈鲁亦派使访明。赫拉特有些古建筑上还留有中国式的图案。这里清真寺布满全城。始建于11世纪初著名的贾米清真寺,经15世纪重建,可容8万人同时礼拜,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清真寺北门后有豪华的古尔王国国王的陵墓。城郊有帖木儿帝国素丹·侯赛因·拜哈拉创建的伊斯兰教经学院,4座尖塔高耸挺拔,为本城的标志之一。城西的郭瓦夏古学府系沙哈鲁之后裔建于1420年,历经22年完工,现只剩废墟,但遗存的高塔六柱,外层以蓝绿琉璃瓦镶嵌,规模宏伟。东北郊的加扎尔加赫有一座苏菲派修道院,内有11世纪苏菲派诗人阿卜杜拉·安萨里的大理石陵墓,是著名的苏菲派圣地。西北郊有加瓦尔·沙德皇后墓和6座尖塔。从皇后墓北行不远,还有苏菲派诗人贾米的陵墓,也是该城的主要古迹。城北以15世纪波斯艺术家的名字命名的比札德公园,有500年历史。园中有帖木儿儿媳高哈尔·萨德的陵墓,建造精巧,,蓝色拱顶别具一格
中国在陆地方面相邻有14个邻国,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
此外在海洋方面,中国有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六个邻国,而越南与朝鲜则在海陆两方面与中国互为邻国。
2003年以前我国邻国为15个国家,现在14个。因为锡金已完全被印度吞并,2003年10月中国将锡金从其外交部网站上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名单中拿掉,借此默认印度对锡金的主权。
扩展资料
俄罗斯与中国相邻的省、区有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朝鲜与中国相邻的省、区有辽宁省、吉林省;蒙古与中国相邻的省、区有内蒙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均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
印度与中国相邻的省、区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尼泊尔与不丹中国西藏自治区相邻;缅甸与中国相邻的省、区有西藏自治区、云南省;老挝与中国相邻的省、区有云南省;越南与中国相邻的省、区有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消失的邻国——锡金
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是个内陆国家。北部和东部同中国相连,东南部和不丹交界,南与印度毗邻,西与尼泊尔接壤。面积7200平方公里,人口75%为尼泊尔族,其余为菩提亚族和雷布查族(又称锡金族)等。通用菩提亚语和尼泊尔语,英语为官方语言。
信奉喇嘛教和印度教,世袭君主国。17世纪建立锡金王国,1890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49年印度派兵进驻,1950年12月印锡签约,锡金成为印度的“保护国”。1974年印度宣布锡金为印度的“联系邦”,1975年印度议会通过决议。将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邦”。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